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
搜索文档
促消费 看消金公司如何“助功”
金融时报· 2025-10-17 08:57
双节消费热潮与公司业绩 -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消费金融市场活跃,文旅、餐饮、家电等领域收获显著 [1] - 马上消费在10月1日至10月8日服务新用户35.16万人,新增交易额达45.75亿元 [2] - 海尔消金通过接入银联云闪付提供“0首付、0利息、0手续费”的智家分期服务,覆盖城市和产品范围扩大,累计放款额和笔数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2] - 安逸花App日活跃用户数(DAU)超315万,其Deepseek大模型日均调用超2300万次,智能风控模型日均调用超32.5亿次 [3] 政策支持与行业响应 - 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鼓励金融机构扩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 [4] - 4家消费金融公司首批入选《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的贷款经办机构,积极响应“国补”政策 [4] - 消费金融公司通过“国补+满减+分期”组合优惠方案,围绕手机终端、新型AI硬件等开展精准促销,有效激活用户数字消费潜力 [4] - 招联金融依托数智化优势优化服务流程,简化手续以确保政策红利快速直达消费者 [5] 产品创新与科技赋能 - 建信消费金融在App内推出家电以旧换新专区,提供12期免息福利,并于9月至10月为新注册用户推出每日派发5000份最高188元免息券的抽奖活动 [2] - 马上消费推出行业首个个人碳账户“马上绿洲”,累计开通用户数逾578万户,推动碳减排量超8330万吨 [7] - 在2025年10月1日至10月8日期间,马上消费通过线上业务办理实现节能减排6594.29吨,其中减少碳排放6448.25吨 [7] - 招联金融的智鹿大模型广泛应用于各类业务场景,成为提升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的重要支撑 [7] 行业展望与战略方向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补上内需短板,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6] - 消费金融公司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擎,增强普惠服务便利性,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7] - 业内人士认为四季度消费热度有望持续攀升,新的消费模式和业态将为市场带来更多活力与机遇 [7]
多点突破 上海普惠金融新进展
中国证券报· 2025-10-16 22:21
政策框架与目标 - 上海金融监管局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围绕构建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效、增强风险防控能力三大核心目标,明确多项实操举措 [2] - 方案聚焦构建普惠信贷错位竞争格局,要求金融机构保持小微企业有效增量信贷供给,并持续升级“沪惠保”“沪家保”等本土普惠保险项目 [2] - 规划至2030年末,实现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率、服务能力与治理体系的全面提升 [2] 数字化转型举措 - 政策推动以评估促发展、以数字促转型,优化上海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功能,整合多方数据以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 [2] - 升级“保险码”平台,使市民可足不出户享受便捷的普惠保险服务 [2] - 方案通过完善尽职免责机制,旨在打消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顾虑,激发服务积极性 [2] 金融机构实践与成效 - 