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产业
搜索文档
深汕“半年报”出炉,GDP同比增长12.4%
南方都市报· 2025-08-27 12:23
地区经济表现 - 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4% [1]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0% [3] - 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0% [3]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4% [3] 重点行业增长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3% [3]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27.3% [3]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加值增长35.0% [3]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2% [3]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65.4% [3] 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 以比亚迪为龙头形成千亿级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4] - 比亚迪工业园总投资超300亿元 涵盖四期项目 [4] - 一期项目16栋厂房174条产线全面投产 [4] - 二期项目西地块日产整车1300辆 2024年生产整车超25万辆 [4] - 三期四期项目主攻电池组装 构建全产业链闭环 [4] - 四期电池包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半年 [4] - 汇聚近30家知名企业包括京西智行 佛吉亚 东风李尔等 [4] 产业投资与布局 - 产业投资促进大会签约15个项目 涵盖新能源热管理系统 汽车特种涂料 半导体精密设备等领域 [5] - 深汕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为深圳首个华南唯一 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 [6] - 产业园引进瑞华泰 华特鹏 博纯材料 德方纳米 高发气体等项目 [6] - 鲘门片区打造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 引进华睿丰盛 显控科技等机器人企业 [6] - 加快建设红海湾海上风电陆上集控中心及海洋牧场项目 [6] - 联动中集集团 中海油集团布局临港海工装备产业 [6]
国家有关部门:积极探索鼓励央企和社会资本参与发展海洋经济
经济观察报· 2025-08-16 19:06
政策方向 - 推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 [1] - 研究制定支持海洋强省(区、市)建设相关政策文件 [1] - 研究制定海水淡化、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发展政策措施 [1] 金融支持 - 加大力度引导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 [1] - 持续推动海洋产业投融资指导目录更新 [1] - 积极探索鼓励央企和社会资本参与发展海洋经济的实现路径 [1] 产业建设 - 推进百兆瓦级潮流能重点工程建设 [1] - 持续推动海洋新兴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1]
城市24小时 | 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的“大学梦”,终于要圆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22:23
榆林学院更名榆林大学 - 陕西省教育厅公示拟向教育部申报"榆林学院更名榆林大学"事项,进入社会监督阶段[1] - 榆林学院是榆林市唯一省属本科院校,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2018年获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资格[2] - 升格计划始于2013年陕西省委政策支持,目标在"十四五"末完成更名,建设陕甘宁蒙晋接壤区一流应用型大学[3] - 榆林作为中西部非省会经济强市(2022年GDP占陕西14%),高教资源薄弱,升格将助力解决科技创新与人才短缺问题[3][4] 地方政府专项债投向 - 广州安排20亿元专项债资金用于政府投资基金,占新增72.5亿元专项债的27.6%[5] - 江苏省级财政安排90亿元专项债注资创业投资类政府投资基金[5] - 北京6月发行100亿元10年期专项债投向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用于创业投资项目及子基金[5] 海洋经济政策动向 - 国家将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研究制定海洋强省支持政策[6] - 重点推动百兆瓦级潮流能工程建设,落实海洋能规模化利用指导意见[6] - 拟出台海水淡化、海洋药物等产业专项政策,完善海洋新兴产业服务平台[6] 消费与产业动态 - 河南省8-9月面向全国发放五档文旅消费券,最高满900减300[7] - 绍兴首次参与杭甬双城记市级联席会,签署跨区域科创合作协议[8] - 云南提出打造高原无人机制造集聚地,建设低空飞行应用与出口基地[9] 宏观经济数据 - 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5.7%,1-7月累计增6.3%[11][15] - 1-7月固定资产投资28.8万亿元,同比增1.6%,制造业投资增6.2%,房地产开发投资降12%[15]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8万亿元,同比增3.7%,1-7月累计增4.8%[13] 高等教育排名 - 2025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中国内地222所高校上榜,13所进入百强[17][20] - 清华大学首进全球前20(第18位),北京大学(23)、浙江大学(24)等5校排名较去年提升[19][21] - 中山大学(65)、华中科技大学(73)等7校保持百强,22所内地高校首次上榜[20][21]
【独家】国家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海洋产业发展政策措施 积极探索鼓励央企和社会资本参与发展海洋经济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10:36
国家层面海洋经济发展政策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要求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1] - 国家将推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并研究制定支持海洋强省建设政策文件[1] - 加大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力度 持续更新海洋产业投融资指导目录[1] - 落实《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 推进百兆瓦级潮流能重点工程建设[1] - 研究制定海水淡化 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发展政策措施[1] - 持续推动海洋新兴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1] 地方层面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 山东省新版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即将出台 为新时期海洋强省建设提供空间支撑[2] - 辽宁省计划编制《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十五五"规划》[2] - 