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旅
搜索文档
奋力谱写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
广西日报· 2025-10-31 10:29
"人才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支撑。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广西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 院党委书记马敏表示,学院将紧紧围绕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要求,聚焦广西特色农业提质、智慧农 业、数字乡村建设等关键领域,紧密对接广西现代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优化专 业设置,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着力培养一批懂 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创新的高素质"新农人"。 全会要求"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需统筹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 党委副书记、乡长张翠华介绍,香粉河入选广西首批美丽幸福河湖,香粉河水利风景区2024年更被认定 为自治区水利风景区,该乡以"大方汽车营地—雨卜苗寨—滨水平台—嵘溪瀑布"旅游示范带为轴,配套 露营基地、民宿集群,推出金秋烧鱼节、苗绣研学等项目,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与民生福祉。龙 胜各族自治县龙胜镇金结村驻村第一书记颜强认为,乡村全面振兴必须把生态保护与村民增收统筹起 来,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村民。"现在村里环境美了,游客多了,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 了。"颜强介绍,金结村聚焦农旅融合发展,依托山水资源打造 ...
湖南永兴农村创业主体突破万家 特色产业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中国新闻网· 2025-10-15 03:11
农村创业主体增长 - 近三年农村创业主体从3920家增至10486家,增长超过167% [1] - 创业带动就业人数从1.96万人增至4.82万人,增长约146% [1] - 四大特色产业汇聚全县45%的新增创业主体 [5] 创业支持政策与生态优化 - 构建"资金+用地+服务"支持体系,每年设立800万元双创专项资金 [3] - 实施"点状供地"模式和"一网通办"服务,民宿项目成本较传统模式降低超30% [3] - 针对油茶产业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后,半年内新增120家相关创业主体 [3] - 投资400余万元提质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免房租和导师对接服务 [7] 三级创业服务平台网络 - 建立"县级园区+乡镇基地+村级服务站"体系,县级中国银都文创园入驻80余家企业,2024年带动5.2万人就业 [4] - 乡镇基地开展"订单式"培训,2024年直播电商培训带动150人开网店,平均月销超3万元 [4] - 村级设立242个服务站,2024年代办事项1万余件,"村邮点"帮寄农产品快递15万件,物流成本降20% [4] 特色产业发展成效 - 永兴冰糖橙建成2万余亩高标准基地,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达8亿元 [6] - 油茶产业通过深加工开发护肤品等产品,线上销售额占比达40% [6] - 中药材产业带动500余户年增收1.2万元 [6] - 农旅融合打造20个"采摘园+民宿"项目,其中"东头野渡"民宿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带动周边10户以上就业 [6] 产业与市场拓展 - 电商产业园配套冷链仓解决生鲜存储运输难题,2024年带动线上销售额18亿元 [4] - 永兴冰糖橙项目带动300户农户种植,户均年增收2.5万元 [6] - 返乡青年的稀贵金属回收项目在华创科技产业园孵化后带动20人就业 [4]
川渝跨区域合作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新华网· 2025-10-13 09:08
近年来,重庆市永川区吉安镇与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立石镇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跨区域合作模式,来自吉安镇、立石镇的十个村联合成 立重庆永泸强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聚焦农业服务、农旅发展等业务,依托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销售等联农带农富农产业,推动农村集体经济 高质量发展。 10月11日,在重庆市永川区吉安镇寒泸村的永泸农事服务中心,重庆永泸强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操作智能设备加工稻谷。新华社 记者 黄伟 摄 10月11日,在重庆市永川区吉安镇石松村,重庆永泸强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线上直播售卖大米。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10月11日,在重庆市永川区吉安镇寒泸村的永泸农事服务中心,重庆永泸强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将大米装袋密封。新华社记者 黄 伟 摄 ...
财经聚焦|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有何新看点?
