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产品种植
icon
搜索文档
吉林玉米即将上市,盘面底部震荡
银河期货· 2025-10-17 16: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玉米丰产但后期或下调单产,12合约400美分/蒲支撑强,短期窄幅震荡;当前市场卖压减弱,现货短期有反弹空间,但10月底吉林有卖压,玉米现货反弹空间有限;短期玉米底部震荡,01和05玉米也底部震荡,市场预期年后玉米偏紧,1 - 5价差大 [4] - 淀粉厂开机率上升,下游需求弱,提货增加、库存上升且处同期高位;玉米现货回落致淀粉现货回落,华北淀粉厂利润扩大,后期开机率上升,新玉米大量上市后淀粉现货仍有下跌空间,01玉米淀粉跟随玉米底部震荡 [4] 各章节内容总结 第一章 综合分析与交易策略 - 交易策略方面,美玉米12合约可在400美分/蒲附近尝试买入,01玉米短期偏多思路,05玉米2200以下买入;套利观望;05玉米可采用累购策略 [4][5] 第二章 核心逻辑分析 国际市场 - 预期美玉米单产继续下调但仍丰产,底部震荡,12合约在420美分/蒲附近震荡;美玉米进口26%关税、美高粱进口23%关税,国内进口利润缩小,广东港口2310元/吨,巴西12月到港2117元/吨,进口利润192元/吨 [4][11] - 截止10月9日,本周美玉米出口检验113万吨,累计出口794万吨,本周对中国出口0万吨,累计对中国出口0万吨 [11] - 8月进口玉米4万吨,1 - 8月进口88万吨,去年同期1256万吨 [11] - 截止9月23日,美玉米非商业净空持仓5.1万手,净空增加,美国乙醇产量增加 [17] 国内市场 - 饲料企业玉米库存略降,47家规模饲料厂截止10月16日平均库存24.44天,环比减少0.05天,较去年同期下跌8.94% [21] - 2025年42周(10月8日 - 10月15日),149家玉米深加工企业共消费玉米122.31万吨,较前一周增加2.45万吨,深加工消耗稳定;截止9月17日,96家深加工玉米库存246.2吨,较上周增加5.48%,库存上升但预计下周减少 [22] - 10月10日北方四港玉米库存85.2万吨,周环比增加13.8万吨,当周四港下海量58.1万吨,周环比增加11万吨;广东港内贸玉米库存19.3万吨,较上周减少2.2万吨,外贸库存19.4万吨,较上周增加7.7万吨,进口高粱56.9万吨,较上周增加26.5万吨,进口大麦103.3万吨,较上周增加7.9万吨,全部谷物198.9万吨,增加39.9万吨 [25] 淀粉市场 - 本周(10月9日 - 10月15日)全国玉米加工量58.17万吨,淀粉产量29.35万吨,较上周增加2.55万吨,开机率56.74%,较上周升高4.93% [28] - 华北玉米现货下降,淀粉现货下降,副产品价格稳定,山东利润盈利,本周吨玉米黑龙江利润17元/吨,较上周减少13元,山东利润76元/吨,增加41元 [28] - 截止10月15日,玉米淀粉库存119.9万吨,较上周增加0.8万吨,增幅0.67%,月增幅5.27%,年同比增幅46.94%,预计下周库存上升 [28] 替代品市场 - 小麦价格方面,华北到厂价基本2460元/吨,价格偏强;小麦与玉米价差扩大,华北、东北玉米回落,华北与东北玉米价差缩小,华北玉米与01玉米价差下跌 [36] 养殖市场 - 本周(10.9 - 10.16)自繁自养利润 - 203元/头,较上周减少67元/头,外购仔猪利润 - 347元/头,较上周减少51元/头 [40] - 本周(10月9日 - 10月15日)白羽肉鸡养殖利润 - 1.55元/只,上周 - 1.62元/只 [46] - 蛋鸡本周养殖成本3.42元/斤,养殖利润 - 0.56元/斤,上周 - 0.3元/斤 [46] 深加工下游市场 - 本周F55果葡糖浆开机率37.24%,较上周增加2.14%,麦芽糖浆开机率40.26%,较上周增加1.23% [49] - 本周瓦楞纸开机率62.6%,较上周增加3.1%,箱板纸开机率66.61%,较上周增加3.79% [49] 第三章 周度数据追踪 未提及具体周度数据追踪的详细分析内容,仅展示了相关图表,涉及三元生猪走势、生猪存栏、外购仔猪养殖利润、白羽肉鸡养殖利润、全国鸡蛋价格、蛋鸡养殖利润、淀粉糖和纸厂开机率、玉米及替代品价格、玉米和淀粉相关价差等图表 [40][44][48][50][58]
