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

搜索文档
兴欣新材:拟投资8亿元建设年产15.3万吨多烯多胺系列产品一期项目
快讯· 2025-07-03 17:40
兴欣新材(001358)公告,公司计划在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设立全资或控股子公司,投资建设 年产15.3万吨多烯多胺系列产品一期项目。项目计划分三期实施,一期项目投资额约8亿元,其中固定 资产投资约7.2亿元,流动资金约8000万元。项目建设周期为依法取得项目用地不动产登记证后4个月内 完成项目基建设计及报建报批,取得施工许可证后1个月内项目开工建设,在项目开工建设后18个月内 完成全部工程建设,在项目工程建设完成后3个月内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并竣工投产。项目主要生产乙二 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哌嗪、四乙烯五胺等多烯多胺系列产品。一期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 年产4万吨乙烯胺系列产品。 ...
大越期货纯碱早报-20250703
大越期货· 2025-07-03 11:15
交易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2】1091号 纯碱早报 2025-7-3 大越期货投资咨询部 金泽彬 从业资格证号:F3048432 投资咨询证号: Z0015557 联系方式:0575-85226759 重要提示:本报告非期货交易咨询业务项下服务,其中的观点和信息仅作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 资建议。 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报告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每日观点 纯碱: 1、基本面:碱厂检修零星启动,供给仍处高位;下游浮法和光伏玻璃日熔量平稳,终端需求一 般,纯碱厂库下滑但仍处于历史高位;偏空 2、基差:河北沙河重质纯碱现货价1210元/吨,SA2509收盘价为1205元/吨,基差为5元,期货贴 水现货;中性 3、库存:全国纯碱厂内库存176.69万吨,较前一周增加2.33%,库存在5年均值上方运行;偏空 4、盘面:价格在20日线上方运行,20日线向下;中性 5、主力持仓:主力持仓净空,空减;偏空 6、预期:纯碱基本面供强需弱,短期预计低位震荡运行为主。 利多: 1、下游玻璃盘面回升,提振纯碱市场情绪。 利空: 主要逻辑和风险点 1、主要逻辑:纯碱供给高位,终端需求改 ...
股市必读:华润材料(301090)7月2日董秘有最新回复
搜狐财经· 2025-07-03 07:3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2日收盘,华润材料股价报7.66元,单日涨幅1.59%,换手率0.43%,成交量6.43万手,成交额4879.08万元 [1] - 当日资金流向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入685.66万元,游资净流出97.1万元,散户净流出588.56万元 [1][4] 投资者互动与战略建议 - 投资者建议公司利用政策红利开展国内外并购,以突破技术瓶颈并提升国际竞争力,董秘回应称已关注建议但未明确具体计划 [1] 股份回购进展 - 公司于2024年10月28日通过回购议案,计划以不超过10.29元/股的价格回购6000万至1.1亿元股份并注销,回购期限12个月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回购789.6357万股(占总股本0.53%),成交总额5617.24万元,最高价7.58元/股,最低价6.25元/股 [2][4] - 公司表示将继续执行回购计划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宇新股份: 关于回购股份方案实施进展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3 00:36
股份回购方案 - 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不超过人民币8,000万元 [1] - 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14元/股,不超过董事会审议通过本次回购股份决议前3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150% [1] - 回购股份将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本次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 [1] 回购实施进展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回购股份4,587,6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962% [2] - 最高成交价为12.12元/股,最低成交价为10.67元/股,已使用资金总额51,880,739.39元(不含交易费用) [2] - 本次回购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既定的回购股份方案 [2] 回购操作规范 - 公司回购股份的时间、数量及集中竞价交易的委托时段符合《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等规定 [2] - 委托价格不得为公司股票当日交易涨幅限制的价格 [3] - 不得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开盘集合竞价、收盘集合竞价及股票价格无涨跌幅限制的交易日内进行股份回购的委托 [3]
永太科技: 关于公司可能涉及诉讼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3 00:36
