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盒算NB
icon
搜索文档
零售巨头激战社区店:沃尔玛、奥乐齐、盒马争夺600-800平米新战场!
搜狐财经· 2025-09-15 15:55
社区零售市场增长趋势 - 社区零售市场持续增长 线下门店走向小型化 自2021年起商务部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3] - 截至2024年12月末全国建成5188个便民生活圈 覆盖1.18亿居民 涉及79%地级以上城市和1.36万个社区 [3] - 2023年社区连锁行业规模达2.3万亿元 2024年预计2.8万亿元 2025年突破3.5万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5.3% [13] 零售巨头社区店布局 - 沃尔玛在深圳开设第四家社区店 面积约500平方米 陈列2000款精选商品 主打"10分钟步行生活圈"概念 [2][4] - 盒马"超盒算NB"门店数接近300家 门店面积600-800平方米 商品种类控制在1500种以内 [6] - 奥乐齐走出上海扩张 苏州无锡新店开业首日营业额突破100万元 采用激进定价策略下调民生商品价格近30% [8] - 美团旗下"快乐猴"超市2025年计划开设10家门店 未来目标1000家 [10] 硬折扣模式发展 - 硬折扣模式本质是供应链效率革命 通过SKU精简提升议价能力 盒马NB商品压缩至1200-1500个 [11] - 自有品牌比例显著提升 物美超值和盒马NB超过60% 奥乐齐高达90% [11] - 行业平均毛利率仅10%-15% 企业需平衡规模扩张与成本控制 [11] - 2024年中国硬折扣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 全球折扣零售渠道增速达8.2% 增量销售份额增长61.1亿美元 [14][15] 消费者行为变化 - 超60%上海消费者追求"低价不劣质" 对"便宜没好货"偏见逐渐淡化 [16] - 奥乐齐生鲜品类成为销量冠军 显示"低价+新鲜"组合更具市场竞争力 [16] - 2025年性价比跃居消费者首要关注点 超七成人群期待"好品质不买贵" [15] 区域市场特性 - 上海成为硬折扣试验田 因高人均收入 新业态包容度和完善供应链基础设施 [18] - 中国硬折扣市场渗透率仅8% 远低于德国42%和日本31% [15][20] - 未来十年中国硬折扣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5.6% 超过大卖场2.5% [21] 运营模式创新 - 即时零售融合使门店兼具销售终端与前置仓功能 通过30分钟送达重构线上线下协同 [12] - 盒马门店配货员高峰期每小时需处理超50单 对拣货效率与路线规划形成挑战 [12] - 供应链网络共享共用可进一步撬动零售格局 [12]
外卖三巨头,暗中卷起了折扣超市
吴晓波频道· 2025-09-14 08:29
