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研发
搜索文档
国内科技行业,竞争优势在哪里?|投资小知识
银行螺丝钉· 2025-09-20 21:47
文 | 银行螺丝钉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出现这种粗期限制的时候,对应领域任任 股价会出现波动。短期里,这些领域的波 动,都超过了大盘同期的平均波动。 ·等市场恐慌情绪过去,2023-2024年以来 这些领域都出现了收入、盈利的同比大幅 增长。历史上被美限制过的行业,最后基 本面几乎都崛起了。 为啥被限制,过几年这些领域基本面还是 会复苏崛起呢? 这些领域被限制,往往也是因为,在这些 领域国内企业出现了竞争优势。也就是俗 称的工程师红利。 国内有全球规模最庞大的理工科毕业生。 很多需要海量工程师的领域,国内企业都 有成本优势。 这种工程师红利广泛存在于互联网开发、 软硬件设计、创新药研发、军工高端制造 等各种领域。 例如创新药领域,内地一个工程师,是欧 美同等级别工程师薪酬的三分之一。 从上班角度,可能海外薪酬待遇更合适; 但从行业竞争力的角度,成本低,自然有 优势。 这种工程师红利还会持续较可观的时间。 国内高考人数预计在2035年达到巅峰(20 16-2017年二胎放开后的小生育高峰);加 上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时间,工程师红利会 持续到2045年前后。之后新生儿数量下降 比较多,工程师红利会衰减。 欧美的 ...
利好催化,国防军工、地产脉冲!AI双子星背离,159363成功收涨!新高后现分歧,港股互联网ETF收出十字星
新浪基金· 2025-09-19 20:23
市场整体表现 - 大盘全天缩量震荡 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全天成交2.35万亿元 较上日3.17万亿元显著缩量26% [1] - 本周沪深指数分化 沪指周跌1.3% 深成指涨1.14% 创指涨2.34%周线7连阳 [1] 国防军工板块 - 国防军工板块盘初领涨 国睿科技快速涨停封板 国防军工ETF(512810)一度冲高2% [1] - 催化因素为长春航空展开幕 歼-20首次静态亮相 [1] 房地产板块 - 地产股午后异动 地产ETF(159707)水下拉起后冲高2% [1] - 催化或来自上海优化调整房产税试点有关政策 [1] 有色金属板块 - 有色金属板块大面积反弹 赣锋锂业涨停 有色龙头ETF(159876)盘中摸高1.7% [1] - 美联储如期降息叠加反内卷逻辑 近20日有色龙头ETF合计净流入超2.27亿元 [1] 科技股板块 - 科技股筹码分歧加剧 AI双子星相向而行 [1]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宝(159363)早盘冲高2.5%最终收涨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宝(589520)跌1.76%两连阴 [1] 券商与金融科技板块 - 券商ETF(512000)续跌0.68% 金融科技ETF(159851)跌1.81% [2] - 资金面热度不减 上日大跌区间512000净流入12.62亿元 近16日连续净流入合计64.5亿元 [2] - 159851近3日净流入近9亿元 今日再获9100万份净申购 [2] 港股互联网板块 -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冲高回落收涨0.63% 全天成交额8.9亿元 [3][5] - 恒科指冲高回落收盘微涨0.37% 科网龙头走势分化 [5] - 阿里巴巴-W涨0.44%稳住3万亿港元市值 美团-W涨0.76%连涨5日 [5]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最新市盈率PE为25.55倍 位于近10年28.69%分位点 [8] - 国际投行密集上调互联网大厂目标价 高盛上调阿里巴巴目标价 花旗看好腾讯控股AI能力转化 [9] - 腾讯控股和阿里巴巴-W为前两大权重股 占比分别为15.61%和13.37% [11]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年初以来累计涨幅49.99% 最大涨幅65.88% 显著优于恒生科技指数 [12] 创业板人工智能板块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宽幅震荡收涨 单日成交额达12亿元 [13][14] - 光模块含量超51% 天孚通信领涨4.79% 中际旭创涨2.96% 新易盛涨1.3% [13] - AI应用方面 华策影视涨超5% 易点天下 昆仑万维 芒果超媒涨超4% [13] - 2024年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预计达1251亿美元 