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nture Capital

搜索文档
苏州英华特涡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司参与投资设立产业基金的进展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6-21 06:52
对外投资概述 - 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与苏州协立股权投资管理中心及其他有限合伙人共同设立常熟协立英华特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总认缴规模为10,000万元人民币 [2] - 公司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4,000万元,持有40%合伙份额,协立合伙作为普通合伙人认缴100万元,持有1%份额 [2] - 产业基金旨在挖掘产业链上下游优质项目,拓宽产业布局和战略视野 [2] 对外投资进展 - 合伙企业已完成工商登记并取得营业执照,成立时间为2025年6月18日,注册地址为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 [3] - 合伙企业类型为有限合伙,出资额10,000万元,经营范围聚焦创业投资(限未上市企业) [3] - 执行事务合伙人为苏州协立股权投资管理中心,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20581MAENTGXY3G [3] 其他说明 - 公司将持续跟踪基金进展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3] - 备查文件包括合伙企业的《营业执照》 [4]
618,苏创投正回答
投中网· 2025-06-20 15:58
苏创投集团发展概况 - 公司管理基金总规模从1600亿元跃升至超2600亿元,新增合作基金规模1519亿元 [31] - 累计新设母基金8支,总规模380亿元,投资子基金超100支,总规模近800亿元 [31] - 累计直投项目243个,投资总额超45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资苏州超200亿元 [31] - 子基金投资项目1948个,投资总额577.2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资苏州超500亿元 [31] - 引进科创项目近250个,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形成集群效应 [31] 投资策略与专项布局 - 70%新增管理和合作基金为专项产业基金,专注苏州30条重点产业链中的硬科技细分领域 [32] - 天使轮及A轮项目投资占比超60%,实践"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策略 [32] - 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0家,独角兽企业10家,瞪羚企业33家 [32] - 首创"科创指数"融资模型,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题 [32] 资本合作与投资矩阵 - 新增管理基金规模1000亿元,新增合作基金规模1519亿元 [33] - 与国机基金、国家中小基金、AIC基金等"国家队"及国内外知名机构合作 [33] - 与十大板块合作设立13只基金,覆盖生物医药、新能源、智能车联网等领域 [33] 重点领域投资案例 - 人工智能领域投资思必驰(智能语音)、登临科技(高功效计算平台) [35] - 生物医药领域布局映恩生物(ADC药物)、心擎医疗(体外人工心脏) [35] - 智能车联网领域投资润芯微(软件定义汽车)、盟固利(钴酸锂产品) [35] - 新能源领域注资正力新能(动力电池)、亨通高压(海上风电) [35] - 半导体领域押注英诺赛科(氮化镓晶圆)、艾森科技(半导体制造工艺) [35] 退出渠道与上市成果 - 推动13家企业上市(如映恩生物、浩辰软件),累计助推64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 [36] - 在管基金中10支MOIC大于2,8支TVPI大于2,11支DPI大于1,14支IRR大于15% [36] - 并购退出成为有效手段,如艾森股份收购棓诺新材、奥普迈生物收购澎立生物 [36] 科技成果转化与生态构建 - 累计布局成果转化项目44个,其中省市共建项目12个 [37] - 孵化引进衍生企业166家,累计实现营业收入逾10亿元 [37] - 与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等机构深度对接 [37] 品牌建设与行业影响力 - 打造七大品牌如"伙伴计划"、"向创始人报到"、"大家讲堂"等 [38] - 获投中榜"中国最佳创业投资机构TOP100第31名"、"最佳国资投资机构TOP30"等荣誉 [40]
【深圳特区报】聚焦主业服务创新 深化改革激发活力 深创投“托举”274家企业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6-20 08:13
