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

搜索文档
新加坡金管局局长:2024年新加坡资产管理规模同比增长12.2%,首次突破6万亿新加坡元。
快讯· 2025-07-15 17:35
新加坡金管局局长:2024年新加坡资产管理规模同比增长12.2%,首次突破6万亿新加坡元。 ...
金融监管总局: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对单一客户和同一集团客户的股权、债权等投融资余额不得超过自身净资产的10%、15%
快讯· 2025-07-15 17:17
金融监管总局: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对单一客户和同一集团客户的股权、债权等投融资余额不得超过自身 净资产的10%、15% 金十数据7月15日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办法》 提到,规定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对单一客户和同一集团客户的股权、债权等投融资余额不得超过自身净资 产的10%、15%。明确流动性风险监管要求,规定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符合有关规定的优质流动资 产应当不低于未来30天内的净资金流出。明确关联交易监管要求,规定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对全部关联方 的债权余额不得超过自身上季末净资产的50%。规范外部融资,规定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融入资金余额不 得超过其净资产的3倍,防范风险外溢。 ...
贝莱德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宋宇:中国经济的韧性来自企业竞争力与政策灵活性
快讯· 2025-07-15 17:02
日前,在贝莱德中国2025年中投资展望媒体分享会上,贝莱德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宋宇表示,中国经济的 韧性主要来自企业的竞争力与政策的灵活性。宋宇分析称,尽管面临出口放缓、房地产承压等问题,但 中国经济并非缺乏韧性。企业层面表现出强劲的适应能力和产品创新,特别是在电动车等领域体现出了 明显优势。(证券时报) ...
香港跻身全球竞争力三甲 瑞银卢彩云:将香港打造为世界级跨境资管中心
智通财经网· 2025-07-15 16:11
智通财经APP获悉,在新一份《世界竞争力年报》当中,香港竞争力排名入围全球三甲。对此,瑞银香 港区主管及行政总裁卢彩云接受采访时表示,香港要发挥好作为中国及国际市场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 人的角色,并进一步打造成为世界第一的跨境资产管理中心。 她还认为,近年来中国和中东的互动日益增加,如果想要继续发挥好超级联系人的作用,要将香港定位 为中东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户,进一步加强香港国际金融市场中地位,同时帮助中国家庭和投资者 分散投资,进入中东市场。 据了解,近日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正式发布《2025年世界竞争力年报》,报告显示,香港的全球竞 争力持续提升,今年排名再上升两位至全球第三,亦是自2019年后香港再次重返全球三甲。香港总得分 较去年增加7.7分至99.2分(满分100),增长幅度为前十名经济体中最高。同时,香港在多个领域评均上 升,充分显示香港政府的各项利好政策取得积极成效。 四大竞争力因素方面,香港在"政府效率"和"营商效率"均取得佳绩,排名均上升至全球第二位,"经济 表现"和"基础建设"也有显著提升,排名分别上升至全球第六和第七。而在竞争力的子因素评估方面, 香港亦有多个领域得分排名位居前列 ...
资管巨头GMO再喊话:新兴市场债券“世代难遇”的机会还没走完
华尔街见闻· 2025-07-15 14:44
新兴市场债券投资机会 - 新兴市场资产的吸引力正在增强 因美国政策不确定性促使全球投资经理寻求替代投资品 [1] - 新兴市场本币债券被GMO称为"世代难遇"的投资机会 特朗普政府的贸易和经济政策进一步增强了其吸引力 [1][2] - 自2024年1月以来 追踪新兴市场债券回报的指数已上涨超过10% 优于同期投资级债券5%的涨幅 但落后于标普500指数27%和MSCI全球股票指数25%的涨幅 [2] 美元与新兴市场货币走势 - GMO认为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将导致美元持续走弱 新兴市场本币相对走强 直接利好本地债券持有者 [2] - 美国预算赤字膨胀和利率环境变化可能进一步推动美元贬值 提升新兴市场本地货币的相对价值 [2] - 新兴市场利率已回到2004-2011年平均水平 提供高于现货货币升值的总回报潜力 [2] 机构观点 - GMO强调廉价货币与高利率组合的机会极为罕见 通常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3] - 高盛同样看好新兴市场债券 认为下半年前景更具建设性 因美联储接近降息及油价可能进一步下跌的假设 [3][4]
摩根资产管理“红利工具箱”中3只ETF到点分红
证券日报网· 2025-07-15 13:44
分红机制产品 - 摩根资产管理推出"红利工具箱"产品系列 包括摩根中证A50ETF 摩根中证A500ETF 摩根沪深300自由现金流ETF 均设有季度强制分红机制 [1] - 3只产品成立以来累计分红达2 3亿元 其中摩根沪深300自由现金流ETF为今年5月上市后首次公告分红 [1] - 产品分红规则为每季度末若ETF相对标的指数超额收益率为正 则强制分红且分配比例不低于超额收益率的60% [1] - 该机制设计使投资者可同时获得长期持有收益和季度现金分红 有助于应对市场短期波动并践行长期投资理念 [1] 指数与成份股特征 - 中证A500指数成份股集中在工业 信息技术 原材料领域 受益于政策支持和经济回暖 企业盈利与分红动力提升 [2] - 摩根沪深300自由现金流ETF跟踪指数从沪深300选取50只自由现金流率较高个股 要求企业连续5年经营现金流为正且盈利质量前80% [2] 产品布局 - "红利工具箱"已形成覆盖A股核心资产 港股红利及自由现金流策略的立体化产品矩阵 提供多元化红利投资解决方案 [2]
