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业
搜索文档
【早知道】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破70亿元;八部门印发《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搜狐财经· 2025-08-04 07:48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 央行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1] - 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宣布自8月8日起对新发行的国债等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 [1] 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 八部门联合印发《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1] 电影行业 -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突破70亿元 [1] 科技与创新 - 我国在神经拟态类脑计算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1] - 吨级无人飞行器首次完成海上平台物资运输 [1] 无人驾驶与智能装备 - 广州正在编制无人驾驶装备工作指引 [1]
马斯克放大招!推出视频生成器Grok Imagine ,实时AI视频渲染技术有望3到6个月实现——《投资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07:33
重要市场新闻 - 中国人民银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政策利率及结构性工具利率,以促进金融市场利率和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1] - 自2025年8月8日起,对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此前已发行的债券利息收入继续免征增值税直至到期 [1] 人工智能与内容生成 - 马斯克宣布向Grok Heavy订阅用户推出AI文本转视频生成器Grok Imagine,视频渲染时间从60秒缩短至15秒,且视觉质量未受影响,预计3到6个月内有望实现实时视频渲染 [2] - Grok Imagine正处于测试阶段,用户可通过文字描述生成带音效的视频片段,相关应用在社交平台快速流传 [2] - 2025年被视为Agent(智能体)元年,AI应用加速落地,尤其在B端领域表现超出市场预期,概念股包括宣亚国际、易点天下、万兴科技 [2] 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 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方案,目标到2027年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比达50%,建成不少于20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到2030年该占比提升至60%,建成不少于50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3] - 方案要求数智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环节广泛应用,重点企业深度应用AI技术,实现产业链供应链数据互联共享 [3] - 咨询机构IDC预计,2027年中国市场AI手机和AI PC市占率将分别超过50%和80%,AI agent有望在工业、教育、金融等行业率先落地,概念股包括汉得信息、赛意信息、鼎捷数智 [3] 脑机接口与类脑计算 - 浙江大学发布新一代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悟空”,其脉冲神经元规模超过20亿,神经突触超过千亿,典型运行功耗约2000瓦,是国际首台神经元规模超20亿的类脑计算机 [4] - 国家医保局已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服务项目立项,机构指出收费机制的出台有望加快技术落地 [4][5] - 全球脑机接口医疗应用市场规模预计在2030年达400亿美元,2040年达1450亿美元,技术在睡眠、康养、消费娱乐等领域潜力巨大,概念股包括冠昊生物、汉威科技、创新医疗 [5] 上市公司股东减持 - 长青科技股东深创投等拟合计减持不超过824.73万股,占总股本的5.98% [6] - 方大特钢股东徐惠工拟减持不超过2313.18万股,占总股本的1% [6] - 华仁药业股东红塔创新拟减持不超过1182万股,占总股本的1% [6] - 晨丰科技股东杭州宏沃拟减持不超过169万股,占总股本的1% [6] - 联影医疗员工持股平台拟减持不超过1337.66万股,占总股份的1.6231% [7] - 中旗新材股东海南羽明华等拟合计减持不超过542.7万股,占剔除回购股份后总股本的3% [7] - 高凌信息股东资晓投资、曲成投资、华金领越拟分别减持不超过0.62%、0.77%、1.03%的公司股份 [7]
港股概念追踪 | 机械工业数字化再迎利好 机构看好2025年工业AI的加速渗透(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8-04 07:24
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政策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目标到2027年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比达50%,建成不少于20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培育不少于200个优秀场景化解决方案 [1] - 到2030年机械工业规上企业基本完成数字化改造,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比提升至60%,建成不少于50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骨干企业深度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1] - 武汉投控集团联合长江证券、东湖高新区发起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湖北人形机器人母基金,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 [1] 人形机器人产业布局 - 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式揭牌,集合动作训练场、数据采集场、应用实践场和人才培养基地功能,为产业化提供支持 [2] - 创新中心旁边规划建设生态智能工厂,入驻企业可进行前期调试和小规模生产,为大批量量产做准备 [2] 工业数字化发展趋势 - 工业数字化通过信息技术提高生产效率、质量和灵活性,降低成本和资源消耗,是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路径和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推动力 [2] - 制造业是人工智能重要应用领域,AI将加速工业端技术创新,如在研发端提供辅助设计,在执行端提升机器人智能渗透率 [2] - 工业软件具备空间广阔、渗透率低、国产化率低、技术壁垒高等特点,工业数字化本质是对工业领域知识的沉淀,行业护城河极深 [3] - 工业大模型应用正从单一环节向垂直行业多场景拓展,未来将形成知识智能、业务智能等产品形态,推动制造业全面数字化、智能化 [3] 相关公司动态 - 创新奇智(02121)完成AInno-75B工业大模型技术升级,通过蒸馏DeepSeek-R1提升推理能力,保持对工业知识的深入理解和低成本私有化部署优势 [4] - 森松国际(02155)专注于工业领域核心设备、增值服务和数智化工厂解决方案,业务涵盖设计、制造、安装及运维 [4] - 中联重科(01157)在海外服务板块强化本地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推动高空作业机械服务模式升级 [5]
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印发
人民日报· 2025-08-04 03:06
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 到2027年数智技术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环节广泛应用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比达50% [1] - 到2030年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比提升至60% 建成不少于50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1] - 机械工业具有产业覆盖面广、产品种类多、产品结构复杂、产业链条长、大批量生产与小批量定制共存等特点 [1] 重点任务 - 开展智能装备创新发展行动、智能制造扩面普及行动、智慧服务拓展提升行动、基础支撑强化夯实行动等4方面12项重点任务 [1] - 聚焦行业特点梳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供应链管理等典型场景 [1]
机械工业转型方案印发,智能工厂建设将提速
选股宝· 2025-08-03 22:27
政策规划 - 到2027年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比将达50%,建成不少于20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培育200个以上优秀场景化解决方案 [1] - 到2030年机械工业规上企业基本完成数字化改造,建成500家以上卓越级智能工厂,重点企业实现产业链数据互联协同 [1] - 方案强调加快新型工业软件研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装备技术融合应用 [1] - 提出突破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技术,推动民生装备及未来高端装备创新 [1] 行业现状 - 智能工厂市场在2022年已突破万亿元大关,在汽车、3C电子产品、金属冶炼等行业渗透率较高 [1] - 智能工厂通过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实时控制、数据收集、异常处理与反馈 [1] - AI等新技术加速赋能叠加政策推动,智能工厂应用场景及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1] 公司动态 - 能科科技围绕重工装备、汽车等行业迭代"乐系列"工业软件,推出"灵系列"AI agent产品,形成两大自研产品体系 [2] - 能科科技AI agent产品在机器人、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实现场景化应用,AI产品与服务业务取得突破性增长 [2] - 中控技术为工业应用定制机器人软硬件平台系统,斩获沙特阿美智能巡检机器人Aramcobot和AMR智能机器人项目大单 [2]
八部门印发!事关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中国证券报· 2025-08-01 22:49
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核心内容 - 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围绕智能装备、智能制造和智慧服务三大领域,实施四大行动,提出12项重点任务 [1] 数字化转型两大方向 - 机械工业自身数字化转型聚焦产品智能化和生产过程数智化,解决自身转型难题 [2] - 赋能其他行业数字化转型聚焦应用场景和新模式新业态创新,拓展装备应用边界 [2] 四大行动具体内容 - 智能装备创新发展行动:开展共性技术和关键部件攻关,推动整机集成创新,加快智能装备推广应用 [2] - 智能制造扩面普及行动:推进企业数智化转型,协同链式数字化转型,引导区域整体数字化转型 [2] - 智慧服务拓展提升行动:提升装备服务功能,培育智慧服务场景,挖掘装备数据价值 [2] - 基础支撑强化夯实行动:完善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网络与数据安全治理 [2] 数字化转型目标 - 2027年目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比达50%,建成不少于20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形成200个优秀场景化解决方案 [3] - 2030年目标:规上企业基本完成一轮数字化改造,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比达60%,建成不少于50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3] - 2030年重点企业实现产业链供应链数据互联共享,骨干企业深度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3] 保障措施 - 通过强化组织协同、提升公共服务、加强人才培养、深化国际合作保障方案落实 [3]
工信部等八部门:面向工业领域老旧设备改造需求 深入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
第一财经· 2025-08-01 21:27
