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
搜索文档
学习笔记|扩大消费 以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22:31
政策资金支持 -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已下达全年3000亿元中央资金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其中第四批资金为690亿元 [1]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显著消费效果,1至8月全国共有3.3亿人次申领补贴,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过2万亿元 [1]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文化办公用品、家具、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8.4%、22.3%、22.0%、21.1%,支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 [1] 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 2025年二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2.3%,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力量 [2] - 国家政策着力点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以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 [2]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2] 服务消费促进措施 - 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围绕财税支持、供给优化等五方面提出19项举措 [2] - 措施包括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开展“服务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并发展首发经济和消费新场景 [3] - 鼓励延长热门文博场馆及景区营业时间,优化预约方式,并支持引进和举办国内外优秀体育赛事 [3] 文旅消费升级趋势 - 消费者在节假日出行中更注重体验和精神层面的获得感,推动文旅产业从传统打卡式旅游向体验式消费升级 [4] - 许多城市的博物馆、景区推陈出新,现象级赛事吸引人流,服务产品成为提振消费的重要引擎 [4] - 政策措施探索优化学生假期安排,鼓励设置中小学春秋假,以增加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时间 [4] 节假日消费机遇 -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的服务消费措施被视作提振消费和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 [5] - 文旅等服务类消费被定位为扩大消费的重要引擎 [5]
亿元补贴来了!多地发放消费优惠券,实惠体验一键直达
搜狐财经· 2025-09-30 21:55
全国文旅活动与消费补贴 - 全国国庆文旅消费月期间各地举办文旅活动超2.9万场次并发放消费补贴超4.8亿元 [1] - 活动旨在通过丰富产品供给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实惠省心的出游体验 [1] 北京城市更新周活动 - 第三届北京城市更新周于9月28日至10月8日举办主题为"人民城市有机更新" [3] - 活动包含更新市集涵盖中轴线文创艺术体验趣味互动等多类场景 [3] - 通过网络平台投放500万元消费券市民可线上领取并参与线下实体消费 [3] 浙江省金秋文旅消费季 - 2025年浙江省金秋文旅消费季预计发放文旅消费券4775万元 [5] - 同步推出十大主题百个推荐点位游览线路八个数实融合体验场景及五十条研学线路 [5] - 配套推出百家景区优惠百项精品演出与万场"文艺赋美"演出 [5] 大连市双节假期活动 - 大连市主要景区举办音乐节等多元活动并加强特色街区改造升级 [7] - 全市发放总额1500万元的国庆中秋消费券含百货消费券1000万元和餐饮消费券500万元 [7]
逛吃也能领“红包”:8天长假消费冲刺,多地真金白银揽客
新京报· 2025-09-30 20:00
假期消费市场总体前景 - 国庆中秋叠加的8天超级假期有望引爆新一轮消费热潮,是春节后最长的黄金周[1] - 专家预计本次小长假消费市场将在规模提升的同时,结构也有所优化,因居民消费信心稳步修复及消费场景不断创新[2][5] - 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23.6亿人次,日均约2.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日均增长3.2%[3] - 黄金周消费市场有望在超长假期、政策红利等多重利好因素共振下,为下半年略显疲态的消费市场注入强心剂[7] 各地促消费政策措施 - 北京市电影局联动猫眼平台继续发放观影补贴,市委宣传部指导市文化产业促进中心联动大麦网发放涵盖多个艺术门类的观影补贴[2][3] - 北京市石景山区发放餐饮住宿消费券,参与活动餐饮企业超过300家、酒店20余家,并联动各大商圈推出凭WTT中国大满贯等票根享受200余家商户优惠的活动[3] - 北京市海淀区发放3500万元汽车消费补贴,最高优惠超1.5万元,通州区联动大运河博物馆开展票根消费券活动[3] - 上海市商务委推出三大主题系列活动,包括联合美团推出必吃榜美食好去处活动,上线大众点评必吃榜国庆逛吃上海指南,完成指定任务可获得100元打卡基金等福利[4] - 上海市黄金饰品行业协会携手数十家行业头部品牌打造黄金珠宝惠购活动,夜赏三秀系列活动涵盖地标光影秀等[4] - 广州市将推出2000余场特色文旅活动及一系列促消费活动,包括2025广州超级草莓音乐节和国际漫画节动漫游戏展等[4] - 2025广州国际购物节9月29日开幕,聚焦四大热门领域,带来超3000场促销活动[4] 假期消费预订与结构特点 - 携程报告显示黄金周假期跨省游订单量同比增长45%,美团旅行平台2025年国庆文旅预订同比增速达73%[5] - 飞猪报告显示包括机票、酒店等在内的假期出游商品预订量均大幅超越去年同期和同为8天连休的前年[5] - 文旅消费呈现主题化体验新特征,消费者重视当地文化积淀,非遗体验、历史遗迹探访、博物院预约等非常火爆[6] - 跨界文旅融合特征显著,在苏超等大众体育赛事带动下,一边出游一边看体育赛事、演唱会等成为新潮流[6] - 反向游依然非常火爆,年轻人更愿意去小而美的宝藏目的地进行深度游,县域小城因此火起来[6] - 零售方面,人们对健康消费、新国潮依然非常青睐,文创、绿色家电、数码产品及月饼等消费值得期待[6]
