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
搜索文档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9月1日至7日全国二手车日均交易量比上周下降0.66%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15:33
二手车周度交易表现 - 全国二手车日均交易量达6.67万辆 [1] - 周度交易量环比下降0.66% [1] - 市场呈现小幅回调态势 [1] 市场波动因素 - 月初传统调整周期影响交易规模 [1] - 政策过渡效应导致整体交易波动 [1]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8月全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170.74万辆 同比增长9.02%
智通财经· 2025-09-10 17:17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8月全国二手车交易量170.74万辆 环比增长2.80% 同比增长9.02% 交易金额1065.17亿元 [1] - 2025年1-8月累计交易量1293.84万辆 同比增长3.03% 较同期增加37.99万辆 累计交易金额8357.61亿元 [1] - 8月二手车经理人指数43.1% 同比环比分别增长1.5和1.4个百分点 市场仍处不景气区间但景气度改善 [5] 细分市场表现 - 乘用车交易量:基本型95.30万辆(环比3.13% 同比6.88%) SUV 22.50万辆(环比3.49% 同比6.37%) MPV 11.38万辆(环比3.11% 同比12.88%) 交叉型4.20万辆(环比1.46% 同比5.40%) [9][10] - 商用车交易量:客车9.52万辆(环比-0.86% 同比11.84%) 载货车14.98万辆(环比1.88% 同比15.91%) [10] - 1-8月乘用车累计交易1019.41万辆(同比1.43%) 其中基本型730.89万辆(同比0.52%) SUV 170.99万辆(同比1.55%) MPV 84.93万辆(同比6.79%) 交叉型32.60万辆(同比8.74%) [10] - 1-8月商用车累计交易182.69万辆(同比6.77%) 其中载货车109.60万辆(同比8.81%) 客车73.10万辆(同比3.85%) [10][11] 区域市场表现 - 六大区中仅华北地区交易量环比下降0.3%至25.93万辆 其余区域均实现增长 [15][16] - 华东地区交易量47.73万辆(环比2.79%) 其中山东环比增长5.4% 江西增长4.9% 浙江4.5% 安徽4.7% 上海下降4% 江苏下降1.4% [15] - 中南地区交易量46.08万辆(环比4.33%) 其中河南增长8.6% 湖北增长7.8% 广东4.3% 广西3.5% 湖南下降1.7% 海南下降6.1% [15] - 西南地区交易量26.21万辆(环比4.06%) 其中四川增长8.8% 贵州增长5.4% 重庆增长1.3% 云南下降2.9% 西藏下降3.2% [16] - 东北地区交易量14.05万辆(环比0.75%) 其中吉林增长8.3% 辽宁下降2.9% 黑龙江下降1.5% [16] - 西北地区交易量10.74万辆(环比3.80%) 其中青海增长16.6% 陕西增长3.7% 宁夏增长5% 新疆增长2.4% 甘肃下降1.9% [17] 市场结构特征 - 交易车龄分布:3-6年占比42.36%(环比-1.33% 同比-5.16%) 3年内25.86%(环比-0.34% 同比-0.19%) 7-10年18.64%(环比1.03% 同比0.73%) 10年以上13.13%(环比0.64% 同比4.62%) [13] - 10年以上车龄老旧车型交易量同比增长4%至22万辆 [7] - 8月二手车转籍率30.85%(环比增0.4个百分点 同比增1.8个百分点) 转籍总量52.67万辆(环比4.28% 同比15.75%) [20] 价格与库存动态 - 交易均价6.24万元 环比下滑1400元 降幅较上月700元进一步扩大 [6] - 41.2%经理人认为收购价格下降 33.3%认为销售价格下降 [6] - 平均库存周期延长至46天 较7月增加1天 [7] 市场驱动因素 - 开学季家庭购车需求释放 SUV和MPV销量分别增长3.5%和3.1% [5] - 车商补库意愿强烈 积极备战"金九"旺季 [5] - 新车价格趋于稳定 置换率增加 车源供给充足 [7]