2028年有望增长至2227亿美元 [16] - 光模块行业正经历AI算力驱动的黄金发展期 行业核心矛盾转向交付能力 [17] 创新药板块 - 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高开低走跌1.58% 成交3.35亿元 [19] - 成份股映恩生物-B跌14.22% 信达生物跌5.44% [19] - 资金逢跌吸筹 盘中跌幅愈深溢价愈高 [19] - 本周累跌4.01% 周线两连阴 单周成交21.59亿元 [21] - 已连续13日吸金 金额合计超6.7亿元 [22] - 标的指数完成提纯修订 完全剔除CXO 100%聚焦创新药研发 [23]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年初以来累计涨幅达119.75% 领涨一众创新药指数 [24] 机构观点 - 市场资金面和情绪面属于高位整理 景气赛道仍然催化不断 AI算力主线逻辑未被证伪 [4] - A股大概率延续震荡上行走势 市场量能变化是重要观测信号 [4] - 美联储重启降息周期 全球医药板块有望共振 [21] - 创新药产业趋势明确 多款创新药出海谈判进入深水区 [21] - 创新药投资进入alpha阶段 选股因子开始大于beta [23]
暴涨又暴跌的药捷安康,警惕“资金盘”陷阱
格隆汇· 2025-09-19 18:16
股价表现与估值异常 - 过去三个月股价最高飙升至679.5港元,较13.15港元的发行价上涨约52倍 [1] - 公司市值从上市时的约52亿港元最高接近2700亿港元,远超康方生物和科伦博泰等同行 [1] - 上市首日股价即大涨78.71%,市值达到93.27亿港元 [4] - 当前千亿市值完全建立在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的早期临床数据乐观预期之上 [13]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状况 - 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针对肿瘤、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开发小分子创新疗法的生物医药公司 [3] - 公司尚未有任何产品商业化,2023年营收仅118.1万元,2024年无营收记录 [4] - 亏损贯穿发展周期,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分别亏损2.52亿元、3.43亿元、2.75亿元和1.23亿元 [4] - 截至半年报,公司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49亿元,按年均亏损2.5亿元的速度仅能维持约18个月运营 [14] 核心产品管线与临床进展 - 旗舰产品替恩戈替尼是一种多靶点抑制剂,同时靶向FGFR/VEGFR、JAK和Aurora激酶,是全球唯一具有此靶向组合的MTK抑制剂 [7] - 替恩戈替尼已在中美开展9项临床试验,覆盖胆管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适应症,其中胆管癌和前列腺癌研究已进入注册性临床阶段 [7] - 在胆管癌领域,其对耐药性患者的客观缓解率达30%,疾病控制率高达93% [7] - 在前列腺癌领域,其临床I/II期试验中46%的末线患者实现客观缓解,90%患者肿瘤缩小 [8] - 在乳腺癌领域,单药治疗经多线治疗失败的患者客观缓解率达50%,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达60% [8] - 除替恩戈替尼外,公司还布局了5款临床阶段候选药物,包括TT-00973、TT-01488、TT-01688、TT-01025和TT-00920 [9][11] 上市历程与融资历史 - 公司上市之路异常坎坷,从2021年8月起四次递表港交所,前三次均以招股书失效告终 [4] - 公司于2024年6月23日成功登陆港交所,发行价13.15港元,募资净额约1.61亿港元 [4] - 2016年至2023年间,公司先后完成9轮融资,累计获得二十多家机构约17.23亿元投资,最后一轮融资后估值达45.9亿元 [3] 市场情绪与资本运作特征 - 股价暴涨诱因包括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II期临床试验获国家药监局默示许可,以及公司于9月8日被调入港股通标的名单 [5] - 董事长吴永谦持股达32.98%,加之基石投资者与机构持股高度集中,导致市场上可交易股份数量有限,易因少量资金进出导致股价大幅波动 [14] - 本轮暴涨具有小盘股典型特征,可能涉及“资金盘”通过连续拉升股价并伺机卖出的操作 [14]
百利天恒:37.64亿元定增圆满收官
中证网· 2025-09-19 10:16