九龙坡首届“欢乐+”生活季上线 200余场活动激活消费新活力
搜狐财经· 2025-09-30 19:59
九龙坡城市风景。曹鸣鸥摄 9月30日,2025九龙坡首届"欢乐+"生活季发布会举行。为进一步浓厚消费氛围,激发消费活力,九龙坡 区从2025年9月起,至2026年2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2025九龙坡首届"欢乐+"生活季。活动聚焦"欢乐 +生活"全场景,推出"欢乐+美食、+居住、+畅行、+旅游、+购物、+娱乐"6大主题和"欢乐+激情赛事、 +萌宠熊猫、+消费好礼、+文博非遗、+艺术半岛"5大特色,共200余场消费促进活动,让市内外广大游 客走进九龙坡,了解九龙坡,寻味九龙坡,感受九龙坡,体验九龙坡的多姿多彩和热闹非凡。 发布会现场。曹鸣鸥摄 欢乐多、惊喜多、实惠多 九龙坡"欢乐+"生活季亮点十足 据介绍,此次"欢乐+"生活季活动丰富,呈现出"三个多"的特点。其一是主题鲜明,欢乐多。各类活动 聚焦"欢乐"主题,将以全新体验带来无限欢乐。近期,"渝超"争雄的热血碰撞已拉开帷幕,"农民丰收 节"的田园赞歌仍余韵悠长,"国企优品"进商圈及"铝都趣烤羊·美味请君尝"等消费盛宴正欢乐登场。接 下来,九龙坡区将接续开展啤酒音乐季、火锅年欢节、社区嘉年华、街舞大赛等活动,举办城市时尚 游、乡村休闲游,从万象城的国际范到民主村的 ...
15城将迎国际化消费升级 单城最高2亿元补入境消费短板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18:49
政策核心与目标 - 在全国选取15个左右城市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试点,通过最高2亿元/城的财政补助,聚焦“国际化、品质化、便利化”补短板 [1] - 政策核心目标是通过消费环境升级激活入境消费潜力,推动消费市场提质升级,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注入新动能 [1][5] - 政策旨在打通“扩大入境消费”的关键堵点,形成“以消费促开放、以开放扩消费”的良性循环 [5] 政策出台背景 - 2025年1—8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2.4万亿元,同比增长4.6%,较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 [2] - 消费市场整体平稳向好,但优质供给仍然不足,消费环境与国际一流水平仍有差距 [2] - 入境消费占GDP比重偏低,2024年仅为0.5%左右,远低于世界主要国家1%—3%的平均水平 [2] 试点工作核心方向 - 丰富高品质消费供给:支持重点商圈改造提升,打造国际消费集聚区,培育富有时尚引领度和国际影响力的本土品牌,大力发展离境退税 [3] - 优化涉外支付服务:提升涉外场所外卡POS机覆盖率,优化现金使用环境,支持增设外币兑换点及多币种兑换服务 [3] - 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完善多语种标识,增设行李寄存、引导服务台等便利设施,投放多语种翻译工具,丰富入境旅游产品供给 [3] 财政资金安排与监管 - 实施差异化补助标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每个合计补助2亿元,其他试点城市每个合计补助1亿元,资金分两批下达 [4] - 补助资金有严格“负面清单”,不得用于新建扩建基础设施、支付罚款、偿还债务等明令禁止的支出项目 [4] - 建立日常监督机制,资金下达与绩效评价挂钩,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撬动社会资本 [4] 政策预期影响与后续步骤 - 试点城市对标国际知名消费目的地,将吸引更多全球优质商品、服务和企业落地,倒逼本土产业转型升级 [5] - 政策注重“软环境”与“硬设施”同步升级,将聚焦IP、数字、绿色、智能、国潮等主题,创新商旅文体健融合的消费场景 [6] - 财政部、商务部将加强央地协同,指导试点城市细化实施方案,并及时总结典型经验进行全国推广 [6]
“发言人来了”南岸金秋消费嘉年华发布活动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9-30 18:04
发布活动现场。 近年来,南岸区紧紧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目标,持续打造"吃住行游购娱"消费全链条。2025 年央视春晚在南岸设分会场,重庆马拉松、"魅力重庆"无人机灯光秀等城市IP人气火爆,南坪商圈加快焕 新蝶变,"南滨C湾"成为热门打卡地,新地标、新场景不断涌现。今年双节期间,南岸将持续借助战略叠 加"天时"、区位禀赋"地利"和流量集聚"人和",为市民游客打造高品质的消费目的地。 南岸区突出消费场景赋能,一系列城市地标IP在此形成。在南坪商圈,龙湖重庆江岸天街9月30日开业, 上海城加快26万立方米商业改造,二贸、重庆映像等片区正加快培育沉浸式、烟火气商业街区。在南滨 路,"南滨C湾"城市IP持续点亮,240小时过境免签、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政策持续叠加,高端服务消费 加速引入,打造消费友好型商圈,龙门浩老街二期、国瑞龙门里等标志性项目正加快建设。在南山,独特 生态人文资源正形成,色香味景俱全的火锅一条街加速打造,形成独特的"文旅+美食"体验线路。在重庆 东站枢纽新城,南岸将发挥重庆东站的辐射力,打造集枢纽客运、消费体验、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城市级文 旅IP。 国庆、中秋双节临近,9月29日,"发言人 ...