诉讼案件概述 - 九江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对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邵武永太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提起商业秘密侵权纠纷诉讼,案件由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受理 [1] - 公司尚未收到任何涉及该案的诉讼材料 [1] - 公司目前仅生产固态六氟磷酸锂产品,尚未生产销售案件所涉的液态六氟磷酸锂产品 [2] 公司立场与回应 - 公司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并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所研发的生产工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1] - 公司坚守公平竞争原则,反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倡导以创新与合作推动行业发展 [1] - 公司将密切关注该事项,如发生诉讼将积极应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 潜在影响 - 该诉讼案件不会对公司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能力产生影响 [1] - 目前无法预计对公司本期及期后损益的影响,最终影响以法院生效判决为准 [2]
建龙微纳: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洛阳建龙微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回复之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03 00:36
收入构成分析 - 2024年营业收入7.79亿元,同比下滑20%,主要受气体分离和生命健康业务板块收入分别下滑16%和58%影响 [1] - 医疗保健制氧分子筛收入同比下降69.31%,主要因销量下滑54.05%及单价下降33.21% [3][4] - 工业制氧分子筛收入下降主要受下游钢铁等行业需求下滑影响,2024年粗钢产量同比下降1.7% [4] 客户结构变化 - 前五大客户中出现三名新客户,客户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1] - 生命健康板块主要客户鱼跃医疗2024年呼吸治疗解决方案收入下降22.42% [6] - 工业气体客户和远气体、侨源股份等2024年氧气板块收入均下降5-6% [7] 成本结构分析 - 分子筛材料直接材料成本同比下降36.04%,主要因锂盐价格下跌85.82% [17][18] - 制造费用同比增长40.45%,主要因产能利用率下降及固定资产转固增加 [17][18] - 活性氧化铝直接人工成本同比上升91.74%,因分配方法调整 [21] 现金流改善原因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2亿元,同比由负转正,主要因采购支付减少3.09亿元 [25][26] - 应付票据保证金存入金额减少9134.8万元,票据到期解付还款金额减少1.68亿元 [26] - 收回洛阳商都城市投资控股集团垫付的老厂区搬迁款1203.87万元 [27][28] 产能建设情况 - 中水循环项目累计投入超预算54%,主要因环保标准提高及工艺优化 [35][36] - 技术创新中心项目投入超预算31%,因建筑面积从27020㎡增至30950㎡ [38][39] - 分子筛原粉、分子筛产品和活性氧化铝产能分别为43000吨、59000吨和5000吨 [48] 行业前景展望 - 全球分子筛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16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3.92% [48] - 医疗制氧需求将随人口老龄化和健康意识提升而增长 [49] - 2025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粗钢产量同比增长0.4%,经济复苏利好行业需求 [50]
建龙微纳: 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3 00:36
收入构成分析 - 2024年营业收入7.79亿元,同比下滑20%,主要受产品销售结构和客户结构变化影响,气体分离和生命健康业务板块营收分别下滑16%和58% [1] - 医疗保健制氧分子筛收入同比下降69.31%,主要因下游客户库存消化导致需求下降54.05%,以及锂盐价格下跌85.82%带动产品均价下降33.21% [3][9] - 工业制氧分子筛收入下降18.6%,受钢铁等行业需求下滑影响,2024年粗钢产量同比下降1.7%,黑色金属冶炼行业利润下降54.6% [4] - 境外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13%,毛利率34%较境内高7个百分点,主要因境外客户价格敏感度低且产品结构稳定 [1][13] 同行业对比 - 同行业可比公司中触媒境外收入增长68%带动整体增长,境内收入下滑27%与公司趋势一致 [5] - 万润股份和齐鲁华信收入变动趋势与公司差异较大,主要因产品结构和应用领域不同,公司主要聚焦医用制氧和工业气体领域 [5][6] - 下游客户鱼跃医疗呼吸治疗业务收入下降22.42%,康居人收入下降32.02%,验证行业需求回落 [7] 成本结构变化 - 分子筛材料直接材料成本同比下降36%,主要因锂盐采购价格从28.23万元/吨降至7.10万元/吨 [9][23] - 制造费用同比增长40%,因新增固定资产转固1.87亿元及产能利用率下降8.78% [23] - 活性氧化铝直接人工增长91.74%,因成本分配方法调整 [23] 现金流改善原因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2亿元同比由负转正,主要因采购支付减少3.09亿元,其中存货减少0.67亿元,票据结算变化影响2.6亿元 [31] - 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5688万元,主要因销售规模下降导致应收款项融资减少 [36] - 经营性应付项目减少1.42亿元,主要因应付账款和票据减少 [36] 在建工程情况 - 中水循环项目累计投入超预算54%,因升级防腐系统和扩大建筑面积增加投资约416万元 [39] - 工艺设备升级增加反渗透装置等投资约886万元,管道材料增加764万元 [40] - 技术创新中心项目工程进度99%但未完全转固 [38]
