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
搜索文档
新茶饮出海:提速也需提质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0-28 12:47
公司海外扩张动态 - 奈雪的茶登陆美国市场,纽约法拉盛首店开业3天售出1.3万份产品,营业额达8.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2万元),刷新品牌门店开业纪录[1] - 霸王茶姬于今年5月初开设美国首店,8月进入菲律宾市场,截至6月底海外门店扩展至208家[1] - 喜茶海外业务快速发展,海外市场门店总数已超过100家[1] - 蜜雪冰城作为更早出海的品牌,目前海外门店数量已近6000家[1] 行业出海驱动因素 - 国内新茶饮市场经过10余年发展,已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一二线城市市场见顶,迫使品牌寻求海外新增长空间[2] - 全球消费者对新鲜体验的渴望、中国文化全球影响力的提升以及供应链技术的成熟,共同为新茶饮国际化铺设通路[2] - 品牌出海成为头部新茶饮企业打破市场增长天花板的重要途径[2] 海外市场挑战 - 文化差异是首要关卡,需将作为东方生活方式符号的茶饮,让咖啡文化根深蒂固的西方社会接受,完成消费习惯重塑与文化对话建立[2] - 供应链建设是一大痛点,新茶饮对食材新鲜度、制作时效性要求高,芒果荔枝等鲜果的季节性供应及芝士奶盖等配料的本土化替代考验全球供应链构建能力[2] - 本土化与标准化的平衡是关键学问,缺乏变通的标准化可能导致产品与当地口味不符,过度本土化则可能丧失品牌独特基因[3] 差异化出海策略 - 蜜雪冰城走“极致性价比”路线,以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为主战场,复制国内成熟的供应链与规模化运营经验[3] - 喜茶、奈雪的茶选择“高端文化输出”路线,瞄准欧美发达市场,强调品牌调性与茶文化体验[3] - 霸王茶姬探索“中式新茶饮专业化”道路,聚焦茶饮本身,以“原叶鲜奶茶”等概念打造差异化认知[3] 未来发展方向 - 品牌需构建文化叙事能力,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东方茶故事,将“国风”转化为具有“普世价值”的审美符号[4] - 提升数字化运营能力,利用大数据分析不同市场消费偏好,实现产品研发与营销推广的精准施策[4] - 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环保健康等全球共识植入品牌基因,回应新一代消费者的价值期待[4] - 新茶饮出海的终极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中式茶饮的话语体系,从规则追随者转变为品类定义者[4][5]
一周关闭61家门店,永辉、奈雪、静安面包房持续调整
36氪· 2025-10-27 18:53
行业闭店概况 - 10月20日至10月26日期间,多个行业出现门店集中关闭现象,涉及超市、餐饮、茶饮、烘焙、教育、书店、服饰、零售及娱乐等多个业态 [2] - 超市行业是本次闭店潮中受影响最显著的领域,共有8家门店关闭,涉及7个品牌 [2] - 餐饮行业(包括餐饮、茶饮、烘焙)调整明显,共有11家门店关闭 [4] 超市行业 - 大统华超市连续关闭两家经营多年的老店,其中泰兴店已营业14年,丹阳开发区店经营长达19年,闭店主因被透露为长期亏损 [2][3] - 华润万家杭州萧山店因租约到期关闭,该店前身为2005年开业的乐购超市,于2018年更换为华润万家招牌 [3] - 佳泰乐超市沈阳苏家屯店运营8年后停业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将与比优特超市合作开设新店,预计于2026年1月中旬开业 [2][3] - 万德隆超市邓州西寺店自2003年开业,运营22年后因租约到期而闭店 [2][4] - 德虹超市绍兴文化创意园店开业尚不满一年便因租赁合同到期、房东不再续租而关闭,其经营面积较前身鑫永涛超市有所缩减 [2][3] 餐饮与烘焙行业 - 上海老饭店关闭了南翔印象城店和复地活力城店两家门店,这两家门店均于2019年开业,已营业6年,闭店后该品牌仅剩豫园总店仍在运营 [2][4] - 奈雪的茶旗下全球首个沉浸式体验空间“奈雪生活”深圳南山海岸城店因6年租约到期未续而关闭,该店前身为全国首家奈雪梦工厂店,于2022年开业,原址已由潮玩品牌POP MART接手 [2][4] - 静安面包房进行大规模门店收缩,原有36家门店中仅保留3家,据此估算至少关闭33家门店,该公司成立于1985年,已有40年历史 [2][5] 其他行业 - 教育行业中的贝尔机器人编程中心因经营不善一次性关闭了至少5家门店 [2][6] - 娱乐、书店、服饰、零售等行业各有1-2家门店关闭,市场处于动态优化与洗牌之中 [2][6]