北京国庆消费地图出炉,超500场活动打造消费新体验
新京报· 2025-09-30 16:47
活动规模与总体策略 - 北京市商务局发布2025年中秋国庆假期重点促消费活动清单,涵盖全市16区、超过500场活动[1] - 双节期间将打造一系列文旅商体融合的消费新场景,呈现规模空前的节日盛宴[1] 核心城区消费活动亮点 - 东城区推出非遗文化美食节、体育舞蹈公开赛及隆福寺街区艺术展览与复古市集活动,为老街区注入新活力[2] - 西城区长安商场打造主题促销活动,菜百首饰推出满额返券等促销,西单大悦城及君太百货通过会员专享和满减优惠激活消费市场[2] 朝阳区潮流与首店经济 - 朝阳区作为潮流消费主阵地,三里屯太古里迎来茶饮品牌阿嬷手作北京首店,并有限定饮品话题,同时吸引圣罗兰、Hunter等国际品牌快闪店落地[3] - 朝阳大悦城推出海绵宝宝全国独家展等两大IP展览,合生汇引进全国首展和宝可梦主题快闪,打造沉浸式消费体验[3] 海淀与丰台区特色体验 - 海淀区中关村商圈联合科技企业打造数字消费体验馆,五棵松华熙LIVE举办OpenLive中网嘉年华及节日限定套餐[4] - 丰台区园博园举办第九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世界公园推出彩灯游园会,活动横跨多个节假日,打造长达近6个月的灯会盛宴[4] 京西及远郊区文旅融合 - 门头沟区推出北京首个热气球潮玩艺术生活节,包含热气球矩阵秀、电音音乐会等活动,持续至10月8日,并推出四大特色百余场次活动[5] - 顺义区中粮·祥云小镇推出户外艺术季,北京国际鲜花港举办金秋赏花游园会,菊科花卉种植面积同比增加142%,总种植面积达10.6万平方米[7] - 延庆区推出八达岭夜游长城活动及世园公园红叶文化节,依托150余种、5万余株彩叶树资源打造秋日胜景[7] - 昌平区超极合生汇推出2025昌平机器人文化节,集中展示机器人前沿科技并设置互动体验区[7]
最高补助2亿元,打造国际化消费环境迎来政策支持
搜狐财经· 2025-09-30 16:23
政策核心与目标 - 财政部与商务部联合发布通知,支持试点城市培育建设国际化消费环境,强化“购在中国”品牌打造 [1] - 政策目标为丰富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进一步扩容升级入境消费市场 [1][4] - 支持约15个地市级及以上城市作为试点,包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及其他消费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大的城市 [1] 财政支持方案 - 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给予资金补助,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2亿元,其他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1亿元 [2] - 补助资金分两批下达,并强调加强资金监管,避免交叉重复,不得用于新建基础设施、支付罚款、偿还债务等明令禁止的支出 [2][5] 重点支持方向:丰富消费供给 - 聚焦知识产权、数字、绿色、智能、文旅、体育、国潮等主题,支持重点商圈改造提升 [2] - 创新商旅文体健多元融合消费场景,打造国际消费集聚区、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及地标性项目 [2] - 支持培育富有时尚引领度和国际影响力的本土品牌,大力发展离境退税,增加退税商店、丰富退税商品 [2] 重点支持方向:优化支付与服务 - 优化涉外支付服务,完善多层次支付体系,提升商圈、景区、酒店、机场等涉外场所外卡POS机覆盖率 [2] - 优化现金使用环境,支持增设外币兑换点及多币种兑换服务,推进商户现金备付工作 [2] - 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支持完善多语种标识、便利服务设施,投放多语种翻译工具,组织工作人员外语培训 [4] 行业影响与地方部署 - 政策落地将推动入境消费从单一购物向商旅文体融合升级,消费结构从高端奢侈品向国货潮品、特色服务延伸 [4] - 上海等城市已作出具体部署,如上海行动计划提出到2028年形成更有竞争力的商业品牌集群,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能级 [5] - 地方行动包括打造国际消费功能区,吸引科创企业为商业品牌提供全链条科技支持,支持连锁企业和电商平台开发自有品牌 [5]
“小票根”撬动文旅“大消费”,多地激发赛事经济新动能
中国证券报· 2025-09-30 16:23