公司入选优秀案例 - 公司作为典型代表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国有企业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优秀案例目录,是省内唯一一家入选的国企 [1][2] 公司投资业绩 - 截至今年5月底,公司累计投资企业超过1700家,其中培育上市企业27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450家 [2][6] - 累计管理各类资金总规模近5100亿元,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矩阵 [2][6] 投资领域分布 - 90%以上资金投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智造等硬科技领域 [4][10] - 在新材料领域直接投资金额超过300亿元,投资上市公司近50家 [3][8] - 投资项目中超过85%为初创期、成长期企业 [11] 半导体领域布局 - 在半导体设计方面投资企业涵盖仪表芯片、分立器件、电源管理芯片等各个场景应用芯片设计与方案解决,如捷捷微电、杰华特等企业 [3][7] - 在半导体材料方面涵盖特种气体、碳化硅等先进材料,如天岳先进、天科合达等企业 [3][7] - 投资的中芯国际、华大九天、中科飞测等企业助力我国实现在半导体制造、工业软件、质量控制设备等领域的突破 [3][7] 投资策略特点 - 采取研投一体方式,把关键核心技术清单转化为重点投资清单,绘制重点产业投资图谱 [4][10] - 强化早期投资力量,设立早期投资部,不断完善与早期投资相适配的体制机制 [11] - 投资两轮以上的企业占比超过20%,投资10年以上的企业占比超过20%,陪伴企业成长时间最长超20年 [11] 典型案例 - 中科飞测是公司做硬科技投资的缩影,连续两轮提供资金支持并积极为企业对接上下游产业资源 [10] - 成功助力高纯度石英玻璃材料、碳化硅衬底、半导体掩膜版、光刻胶等加速实现国产化 [8] - 帮助西部超导、康方生物、越疆科技、欧菲光等实现从早期到行业龙头的跨越 [11]
PROVEN VCT PLC: Publication of a supplementary prospectus
Globenewswire· 2025-06-18 18:15
文章核心观点 ProVen VCT plc和ProVen Growth and Income VCT plc发布补充招股说明书,与2024年11月6日发行新股认购要约相关,各公司拟通过发行新股最多筹集4000万英镑,每家最多筹集1500万英镑并有额外最多500万英镑的超额配售权 [1] 分组1 - 补充招股说明书是公司发布2025年2月28日年度报告和账目后,根据招股说明书规则和2000年金融服务和市场法案第87G条的监管要求 [2] - 补充招股说明书和2025年账目副本已提交给金融行为监管局,补充招股说明书将在国家存储机制供查阅,网址为http://data.fca.org.uk//nsm/nationalstoragemechanism [3] - 补充招股说明书副本也可从www.proveninvestments.co.uk/获取 [3]
阿里巴巴、海天瑞声等新设创投合伙企业
快讯· 2025-06-18 15:58
公司动态 - 无限启航海河(天津)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 出资额约1 4亿元 [1] - 经营范围包括创业投资 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 投资管理 资产管理等活动 [1] - 股权穿透显示 该企业由杭州阿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海天瑞声等共同出资 [1] 行业动向 - 私募股权投资领域新增1 4亿元规模的创业投资基金 [1] - 互联网巨头阿里创投与AI数据服务商海天瑞声联合布局创业投资领域 [1]
创投困局的本质:缺的不是钱,而是能力
36氪· 2025-06-17 11:21
行业困境本质 - 股权投资行业当前困境并非资本缺位,而是价值创造能力的缺位 [2] - 市场化LP消失、国资LP主导市场背景下,"缺钱"表象掩盖了能力稀缺的核心矛盾 [1] - 多数机构长期处于资金饥渴状态,仅少数知名机构能实现"项目优先"的正循环 [3] 核心竞争策略 - 差异化竞争壁垒构建关键在于主动创造稀缺性,而非同质化争夺头部项目 [5] - 逆向投资模型需建立"供给端自主可控-需求端精准匹配"的闭环体系 [5] - 商业本质遵循稀缺性法则,垄断和逆向投资都是人为制造稀缺性的手段 [6] 能力维度突破 - 认知层面需放弃大而全框架,聚焦特定产业环节提升搜索力 [7] - 执行层面谈判力比投研力更重要,需将研究转化为安全边际 [7] - 投资节点选择应避开中间阶段,专注关键转折点获取超额收益 [8] 业绩驱动逻辑 - 机构核心竞争力从品牌溢价转向实际DPI表现,业绩成为唯一护城河 [14] - 投资本质回归"低买高卖"的菜市场逻辑,中间环节效率决定回报 [14] - 单一项目超10倍回报案例证明业绩穿透力远胜品牌溢价 [15] 长期价值构建 - 能力圈边界认知比扩大能力圈更重要,需清晰界定策略有效范围 [16] - 持续年化19.9%的复合收益证明长期价值创造的复利效应 [17] - 投资需保持持续出手频率,通过时间沉淀积累财富振幅机会 [17]
“LP打电话问我:你们还收管理费吗?”