红薯产业挑大梁 南航新疆驻村工作队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中国民航网· 2025-10-17 11:07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田以丹 通讯员姜波、薛越、王永贵 报道:金秋十月,南航驻和田地 区皮山县皮西那乡工作队的330亩红薯种植基地迎来丰收。田间地头,村民们正忙着采挖、分拣、装 车,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南航供图) 自2020年起,南航新疆驻村工作队持续推进"木棉红"红薯种植计划,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推广科学种植 技术、成立专业合作社,逐步建立起标准化的红薯产业体系。今年,在集团大力支持下,工作队与专业 农业公司深度合作,实施更科学的种植管理,精心选育的"普薯32号"(俗称"西瓜红")不仅色泽鲜艳、 果肉红润,而且口感清甜软糯,富含微量元素"硒",营养价值突出。 正在田间忙碌的村民阿卜杜拉·麦麦提表示:"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赚钱,采摘期每天有150元收入,一个 月能增收4000元左右。"今年红薯长势良好,预计总产量将突破390吨,亩产达1.3吨以上,为村集体创 收103万元。 下一步,工作队将推动红薯产业升级:一是与当地食品加工厂建立稳定合作,在鲜薯销售基础上,重点 拓展红薯干、红薯粉条等深加工产品线,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二是推动优质红薯进入南航航食供应链, 构建"空中+地面"品牌传播体系,让皮西那乡的 ...
来南宁为壮乡农业打call !2025年广西国际农业博览会定档11月6日至9日
南方农村报· 2025-10-16 16:04
博览会基本信息 - 2025年广西国际农业博览会定于11月6日至9日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为期4天 [1][2] - 博览会主题为"融合发展 循环便利 新质赋能 乡村振兴" [3] - 活动着重促进农产品产销精准对接 进出口贸易扶持 直播带货选品配对以及农业新科技推广应用 [4] 广西农业产业基础 - 广西糖料蔗 水果 桑蚕等产业规模稳居全国第一 [8] - 形成粮油 糖蔗 蔬菜 水果 蚕桑 茶叶 中药材 家畜 家禽 渔业10大千百亿元特色产业集群 [9] - 培育了广西六堡茶 广西沙糖橘 柳州螺蛳粉 百色芒果 永福罗汉果等"桂字号"农业品牌 [10] 博览会展示内容 - 展览面积约3万平方米 共设置10个展馆 [19] - 展区包括全国精品农业展区 地市综合形象展区 新农人展区 乡村振兴展区 粤桂协作展区 现代种业展区 农业机械化展区等 [20] - 重点展示"桂字号"品牌 如融安金桔 天等辣椒酱 三江红茶 以及列入2025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的荔浦芋 藤县粉葛和柳州螺蛳粉 [14][16] 粤桂协作成果 - 粤桂协作展区将展示两省区农业产业协作成果和农产品及加工制品 [24] - 在原有新能源 茧丝绸等8大产业集群和49个特色产业品类基础上 持续挖掘龙须菜 宁明星油滕 龙胜黄金果 忻城糯玉米 巴马香猪等特色产业 [31][32] - 针对荔枝和芒果等销售压力大的情况 开展30余场产销对接活动 推动广西优质农产品畅销全国 [36] - 在2025年广西"桂字号"百色芒果产销对接会暨粤桂协作帮扶促消费专项行动中 现场签约金额达3.1亿元 [38][39] 媒体赋能与推广 - 活动期间主流媒体与自媒体达人将组成传播矩阵 通过短视频 直播带货等形式进行线上推介 [46] - 通过"媒体+产业"深度融合 打破地域限制 将全国采购商 网红达人等资源精准导入产区 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协同体系 [47][48] - 现场媒体将深度挖掘"桂字号"品牌文化 以文化赋能提升产品附加值 助力从"卖产品"向"卖品牌"转型 [50][51]
玉渊谭天丨“我们的豆子该卖给谁?”美国大豆出口下降苦了豆农
央视新闻· 2025-10-16 15:36
目前美国大豆正值收获季,但豆农们却面临困境……谭主对比美国1—7月出口数据发现,美国大豆不只对华出口停滞,全球 出口量下降也尤为明显,美国多地豆农只能自行出国推销寻求生机。 不仅是大豆,美国共有309类商品对华及全球出口双双下降,这意味着美国对华出口受阻后,多类商品未能找到可替代的出 口增长点。美国豆农表示,美国农民更想要开放的贸易机会和自由的市场,而不是美国农业部补贴↑ ...
