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艺术
icon
搜索文档
夏季达沃斯论坛有句“潜台词”
中国发展网· 2025-06-27 12:06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评论员 崔立勇 在短期财务报表中难以显现的"隐形"投入,最终锻造出抵御外部风浪的"显性"实力。中国工业已经拥有 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份产 业韧性,绝非一日之功,其根基在于数十年如一日对基础科研、人才培养、产业链稳定的持续投入。 对长远的关注,并非脱离现实。当全球经济的起伏牵动人心,那些看似超脱于统计指标之外的思考,同 样是人类社会稳健前行、持续创新的动力源泉。 中国经济的发展轨迹同样充满了"长期主义"的智慧。 当部分发达国家削减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经费,中国正在持续投资建设大科学装置。位于贵州的"中国 天眼"FAST,虽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却帮助天文学家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科研成果,向各国天文学家开 放更是实现了全球携手探索浩瀚宇宙的梦想。位于北京的怀柔科学城,4个大科学装置正式运行,16个 科技设施平台面向全球开放共享。 "解读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将如何发展","AI助力工厂转型升级","如何提振国内消 费"……这些2025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人气最高的分论坛,承载着世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关注和期待。 "谁想要长 ...
文化和旅游领域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传承优秀文化丰富美好生活
经济日报· 2025-06-26 05:54
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讲解员古越创建红岩精神宣教劳模和工匠创新人才工作室 推动团队从"讲解服务型"向"学术引领型"转变 并创新多元化讲解路径 强调红色旅游在铸魂育人中的作用 [1] - 广东省东莞市文化馆构建市镇村三级总分馆体系 分馆、支馆和文化空间遍布全市 打造"没有围墙的文化馆" 满足市民多元化、潮流化、场景化的文化需求 [1] -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舞蹈演员孟庆旸通过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展现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的文化内涵 强调文艺工作者需深入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渊源 [1] 旅游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 - 众信旅游导游曹震注重持续学习沟通技巧和本土文化知识 通过守正创新呈现导游服务的本土特色和时代特色 以讲好中国故事 [2] - 赤水竹编非遗传承人杨昌芹采用"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竹编产业化 建成非遗展示基地和工坊 带动300余人就业 强调通过创新传承发展传统工艺 [2]
英国发布《现代产业战略》,英首相:为经济转折点
国际金融报· 2025-06-24 17:21
现代产业战略核心观点 - 英国政府发布《现代产业战略》,聚焦未来10年发展规划,旨在推动投资、创造高技能就业岗位,提升全球竞争力 [1] - 战略由政府与企业共同制定,覆盖八大高增长行业,包括先进制造、清洁能源、数字科技、金融服务、生命科学、创意产业、国防及专业服务 [1] - 战略将为高增长潜力的地区和领域提供针对性支持,助力企业快速进入英国市场并投资前沿产业 [3] 战略主要举措 - 降低电力成本:自2027年起,电力密集型制造商的电力成本降低25%,使其成本接近欧洲其他主要经济体 [4] - 加大投资支持:通过将英国商业银行融资额度提升至256亿英镑,吸引数百亿英镑私人资本,为创新型企业释放数十亿英镑融资 [4] - 减轻监管负担:企业监管行政成本削减25%,减少监管机构数量 [5] - 推动科技创新:到2029年—2030年,每年研发支出提高到226亿英镑,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生物技术等领域 [5] - 吸引全球人才:设立5400万英镑基金,改革签证制度,吸引顶尖科研人才及团队 [5] - 提升技能培训:至2029年,每年新增12亿英镑用于技能提升,支持高增长行业人才培养 [7] 五个行业规划详情 - 先进制造业:提供总价值约43亿英镑资金支持,包括未来五年28亿英镑研发资金,目标将汽车产量提升至135万辆,并引领零排放飞行技术 [10] - 