融资概况 - 公司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计划 募集资金总额37.64亿元 发行价格为317元/股 高出发行底价近20% [1] - 定增吸引18家国内外知名机构参与 锁定期为6个月 头部投资机构获配金额均超3亿元 [1] - 定价基准日为2025年9月5日 发行底价为266.02元/股 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1]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 重点推进创新ADC药物研发平台和创新多特异性抗体研发平台 [2] - ADC药物平台推进6款ADC药物的临床试验 覆盖肺癌乳腺癌等10余种适应症 [3] - 多特异性抗体平台加速GNC-038 GNC-077等药物的临床开发 [3] 研发进展 - BL-B01D1/iza-bren在中美开展40余项针对10余种肿瘤类型的临床试验 美国3项注册临床试验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等适应症 1项获FDA突破性治疗认定 [3] - 中国开展11项III期临床试验 其中5项适应症获CDE突破性治疗认定 [3] - BL-M07D1在国内外开展12项临床试验 包括3项III期试验 [3] 商业化规划 - 预计2026年iza-bren在中国实现商业化 2029年起有望在美国及全球市场获批上市 [3] - 临床阶段在研药物管线扩展至15款 另有2款处于临床受理阶段 [4] 研发投入 - 上半年研发投入达10.39亿元 同比增长90.74% [4] - 上半年新增9项注册临床 形成梯度化产品布局 [4] 战略意义 - 定增是公司全球化布局的关键一步 助力跻身入门级MNC行列 [1][4] - 紧密契合科创板八条政策导向 优化融资结构加速创新药研发进程 [1][4] - 彰显资本市场对创新药企的价值认可 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化探索新路径 [4]
剂泰科技赖才达的纳米火箭工厂:重构药物研发的“摩尔定律” | 创新药观察
华夏时报· 2025-09-18 16:17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陈岩鹏 北京报道 2025年9月16日下午,北京中关村(大兴)细胞基因治疗产业园,剂泰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赖才达博 士站在发布台前,背后的屏幕上跃动着一枚纳米尺度的"火箭"——这正是全球首个AI驱动的纳米药物递 送平台NanoForge的视觉象征。 人类已拥有基因编辑、mRNA编程等强大工具,但如何将这些"修复代码"精准送达体内30万亿个细胞中 的特定病变部位,一直是行业最大痛点。 "这就像在没有GPS的茫茫宇宙中寻找一颗特定的星球。"剂泰科技人工智能创新科学家王恺博士比喻 道。 更艰难的是,当王恺团队开始构建AI模型时,他们面对的是"三无"困境:无现成数据、无迭代算法、无 成熟模型。纳米递送领域缺乏像自然语言处理中"人类语料库"或结构生物学中"蛋白质数据库"那样的基 础资源。 破局之法是"从零造字"。剂泰科技自主研发了分子模拟平台,在计算机中动态组装由上万个分子构成的 纳米球——这如同用数万块柔软积木完成一场瞬息万变的立体拼图。随后,通过微流控技术将实验规模 缩小到极致,一次并行完成上百个实验,形成"干实验设计—湿实验验证"的闭环飞轮。 NanoForge平台 ...
剂泰科技发布AI纳米递送平台NanoForge
新浪科技· 2025-09-16 17:04
新浪科技讯 9月16日下午消息,剂泰科技今日正式发布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AI纳米递送平台 NanoForge。 据介绍,基于量子化学与分子动力学模拟,NanoForge结合自研专利高通量湿实验及筛选平台,集成剂 泰科技自主研发的全新合成脂质语言模型及生成算法,纳米材料筛选及研究人工智能体和目前全球最大 规模的千万级LNP脂质库,可实现从分子生成、特性预测、AI导引的干湿实验迭代以及脂质处方设计与 优化,到最终确定剂型的闭环流程,并通过平台的持续学习与进化,不断扩展纳米递送的数据壁垒。 责任编辑:何俊熹 此外,基于NanoForge,剂泰科技打造了三大核心解决方案:AiLNP(AI核酸递送系统设计平台)、 AiRNA(AI mRNA序列设计平台)、AiTEM(AI小分子制剂设计平台)。 截止目前,剂泰科技拥有超过1000万种以上的脂质结构,10万个可做模型训练的数据点,突破性实现人 体内肝、肺、免疫器官、心脏、肌肉、肿瘤、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8个器官或组织已识别的LNP靶向 递送, 获得授权和已备案专利申请共计超过100项。公司已成功开发超过10个管线项目,产出7个临床 前候选药物,并行推进4个临床项目,最快的管 ...
