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

搜索文档
埃泰克沪主板IPO获受理 拟募资15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20 21:33
公司概况 - 芜湖埃泰克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行业领先的汽车电子智能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从事车身域、智能座舱域、动力域以及智能驾驶域等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同时为客户提供汽车电子EMS和技术开发服务 [3] - 公司已形成从产品设计、检测验证到量产交付的完整业务体系,并积累了丰富的汽车电子产品开发和产业化经验 [3] - 公司积累了包括自主品牌整车厂商、新势力厂商以及汽车零部件厂商在内的众多客户群体,其中自主品牌整车厂商主要包括奇瑞汽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上汽集团、吉利汽车、北汽集团、东风汽车等,新势力厂商主要包括理想汽车、小鹏汽车以及零跑汽车等 [3] 市场份额 - 2024年中国市场自主品牌乘用车车身BCM(含区域控制器)份额为25.50%,连续三年排名第一 [4] - 2024年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标配遥控实体钥匙份额为13.83%,排名第一 [4] - 2024年中国市场自主品牌乘用车前装标配座舱域及显示屏总成的份额为6.41%,排名第三 [4]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1.74亿元、30.08亿元和34.68亿元,净利润为0.92亿元、1.94亿元和2.13亿元 [5] IPO计划 - 公司拟募资15亿元,投向埃泰克年产500万件汽车电子项目、伯泰克汽车电子生产基地扩建项目、埃泰克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伯泰克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等 [5] - 通过本次发行,公司将利用资本市场的平台优势,进一步通过自主研发提升核心技术水平,加强技术攻坚和产品创新,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扩充人才储备,扩大业务规模,提升市场占有率 [5] 行业地位 - 长期以来,整车五大功能域的关键技术与市场主要由博世、电装、大陆等国际大型汽车电子厂商占据主导地位 [3] - 以埃泰克为代表的部分本土优质汽车电子企业在细分领域已具备自主配套能力,并逐步打破了国际大型汽车电子厂商在核心零部件领域的垄断地位 [3]
东山精密(002384):重大事件点评:拟全资收购索尔思光电,有望打开第三成长曲线
华创证券· 2025-06-20 12: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强推(维持)”,目标价 58.8 元,当前价 37.09 元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拟全资收购索尔思光电,布局光通信领域,有望打开第三成长曲线,AI 发展使高速光模块需求有望高速增长,且公司已有业务积累可与光通信布局产生协同效应 [2][9] - 公司线路板业务稳固,未来受益于新产品迭代有成长空间,汽车业务进入收获期,传统 LED 业务轻装上阵,光通信业务有望打开第三成长曲线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项 - 2025 年 6 月 13 日公司董事会同意香港超毅拟收购索尔思光电 100%股份,收购对价不超过 6.29 亿美元,ESOP 权益收购对价不超过 0.58 亿美元,公司拟认购目标公司不超过 10 亿元可转债,交易完成后索尔思光电将成公司全资子公司 [2] 主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36,770|44,058|55,343|60,418| |同比增速(%)|9.3%|19.8%|25.6%|9.2%| |归母净利润(百万)|1,086|3,018|5,014|6,032| |同比增速(%)|-44.7%|178.0%|66.1%|20.3%| |每股盈利(元)|0.64|1.77|2.94|3.54| |市盈率(倍)|58|21|13|10| |市净率(倍)|3.4|2.9|2.4|1.9|[4] 索尔思光电概况 - 专注光通信领域,产品覆盖 10G 到 800G 及以上速率光模块,24 年营收 29.3 亿元,净利润 4.05 亿元;25Q1 营收 9.7 亿元,净利润 1.57 亿元,客户包括知名互联网数据中心运营商等 [9] 布局光通信领域影响 - 公司继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后布局光通信赛道,有望打开第三增长曲线,AI 发展使高速光模块需求高速增长,且已有业务积累与光通信布局有协同效应 [9] 投资建议 - 考虑公司并购业务影响及下游需求情况,调整 26、27 年业绩预测为 50.14/60.32 亿元(前值 35.34/40.29 亿元),给予 2026 年 20xPE,对应目标价 58.8 元,维持“强推”评级 [9] 附录:财务预测表 - 包含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及比率预测,如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19.8%、25.6%、9.2%等 [10]