“零公里”二手车,中东有资金盘狂囤货
第一财经· 2025-09-07 21:22
行业趋势转变:从“零公里”到“长公里” - 中国二手车出口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转变,从业者从“零公里”二手车转向“长公里”二手车 [1] - “零公里”二手车被视为行业发展初期的阶段性产物,随着行业进入高质量高水平发展阶段,其争议与日俱增 [1] - 2024年二手车出口量激增至43.6万辆,而2019年试点启动时仅约3000辆 [1] “零公里”二手车的特征与影响 - “零公里”二手车拥有新车车况但售价相当于新车打八折,成为部分车企消化库存、提高销量的渠道 [1] - 超90%出口的新能源二手车是“零公里”二手车,货源常来自4S门店库存新车 [3][4] - “零公里”二手车出口被指扰乱市场秩序,挤压合规车商利润,并影响中国汽车品牌海外形象 [1][4] - 海外市场政府正通过法规、认证等方式陆续禁止“零公里”二手车进口 [4] “长公里”二手车的发展机遇 - “长公里”二手车被行业视为打开全球市场的关键钥匙,凭借价格适应性匹配新兴市场对实用型车辆的需求 [6] - 行业进入规模化运营、体系化输出的新阶段,“长公里”二手车有望取代“零公里”车成为出口主力军 [6][8] - 有观点认为,中国有机会在不到10年内占据全球“长公里”二手车出口量50%的份额,达到500万辆规模 [8] 行业当前面临的挑战 - 车源分散于个人车主与小型车商,规模化集采难度大 [7] - 车况非标化导致检测认证成本居高不下,流通环节效率偏低推高综合成本 [7] - 售后服务是痛点,部分出口车辆不带质保,国外维修店难以维修中国新能源汽车 [7] - 超过50%的国内新车经销商处于亏损状态,部分被迫与二手车商合作以缓解资金压力 [4] 政策导向与行业展望 - 商务部于2024年2月联合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二手车出口业务,旨在促进健康有序发展 [2] - 从自主品牌角度看,“零公里”二手车非长远发展方向,随着海外市场布局深化,对其需求将弱化 [5] - 体系化出海需要提升维修售后服务质量,解决如数据读取权限、零部件售后等关键问题 [7]
中东有资金盘狂囤货!“零公里”二手车乱象何解?
第一财经· 2025-09-07 18:43
行业趋势转变 - 二手车出口从“零公里”转向“长公里”车型 以适配国际市场需求 [1] - 2024年二手车出口量达43.6万辆 较2019年试点阶段的3000辆实现大幅增长 [1] - 行业进入规模化运营和体系化输出新阶段 “长公里”二手车成为全球市场关键钥匙 [6] “零公里”二手车现状 - “零公里”二手车指新车0公里车况 售价相当于新车八折 主要出口中东/北非/中亚地区 [1][3] - 2023年超90%出口的新能源二手车属于“零公里”车型 [4] - 车源主要来自4S店库存新车 新能源车因免购置税更便于批量上牌 [3] 市场影响与挑战 - “零公里”二手车扰乱新车出口秩序 缺乏完善售后服务体系 [1] - 导致海外市场出现资金盘囤货现象 例如中东地区A地购车B地销售 挤压合规车商利润 [4] - 海外政府通过法规认证等方式禁止“零公里”二手车进口 [4][5] 转型方向与机遇 - “长公里”二手车需解决车源分散/车况非标/流通效率低三大难题 [6] - 需提升维修售后服务质量 包括数据读取权限和零部件供应体系 [6] - 行业预测中国有望在10年内占据全球“长公里”二手车50%份额 达500万辆规模 [7] 政策监管动态 - 商务部2024年2月联合多部门发布全国性二手车出口程序要求 [2] - 强调严格保障质量安全 促进二手车出口健康有序发展 [2]
买到“泡水车”如何维权?“避坑”指南来了
经济日报· 2025-09-06 10:22
