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盒算NB
icon
搜索文档
阿里美团京东,从外卖缠斗至社区超市
搜狐财经· 2025-10-30 21:42
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进入 - 互联网头部企业美团、京东、阿里巴巴近期密集进入社区折扣店领域,包括京东折扣超市、美团快乐猴以及盒马升级后的"超盒算NB"门店 [3] - 美团快乐猴于10月24日在北京门头沟开设新店,标志着其首次进入北京市场 [3] - 平台企业利用数百至数千平方米的店型、丰富自营商品及线上线下融合服务体验,携带丰厚零售资源进入社区 [3] - 相较于疫情期间兴起的社区团购,此轮竞争对传统超市自建线上渠道冲击较大,且社区团购模式因烧钱不可持续已大量关停,如美团优选仅保留两个站点 [9] "硬折扣"商业模式核心 - 此轮社区折扣店主打"硬折扣"模式,通过优化供应链、减少中间环节、源头直采、经营自有品牌等方式实现长期低价,区别于以售卖临期品、尾货为主的"软折扣"模式 [4] - 低价商品如9.9元24瓶的矿泉水、9.9元30枚的鸡蛋、14.99元10斤的小麦粉成为平台进入社区的"敲门砖" [3] - 硬折扣模式将压力传导至供应链上游,要求供应商具备价格优势与强大供应能力,平台采购逻辑强调"全、省、稳、好" [12][13] - 盒马NB单个门店SKU控制在1500个左右,其中60%为自有商品,将整体平均毛利控制在15%左右,实现薄利多销 [15] 线下扩张战略与选址逻辑 - 社区折扣店选址集中于人口密集的居民区或商业地标,以捕获旺盛消费需求,如京东在江苏宿迁的四个点位及美团快乐猴首店均位于人口密度大的区域 [7][8] - 盒马NB门店总数已近300家,主要集中在华东核心城市,且其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已实现盈利,验证了社区折扣业态的可行性 [8][9] - 超盒算NB已确认开放加盟,优先考虑江浙沪地区有现成店铺的意向者,而京东折扣超市与美团快乐猴尚未有加盟消息 [19] 供应链重塑与影响 - 社区折扣的低价源于供应链重塑,包括不走KA模式实现厂家直采、与核心供应商研发自营品、缩减SKU以提高效率 [11] - 平台商品主要来源为向供应商直接采购和自建品牌工厂定制,折扣背后是向上游供应链层层压缩价格 [12] - 能够适应平台供应要求的多为标品和长保质期商品,而中短保、冷冻冷藏及差异化品类仍是行业短板,主要由未充分整合的中小工厂参与 [14] - 为保障供应,盒马在全国签约多个"盒马村"进行集中生产,替代过去的分散式采购 [14] - 京东折扣超市在宿迁开业首日,销售过万件的自有品牌商品超过30款,自有品牌啤酒销量超5万瓶 [16] "店仓网一体化"的终极目标 - 平台布局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店仓网一体化"的即时零售模式,将超市、便利店"管道化"作为其即时零售的实体落地点和仓库 [18][19][21] - 盒马是"店仓一体"的代表,其门店兼具卖场和线上订单仓储中心功能,并与阿里巴巴其他业务协同以编织更广零售网络 [21] - 京东折扣超市在线下开业同时同步上线京东APP秒送频道,消费者可选择就近门店下单,最快30分钟送达 [20] - 该模式可盘活平台原有业务,发挥协同作用,如美团依托前置仓和骑手团队,盒马背后有淘宝闪购和饿了么协同 [21] 市场潜力与发展驱动因素 - 中国社区中心零售市场规模在2024年达4.8万亿元,同比增长8.5%,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扩大至5.2万亿元,增幅约8.3% [10] - 线下市场处于零售业态升级关键期,折扣业态和会员店业态消费习惯逐渐形成,线下零售存在巨大发展机会 [5] - 国家政策支持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为社区商业发展提供利好环境 [10] - 优秀的线下业态被证明能有效满足消费者需求,如盒马、盒马NB、奥乐奇等业态已得到验证 [10]
