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

搜索文档
Sarepta Therapeutics (SRPT) Update / Briefing Transcript
2025-07-18 23:30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Sarepta Therapeutics (SRPT),一家专注于基因疗法和siRNA平台的生物制药公司 [1] - 行业:生物制药行业,主要聚焦于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和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LGMD)的治疗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LGMD项目决策依据** - 核心观点:公司决定推进最先进的LGMD项目SRP - 9003用于肢带型2E,停止其余LGMD项目并寻求合作或授权,是基于风险调整后的净现值(NPV)以及控制负债和聚焦管线的需求,而非LGMD试验中的安全事件 [4][10][18] - 论据:公司需根据相对风险调整后的NPV来优先考虑siRNA平台,以聚焦管线并削减开支,管理负债 [4] 2. **死亡事件对产品的影响** - 核心观点:LGMD试验中的死亡事件对已上市产品(如Elevitus)的安全信号无影响,也不改变公司对其的处理方式 [5][11][12] - 论据:该事件发生在晚期非行走患者使用另一种疗法时,而Elevitus已知在更虚弱的非行走患者中有罕见的急性肝损伤(ALI)发展为致命急性肝衰竭的风险,此事件未改变该信号 [5][11] 3. **信息披露策略** - 核心观点:公司通常会在完整研究及其结果的背景下,在适当的医学会议上分享此类发现,此次未在周三的电话会议中讨论该死亡事件,因其既不重要也与当时讨论的主题无关 [3][4][10][12] - 论据:事件发生在已完成所有给药的试验中,且该项目已因独立原因决定不再推进,公司计划在完整数据集可用时进行分享 [3][4] 4. **Elevitus相关情况** - 核心观点:公司在Elevitus的使用上采取保守决策,暂停向非行走患者发货,直到开发出使用西罗莫司作为预防性免疫抑制的方案并获取相关数据 [5][11][50][51] - 论据:已知在非行走患者中有罕见但严重的肝酶升高发展为致命急性肝衰竭的信号,公司已有良好的临床前数据和一些轶事临床数据表明西罗莫司可显著降低风险 [5][11][51] 5. **FDA相关情况** - 核心观点:FDA已了解LGMD试验中的死亡事件,且公司与FDA就Elevitus标签的沟通未因该事件而改变 [6][21][95] - 论据:FDA已按流程被告知该事件,且在与FDA讨论标签时一直知晓此事,目前FDA立场未变 [6][21][9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死亡患者具体信息**:死亡患者为51岁非行走的LGMD2D患者,在给药约11周后发生事件,处于一项4人一期试验中,剂量为7.41e + 13 [20] 2. **患者用药情况**:LGMD患者通常不使用标准护理类固醇,但在治疗前开始使用泼尼松并持续60天 [33] 3. **肝脏酶监测情况**:所有肝脏酶都会升高,GGT和胆红素在监测中最可靠,因为AST和ALT在DMD和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中本身就已升高,患者会持续接受监测 [79] 4. **住院率情况**:约30 - 40%的患者肝酶升高,其中一小部分有ALI,约5%可能需要住院 [88] 5. **研究设计情况**:LGMD试验中的死亡事件不改变公司设计的西罗莫司研究,该设计与预防此类事件和ALI一致 [90]
近20年首次亏损!胰岛素龙头发布公告
中国经营报· 2025-07-18 23:13
中经记者 苏浩 卢志坤 北京报道 (通化东宝2024年年报问询函回复公告 公司公告/图) 商标诉讼败诉、研发项目终止、集采价格腰斩,这家老牌胰岛素龙头在行业变革浪潮中艰难转身。 近期,通化东宝(600867.SH)发布长达数十页的公告,回复上交所对其2024年年报的问询。2024年,这家成立40年的胰岛素龙头企业遭遇了近20年首次 亏损,金额约4272万元。 其业绩预告的戏剧性"变脸"更是令市场错愕,从2025年1月预告盈利4052.77万元,到2月修正为盈利1164.21万元,再到最终年报确认为亏损4272.32万元。 短短三个月内业绩预期两度"跳水",这也随即引发监管关注。 细究年报,通化东宝业绩亏损源于三重打击。首当其冲的是与甘李药业(603087.SH)长达13年的"长舒霖"商标侵权诉讼败诉,终审判决赔偿6131.21万 元。其次是可溶性甘精赖脯双胰岛素研发项目终止,计提减值损失及确认预付款损失合计约3.2亿元。最后是叠加胰岛素集采价格腰斩带来的收入下滑, 形成三重利空。 通化东宝与甘李药业的商标纠纷堪称中国医药知识产权史上的标志性案例。这场始于2011年的"双霖之战",在2025年2月落下帷幕。彼时 ...
