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郭元强专题调研民生工作: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长江日报· 2025-07-10 21:49
医疗行业 - 武汉市第一医院利济路院区扩建项目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有效缓解院区业务用房紧张状况[1] - 强调扩容和提质相结合,持续加强重点专科建设,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1] - 为武汉打造国际医疗创新高地作出贡献[1] 社区服务 - 硚口区宗关街道申新社区不断完善设施、创新机制,提供就业、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2] - 强调加强社区服务能力建设,倾情关心呵护"一老一小"[2] - 加快构建社区养老和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更好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育[2] 城市管理 - 古田公园是利用城市边角空地打造的口袋公园[2] - 强调突出便民惠民,把握口袋公园用地灵活、简洁实用、环境友好的特点[2] - 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做好公园、景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区域卫生保洁工作[2] 民生发展 - 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抓民生也是抓发展[3] - 着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实际问题[3] - 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着力促进居民增收减负[3] -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托幼服务,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3]
山东移动:5G“织”网,文旅“焕”新
齐鲁晚报· 2025-07-10 09:43
网络覆盖与基础设施升级 - 公司在曹州古城、水浒好汉城、青龙山景区等重点区域实施"一域一案"网络保障策略,新开通5G-A基站66处,实现主要景区连续覆盖 [2] - 景区单日网络承载量提升至60万人次,现场网速达700M/s,支持直播、短视频等高流量场景流畅运行 [2] - 高速网络保障客流高峰期扫码入园"秒速完成",并满足游客实时分享文化活动现场需求 [2] 智慧景区管理与服务创新 - 公司构建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整合GIS地理信息系统、园区广播、视频监控等应用,优化游客预约、错峰、限流管理 [4] - 通过300余处监控点位实现"一张网、一个大屏"实时监控,提升高峰期接待效率与智能化管理水平 [4] - 曹州牡丹园部署AI智慧沉浸式体验空间,打破季节限制,提供牡丹历史互动体验 [4] 文化IP数字化创新 - 公司推出"非遗+旅游"新模式,结合VR全景直播技术,实现线上穿越齐鲁花海、观赏非遗制品 [6] - VR技术推动牡丹文化传播与创新转型,吸引线上用户线下体验非遗魅力,塑造牡丹文化新IP [6] - 数字技术促进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美学结合,助力非遗技艺市场化 [6] 数智化战略与未来方向 - 公司以"数智化"为核心,持续输出技术能力与场景化解决方案,赋能文旅产业与乡村振兴 [7] - 千兆网络与传统文化结合,打造"云端"数据与文旅体验的深度融合 [7]
赣鄱大地,到处都是“活跃跃”
科技日报· 2025-07-10 09:30