美团在京试水硬折扣超市
北京商报· 2025-10-13 23:39
公司业务拓展 - 美团旗下自营折扣超市品牌“快乐猴”北方首店入驻北京门头沟商投广场,面积约1000平方米,将于10月24日开业 [1][3] - 这是美团在两个月内开出的第五家快乐猴门店,河北省廊坊三河市门店将于10月17日开业,今年9月已在杭州开设3家门店 [1][3] - 快乐猴单店面积约700至1000平方米,单店SKU超过1000个,自有品牌超过300种,覆盖生鲜、米面粮油、熟食等高频刚需品类 [3] 市场定位与策略 - 快乐猴主打“硬折扣”和便宜心智,倾重于线下场景,旨在形成“价格实惠”的消费记忆点,以迎合价格敏感型客群 [4] - 该定位与美团旗下强调线上下单、30分钟送达的小象超市形成差异化 [4] - 公司在北京市场采取保守策略,首店计划在五环外试水,成本是开设折扣超市的重要考虑因素 [5] 行业竞争格局 - “硬折扣”赛道成为行业焦点,盒马旗下平价社区超市“超盒算NB”门店数已接近300家,并于今年9月计划开放加盟 [9] - 京东采用大店模式,首家折扣超市面积达5000平方米,SKU超5000个,国庆期间6家门店累计客流超500万人 [9] - 传统商超如物美进行业态转型,在北京连开6家“物美超值”店,将SKU精简至1300个,自有品牌占比超60%,计划年底在京开出25家门店 [9] 核心竞争力与挑战 - 公司具备多维数据优势,可使快乐猴高效完成品类聚焦,契合硬折扣业态“精选SKU”的底层逻辑 [9] - 快乐猴“店仓一体”模式可与美团闪购履约网络结合,匹配消费者“高性价比+即时性”的复合需求 [9] - 快乐猴在需求深耕、自有品牌建设和线下运营上处于起步期,面临来自奥乐齐(自有品牌占比超90%)、盒马NB(自有品牌销售占比约60%)等头部玩家的竞争 [6][9] - 北京市场消费分层特征明显,考验快乐猴自有品牌本地化商品开发的能力,例如研发针对北方口味的菜品和家庭大包装产品 [6]
“快乐猴”超市门头沟店开业在即 美团在京试水“硬折扣”
北京商报· 2025-10-13 18:52
10月13日,北京商报记者独家获悉,美团旗下自营超市快乐猴北方首店将于10月24日开业,落地于门头 沟商投广场,面积在1000平方米左右。这也是美团两个月内开出的第5家门店。 今年以来,"硬折扣"赛道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盒马、京东等互联网平台,以及物美、永辉等传统商超不 仅牢牢驻守北方市场,折扣业态更是试炼一轮又一轮。新人快乐猴要想从巨头环伺中层层突围,供应链 效率将是美团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北方首店京郊赶考 值得一提的是,快乐猴超市在北方市场的另一家门店落地在河北省廊坊三河市,将于10月17日开业。 很显然,美团正加速铺开折扣超市业态。今年9月,美团在杭州开出了3家快乐猴超市。公开信息显示, 杭州快乐猴超市单店面积大约在700—1000平方米不等,单店SKU超过1000支,自有品牌超过300种,覆 盖生鲜、米面粮油、熟食等高频刚需品类。 "价格实惠"是快乐猴超市希望形成的消费记忆点。从部分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消费体验来看,一 些快乐猴自营品如23.9元一箱的纯牛奶、5.9元4枚现烤厚酥蛋挞等产品具有较强吸引力。"工作日下午去 逛杭州大关路店,人流量确实很大,以中老年人为主。"一位消费者表示。 "快乐猴 ...
