Workflow
粮食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首期成效显著,二期正式启动
中国发展网· 2025-07-11 16:18
基金运行成效 - 首期基金累计募集资金2.6亿元 通过财政+金融联动机制撬动合作银行为61家粮食企业发放贷款153笔 25亿元 综合放大倍数达12.21倍 [2] - 基金覆盖全省14市42个县(市区) 帮助企业收购粮食约120万吨 其中三分之二为民营企业 体现普惠作用 [2] - 基金运行安全高效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专业机构管理 建立全流程风控体系 目前财政资金和企业出资本金安全且有一定分红 [2] 创新示范效应 - 山东省基金运作模式被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作为典型经验全国推广 并入选省委《今日信息》典型案例 为全国粮食市场化收购融资提供山东方案 [2] 二期基金参与方式 - 二期基金募集期60天 企业需在山东省内注册并从事小麦 稻谷 玉米等粮食收购 销售 储存 加工等经营活动 [3] - 认缴流程分三阶段 企业申请 资格审核 资金缴存 起点100万元 以10万元递增 收到首笔认缴出资后即刻启动运行 [3] - 财政支持比例保持1:3 每年4-5月和8-9月开放补充认缴 基金管理人5个工作日内完成保函出具 [3] 政策意义 - 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是稳市场 惠企业 保安全的重要举措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呼吁企业把握政策窗口期 [4] - 省基金办将联合各方优化服务 筑牢风险防线 确保基金放得准 管得好 收得回 为全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4]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力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中国发展网· 2025-07-11 14:13
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管理办法 -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会同省财政厅、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山东省分行联合印发《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管理办法》 已于2025年5月30日正式施行 [1] - 基金规模总上限4亿元 企业可缴纳最多3亿元 最高按照企业认缴资金的10倍发放贷款 [2] - 基金设立9人组成的基金管理委员会 由三家部门单位负责人和出资份额前2位的粮食企业负责人组成决策集体 [2] - 基金存续期由3年延长至5年 增强政策连续性 [4] 基金运行机制优化 - 参与方式更灵活 除首次集中募集期外 每年夏粮、秋粮收购前两个月均开放企业加入 [2] - 退出机制优化 新增未通过审批、未获贷款等情形可即时退款 允许企业在基金期末停止运行至基金清算期间分期退出 [2] - 风险管控更严格 引入银行贷款与粮食库存在下一收购季前"双结零"要求 [2] - 责任约束强化 基金管理人若出现重大失职将扣减80%管理费 [3] 基金实施成效 - 山东省2021年首次建立省级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 目前已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体系 全省共设立21支基金 [1] - 为百余户企业提供贷款超190亿元 有效缓解粮食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1] 当前实施措施 - 向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印发募集通知 指导服务基层粮食企业参与基金 [4] - 在官网公布农发行各级分支机构业务咨询电话 畅通企业参与渠道 [4] - 建立"一站式"服务机制 为企业参与基金提供全流程指导 [4]
全国首单股份制银行“银期保”项目落地黑龙江 中信期货玉米大豆双项目护航黑土地
期货日报网· 2025-07-11 11:15
项目概况 - 2025年大商所"农民收入保障计划"在黑龙江省嫩江市顺利完成玉米和大豆"银期保"种收专项项目出单 [1] - 项目由中信期货牵头,国投期货、五矿期货、渤海期货、西南期货共同参与 [1] -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为种植户提供保险保障,中信银行和工商银行提供资金支持 [1] - 大豆项目覆盖8万亩种植面积,金额3998万元;玉米项目覆盖3万亩,金额3519万元 [1] 参与主体 - 黑龙江嫩江市科洛种植合作社作为新型种植主体,持续关注大商所期货行情并参与银期保项目 [1] - 嫩江市丰瑞粮食贸易有限公司(大豆龙头)和黑龙江沣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玉米龙头)负责订单收购 [2] - 中信银行是全国首家股份制参与银行,大连分行创新农户授信模式 [1] - 工商银行大连分行与黑龙江分行异地联动推动贷款落地 [1] 项目模式 - "银期保"采取"龙头企业+银行+保险+期货"的创新模式 [2] - 为农户提供从种到卖的全周期综合保障方案 [2] - 龙头企业提供6个月二次点价权,给予农户高价卖粮机会 [2] - 银行信贷前置介入缓解春耕资金压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1] 项目意义 - 期货工具的价格发现与风险对冲功能结合保险托底保障,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 [2] - 金融服务深度嵌入农业产业链,支持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 [2] - 创新模式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构建提供金融样板 [2] - 跨机构合作为种植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促进农业产业升级转型 [2] 未来发展 - 中信期货将继续深化机构协同,探索金融支持"三农"新模式 [3] - 为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和乡村振兴持续注入金融力量 [3]
