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博物馆
icon
搜索文档
全国首个南海文化主题邮局开业 打造海南特色文旅融合新典范
海南日报· 2025-05-20 09:00
文旅融合创新 - 全国首个南海文化主题邮局在琼海潭门的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内正式揭牌开业,旨在打造海南特色文旅融合新典范 [1] - 主题邮局首发近50款文创产品,包括深蓝宝藏青花系列和珐华系列邮品,兼具实用性与美观性 [1] - 集戳本和明信片等产品设计融入文物元素,增强游客互动体验并促进海洋文化传播 [1] 合作与活动规划 - 中国邮政集团海南省分公司与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海南省博物馆签署主题邮局运营合作协议 [1] - 未来将推出"南海文化研学之旅"、"小小邮差体验日"等系列主题活动 [1] - 主题邮局通过集藏文化产品赋能,发挥"以邮彰文、以邮促旅、以邮惠民"的作用 [1] 文化元素融合 - 珐华孔雀蓝莲纹带盖梅瓶特色邮筒即将亮相,融合传统文化与书信功能 [2] - 邮筒设计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独特纽带,推动城市文旅融合 [2] 行业创新示范 - 南海文化主题邮局是"博物馆+邮政"品牌资源跨界融合的成果 [2] - 项目为邮政文化赛道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机衔接的创新示范 [2] - 既拓展博物馆社会服务功能,也为海南自贸港文旅产业注入新活力 [2]
2025国际博物馆日暨中国旅游日广州主会场活动启幕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19 15:53
活动概况 - 2025国际博物馆日暨中国旅游日广州主会场活动在团一大广场启动,广州40家文博单位集体亮相[1] - 活动包含AI问答互动、AI文化创意设计、沉浸式戏剧表演、文艺演出及圆桌主题交流等环节[1] - 活动聚焦博物馆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文化包容、社会服务与可持续发展回应数字化、全球化与多元化需求[1] 文博行业创新 - 博物馆运用智能导览、实时交互、VR虚拟现实、3D建模等技术重构公众与历史的互动方式[1] - 通过"内容+平台"产业优势,让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活化千年文明印记[1] - 广州打破行业边界,将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其他行业国有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混合展示以促进融合发展[1] 主题区域展示 - 科技赋能区展出"博物馆虚拟仿真课程",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和AI问答实现古今对话[2] - 有爱无碍区为残障人士提供触觉、听觉、嗅觉等多感官文化体验[2] - 无界共创区邀请观众体验AI文创设计,扮演"数字匠人"角色[2] - 多元服务区展示文博单位及科技企业的服务与文创产品[2] 行业交流活动 - 举办"博物馆:与时代同行"分享交流会,探讨AI虚实融合、多元服务及青年力量等话题[2] - 文博、高校、科技企业代表共同探索博物馆与公众、城市、科技的深度链接[2]
晶采观察丨持续升温!解锁“文博热”破圈密码
央广网· 2025-05-19 15:37
博物馆行业发展趋势 - 博物馆从单纯的文化守护者转变为反映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的载体,与消费新动能提升紧密相连 [1] - 2024年全国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4.3万个、教育活动51.1万场,接待观众14.9亿人次 [2]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总数达7046家,较上年增加213家,免费开放率达91.46% [2] 博物馆创新实践 - 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如"朝珠耳机"和故宫口红成功出圈,将文化元素融入日常生活 [1] - 甘肃省博物馆"绿马"系列文创产品以可爱形象和实用功能获得消费者青睐 [1] - 多地博物馆推出夜游、特展等项目,带动周边餐饮、住宿、购物等产业发展 [1] 博物馆文旅融合 - 上海、苏州等地博物馆引入咖啡馆等业态,形成以博物馆为核心的文旅融合新模式 [1] - 博物馆文创产品不仅是商品,更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1] - "五一"假期超6000万人次参观博物馆,显示博物馆已成为假日热门消费场景 [3] 博物馆受众变化 - 青年群体成为博物馆参观主力,其文化诉求推动博物馆创新发展 [3] - 2024年实现每20万人拥有一家博物馆,覆盖密度显著提升 [2] - 国际博物馆日将"青年力量"列为子主题,指明未来发展方向 [3]
柳州博物馆“瓯骆后裔民族特色服饰展”获奖
广西日报· 2025-05-19 11:22
"白云深处有人家——瓯骆后裔民族特色服饰展"作为柳州博物馆精心筹备的原创展览,遴选瓯骆后 裔中壮、侗、苗、瑶、彝、布依的民族服饰、织锦、背带和银饰,以及生产生活用具等进行展出,充分 体现多彩的瓯骆民族风情,带领观众了解百越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展览打破常规,采用开放式陈列,从民族学与人类学的视角,以原生态陈列手法,采用光影艺术呈 现唯美的民族服饰,让历经岁月洗礼的民族服饰鲜活起来、灵动起来,彰显民族服饰之美。此外,展览 设置了非遗侗绣演示与互动,以及侗族百家宴、苗族芒篙节、农耕生活等场景复原,营造出浓厚的展示 氛围,让观众可以近距离欣赏民族服饰之美,增强观赏时的沉浸式民俗文化体验,让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在传统和现代中实现交流碰撞。展览自正式展出以来,观众量超过83万人次。(陈明桂) 5月18日,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盛大开幕,第二十二届(2024 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结果揭晓,柳州博物馆申报的"白云深处有人家——瓯骆 后裔民族特色服饰展"荣获"第二十二届(202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优胜奖。 据悉,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由国家文 ...