近半年股价腰斩,沪上阿姨开店数放缓
深圳商报· 2025-10-27 14:50
股价表现 - 上市近半年股价屡创新低,报收95.5港元,较上市首日最高价197.6港元跌幅超过50%,且早已跌破发行价 [1][3] - 股价走势明显弱于古茗、蜜雪集团等同行公司 [3] 财务业绩 - 上半年实现营收18.18亿元,同比增长9.7%,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20.9% [3] - 净利润增速21%明显低于同行,蜜雪冰城和古茗上半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4%和121.5% [1][3] - 盈利能力落后,上半年净利率为11.16%,低于古茗的28.72%和蜜雪冰城的18.3% [3] 门店扩张 - 截至上半年末共有门店9436家,距离“万店计划”还差564家 [4] - 上半年新开加盟店905家,关闭645家,净增门店仅260家,扩张速度放缓 [4] - 与同行相比差距明显,古茗上半年净增1265家门店至11179家,蜜雪集团净增6535家门店至53014家 [4] 加盟策略与运营问题 - 为加速扩张推出加盟优惠政策,如减免加盟费、提供开店补贴,但后续补贴力度逐步减弱或取消 [5] - 优惠政策并未带来预期扩张效果,反而出现新开门店减少的情况 [5] - 产品质量屡遭诟病,黑猫投诉平台上有超过4500条包含“沪上阿姨”的投诉,主要涉及服务质量和产品卫生问题 [5] 行业前景与机构预测 - 茶饮行业正从高速增长迈入中速增长阶段,进入“战国”群雄争夺时期 [5] - 机构预测公司未来几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将持续下滑,例如中邮证券预测2025年至2027年营收增速分别为28%、19%、15% [1][6]
中国公司全球化周报|蚂蚁集团旗下OceanBase启动“全球拓展计划”/字节即梦海外版APP“Dreamina AI”上线
36氪· 2025-10-27 14:23
中国企业出海行业动态 - 投资、贸易、科技是目前中国企业出海迪拜最热门的方向 [2] - 36氪出海将联合迪拜IFZA自贸区于11月13日举办线上活动,深入讲解迪拜热门行业及业务落地实操路径 [2] 科技与数字化服务出海 - 蚂蚁集团旗下OceanBase启动“全球拓展计划”,加速全球化布局,已覆盖港澳、东南亚等市场,并于2025年9月进入日本市场,正深度接洽超70家海外客户 [3] - 字节跳动海外版AI创作平台“Dreamina AI”上线移动端App,覆盖图像、文字设计、视频、编辑全链路创意需求 [4] - 商汤沙特与中国电信(阿联酋)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动人工智能视觉技术在阿曼智慧城市建设中应用 [4] - 新石器公司完成超6亿美元D轮融资,以阿联酋为出海第一站,计划2025年年底在阿联酋部署5000台无人车 [7] - 国际数据公司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达406.5万台,同比增长64.2%,预计2029年全球出货量将突破4000万台 [8] 电子商务与物流服务拓展 - 淘宝出海正式上线跨境家具直邮服务,首批覆盖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最快3-5个工作日送达,平台支持超百万件大件商品直邮,超8万个商家参与 [3] - 菜鸟裹裹“全球寄”服务覆盖范围扩大至60余国,较此前新增超40个目的地,并为商家提供“2小时上门发货”服务 [3] 出行与汽车行业全球化 - 