36氪· 2025-06-16 12:11
行业现状与挑战 - 私募基金行业面临募资周期显著延长,从2015-2020年的平均10个月增至2024年的27个月,且目标达成率大幅下滑[9][10] - 政府引导基金总管理规模达4万亿元,但平均DPI仅0.7,多数尚未回本[12][13] - 行业出现"管理费后置"现象,部分三线VC为募资承诺退出期有收益后再补收管理费[1][2][8] 管理费机制变革 - 广东省新规要求管理费从基金收益/利息支付,禁止本金列支,存续期满后不得收费,实质推翻"认缴即收费"传统模式[10][11] - 行业已自发形成两类降费机制:基数下调(投资期后按未退出项目实投资本计算)和费率下调(如每年递减0.25%)[5][6] - 黑石等国际机构2023年将管理费从2%降至1.25%,超额收益分成从20%调至12.5%,反映全球性压力[15] 利益相关方博弈 - LP质疑GP投资能力,出现拒付管理费、要求通道化操作(支付低于管理费的通道费)等现象[7][8] - GP面临生存困境:10人团队年人力成本约192万元,加上办公租金等固定支出超200万元[11][12] - 政府引导基金强调财政资金需问责,要求GP对投资效果负责,不再为不良业绩兜底[14] 商业模式重构 - 传统"2+20"收费模式受挑战,LP投入1000万美元时200万用于管理费,需1.25倍回报才能平衡[2] - 行业探讨改革方向:预算透明化、设立监督机构、引入浮动费率绑定长期绩效等方案[16] - 核心矛盾在于美元基金制度与中国市场适配性,涉及4万亿政府资金与市场化机构的生态重构[15][16]
Peter Thiel Skin in The Game,Founders Fund 成功的核心因素之一
投资实习所· 2025-06-14 13:10
Founders Fund业绩表现 - 最新一期Growth基金超额认购16亿美金,原计划募集30亿美金最终达46亿美金[1] - 连续4只基金的DPI超过5倍,2007、2010、2011年基金分别获得26.5倍、15.2倍、15倍回报[1][3] - 2023年Peter Thiel个人累计向Founders Fund投入资金达24.5亿美金[3] 核心投资策略与团队文化 - 采用"反共识"投资策略,偏好垄断性科技公司如Facebook、Palantir[3] - 坚持"垄断优于竞争"哲学,团队文化激进被比作"90年代坏小子军团"[3][4] - 擅长吸引"聪明但古怪"人才如Luke Nosek、Ken Howery[4] GP出资结构与历史渊源 - Peter Thiel首期基金个人出资占比76%,后续多期基金出资比例超15%,2011/2017/2023年基金出资达27%[2][3] - 相比行业平均GP出资1-2%,Founders Fund合伙人普遍高比例跟投[3] - 创立背景与Sequoia存在历史冲突,被视为Peter Thiel的"复仇商店"[5] 早期募资与关键转折 - 首期基金目标5000万美金仅募得1200万美金,Peter Thiel被迫自投3800万美金[5] - 高比例自有资金投入形成"Skin in The Game"模式,成为成功关键因素[6] - 对冲基金Clarium曾实现60-70% IRR,为VC基金奠定基础[5]
Bill Guerley谈美国一级市场问题:僵尸独角兽、估值失真、IPO困境、公司不想上市
IPO早知道· 2025-06-14 10:10