助力乡村产业更有韧性、农文旅融合更富活力 浙川牵手 给四川乡间带来了什么?
四川日报· 2025-10-16 07:58
浙川东西部协作模式与成效 - 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运营模式,企业每年向当地村民发放工资上百万元,村民获得土地租金和就地务工收入 [2] - 企业在柏垭镇建成5000多亩油橄榄种植基地,年产值即将突破4000万元,实现企业与地方的共赢 [3] - 5年来,浙川两地通过农产品品牌打造、农业园区建设和乡村资源开发等举措,共同推动四川农业现代化与产业链延伸 [3] 就业促进与技能培训 - 振兴工坊项目已累计投入资金4.6亿元,落地173个项目,预估年产值12.8亿元,带动近2万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助力人均每月增收超2000元 [5] - “蓝鹰工程”在四川省68个县(市、区)推广,今年新增校校结对67对、校企结对88家,培养学生2641人,毕业生就业起薪均超6000元/月 [6] - 依托“天府建筑工”“川菜大师傅”等劳务品牌,累计培育建筑工匠超1万人,带动近百万人就业,创造千亿元级劳务收入 [6] - 今年1至7月,浙江帮助四川实现转移就业5.18万人、省内就近就业0.9万人 [7] 农产品品牌化与市场拓展 - 通过品牌化、市场化管理及共建产业园区,推动金阳青花椒、盐源苹果等凉山州农产品品牌走向全国,例如果园亩产值从不到1万元提升至超20万元 [9][10] - 川西“高山蔬菜”、川南“精品水果”等特色品牌已名声大噪,浙江企业参与共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动产业从单一走向多元、从生产向全链条发展 [10] - 依托东西部协作,四川推动“川字号”农产品与浙江市场、全国市场深度融合,例如举办茶叶评选、斗茶大赛等茶旅活动 [10] 农文旅融合发展 - 学习浙江德清、开化、缙云等地经验,四川集中发布10条特色旅游线路,并优选41条乡村漫游路线,助力18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革命老区县资源融合 [11] - 创新推出“红原大草原雅克音乐季+永嘉楠溪江雅克音乐季”双品牌模式,近五年累计举办相关活动30余场,每年设立不少于200万元文化交流专项资金 [12] - 对25个特色乡村、65个特色点位进行包装推介,打造人文美景体验、美食品鉴、非遗民俗休闲等沉浸式业态 [12]
东北:总产量同比稳中有增
期货日报网· 2025-10-16 06:49
新季玉米产量与质量 - 黑龙江玉米播种面积较去年稳中略降,但单产同比增加,预计新季玉米总产量同比稳中有增 [3] - 黑龙江东部地区玉米单产多在12至13吨/公顷,去年为11至12吨/公顷,部分高产地块可达15吨/公顷,个别达18至20吨/公顷 [3] - 新作玉米品质普遍好于去年,容重水平同比明显增加,毒素水平偏低,少量上市玉米容重多在710至720g/L,部分达740至750g/L [3] 玉米种植成本 - 今年黑龙江地区玉米种植成本同比普遍下降,主要原因是地租成本同比下降,其他农资成本基本不变 [4] - 黑龙江东部地区平均地租约为12000元/公顷,去年为13000元/公顷,农资成本为6000至6500元/公顷,种植总成本为18000至18500元/公顷 [4] - 按照12吨/公顷产量和18000元/公顷总成本计算,30个水潮粮种植成本约为1500元/吨(0.75元/斤),折合14个水玉米成本约1900元/吨(0.95元/斤),预计新粮到港价格为2100至2150元/吨 [4] 市场情绪与价格走势 - 新作玉米开秤价整体高开低走,某深加工企业30个水潮粮收购价从9月中旬的0.85元/斤降至9月24日的0.79元/斤 [6] - 在丰产预期下市场情绪相对谨慎,下游企业短期处于被动建库阶段,贸易商收购态度谨慎,多采用快进快出策略 [6] - 部分农户表示若30个水潮粮价格低于0.8元/斤会惜售观望,市场普遍关注0.75元/斤的价格支撑效果 [6] 玉米市场供需展望 - 今年以来锦州港平舱价运行区间为2000至2400元/吨,9月26日为2310元/吨 [7] - 国内新作玉米丰产预期较强,预估产量同比稳中有增,产需缺口补充需关注小麦替代及政策粮源投放力度 [7] - 生猪及禽类养殖存栏量仍处相对高位,但养殖企业利润处于亏损或临界点,玉米深加工行业利润欠佳,加工需求表现较弱 [7] 后市价格预期 - 相关企业认为今年玉米市场整体表现或相对平稳,价格波动区间相对有限 [8] - 价格下方看种植成本支撑和基层售粮情绪,上方看下游企业建库情绪、谷物替代规模及政策粮源拍卖节奏 [8] - 短期(11月前)市场对价格预期偏弱,中期下跌空间有限,长期向上空间有限,重点关注玉米小麦价差及政策变化 [8] 期货工具运用情况 - 玉米产业链各环节对期货工具认知和运用逐步深入,期货价格已成为重要决策参考,基差点价模式在现货采购销售中占比达30%至50% [9] - 上游种植端通过期货套期保值及“保险+期货”等模式锁定销售价格,某农场牵头500多户参与“银期保”项目获得信贷支持和定向收粮保障 [9] - 下游企业通过期货市场卖出套期保值规避库存价值下跌风险,交割库通过发挥交割功能增厚利润,期货盘面机会成为企业重要盈利来源 [9][10]