硬折扣模式在中国的发展 - 互联网巨头京东、阿里和美团近期密集布局硬折扣超市赛道 京东在河北涿州开设首家京东折扣超市并在宿迁连开4家新店[4] 阿里将盒马NB升级为超盒算NB并在江浙沪10座城市连开17家新店[5] 美团在杭州开设自营品牌快乐猴首店[6] - 硬折扣模式通过源头直采、极简装修和数字化运营实现长期低价优质 生鲜果蔬价格比常规零售低15%–20% 部分家庭日常购物可节省近一半开支[15] 超盒算NB自有产品占比高达60%[16] 平均利润率仅1.5%–5%[24] - 硬折扣店通过高周转和精准选品形成商业正循环 美团快乐猴门店出现每15分钟补一次货的火爆场面[6] 京东涿州店开业头两天吸引10万人次客流相当于当地主城区近六分之一居民[6] 硬折扣模式的运营特点 - 采用F2C工厂直达模式压缩中间环节成本 通过源头直采生鲜果蔬消除批转费用[16] 定制包装商品消除品牌溢价和渠道加价[16] - 聚焦高频刚需商品实现规模化采购 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千店千面精细化运营[28] 店仓一体模式提升外送效率并压低末端运营成本[28] - 极简门店运营降低综合成本 生鲜果蔬直接用周转筐陈列 零食日用品就地开箱销售[17] 去装修化风格节省物料与开店成本[17] 国内外硬折扣模式对比 - 海外硬折扣品牌在中国出现水土不服 德国ALDI在上海开业创上午开业下午断货盛况但后续增长陷入瓶颈[21] 国外品牌运营效率远低于本土品牌且难以实现规模效应[23] - 中外消费习惯存在显著差异 中国消费者偏好高频次小批量重鲜度购物模式[23] 欧美硬折扣定位穷人超市而中国消费者更认可知名品牌[23] - 本土玩家进行模式创新适应中国市场 推出规模更小成本更低更聚焦高频刚需的新店模型[30] 中国硬折扣店渗透率仅8%远低于德国42%和日本31%[30] 三大巨头的竞争格局 - 京东依托自营采销体系和物流基础设施采用大店模式 门店面积与SKU数量最为突出[32] 但需要极高客流和周转率维持盈利[32] - 阿里盒马优势在于生鲜积累和自有品牌 超盒算NB门店总数已接近300家扩张迅速[33] 挑战在于避免与盒马鲜生等原有业态左右互搏[33] - 美团优势在于即时配送网络和本地生活流量 但商品研发与供应链深度仍需时间积累[33] 生鲜品类损耗控制能力直接影响盈利水平[33] 硬折扣模式的行业前景 - 契合当前消费市场K型分化趋势 性价比已成为消费决策首要考量[28] 该省省该花花成为年轻群体消费态度[28] - 数字化能力构成对传统商超的降维打击 借助大数据精准预测区域偏好降低试错与滞销风险[28] 对数字化能力滞后的传统商超形成冲击[28] - 面临可持续盈利和同质化竞争挑战 需在极薄利润中实现盈利[33] 后续不可避免出现价格战[33] 需打造独特优势和鲜明品牌认知[33]
饿了么入淘,高德再创业,盒马何以成“剩子”?
36氪· 2025-09-12 18:03
缓过一口气后,盒马又走在了证道新业态的路上,只不过这次从遍地撒网,变成了重点捞"鱼"。 8 月 31 日,最后一家盒马 X 会员店上海森兰商都店结束运营。9 月 4 日,部分上海盒马邻里用户收到公告,盒马邻里业务将于 10 月 4 日停止运营,盒马 表示,邻里自提业务的用户需求将由盒马鲜生和"超盒算 NB"承接。 结合 CEO 严筱磊此前内部信的表述,成熟店型盒马鲜生和孵化业态超合算 NB (由原盒马 NB 更名)将成为未来的两大核心。 这基于两个背景。 其一是此前两年盒马经历过一段动荡期。2023 年初阿里执行 1+6+N 改革时,盒马一度被视为最有可能率先上市的业务公司之一,但当年 5 月透露出的上 市计划于 11 月宣布暂缓。同期盒马推出"移山价"显化了与山姆的竞争。进入 2024 年先有被传出售的留言,后是创始人侯毅卸任 CEO,由 CFO 严筱磊接 任。 但经过一年的业务结构优化后,阿里年报显示,2025 财年盒马 GMV 超 750 亿元,首次实现全年经调整 EBITA 盈利。找回了一些场子,又有了"折腾"的 本钱。 其二,阿里今年卷入了规模空前的外卖大战与即时零售之争,盒马亦是军械库里的弹药储备 ...