天风证券晨会集萃-20250620
天风证券· 2025-06-20 07:45
核心观点 - 长期来看A股行业在“加速后放量”状态下一个月内跑输是大概率事件,但20 - 21年是例外,23年后量价逻辑有效性稳步提升,银行和军工适合看加速&拥挤信号找卖点;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维持利率不变,下次降息门槛较高,下半年美债有上行风险;多公司有良好发展态势和投资机会,如华虹公司、奥来德等;医疗设备5月中标金额同比稳健增长;西部基建固投高景气,有区域投资机会 [20][24][29] 宏观策略 - 板块拥挤度指成交量占比,比例高为热门板块,“拥挤”处历史高百分位意味着短期有向下调整压力,短中长期乖离率高位表示短期“涨多了”,两者反映冷热度,其运用有效性会随市场风格变化 [20][21] - 长期看A股行业“加速后放量”一个月内跑输概率大,20 - 21年例外,培养出注重产业赛道和商业模式的投资方法论,23年后量价逻辑有效性提升 [20][21][22] - 电力设备、非银、电子、汽车在“加速放量”拥挤信号出现后20交易日仍有超额,电力设备、电子、汽车超额主要来自19 - 21年行情,非银超额来自14 - 15年大牛市和24年924行情,银行和军工适合用加速&拥挤信号找卖点 [22] 金融固收 - 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维持利率不变,符合预期,特朗普政府政策不确定下美联储保持谨慎,会议声明不确定性有所下降,经济预测显示更接近“滞胀”,点阵图比3月更鹰 [24][25] - 鲍威尔表态偏鹰,称就业增长下降但失业率低,劳动力供需同步下降,预计未来几个月有显著通胀,关税对商品价格影响需传导时间,决议公布后美债收益率上行、美股转跌,市场仍预计9月大概率降息、12月再降一次 [25] - 9月降息落地有难度,或需等更长时间,通胀暑期有上行压力,关税传导链拉长且24年6 - 9月通胀下行造成基数效应,中东局势发酵使能源价格上涨是额外风险,失业率上行缓慢,下半年美债有上行风险 [26][27] 行业公司 华虹公司 - 华虹半导体是大陆特色工艺代工龙头,专注特色工艺技术创新,产品用于新兴领域 [29] - 看好其发展,一是满产叠加成本上升或开启涨价周期,作为龙头有定价能力可转嫁成本提升盈利;二是9厂扩产带来12.77亿美元远期营收空间,产能爬坡提升营收;三是收购华力微提升综合竞争力,华力微有一定规模和技术节点 [29][30][31] - 预计25 - 27年营收172/204/244亿元,归母净利润8.01/12.86/19.85亿元,保守给2025年3.0xPB估值,对应目标价76.88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1] 奥来德 - 2024年营收5.33亿元,同比+3.0%,归母净利润0.90亿元,同比 - 26.0%,全年毛利率51.22%,净利率16.97%;2025年一季度营收1.53亿元,同比 - 40.7%,环比+121.8%,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 - 73.2%,环比扭亏,一季度毛利率47.16%,净利率16.61% [33] - 材料业务连续五年营收稳健增长,2025年一季度材料销售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5.33%创历史新高,材料板块规模效应初显,未来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33][34] - 设备业务处于高低世代线转换周期,2025年一季度销售收入1693万元,同比下降86.88%,但中标京东方8.6代线6.55亿元订单,预计对2025 - 2026年业绩有积极影响 [34][35] - 调整未来盈利预期,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63/3.43/5.6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35] 凯立新材 - 2024年四季度表现亮眼,2025年一季度收入6.26亿元创新高,同比翻倍,环比+15.