华鲁恒升: 华鲁恒升关于2024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后调整回购股份价格上限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3 00:15
证券代码:600426 证券简称:华鲁恒升 编号:临 2025-039 关于 2024 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后调整回购股份价格上限的 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 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实施 2024 年年度利润分配 方案后,公司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的价格上限由不超过人民币 32.38 元/股调整 为不超过人民币 32.08 元/股。 一、回购股份的基本情况 公司于 2025 年 4 月 17 日、2025 年 4 月 29 日分别召开了第九届董事会 2025 年 第 2 次临时会议、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 购公司部分股份方案的议案》。同意公司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 12 个月内使用 不低于人民币 20,000.00 万元(含),不高于人民币 30,000.00 万元(含)的自有资 金或自筹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以不超过人民币 32.38 元/股(含)的价格回 购公司股份,最终回购数量及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以公司的实 ...
烧碱:现货降价未结束,但需关注液氯的影响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7-02 10: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烧碱趋势强度为0,趋势强度取值范围为【-2,2】区间整数,强弱程度分类为中性,-2表示最看空,2表示最看多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烧碱现货降价未结束,但受液氯影响,成本抬升情况下,远月估值修复,但持续反弹空间或有限,后期重点关注液氯对烧碱供应的传导影响,若发生实质性减产、降负,则可偏多对待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面跟踪 - 09合约期货价格为2358,山东最便宜可交割现货32碱价格为770,山东现货32碱折盘面为2406,基差为48 [1] 现货消息 - 以山东地区为基准,32%离子膜碱收于770元/吨,较上期价格下调1.28%,主力下游采购32碱价格下调15至735,部分企业价格跟跌,多数企业工厂库存低位,短期支撑市场 [1] 市场状况分析 - 烧碱现货价格持续下跌,因山东氧化铝企业下调采购价,下游和贸易商囤货需求放缓,近月多头接货压力加剧,近月补贴水逻辑难支撑市场,但近期烧碱空头驱动放缓,因液氯降价速度超预期,未来烧碱被动减产可能性上升 [2] - 7月烧碱检修产能较6月减少,检修集中在西北、华东,山东前期检修装置将重启,6 - 7月新增产能或达110万吨,供应压力大 [2] - 需求端非铝需求支撑偏弱,氧化铝烧碱库存偏高,出口方向支撑尚可,低价补库意愿较强 [2] - 成本端7月电价下行,但液氯快速下跌导致烧碱成本抬升 [2]
石大胜华: 石大胜华关于注销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部分股票期权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2 00:41
股票期权注销情况 - 公司拟注销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中因离职激励对象及第三个行权期业绩未达标对应的股票期权合计202 88万份 [1] - 其中14名离职激励对象涉及52 50万份期权 223名激励对象因2024年营收未达167亿元目标导致150 38万份期权注销 [5][6] - 本次注销后 2022年激励计划累计已注销1189 3万份期权(2023年646 1万份 2024年340 32万份) [3][4] 激励计划历史实施 - 2022年5月通过激励计划草案 6月6日完成首次授予登记 首次授权日确定为2022年6月6日 [2][3] - 计划设置三个行权期考核目标:2022年营收≥89亿元 2023年≥121亿元 2024年≥167亿元 [6] - 2024年实际营收55 47亿元 仅达成第三个行权期目标的33 2% [6] 公司治理程序 - 本次注销经第八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 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均发表同意意见 [1][7] - 法律意见书确认注销程序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及激励计划规定 [8] - 历史注销事项均履行相应决策程序 如2023年646 1万份期权注销经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批准 [3] 财务及运营影响 - 公司明确本次注销不会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实质性影响 管理团队稳定性不受影响 [7] - 2022-2024年连续三年业绩考核未达标 反映实际营收与激励目标存在显著差距(2024年实际营收仅为目标的33 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