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零售
搜索文档
现在ALL IN 商铺,会不会扑街啊
集思录· 2025-09-10 21:55
商铺投资价值分析 - 商铺位于三线城市核心地段 出租容易 年租金保守估计6-7万元[1] - 商铺面积30-40平方米 上层空间利用率低 仅适合储物或休息[1] - 近期市场成交价显示 23年隔壁商铺拍卖价240万元 今年6月90平方米商铺以360万元成交[1] - 市场19年至今仅3次商铺交易 因生意兴旺导致业主惜售 市面流通性低[1] 家庭财务状况 - 家庭从事菜市场业务30余年 现有两个租赁铺位 年租金成本13万元(8万元摊位+5万元仓库)[1] - 若购买商铺需动用全部现金储备 将导致家庭流动性枯竭[2][4] - 家庭现有资产均为住宅房产 无商铺投资经验[2] 租售比与替代投资回报 - 以200万元购置成本计算 年租金6-7万元对应租售比仅3-3.5%[2][3] - 同等资金配置定期存款(1.5%)年收益3万元 货币基金组合(3%)年收益6万元[3] - 相比现有8万元年租金 购置商铺仅能节省2万元/年 需50年才能回收投资成本[3] 区域发展与竞争风险 - 三线城市面临人口外流压力 长期商业环境可能恶化[3] - 政府可能规划新建综合市场 对现有老旧市场形成替代冲击[2][3][12] - 电商平台(如沃尔玛线上 小象超市 多多买菜)快速发展 对线下菜市场形成降维打击[5][12] - 市场历经多次翻新 每次改造后人流量均出现下滑[2][12] 经营风险与客户粘性 - 现有摊位经营超30年 拥有稳定客户群体 搬迁可能导致客户流失[1][7] - 从轻资产运营转向重资产运营 将显著增加财务杠杆和经营风险[11] - 香港案例显示 即便成熟商圈也出现商铺空置率上升和价格下跌现象[6] 投资建议分歧 反对观点 - 不建议投入全部现金储备 应保持财务灵活性[4][13] - 商铺投资与现有业务相关性过高 加剧整体风险暴露[6] - 资金可配置于股市等流动性更强的资产类别[13] 支持观点 - 核心地段商铺具有稀缺性 错过本次购买机会可能需等待多年[10] - 自用商铺可节省租金支出 长期看能提升经营效益[7][9] - 小城市核心商圈难以被替代 大资本关注度低反而形成保护壁垒[7] 尽职调查建议 - 需核实当地政府未来5年市场建设规划 避免政策风险[4][13] - 建议通过银行贷款降低现金支付比例 保持资金流动性[13] - 应评估商铺带来的自然流量 基础设施改善等非财务收益[9][10]
盒马调整社区团购业务 将聚焦盒马鲜生与超盒算NB
搜狐财经· 2025-09-06 07:33
业务调整 - 盒马邻里业务将于2025年10月4日停止运营 仅上海有少量门店运转[1] - 用户需求由盒马鲜生和超盒算NB全面承接 礼品卡及盒花可继续在其他门店使用[1] - 超盒算NB门店数已近300家 盒马鲜生门店数超过420家[1] 战略聚焦 - 公司自2024年起聚焦盒马鲜生和超盒算NB两大核心业态[1] - 超盒算NB刚完成品牌升级 进入快速发展期[1] - 2025财年计划新开100家盒马鲜生门店(截至2025年3月底)[1] 用户服务 - 提供在线客服(APP/微信小程序)服务时间7:30-21:30[4] - 客服热线9523988服务时间8:00-23:00[4] - 建议用户转至超盒算NB门店购物[4]
即时零售浪潮下盒马邻里谢幕,“鲜生+超盒算NB”能否成新增长极?