宁王,历史新高!智能电动车ETF上探4.6%!美联储降息箭在弦上,资金爆买“港股科技双雄”,513770七连涨
新浪基金· 2025-09-15 20:10
大盘表现 - 沪指收跌0.26%报3860.5点 创业板指收涨1.51%盘中一度站上3100点 [1] - A股全天成交2.3万亿元 较上日略有缩量 不足2000股飘红 [1] 智能电动车板块 - 宁德时代跳空高开狂飙近15%创历史新高 收涨9.14% [1] - 智能电动车ETF(516380)收涨2.93% 盘中劲涨超4.6% 刷新2022年8月以来高点 [2][6] - 锂电产业链全线提振 绿色能源ETF(562010)收涨1.78% [1][2] - 电池龙头天赐材料涨停 湖南裕能涨超10% 均胜电子涨超7% 拓普集团涨逾6% [8][9] - 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1550万辆左右 [9] 储能政策 -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印发 目标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8亿千瓦以上 [1] - 方案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1] -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 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预计2026年实现GWh级别产能 [10] 港股科技板块 - 恒指收涨0.22% 恒科指收涨0.91% [13] -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连续7日上涨 收涨0.32% 上周获资金净流入7.9亿元 [15][17] - 大型科技龙头多数上行 阿里巴巴-W涨超2% 哔哩哔哩-W涨近5% 小米集团-W涨逾1% [13][14]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市盈率PE为25.07倍 位于近10年26.43%分位点历史低位 [20] 创新药板块 - 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盘中摸高逾1% 上周获资金净流入5.1亿元 [3][26]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完成"提纯"修订 完全剔除CXO 100%聚焦创新药研发 [30] - 药捷安康-B单日暴涨115.58% 自6月23日上市以来股价涨超30倍 [28][29] - 国家药监局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 设立"30日审评审批通道" [31] 美联储政策影响 - 美联储将于9月18日公布利率决议 市场预期"大幅降息" [5][19] - 降息预期推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 直接利好港股科技及创新药板块 [5][20] - 历史数据显示美联储降息周期中恒生科技板块绝对收益表现突出 [19] 资金流向 - 医疗ETF(512170)此前4日连续吸金合计3.8亿元 [2] -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近20日资金累计净流入超28亿元 [17] - 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规模超17亿元 上市以来日均成交额5.21亿元 [32]
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再提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4 08:21
政策核心内容 - 国家药监局正式实施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30日通道政策 对符合要求的申请在受理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评 [1] - 政策适用于中药、化学药品、生物制品1类创新药临床试验 需满足三个条件之一:获国家全链条支持政策体系支持的重点品种、符合条件的儿童创新药/罕见病创新药/中药创新药、全球同步研发品种 [3][4] - 全球同步研发品种要求我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要牵头或共同牵头开展Ⅲ期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1][5] 审评效率提升 - 当前药物临床试验审评审批平均用时已缩减至约50个工作日 30日通道将对部分临床试验申请再提速 [1] - 2019年实施60日默示许可制度后 审评审批效率大幅提升 新政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速 [3] - 试点地区北京最短审评用时仅18个工作日 [8] 行业影响与要求 - 申请人需承诺在获批后12周内启动临床试验(首个中国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以避免资源闲置并倒逼企业临床运营能力升级 [5][6] - 