滴滴在墨西哥上线500辆纯电动汽车,全部来自广汽埃安和江汽集团,其国际业务覆盖拉美、亚太和非洲的14个国家和地区 [5] - 曹操出行开通境外出行服务,首批覆盖新加坡、韩国等6个国家的10座城市及中国香港 [5] - 萝卜快跑与瑞士邮政旗下邮政巴士达成战略合作,计划于2025年12月在瑞士启动自动驾驶车队测试 [5][6] - 奇瑞海外营收已接近总营收一半,计划新建26个海外研发中心,通过“瑶光”与“开阳”实验室体系整合全球超5万名科研力量 [6] - 智能电动房车品牌松鼠动力完成Pre-A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核心产品量产准备与北美市场深度布局,首款产品计划于2026年CES发布 [7] 消费品牌与生物医药国际化 - 霸王茶姬在马来西亚的最大门店于吉隆坡开业,当地门店总数突破200家 [6] - 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信达生物将获得12亿美元首付款,并有资格获得最高达102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交易总额最高可达114亿美元 [7] 出海支持服务与平台 - 香港将搭建“出海”服务平台,整合投资推广署、香港贸易发展局等资源,成立“内地企业出海专班”协助内地企业拓展国际业务 [8] - 英文媒体KrASIA约60%的读者为东南亚核心国家的商业人群,通过彭博终端等平台帮助中国公司提升全球品牌 [8] - 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已吸引超过17,000位出海人加入,提供全球跨境资讯并组织交流活动 [9][10]
中美就关税等议题形成初步共识;泡泡玛特Q3海外大涨丨出海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7 13:05
中美经贸关系 - 中美双方就妥善解决多项重要经贸议题形成初步共识,涉及美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措施、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芬太尼关税和禁毒合作、扩大贸易、出口管制等 [1] 中国电影行业 - 2025年中国电影海外票房收入达1.4亿美元(约10亿元人民币),已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 [2] - 海外上映国家和地区达46个,年度海外票房收入超百万美元的影片有13部,其中500万美元以上7部,1000万美元以上2部,5000万美元以上1部 [2] 智能眼镜行业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达406.5万台,同比增长64.2% [3] - 预计到2029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突破4000万台 [3] 中国公司全球化动态:电商与出行 - 淘宝出海上线跨境家具直邮服务,覆盖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最快3-5个工作日送达,平台支持大件跨境直邮商品超百万件,涉及超8万个商家 [4] - 曹操出行开通境外出行服务,首批覆盖新加坡、韩国等6国10城及中国香港 [6] - 滴滴在墨西哥上线500辆纯电动汽车,车型来自广汽埃安和江汽集团,其国际业务覆盖14个国家和地区 [7] - 蚂蚁旗下OceanBase启动全球拓展计划,已覆盖中国港澳、东南亚及日本市场,正深度接洽超70家海外客户 [5] 中国公司全球化动态:品牌与汽车 - 泡泡玛特第三季度海外收益同比增长约365%至370%,美洲地区同比增1265%-1270%,欧洲及其他市场增约735%至740%,亚太地区增约170%至175% [10] - 霸王茶姬在马来西亚门店总数突破200家 [11] - 奇瑞海外营收已接近总营收一半,计划新建26个海外研发中心,通过实验室体系整合全球超5万名科研力量 [11] 科技合作与创新应用 - Shopee与Meta合作建立联属营销体系,创作者可通过Facebook内容标记Shopee商品并赚取佣金 [8] - 亚马逊在美国推出生成式AI购物工具Help Me Decide,基于用户数据推荐商品 [9] - 萝卜快跑与瑞士邮政巴士合作,计划2025年12月在瑞士启动自动驾驶车队测试,最晚于2027年第一季度实现完全无人驾驶运营 [12]
