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助贷机构名单“瘦身”进行时银行合规成本提升加剧马太效应
中国证券报· 2025-07-10 04:47
行业洗牌加速 - 互联网助贷行业正在加速洗牌,头部助贷平台频现合作名单,中小平台逐渐退出市场 [1] - 银行等金融机构风险偏好收紧,倒逼市场向头部平台集中 [1] - 多家银行、消金公司密集披露合作机构名单,涉及营销获客、联合贷款、支付结算、风险分担及逾期清收等业务类型 [1] 新规推动合规转型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新规,要求商业银行对助贷平台实行名单制管理,并公开披露合作名单 [2] - 新规自10月1日起施行,外国银行分行、信托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参照执行 [2] - 部分银行已开始删减合作名单,反映行业对中小助贷平台的合作规模持续压缩 [2] 利率红线明确 - 部分中小助贷平台曾通过协议嵌套、业务转包等方式变相抬高利率至超24% [1][3] - 新规封堵"隐形加价"空间,要求银行确保借款人综合融资成本符合24%红线 [3] - 银行曾因合作平台转包行为导致终端融资成本攀升,失去风险把控力 [3] 头部平台优势凸显 - 蚂蚁、美团、抖音、京东、马上消费金融、度小满、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等头部平台在多家金融机构合作名单中高频出现 [4] - 金融机构看重头部平台的流量优势,如宁银消金与蚂蚁、字节跳动、百度、美团等合作,实现线上消费场景全覆盖 [4] - 头部平台因客户量大、抗风险能力强,成为银行优先合作对象 [3][4] 合作机构准入评级机制 - 亿联银行建立"三三结构"评级模型,从主体维度、资产管理维度、流程管理维度评估合作机构 [5] - 主体维度评估股东背景、管理团队稳定性、杠杆倍数、财务状况等 [5] - 资产管理维度关注客户流量来源、资产定价结构、风险管理能力等 [5]
不良告知短信漏发送 超二百万元小贷罚单指向信用信息管理
中国经营报· 2025-07-09 09:52
征信市场监管加强 - 重庆小雨点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因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相关管理规定被罚款249 1万元 创小贷行业单次最大罚单金额 [1] - 小雨点小贷回应称被罚原因为早期系统偶发性不稳定导致不良告知短信漏发送 相关问题已于2025年5月完成整改 [1] 非银金融机构处罚案例 - 宝马汽车金融(中国)因未经同意查询个人信息或企业信贷信息被罚款90 1万元 [2] - 重庆海尔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因违反信用信息管理规定被罚款48万元 相关责任人被罚7 1万元 [2] - 厦门金美信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因违反信用信息管理规定被罚款82万元 [2] - 海尔消费金融公司因违反信用信息管理规定被罚款25万元 [2] - 长安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因违反信用信息管理规定被罚款53万元 [2] 行业常见违规形式 - 客户营销过程中授权文件不明确或授权范围模糊 授权流程未严格执行 [3] - 反洗钱工作不到位 未按规定完成身份认证导致无法准确识别客户身份 [3] - 未经同意采集信息 过度采集个人信用信息 违规查询或未按约定用途查询信用信息 [3] 合规体系建设方向 - 机构需完善技术手段 增加自查环节 建立多重核验机制 [4] - 应设立专门审查部门或岗位 建立全面审查制度 涵盖征信业务各环节 [4] - 需定期开展内部审计 建立问责培训机制 制定应急预案 [5] - 加强人员专业知识培训 建立长效风险防范机制 包括监测预警和评估措施 [5]
平安消金,休教借款人负我
虎嗅· 2025-07-08 12:03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董必政 头图 | 平安消金官网 相较于头部玩家招联消金、兴业消金的营收、利润双双下滑,这家成立仅5年的公司,是如何在巨头林立的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的呢? 答案就在于,平安消金杀伐果断,做好了资产规模和风控的平衡。 一、背靠陆金所 2020年4月,平安消金在上海正式成立,是首家由保险公司参与设立的持牌消费金融企业。 表面上看,中国平安集团持股30%,是第一大股东。但另外三家股东——融熠、未鲲(上海)、锦炯(深圳)均被同一家公司陆金所控股。这意味着,陆金 所通过关联公司,牢牢掌握着平安消金70%的股权。 近日,平安消费金融(下称"平安消金")发布了堪称亮眼的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19亿元,同比增长24.6%;公司实现净利润10.2亿元,同比 暴增108%。2024年,公司总资产已攀升至542.93亿元,同比增长33.8%。 在消费金融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平安消金的这份成绩单,堪称腰部客户的突围典范。 (图片来源:天眼查) 目前,平安消金的服务网络已覆盖全国近2500个县城,其中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用户占比接近85%。与此同时,平安集团的线上与线下渠道、陆金所等均可 ...