搜狐财经· 2025-09-06 04:00
业务调整 - 盒马邻里自提店业务将于10月4日全面关停 用户已收到官方通知[1] - 已下单商品仍可正常提货 用户持有的礼品卡和盒花等权益可在其他盒马门店或超盒算NB继续使用[1] - 盒马邻里自提店为2021年推出的社区团购模式 采用"次日达"服务 消费者可在晚9点前下单 次日8点至晚9点间到店取货[3] 模式分析 - 自提店模式虽能减少生鲜损耗 但依赖用户提前下单习惯 在即时零售普及背景下竞争优势逐渐削弱[3] - 自提店模式需要足够单量支撑运营 在"30分钟送达"服务普及下市场空间被进一步压缩[4] - 自2022年底起盒马邻里陆续退出杭州 南京等城市 上海成为最后保留区域[4] 战略聚焦 - 盒马CEO明确将聚焦盒马鲜生与超盒算NB两大核心业态[4] - 盒马鲜生通过复制成熟模式扩张 超盒算NB深耕社区优化模型[4] - 关停非核心业务是为集中资源发展主业 过去一年关店比例未超过整体门店的2%[4] 业务体系 - 当前零售体系包含盒马鲜生 超盒算NB mini店 奥莱店 黑标店五大类[4] - 盒马鲜生门店已超420家 今年计划新增100家[4] - 超盒算NB门店数量接近300家[4] 财务表现 - 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财年GMV突破750亿元[4] - 首次实现全年经调整后EBITA盈利[4] - 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4年中国超市百强榜单》中超越永辉升至第三位[4] 行业影响 - 盒马邻里关停后用户需求将由盒马鲜生和超盒算NB承接[4] - 零售业专家认为战略调整后业务主线更加清晰 有助于提升运营效率[4] - 除邻里自提店外 盒马X会员店也于近期关闭[4]
顺应时节而食 京东七鲜上新多款适合白露节气润燥的应季果蔬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05 17:14
季节性商品策略 - 公司针对白露节气推出润燥养肺系列商品 包括水果和药食同源食材 主打秋冬季健康饮食需求 [1][3][5] - 水果品类聚焦梨子 葡萄 苹果和柚子等当季核心单品 突出新疆库尔勒香梨 河北皇冠梨 新疆无籽露葡萄 山东栖霞红富士苹果等产地直采优势 [1] - 药食同源食材包括百合 银耳 莲子和蜂蜜 强调兰州百合干 古田银耳 建宁莲子及100%荆条蜂蜜等高品质原料 [3] - 蔬菜品类推出白菜 山药 南瓜 莲藕等应季商品 包含高原夏菜大白菜 鲜切铁棍山药段 贝贝南瓜及人工采挖脆藕等特色商品 [5] 供应链与品控体系 - 自有品牌建立全流程品控体系 覆盖原材料产地土壤水质溯源 生产工艺标准 批批第三方检测及专属冷链配送 [5] - 商品策略注重复购率与用户口碑 而非单纯SKU数量增长 [5] 消费者体验与服务 - 线下超市开展试吃活动 线上APP提供烹饪建议与食谱 增强商品体验与使用指导 [7] - 提供最快30分钟送达的履约服务 覆盖京东APP自营秒送入口 七鲜APP及微信小程序 [1][7] - 新用户专享商品低至0.01元 前4单返券最高减77元 PLUS会员享免运费权益 [8]
秋风起,蟹正肥:京东七鲜多款活蟹上新,最快30分钟送达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05 17:14
公司供应链与运营模式 - 依托生鲜供应链优势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蟹类商品 [1] - 采用海捕直达模式直接对接全球优质农特水产品产业带 最快16小时送达 [3][7] - 减少中间流通环节确保新鲜品质同时降低成本让利消费者 [7] 产品组合与定价策略 - 提供多品种蟹类包括梭子蟹 冷水大闸蟹 青蟹 六月黄大闸蟹 面包蟹 [3][6] - 鲜活东北冷水大闸蟹母蟹49.9元四只(65-80g/只) [6] - 鲜活六月黄大闸蟹39.9元四只(60-80g/只) 鲜活面包蟹79元一只(400-600g/只) 鲜活青蟹34.9元一只(150-200g/只) [6] 销售渠道与服务体验 - 支持门店选购和线上下单 最快30分钟送达的即时购物体验 [4][10] - 提供加工区服务实现现买现做现吃保证海鲜鲜味 [9] - 新用户专享商品低至0.01元 前4单返券最高减77元 PLUS会员享免运费权益 [10] 消费者反馈与市场定位 - 螃蟹产品获得广泛好评 消费者认可其新鲜度 价格实惠和免挑选便利性 [9] - 满足消费者对海鲜新鲜度 品质和价格平衡的需求 [7] - 定位为家庭聚餐和朋友聚会的优质海鲜选择 [9]
盒马邻里自提10月4日全面停止运营
第一财经· 2025-09-05 16:54
业务调整 - 盒马邻里自提及相关服务将于10月4日全面停止运营 [1] - 所持有的盒马礼品卡和盒花可在其他盒马门店继续使用 [1] - 盒马X会员店已于8月底全部关闭 [1] 历史规模 - 盒马邻里自提业务于2021年推出 [1] - 高峰期曾达到1500家自提点 [1] 战略重点 - 未来发展重点为盒马"鲜生+NB"业态 [1] - 聚焦重点领域发展 [1] - 盒马鲜生计划本财年内新开近100家门店 [1] - 新增覆盖超过50个城市 [1] - 届时盒马鲜生门店总数将超过500家 [1]
烟台人的消费能力有多强?遥遥领先!盒马烟台首店开业一个月就成全国销冠
搜狐财经· 2025-08-31 22:11