独家 | “快乐猴”超市门头沟店开业在即 美团在京试水“硬折扣”
北京商报· 2025-10-13 18:46
10月13日,北京商报记者独家获悉,美团旗下自营超市快乐猴北方首店将于10月24日开业,落地于门头沟商投广场,面积在1000平方米左右。这也是美团两 个月内开出的第5家门店。 今年以来,"硬折扣"赛道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盒马、京东等互联网平台,以及物美、永辉等传统商超不仅牢牢驻守北方市场,折扣业态更是试炼一轮又一 轮。新人快乐猴要想从巨头环伺中层层突围,供应链效率将是美团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北方首店京郊赶考 试水杭州后,美团的目光转向北京。近日,在门头沟的商投广场,多位快乐猴超市的工作人员正以免费纸巾、鸡蛋向路过的居民推广社群信息。相隔不远 处,美团旗下的自营超市快乐猴已经立起了围挡,比邻而居的还有一家肯德基,也在装修中。 "北方首家快乐猴会于10月24日在门头沟正式开业,门店大概有1000平方米左右,在商投广场的一楼,商品主打自营品牌。"现场一位快乐猴工作人员向北京 商报记者表示,开业当天会举行抽奖活动,奖品包括电动车、露营车等等。此外,该门店在开业后会逐步尝试接入线上下单、线下配送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快乐猴超市在北方市场的另一家门店落地在河北省廊坊三河市,将于10月17日开业。 很显然,美团正加速铺开 ...
人气零售崛起,“精致省”如何重塑消费战场?
搜狐财经· 2025-10-09 18:48
盒马业务战略调整 - 盒马旗下硬折扣品牌“盒马NB”正式更名为“超盒算NB”,定位“超级划算”,预示零售业务新一轮发力 [1] - 盒马业务持续收缩,最后一家盒马X会员店关门,盒马邻里业务下月停运,“仓储会员店”和“社区团购”被归为非核心业务 [1] - 公司核心资源将集中在“盒马鲜生(店仓一体的生鲜主业)+超盒算NB(定位硬折扣的社区超市)”两大业态 [1] - 超盒算NB半年新增超百家门店,目前接近300家,上半年营业额实现双位数增长,成为盒马整体扭亏转盈的关键业务 [1] - 超盒算NB全面接入淘宝闪购,盒马鲜生获得淘宝闪购独立入口,在阿里数字零售版图中重新定位 [1] 折扣零售业态崛起 - 德国硬折扣鼻祖奥乐齐2024年中国销售额实现同比翻倍增长,拥有约500个价格在9块9及以下的SKU,占整体SKU四分之一 [2] - 零食很忙集团门店总数突破15000家,年GMV高达555亿元,覆盖小县城到一线城市 [2] - 尾货折扣店品牌好特卖六年在全国开出超1000家门店,年销售额突破50亿元 [2] - 市场经历从追捧“消费升级”到回归“理性消费”的转变,消费者对品质需求未降低但更理性 [2] - 折扣业态崛起的关键在于品质与低价的融合,催生“人气零售”新模式,其核心竞争力由价格力、商品力、体验设计构成 [3] 价格力革新 - 奥乐齐作为硬折扣鼻祖,通过优化供应链、精简运营、主推高比例自有品牌、大幅缩减SKU等方式从根本上降低成本 [5] - 奥乐齐在2023年回归硬折扣本质,打出“好品质,够低价”旗号,成功塑造“好货不贵”的独特心智 [6] - 超盒算NB背靠阿里与盒马供应链,快速精简SKU、发展自有品牌,围绕“社区刚需”执行极致成本控制,如低成本极简装修、早晚高峰折扣 [8] - 零食很忙通过“薄利多销”和激进加盟扩张,以超万家门店规模获得最强上游议价能力,采购价格比传统商超便宜20%-40% [11][13] - 良品铺子2025年上半年录得上市以来首次半年报亏损,归母净利润亏损9355万元,线下门店累计关店超900家 [13] 商品力分野 - 奥乐齐门店SKU严格控制在约2000个,其中约1500个是生活必需品,占比超过90%的自有品牌是其关键 [16] - 奥乐齐“超值”系列专为中国消费者打造,极具价格竞争力,例如4L饮用水售6元比主流品牌便宜35%-40% [16] - 超盒算NB拥有约1600个SKU,超60%为自有品牌,商品选择更接地气,聚焦家庭一日三餐刚需,晚间推出大量低至几折的折扣商品 [20] - 零食很忙奉行SKU极大丰富的“丰盛主义”,以耳熟能详的品牌零食作为“引流利器”,利润核心来自占比极高的“白牌”产品 [21] - 零食很忙通过强大数据中台分析销售数据,实现“千店千面”精准配货,加速商品流转 [22] 新型体验再造 - 奥乐齐门店设计简洁,商品常放原装纸箱售卖,通过细节传达成本节约理念,其自有品牌包装设计简洁清爽避免廉价感 [23] - 奥乐齐在线上通过小程序、APP或第三方平台提供即时配送,并推广会员体系通过免费领鸡蛋、消费满减等福利增加复购 [23] - 超盒算NB在更名后接入淘宝闪购,将折扣零售竞争延伸至即时配送线上战场 [24] - 零食很忙通过海量SKU、丰富色彩搭配、创意堆头陈列、明亮灯光和热闹音乐,将门店打造成充满探索乐趣的“零食嘉年华” [26] - 人气零售通过高效库存周转和季节性产品引入“不确定性”带来的惊喜感,将购物从“任务”变为“期待” [28] 行业竞争格局与前景 - 奥乐齐在扎根上海6年后加速向长三角地区渗透,超盒算NB以近300家门店规模通过加盟体系向下沉市场延伸 [29] - 京东在江苏宿迁一口气开出4家京东折扣超市,吸引超30万人次客流,美团硬折扣超市项目“快乐猴”在杭州开业 [29] - 根据美国零售联合会2024年度榜单,全球零售50强前5名中有3家是折扣企业,欧洲折扣行业占食品杂货市场份额从1990年代的10%提升至超过25% [30] - 折扣零售的兴起与宏观经济周期紧密相连,在中国消费心态趋于务实之际,折扣零售站在新的窗口期 [30] - 未来折扣零售战场是供应链效率、门店运营、用户体验和资本实力的全方位比拼 [31]
阿里、美团、京东、沃尔玛们 纷纷踏入社区店“洪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7 08:06
行业趋势演变 - 传统大卖场业态在中国市场逐渐式微 家乐福作为该模式开创者已几乎全面撤出中国 其2009年顶峰时期拥有321家门店和467亿元营业额 但最终因无法平衡高成本与低坪效而退出[3][4] - 零售行业转向"少量、即时、高频"的社区店模式 该业态凭借小半径零售特征展现强劲生命力 2024年中国社区中心零售市场规模达4.8万亿元 同比增长8.5% 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扩大至5.2万亿元 增幅约8.3%[5][6] 企业战略布局 - 沃尔玛中国加速社区店布局 第四家500平方米社区店落户深圳 精选约2000款SKU 聚焦烘焙生鲜等高频刚需品 围绕"10分钟步行生活圈"选址 与传统大卖场数万平方米体量和上万SKU形成鲜明对比[1][7] - 电商与零售巨头全面进军社区店赛道 中百集团9月26日同时开业51家硬折扣店 盒马将社区店业态"超盒算NB"列为2025年核心方向 截至2025年8月门店数近300家[8] - 国际品牌奥乐齐坚持深耕社区型门店 截至2025年8月在沪苏地区达78家店 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00% 美团推出"快乐猴折扣店" 2025年计划开10家 目标拓展至1000家 目前已在杭州和河北开设4家门店[8][11] - 京东开设"京东折扣超市" 在河北涿州开出首家门店后 于宿迁连开4家新店[11] 商业模式分化 - 沃尔玛采用"全渠道一盘棋"战略 社区店聚焦1.75亿大众城市中产家庭及单身人群 商品结构以餐食为主 非食品类作为补充 营运质量唯一标准为顾客反馈而非自有品牌占比[15] - 奥乐齐与美团采取硬折扣策略 奥乐齐无锡首店开业前夜宣布千支商品下调30% 部分爆款如9.9元白酒和34.6元澳洲谷饲牛腩半小时售罄 美团快乐猴自有品牌5千克五常大米定价39.9元 显著低于盒马78元和奥乐齐47.9元[16][17] 政策环境支持 - 社区店发展获得政策层面强力支撑 上海2016年首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 该概念于2021年纳入国家《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 商务部2021-2025年连续发文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12][13]
