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商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双11进入AI赛点!抖音电商的进取与隐忧
搜狐财经· 2025-10-23 09:13
双11大促整体态势 - 2025年双11围绕“超长周期”与“低价”两大核心展开,各大电商平台策略趋同但侧重不同[2] - 主流电商平台预售启动时间密集,快手于10月7日率先开启,抖音和京东于10月9日晚8点加入,小红书于10月11日启动,天猫于10月15日开启预售[2] 抖音电商双11表现 - 抖音电商于10月9日启动大促,采用立减折扣、一件直降、消费券等直给式优惠,立减优惠力度达15%及以上,消费者最高可领取千元券包[3] - 大促前十日成绩显著:商城带动销售额破千万元商家数同比增长102%,搜索带动销售额破千万元商家数同比增长147%,销售额破亿元商品数同比增长240%,近9000家新商家首次参与销售额即破百万元[3] - 店播表现突出,10月9日至10月19日店播销售额破亿元商家数量同比增长900%,超4.1万商家直播销售额同比增长500%,超10万商品直播销售额同比增长300%[4] - 达人带货中,中小达人成为中坚力量,贡献销售额占比超80%[4] - 平台通过免佣、现金补贴、物流保障、流量激励等措施降低商家经营成本[3] 电商平台深层竞争维度 - 行业竞争从GMV数字比拼转向效率、品质与生态构建的综合性较量[6] - 效率方面,竞争涵盖下单、配送、售后、退换货全链路体验,京东依托自建物流形成高标准服务闭环,阿里菜鸟通过“预售极速达”将部分区域配送时效提升至分钟级,抖音电商主要依赖第三方物流,在高峰期间配送稳定性、服务广度及退换货流程上与头部平台存在差距[6] - 品质方面,抖音电商面临商品质量参差的挑战,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截至10月21日其累积投诉量达303013条,平台近三个月清退因虚假功效宣传的达人4.3万名,清退违规商家793家[7] - 生态方面,传统电商平台如天猫在双11预售开启后首小时有35个品牌成交破亿,1802个品牌成交翻倍,京东带电品类订单量同比增长超70%,抖音电商优势在于内容流量和兴趣推荐,但面临用户购物行为多为冲动消费、忠诚度指向达人、商品丰富度及价格竞争力与传统巨头有差距等挑战[7] AI技术在双11的应用 - 2025年双11显著特征是各大平台将AI技术全面落地,应用于智能搜索、智能客服、营销文案生成、仓储物流机器人分拣及配送路径优化等环节[9] - 天猫推出“AI万能搜”理解自然语言实现多轮对话,京东的“京小智”提供个性化购物建议[10] - 抖音电商以“AI交互”为核心,通过豆包接入抖音商城构建新的商品推荐入口,实现“AI荐货”以提升转化效率[10] - 抖音电商在AI应用上面临挑战,需将内容场的AI优势延伸至货架场景,并解决AI在品控、售后等环节构建信任机制的问题[11]
折扣越多、信任越少?双11正在透支“低价”神话
搜狐财经· 2025-10-22 21:42
10月20日晚8点,双11首轮尾款支付通道开启。不到两天,社交平台上已是吐槽声一片:消费者抱怨"各种 优惠太复杂","算来算去还是买贵了";商家则搬出店铺销量流量数据,指责"活动成本高、没效果"。 从17年前的"半价狂欢"到现在的"数字游戏",作为最经典的电商大促活动,双11正站在信任的岔路口,迎 接买卖双方的重新审视。 "烧脑"的双11,消费者买单吗? 今年双11,一笔订单的优惠明细能拉多长? | 金额明细 | × | | --- | --- | | 实际优惠金额以活动当天下单页为准 | | | 商品息价 | ¥7379.60 | | 共减 | 减¥3692.11 | | 单品直降及店铺优惠 | 减¥1166.00 V | | 官方立减 | 减¥911.70 | | 购物券 | 减¥200.00 V | | 88VIP专享9.5折 | 減¥20.70 V | | 平台及达人优惠 | 减¥40.00 V | | 淘金币 | 减¥1.96 | | 家电消费券 | 减¥0.00 V | | 红句 9折券已抵¥ 497.02,可再抵¥ 2.98 | 减 ¥541 75 V | 单品直降、店铺满减、官方立减、购物券、 ...