海南省推进深海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和实现再造一个"海上海南"目标[2] - 福建省实施海洋新质生产力培育工程 推进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等七个专项行动计划[2] - 青岛市研究推动"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加强海洋重点项目和企业调研[2] - 珠海市以海上新基建为牵引 重点建设信息 融合 创新三类设施[2] - 湛江市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 推动海洋产业向集聚化 高端化 品牌化 绿色化方向发展[2] - 河北省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 推动海上风电 海上光伏规范有序建设[2] - 三亚市发挥自由贸易港政策优势 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海洋产业体系[2] 海洋产业发展重点领域 - 推进传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包括海洋渔业 海洋船舶等[2] -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生命健康 海水淡化 滨海旅游等[2] - 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包括深海装备制造 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1][2] - 建设海洋信息基础设施 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2] - 推进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特别是百兆瓦级潮流能工程[1] - 构建空天陆海潜一体化融合平台[2]
珠海发布一批海洋经济暨海上新基建项目 允许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流转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11 16:11
项目投资规模 - 珠海市发布108个海洋经济和海上新基建项目,总投资额达1100.1亿元 [1] - 已签约项目65个,意向项目33个,战略合作单位10家 [1] 海洋基础设施体系 - 珠海市正大力推进海上新基建,打造"四通一联"海洋基础设施体系 [1] - 该体系旨在降低企业涉海发展成本和经营风险,提升海洋资源开发效率与生产能力 [1] 项目重点领域 - 项目聚焦产业海洋、科技海洋、民生海洋、生态海洋、平安海洋五大领域 [1] - 目标是全国率先打造支撑海洋发展的基础体系 [1] 海岛开发政策创新 - 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拥有142座无居民海岛,其中22个具备较高开发价值 [1] - 发布"点状供岛"创新政策,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单岛保护利用规划,进行市场化出让 [1] - 借鉴"点状供地"模式和牛头岛"部分出让"经验,便于企业获得海岛使用权并开发利用 [1]
上半年丹东到资亿元以上项目79个
辽宁日报· 2025-07-31 09:52
丹东市招商引资成果 - 丹东市纳入省重大工程项目的隆强科技机械密封、五一八大型镦锻曲轴、辽宁机电学院智能制造实训基地等4个项目正在抓紧建设 [1] - 纳入省重点央地合作项目的东港国家级现代化海洋牧场、风机电气控制装备制造、风机大部件装备制造、锂电储能设备制造、上海电气新材料制造等6个项目进度不断刷新 [1] - 丹东市上半年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活动50余场,各县区部门开展招商对接483次,同比增长125.7% [1] 各地区招商举措 - 元宝区制定"5+1"决胜图谱和招商引资图谱,实施"春季突破"方案 [2] - 振兴区开展38次"走出去"活动,覆盖长三角、珠三角、川渝等地 [2] - 国投集团联合龙头企业开展"以商招商"和"补链强链"行动,推出"携企走请"等创新举措 [2] 上半年招商数据 - 丹东市引进内资项目610个,到资亿元以上大项目79个,工业类项目占比同比增长4.3% [2] - 新签约2000万元以上项目329个,同比增长147.4%,总投资额406亿元 [2] - 已落地开工项目272个,落地率达到83% [2] 夏季招商计划 - 丹东市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夏季攻势",推动项目从签约到投产全流程加速 [3] - 聚焦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突出"招大引强"目标导向 [3] - 推动项目实现签约落地、开工建设、竣工验收、投产达产的全周期管理 [3]
海南自贸港为何不会取代港沪广深?
36氪· 2025-07-30 10:45
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 - 海南自由贸易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标志着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的自贸试验区建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1] - 海南省1988年从广东省分出并设立经济特区,但人均GDP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9年为全国平均值的75.38%,2023年提升至79.31% [1] - 2018年中央作出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战略决策,赋予海南省全新使命 [1] 海南自贸港战略定位 - 海南自贸港是"自贸区体系的升级版和最高形态",开放力度直指香港、迪拜和新加坡等国际一流自由港 [2] - 海南享有特殊政策,其他省份自贸区不能完全复制,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2] - 海南背靠广东省及港澳地区,面向东盟,覆盖21亿人口消费群体,航运距离优势明显 [2] - 海南岛的地理特性为实施保税政策和海关监管提供天然物理隔离条件 [2] 海南产业发展现状 - 成功构建四大支柱产业体系: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五年内占比提升13.7个百分点,贡献全省67%的GDP [5] - 南繁种业产值突破180亿元,海洋产业年均增长13.9%,离岛免税购物占全球市场份额8% [5] - 博鳌发展为全球一流康养先行区,三亚转型为深海科技与国家级种业基地 [5] - 洋浦开发区港口吞吐量增速领跑全国大型海港,注册船舶吨位跃居全国第二 [5] 海南科教与生态建设 - 已吸引20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境外知名高校独立办学,陵水县成为"教育特区" [5] - 三亚汇聚6所国内顶尖高校异地研究院,包括中国石油大学、上海交大等 [5] - 新能源汽车占比全国首位,博鳌即将实现碳中和目标 [6] - 洋浦石化基地采用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技术,与旅游度假区和谐共生 [6] 对外开放与人才引进 - 近五年累计利用外资97.8亿美元,年均增速97%;新设外资企业8098家,年均增长43.7% [6] - 境外游客数量增加一倍,常住人口五年净增53万 [6] - 中组部选派七批近千名优秀干部支援海南建设,团中央选派博士服务团助力发展 [6] 区域协同发展 - 与香港、上海及广深形成协同效应,提出"琼粤港黄金三角"合作框架:海南政策、广东产业、香港服务 [7] - 与广东湛江合作发展旅游协同、仓储物流等产业,可在湛江设立大型"海外仓" [7] - 与广西北部湾地区联动构建北部湾城市群,加强航运合作 [8] 未来发展展望 - 海南自贸港将推动深层次改革和营商环境优化,成为各类市场主体实现梦想的最佳试验场 [9] - 肩负新时代开放改革排头兵重任,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9]
海南自贸港为何不会取代香港、上海、广深?