清洁能源产业:到2035年将清洁能源产业投资翻倍,大英能源将推动清洁能源革命,在供应链额外提供7亿英镑,总资金达10亿英镑 [10] - 创意产业:通过3.8亿英镑资金支持电影电视、电子游戏、广告营销、音乐及视觉与表演艺术,提升企业融资渠道和研发能力 [10] - 数字与科技:投入超过20亿英镑推动"人工智能机遇行动计划",包括新设"主权AI项目"、1.87亿英镑培训100万名青年科技人才,聚焦北爱尔兰网络安全、威尔士半导体和苏格兰量子技术 [10] - 专业与商业服务:推广本土人工智能技术革新全球服务行业,推动海外专业资格互认协议 [10] 政府与企业评价 - 英国首相认为该战略标志着英国经济的转折点,为英国企业提供长期确定性,鼓励投资和创新 [2][8] - 英国商业与贸易大臣表示战略将解决企业面临的能源和技能挑战,确保英国成为全球最适合投资和经商的国家 [8] - 英国驻华贸易使节强调中英在金融服务、创意、生命科学和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的合作潜力 [9]
大卫·霍克尼:阳光、泳池与永恒的视觉革命
经济观察报· 2025-06-24 13:15
艺术家大卫·霍克尼的艺术成就 - 被称为"英国艺术教父",是20世纪以来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以跨越多个艺术领域的创作实践和极具辨识度的作品风格著称 [1] - 早期受抽象表现主义影响,但迅速转向具象创作,1961年以《我们哥俩相亲相爱》公开同志身份,挑战英国社会禁忌 [1] 艺术风格与代表作品 - 1964年移居洛杉矶后,加州的阳光、泳池和现代建筑为其注入全新灵感,创作"泳池三部曲":《彼得从尼克家的游泳池爬上岸》《更大的水花》《艺术家肖像(泳池与两个人像)》 [2] - 1980年代发现宝丽来拼贴的叙事潜力,代表作《梨花盛开的公路》用700张照片拼接,挑战单一焦点透视 [2] - 1990年代重返英国后创作12米巨作《瓦尔特附近的大树》,由50块画布户外拼合,重塑约克郡乡野 [3] - 2010年起使用iPad创作,《春天来了》系列以电子笔触记录季节更迭 [3] 艺术市场表现 - 2018年《艺术家肖像(泳池与两个人像)》在佳士得以9031万美元(约6.26亿人民币)成交,刷新在世艺术家纪录 [4] - 2020年《水花》以2311万英镑第三次改写其个人榜单,千禧年以来其作品价格指数暴涨562% [4] - 2023年以全年770件交易量、85%成交率位居全球艺术家销售额第十,超过毕加索(81%)与巴斯奎特(73%) [4] 艺术探索与创新 - 2001年出版《隐秘的知识》,论证文艺复兴大师借助光学仪器作画,引发学界争鸣 [5] - 横跨绘画、摄影、舞台设计与数字艺术,成为唯一横跨多个艺术领域的通才 [6] - 80多岁时仍每日以iPad创作,持续探索艺术表达的边界 [6]
今年暑期将有20家商户陆续举办50多场展览 M50多元展览吸引八方来客
解放日报· 2025-06-24 09:57
展览活动 - 普陀区M50创意园内各大画廊和艺术空间推出系列新展览 吸引大量游客 [1] - DSZ-ART艺术空间展出艺术家杨玉龙超过30幅水彩画作品 展览名为《云端烟火》 [1] - M艺术空间展出法国画家seth以沪语《小辰光》为名的作品 融合上海城市元素 [1] - 今年1至5月园区画廊展览数量和展陈频率同比增长超30% [1] - 今年暑期M50创意园将有20家商户举办50多场展览 [2] 客流情况 - 园区客流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00% [1] - 受益于中国免签政策优化 园区外国游客今年前5月增长超过40% [1] - 美国游客和保加利亚游客对园区画廊和艺术空间表示高度赞赏 [2] 艺术家与作品 - 艺术家杨玉龙作品取材日常生活 通过色彩线条等元素构建独特视觉语言 [1] - 法国画家seth作品聚焦全球孩童形象 融合上海老房子拆迁材料进行创作 [1] - seth曾于2019年和2022年来沪布展 此次为第三次 [1]
2025青岛国际民间艺术季活动开幕
环球网· 2025-06-24 09:12
2025青岛国际民间艺术季是青岛市推进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举措,由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中国群 众文化学会、青岛市文化馆承办。活动邀请了来自俄罗斯、斯里兰卡、韩国、泰国等国家的民间艺术团 队,以及10余支国内优秀艺术团体联袂演出。开幕式上,来自俄罗斯的《青春》、韩国的《手鼓舞》、 斯里兰卡的《僧伽罗舞》以及来自国内的《山海舞韵·螳螂拳》《石榴花开》《你的青岛我的家》等特 色演出轮番登场。 本届艺术季突破传统演出形式,巡演团队将在青岛多个标志性景区开启"行进式艺术巡游",为市民和游 客呈现一场跨越国界的文化盛宴。6月22日至6月26日连续5天,演出团队将在栈桥、奥帆中心、上合之 珠国际博览中心、中山公园、石老人等城市地标展开艺术巡游,结合城市景观即兴互动,打造"流动的 舞台",实现"一步一景一文化"的动态展示,让观众近距离感受不同地域的民间艺术魅力,形成"城市即 展场、观众即参与者"的沉浸式体验。 除城市地标巡演外,"行走的舞台"——青岛市群众文化大联欢还将深入社区街道、乡村广场等,为市民 群众呈现各具特色的文艺演出,形成全民共享、全民参与的城市嘉年华,让更多市民近距离感受国际民 间艺术的魅力。 原标题:202 ...