平安消费金融推出适配产品,依托全线上申请、便捷授信优势为新市民提供专属信贷方案,累计已发放超5亿元消费贷款 [3] - 截至2024年底,平安消费金融累计服务超1000万客户,贷款余额突破500亿元,服务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三线及以下城市客户占比近80% [3] - 平安融易通过快速审批通道为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例如在3个工作日内向一家贸易公司发放260万元贷款,助其解决资金垫付难题 [4][5] 具体案例与影响 - 政策实施后,平安融易上海分公司已为近15万名客户提供资金支持,有效解决企业资金周转难题 [5] - 具体案例显示,一笔260万元的贷款不仅帮助一家贸易公司拿下利润可观的订单,还为其节省了5万多元融资成本 [5] - 针对新市民的普惠金融服务,如提供消费贷款优惠券,可帮助用户节省两千多元利息,支持其安家置业 [3]
多点突破,上海普惠金融新进展
中国证券报· 2025-10-16 22:19
政策框架与目标 - 上海金融监管局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围绕构建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效、增强风险防控能力三大核心目标 [2] - 方案聚焦构建普惠信贷错位竞争格局,要求金融机构保持小微企业有效增量信贷供给,并完善尽职免责机制以激发服务积极性 [2] - 规划至2030年末,实现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率、服务能力与治理体系的全面提升 [2] 数字化转型举措 - 政策推动以评估促发展、以数字促转型,优化上海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功能以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 [2] - 升级“保险码”平台,使市民可足不出户享受便捷的普惠保险服务 [2] 金融机构服务实践与成效 - 平安消费金融推出全线上申请、便捷授信的适配产品,为新市民提供从日常消费到职业技能培训的专属信贷方案 [3] - 平安消费金融累计为新市民发放超5亿元消费贷款,累计服务超1000万客户,贷款余额突破500亿元 [3] - 其服务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近2500个县市,三线及以下城市客户占比近80% [3] 小微企业融资案例 - 平安融易通过快速审批通道,为一家大宗商品贸易公司负责人邱先生在3个工作日内发放260万元贷款,解决了资金垫付难题 [4][5] - 该笔贷款为企业节省了5万多元融资成本,并助力其拿下利润可观的订单 [5] - 政策实施以来,平安融易上海分公司已为近15万名客户提供资金支持 [5] 普惠保险产品发展 - 上海持续升级“沪惠保”、“沪家保”等本土普惠保险项目,以扩大保险保障对民生场景的覆盖 [2]
多家消费金融机构缘何集中换帅?
国际金融报· 2025-10-16 21:41
消费金融机构"一把手"近期密集调整:行业老将周文龙近日获批出任海尔消费金融总经理,京东消费金 融也在近日迎来了首任董事长,建信消费金融近期迎来了第二任总裁,晋商消费金融则迎来了第三任总 裁。此外,锦程消费金融和蒙商消费金融也在年内迎来了曾在成都银行和蒙商银行任职的总裁和董事 长。 资深行业专家认为,在《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简称"助 贷新规")落地生效前后,消费金融机构"一把手"集中更迭,不仅是人事变动,更是机构应对监管合 规、重塑业务模式的战略布局。未来消费金融公司将通过管理层换血推动组织变革,更加聚焦自营能力 建设、场景深耕与科技风控。 消金机构密集更换"一把手" 此外,在今年2月和6月,蒙商消费金融总经理马建兵和董事长杜慧的任职资格分别获得监管批复核准。 马建兵曾任廊坊银行、蒙商银行金融市场部负责人,从事经济金融相关工作近15年。杜慧先后在中国银 行内蒙古分行信息调研处、信息科技处、个人金融部、电子银行部、信息科技与网络金融部、信息科技 部工作;曾任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信息科技与网络金融部总经理、信息科技部总经理;2023年12月,获 批担任蒙商银行首席信息官。 应对 ...
马上消费金融孙磊点破可持续发展三大挑战:外部环境、内部转型与行业内卷如何破局?