经济观察网· 2025-07-29 17:42
海南自贸港启动时间 - 海南自由贸易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 [2] 海南经济发展背景 - 海南省1988年设立经济特区 但人均GDP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9年人均GDP仅为全国平均值的75.38% [2] - 2023年人均GDP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79.31% 仍低于四川 辽宁等省份 [2] 战略定位与政策优势 - 海南自贸港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的自贸试验区 政策优惠力度超过其他11个自贸区 [3] - 开放力度对标香港 迪拜和新加坡等国际一流自由港 [3] - 岛屿特性为实施保税政策和海关监管提供天然物理隔离条件 [4] 地理与人文优势 - 背靠广东省及港澳地区 面向东盟市场 覆盖21亿人口消费群体 [3] - 航运距离优势:到河内比广州更短 到新加坡比北京近430公里 [3] - 东南亚聚居大量琼籍华侨 降低经贸往来文化壁垒 [3] 产业转型成果 - 构建四大支柱产业体系:旅游业 现代服务业 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5] - 四大主导产业占比五年内提升13.7个百分点 贡献全省67%的GDP [5] - 南繁种业产值突破180亿元 海洋产业年均增长13.9% [5] - 离岛免税购物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8% [5] 区域发展亮点 - 博鳌升级为全球一流康养先行区 三亚转型深海科技与国家级种业基地 [5] - 洋浦开发区港口吞吐量增速领跑全国大型海港 注册船舶吨位跃居全国第二 [6] - 西海岸着重培育科技创新型产业 [6] 科教与创新进展 - 吸引20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境外知名高校独立办学 [6] - 三亚汇聚至少6所国内顶尖高校异地研究院 [6] 生态环境建设 - 新能源汽车占比稳居全国首位 [6] - 博鳌即将实现碳中和目标 [6] - 洋浦石化基地采用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技术 [6] 对外开放成效 - 近五年累计利用外资97.8亿美元 年均增速达97% [6] - 新设外资企业8098家 年均增长43.7% [6] - 去年境外游客数量增加一倍 [6] 人口与人才结构 - 过去五年常住人口净增53万 [7] - 高层次人才占比实现质的飞跃 [7] - 中组部选派七批近千名优秀干部支援建设 [7] 区域协同发展 - 与香港 上海 广深形成协同效应而非竞争关系 [8] - 琼粤港提出"黄金三角"合作框架:海南政策 广东产业 香港服务 [8] - 与广东湛江重点发展旅游协同和仓储物流产业 [8] - 与广西北部湾共建北部湾城市群 加强航运合作 [9]
从统计数据解读海南自贸港经济结构调整
海南日报· 2025-07-29 09:07
李梦瑶 全岛封关运作在即,海南自贸港备受瞩目。 恰逢年中,海南省统计局等部门陆续公布经济"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3701.85 亿元,农业、工业支撑有力,服务业明显改善,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质效提升的发展态 势。 比如,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连续四个月当月增速 全国第一。 当前,海南正处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机遇期,啃硬骨头、涉险滩的改革攻坚期,动力转 换、结构优化的发展窗口期。透过短期之"形"把握长期之"势",可以看到,海南全力稳增长、提质量、 增动能,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因素不断累积。 11.4%,海南工业凭什么能? 今年3月,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发射工位成功完成首次发射,标志着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 具备双工位发射能力。 今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椰树牌、定安椰乳入选。 今年6月,海南崖城海域,随着最后一口气井开井生产,"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实现全面投产,成为 国内产量最大的海上气田。 …… 一个个"闪光时刻",勾勒出海南经济蓬勃向上的强劲势头。 今年上半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