中国商超,杀红了眼
创业邦· 2025-09-25 18:35
文章核心观点 - 自有品牌成为零售行业转型核心战略 旨在通过提升毛利 打造差异化产品和重建消费者信任来应对电商冲击和同质化竞争 但成功需全链路能力支撑而非简单贴牌[6][13][16][34][36][38][43] 外资零售启蒙与历史背景 - 外资零售巨头如麦德龙(1996年进入中国)和山姆(1996年进入深圳)早期通过自有品牌重塑中国市场 麦德龙自有品牌渗透率超70% 山姆SKU仅4000种但自有品牌占比超30%[7][8][10] - Costco 2019年进入中国后凭自有品牌Kirkland Signature贡献年收入三分之一 国内超市如华联/华润/大润发早年尝试自有品牌但多停留在贴牌阶段未成气候[10][11] 国内自有品牌发展现状 - 消费者认知显著提升 2022年数据显示90%消费者知道自有品牌 50%能准确说出名字 35%在过去半年购买过[11] - 巨头全面入场:阿里"超盒算NB"自有产品占60% 京东硬折扣店自有品牌占20% 七鲜超市达60% 美团"快乐猴"目标自有品牌占比60%[13][15] 推动自有品牌的核心动因 - 提升毛利:自有品牌比外采商品成本降20%-30% 通过减少中间环节和品牌溢价实现更高利润空间[13] - 打造差异化:通过稀缺性产品(如山姆麻薯面包/胖东来燕麦脆)建立独家性 高频刚需品类如烘焙/生鲜/快消品成为最佳抓手[16] - 商业模式转型:从"卖货架"的收租模式转向"卖商品"的经营模式 需深入供应链和用户需求洞察[16][17][34] 成功案例关键要素 - 胖东来:极致品控与源头直采 占据许昌全市近两成消费额 通过自建中央厨房和严格供应商筛选实现[21] - 山姆:极窄SKU策略(仅4000种) 自有品牌Member's Mark贡献40%营业额 通过定制产线(如机械手涂蛋液)实现爆品降价[21] - 奥乐齐:自有品牌占比高达90% SKU严格控制在2000以内 通过"破价商品"(如9.9元德国白酒)建立高性价比形象 每品类只合作1家核心工厂且品控流程长达1年[22][24] 永辉转型实践与挑战 - 学习胖东来模式:员工薪资普涨20%-50% 北京门店从4000涨至6000以上 但因成本压力(每家店需增员1/3导致年增数百万开支)已调整策略重点转向商品和供应链[29][30] - 自有品牌现状:销售占比仅5%-15% 以联名形式为主(如亨氏/燕庄) SKU超1000个 调改后营收同比下降20.73% 净亏损2.41亿元 服务性收入大跌40%[30][31][32] - 战略定位:并非简单复刻胖东来 而是通过共享供应链积累信任后过渡至自有产品 但目前顾客仍集中在熟食蔬果区 自有品牌销量一般[30][32] 行业共性挑战与失败原因 - 认知误区:65家大中型超市中39家销售自有品牌但仅贡献4%销售额 多数企业仍停留在贴牌阶段 缺乏研发/品控/差异化能力[34][35] - 能力缺失:需全链路投入(设计/研发/生产/品控/物流) 但企业常追求快回报 代工厂以次充好导致信誉风险 传统"卖货架"模式导致经营能力退化[34][35][36] - 战略模糊:42%自有品牌经理人认为企业战略不清晰 多家零售企业自有品牌竟来自同一供应商 未真正从消费者需求出发[41] 未来趋势与竞争本质 - 竞争核心从"货与场"转向"人":消费者更理性看重质价比(88%认为品牌信息与需求脱节 81%将质价比视为关键因素) 信任成为自有品牌成功基石[38][43] - 供应链重构:盒马推动"去KA模式" 永辉砍掉50%供应商推行裸价直采 需通过合资建厂/严控标准等方式实现"把好货卖便宜"[39][41] - 长期主义:自有品牌是慢生意(如奥乐齐单品研发上市需1年) 要求从渠道商转向零售制造商 美国市场自有品牌占比达29% 中国仅5%但头部企业如山姆/盒马已超30%[34][36][39]
时隔快一百年,胖东来又把自有品牌带火了?