绿色种植,红薯更畅销
人民日报· 2025-10-16 06:22
红薯种植规模与产量 - 红薯种植面积达3800余亩 [1] - 平均亩产5000斤 [1] 绿色种植方式 - 种植过程全程施用有机肥和农家肥 [1] - 采用人工与机械结合的方式除草 [1] - 田间作业的拖拉机全部采用新能源农机作业以降低碳排放 [1] 市场表现与经济效益 - 通过绿色种植方式,红薯销路好且身价上涨 [1] - 绿色种植的红薯受到市场青睐,价格比普通红薯高 [1] - 种植方式既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追求,也为农民带来收益 [1]
“建德师傅”一站式助力“技能致富”
杭州日报· 2025-10-15 10:27
项目启动与核心模式 - “建德师傅”一站式孵化体系项目在杭州市正式启动,标志着该技能人才品牌在培育模式、服务效能与产业带动能力方面迎来全面升级 [2] - 项目整合“技能、产业、品牌”三大功能,创新推出“定标准、学技能、严考核、练实战、帮创业”的五步孵化模式 [2] - 项目依托4家公共实训基地、23家培训机构和村镇培训站点,打造“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年均培训超1万人次 [2] 品牌内涵与产业规模 - “建德师傅”是涵盖草莓师傅、豆腐包师傅、麻糍师傅、家政服务“建德阿姐”等多类特色产业技能人才的共同品牌 [3] - 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育4.2万名“建德师傅”,带动就业11.2万人,实现全产业链产值113亿元 [3] - 孵化基地配套建设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与豆腐包师傅实训店,使学员无需跨区域即可完成从技能学习到就业创业的全流程孵化 [3] 预期目标与经济效益 - 项目预计年均孵化就业上岗人员将超过4000人,助力学员实现“以技提薪”,年收入提升20%以上 [3] - 计划每年新增创业实体1000家以上,并通过数据归集培育一家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亿元的龙头企业 [3] - 力争五年内带动1.3万名城乡劳动者实现技能就业 [3] 成功案例与发展愿景 - 具体案例包括将“建德豆腐包”发展为连锁品牌的詹润、带领农户发展草莓产业的洪神安以及打造“建德阿姐”家政品牌的余兵燕 [4] - 未来项目将进一步发挥“小师傅带动大富裕”的效应,推动“建德师傅”从区域品牌走向全国,为城乡融合与共同富裕注入动能 [4]
多维发力助力乡村振兴,深圳龙华绘就科技兴农新图景
南方农村报· 2025-10-15 10:04
文章核心观点 - 深圳市龙华区依托“数字龙华、都市核心”战略,在现代农业领域通过数字技术、智能装备和人才引进等多维度发力,推动科技兴农和乡村振兴 [10][11][12][13] 农业龙头企业规模 - 龙华区拥有16家农业龙头企业,包括国家级1家、省级12家、市级3家 [14] - 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达13家,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34.4亿元 [15]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生产 - “藻生贵虾”项目采用AI技术实现“海虾陆养”,系统具备零水交换杜绝污染和大数据分析监测水体及对虾生长情况两大优势 [4][5][6][7][8] - 深圳农科玉研发“鲜食玉米种植与加工全程AI智能指导与监控”系统,利用AI算法精准预测采摘期、识别病虫害,并通过二维码构建透明农业信任体系 [23][24][25][26] - 华之粹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赋能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在黑龙江佳木斯开展黑土地富硒大米智慧农业示范,在海南文昌打造椰子种子资源圃物联网智慧监管 [29][30][31] 涉农配餐服务数字化升级 - 灿城依托自主研发的食材溯源管理系统,整合超过10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6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及90余项软件著作权,实现农产品全流程数字化记录 [39][40] - 德保通过供应链管理软件与16大种养殖基地直连,实时同步食材数据,并利用智能检测软件对农残、微生物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目前已服务国内外700余家客户,惠及200万余人次团餐 [41][42][43][44][45] 智能装备强化农业硬件支撑 - 中农华牧提供全方位物联网解决方案,产品包括电子标识、RFID采集器、传感器、无人植保机等,其动物电子计步器可对家禽进行生命周期跟踪和健康监测 [49][50][51][52] - 龙华区多家企业专注农业智能装备,覆盖大棚、稻田、养殖场等场景,包括养猪行业智能化装备体系和水产养殖管理系统,实现环境监测、省电、增产等目标 [60][61][62][63][64] - 区内企业生产的传感器、温控设备、无人机等应用于智能农机、冷链物流和田间作业,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并降低损耗 [66][67][68] 人才引进与政策支持 - 深圳大学龙华生物产业创新研究院“藻生贵虾”团队由教授领衔,采用“藻类+AIOT”技术,年产量达200吨,并已引进或培育科技类企业25家,其中9家由高层次人才创办,年度总产值达10亿元 [72][73][74][75][76][77][78] - 微宇渔业由海归高层次人才创办,推行“一城一厂”模式,规划打造十亿级产业规模的现代化“城市海洋牧场” [79][80][81][82] - 龙华区现有乡村工匠323人,其中副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303人,另有农村乡土专家12人,这些人才在农业生产经营一线技能突出、贡献显著 [86][87][88][89][90][91]
湖南永兴农村创业主体突破万家 特色产业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中国新闻网· 2025-10-15 03:11
农村创业主体增长 - 近三年农村创业主体从3920家增至10486家,增长超过167% [1] - 创业带动就业人数从1.96万人增至4.82万人,增长约146% [1] - 四大特色产业汇聚全县45%的新增创业主体 [5] 创业支持政策与生态优化 - 构建"资金+用地+服务"支持体系,每年设立800万元双创专项资金 [3] - 实施"点状供地"模式和"一网通办"服务,民宿项目成本较传统模式降低超30% [3] - 针对油茶产业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后,半年内新增120家相关创业主体 [3] - 投资400余万元提质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免房租和导师对接服务 [7] 三级创业服务平台网络 - 建立"县级园区+乡镇基地+村级服务站"体系,县级中国银都文创园入驻80余家企业,2024年带动5.2万人就业 [4] - 乡镇基地开展"订单式"培训,2024年直播电商培训带动150人开网店,平均月销超3万元 [4] - 村级设立242个服务站,2024年代办事项1万余件,"村邮点"帮寄农产品快递15万件,物流成本降20% [4] 特色产业发展成效 - 永兴冰糖橙建成2万余亩高标准基地,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达8亿元 [6] - 油茶产业通过深加工开发护肤品等产品,线上销售额占比达40% [6] - 中药材产业带动500余户年增收1.2万元 [6] - 农旅融合打造20个"采摘园+民宿"项目,其中"东头野渡"民宿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带动周边10户以上就业 [6] 产业与市场拓展 - 电商产业园配套冷链仓解决生鲜存储运输难题,2024年带动线上销售额18亿元 [4] - 永兴冰糖橙项目带动300户农户种植,户均年增收2.5万元 [6] - 返乡青年的稀贵金属回收项目在华创科技产业园孵化后带动20人就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