多元化融资扩大消费信贷空间
经济日报· 2025-07-08 06:14
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 - 中国人民银行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 明确金融促消费的"路线图" 通过引导消费金融机构拓宽融资渠道 加大消费金融投放 满足消费领域金融服务需求 [1] 消费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与成本 - 消费金融机构面临资金来源成本高、渠道单一等问题 高成本资金制约其发展 无法提供可持续的低成本信贷 [2] - 《意见》提出加大债券市场融资支持力度 支持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发行金融债券 拓宽资金来源 扩大消费信贷规模 [2] - 金融债券是消费金融机构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补充中长期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 [2] 消费金融机构发债情况 - 今年以来 海尔消金、杭银消金等7家消费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共发行121亿元金融债 最高票面利率2.20% 最低1.69% 均低于往年 [3] - 海尔消金6月18日发行10亿元金融债 主体信用等级"AAA" 募集资金用于补充中长期资金 优化资产负债期限结构 [3] - 金融债期限3-5年 能匹配中长期资产配置 解决"短钱长用"问题 锁定低成本资金 提升盈利能力 [3] 政策优化与融资渠道拓宽 - 《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取消非银机构发行非资本类债券审批要求 改为事后报告制 便利消费金融机构自行调整发债节奏 [4] - 消费金融行业处于稳步上升期 规模扩张需要更多低成本资金夯实资本实力 将优势从负债端传导至资产端 促进消费 [4] - 消费金融公司资金来源包括股东资金、同业借款、ABS、银行贷款等 新修订的《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允许接受股东所在集团母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存款 增强流动性支持能力 [6] 行业发展趋势与竞争优势 - 消费金融公司需提升自主获客和自主风控能力 合理确定贷款综合利率水平 [9] - 招联金融创新数智化"自服务"体系 完善客户增信机制 转变贷后管理模式 提升用户体验 [9] - 中原消费金融建设自主风控能力 根据客户行为规律与违约逻辑 形成分层体系 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 [9] - 消费金融公司可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 完善客户画像 提供高质量、差异化服务 确保贷款利率与风险相匹配 [10] - 行业需将金融服务嵌入各类消费场景 高效推进场景化获客 支持消费提升 [11]
利率创年度新低!海尔消金再发ABS背后
北京商报· 2025-07-07 22:22
融资动态 - 海尔消金2025年内第三次公开募资,发行15亿元ABS,优先A档票面利率1.8%创行业年度新低 [1] - 2025年累计发行一次金融债(10亿元)和两次ABS(各15亿元),展示强劲融资实力 [1] - 截至2024年末累计发行7单ABS产品规模超百亿元,2024年发行三期ABS(46.5亿元)和一期金融债(15亿元) [2][4] - 2024年9月完成增资,注册资本从15亿元增至20.9亿元(增长40%) [4] 利率趋势 - 本期ABS优先A级利率1.8%较3月第一期(2.03%)下降23个基点 [2] - 行业ABS和金融债票面利率整体呈下行趋势,2024年平均贷款利率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 [3] - 资产池加权平均贷款利率23.57%,加权平均剩余期限10.05个月 [3] 资产质量 - 2024年末表内贷款余额279.83亿元(同比+9.61%),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2.15% [4] - ABS入池资产全部为正常类贷款,初始起算日贷款余额15亿元 [3] - 2024年末资本充足率11.28%(较上年+0.53个百分点),但2025Q1降至11%略低于行业平均 [2] 业务结构 - 线上业务占比超80%,线上线下自营业务合计占比79.46% [4] - 表外联合贷/助贷余额64.49亿元(同比+108.75%),手续费及佣金收入4.69亿元(同比+66.31%) [8] - 会员服务收入从2023年0元增至5348.83万元 [8] 行业观察 - 2025年行业共发行9期ABS(超100亿元)和10期金融债(121亿元) [3] - 监管支持拓宽融资渠道,政策持续"加码"推动ABS和金融债常态化发行 [1][5] - 10月将施行助贷新规,要求动态公示合作名单 [9] 合规管理 - 因违反信用信息管理规定被央行罚款25万元 [6] - 借款流程需授权地理位置信息(精确至街道)和签署征信查询授权书 [6] - 回应称收集地址信息是"经营规范需要",已建立个人信息保护机制 [6][9]