36氪· 2025-09-23 12:18
行业背景与历史沿革 - 连锁超市A&P在100年前通过收购上游加工厂开发自有产品获得巨大价格优势 统治美国零售业近40年 [1] - 一个世纪后自有品牌再次成为商超博弈的关键筹码 [1] 当前市场动态与参与者 - 大型商超普遍重点发展自有品牌 盒马自有品牌"超盒算NB"销售占比达60% [3] - 叮咚买菜推出豆有志 良芯匠人 蔡长青等多个自有品牌 覆盖豆腐 面食 快手菜等品类 [5] - 胖东来DL系列自有产品覆盖啤酒饮料 浴巾毛巾 洗衣液等生活用品 [7] - 参与者包括山姆 开市客等老牌零售商 以及永辉超市 步步高 华润万家等传统商超巨头 [9] 自有品牌定义与运营模式 - 商超自主决定产品规格 原料选择 包装设计和品牌命名 最终打上自有Logo销售 [9] - 通过砍掉中间经销商环节 自有品牌利润率达30%-40% 较品牌商品10%-20%的利润率高出10-30个百分点 [16] - 胖东来采用成本透明化策略 公布商品成本分解表 如帆布手提袋售价263元 综合成本210.08元 毛利率20.12% [17][19] 行业竞争格局与战略转向 - 传统商超面临亏损关店困境 零售业竞争核心从品类 价格 体验转向商品力 [9][11] - 自有品牌可快速响应消费需求 如替换植物奶油为动物奶油 改良巧克力口感 紧跟冰杯等热点产品 [13] - 独家产品与渠道深度绑定 形成消费壁垒 [14] - 行业从"搬运工模式"转向"生活专家"模式 通过掌握供应链和生产自有商品实现转型 [24] 国际经验与市场潜力 - Costco自有品牌科克兰2021年销售额超590亿美元 占总收入31% [25] - 山姆自有品牌Members Mark销售占比约30% [25] - 欧洲自有品牌市场成熟 预计2024年总销售额达3520亿欧元 德国 英国 法国合计份额39.7% [25] - 中国大型卖场模式发展时间较短 未来存在较大想象空间 [25] 运营挑战与风险 - 前期投入巨大 如烘烤间等设备需要大量资金 [27] - 高度依赖市场预判能力 需精准把握产品类目 方向和消费者需求 [29] - 简单贴牌模式缺乏核心竞争力 易导致滞销 [29] - 产品质量与商超品牌信誉直接挂钩 供应链管理和品控能力至关重要 [30] - 库存风险完全由商超承担 无法像品牌货那样退给供应商 [30] - 永辉超市等头部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仍面临亏损扩大等阵痛 [32] 行业影响与发展趋势 - 自有品牌成功案例形成品牌滤镜效应 消费者从关注具体产品转向"山姆必买清单""胖东来必吃榜"等渠道品牌 [22] - 中腰部玩家积极研究进入市场 [34] - 自有品牌成为行业转型关键抓手 但匆忙进场可能加速淘汰 需沉心打造差异化产品 [35] - 自有品牌本质是放大器 强化强者优势 加速弱者出清 [35]
沃尔玛做社区店,意欲何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09:55
文章核心观点 - 沃尔玛在中国市场低调探索社区店新业务模式 旨在通过"小而精"的社区店业态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实现业务再造 [2][10] - 社区店模式已初步验证成功 正进入规模化扩张阶段 未来计划向全国市场推广 [6][9] - 中国社区零售市场规模达万亿级且持续增长 吸引多方竞争者涌入 行业呈现同质化竞争态势 [11][12] 沃尔玛社区店业务特点 - 采用"500平米主力店型" 聚焦2000款高质价比商品 覆盖烘焙/生鲜/熟食等一日五餐需求 [3] - 具备规模小/产品精/近社区三大特征 单店面积仅约传统大卖场的十分之一 [3][4] - 强化本地化特色 如广东门店增设广式烧腊档 依托周边大店资源实现供应链协同 [5][6] 业务发展现状 - 截至9月已在深圳开设4家社区店 新店覆盖宝安区/南山区/福田区/龙华区和龙岗区 [3][6] - 启动大规模招聘涉及店长/主管/技工等岗位 标志着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 [6] - 社区店业务与山姆会员店形成互补 后者目前贡献沃尔玛中国三分之二业绩 [8] 战略背景与动因 - 传统大卖场持续收缩 门店数从2020财年412家降至2024财年296家 五年减少超100家 [7] - 依托全球供应链管理能力与品牌资产优势 延续平价基因进行业务创新 [8] - 应对中国社区零售4.8万亿元市场规模(2024年) 预计2025年增至5.2万亿元 [12] 行业竞争格局 - 德国奥乐齐加速扩张 截至2025年8月达78家门店 2024年销售额20亿元(同比增长100%) [11] - 互联网巨头积极布局:盒马发力超盒算NB业务 京东开设折扣超市 美团试水快乐猴折扣店 [11][12] - 竞争核心围绕品牌信任/选品能力/品控体系与供应链管理能力展开 [12]
外卖战后,盒马、美团、京东盯上折扣超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14:41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硬折扣超市成为中国商超赛道新趋势 盒马NB升级为"超盒算NB" 美团开设"快乐猴" 京东进入市场 赛道竞争加剧 [2] - 硬折扣模式特点包括人流量密集选址 小型门店面积 精简商品品类 与德国奥乐齐形成同质化竞争 [2] - 2024年全球折扣零售渠道增长8.2% 中国市场渗透率仅8% 远低于德国42%和日本31% 增长空间显著 [3] - 预计未来十年中国硬折扣业态年复合增长率达5.6% 略高于便利店5.5% [3] 商业模式与运营特点 - 价格便宜是硬折扣超市核心优势 但商品力是关键竞争要素 [2] - 奥乐齐拥有15个自有品牌 覆盖日常需求 自有品牌产品占比高达90% [2] - 超盒算NB自有品牌占比60% 快乐猴比例更低 体现供应链能力差异 [2] - 硬折扣采用"天天低价"策略 通过极简陈列 预包装商品 原箱上架等方式降低损耗提升人效 [9] 市场进入与扩张策略 - 奥乐齐2017年通过线上进入中国 2019年开设首家线下门店 2025年开始走出上海 加速华东布局 目前全国门店达76家 [5] - 盒马超盒算NB用两年多时间在全国开出近300家门店 [6] - 平台型企业凭借用户数据优势 可精准定位区域需求 缩小SKU 降低采购成本 [6] 供应链与自有品牌发展 - 供应链需与零售商协同推进产品开发 需具备个性化定制和专项开发能力 [8] - 头部食品和日化企业开始转变策略 从与零售商博弈转向合作共赢 [8] - 自有品牌毛利率约50% 远高于制造商品牌20% 沃尔玛全球销售额30%和利润50%以上来自自有品牌 [8] - 费列罗中国计划未来2-3年重点发展即时零售和硬折扣渠道 [8] 发展挑战与行业观点 - 平台型企业缺乏实体零售经验 线下零售需要根植当地社区和文化 [6] - 零售是需要时间沉淀的行业 线下零售是"弯腰捡钢镚"的生意 [6] - 自有品牌占比并非越高越好 需先夯实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许多企业欠缺市场售卖能力 [9] - 当前硬折扣仍处初级阶段 仅聚焦供应链成本管控 而非全链路成本压缩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