新华社· 2025-09-22 23:05
金秋消费季活动概况 - 金秋消费季活动于9月初持续至11月底,主题为“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是中国农民丰收节的重点活动 [2] - 活动呈现城乡消费新场景,包括新鲜果蔬、农村文创产品、农旅体验项目等,显示出城乡消费市场的巨大潜能 [1] - 活动覆盖多地,如黑龙江佳木斯举办“稻种嘉年华”,浙江杭州汇集56家农业经营主体展销粮油、畜禽、中药材等产品,河南郑州展示非遗面塑、麦秆画等特色产品 [5] 农产品销售数据与平台支持 - 抖音平台在9月10日至19日期间累计销售农特产品超1.2亿单,订单量同比增长56%,成交额同比增长47%,其中超三成交易额由店播模式达成 [5] - 京东、拼多多、美团等6家电商平台推出消费补贴、流量扶持、入驻支持等25项惠农措施 [5] -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8家金融机构发布助农专项贷、消费满减、积分兑换等34项助农举措 [5] 年轻消费群体趋势 - 越来越多年轻人青睐“土而美”的农产品,大学生等年轻群体加入金秋消费大军 [7] - 年轻人首选网络平台下单“尝鲜”,例如通过拼多多“多多丰收馆”一键拼购各地品质农货 [7] - 农旅体验项目吸引年轻游客,如浙江丽水云和县的“稻田乐园”9月以来游客量同比上涨约20%,大学生是主要群体 [7] 行业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 - 部分地区存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不完整的问题,包括产地预冷设施和冷库偏少、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不高等 [9] - 需对农产品产地冷链设施、市内配送中心等建设作出规划,并推广数字技术应用以管理仓储、装卸、运输等环节 [9] - 地方政府采取多项措施,如安徽铜陵设置白姜直销点,浙江杭州深化“村播成长计划”设立13个村播实践教学点,山东建设改造县、乡、村综合服务网点2200余个 [11] 产品创新与市场拓展 - 通过物理速冻等技术延长农产品销售时间和距离,例如荔枝可实现错季上市,拓展海外市场 [11] - 应注重提升农产品“性价比”,通过差异化、个性化产品减少行业“内卷” [11] - 构建安全畅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有助于持续释放消费潜能,使农产品“出村进城”更高效 [12]
创富工坊 带领群众增收有方(神州看点)
人民日报· 2025-09-11 06:13
创富工坊模式创新 - 采用企业发包村民接单的柔性生产模式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并提供稳定收入来源[1] - 通过整合办事窗口释放空间打造多功能中心包括便民服务农产品展销和共享直播间[1] - 引入乡村合伙人机制如星缘农场划出10亩亲子体验区开拓增收新路并实现家门口就业[2] 运营成效与规模 - 累计接单超1000笔吸引企业10余家总体增收99万元帮助300余名村民就业[2] - 接待参观团组370余批游客1.5万人次并通过直播间销售农产品[2] - 工坊覆盖来料加工农旅融合电商直播等多元业态培育15家特色工坊[2][3] 产业协同与资源整合 - 区委组织部牵头13所高校参与青年担任带货主播乡村设计师和文旅推荐官[3] - 多部门协同提供政策支持技能培训销路对接和权益保障[3] - 建立台账机制实现平时小单各自做急时大单统一派提高订单承接能力[3] 产品与市场拓展 - 手工编织产品通过90后书记直播销往全国包括手提包公文包野餐篮等[3] - 在天津礼品展博会亮相后获得700多箱葡萄订单并策划10余场农旅活动[3] - 工坊升级为融合电商直播研学体验和农产品展销的多元平台[4] 区域发展与品牌建设 - 通过大带小强带弱机制串起周边农文旅资源构建示范片区[4] - 从单一生产空间升级为促进产业融合和发展模式创新的综合平台[2][4] - 品牌提质升级推动一坊引领多村联动共富共赢的发展格局[4]
湖北仙桃:锚定特色谋突破 绘就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中国发展网· 2025-07-21 17:22
产业升级 - 优斯特服饰通过返乡创业模式带动就业增收 政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扎根发展[2] - 聚兴橡胶从事废旧轮胎再生加工业务 被鼓励加大节能降耗投入推动清洁化智能化生产[2] - 服装产业正通过乡贤招商实现延链补链 从"小作坊"向"大集群"转型发展[2] - 富硒资源开发推动农旅项目市场化运营 包括渔泛稻田和"硒乡里"商业街等项目[2] 城乡融合 - 以美丽集镇 和美乡村 美丽景区一体化推进为抓手 通过精细管理盘活村级资源[3] - 依托富硒特色农业培育新业态 包括采摘体验和民俗展演等消费新场景[3] - 健全企业联农带农机制 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群众[3] 政府支持 - 仙桃市政府明确"产业倍增壮底盘 城乡融合提品质"为核心发展目标[1] - 要求相关部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支持企业安心扎根舒心发展[2] - 强调政府 学校 应急部门联动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设立免费消暑场所[3]
重庆市“万企兴万村”行动民营企业家专题培训在美心红酒小镇开班