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 - 高安市富硒辣椒产业园占地2000亩,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学校团队共建"高安辣椒产业研究院",并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建立辣椒新品种选育示范基地 [3] - 采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使园区苗期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60%,辣椒总种植面积达1.5万亩,总产值突破2亿元 [3] - 江西圣农食品有限公司实现全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覆盖养殖、加工、物流等环节,新品种白羽肉鸡父母代种鸡市场占有率达20%,向全国15省提供超4000万套种鸡 [3][4] 中医药与传统文化创新 - 仁和集团通过现代技术将传统中药汤剂转化为颗粒剂型(如"二冬汤"颗粒),推动参鹿补片、养血当归颗粒等经典方剂剂型改良 [5] - 金溪县通过古建筑收储托管机制激活2000余栋古建筑,利用VR技术打造传统村落"线上博物馆"和数字化管理系统 [6] 文旅融合与品牌建设 - 滕王阁景区推进"还江于民"工程并开展跨国文化交流活动(如英国茶艺与赣菜融合、意大利咖啡师与豫章茶文化对话) [7] - 进贤县文港镇通过中国毛笔文化博物馆整合数千家制笔作坊资源,统一区域品牌标识,形成"政府做品牌、企业做市场"模式 [8]
专家称下一阶段CPI有望改善,呈现低位温和回升态势
快讯· 2025-07-10 08:03
CPI展望 - CPI有望改善 呈现低位温和回升态势 [1] - 增量政策与存量政策协同显效 推动供需结构持续改善 [1] -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政策逐步落地 对相关行业价格起到支撑作用 [1] 服务消费领域 - 服务消费潜力持续显现 支撑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文化旅游、健康服务等领域价格上涨 [1]
甘肃与东盟合作热度攀升 多领域互动迈向纵深
中国新闻网· 2025-07-10 02:06
农产品贸易 - 甘肃对东盟出口值达6.8亿元,同比增长1.8倍,其中柑橘出口716万元,同比增长1.09倍,主要销往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 [1] - 甘肃礼县柑橘凭借细腻口感和价格优势,赢得越来越多马来西亚消费者的青睐 [1] - 甘肃苹果、高原夏菜、中药材在东盟市场潜力显著,已通过推介会促成多项农贸协议落地 [3] - 甘肃的洋葱、宽粉、中草药在东南亚市场受欢迎 [3] 中医药合作 - 甘肃中医药大学(曼谷)敦煌医学科在泰国设立,首批21名泰国学员已毕业 [3] - 两位甘肃中医专家即将赴泰开展临床教学,推广针灸等中医疗法 [3] 文旅与工业合作 - 2024年甘肃入境游客同比增长137%,马来西亚游客数量居首 [4] - 莫高窟与吴哥窟的文旅对接具有合作潜力 [3] - 金川集团在印尼的镍矿项目落地,甘肃光伏产品对东盟国家出口量激增 [4] 展会与市场推广 - 第31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印尼、泰国、柬埔寨等国的特色产品受到消费者追捧 [1][3] - "甘香丝路,食联南洋"等推介会成为甘肃农产品进入东盟市场的重要渠道 [3] - "环球撮合荟"马来西亚国别馆成为甘肃农产品的海外展示窗口 [3]
“小切口”落实“大战略” 岳西英山携手共建省际毗邻合作区
中国发展网· 2025-07-09 15:27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 - 安徽省岳西县与湖北省英山县共建省际毗邻合作区,作为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抓手 [1] - 两县以"交通互通、产业共融、生态共保"为突破口,探索大别山革命老区协同发展新样板 [1] - 2022年两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编制《岳西—英山省际毗邻地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合作区发展规划》,规划即将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2] 合作机制与规划进展 - 两县建立专班推进、定期会商机制,制定2025年度工作要点 [2] - 安徽、湖北两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审查合作区发展规划,争取2025年获批 [2] - 规划以"一山两景一中心,一路两园共振兴"为愿景,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2] 项目投资与产业协同 - 两县围绕生态康养、绿色食品药品、轻工业生产、交通基础设施、能源水利5大类谋划23个项目,总投资约873.97亿元 [3] - "白帽—杨柳湾"先导区谋划2025年重大项目5个,总投资达5亿元 [3] - 两县联合策划红色研学、生态康养等跨省精品旅游线路,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 [3] 交通与文旅融合 - 岳西县鹞落坪与英山县桃花冲旅游专线开通,串联两大核心景区,直达时间缩短至十几分钟 [1][3] - 专线开通后游客驻留时间平均增加两天 [3] - 两县推进G318国道(岳西-英山段)、大别山旅游风景道岳西段等交通项目,谋划"十五五"期间构建"一横四纵两环"交通网络 [3] 未来发展规划 - 两县以"规划获批"为首要任务,以交通互联和文旅融合为突破口,推动更多领域合作 [4] - "十五五"期间将提升协作水平,构建省市县对接机制,培育壮大产业集群 [4] - 展望2035年,目标建成"红色文旅引领、绿色产业支撑、区域治理协同"的发展标杆 [4]
南京浦口火车站文商旅融合焕新发展活力
新华日报· 2025-07-09 07:19
历史建筑活化与文商旅融合 - 南京浦口火车站文化旅游区通过"老建筑+新内容"的创新实践,将百年老站转型为文商旅综合体,实现历史肌理与潮流文化的融合[1] - 街区保留火车站大楼百年建筑的历史质感,同时引入泡泡玛特等潮流文化IP装置,吸引年轻群体[2] - 创新模式让老建筑从历史符号转变为可触摸的生活空间,成为展示城市文化的新窗口[2] 文化活动与情感共鸣构建 - 举办"背影的重量·脊梁的温度"主题摄影展,30幅作品通过父子情深等场景展现情感联结[3] - 展览设在朱自清雕像旁,将文学意境与当代影像结合,实现历史文化从教科书走向生活场景的转化[3] - 父亲节期间开展亲子合影、露天电影等活动,通过可参与、可分享的形式引发市民情感共鸣[3] 商业运营与消费潜力挖掘 - 街区探索"文化体验+消费转化"新模式,风雨廊书店、背影咖啡等商家推出文化惠民活动[4] - 活动带动周边文创、餐饮消费额显著增长,构建文化、商业、旅游共生共荣的生态系统[4] - 未来将深化"文旅+IP+消费"机制,通过"小而美"的精准运营持续挖掘区域消费潜力[4]
超2000场活动!浙江推出2025年暑期促消费行动
国际金融报· 2025-07-08 20:18
暑期促消费行动方案 - 浙江省商务厅等12部门印发《"激情浙夏 快乐消费"2025年暑期促消费行动方案》,旨在释放消费潜力 [1] - 方案聚焦文化旅游、体育赛事、夜间经济、餐饮服务、农业休闲等重点领域 [1] - 计划暑期(7至8月)全省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超2000场 [1] 文化旅游领域 - 启动"缤纷夏日 浙里好玩"2025浙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 [1] - 推出演艺狂欢、海边度假、暑期研学等十大主题产品 [1] - 发布百条暑期亲子研学旅游路线 [1] - 开展"跟着交通去旅行"活动,推出水上精品航线、低空旅游、最美农村路自驾游等交旅融合体验项目 [1] - 全省联动举办超1000场文旅促消费活动 [1] - 启动"跟着电影游浙江品美食"暑期消费季,发放2025年省级电影消费券 [1] 夜间经济领域 - 启动"购在中国·浙夜好生活"消费季 [2] - 发布一批省级夜经济坐标,推广夜食、夜购、夜游、夜展、夜健、夜学场景 [2] - 推动各地发布暑期夜生活指引 [2] - 全省联动打造100个以上特色夜间集市 [2] - 鼓励文化、购物、娱乐等场所延长暑期开放时间 [2] - 引导商场、餐饮、娱乐等业态推出夜间专属优惠 [2] - 鼓励平台企业发放夜间消费券、打车券 [2] - 鼓励经营主体分时分段减免停车费 [2] - 推动地铁、公交延长夜间运营时间 [2]
浙江发布促消费七大行动 释放“暑期经济”活力
搜狐财经· 2025-07-08 19:19