二次上市的康哲药业押注海外市场能否实现业绩突围?
国际金融报· 2025-07-18 22:58
公司资本运作 - 康哲药业成功在新加坡交易所完成二次上市 这是继2010年香港主板上市后再次迈向国际资本平台 [1] - 2024年4月公司将皮肤健康板块业务分离 将附属公司德镁医药拆分上市 [1][7] - 新加坡二次上市旨在拓展东南亚业务布局 利用当地资本市场提升区域存在感 为国际业务发展和潜在融资创造可能性 [4] 业务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1995年 初期以药品代理(CSO)为核心 代理黛力新、优思弗等产品 [3] - 2007年在伦敦AIM上市 2010年转至港交所主板 2013年收购冷水江制药实现从代理转向自主运营 [3] - 通过买断和股权合作控制兰美抒、喜辽妥等产品 2016年获阿斯利康波依定中国商业化权进入心血管领域 [3] - 目前业务覆盖心脑血管、消化、皮肤/医美、眼科四大领域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0-2024年营收分别为68亿、85亿、92.4亿、77.6亿和74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25亿、30亿、32亿、24亿和16亿元 [6] - 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32% 经营性现金流12.69亿元 较2022年92亿营收高峰持续下滑 [6][7] - 2024年心脑血管业务下降18.8% 消化/自免业务下滑6.7% 皮肤医美和眼科分别增长18%和24% [7] - 三款主力产品(黛力新、优思弗、波依定)因集采失标收入锐减30%至26.91亿元 毛利率降至72.6% [7] 战略调整措施 - 2025年4月零募资启动战略重组 剥离德镁医药90.8%股权赴港上市 该子公司2022-2024年累计亏损1.65亿元 [7] - 加速推进白癜风药物芦可替尼乳膏商业化 预计2025年下半年上市 中国白癜风患者超2200万 潜在市场规模逾200亿 [8] - 分拆德镁医药可独立融资减轻母公司负担 皮肤健康赛道估值较高但竞争激烈 产品无独家优势 [7][8] 行业环境挑战 - 公司面临集采政策冲击 三款原研药2024年收入缩水28.8% 转型步伐不及政策冲击速度 [7] - 近五年无重磅新品上市 研发管线青黄不接 行业分析师认为海外布局是寻求突围之举 [4] - 存货周转天数从107天延长至125天 经营活动现金流腰斩近50% 经营质量持续恶化 [7]
八子补肾胶囊亮相链博会
新京报· 2025-07-18 22:24
新京报讯(记者张秀兰)7月16日-2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开幕。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供 应链专业展会之一,链博会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与机构,共同探讨供应链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 在本次链博会上,中医药抗衰老明星产品——八子补肾胶囊亮相,向世界展示中医药在抗衰老领域的独特魅力和 最新研究成果。作为中医药抗衰领域的佼佼者,其一直致力于抗衰老的研究和探索,为全球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 健康服务。 在以岭药业展位的八子补肾抗衰专区,体验魔镜AI肤龄检测的观众络绎不绝。"原来我的皮肤有这么多隐藏的问 题!"体验过肤龄检测的嘉宾在获得检测结果后发出感慨,工作人员介绍:"人的肉眼能够观测到的仅仅是皮肤的 最外层,而肤龄检测可以把隐藏在皮肤深层的肌肤问题可视化,让大众直观感受到皮肤衰老问题集中爆发的特 点,进而提升人们对衰老的关注。" 发表在《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等权威期刊上的动物实验还证实,八子补肾胶囊能够改善脂代谢,降低血脂 水平,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从而减少主动脉斑块面积,大大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为保持精力 充沛奠定基础。 以岭药业展位前,工作人员向外 ...