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超90%,连续两季度同比高增长 [36] - 催化剂整体销量近597吨,同比增长60.21%,医药、化工新材料、基础化工领域催化剂销量均有大幅增长 [37] - 2024年新催化剂产品完成突破,基础化工和环保领域多款新产品交付使用,氢化丁腈橡胶产业化项目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放市场 [37]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1/2.42/3.2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38] 莱特光电 - 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OLED终端材料收入高速增长,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6.9%,OLED有机材料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3.91%,2025年一季度实现历史新高的收入、利润和毛利率 [39] - 多款材料完成客户验证,RedPrime、GreenHost材料稳定量产供货并迭代升级,RedHost材料实现国产替代,GreenPrime材料进入量产测试,蓝光系列材料验证进展良好 [40] - OLED凭借性能优势渗透率提升,面板厂商加速高世代线布局,上调2025 - 2027年净利润预期为3.17/4.49/6.06亿元,维持“持有”评级 [40][41] 均胜电子 - 是全球领先的汽车电子和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智能座舱等领域领先,将汽车业务优势延伸至机器人领域 [42] - 24年汽车安全业务新获定点项目全生命周期金额约574亿元,扩充合肥新产业基地产能,与Momenta合作获智驾订单 [44][45] - 凭借汽车业务优势拓展机器人赛道,预计25 - 27年实现收入645.12/716.32/788.18亿元,归母净利润15.65/18.77/22.99亿元,对应25年PE25X,目标价27.7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6] 医疗器械 - 医疗设备5月中标总额134.3亿元,同比增长69%,1 - 5月整体中标总额714.5亿元,同比增长72% [48] - 国产设备中标金额回暖,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企业5月和1 - 5月中标总额有不同程度增长,超声及软镜等品类增速较高 [48] - 进口品牌中标金额快速增长,飞利浦、西门子、GE等企业5月和1 - 5月中标总额增长明显,CT同比增速较高 [49] 建筑装饰 - 24年以来西部固投增速高增,25M1 - 4部分地区保持两位数增长,25年中西部新增专项债提速,后续债券发行对基建支撑作用更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为基建投资提供基础,未来基建景气度或有支撑 [49][50] - 川渝关注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带来的基建需求,利好四川路桥等公司;西藏矿采和铁路水利基建旺盛,关注中国电建等公司;新疆煤化工产业链和“一带一路”建设发展好,关注新疆交建等公司;其他重大基建项目如平陆运河、西部陆海新通道带动基建增长,新基建及配套有发展潜力 [50][51][52] 市场数据 - 上证综指收盘3362.11,跌0.79%;沪深300收盘3843.09,跌0.82%;中证500收盘5676.83,跌1.2%;中小盘指收盘3708.38,跌1.16%;创业板指收盘2026.82,跌1.36%;国债指数收盘225.35,涨0.04% [7] - 海外市场香港恒生、道琼斯等指数有不同涨跌表现,如香港恒生收盘23237.74,跌1.99% [13] - 展示申万行业指数相关数据,包括总市值、流通市值、市盈率、市净率等 [14][19] 评级调整 - 对多家公司进行评级调整,如华虹公司、均胜电子等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欧陆通、C影石等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并给出盈利预测与价格区间 [18] 近期重点报告 - 罗列2025年6月不同日期的重点报告,涉及公司有莱特光电、华虹公司等,涵盖行业有银行、汽车等 [53][54][55]
上声电子: 苏州上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鉴证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19 18:37
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30,88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25,851.12万元,主要用于扩产扬声器项目、扩产汽车电子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4][5] - 