京东001号汽车拍出4200万高价,1600人竞拍
新浪科技· 2025-10-22 18:55
【#京东001汽车拍卖价超4200万#】今日,京东001号"国民好车"在京东启动拍卖仪式,起拍价1元。该 活动吸引了超21万人围观,超1600人参与竞拍,最高出价超4200万。据了解,此次竞拍,用户只需要交 100元保证金,如果放弃支付或支付后取消订单,将扣除保证金100元。由于毁约成本较低,该溢价最终 成交概率较小。 ...
多家平台发布涉税信息报送规则,电商税务合规已关乎生存
搜狐财经· 2025-10-22 17:46
本次新规的实施,从以下三个层面重构了电商税收征管的基本逻辑: (一)监管范围实现全覆盖 编者按:2025年6月,《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及配套税收政策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电商税收征管进入全新阶段。新规通过确立平台信息 报送义务,有效破解了长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征管难题,对各类电商经营者的合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将从新规核心要点、涉税风险识别及合规 建议三个维度展开分析,为市场主体适应监管新环境提供参考。 01 新规解析:电商税收征管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新规首次明确将网络商品销售平台纳入税收监管体系,其适用范围不仅包括传统B2C电商平台,还延伸至社交电商、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新兴业态。根 据规定,凡为网络交易活动提供网络经营场所、交易撮合、信息发布等营利性服务的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均需承担涉税信息报送义务。 具体而言,新规将以下七类平台纳入监管:网络商品销售平台、网络直播平台、网络货运平台、灵活用工平台、提供教育医疗等服务的平台、聚合服务平 台,以及小程序、快应用等新型平台形态。这种细化的分类方式实现了监管范围的最大化,有效防范了因商业模式创新导致的监管滞后。 (二)信息报送达到全透明 新规要求平台 ...
“霸总男团”发红包,短剧预热双11
36氪· 2025-10-22 17:07
行业趋势:短剧成为电商营销新范式 - 今年双11短剧以黑马之姿杀入电商战场,其沉浸式和戏剧张力的特点有望为电商增长开辟第二曲线[1] - 短剧营销正从品牌宣传向直接带货演进,参与规模和中小商家数量将提升不止一个量级[3] - 电商行业用户规模接近饱和,淘宝、京东的月活跃用户增速从2021年的双位数降至个位数,短剧成为刺激增长的新催化剂[9] 平台战略:字节跳动红果短剧引领变现 - 字节跳动旗下红果短剧推出“搜同款”功能,并与抖音电商全面打通,点击“订单”可进入电商页面查看短剧同款商品[3] - 红果短剧为抖音电商业务提供一个MAU达2亿的超级入口,在双11前夕完成引流入口对接[3] - 红果短剧与京东合作推出“双十一爱家惊喜剧场”,以品牌专区内容强化“买家电上京东”的心智[10] 平台战略:传统电商加码短剧布局 - 京东以年薪140万招聘短剧运营岗位,并在APP内开设“短剧”频道,部分剧集挂着努比亚产品购物链接[10] - 淘宝发布短剧扶持政策及“百亿淘剧计划”,联合兰蔻、海蓝之谜等品牌定制短剧,但目前短剧内容与购物功能尚未深度融合[12][13] - 拼多多开出50万年薪招聘短剧制片运营,推出“多多有好剧”计划并提供百亿流量扶持及单部最高100万元奖励[15] 营销模式:短剧带货机制与效果 - 短剧通过故事构建与用户的情感连接,“共情”引发“共购”,用户因认同角色而对商品产生天然信任与渴望[9] - 短剧演员组成“霸总天团”通过微博发红包为电商引流,红包嵌入“淘趣猫”等福利,形成“短剧IP引流到电商转化”的闭环[6] - 品牌定制短剧不仅具有促销作用,还有长尾效应,上线后能获得持续曝光,今年1月至5月各品类品牌的微短剧投放数量稳步提升[17] 竞争格局:短剧作为用户时长争夺战武器 - 淘宝将短剧置于首页底部重要入口,其主要目标是提升用户黏性和停留时长,双11期间淘宝的用户时长首次被超越[13] - 拼多多在7月、8月的外卖大战期间用户月均使用时长被淘宝反超,因此将短剧作为锁定下沉市场用户的长期战略[15] - 短剧以其强剧情、快节奏、低成本的特点,成为电商平台获取增量用户和时长的优质内容载体[9]