省民博以互动体验吸引市民游客逛展观展 让文物“开口说话” 让历史“触手可及”
海南日报· 2025-05-19 09:21
活动内容与形式 - 活动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包含沉浸式游园会、非遗活态展示、文物深度导览及馆长讲堂等多元形式 [2] - 游园会设置"3D文物模型拼接"区、知识问答区和集章打卡环节,观众通过互动任务获得体验感 [2] - 特邀黎族纺染织绣、制陶、编织及苗族蜡染刺绣等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进行现场展演 [2] - 举办《跨越时空的对话:馆藏文物与非遗技艺的"双向奔赴"》主题讲座,结合实例阐释文化遗产价值 [3] 参与情况与效果 - 活动吸引数百名游客和市民参与 [2] - 现场听众反馈讲座为"生动的文化必修课" [3] - 通过游戏互动、参观讲解、现场展演等形式实现文物"开口说话"、历史"触手可及"的效果 [3] 战略意义 - 活动突破传统观展模式,打造"可玩、可学、可感"的博物馆体验场景 [2] - 公司计划以活动为契机深挖民族文化遗产内涵,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凝聚文化向心力 [3]
国际博物馆日我省文博活动精彩纷呈
海南日报· 2025-05-19 09:21
国际博物馆日海南主会场活动 - 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海南主会场活动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举办 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 [3] - 活动包含讲解员大赛 文创大赛 "琼州鉴宝—公益鉴定活动" 青年圆桌交流会等系列活动 [3] - 2025年全省文博行业文化创意产品大赛正式启动 作品征集时间为5月18日至8月18日 面向专业人员 研发机构及文博爱好者 不限作品数量 [3] 文创产品展示与合作 - 现场展出多款海南博物馆文创产品 包括南海精灵系列玩偶挂件 深蓝宝藏系列白酒盲盒套装 黎锦围巾 非遗锦show首饰等 融合文化底蕴与现代设计 [3] -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与中国邮政海南分公司 四川五粮液浓香酒公司签约并发布联名产品 [4] -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与多家企业及教育机构签署合作协议 包括海口海之峡旅行社 海口美兰国际机场 海南大学等 [4] - 海南省博物馆与海南游礼旅游文化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与中国邮政海南分公司签订主题邮局运营合作协议 与丹青国际文化集团签订文物保护修复合作协议 [4] 海南博物馆发展现状 - 截至2025年5月初 海南全省备案博物馆达57个 其中国有博物馆23个 行业和非国有博物馆34个 [5] - 全省构建了涵盖历史 文化 艺术 自然等多领域的文化展示网络 [5] - 过去一年举办"千古风流 不老东坡—苏轼主题文物展"等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展 共举办展览和社教活动2000多场 [5] - 全年接待观众798余万人 创历史新高 成为传播海南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 [5]
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四川的博物馆如何赢得未来——让“逛博物馆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四川日报· 2025-05-19 08:26
博物馆展览活动 - 四川大学博物馆常设展入选202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 [3] - 四川博物院等3家单位联合推出的"雄关古道 经纬中华"特展以及邓小平故居陈列馆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获优胜奖 [3] - 三星堆博物馆常设展获得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特别奖 [3] - 四川博物院推出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展出500多件文物 [5] - 成都博物馆"汉字中国"特展吸引观众突破130万人次 [5] -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吉金万里"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文明展大受好评 [5] -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推出"李白与杜甫"展 [5] -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推出"义薄云天"关公主题精品文物展 [5] 博物馆科技与社教活动 - 三星堆博物馆推出"寻觅三星堆"VR沉浸式探索体验项目,观众可在虚拟场景中互动体验考古发掘 [6] - 成都博物馆推出皮影科教一体化交互式体验项目,观众可通过触控屏幕了解皮影发展历程 [6] - 成都自然博物馆推出"熊猫的世界"VR大空间沉浸体验项目,复刻熊猫历史生存场景 [6] - 川渝地区博物馆2024年开展各类社会教育活动多达4万余场 [7] - 四川博物院举办免费文物鉴定活动,吸引收藏爱好者参与 [7] - 三星堆博物馆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联合打造三星堆主题文化列车 [7] 博物馆观众数据 -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每年购买年票的观众多达5000余人 [7]