2023年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净额为50,767.08万元,主要用于汽车音响系统及电子产品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6][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已全部销户,可转债募集资金专项账户余额为0[6][7][10]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制定了《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对募集资金的存储、使用及管理做出明确规定[9] - 公司与银行及保荐机构签订了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和四方监管协议,确保募集资金使用安全[9][10][12] - 募集资金专户已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并在项目结项后及时注销[10][12] 募集资金使用调整 - 由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低于预期,公司对募投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进行了调整[13][14]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调整后投入募集资金金额为25,851.12万元,低于原计划44,666.65万元[13] - 可转债募投项目调整后投入募集资金金额为50,767.08万元,低于原计划52,000万元[14] 募投项目实施情况 - 扩产扬声器项目和扩产汽车电子项目分别于2023年9月和2023年6月完成建设并结项[10] - 汽车音响系统及电子产品项目于2024年12月完成建设并结项[12] - 公司对部分募投项目进行了延期调整,但投资总额、实施主体和募集资金用途未变更[15] 募集资金使用效益 - 扩产扬声器项目和扩产汽车电子项目实际投资金额与承诺投资金额存在差异,主要由于项目结项剩余资金补流和利息收入及理财收益[16]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无法单独核算效益[24] - 汽车音响系统及电子产品项目于2024年12月结项,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较短,2024年度不适用效益测算[24] 闲置募集资金管理 - 公司多次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最高额度达到2.5亿元[18][19][21][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余额为0元[23]
豪恩汽电: 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份办理质押及解除质押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9 17:52
控股股东股份质押及解除质押情况 - 控股股东豪恩集团新质押950,000股公司股份,占其所持股份的2.82%,占公司总股本的1.03%,质押用途为融资,质押到期日为2025年6月18日,质权人为华夏银行深圳分行 [2] - 豪恩集团同时解除质押2,340,000股公司股份,占其所持股份的6.95%,占公司总股本的2.54%,原质权人为深圳市高新投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2] 控股股东累计质押情况 - 截至公告披露日,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47,258,8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1.36% [3] - 其中已质押股份数量为9,745,600股,占其所持股份的17.68%,占公司总股本的9.08% [3] - 未质押股份数量为38,903,200股,占其所持股份的100%,无冻结或限售情况 [3] 其他说明 - 控股股东质押股份不存在违规担保等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形,质押风险可控,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治理产生重大影响 [3] - 本次质押股份不涉及业绩补偿义务,公司将持续关注控股股东股份质押情况及风险 [3]
盈趣科技20250618
2025-06-19 17:46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盈趣科技、菲莫国际、雾芯科技、思摩尔、中烟香港、艾诺斯、Wirecard、Cricut 公司 - **行业**:新型烟草、家用雕刻机、健康环境、汽车电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盈趣科技业务模式与客户管理 - **业务模式**:采用 UDM 模式(UMS 系统加 ODM 制造),可更早介入客户产品研发并深度绑定客户;健康环境和汽车电子业务采用单一产品供多个客户模式 [2][5][16] - **客户管理**:通过双向筛选机制选择核心客户,如在 HNB 电子烟领域绑定全球龙头菲莫国际,市占率超 70% [2][6] 业务发展情况 - **电子烟业务**:早期通过 