又有消金公司,发10亿金融债
中国基金报· 2025-07-07 21:22
宁银消金金融债发行 - 宁银消金拟发行2025年第二期金融债券 规模10亿元 期限1年 簿记建档日为7月10日 [1][2] - 本期债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及监管机构允许的其他用途 [2] - 公司在4月22日已成功发行第一期金融债券 规模10亿元 票面利率1.79% 期限1年 [2] - 联合资信评估给予公司主体信用评级AAA 本期债券信用评级A-1 [2] - 公司前身为华融消费金融 2022年5月宁波银行受让全部股权成为控股股东 目前注册资本36亿元 宁波银行持股94.17% [2] 宁银消金业绩表现 - 截至2024年末 公司总资产598.15亿元 较2023年末增长31.92% [3] - 发放贷款和垫款合计581.17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39.46% [3] - 2022-2024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7.71亿元 18.02亿元 29.90亿元 [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26亿元 2.02亿元 3.03亿元 [3] 消金行业发债情况 - 年内已有7家消金公司累计发行11期金融债券 募集资金规模达131亿元 [1][4] - 杭银消金 马上消金 中银消金 宁银消金均于年内发行两期金融债券 [4] - 2023年10月监管简化债券发行审批程序 取消非银机构发行非资本类债券审批 改为事后报告制 [4] - 2025年6月央行等六部门发文支持符合条件的消金公司发行金融债券 [4] 行业影响分析 - 消金公司通过发债获取中长期资金 优化资产负债期限结构 降低流动性风险 [5] - 发债为业务拓展提供稳定支撑 支持公司可持续发展 [5] - 充足稳定的资金来源为公司业务拓展注入更强动力 [5]
又有消金公司,发10亿金融债!
中国基金报· 2025-07-07 21:20
宁银消金金融债发行 - 宁银消金拟发行2025年第二期10亿元1年期金融债券 票面利率将通过簿记建档确定 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监管允许用途 [1][3] - 这是公司年内第二次发债 4月已成功发行首期10亿元金融债 票面利率1.79% 联合资信给予主体AAA评级 债券A-1评级 [3] - 公司前身为华融消费金融 2022年5月宁波银行收购控股 现注册资本36亿元 宁波银行持股94.17% [3] 宁银消金业绩表现 - 2024年末总资产598.15亿元 同比增长31.92% 发放贷款和垫款581.17亿元 同比增长39.46% [4]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从7.71亿元增至29.90亿元 净利润从0.26亿元增至3.03亿元 呈现持续高速增长 [4] 消费金融行业发债趋势 - 2025年已有7家消金公司发行11期金融债 累计募资131亿元 其中杭银、马上、中银、宁银均发行两期 [6] - 政策层面持续放宽 2023年10月取消非银机构非资本类债券审批 2025年6月六部门发文明确支持消金公司发债 [7] - 发债有助于消金公司获取中长期资金 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降低流动性风险 为业务扩张提供稳定支撑 [7]
【Fintech 周报】九台农商行将申请退市;A股银行板块市值年内涨超2万亿元;河北资产冲刺IPO
钛媒体APP· 2025-07-07 17:44
监管动态 - 曾林峰正式出任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担任中共北京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共北京市委金融工作委员会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 [1] 行业动态 - A股银行板块市值年内涨超2万亿元,申万银行板块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达17.26%,总市值达14.7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37万亿元 [2] - 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揭晓,6家中资银行进入前10强,21家中资银行进入前100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稳居全球前四 [2] - 