二手车市场交易数据 - 2025年6月全国二手车交易量达165.75万辆,环比增长3.34%,同比增长9.12% [1] - 同期交易金额为1068.39亿元 [1] 泡水车交易风险 - 泡水车指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部件浸水深度超过车轮及座椅的机动车,存在安全隐患 [1] - 不法商家通过技术手段掩盖泡水记录,将泡水车伪装成正常车辆销售 [1] - 车辆泡水问题隐蔽性强,消费者仅凭外观和现有报告难以发现缺陷 [4] 法律纠纷与判例 - 2024年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结典型案例:消费者购车后发现泡水问题,法院判决"退一赔三" [2][3] - 二手车商在交易平台需付费才能查看的"完整报告内容"中隐藏泡水记录,被认定构成欺诈 [2] - 2019年起泡水车纠纷案件显著增加,2024年裁判文书网相关案件已超300件 [4] 行业规范问题 - 二手车交易合同条款简单模糊,对"泡水车"等关键信息缺乏清晰界定 [5] - 行业缺乏统一鉴定标准,不同地区机构检测方法差异导致结论分歧 [6] - 法律未强制要求附带权威车辆检测报告,中小车商可能回避车况问题 [4] 消费者权益保护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欺诈行为需承担"退一赔三"赔偿责任 [6] - 建议购车前查验车辆检测报告、历史维修记录、保险记录等关键信息 [7] - 应要求经营者将事故、泡水等关键问题承诺写入合同条款 [7] 市场环境影响 - 车辆所有权流转链条不透明,保养及保险记录信息系统不完善 [4] - 部分鉴定机构报告准确性欠缺,影响法院采信 [6] - 商家需全面如实告知车辆情况,共同营造透明市场环境 [8]
买到“泡水车”如何维权
经济日报· 2025-09-06 09:19
二手车市场交易数据 - 2025年6月全国二手车交易量达165.75万辆,环比增长3.34%,同比增长9.12% [1] - 同期交易金额为1068.39亿元 [1] 泡水车交易纠纷案例 - 天津消费者李某以12万元购买新能源汽车后发现泡水问题,法院判决退一赔三 [2][3] - 二手车商将泡水记录隐藏在需付费查看的"完整报告内容"栏目中,构成欺诈行为 [2][3] 行业纠纷趋势与特征 - 泡水车相关民事纠纷从2019年起超百件,至2024年已逾300件 [4] - 纠纷特点包括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举证难、合同漏洞及鉴定标准不统一 [4][6] - 行业缺乏强制检测报告要求,车辆历史记录系统不完善 [4] 合同与鉴定规范问题 - 二手车交易合同条款简单模糊,对泡水车等关键信息缺乏清晰界定 [5] - 不同地区机构鉴定标准存在差异,影响报告准确性和法院采信度 [6] - 部分合同包含对卖方有利的免责条款,增加消费者维权难度 [5] 消费者权益保护指引 - 经营者欺诈行为需承担退一赔三责任,包括隐瞒重大事故、核心部件维修、泡水记录等 [6][7] - 建议购车前查验检测报告、维修记录、保险记录等文件,明确泡车定义标准 [7] - 应区分欺诈行为与一般履约瑕疵,选择退一赔三或减价等不同维权诉求 [7] 行业诚信经营呼吁 - 经营者需全面如实告知车辆状况,不隐瞒商品瑕疵或缺陷 [8] - 应共同营造公平透明市场环境,促进消费者安心购车 [8]
【会讯】2025年9月乘用车市场分析发布会会议通知
乘联分会· 2025-09-05 16:34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主办方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协办方包括搜狐汽车事业部 上海市信息中心 益普索 上海安路勤 上海福蓝汽车 广州威尔森 科瑞卓信等7家机构 [1] - 会议形式为网上发布 时间为2025年9月8日下午16:00 [1] - 发布渠道包括微信订阅号cpca2024和官网www.cpcaauto.com [1][2] 会议报告内容 - 上海市信息中心将发布2025年8月上海汽车市场上牌情况 [1] - 乘联分会将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规范问题 [1] - 福蓝汽车将关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1] - 威尔森将发布2025年7月新能源汽车行业月报 [1] - 科瑞咨询将提供2025年8月轻型商用车市场预测研究报告 [1]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将深度分析2025年7月全国二手车市场 [1] - 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将分析2025年7月北京汽车市场 [2] - 乘联分会将发布2025年8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 [2] 机构背景 - 乘联分会定位为最具价值的汽车信息交流平台和行业研究机构 [4] - 机构宗旨是为汽车企业服务 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做贡献 [4] - 核心价值观包括专业 共享 高效 创新 [4]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月底“翘尾”行情显著 8月全国二手车交易同比增长4%
智通财经网· 2025-09-05 16:07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8月25日至31日全国二手车日均交易量达6.71万辆 环比增长4.07% [1] - 8月全月交易量达173万辆 较7月同比增长4% [1] - 行业呈现"薄利快转"特征 库存周转加速但收购价与成交价延续下行趋势 [1] 区域市场表现 - 华东地区日均交易量2.4万辆 环比增长3.79% 其中合肥/济宁/杭州增速达两位数 [2] - 西南地区日均交易量1.22万辆 环比增长6.88% 拉萨涨幅超20% 贵阳超10% [5] - 中南地区日均交易量2.49万辆 环比增长4.85% 广州增长12% 长沙接近10% [6] - 西北地区日均交易量0.12万辆 环比增长4.53% 巴州增长9.4% 西安增长5.8% [6] - 华北地区日均交易量0.24万辆 环比下降8.86% 石家庄降幅达20% [2][5] - 东北地区日均交易量0.25万辆 基本持平 长春/哈尔滨涨幅超10% 但大连降6.8% [5] 市场影响因素 - 开学季家庭购车需求释放 SUV和MPV车型表现突出 [1] - 持续高温及极端天气抑制交易 传统淡季特征依然存在 [1] - 地方置换补贴政策延续及新车密集上市推动车源供应增加 [1] 城市级表现亮点 - 增长显著城市:拉萨(>20%) 广州(12%) 贵阳(>10%) 长春(>10%) 哈尔滨(>10%) [5][6] - 下滑明显城市:厦门(>20%) 石家庄(20%) 昆明(15%) 鸡西(16%) 兰州(7.3%) [2][5][6]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8月18日至24日全国二手车日均交易量环比上周下降0.33%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7:08
行业整体表现 - 8月18日至24日全国二手车日均交易量6.45万辆 较上周小幅下降0.33% 较7月同期下降1% [1] - 8月1日至24日累计交易量达126万辆 预计全月交易规模将攀升至170万辆左右 相比7月增长约2.4% [1] - 70%企业认为市场表现一般 15%企业看好后市并表示交易量增长 [2] 区域市场表现 - 华东地区日均交易量2.31万辆 环比增长3.25% 合肥/南通/南昌/济宁/杭州/温州/金华等地增长显著 [4][6] - 华北地区日均交易量0.26万辆 环比增长2.61% 石家庄/廊坊/太原等地涨幅突破10% [6] - 东北地区日均交易量0.25万辆 环比增长4.36% 沈阳环比增长6.5% 哈尔滨/大连环比增长5% [6] - 西南地区日均交易量1.14万辆 环比下降4.12% 拉萨环比降幅超20% 昆明下降10% [7] - 中南地区日均交易量2.37万辆 环比下降2.37% 广州降幅接近20% 东莞下降15% [7] - 西北地区日均交易量0.11万辆 环比下降3.63% 西安/兰州降幅达10% [8] 市场动态特征 - 8月为传统淡季转向旺季过渡期 开学季带动家庭购车需求增加 [2] - 车商补库意愿较强 库存周转速度较7月同期显著提升 [2] - 全国多地持续高温和极端天气对交易产生抑制 [2] - 榆林市场交易量显著增长20% 西宁市场呈现小幅回暖 [8] - 南昌与济宁交易量涨幅均突破20% 温州/金华分别增长18.3%和15.8% [4][6] 未来展望 - 9月在地方置换补贴政策延续及新车集中上市推动下 车源供应有望明显增加 [2] - 交易规模预计继续回升 市场呈现积极备战"金九"旺季态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