一级市场结构性变化 - 超级风险投资基金崛起 基金规模从5亿美元增长到50亿美元 10倍增长 早期和后期投资界限模糊 [8] - 僵尸独角兽现象普遍 约1000家私有公司融资超10亿美元 累计融资3000亿美元 但增长乏力 真实价值存疑 [11][12] - 零利率环境(ZIRP)导致资本过剩 延长公司存活期 本该被淘汰的企业依然存在 市场竞争格局复杂化 [17][18] AI投资热潮与估值泡沫 - AI被视为历史性平台转型 打断市场修正进程 带动新一轮投资热潮 [36][37] - AI公司估值倍数达10-20倍普通公司 但存在收入质量问题和负毛利现象 [37][54] - 大公司对AI反应迅速 与传统创新理论相悖 微软等巨头已全面拥抱AI [65][66] 资本市场流动性困境 - IPO和并购窗口关闭 2024年纳斯达克涨30%但退出停滞 前所未有现象 [24][25] - LP流动性问题突出 名校捐赠基金通过发债或抛售私募资产应对压力 耶鲁出售60亿美元私募资产 [29][30][33] - 私有市场流动性创新涌现 如Stripe等公司建立"预约制公开市场" [38][39] 中国AI竞争格局 - 中国AI企业竞争模式转变 从光伏 新能源汽车到AI 激烈竞争环境塑造更强竞争力 [4] - 中国巨头开源AI产品趋势明显 阿里巴巴 百度等纷纷开源模型 形成独特生态优势 [68] - 开源模型互相训练可能带来美国不具备的选择和实验空间 [68] 投资策略与公司建设 - 资本大战迫使企业all in 传统公司建设理念被颠覆 单位经济模型暂时被忽视 [51][52] - 创始人需要平衡短期套现与长期成功 在资本充裕环境下适当为自己留后路 [51] - 网络效应和数据副产品设计对AI公司长期成功至关重要 [83][84] 系统性问题与潜在风险 - 激励机制错位 GP LP和创始人都缺乏准确标记资产估值的动力 [13][14][15] - 私有市场透明度低 欺诈风险增加 普通投资者参与高增长公司机会减少 [48][49] - 系统自我强化 缺乏纠正机制 可能陷入恶性循环 [75][76]
武汉创投新政:最高容亏100%,每年10%新增资金可承接基金退出项目
FOFWEEKLY· 2025-06-13 18:32
方案指出优化政府投资基金考核评价机制。健全国有资本出资、考核、容错和退出政策机制,对国 资创业投资机构按照整个基金生命周期进行考核评价,不对单只基金或者单个项目盈亏进行考核。 建立健全以尽职合规责任豁免为核心的容错机制,如因不可抗力等因素造成投资未达预期的,予以 免责。允许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分别出现最高不超过投资总额80%、60%的亏损,根据尽责评估情 况, 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更具创新性的是,方案提出政府投资基金出资的创业投资基金、产业基金,每年可将不超过10%的 新增投资用于承接全市种子基金、天使基金投资退出的项目, 且承接投资同样适用种子基金、天 使基金容错免责政策。 6月12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武汉市推动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科技金融中 心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到2027年,设立50家以上科技金融专营机构 , 股 权投资基金规模突破3000亿元, 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5000亿元,培育500家以上"金种子""银 种子"企业。 方案明确强化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政府投资基金参与种子基金、天使基金等创业投资基金的出 资比例提高至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