险资年内举牌升至19次,信泰人寿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华菱钢铁股份至3.4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5% [3][5] 企业动态 - 招商银行获批筹建招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0亿元,高于兴业、中信两家AIC的100亿元 [6] - 九台农商行将申请退市,吉林金控拟以每股H股0.70港元、每股内资股人民币0.63元全面现金要约收购 [6] - 红塔银行迎来新任党委书记胡文剑,该行前身为玉溪市商业银行,2015年更名并引入云南合和等企业法人投资 [7] - 蚂蚁集团2024年研发投入234.5亿元,三大AI管家用户超1.3亿,其中43%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 [8] - 长银消费金融49%股权遭冻结,涉及金额2.625亿元,此前该公司贷款规模突破300亿元 [8] - 京东消金在天津经开区启幕,将投入200人团队建设运营中心、数据中心、风控中心和研发中心 [9] - 河北资产冲刺IPO,或成首家港股上市的地方AMC,递交上市申请距股改仅10天 [9] - 黑龙江金联云通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由50亿元增至100亿元,增幅100% [9][10] - 京东白条推出付费额度服务,按每日0.065%的费率收取日服务费,折合年化接近24% [10] - 上海黄金交易所吸纳泰康人寿为会员,险资加速布局黄金市场 [10] - 荷全保险资管筹备组获批成立,母公司荷兰全球人寿2024年保费收入101.7亿欧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439.7% [11]
中原消费金融×火山引擎:AI驱动客服效率与品质双跃升
AI在消费金融行业的应用 - AI正成为消费金融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 [1] - 公司作为首批接入豆包大模型的金融机构,在服务效率与风险管理方面成效显著 [1] - 公司基于自研智能化架构,融合豆包大模型、DeepSeek等主流大模型,打造"元擎Matrix"智能中台 [1] - 目前95%以上的大模型调用来自豆包大模型 [1] 智能客服系统 - 智能客服系统提供便捷的个性化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 [3] - 大幅降低人工坐席负荷,提升合规性和专业性 [3] - 基于豆包大模型的多模态能力,智能客服系统以95%的准确率覆盖80%常规咨询 [4] - 文字交互响应达毫秒级,显著释放人工坐席压力 [4] - AI可智能分流复杂问题并推送客户画像,通过会话分析反哺知识库优化 [4] - 知识库适配时间从1周压缩至24小时 [4] - 人工客服检索知识库时,系统智能推荐应答策略 [4] - 电话客服场景中,通过语音识别与NLP技术实时解析诉求,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 [4] - 登录状态下提供个性化关联推荐,未登录状态推送TOP5热点问题 [4] 全量质检系统 - 基于豆包大模型实现全渠道、全流程、全数据100%质检监控 [5] - 质检规则准确率超90%,累计分析通话超百万次 [5] - 传统质检单次规则上线需3-7天,引入大模型后上线周期压缩至1-2天 [5] - 大模型质检使违规检出率大幅提升,录音违规检出率提升近12倍 [6] - 文本风险识别量增长74%,服务态度等专项模型准确率超90% [6] - 智能化质检通过实时坐席辅导、多维度数据看板,强化风险防控并优化服务 [6] 未来发展方向 - 将持续探索大模型在用户体验、金融合规等场景的深度应用 [6] - 以科技优化服务、筑牢风控基石 [6]
鑫闻界|央行罚单“送”到海尔消金
齐鲁晚报· 2025-07-07 09:54
央行处罚与融资动态 - 海尔消费金融因违反信用信息管理规定被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罚款25万元,处罚决定日期为2025年6月,公示期限3年 [1] - 公司发行2025年首期10亿元金融债,债券期限3年,利率2.2%,募集资金用于补充中长期资金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1] - 公司发行2025年第二期ABS规模达15亿元,其中优先A档票面利率1.80%创行业年度新低 [2] 业务发展与经营数据 - 公司线下场景分期业务覆盖教育、医美、乐居三类场景,2024年末销售人员28人,人均产能1.22亿元 [2] - 2023年末线下自营销售人员25人,人均产能8196万元,2024年人均产能同比增长48.9% [2] - 公司已构建同业拆借、股东存款、金融债、ABS、银团贷款等多元化融资体系 [1] 公司背景与行业地位 - 由海尔集团等5家大型企业集团共同发起成立,是我国扩大消费金融公司试点范围后第一家获批开业的全国性消费金融公司 [1] - 我国首家由产业发起设立的产融结合消费金融公司 [1] - 近年来业绩持续增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