零售巨头寻求转型
深圳商报· 2025-09-12 06:56
公司战略与布局 - 沃尔玛加速布局社区店业态 目前在深圳已有4家门店 首店位于龙华壹方天地 4月进驻南山新德家园 6月布局龙华星潮泰未来城 9月13日宝安店开业标志着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1] - 社区店定位为第三增长曲线 与大店和电商业务形成战略互补 承载社区零售模式全新探索 通过加密门店网络扩大服务范围[2] - 门店采用约500平方米主力店型 聚焦一日五餐高质价比商品 提出10分钟步行生活圈概念 精准匹配高密度社区生活形态[2] 门店运营特点 - 提供约2000款精选商品 涵盖烘焙 生鲜 熟食 速食 零食饮料等餐食及高频非食日用品[2] - 店内陈列几百款沃尔玛自有品牌"沃集鲜"商品 包括4.0常温纯牛奶 浓汤面系列 HPP果茶系列及必买烘焙明星产品[2] 行业发展态势 - 社区零售市场持续增长 线下零售门店走向小型化 社区商业成为零售新风口[3] - 全国210个试点地区共建成便民生活圈5188个 服务社区居民1.18亿人[3] - 行业规模2023年达2.3万亿元 2024年预计2.8万亿元 2025年突破3.5万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5.3%[3] 市场竞争格局 - 阿里巴巴旗下盒马将社区店"超盒算NB"列为核心业态 截至8月底门店数量接近300家[3] - 德国奥乐齐中国市场门店稳步增加 4月走出上海进入苏州无锡市场[3] - 美团旗下硬折扣超市"快乐猴"聚焦社区 2025年计划开设10家门店 未来目标1000家[3] 消费趋势变化 - 消费者就近消费 即时满足需求渐成主流 推动零售巨头加码社区店布局[4] - 社区零售商业竞争加剧的同时 将迎来新一波增长[4]
零售巨头大战:硬折扣超市掀起效率革命
财经网· 2025-09-11 18:22
巨头入局硬折扣赛道 - 京东、美团、阿里三大巨头快速布局线下硬折扣超市 京东全国首店面积5000平方米 开业当天人气爆棚[1] - 京东折扣超市在宿迁四店齐开 单日累计接待顾客超30万人 美团"快乐猴"杭州首店达15分钟补货一次[1] - 阿里旗下"超盒算NB"在江浙沪10城集体亮相 一口气开出17家新店 截至8月底门店总数近300家[3] 硬折扣模式特点 - 硬折扣通过重构供应链 精简中间环节 优化运营效率实现低价 与依靠尾货清货的软折扣不同[1] - 缩减商品库存量 降低人工和运营成本 加大自有品牌比例 把节省费用直接让利给消费者[1] - 供应链深度管控是根基 通过源头直采 减少中间环节 复用供应商资源等方式重构成本结构[6] 各巨头战略差异 - 京东采用大店模式 面积5000平方米 SKU超5000 依托物流与线上分析能力 借产地直采压缩成本[2][5] - 美团"快乐猴"面积800-1000平方米 SKU约1200 自有品牌300款 定位社区一日三餐 享生态流量优势[2][5] - 阿里"超盒算NB"门店面积600-800平方米 SKU约1500 强化性价比与自有品牌 聚焦华东社区[3][5] 商品结构与运营特点 - 京东折扣超市涵盖日用 生鲜 快消 酒饮等全品类 商品价格普遍低于市场常规售价[2] - 美团"快乐猴"生鲜品类占比50%-60% 是核心引流板块 主打爆品化运营模式[2] - 行业普遍以生鲜食物为主 开在人流密集小区 控制规模和SKU 价格带在19.9-29.9元区间[6] 市场背景与潜力 - 2025年消费者对性价比关注度居首位 超七成认为市场供给需满足质价匹配[4] - 中国硬折扣市场渗透率仅8% 远低于德国42%和日本31% 2024年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4] - K型消费分化愈发清晰 高端消费不手软 基础消费更精打细算[4] 核心竞争要素 - 硬折扣本质是供应链精密控制及SKU精准把握 依托自有供应链和科学品控体系[6] - SKU极致精简成为降本核心 自有品牌建设是实现低毛利 高周转的核心抓手[6] - 数字化工具重塑零售价值链 前端大数据定制爆品 中台优化库存 后端打通产地直连[6] 行业影响与展望 - 硬折扣业态将对传统零售产生结构性颠覆 传统大卖场因高租金低周转陷入困境[7] - 行业将形成头部企业规模效应加中小玩家差异化服务格局[7] - 推动零售业从渠道为王转向供应链效率加数字化能力的双轮驱动模式[7]
“盒马NB”改名为“超盒算NB”,有哪些变化?