Svs Ventures 切入 IQOS 品牌供应链,现成为艾诺斯一级供应商,供应整机器具、核心加热模组和外壳等;预计未来增长更多来自整机器具和核心加热模组;2025 年一季度同比增长显著,有望提升整体毛利率 [2][8][9][12][15] - **家用雕刻机业务**:2021 年达到巅峰后持续下滑,主要因产品定位、客户库存等问题;2025 年第一季度触底回升 [11][13][20] - **汽车电子和健康环境业务**:是未来重要增长来源,过去几年汽车电子业务增速迅猛,有望保持良好增长势头 [2][16] 业绩表现与前景 - **业绩表现**:2024 年第四季度和 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正向增长;2025 年一季度净利润率达 9%,高于去年全年 7% [2][10][17] - **前景预测**:三年内收入有望达 60 多亿元,利润可能接近 10 亿元;预计收入层面实现 25%以上增长,利润可能接近翻倍增长 [24][26][28] 新型烟草板块 - **发展趋势**:全球范围内发展趋势向好,预计整体收入层面实现 25%以上增长,利润层面接近翻倍增长 [4][26] - **关注公司**:看好思摩尔、盈趣科技、中烟香港等公司,建议在股价调整时布局 [26][27][2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盈趣科技马来西亚基地因劳工问题订单放量延迟约半年,2024 年第四季度开始逐步向上发展,推动公司整体收入和业绩正向增长 [2][10] - 公司发布股权激励公告,对收入增长设定 25%的最低目标和 50%的理想目标,利润增速预计超收入增速 [15][18] - 盈趣科技海外产能布局完善,2025 年马来西亚基地达总产能一半,墨西哥基地预计下半年投产,可应对新增订单并吸引新客户 [22]
弘则科技 - 汽车电子架构进展跟踪
2025-06-19 17:4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汽车电子架构、汽车底盘技术 - **公司**:弘则科技、比亚迪、蔚来、吉利、华为、领跑汽车、博世、采孚、伯特利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主动悬架相关 - **观点**:主动悬架正从豪华车型向 50 万档位车型渗透,能提升操控性和舒适性,但对机械底盘要求高 [1] - **论据**:需搭配双叉臂、后五连杆等高级结构,简单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结构无法支持 [4] 电控悬架相关 - **观点**:电控悬架不能完全弥补底盘调教差距,底层稳定性和舒适性调教仍重要 [1][5] - **论据**:国内普通家用车调教接近国外,但赛车级别仍有差距,基础机械素质不佳难以发挥电控悬架优势 [5] 汽车平台化开发相关 - **观点**:未来汽车平台化开发可能不会显著简化硬件升级过程 [7] - **论据**:传统车型换代硬件更换成本高,未来车企可能固化机械平台,性能主要由电控软件和算法决定 [7] 全主动悬架相关 - **观点**:全主动悬架技术已成熟,预计 2027 年左右普及到 50 - 60 万车型 [1][10] - **论据**:比亚迪液压技术路线成熟,国外有电动方案 [9] 电控集成相关 - **观点**:电控集成增强主机厂议价能力,可降低成本、突破壁垒 [11] - **论据**:主机厂将应用层算法和软件上移至域控制器,培养国内供应商替代国际巨头 [11] 智能底盘技术相关 - **观点**:智能底盘技术可提高湿滑路面车辆稳定性,但量产车型不多 [12][13] - **论据**:线控转向系统可调整前后轮转向角度保持稳定,目前吉利莲花、华为等相关产品处于不同阶段 [12][13] 线控转向和制动相关 - **观点**:线控转向应用比例低,线控制动在新能源汽车应用广泛 [20][23] - **论据**:线控转向成本高、有技术难点,线控制动 EHB 覆盖率接近 100%,EMB 待法规更新量产 [20][2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半主动悬架国内应用价格从 30 多万降至 20 多万,甚至 15 万车型也开始考虑配置,且 CDC 半主动悬架技术国内与国外差异不大 [2] - 零跑汽车底盘技术有一定积累,属于第二梯队,华为、理想较强,小鹏和蔚来也属第二梯队 [18] - 底盘控制系统短期内保持独立运作,因动力和底盘对硬件要求高,需双冗余设计 [17] - 国内初创企业在线控制动技术上选择切入新兴 EMB 赛道,避开与博世在传统 EHB 领域竞争 [24] - EMB 研发主机厂和供应商未形成明确合作模式,未来可能软件白盒交付推动行业进步 [25]
qy-dzxh2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8 16:46