文旅消费 - 浙江省推出《"激情浙夏 快乐消费"2025年暑期促消费行动方案》,聚焦文化旅游、体育赛事、夜间经济等重点领域,实施七大行动,计划在7月至8月举办超2000场促消费活动 [1][2] - 启动"缤纷夏日 浙里好玩"2025浙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推出演艺狂欢、海边度假、暑期研学等十大主题产品,发布百条暑期亲子研学旅游路线 [2] - 发放2025年省级电影消费券,推动各地发放文旅消费券,文博场所延长开放时间,力争全省图书馆夜间开放率达到90%以上 [2] - 举办"诗画浙江@世界"入境游主题活动,加强海外推广,鼓励各地推出暑期入境游专享优惠 [2] 体育消费 - 通过举办2025世界排球联赛男排总决赛、第三届"衢州烂柯杯"世界围棋公开赛、2025年全国田径锦标赛等重大赛事,配套推出"住宿+文旅"消费套餐 [2] - 依托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浙BA),发放赛事消费券,发展"赛事+文旅体验""赛事+服务消费"等融合模式,引导赛事场馆周边餐饮、零售等业态推出"赛事票根"专项优惠 [3] 夜间经济 - 启动"购在中国·浙夜好生活"消费季,发布一批省级夜经济坐标,打造100个以上特色夜间集市 [3] - 鼓励文化、购物、娱乐等场所延长暑期开放时间,引导商场、餐饮、娱乐等业态推出夜间专属优惠,鼓励平台企业发放夜间消费券、打车券,鼓励减免停车费,推动地铁、公交延长夜间运营时间 [5] 创新消费 - 推动首店加速落地,鼓励知名品牌设立暑期快闪首店,推出"暑期限定首发"新品 [6] - 推进"人工智能+消费",鼓励商圈引入智能导购机器人、智能支付系统,设置AI体验区,推广智能产品 [6] 乡村消费 - 推进"百县千品"享特产、"百县千园"游乡村、"百县千场"趣农运等活动,组织乡约浙里"村BA""村歌""村舞"等村字号、农字号特色活动1000场以上 [6] - 推动赛事与"土特产"展销、民俗演出、农事体验等场景融合,打造"白天赛场竞技、夜间村头赶集"的全新体验 [6]
浙江推出2025年暑期促消费行动
快讯· 2025-07-08 11:16
文旅消费 - 启动"缤纷夏日 浙里好玩"2025浙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推出十大主题产品和百条亲子研学旅游路线 [1] - 开展"跟着交通去旅行"活动,推出水上航线、低空旅游、自驾游等交旅融合项目 [1] - 全省联动举办超1000场文旅促消费活动,发放省级电影消费券并推出票根优惠 [1] - 迭代文旅惠民卡权益,推动各地发放文旅消费券,联动商家推出景区门票、餐饮住宿优惠 [1] - 推动文博场所延长开放时间,全省图书馆夜间开放率目标90%以上 [2] - 举办抖音旅交会暨电商大赛,加强海外推广并推出入境游专享优惠 [5] - 优化重点文旅场所多语种服务环境,提升入境游体验 [6] 体育消费 - 举办国际国内重大赛事如世界排球联赛、围棋公开赛、全国田径锦标赛,配套推出"住宿+文旅"套餐 [7] - 开展"跟着赛事游浙里"活动,推动群众体育赛事进景区、街区、商圈 [8] - 开展青少年体育培训,公共体育场馆推出分时分段优惠 [9] - 启动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浙BA),发放赛事消费券并发展"赛事+文旅体验"模式 [10] 夜间经济 - 启动"浙夜好生活"消费季,发布省级夜经济坐标,打造100个以上特色夜间集市 [11] - 鼓励文化、购物、娱乐场所延长开放时间,推出夜间专属优惠和消费券 [12] - 加强商业街区夜间灯光建设,放宽商业外摆并允许户外促销活动 [12] 餐饮服务 - 开展"餐饮活动进商场"等主题活动,打造"餐饮+百货零售、体育赛事、文旅演艺"融合场景 [13] - 推广智慧点餐和移动支付,鼓励餐饮企业推出学生、教师优惠并延长营业时间 [13] - 组织"百家名店·餐饮惠民促销"和"暑期美食探店"话题营销 [13] 商圈消费 - 推动暑期首店加速落地,知名品牌设立快闪首店并推出暑期限定新品 [14] - 支持首店首发体验活动,通过直播探店等形式打响"浙里首发"品牌 [15] - 推动"一城一主题"促消费活动,鼓励发布暑期消费优惠指南和城市礼品榜单 [16] 数字消费 - 推出暑期"浙优云品"电商消费券,鼓励电商平台配套优惠券打造爆款浙品 [19] - 引导电商平台设立暑期消费专区,开展"暑期冰冰节"等促消费活动 [19] - 组织直播电商基地与产业带结合,集中开展直播带货并举办全省直播电商大赛 [19][20] 乡村消费 - 组织"百县千品"推介活动,推动农产品进服务区、商超、社区 [21] - 举办休闲农业精品线路联动展示大会,目标农业休闲观光2500万人次以上 [21] - 组织"村BA""村歌"等特色活动1000场以上,探索"赛事+节庆+集市"一体化模式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