36氪· 2025-09-11 11:32
零售同行们都知道,最近,"盒马NB"改名为"超盒算NB"了,它延续了此前平价社区超市的定位和自有 品牌的商品特色,但口号却从"天天低价,件件爆款。"调整为"真实惠,够放心!" 那么,改名后的超盒算NB到底有了些什么变化呢?让我们去现场看看! 创新点 品牌名称与定位有创新: 原"盒马NB"更名为"超盒算NB","超盒算"系"超合算"之谐音,似乎更强调实惠与邻里商业的定位,突 出极致性价比,目标客群紧盯对价格敏感的社区家庭。这一变化,意味着NB系列跟盒马鲜生的定位界 限变得更加清晰。 以往的盒马鲜生和盒马NB,许多消费者分不清其中的区别,这下子可以分得清楚了! 并且,品牌口号从"天天低价,件件爆款"调整为"真实惠,够放心",强化了"价格实惠"与"品质放心"这 两个顾客关注的要点,在这一新的口号声中,扎稳了NB"高性价比"的定位。 不难看出,此次升级,标志着盒马NB从依赖母品牌的发展阶段,开始向独立运营嬗变,并通过强化高 性价比、优化供应链和精准定位,进一步巩固其在社区零售市场的竞争力。 视觉形象有创新: 超盒算NB的招牌、包装及品牌标识全面更新,采用红蓝配色,增强公众辨识度,与盒马鲜生的蓝色基 因形成区别。店内多 ...
外卖大战没打过瘾,三巨头又卷起了硬折扣
搜狐财经· 2025-09-06 19:38
互联网巨头布局硬折扣超市 - 美团在杭州开设首家自营硬折扣超市"快乐猴" 主打低价亲民路线 开业当天客流旺盛[1][2] - 阿里巴巴旗下盒马NB品牌升级为"超盒算NB" 京东在河北涿州和江苏宿迁试点折扣超市[4][6] - 三大互联网巨头阿里、京东和美团齐聚硬折扣市场 形成新的竞争格局[6] 硬折扣商业模式特点 - 采用直接与供应链谈判模式 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 实现低价优质商品供应[8] - SKU数量控制在2000个以内 其中80%为生活必需品 远低于传统商超上万个SKU[8][10] - 大力发展自有品牌商品 掌握定价权并提升消费者忠诚度[10][12] - 通过单品大量采购获得议价优势 简化供应链管理和仓储陈列压力[10] 硬折扣与传统商超对比 - 传统商超存在货架入场费机制 导致终端价格偏高且商品同质化严重[8] - 硬折扣模式能同时满足消费者对低价、品质和便利性的三重需求[8] - 采用买手制选品模式 为消费者精选优质低价商品而非提供过多选择[10] 即时零售战略布局 - 盒马超盒算NB宣布9月接入淘宝闪购 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13] - 京东折扣超市支持App下单即时配送服务[15] - 硬折扣门店可能成为即时零售网络的重要节点 完善最后一公里配送体系[12][15] 市场竞争格局 - 德国硬折扣巨头奥乐齐仍在江浙沪地区加速扩张[15] - 硬折扣竞争核心在于选品能力、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 而非单纯价格战[16] - 行业期待硬折扣模式能推动整个零售行业价格体系优化[16]
盒马的社区自提梦彻底醒了
36氪· 2025-09-06 14:33
盒马业务战略调整 - 盒马关停邻里自提业务 将于10月4日起全面停止运营[2][4] - 盒马邻里自提业务曾提出"全国1万家店"目标 巅峰时期拥有1500家自提点[6][10] - 业务调整涉及会员礼品卡及盒花可继续在其他门店使用[5] 社区自提模式发展历程 - 社区自提模式经历两次发展浪潮 首次伴随社区O2O概念诞生[7][8] - 2020年社区团购迎来爆发式增长 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场[10] - 即时零售兴起取代社区自提 因配送效率提升和用户偏好送货上门[12] 盒马财务表现与扩张计划 - 盒马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GMV超750亿元 首次实现全年经调整EBITA盈利[13] - 2024年新开72家门店 平均每5天开一家 进驻21个新城市[13] - 2025年计划新开近100家门店 重点聚焦二三线城市下沉市场[14] 盒马新业务战略方向 - 盒马NB更名为超盒算NB 重点瞄准下沉市场折扣店赛道[2][16] - 业务调整后用户需求由盒马鲜生和超盒算NB全面承接[6] - 盒马接入淘宝闪购后首日线上订单量突破200万单 同比增长70%[16] 行业竞争格局 - 京东开设首家折扣超市 美团推出折扣品牌快乐猴 加速进入折扣赛道[17] - 德国折扣商超奥乐齐在长三角地区快速发展 竞争对手Lidl进入中国市场[17] - 盒马跻身中国商超行业头部梯队 放弃非核心业务聚焦优势业务[17]
盒马邻里关停引关注,“鲜生+超盒算NB”双核驱动能否开启新篇?