48小时卖30万杯,“冬天第一杯热奶茶”杀疯了
36氪· 2025-10-27 10:36
热饮市场需求爆发 - 全国多地气温骤降,消费者热饮需求集中爆发,小红书上“冬天的第一杯奶茶”话题浏览量突破2000万,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超10亿次 [1] - 线下门店热饮点单量显著上升,蜜雪冰城门店热饮点单比例从以往10杯中的2-3杯上升至一半以上 [2] - 茶百道店员反馈芋泥系列回归后成为点单爆款,多数顾客选择热饮版本 [3] 品牌热销产品表现 - 茶百道“超厚芋泥”系列回归首日售出近20万杯 [1][6] - 书亦烧仙草“草莓奶云麻薯”上市48小时销量突破30万杯,该产品已连续销售4年,累计售出超3800万杯 [1][8] - 喜茶“雪域·牦牛乳恰安莫”回归10天后,在北京、天津、青岛、济南等多地门店售罄断货 [6] 产品趋势一:经典产品回归与微创新 - 品牌将过往销售表现良好的产品重新推出市场,茶百道“超厚芋泥”和沪上阿姨“糖烤板栗系列”均为升级回归产品 [6] - 经典款产品自带用户基础,试错风险小,并能引发消费者情感共鸣,成为品牌秋冬季的“安全牌” [8] - 行业研发负责人指出,经典款是基本盘,但有突破性的新产品才能真正带来新客和制造声量 [8] 产品趋势二:风味创新打破甜饮边界 - 品牌风味探索更为大胆,喜茶推出“酱香白脱碎银子”,将云南甜酱油融入奶茶,凭借强反差感引发大量自发传播 [10] - 1点点即将上线的“咸蛋黄南瓜奶茶”消息引发了消费者对咸蛋黄与南瓜风味碰撞的广泛好奇与期待 [10] - 市场包容性增强,为产品创新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 [10] 产品趋势三:家常食材广泛应用 - 南瓜、板栗、红薯、大米等家常食材成为茶饮菜单焦点,其中南瓜出镜率最高 [12] - 库迪推出“超神南瓜燕麦拿铁”,星巴克回归经典“南瓜拿铁”,煲珠公推出“煲贝贝南瓜牛奶” [12] - 南瓜因其柔和甜香、细腻口感、健康属性及与多种原料的适配性,被视为潜力十足的创新食材 [12] - 瑞幸选用东北大米推出“米乳拿铁”,拾柴手作引入红薯推出“流心红薯芝士干酪” [14] 产品趋势四:热果茶流行与应季水果应用 - 随着季节转换,果茶开始推出热饮版本,梨、橙子等温和润燥的水果成为新焦点 [15] - OTHER TEA另茶推出“秋梨枇杷润乌龙”,柠季推出“蜜香佛手雪梨茶”,茶百道将“满杯鲜橙露”等产品做成热饮 [15][17] - 结合节日氛围与应季属性,苹果、草莓等水果预计将被广泛应用,但需注意避免高温导致水果酸涩感加重等问题 [17]
中国啤酒升级故事怎么讲?摸一摸美国“精酿革命”的石头
观察者网· 2025-10-26 22:03
收购交易概述 - 蜜雪集团以2.97亿元收购鲜啤品牌福鹿家53%的股权,实现绝对控股,这是其上市后的首笔重大收购[1][5] - 交易通过“2.856亿元增资+1120万元股权转让”的组合方式完成,被业内解读为“体外培育成熟后并入上市体系”的典型操作[5] - 收购市盈率约523倍、市净率29倍,远超A/H股啤酒板块不足30倍的平均市盈率和约2.5倍的市净率[6] 战略动机与行业背景 - 蜜雪冰城核心的新茶饮赛道增速从2023年的44.3%放缓至12.4%,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成为必然[6] - 收购旨在实现更广泛的产品品类覆盖,从现制果饮、茶饮、冰淇淋和咖啡延伸至现打鲜啤,满足消费者对高质平价产品的需求[6] - 中国正在复刻并升级“美国婴儿潮+战后工业化”的需求-供给共振,体量更大、速度更快、数字化更彻底[3] 福鹿家业务模式与市场定位 - 福鹿家创立于2021年,主打现打现饮的鲜啤产品,价格区间为5.9元至14.9元,截至2025年8月31日拥有约1200家门店[5][18] - 品牌已从早期“平价精酿鲜啤”定位转向明确主打“鲜啤”,强调“酒厂直送,低温0-8℃锁鲜”、“不过滤不杀菌”的现制新鲜优势[18][20] - 除经典款鲜啤外,福鹿家还推出果啤、奶啤和茶啤等创新口味,命名方式借鉴新茶饮风格以降低年轻消费者尝试门槛[21] 