政策鼓励中国研究者牵头Ⅲ期多中心临床试验 有助于提升本土创新药的国际话语权 [5] - 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对外授权总金额接近660亿美元 全球市场对中国创新药认可度不断提升 [8] 研发与市场表现 - 我国在研新药数量占全球比例超过20% 跃居全球新药研发第二位 [8] - 2025年上半年共批准创新药43个 同比增长59% 创历史同期新高 其中40个由中国企业研发制造 [8] - 临床试验启动是新药研发耗时最长的阶段之一 政策加速将推动创新药研发整体进程 [3] 标准与安全保障 - 30日通道坚持标准不降低 在现有国际临床试验技术标准体系下开展审评审批 [9] - 要求研发企业、临床试验机构、主要研究者和伦理审查委员会加强协同 提升风险控制水平 [9] - 国家药监局专门发布《创新药研发期间风险管理计划撰写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为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提供指导 [10]
百洋医药与济坤医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加速转型升级
中证网· 2025-09-13 14:47
战略投资与合作 - 百洋医药战略投资济坤医药并持有其24%股权[1] - 锁定济坤医药旗下用于治疗肺纤维化1类创新药的所有权益[1] - 对济坤医药持有的所有产品的全球化合物权益享有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权[1] 济坤医药研发能力 - 专注于器官纤维化、炎症免疫疾病及肿瘤领域的创新药研发[1] - 拥有成熟的抗纤维化药物筛选评价平台、抗炎与免疫调节药物以及肿瘤药物的研发平台[1] - 建立了从靶点发现到临床开发的完整研发体系并布局了7条面向全球的I类新药管线[1] - 在抗器官纤维化药物研究领域覆盖了十余种器官纤维化的研究模型[1] 百洋医药业务布局 - 核心业务聚焦医学创新成果的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和商业化[2] - 在OTC及大健康、OTX等处方药、肿瘤等重症药、高端医疗器械四大品类形成多品牌矩阵[2] - 采用"投资孵化+商业化"双轮驱动模式聚焦First-in-Class药物和源头创新成果布局[2] 协同效应与战略意义 - 济坤医药聚焦前沿研发而百洋医药提供成熟商业化平台与资本优势[2] - 双方通过投资和业务层面合作加速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与全球化[2] - 合作将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并为全球患者提供突破性创新治疗方案[2]
百洋医药拟以24%股权战略投资济坤医药,锁定肺纤维化创新药JK1033项目权益
IPO早知道· 2025-09-13 09:08
战略投资与合作协议 - 百洋医药战略投资济坤医药并持有24%股权 锁定其用于治疗肺纤维化的1类创新药所有权益 [3] - 百洋医药对济坤医药持有的所有产品的全球化合物权益享有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权 [3] - 在JK1033项目达到一定进展后 百洋医药具有以双方议定价格受让该项目权益的权利 [5] 济坤医药研发能力与产品管线 - 济坤医药专注于器官纤维化、炎症免疫疾病及肿瘤领域的创新药研发 拥有成熟的抗纤维化药物筛选评价平台和抗炎与免疫调节药物研发平台 [3] - 公司建立了从靶点发现到临床开发的完整研发体系 目前已布局7条面向全球的I类新药管线 [3] - 在抗器官纤维化药物研究领域覆盖十余种器官纤维化研究模型 [4] JK1033核心产品优势 - JK1033是通过全新作用机制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小分子化合物 采用多靶点作用机制 [4] - 能够同时干预肺纤维化进程中的多个关键信号通路 展现良好的抗纤维化和抗炎效果 [4] - 目前在中国已启动I期临床试验 并已完成与美国FDA的Pre-IND沟通 可根据安排提交IND申请 [5] 百洋医药业务布局与协同效应 - 百洋医药作为创新品牌商业化平台 核心业务聚焦医学创新成果的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和商业化 [5] - 公司已在OTC及大健康、OTX处方药、肿瘤等重症药、高端医疗器械四大品类形成多品牌矩阵 [5] - 自有品牌扶正化瘀在抗肝纤维化治疗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31亿元 同比增长16.62% [5] - 若受让JK1033项目权益 将在肝纤维化与肺纤维化两大治疗领域构建产品组合优势 产生"1+1>2"的市场效应 [6] 战略转型与发展模式 - 百洋医药正以"投资孵化+商业化"双轮驱动模式聚焦First-in-Class药物和源头创新成果布局 [5] - 公司致力于孵化能优化临床场景的创新项目 加速向科技创新型企业转型升级 [5] - 此次合作预计不会对当年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但有利于提升公司持续盈利能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