新浪证券· 2025-10-16 21:38
会议概况 -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世博园区召开,主题为“携手应对挑战:全球行动、创新与可持续增长”[1][6] - 大会由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与新浪集团联合主办,汇聚约500位中外重磅嘉宾,其中约100位为海外嘉宾,涵盖政要、国际组织代表、诺奖得主及全球500强企业负责人[5][6] - 大会围绕近50个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涵盖能源与“双碳”、绿色金融、可持续消费、科技与公益等细分领域[6] 企业可持续发展挑战 - 可持续发展成为企业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的关键路径,但面临外部环境、市场波动、内部转型和激励机制等多重考验[3] - 外部环境挑战包括强监管行业的政策变动直接导致业务模式重构,以及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为企业战略确认带来巨大挑战[3] - 内部转型挑战在于平衡科技冒进与发展,部分企业存在“技术崇拜”倾向,过度追求概念型前沿技术而忽视应用场景和投入产出,或因过度保守而错失创新机遇[3] - 企业存在激励缺位和内卷严重的挑战,本质是资源配置失衡与发展方向模糊的产物,可能导致业务停留在组装加工、低端代工等低门槛环节[4] 应对策略与建议 - 政策层面需要建立清晰稳定的监管框架,并通过精准激励引导资源投向长期价值创造[4] - 企业层面需要强化战略韧性和价值聚焦,将可持续发展纳入核心规划,并提升自身核心能力[4] - 行业层面需推动共建共享的生态体系,通过协同创新提升整体竞争力[4] - 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需要政府、行业与企业形成合力才能突破发展瓶颈的系统工程[4]
重庆百货(600729):西部地区零售龙头 基本面持续改善
新浪财经· 2025-10-16 16:26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作为西部地区零售龙头,经营网点已布局重庆35个区县和四川等地,截至2025年6月30日共开设各类商场、门店275个 [1] - 公司百货业态实施“一店一策”和“1+6+N”调改策略,2025年上半年新增非购面积11.69万平方米,引进品牌38个 [1] - 公司超市业态推进生鲜+折扣、品质超市、精致生活馆三种店型调改,2025年上半年共计完成27家门店调改,调改后实现客流增量52.8万人次,增长15% [1] 管理层与经营效率 - 公司管理层汇聚零售、数字化、金融科技等行业经验,董事长为物美集团和多点Dmall系统创始人张文中,副董事长分别为马上消费金融董事长赵国庆和公司财务总监胡淳 [2] - 管理层团队拥有重百各业态事业部背景以及步步高背景,有望持续助力公司经营效率提升 [1][2] 对外投资与业绩贡献 - 公司持有马上消费31.06%的股权,马上消费是一家持有消费金融牌照的科技驱动型金融机构 [1][2] - 马上消费近5年业绩稳健增长,持续为公司贡献投资收益 [1][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8亿元、16.5亿元、18.6亿元 [2] - 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8倍、7倍、6倍 [2]
中银消金新副总裁获批!年内大股东增持后仍差2%达持股红线
南方都市报· 2025-10-16 12:52
10月1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发布的批复显示,同意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中 银消金")副总裁彭旭华的任职资格。 批复中提出明确要求,中银消金需严格遵守金融监管总局的有关监管规定,自本行政许可决定作出之日 起3个月内,要确保被核准任职资格的彭旭华到任,并在其到任后10日内向监管局报告到任情况。若未 在规定期限内到任,彭旭华的任职资格将失效。此外,中银消金还应督促彭旭华持续学习和掌握经济金 融相关法律法规,牢固树立风险合规意识,熟悉任职岗位职责,忠实勤勉履职。 资料显示,彭旭华曾担任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副行长、河北省分行副行长等职务。 在担任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时,彭旭华曾接受媒体专访,他表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 作是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最直接的体现。河北中行切实将消费者权益保护理念融入业务发展、经营 管理与风险防控全流程,全面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质效。通过开展培训宣传、提升客户体验、关注 特殊群体等途径,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2024年以来,中银消金高管团队调整步伐加快,多位核心岗位人选任职资格密集获批。 值得一提的是,8月19日, ...