公司业绩表现 - 烟台首店开业一个月线下成交量达42万笔 日均1.35万笔[2] - 合计业绩近四千万元 线上配送仓服务23万次业绩逾千万元[2] - 榴莲单品销售突破26吨 开业前三天日均销售5吨以上[3] - 帝王蟹日均销售百只以上 三文鱼等单品日成交额超10万元[3] - 榴莲千层销售1.5万余盒 伯爵红茶瑞士卷销量突破2万单[2] 运营模式特点 - 采用卖场与两处配送仓分离的独特运营结构[2] - 源头直采供应链体系配合严格品控机制[4] - 高效的冷链物流配送保障商品日日鲜[4] - 设置海鲜加工区 实现即买即食的场景融合[4] - 日均雇佣200多名小时工进行不间断补货[2] 消费群体特征 - 90后00后新消费群体注重情绪价值[3] - 年轻用户对悦己型商品需求旺盛[3] - 消费者认可海鲜新鲜度与甜品用料品质[3] - 购物被视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4] 行业影响效应 - 开业20天带动大悦城客流量超65万人次[4] - 促使商场整体人流量突破100万人次增长60%[4] - 推动商场销售额超9000万元增长50%[4] - 首店经济模式提升核心商圈竞争力[5] - 大悦城已累计引入品牌近百家[5]
美团(3690.HK):外卖竞争大幅影响短期利润 关注长期外卖核心竞争力
格隆汇· 2025-08-30 12:13
核心财务表现 - 总收入918亿元 同比增长12% 略低于市场预期1-2% [1] - 调整后净利润同比下降89%至15亿元 净利率仅1.6% [1] - 核心商业调整后运营利润同比下降76%至37亿元 利润率5.7%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 [1] - 新业务运营亏损19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43% 亏损率7% [1] 核心商业业务 - 收入同比增长8% 增速慢于单量增长 [1] - 外卖单量同比增长约10% 但AOV出现中高个位数下降 [1] - 到店酒旅GTV同比增长近30% 收入增速低于GTV增长 [1] - 行业非理性竞争导致用户补贴增加 影响价格竞争力和配送时效 [1] 新业务发展 - 收入同比增长23% [1] - 优选业务进行战略转型 退出亏损区域 [1] - 小象超市增长强劲 加速扩张覆盖一二线城市 [1] - Keeta在沙特阿拉伯覆盖20个城市 单量和GTV快速增长 [1] 三季度业绩展望 - 即时配送单量预计同比增长16% 日单峰值超1.5亿 [2] - 即时配送收入预计同比下降6% 亏损可能超过150亿元 [2] - 到店酒旅GTV增速预计约20% 利润同比下降约8% [2] - 新业务收入预计同比增长18% 亏损约23亿元 [2] 长期估值与展望 - 维持长期外卖1亿日单及1元UE的预期 [2] - 按15倍市盈率对应外卖及2026年到店业务利润 [2] - 目标价调整至147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2] - 商户骑手端运营和调度是维持市占核心 公司具有领先优势 [2]
外卖战挤压利润,美团驶入阵痛期
雷峰网· 2025-08-28 19:06
核心观点 - 美团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96.8%至3.65亿元 主要受外卖业务激烈竞争和补贴增加影响 [2] - 公司预计三季度核心本地商业将出现大规模亏损 因竞争对手补贴保持历史高位且公司需加大投入应对 [3] - 尽管短期盈利承压 公司仍优先将现金用于核心业务投入并推进海外及新零售业务扩张 [7][10] 财务表现 - 二季度净利润3.65亿元 同比下滑96.8% 调整后净利润15亿元同比下滑89% [2] - 收入918亿元同比增长11.7% 增速较以往放缓 [3] - 核心本地商业经营利润37亿元 同比减少115亿元(降75%) 环比减少98亿元 [5] - 单季营销费用首次突破200亿元达225亿元 同比大增51.8% [6] 业务竞争态势 - 外卖业务5月单均UE归零 6月单均亏损1.4元 预计三季度单均亏损扩大至2元 [2][8] - 淘宝闪购7月日均单量达7500-8000万单 与美团单量差距缩小但美团仍略高 [2][8] - 竞争对手单均补贴更高:淘宝闪购C端补贴约6元/单 算上履约端补贴可能达8元/单 [8] 成本结构分析 - 配送服务收入237亿元同比微增2.8% 增速较以往20%大幅放缓 [6] - 销售成本614亿元环比增加77亿元 主因骑手补贴提高及新业务扩张 [6] - 佣金收入250亿元同比增长12.9% 在线营销服务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10.5% 增速均放缓 [6] 新业务发展 - 新业务经营亏损同比扩大至19亿元 但环比收窄(上季度亏损23亿元) [10] - Keeta已在香港取得第一市场份额 沙特进入前二并扩展至卡塔尔 巴西处于调研阶段 [10] - 小象超市计划覆盖所有一二线城市 预计可实现3%的利润率 [10] - 折扣超市项目"快乐猴"处于早期阶段 定位新线下业态 [11] 资金与战略 - 公司现金储备1700亿元 为应对竞争提供缓冲 [14] - 资金优先用于核心业务投入 市场有利时考虑回购 [7] - 海外目标为十年实现1000亿美元GMV 但被投资人视为长期计划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