卓创资讯:二季度大米价格延续涨势 三季度或高位震荡后回落
新华财经· 2025-07-11 11:15
价格走势 - 2025年二季度全国大米均价4075元/吨 较4月初上涨2% 较2024年同期下跌2 38% [1] - 二季度全国大米均价4031 51元/吨 环比一季度上涨1 35% 较去年同期下跌3 44% [1] - 三季度大米月均价或先涨后跌 7月均价环比上涨 9月预计跌幅扩大至20元/吨左右 [7][8] 供应端分析 - 截至6月底主产区基层售粮进度达98% 较3月底提升7个百分点 南方余粮降至7%以内 东北余粮10%-15% [3] - 二季度基层稻谷供应量有限 农户存在惜售心态 米厂提价促收导致稻谷到厂成本增加 [3] - 三季度粮库轮换稻谷供应增加 8月贸易商出货心态松动 新粮9月上市将补充供应 [7] 需求端动态 - 二季度米厂开工率由14%提升至17% 季度平均16% 环比增1个百分点 同比降3个百分点 [5] - 5月中下旬端午节及电商促销拉动备货需求 6月下旬进入去库存阶段 [5] - 三季度需求呈U型走势 7月淡季采购疲软 8月开学备货回升 9月节日与新米需求共振 [7][8] 市场驱动因素 - 稻谷成本推动与需求拉动共同作用 二季度米价呈现窄幅跟涨 [3][5] - 6月末价格涨至高位 7月局部让利吸单可能造成10元/吨以内回落 [8] - 新陈稻谷交替期价格分化 9月陈米需求转淡将拖累均价 [7][8]
粮食自主可控势在必行,粮食ETF广发(159587)早盘冲高上涨1.04%
新浪财经· 2025-07-11 10:24
指数表现 - 国证粮食产业指数(399365)上涨0 35% [1] - 成分股东方铁塔(002545)上涨4 73% 亚钾国际(000893)上涨2 55% 兴发集团(600141)上涨2 15% 盐湖股份(000792)上涨1 09% 新希望(000876)上涨1 03% [1] - 粮食ETF广发(159587)上涨1 04% [1] ETF流动性及收益 - 粮食ETF广发盘中换手1 3% 成交50 66万元 [1] - 近1年日均成交859 28万元 [1] - 近6月净值上涨8 31% [1]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17 24% 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5 78%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4 82% [1] 指数构成 - 国证粮食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 06% 包括大北农(002385) 隆平高科(000998) 北大荒(600598) 荃银高科(300087) 苏垦农发(601952) 亚盛集团(600108) 农发种业(600313) 藏格矿业(000408) 盐湖股份(000792) 神农种业(300189) [2] 政策支持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推进农机装备全程全面升级 加强大型高端智能农机 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等研发应用 [2] 行业前景 - 中国自美国进口农产品有望进一步降低 推动国内粮价景气度提升 利好种植产业链 [2] - 粮食自主可控势在必行 科技应用推广有望增强 转基因 基因编辑等技术应用有望加速 技术储备领先的种子企业有望受益 [2] ETF定位 - 粮食ETF广发(159587)一键布局粮食全产业链 共享农业上升趋势红利 [3]
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明日在沈开幕
辽宁日报· 2025-07-11 09:07
展会概况 - 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将于7月12日在沈阳开幕 这是辽宁省首次承办该展会 [1] - 预计参展企业超过4000家 参会行业人员达5万余名 展会规模创历届之最 [1] - 采用"1+2"模式布局 包含沈阳主会场及盘锦 朝阳两个分会场 总展览面积超10万平方米 [1] - 设置脱贫地区消费帮扶展区 优质粮油产品展区 粮油机械设备展区 美食品鉴区 推介区等专业分区 [1] 展会主题与目标 - 以"粮安天下聚合力 产销融通促发展"为主题 聚焦粮食产业链现代化与安全保障能力提升 [1] - 旨在践行大食物观 强化全链条协同 优化粮食产业发展环境 搭建全国性产销合作平台 [1] 配套活动 - 同期举办品牌推介 招商引资 高端论坛等系列活动 [1] - 辽宁展区总面积达7400平方米 包含粮油展区 粮油机械展区 美食品鉴区三大板块 [1] 区域产业发展 - 辽宁省实施"五优联动"工程 推动粮油全产业链升级 [2] - 打造"辽宁好粮油"省级区域公共品牌 提升粮油产品市场认可度与品牌影响力 [2] 主办机构 - 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粮食行业分会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交易协调中心联合主办 [2] - 辽宁省发展改革委 省粮食和储备局 沈阳市政府共同承办 [2]
山东今年夏粮单产水平、总产增量均为全国第一
齐鲁晚报网· 2025-07-11 07:54
山东夏粮生产数据 - 山东夏粮播种面积6044.4万亩、居全国第二、占全国15.2%,同比增加8.1万亩 [1] - 单产达452.8公斤/亩、居全国第一、是全国的1.2倍,同比增加2.7公斤 [1] - 总产达547.4亿斤、居全国第二、占全国18.3%,同比增加4.1亿斤、增量全国第一 [1] - 连续三年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 [1] "五良"集成发力措施 - 良田: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759万亩,耕地质量等级稳定在4.43等,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3等 [3] - 良种:全国推广面积前10位的小麦品种,山东占4个,新增良种推广面积200万亩以上 [3] - 良机:新增复式精量条播机2345台、同比增加453%,夏收上阵的纵轴流大喂入量联合收割机占比达到2/3,平均机收损失率降低至0.7%左右 [3] - 良法:宽幅精播、复式精量条播等高产栽培模式占比达到73.1%,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增加31%,"一喷三防"技术全覆盖实施 [3] - 良制:6个省级单产提升引领区、210个市级万亩引领片、984个县级千亩引领方示范带动 [3] 单产提升具体方案 - 按照不同作物和地区量身定制单产提升集成增产方案 [5] - 实施"万人下乡·稳粮保供"农技服务大行动,1.8万名农技人员常态化开展巡回指导 [5] - 落实"五步走"超常规增粮举措(大培训、大调研、大帮包、大拉练、大竞赛) [5] 多部门协同政策 - 建立农业防灾减灾应急联动机制,对粮食生产实施全周期精准监测预警 [6] - 累计春灌引水39.3亿立方米、同比增加1.6%,开展增雨防雹作业576轮次、增加降水约2.27亿吨 [6] - 成立区域农业应急救灾中心526家、粮食烘干中心1850个,组建"三夏"应急作业服务队1018支 [6] - 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78.2亿元、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及农业社会化服务资金6.6亿元、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奖补资金3.71亿元 [6] - 小麦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参保率超过90% [6]
(三夏进行时)播种面积和单产基本稳定 2994.8亿斤 全国夏粮稳产丰收
人民日报· 2025-07-11 06:23
夏粮生产总体情况 - 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2994.8亿斤,比上年减少3.1亿斤,同比下降0.1%,总体保持稳定 [1][3] - 夏粮播种面积3.99亿亩,比上年减少52.0万亩,下降0.1%,主要受西部部分地区调整种植结构影响 [3] - 夏粮单产每亩375.6公斤,比上年增加0.1公斤,基本持平 [3] 生产韧性及应对措施 - 河南、陕西等主产区受较重旱情影响,但通过抗旱浇灌(河南累计浇麦1.14亿亩次)、人工增雨(湖北4次)等措施有效缓解 [3][4] - 中央财政下拨"一喷三防"资金16亿元、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3.76亿元支持小麦生产 [4] - 全国投入联合收割机80多万台(跨区作业超20万台),小麦机收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麦收进度比常年快2至3天 [5] 农业现代化转型 - 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显著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如河南西平县远程灌溉系统) [6] - 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45%,如河南滑县"滑育麦1号"亩产达1400斤 [6]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3%,9至10公斤/秒大喂入量收割机效率比5年前提高30% [7] 农民收益与政策支持 - 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全程,如安徽蒙城县托管服务使每亩净增收186元 [9] - 政策托底保障优粮优价,如山东强筋麦"农大753"收购价每斤比普通麦高0.15元 [11] - 国家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扩大完全成本保险投保面积,河南、安徽、河北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 [11]
从四组最新数据感知经济活力潜力
人民日报· 2025-07-11 06:18
夏粮生产 - 全国夏粮总产量14973.8万吨(2763.2亿斤),其中小麦产量13816.0万吨(2763.2亿斤),实现稳产丰收 [2] - 夏粮播种面积3.99亿亩,与上年基本稳定,单产375.6公斤/亩,与上年持平 [2] 快递行业 - 今年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比2024年提前35天,连续5年突破千亿件 [3] - 第1000亿件快递为"以旧换新"家用空调,反映消费市场规模扩大和电商渗透率提升 [3] 矿产勘查 - 上半年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其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铀、铷、钴等矿种取得重大突破 [4] - 非油气矿产勘查投入资金69.93亿元,同比增长23.9%,社会资金占比48.0%,同比增长28.2% [4] 汽车产业 - 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增长12.5%和11.4% [5] -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长41.4%和40.3%,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 [5]
总产量近3000亿斤 今年我国夏粮实现稳产丰收
中国证券报· 2025-07-11 04:48
夏粮产量 - 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973 8万吨(2994 8亿斤) 其中小麦产量13816 0万吨(2763 2亿斤) 实现稳产丰收 [1] - 夏粮稳产丰收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基础 并为应对国际形势和经济回升提供支撑 [1] 播种面积 - 2025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3 99亿亩 比上年减少52 0万亩 下降0 1% 保持基本稳定 [1] - 播种面积稳定得益于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落实 耕地保护 高标准农田建设及撂荒地复垦 [2] - 政策支持包括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 稳定耕地补贴 扩大保险投保面积及实施省际横向利益补偿 [2] 单产水平 - 2025年全国夏粮单产375 6公斤/亩 比上年增加0 1公斤 基本持平 [3] - 单产持平因多措抗旱保粮 灾害偏轻及推进良田 良种 良机 良法深度融合 [3] - 结构调整如调减低产作物面积 增加高产冬小麦面积也有利于稳定单产 [3] 气候与政策因素 - 上年秋冬播期间冬小麦主产区光温水匹配良好 土壤墒情适宜 实现适期播种 [2] - 国家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 包括价格 补贴 保险及省际补偿机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