协会概况 - 深圳市汽车电子行业协会成立于2010年10月26日,是深圳特区改革开放40年以来第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汽车电子行业协会[1] - 协会由深圳市汽车电子及相关零部件企业自愿组成,是全国最具规模的汽车电子行业性组织[1] 成立背景 - 2010年协会成立时,深圳市已有超千家企业从事汽车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及供销,产业链日趋完善[2] - 深圳汽车电子业当时已占国内1/5规模,成为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群体[2] 协会定位与服务 - 协会定位为"政府的助手、企业的帮手",14年来持续发挥政府助手作用[2] - 参与撰写多项国家级和市级产业规划文件,包括工信部《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2] - 发起成立深圳车联网产业联盟及深圳汽车电子产业专家委员会[2] 会员发展与成就 - 会员企业从成立时的50余家发展至700余家[4] - 会员企业中包含66家上市公司、41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22家专精特新企业[4] - 会员企业产品覆盖汽车电子、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新能源等领域,产业链完善,产值超千亿[4] 行业影响力 - 与国内外几千家汽车电子企业建立密切联系,获得政府部门、车厂、科研院校支持[3] - 通过举办产业年会、科学技术奖、智能汽车论坛等活动搭建产业链合作平台[3] - 运用多种宣传渠道帮助会员企业推广形象和产品[3]
今年以来新股发行募资348.09亿元,科创板占比15.52%
证券时报网· 2025-06-17 17:01
新股发行概况 - 今日1只新股发行:广信科技发行2000万股,发行价10元,募资2亿元 [1] - 今年以来共46家公司首发募资,总募资348.09亿元,平均单家募资7.57亿元 [1] - 募资规模分布:超10亿元9家,5-10亿元18家,5亿元以下19家 [1] 分板块募资情况 - 沪市主板:11只新股募资137.61亿元 [1] - 深市主板:6只新股募资31.20亿元 [1] - 创业板:18只新股募资105.88亿元 [1] - 科创板:6只新股募资54.03亿元 [1] - 北交所:5只新股募资19.37亿元 [1] 募资头部企业 - 中策橡胶募资40.66亿元(今年最高),投向轮胎生产线及流动资金 [2] - 天有为募资37.40亿元,投向汽车电子工厂及现金管理 [2] - C影石、开发科技、兴福电子分别募资19.38亿、11.69亿、11.68亿元 [2] 发行价格特征 - 已发行新股平均首发价23.36元 [2] - 最高价天有为93.5元,优优绿能89.6元,矽电股份52.28元 [2] - 最低价天工股份3.94元,浙江华远4.92元 [2] 地域分布 - 新股数量前三:江苏11家、浙江10家、广东9家 [2] - 募资金额前三:浙江96.93亿、广东64.59亿、江苏49.44亿 [2] 典型企业募资详情 - 汉朔科技募资11.62亿元,发行价27.5元 [2] - 威高血净募资10.9亿元,发行价26.5元 [2] - 恒鑫生活募资10.18亿元,发行价39.92元 [2] - 永杰新材募资10.14亿元,发行价20.6元 [2]
路畅科技“卖子”背后:公司净利连亏,标的业绩承诺“食言”
北京商报· 2025-06-16 21:17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路畅科技2020-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下滑,分别为4.93亿元、4.1亿元、3.41亿元、2.84亿元、3.61亿元,归属净利润从2020年7919.12万元转为2024年亏损5541.03万元 [1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531.13万元(同比+25.47%),但归属净利润亏损扩大至1996.2万元(同比-26.47%)[12] - 子公司南阳畅丰2022-2024年归属净利润逐年下降,分别为2500.21万元、2213.61万元、1795.65万元,未达每年2500万元的业绩承诺 [7] 资产与交易数据 - 南阳畅丰2024年末总资产9511.57万元,负债3483.49万元,净资产6028.08万元 [3] - 2025年一季度南阳畅丰营业收入1512.06万元,净利润亏损80.31万元 [8] - 路畅科技拟以6028.08万元(等于净资产值)出售南阳畅丰100%股权给关联方龙成资本 [5][8] 关联交易与战略调整 - 2022-2024年路畅科技与龙成集团关联交易金额逐年下降,分别为1.25亿元、7873.86万元、5444.68万元 [11] - 2025年补充预计关联交易新增采购原材料1500万元、销售矿渣微粉20万元,全年关联交易总额上限达4758.72万元 [10] - 出售子公司旨在回笼资金聚焦汽车电子主业,2024年该业务研发费用同比激增102.22%(增加3158.78万元)[12][13] 行业背景 - 汽车电子行业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张及智能化需求提升,未来增长潜力显著 [13] - 矿渣微粉业务(南阳畅丰主业)因下游低迷导致2024年收入下降26.38%(减少3390.94万元)[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