体育赛事作为假日消费引擎 - 中秋国庆假期期间,体育赛事成为拉动假日消费的有力引擎,通过“票根经济”模式将观赛人群转化为消费人流 [1] - “票根经济”模式已在全国多地成功复制,从莆田的足球联赛到内蒙古的“蒙超”联赛,小小票根作为“城市消费通行证”撬动文旅大消费 [1][4] 北京中网赛事经济效应 - 2025年中国网球公开赛通过“票根经济”联动隆福寺、五棵松等商圈,观众凭门票可在数十家合作商户享受专属折扣 [2] - 北京推出“中网嘉年华OpenLive第二现场”计划,打造近40个观赛点遍布主要商圈,形成“一票根、多消费”的拉动效应 [2] - 2024年中网全赛期观赛人流量约30万人次,门票总收入超8000万元,带动综合消费超2500万元 [2] - 2025年中网票务销售额同比增长近2倍,赛事经济的消费撬动效应预计将进一步提升 [2] 全国多地票根经济实践 - 在湖北,29场体育赛事和2场消费季活动中,观众凭目的地车票、机票或观赛参赛票根可在多个领域享受消费权益 [4] - 莆田足球联赛累计吸引近10万名观众,凭借“1元购票+票根优惠”模式,带动60多个商家加入票根经济联盟 [4] - 内蒙古“蒙超”联赛组委会携手当地多家知名影城,推出凭票根享受观影折扣活动 [4] 消费趋势与票根经济内核 - 国内旅游市场消费结构正从“单一”走向“多层次”,消费场景由交通、住宿、观光扩展至更广泛的文娱与休闲领域 [4] - 票根经济的核心在于消费者凭交通或文旅活动票根,可在不同场景的消费中获得折扣、积分兑换或联动权益 [5] - 年轻群体的“情绪共鸣”与“理性消费”双重需求促进票根经济发展,票根既承载旅行记忆便于社交传播,又能带来实际消费优惠 [5]
两部门:大力发展离境退税 优化涉外支付服务
智通财经网· 2025-09-30 16:08
政策核心目标 - 支持约15个地市级及以上试点城市培育建设国际化消费环境,政策实施期为两年 [4] - 提升入境消费便利性和舒适度,强化“购在中国”品牌,吸引境外旅客入境消费 [4] - 通过中央财政资金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共同推进试点工作 [2][10] 支持方向与内容 - 聚焦知识产权、数字、绿色、智能、文旅、体育、国潮等主题,支持重点商圈改造提升,创新商旅文体健多元融合消费场景 [1][5] - 打造国际消费集聚区、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地标性消费项目,并支持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本土品牌 [1][5] - 大力发展离境退税,支持增加退税商店、丰富退税商品、优化退税服务 [1][5] - 优化涉外支付服务,提升商圈、景区、酒店、交通枢纽等涉外场所外卡POS机覆盖率,支持商户安装或升级外卡POS机设备 [1][5] - 优化现金使用环境,支持增设外币兑换点、兑换机及多币种兑换服务,推进零售、餐饮、文旅、交通等场景的商户现金备付全覆盖 [1][5] - 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完善多语种标识、行李寄存、引导服务台等设施,投放多语种翻译工具,并组织工作人员外语培训 [6] 资金支持与分配 - 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给予资金补助,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2亿元,其他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1亿元 [8] - 补助资金分两批下达,首批于试点启动第一年下达,剩余资金根据绩效评价结果下达 [8] - 试点城市可按市场化原则,对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采取补助、奖励等方式予以支持 [8] 申报与评审流程 - 各省(自治区)可推荐1个城市申报,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可单独申报 [7] - 商务部与财政部组织竞争性评审,按书面评审(40%权重)和现场答辩(60%权重)计算得分,根据得分确定入围试点城市名单 [8] - 申报截止日期为2025年10月24日,逾期视同放弃 [7] 绩效管理与监督 - 试点启动第二年初进行绩效自评,商务部商财政部委托第三方进行绩效评价,结果与后续资金安排挂钩 [9] - 加强资金监管,补助资金不得用于新建扩建基础设施、支付罚款、偿还债务、人员经费及楼堂馆所建设等明令禁止的支出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