景顺研究显示:主权投资者倾向于主动型管理,对中国市场兴趣升温
中国经济网· 2025-07-15 11:25
投资策略转变 - 政治因素和政策决策成为投资策略核心驱动因素 促使主权投资者重新评估投资组合构建及风险管理 [1] - 主动型策略成为关注焦点 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组合平均70%以上采用固定收益及股票的主动型策略 [1] - 52%主权财富基金计划未来两年增加主动型股票持仓 47%计划增持主动型固定收益持仓 [1] - 大型机构转向更明显 资产管理规模超1000亿美元的主权财富基金中75%已转向更主动股票策略 [1] - 主动型方法被用于解决指数集中风险 应对区域分散及增强情景韧性 [1] 新兴市场配置 - 新兴市场仍是战略重点 但组合内部优先次序发生转变 采取更精挑细选的投资方法 [2] - 中国市场兴趣明显回升 59%受访者将中国列为高度或中度优先市场 位列第二 [2] - 59%受访者预计未来五年增加对中国资产配置 亚太地区主权财富基金比例达88% 北美为73% [2] - 配置中国资产驱动因素包括吸引力的当地回报(71%) 多元化效益(63%) 扩大外国投资者市场准入(45%) [2] - 中国最具吸引力投资领域为数字科技和软件(89%) 先进制造和自动化(70%) 清洁能源和绿色科技(70%) [2] 中国市场前景 - 78%受访者认为中国科技及创新领域将具有全球竞争力 [2] - 48%受访者认为中国将成功从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向消费导向型经济 [2] - 中国蕴藏独特且具吸引力机会 尤其围绕不断发展的科技生态系统 [3] - 中国在主要科技领域创新领导力越来越令人信服 吸引投资者争相投资 [3] - 有利政策和具竞争力国内市场使创新技术迅速扩大规模并获得竞争优势 [3]
国元证券晨会纪要-20250715
国元香港· 2025-07-15 10:06
实时热点 - 美国商务部对无人机和多晶硅进口启动232调查 [4] - 特朗普威胁对俄罗斯征收100%的二级关税 [4] - 特朗普将宣布700亿美元AI和能源投资,贝莱德等公司高管将亲临现场 [4] - 欧盟准备对720亿欧元美国商品征收反制关税 [4] - 日本参议院选举前引发财政忧虑,日债收益率逼近历史高位 [4] - 6月金融数据显示M2增速回升,社融增量4.2万亿元 [4] - 中国6月稀土出口量升至2009年以来最高水平 [4] - 中国6月大豆进口创历年同期新高,巴西供应大增 [4] - 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562.2万辆,创历史新高 [4] - 扎克伯格称Meta将在AI领域投资数千亿美元 [4] - 2年期美债收益率涨0.99个基点报3.896%,5年期美债收益率涨1.58个基点报3.985%,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2.40个基点报4.433% [4] 经济数据 海外市场重要指数 - 纳斯达克指数收市价20640.33,涨0.27% [5] - 道琼斯工业指数收市价44459.65,涨0.20% [5] - 标普500收市价6268.56,涨0.14% [5] - 日经225收市价39459.62,跌0.28% [5] 其他重要指数 - 波罗的海干散货收市价1663.00,涨13.52% [5] - CME比特币期货收市价120570.00,涨1.72% [5] - ICE布油收市价69.14,跌1.73% [5] - 伦敦金现收市价3342.80,跌0.36% [5] - 美元指数收市价98.11,涨0.24% [5] - 美元兑人民币(CFETS)收市价7.17,跌0.02% [5] 香港重要指数 - 恒生指数收市价24203.32,涨0.26% [5]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收市价8732.74,涨0.52% [5] - 恒生科技收市价5283.50,涨0.67% [5] - 恒生期货收市价31179.94,涨0.10% [5] 内地重要指数 - 上证指数收市价3519.65,涨0.27% [5] - 深证综指收市价2120.01,涨0.15% [5] - 沪深300收市价4017.67,涨0.07% [5] - 创业板指收市价2197.07,跌0.45% [5]
“不成熟、毁投资!”先锋高管痛批比特币,旗下指数却成Strategy(MSTR.US)最大金主
智通财经· 2025-07-15 09:38
先锋集团高管明确表示,比特币并不"适合"长期投资者,此类数字资产是"不成熟的资产类别",缺乏历 史积淀,也没有"内在的经济价值",可能会对投资组合造成"严重损害"。然而,由于指数投资的冷酷逻 辑,这家管理着10万亿美元资产的资产管理巨头如今成了"比特币持仓大户"Strategy(MSTR.US)的最大 支持者。 根据Bloomberg汇编的监管数据,先锋集团持有Strategy全部已发行A类普通股逾2000万股,占比近8%, 并可能在去年第四季度某个时候超越Capital Group Cos.,成为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先锋集团旗下数十 只持有Strategy股份的共同基金和ETF追踪各种指标,从中小型股基准指数到动量、价值和成长指标等 等。 对于一家一直对加密货币持强硬立场的资产管理公司来说,这颇具讽刺意味。去年,比特币交易所交易 基金(ETF)在美国推出时,该公司曾公开表示不会在其经纪平台上允许进行此类交易,并宣布鉴于加密 货币的"投机性",公司没有推出以加密货币为核心的产品的计划。时任先锋集团首席执行官Tim Buckley表示:"我们认为它并不适合纳入长期投资组合。很难想象它应该如何融入长期投资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