四川省文艺两新人才创新与产业发展园区开园 为“文艺两新”人才提供发展空间
四川日报· 2025-06-23 08:36
园区定位与功能 - 构建集文化展示、人才培育、产业孵化、商业消费、旅游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探索"文旅产商演"融合新模式、培育文旅消费新场景 [1] - 正打造青年文化文艺孵化平台,集专业培训、创作实践、作品展演、共创办公等功能于一体,配备公共直播间、专业录影棚、小型舞台等设施 [1] 园区活动与设施 - 红牌里艺术中心举办开馆展"众里千寻",将成为全省艺术类大学生展示才华、实践创新的重要舞台 [1] - 古陶瓷艺术博物馆落成,全年免费向公众开放,集中展示中国古陶瓷艺术精品,推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1] 政策支持与行业地位 - 2024年8月中国文联批准建立第三批"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19个,该园区位列其中 [2] - 园区已汇聚超100家文艺名家工作室、博物馆及文化企业,形成多元文化业态矩阵 [2] 行业合作与交流 - 常态化开展跨领域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不同艺术形式碰撞与融合 [2] - 为"文艺两新"(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人才搭建开放式创作与展示平台 [1][2]
这届毕业展“画风不一般”(文化只眼·新世代新风潮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3 06:59
艺术创作趋势 - 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祷》通过红黄蓝三原色构建强烈视觉效果,以气泡膜、纱巾等廉价材料解构消费主义,引发广泛共情共鸣 [1] -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锐角》通过叠加人体形象营造"爱的空间",探讨家庭关系的双重性 [1] - 西安美术学院装置《30分钟废墟》用200多个外卖包装袋搭建建筑,延伸环保与现代生活方式议题 [1] 创作方法论 - 青年创作者从个体经验出发,结合形式创新与材料更新,使作品成为社会话题载体 [2] - 作品注重互动性与体验感,强调与观众对话,如"观众让作品生出新枝桠"的创作理念 [3] - 运用AI技术等现代手段拆解文化传承、科技伦理等议题,实现艺术表达的"落地感"与想象空间 [3] 代际创作特征 - 网生代创作者打破艺术边界,体现开放包容姿态,拒绝给作品设限 [3] - 青年创作者将个人体验与社会现实勾连,如《千里江山图》作者王希孟18岁完成经典案例 [3] - 作品主题聚焦消费主义批判(占33%)、家庭关系(占33%)及环保议题(占33%) [1][3]
文化观察:这些毕业设计为何“火”出圈?
中国新闻网· 2025-06-22 09:28
艺术院校毕业展盛况 - 中国美术学院毕业设计展厅内聂士昌的《滴动仪》作品吸引大量观众围观,不锈钢罗盘上的金属波纹设计引发赞叹 [1] - 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展上油画《祷》因独特创意和视觉冲击力成为网络热议焦点,被称作"重庆版蒙娜丽莎" [2] 年轻艺术家的创作理念 - 聂士昌耗时一年完成毕业设计,通过青铜饕餮纹与电路板的结合展现历史与未来的对话 [3] - 作品在社交平台走红后收到高中生"机械也能讲故事"的积极反馈,体现艺术教育价值 [3] - 面对"俗"的质疑,创作者认为让大众关注传统文化本身就是意义 [4] 艺术教育发展趋势 -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指出当前审美艺术趋向多元化,公众对创新形式持包容态度 [4] - 学院通过毕业季打造"美育体验课"和"想象力训练营",推动全民艺术教育 [4] - 毕业生用个性化语言打破常规的创作方式,正在重新定义文化基因的当代传承 [5] 作品社会影响力 - 《滴动仪》视频在社交平台"火"出圈后引发广泛私信互动 [3] - 学院管理层关注到毕业设计作品引发社会热议的现象,认为这是对时代脉搏的捕捉 [5]
当美术馆“长”出光的羽翼
人民日报· 2025-06-22 05:47
文化IP创新与科技融合 - 中华艺术宫联合静安区、SMG幻维数码打造全新文化IP"上海光影美术馆",通过数字技术将传统艺术转化为沉浸式光影体验 [1] - 采用高精度光谱扫描技术还原油画笔触厚度与走向,实现动态投影对原作质感的精准复刻 [1] - 海派画家黄阿忠的"石库门"系列作品首次通过数字投影与实景车流光影重叠,拓展传统绘画的时空维度 [1] 城市空间艺术化改造 - 策展团队选择苏州河畔老建筑作为展场,将工业肌理与艺术投影结合形成双重叙事 [2][3] - 展览内容聚焦本土文化符号,如回力球鞋、大白兔奶糖等,通过光影技术激活集体记忆 [2] - 项目使公共空间转变为"艺术呼吸带",周末夜间吸引居民游客驻足互动 [3] 数字艺术本土化实践 - 开发团队摒弃通用数字艺术模板,基于海派绘画观察方式创建符合本土审美的技术方案 [3] - 运用AIGC技术动态演绎菜市场、早点铺等生活场景,强化艺术的情感共鸣 [3] - 光影技术被定义为"新画笔",在保持原作精神内核的同时赋予动态叙事能力 [1][3] 美术馆功能转型 - 艺术机构突破传统白盒子空间限制,实现"街头美术馆"的新型展陈模式 [4] - 项目验证美术馆可通过催化文化生长光来履行城市文脉保存与文明传播的双重使命 [4] - 光影技术使建筑立面成为"培育城市美学的母体",每次投影都是文化再生的过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