李佳琦回应“一夜之间赔了20亿”:都是假的,不用为我难过
齐鲁晚报· 2025-10-22 17:04
近日,社交平台上出现很多网友发布"双十一李佳琦赔了20亿"的帖子,相关传言引发热议。 0:00 / 1:09 随着各大电商平台陆续拉开"双十一"购物节大幕,不少消费者提前进入"选货"模式。今年"双十一",各大平台依然延续"战线拉长"策略,促销周期多从10 月下旬持续至11月中旬。 在优惠规则设计上,今年各大平台拿出各自"打法":京东与抖音于10月9日晚同步开跑,其中京东主打"现货开卖",推出官方直降及跨店满减等玩法,抖 音推出"一件直降"、消费券和专项补贴等;淘宝/天猫采用"预售+现货"组合,10月15日晚启动预售,10月20日晚开始支付第一波尾款并同步开启现货销 售,主打官方立减叠加消费券、品类券等多重优惠;拼多多则于10月16日晚开启大促,主打整点抢券、跨店满减等玩法。 10月20日晚,随着消费者开始支付第一波尾款,"双十一 没便宜"话题冲上热搜。不少消费者在经历一番计算比价后发现,部分商品即便预付定金,最终 到手价跟现货直买差不多甚至更高。一时间,"双十一 算不明白"等话题在社交平台上引发广泛共鸣。规则复杂、计算心累、实惠难寻,让不少人直呼"心 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编辑 张宝帆综合浙江在线 ...
中金:关注双11期间即时零售和外卖进展 AI赋能平台提效
智通财经网· 2025-10-22 16:36
中金主要观点如下: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金发布研报称,双11是电商在消费者粘性、优惠力度、购物体验等方面具备优势 的时间,平台也在主动加强消费者即时零售和电商交叉销售习惯的培养,双11是观察闪购和电商交叉销 售、即时零售使用习惯培养和大消费平台认知的重要窗口,双11期间即时零售和外卖表现、以及交叉销 售情况或成为判断后续格局的重要依据。今年以来,阿里在AI和电商结合方面有系列进展,AI能力提 升以及和电商紧密结合有望降低商家成本、改善匹配效率、提升消费体验。 阿里、京东在双11期间均将即时零售和外卖纳入活动范围:阿里巴巴双11有更多餐饮、酒旅、文娱企业 加入,闪购将首次参与到双11优惠中,目前已有40万家品牌门店接入淘宝闪购;京东本地生活首次联合 超300万餐饮、即时零售及酒旅商家参与京东11.11。双11是电商在消费者粘性、优惠力度、购物体验等 方面具备优势的时间,平台也在主动加强消费者即时零售和电商交叉销售习惯的培养,双11是观察闪购 和电商交叉销售、即时零售使用习惯培养和大消费平台认知的重要窗口,双11期间即时零售和外卖表 现、以及交叉销售情况或成为判断后续格局的重要依据。 AI提效赋能,带来消费者便 ...
双11的十七年之变:从“价格战”到“体验战”
搜狐财经· 2025-10-22 15:17
这个走过17年的购物节,早已从最初的"限时抢购"演变为持续近两个月的"购物季"。从淘宝2009年11月11日当天的单日狂欢,到今年抖音将中秋与双 11"打包"成57天超长周期,双11的边界不断被打破。 记得最早的时候,大家都要守着零点准时下单,生怕错过当天的优惠。但随着双11战线越拉越长,不少消费者都在问:这样的"双11"还有多少稀缺意义? 面对增长焦虑,平台试图以三大新动向破局——即时零售提升配送效率,AI技术优化购物决策,出海开辟新市场。 那么,各家平台具体如何布局?这些变化能否让双11重获生命力? 今年"双11"有哪些变化? 双11的"史上最长"帽子,今年又得换一换了。 各大平台的起跑线一年比一年更早。京东在10月9日晚8点就鸣枪开跑,令人意外的是,刚过五天就急急交出首份成绩单:APP活跃用户涨了47.6%,家电 数码等品类订单量增长超70%。这迫不及待地报喜,仿佛在向市场证明"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当消费者不再冲动,双11也更理性了。 国庆假期刚过,电商平台的"双11"战鼓已然擂响。 图源:京东官网 天猫则选择在10月15日晚8点开启预售,并将活动拉长到11月14日。10月20日晚8点正式开售后,销售 ...