雅本化学: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亏损1000万元—500万元
快讯· 2025-07-18 21:59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000万元至500万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减少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2200万元至1700万元 上年同期为亏损4942万元 [1] - 2025年半年度非经常性损益约为1200万元 [1] 盈利变动 - 公司净利润亏损幅度同比收窄 显示经营状况有所改善 [1] - 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产生正向影响 主要贡献约1200万元 [1]
从“政策扰动期”转向“规则明确期”,集采明确“老药集采、新药保护”原则,打消市场对创新药顾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8 21:55
近日,创新药板块在资本市场表现亮眼,相关公司股价一路高歌猛进,引发广泛关注。具体来看,本周 港股创新药相关ETF大面积走强,截至周五(7月18日),恒生创新药ETF等多只基金产品年内涨幅接 近90%。从港股创新药板块重要个股来看,康方生物本周股价大涨近24%,三生制药大涨23%,中国生 物制药和石药集团上涨15%。 就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创新药公司股价持续走高,与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日前启 动有关。本次集采坚持"新药不集采、集采非新药"的原则,也就是说临床使用成熟的"老药"才会被纳入 集采范围,创新药不会被纳入集采,直接打消了市场对创新药的顾虑。此外,创新药近来政策利好不 断,也承接住了红利股流出的资金。 记者了解到,此次"新集采"规定,协议期内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新进入医保目录首年的竞价药品不纳 入。此次遴选的另一个变化是,排除了通过谈判新进入医保且仍在协议期内的品种。之前集采的规则 是,谈判进入医保目录的药品首年不纳入集采,如果第二年这个品种达到"参比制剂+通过质量和疗效 一致性评价"的企业数量合计达到7家的门槛,这个药品也要参加集采。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近期政策面上,创新 ...
诺泰生物: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暨停牌,公司生产经营正常有序开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7-18 21:42
行政处罚及风险警示 - 公司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涉及2021年事项,主要影响2021年年度报告及后续可转债发行文件 [2] - 公司股票将于7月21日停牌1天,7月22日起复牌并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但不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涨跌幅限制仍为20% [2] - 董事会将积极落实监管要求,采取措施尽快消除影响,并计划在满足条件后申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 [2] - 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开展,财务结构稳健,未来将聚焦主业,保障企业稳定发展 [2] 半年度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亿元至3.3亿元,同比增长32.06%至45.27% [3] - GLP-1靶点药物全球市场热度持续,带动多肽原料药需求高涨,支撑公司业绩增长 [3] - 新产能完成建设并投产,多肽原料药将继续为公司带来业绩增量 [3] 业务发展及战略合作 - 公司在寡核苷酸药物、XDC技术平台、合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不断探索 [3] - 6月公司与诺唯赞达成战略合作,以合资公司推动合成生物学技术进步及项目合作,有望带来新业务突破 [3]
官宣!全球生物制药巨头诺和诺德牵手互联网慢病管理巨头方舟健客(06086) 以AI重构控糖减重管理价值链 共筑全球数智化新标杆
智通财经网· 2025-07-18 21:30