第二十二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项揭晓 殷墟博物馆陈展获精品奖
河南日报· 2025-05-19 07:37
"伟大的商文明"展览系统梳理商文明考古、甲骨学和商史研究成果,精选文物近4000件套,包括青铜 器、玉石器、甲骨刻辞等,深入挖掘文物背后内涵,注重不同类型文物的关联性阐释,通过巧妙组合、 重组器物、整体展示等方式,透物见人见事,活化历史场景。展览运用裸眼3D、虚拟现实、微痕增 强、透景画壁等多种展示手段,赋予文物文献、甲骨记载以新的时代表达方式,在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创 新中营造科学合理的沉浸式体验场景。 "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由河南省文物局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主办, 河南博物院和香港历史博物馆承办,于2024年4月至7月在香港历史博物馆展出。"中国·唐——一个多元 开放的朝代(7至10世纪)"展览为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举办,我省33件套文物参展, 是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 5月18日上午,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系列活动在北京举行,第二十二届(2024年 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项名单现场揭晓,我省殷墟博物馆"伟大的商文明"获全国博物馆 陈列展览精品奖,河南博物院"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获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奖(出境 展)。中国 ...
“国际博物馆日”陕西各地活动精彩纷呈
陕西日报· 2025-05-19 06:48
博物馆活动与项目 - 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陕西主会场活动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启幕 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 [1] - 第五批12家社区博物馆授牌 全省社区博物馆总数达78家 [1] - "禾苗驿站"计划启动 首批12家试点博物馆采用"博物馆+学校+社区"联动模式 [1] - "翼览秦风·博享千年"项目落地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东方航空集团签署战略协议 将开通"空中文化走廊"并推出联合优享产品 [1] - 陕西将5月定为"博物馆月" 组织线下活动521场次 [1] 国际合作与倡议 - 西安主场活动发布《"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倡议书》 号召深化馆际协作与科技文化融合 [2] - 西安三家博物馆与乌兹别克斯坦 马来西亚等国际机构签订友好合作协议 [2] 展览与教育活动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展线上线下文化进校园活动 [3] - 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吉金·中国"青铜文明展 [3] - 西安博物院举办"一半烟火一半诗"长沙窑特展 [3] - 大唐西市博物馆推出三大展览包括开馆十五周年回顾展 [3] -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开展"游周秦汉唐"主题云直播 [3] - 铜川博物馆举办"汉风廉韵"汉代廉政文化巡展 [3] 线上内容创新 - 推出4集纪录片"共承文脉 再绘新篇" 讲述文物活化故事 [4] - 制作4集科普动画"方寸揽千年 一馆藏万象" 创新博物馆展示方式 [4]
因为鲜活,所以热爱(快评)
人民日报· 2025-05-19 06:02
博物馆年轻化趋势 - 中国国家博物馆35岁以下观众占比超六成,年轻群体成为主要参观人群[1] - "凤冠"IP全系列产品销售额突破亿元,博物馆文创市场以年轻消费者为核心驱动力[1] - 社交媒体上年轻人频繁发布文物二次创作内容,推动文物从静态展品转变为创意载体[1] 文物活化创新实践 - 洛阳博物馆通过文物模仿打卡活动建立古今情感连接[1] - 甘肃省博物馆开发文创IP新空间实现文物与现代生活场景融合[1] - 江苏南博推出可触摸数字展陈"小粉炉"并配套文创产品组合[1] - 湖南省博将狸猫纹元素植入街头快闪活动,拓展文物展示边界[1] 文博产业跨界融合 - 行业形成"文博+社交/消费/科技"多元发展模式,IP商业化路径持续深化[2] - 年轻人参与维度从观展扩展到文创设计、策展、数字化传播等全产业链环节[2] - 文物原型衍生出舞蹈、绘画、故事创作等新型文化表达形式[2] 文化价值传递效应 - 年轻群体通过日用型消费实现文化自信的隐性培养[2] - 行业通过创造性转化将传统文化元素转化为潮流符号和时尚展览[1] - 博物馆与年轻群体形成文化需求与供给的双向互动机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