金融机构密集披露助贷“朋友圈” 行业合作迈向规范化
证券日报网· 2025-10-15 21:09
监管政策与行业响应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于10月1日正式施行 [2] - 政策要求商业银行总行对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并通过官方渠道披露名单不得与名单外机构合作 [4] - 恒丰银行、上海银行、徽商银行、广州银行、华润银行、承德银行等多家银行及招联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中信消费金融、京东消费金融等消费金融公司已密集披露助贷合作机构名单 [1][2] 合作机构特征与类型 - 合作机构主要集中在蚂蚁、百度、京东、美团等头部互联网企业旗下公司及上市金融科技公司 [1][2] - 合作类型从单一导流转向营销获客、助贷、担保增信、催收服务等全链条服务 [2][3] - 具体案例如中信消费金融合作机构合计34家包括19家平台运营机构和15家增信服务机构中邮消费金融合作平台运营机构30家增信服务机构14家京东消费金融公布5家合作机构 [2][3] 合作动因与行业趋势 - 助贷机构为金融机构提供流量及垂直场景入口并通过技术赋能为金融机构提供大数据风控和反欺诈技术 [3] - 行业合作呈现头部集中、合规为先、结构优化的特征合作关系从单纯导流转向全周期合作服务 [3][4] - 未来趋势包括名单制管理常态化构建科技+金融深度协同生态以及竞争逻辑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 [4][5]
消金公司晒出千家“伙伴清单” 风控与场景各有侧重
金融时报· 2025-10-15 11:35
10月1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实施。 《通知》要求,商业银行总行应当对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通过官方网站、移 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渠道披露名单,及时对名单进行更新调整。 发挥优势 多元布局 从披露的合作名单整体来看,平台运营机构类型呈现多元分布。 作为助贷业务的核心参与方之一,在《通知》实施前的半年过渡期内,参照《通知》规定执行的持牌消 费金融公司已通过官网等渠道相继披露完成合作机构名单与合作类型,以充分落实监管要求。 消费金融公司牵手了哪些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有着怎样的差异化合作发展路径? 31家机构披露"伙伴名单" 在新规落地倒计时之际,消费金融公司开启了一轮合作机构名单的集中披露潮。 9月30日,在《通知》生效前一天,新更名不久的京东消金在官网对其合作机构进行了名单公示。名单 显示,该公司共有5家互联网贷款合作机构和3家贷后合作机构,以科技公司为主,包括北京转转精神科 技有限责任公司、天星数科科技有限公司、天津趣拿互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云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等。 9月26日,"银行系"的中信消 ...
消金公司晒出千家“伙伴清单”
金融时报· 2025-10-15 10:17
监管新规实施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于10月1日正式实施 [1] - 通知要求商业银行总行对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并通过官方网站等渠道披露名单 [1] - 在通知实施前的半年过渡期内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已参照规定通过官网等渠道披露合作机构名单 [1] 消费金融公司合作名单披露概况 - 31家消费金融公司已合计公布多达1133家(未去重)合作机构名单包括助贷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催收服务机构等 [3] - 京东消金在官网公示其合作机构名单共有5家互联网贷款合作机构和3家贷后合作机构以科技公司为主 [2] - 中信消金合作了19家平台运营机构和15家增信服务机构 [2] - 阳光消金涉及合作机构39家其中包括18家平台运营机构和21家增信服务机构 [2] - 小米消金涉及56家多场景的合作机构 [2] - 海尔消金公布了多达67家合作机构的名单其中助贷平台30家几乎涵盖所有头部互联网平台及主流消费垂直场景 [3] 合作机构类型与行业格局 - 平台运营机构主要分为四大类型:以蚂蚁、京东、度小满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集团、具有线上优势的互联网垂类流量平台、金融科技公司、其他的持牌金融机构 [4] - 头部消费金融公司如蚂蚁消金、招联消金、马上消金更聚焦于和头部流量平台或生态内部机构合作以形成稳定成熟的获客风控网络 [4] - 招联消金共有35家第三方合作机构其中推广机构8家、助贷机构11家、催收服务机构16家与蚂蚁智信、度小满等头部平台深度合作 [5] - 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在合作伙伴选择上更聚焦和母行的协同联动注重业务普惠性及风险控制 [5] - 兴业消金在其合作名单中增信服务机构达21家风险抵御能力较强 [5] 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合作逻辑 - 消费金融投诉多集中于隐性收费、合同条款模糊、催收不当、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 [6] - 新规对互联网助贷业务透明度作出明确约束成为消费金融公司调整运营模式的重要考验 [6] - 政策对消费金融公司合规经营提出更高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合规成本 [6] - 消费金融公司在训练大模型调用数据时需处理大量敏感信息安全措施不足易引发数据安全问题 [6] - 持牌金融机构与助贷平台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助贷机构业务形态更接近外包的金融服务商其合规压力更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