战略合作 - 方舟健客与诺和诺德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围绕糖尿病和肥胖症管理展开合作,结合AI技术与药事服务资源 [1] - 合作目标包括提升糖尿病和肥胖症认知、推动早筛早诊早治理念在智慧医疗场景落地 [2] - 双方将构建覆盖用药指导、效果追踪等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闭环,塑造控糖减重新生态价值链 [6] 行业背景 - 中国成人超重率34.3%、肥胖率16.4%,2023年糖尿病患者达2.33亿人,较2005年上升163% [3] - 肥胖相关疾病年医疗支出超千亿元,国家卫健委2024年启动"体重管理年"专项行动,强调数字技术革新 [3] - AI医疗健康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200亿元,2030年达1000亿元,复合增长率43.2% [4] 技术应用 - 方舟健客升级"H2H智慧医疗平台"为"AI+H2H",覆盖4920万用户和22.3万医生,提供无缝医疗服务体验 [5] - 公司接入AI大模型搭建智能预问诊场景,与腾讯云合作提升医生服务效率,技术应用促净利润增长139%至1719万元 [5][6] - AI在医疗领域应用包括药物研发靶点挖掘、辅助诊断影像识别等,技术成熟度与政策支持驱动行业增长 [4] 公司优势 - 方舟健客在慢病管理领域积累多年,"AI+H2H"平台整合专业能力,提供7×24小时控糖减重服务 [5] - 公司前瞻布局AI技术进入收获期,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大增139%,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5]
诺泰生物: 诺泰生物:关于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8 21:14
公司违规事实 - 诺泰生物2021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通过技术转让业务虚增营业收入3000万元,虚增利润总额2595.16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0.64% [2] - 技术转让业务涉及浙江华贝,该公司不具备支付能力及实际应用条件,且技术转让款最终来自诺泰生物的增资款,业务不具有商业实质 [2] - 公司实际控制人赵德中组织安排技术转让业务,并调高浙江华贝估值,赵德毅、金富强等高管未关注业务异常情况,均在年报上签字确认 [2][3] 公开发行文件问题 - 诺泰生物2023年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43400万元,募集说明书中披露的2021年财务数据包含前述虚假记载内容 [4] - 公开发行文件编造重大虚假内容,虚增数据占当期利润总额20.64%,违反《证券法》及《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4][6] - 赵德中、赵德毅、童梓权等高管在募集说明书上签字确认,未纠正虚假记载 [5][6] 行政处罚内容 - 对诺泰生物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处以罚款并警告,对公开发行文件造假行为处以4340万元罚款 [7][8] - 实际控制人赵德中合计被罚1300万元,其中因组织虚假记载被罚800万元,作为主管人员被罚500万元 [8] - 其他高管赵德毅、金富强、童梓权等分别被罚500万元、330万元、300万元 [8] 公司应对措施 - 公司判断违规行为可能触发上交所其他风险警示,但不涉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9] - 公司表示生产经营正常,将积极落实整改并加强合规培训 [10] - 公司向投资者致歉,承诺通过指定媒体披露后续进展 [10][11]
诺泰生物: 诺泰生物:关于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暨停牌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8 21:14
股票停复牌情况 - 证券代码688076的股票将于2025年7月21日停牌1天,2025年7月22日起复牌并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2][3] - 实施风险警示后A股简称由"诺泰生物"变更为"ST 诺泰",扩位简称由"诺泰生物"变更为"ST 诺泰生物",证券代码保持不变 [2] - 实施风险警示期间股票涨跌幅限制仍为20%,不进入风险警示板交易 [3] 实施风险警示的原因 - 公司于2025年7月18日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因年度报告财务指标存在虚假记载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2][3] - 涉及的财务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或负债科目 [3] 交易限制措施 - 实施风险警示期间,投资者单日累计买入量不得超过50万股,包括竞价交易、大宗交易和盘后固定价格交易 [4] - 买入量计算涵盖证券账户与融资融券信用账户,且包含已申报未成交数量 [4] 公司应对措施 - 公司将采取有力措施消除影响,在满足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满12个月且完成财务报告追溯重述后申请撤销风险警示 [4][5] - 公司将聚焦主业,加强生产经营管理,同时开展法律法规培训提升规范运作水平 [5] 投资者沟通渠道 - 风险警示期间投资者可通过热线0571-86297893、上海证券交易所互动平台及邮箱ir@sinopep.com进行咨询 [5][6] - 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包括四大证券报及上交所官网,所有信息以指定渠道为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