协同效应与整合潜力 - 蜜雪冰城与福鹿家均走髙质平价路线,具备强大的供应链基建和成熟的加盟商机制,商业模式高度契合[9][11] - 啤酒赛道聚焦夜间消费和社交属性,与茶饮的全时段经营形成互补,双方在品牌流量、IP声量上可互相加持[10] - 未来可在供应链整合基础上实现产品研发共享、联名营销,有望达到1+1>2的效果[10] 中国啤酒市场格局与挑战 - 中国80%啤酒在餐厅即饮,酒水是佐餐配角,这与美国啤酒教育在“第三空间”完成的模式不同,导致精酿啤酒在中国局限于小众精英圈层[16] - 目前中国精酿啤酒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认知混乱[25] - 酒精饮料面临比茶饮更严格的监管环境,包括广告宣传限制、销售时间规定、年龄验证要求等,可能限制福鹿家的渗透速度[28] 市场观点与行业影响 - 有观点认为蜜雪的加入有望加速福鹿家走向大众进程,其极致“质价比”定位可能倒逼行业成本结构和运营模式变革[27] - 另有观点呼吁行业新老玩家必须尊重啤酒品质底线,警惕过度“杀价格”可能摧毁行业,只有当“平价”与“品质”并存时才可能真正推动行业发展[27] - 福鹿家2023年除税后纯利为亏损152.77万元,2024年扭亏为盈至107.09万元,与2.97亿元的收购价形成反差[29]
全国首店撤出深圳海岸城!茶饮巨头遭转型阵痛
搜狐财经· 2025-10-26 14:33
深圳南山海岸城,这个曾见证新茶饮业态创新高光时刻的商圈,近日迎来一则令人唏嘘的消息——奈雪生活全国 首店正式闭店。 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原奈雪生活门店已围起施工围挡,围挡上"泡泡玛特主题店即将入驻"的海报格外醒目。这家 2022年8月开业的"超级品牌试验田",在运营三年多后悄然退场,其前身正是2018年奈雪打造的首个业态创新标 杆"奈雪梦工厂",从梦工厂到奈雪生活的迭代,这都曾被视为新茶饮探索"大店模式"的重要尝试。不过,标杆大 店的黯然离场,也把茶饮行业的转型阵痛与创新挑战摆上台前。 值得关注的是,与国内部分门店调整形成对比的是,奈雪的国际化布局正传来新进展,其美国首店已于2025年10 月在纽约法拉盛正式开业,标志着品牌开启海外市场新征程。 ··· 仓促试验? 从"现象级首店"到"悄然闭店" 回溯发展历程,奈雪生活的前身是2018年开业的"奈雪梦工厂",彼时这家近2000平方米的门店集合了茶饮、烘 焙、简餐、零售等多元业态,一度成为深圳"网红打卡地"。 随着消费需求变化,奈雪在2022年将其升级为奈雪生活,定位从"产品体验店"转向"品牌共创平台",近1000平方 米的空间汇集了16个品牌,其中包括方所全国首 ...
热销45万杯,一款“宝藏茶”蹿红!喜茶、奈雪都在上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10-25 16:32
藏茶饮品市场热度 - 2023年秋冬,多家头部茶饮品牌集体上新藏茶系列饮品,奈雪于10月10日推出“生可可·黑茶”系列,喜茶同日限时回归牦牛乳酥油茶等产品 [5][7][9] - 区域品牌销量表现强劲,吾饮良品的“藏地·青稞咸酪茶”上新25天全国销量突破45万杯,复购率达33.8%;BONJOUR本就在15天内售出33万杯藏茶单品 [5][13] - 藏茶专门店开始出现,明星主理人品牌柳皓方于5月在成都开设藏茶主题店,10月将门店拓展至北京,显示藏茶从区域限定走向全国流行 [15][16] 藏茶作为茶底的竞争优势 - 藏茶风味具有高辨识度,其独特的醇和陈香与木质香气,以及发酵工艺带来的丰富层次,为产品研发提供了差异化突破口,有效应对当前茶饮市场乌龙茶、红茶高度同质化的局面 [17][19] - 藏茶茶汤色红浓、茶性温和,天然适配秋冬暖饮需求,其醇厚茶感与芝士、咸酪、牦牛乳等浓郁乳制品搭配能构建扎实饱满的口感,成为降温后的热饮首选 [21][22][24] - 藏茶自带高原茶文化与茶马古道的历史底蕴,为品牌提供了丰富的叙事素材,增强了产品的文化价值与话题性,能满足消费者对饮品故事感和底蕴的需求 [25][26][28] 行业应用挑战与创新方向 - 藏茶独特的陈香风味对部分消费者可能需要适应过程,市场教育成本较高,行业普遍采用“拼配”方案来重塑口感,例如喜茶定制黑苦荞藏茶茶底历经超40款原料样品测试 [33] - 未来创新可向甜品化、咖啡化方向发展,将藏茶茶汤比拟为咖啡浓缩液进行应用,或从小料入手搭配白糯米、麻薯、米乳等协调性高的原料 [34] - 品牌已展开前瞻布局,计划结合药食同源理念,将藏茶拓展至茶冻、茶冰、茶感奶盖等多元形式,以持续拓展产品边界 [34][36]