欢迎来到“理性双11”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0-22 12:38
以下文章来源于首席消费新观 ,作者宁缺 首席消费新观 . 你的首席消费推荐官,让消费更有价值,更有趣。 当消费者不再冲动,双11也更理性了。 国庆假期刚过,电商平台的"双11"战鼓已然擂响。 这个走过17年的购物节,早已从最初的"限时抢购"演变为持续近两个月的"购物季"。从淘宝2009年11月11日当天的单日狂欢,到今年抖音将中秋与双11"打包"成57 天超长周期,双11的边界不断被打破。 记得最早的时候,大家都要守着零点准时下单,生怕错过当天的优惠。但随着双11战线越拉越长,不少消费者都在问:这样的"双11"还有多少稀缺意义? 面对增长焦虑,平台试图以三大新动向破局——即时零售提升配送效率,AI技术优化购物决策,出海开辟新市场。 那么,各家平台具体如何布局?这些变化能否让双11重获生命力? 今年"双11"有哪些变化? 双11的"史上最长"帽子,今年又得换一换了。 各大平台的起跑线一年比一年更早。京东在10月9日晚8点就鸣枪开跑,令人意外的是,刚过五天就急急交出首份成绩单:APP活跃用户涨了47.6%,家电数码等品 类订单量增长超70%。这迫不及待地报喜,仿佛在向市场证明"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图源:天猫官网 ...
天猫双十一转身:从价格战到攻“心”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1 20:07
阿里巴巴2025年双十一策略与业绩 - 阿里巴巴2025年双十一策略发生根本转变,从流量运营转向“人”的运营,聚焦“大消费+AI+闪购”组合拳[2] - 大促开卖首小时,80个品牌成交破亿元,30516个品牌成交翻倍,18919个品牌首小时成交超过去年全天[2] - 天猫策略为“扶优”,重点服务高客单价用户,电商部分净利润下降源于对消费者的投资加大[2] 品牌方对双十一的价值认知 - 品牌方认为双十一是平衡短期爆发与长期信任的载体,能有效传递品牌理念与价值,并非短期促销收割场[5] - 双十一被视作行业的“年度大考”,是对品牌力、产品力、营销创新力及用户运营能力的综合检验[6] - 大促为品牌增长提供“确定性”驱动力,成为运营核心用户的主阵地,会员复购率和客单价逐年提升[6] 平台技术赋能与效率提升 - 淘宝上线多款AI应用,包括AI万能搜、AI帮我挑、拍立淘等,以精准理解用户需求并推荐商品[7][10] - 天猫开放数据、AI及新技能手段以帮助品牌提升经营能力,旗舰店作为品牌私域由品牌自主运营[9] - AI技术在大促中广泛应用,AI“智惠引擎”发券转化率提升15%,AI美工月均生成2亿张图片/500万个视频,商品点击率提升10%[10] 全域联动与新增长点挖掘 - 平台着力于近远场电商全域联动,深度挖掘88VIP会员的潜在消费力[8][10] - 淘宝闪购在预售首日表现强劲,全国270座城市夜宵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00%,超市便利店订单增长670%[11] - 40万家品牌门店接入闪购服务,3C数码、个护、服饰等行业品牌在淘宝闪购成交增长超290%[11] 行业竞争格局与趋势 - 电商平台“烧钱换流量”打法难以持续,补贴力度大幅缩减,整合平台资源、提升转化效率成为共同考题[11] - 在美妆等竞争激烈赛道,国货品牌面对国际美妆集团的品牌矩阵式竞争,仍显单薄且竞争力不足[5] - 品牌的核心诉求是稳定增长与有效提升竞争力,本质在于能否真正洞察市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