搜狐财经· 2025-07-11 11:03
乡村振兴培训活动 - 重庆市工商联主办"万企兴万村"行动民营企业家专题培训班 为期3天 吸引50多家企业代表参与 通过政策解读 案例教学 实地考察等形式探索乡村振兴路径 [1][3] - 培训汇聚茶叶 农旅 民宿 农产品加工等领域企业家 重点分析农旅融合 茶叶产业 金融赋能等典型案例 邀请业内专家和企业家授课分享 [3] - 美心红酒小镇作为全国首批优秀案例 分享农旅融合发展经验 包括生态酿酒葡萄种植 索道建设 农旅产业合作 青年返乡就业帮扶 闲置厂房改造 农副特产集市等举措 [3] 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模式 - 美心红酒小镇采用"以农为本 文旅融合"模式 整合农业 文化 旅游资源 让农民成为产业链参与者和受益者 计划深化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 引进全球优质项目 [5] - "万企兴万村"行动通过经营性合作和公益性帮扶促进乡村五大振兴 全市已有11605家企业结对帮扶6034个村 8107家企业实施8858个投资项目 总投资635.25亿元 [7] 政企合作平台建设 - 培训活动搭建政企沟通桥梁 为民营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和合作平台 通过实地学习成功经验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9] - 选择美心红酒小镇作为培训地点 旨在让企业家身临其境学习交流 提升参与乡村振兴的能力 [9]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民宿兴村”烹热“蓝田味” 产教融合“链”动发展新引擎
央广网· 2025-05-25 15:31
乡村振兴与民宿经济 - 蓝田县九间房镇峪口村依托荞麦特色产业实现农旅融合 2024年荞麦岭接待游客105万人次 带动村集体增收110余万元 累计旅游综合收入近7000万元 [3] - 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开发荞麦酒 咖啡等8类26种产品 带动周边民宿 餐饮等业态60余家 形成"种植-加工-文旅"全产业链 [3] - 云涧凡尘民宿等24座精品民宿节假日入住率超九成 带动村民租金+工资双收入及就业 200余返乡人才激活山乡经济 [3] 职业教育与人才培养 - 蓝田厨师学校作为陕西首家标准化烹饪类公办中职 采用"双元育人"模式 与西安38家星级酒店定向培养 累计输送200余名专业人才 [6] - 学校构建"基础理论+专业技能+社会实践"三位一体培养体系 设立12位高级技师授课的进阶课程 年均开展3-4期社会培训 累计培养烹饪人才3000余人次 [7] - 西安市已打造28个劳务品牌 每年输送技能人才6 7万余人 "蓝田厨师"成为重点培育的劳务品牌 [7] 银发经济与康养产业 - 西安白鹿溪谷国际颐养中心构建一体化养老服务体系 配备七大专业团队 开设20余类课程 提供全周期健康管理 [8][10] - 中心建立三级医疗体系 从基础诊疗到三甲医院绿色通道 目前一 二期已全面开放 [11] - 西安市累计建成家庭养老床位885个 老年助餐点864个 形成医养康养结合的服务体系 [11] 低空经济与智能制造 - 蓝田县布局低空经济与智能制造双赛道 2024年实现航空器安全飞行3900小时 智造园区入驻企业59家 [12] - 蓝田三元科技创新园总投资19 8亿元 建成69栋厂房 形成航空航天 电子元器件集群 祥达电子预计年产值增长40% 新增岗位150个 [14] - 蓝田通用机场自2023年10月试运行以来入驻企业23家 安全飞行1 3万架次 西安将推进无人机试飞 物流运输等商业应用 [14]
一季度全省创业担保贷款十点七八亿元,同比增长百分之十八点三 融资门槛降低 创业活力提升
四川日报· 2025-05-04 09:33
文章核心观点 四川省通过提升创业担保贷款额度、完善创业政策保障、优化创业服务等举措,促进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推动经济平稳运行 [1][2] 创业担保贷款额度提升 - 个人申请额度由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小微企业申请额度由400万元提高至600万元,且按国家有关规定贴息 [1][2] - 近3年累计发放创业补贴3.04亿元,创业担保贷款169.51亿元,扶持自主创业96.7万人,带动就业162万人 [1] - 一季度全省创业担保贷款10.78亿元,同比增长18.3% [1] 政策支持与创业者反馈 -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政策措施升级创业担保贷款额度,这是时隔两年后再次升级 [2] - 泸州醉豪禾酒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睿敏认为政策降低融资门槛,营造良好创业生态 [2] 创业服务优化 - 四川组建省、市、县三级创业指导专家团队,全省已有创业指导专家3071人,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全过程智力支持 [3] - 内江市余千平受创业指导专家建议和帮扶,规划豪猪养殖场农旅融合发展 [3] 高校创业氛围 - 吉利学院为学生提供免费办公场地和运行资金,激励学生创业 [4] - 吉利学院学生黄溪钰受学校氛围影响创业,团队专注通用型机器人底盘技术研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