5家消费品公司拿到新钱;李佳琦回应一夜之间赔了20亿;红果内测短剧带货|创投大视野
36氪未来消费· 2025-10-25 16:12
融资动态 - 蓝诺熙完成800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资金用于原牙美白及口腔护理项目研发与市场拓展,公司以染发剂为核心产品并布局口腔护理赛道[2] - 通幽网络完成1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公司为综合电商运营服务商,构建数字消费新生态[3][4] - 朋克编码完成新一轮数千万元融资,由梅花创投领投,公司为流行文化玩具研发商,专注于IP运营并开发太空猿、朋克猿等玩具IP[5] - 戚爷烤饼完成3000万级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江苏豪略资本,资金用于智能设备渠道及厂房生产线完善[6] - 邦卓智能完成7000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由金鼎投资独家领投,资金用于加速"智能无人AI小酒馆"的全国规模化布局,公司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7] 公司情报 - 李佳琦回应"双十一赔了20亿"传闻称其为假消息,其名下关联19家企业,其中15家为开业状态[8] - 娃小智董事长在直播中称采购30万元货品可获赠SUV三年免费使用权,三年后车辆归属代理商,目前已经锁定300个县区[9] - 千岛潮玩族就"退款要扇孩子耳光5分钟"网络热点发布说明,称该事件为个人闲置交易纠纷,未使用平台闪购服务[10] - 丰巢IPO进程停滞,业内知情人士透露或因投资人对赌存在分歧,投资人亚投资本在香港提起诉讼[11] - 罗马仕科技新增多条股权冻结信息,冻结股权总额超2500万元人民币,公司已累计召回充电宝超16万件[12] 市场趋势与创新 - 红果短剧开启内测短剧带货功能,为抖音电商导流,2025年6月月活用户达2.12亿,同比增长率高达179.0%[13] - 霸王茶姬上海东方明珠塔门店开业,此前在泰国曼谷王权大京都大厦开设全球"最高"门店,并在香港湾仔开设全球规模最大"超级茶仓"[14] - 古茗与《蜡笔小新》联动推出主题套餐及周边,公司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其成为第二家门店破万的上市茶饮公司[15] - 古茗推出咖啡限时2.9元喝活动,消费者可在小程序领取优惠券并于早餐时段使用[16] 行业数据 - 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居民出游人次达49.98亿,同比增长18.0%,其中城镇居民出游37.89亿人次(增长15.9%),农村居民出游12.09亿人次(增长25.0%)[18] - 中国"银都"永兴县部分店铺白银卖断货,投资银条价格从8000多元涨至13000多元,周大福计划在10月底提高定价黄金产品零售价格,提价幅度预计在12%-18%[19] - 2025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达406.5万台,同比增长64.2%,预计到2029年全球出货量将突破4000万台,中国市场份额五年复合增长率达55.6%[20][21] - 美国8月零售咖啡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近21%,关税是推手之一,巴西被征收50%关税,越南和哥伦比亚分别面临20%和10%关税[22] - 去年韩国文学作品海外销量约达120万册,同比激增130%,创历史最高纪录,过去五年间累计销量约268万册[23] - 前9个月我国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582.6亿件,同比增长15%,其中快递业务量完成1450.8亿件,同比增长17.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