搜狐财经· 2025-09-06 11:12
业务调整 - 盒马邻里自提店将于10月4日全面停止运营 用户已下单商品可正常提取 礼品卡和盒花等权益可在盒马鲜生或超盒算NB门店继续使用 [1] - 盒马邻里自提店为2021年推出的社区团购模式 采用次日达服务 覆盖上海 北京 杭州等一线城市 运营逻辑为消费者晚9点前下单 次日8点至晚9点到自提点取货 [3] - 自2022年底起盒马邻里逐步收缩战线 先后退出杭州 南京等城市 最终仅保留上海市场 关停后用户需求由盒马鲜生和超盒算NB门店承接 [4] 运营模式分析 - 盒马邻里自提店通过集中配送降低生鲜损耗率 但高度依赖用户提前规划购物习惯 [3] - 自提店模式需要稳定订单量支撑运营成本 在即时零售30分钟送达服务普及背景下 其竞争优势被削弱 市场空间进一步压缩 [3][4] 业态布局优化 - 盒马持续优化业态布局 除关闭邻里自提店外 盒马X会员店也于近期关闭部分门店 [4] - 目前零售体系包含五大类门店 盒马鲜生超420家 超盒算NB近300家 mini店 奥莱店和黑标店 [4] - 盒马鲜生计划2024年新增100家门店 超盒算NB聚焦社区场景优化运营模型 [4] 战略方向 - 盒马CEO明确未来将集中资源发展盒马鲜生和超盒算NB两大核心业态 前者通过标准化模式快速复制扩张 后者通过深耕社区需求提升服务效率 [4] - 关停非核心业务是为了更聚焦主业发展 过去一年关店比例未超过整体门店的2% [4] 财务表现与行业地位 - 盒马在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财年实现GMV突破750亿元 首次实现全年经调整后EBITA盈利 [5] - 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4年中国超市百强榜单中 盒马超越永辉升至第三位 [5] - 零售业专家分析认为盒马通过战略调整明确业务主线 有助于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5]
盒马调整社区团购业务 将聚焦盒马鲜生与超盒算NB
搜狐财经· 2025-09-06 07:33
业务调整 - 盒马邻里业务将于2025年10月4日停止运营 仅上海有少量门店运转[1] - 用户需求由盒马鲜生和超盒算NB全面承接 礼品卡及盒花可继续在其他门店使用[1] - 超盒算NB门店数已近300家 盒马鲜生门店数超过420家[1] 战略聚焦 - 公司自2024年起聚焦盒马鲜生和超盒算NB两大核心业态[1] - 超盒算NB刚完成品牌升级 进入快速发展期[1] - 2025财年计划新开100家盒马鲜生门店(截至2025年3月底)[1] 用户服务 - 提供在线客服(APP/微信小程序)服务时间7:30-21:30[4] - 客服热线9523988服务时间8:00-23:00[4] - 建议用户转至超盒算NB门店购物[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