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核心观点 - 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旨在推动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涵盖老旧设备改造、智能装备突破、民生装备发展及未来高端装备研发 [1] 老旧设备改造 - 面向工业领域老旧设备改造需求,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支持企业集成应用智能部件(感知、控制、执行等),改造提升老旧、低效、高能耗在役装备 [1] 智能装备突破 - 面向国防军工和国家战略需求,通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突破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智能检测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矿山深部安全开采装备等智能装备 [1] 民生装备发展 - 面向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发展智能农机装备、医疗装备、纺织机械、食品机械、节能环保装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民生装备 [1] 未来高端装备研发 - 面向全球科技创新趋势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突破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产品等未来高端装备 [1]
工信部等八部门:开展数字化转型改造行动,实施一批“智改数转网联”改造项目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21:19
文章核心观点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旨在加快推进机械工业企业的数智化转型 [1] 企业数智化转型 - 开展数字化转型改造行动,实施一批“智改数转网联”改造项目 [1] - 推进老旧设备更新和“哑”设备改造,支持企业实施软硬一体化改造 [1] - 推动生产设备和信息系统全面互联互通,促进数字化集成应用创新,提升企业数字化精益管理水平 [1] 智能工厂建设 - 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支持数字化基础较好的企业进行智能化升级 [1] - 升级重点围绕数字化研发设计、产线柔性配置、智能仓储、设备运维、供应链弹性管控等典型场景 [1] - 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融合应用,探索未来制造模式,推动业务模式和企业形态创新 [1] 行业指导与支持 - 组织行业机构研究梳理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和行业特色场景,以及要素参考指引,为企业转型提供参考 [1] 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 - 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支持企业结合自身需求实施投入少、见效快的数字化“微改造” [1] - “微改造”包括设备自动化改造、数据采集、上云上平台等,旨在夯实企业数字化基础 [1]
工信部等八部门:面向工业领域老旧设备改造需求,深入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21:17
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核心观点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旨在推动机械工业的智能化升级和高端装备发展 [1] 老旧设备改造 - 面向工业领域老旧设备改造需求,深入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支持企业集成应用智能部件(感知、控制、执行等),改造提升老旧、低效、高能耗的在役装备 [1] 国防军工与国家战略需求 - 面向国防军工和国家战略需求,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突破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智能检测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矿山深部安全开采装备等智能装备 [1] 民生需求 - 面向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发展智能农机装备、医疗装备、纺织机械、食品机械、节能环保装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民生装备 [1] 未来产业发展 - 面向全球科技创新趋势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突破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产品等未来高端装备 [1]
八部门:到2027年建成不少于20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21:10
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 到2027年数智技术将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环节广泛应用 [1] - 2027年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比目标为50% [1] - 2027年计划建成不少于20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1] - 2027年将形成不少于200个优秀场景化解决方案 [1] - 到2030年机械工业规上企业基本完成一轮数字化改造 [1] - 2030年重点企业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将实现数据互联、共享协同 [1] - 2030年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比目标提升至60% [1] - 2030年计划建成不少于50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1] 行业发展目标 - 带动机械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稳步提升 [1] - 培育一批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1] - 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1] - 骨干企业将深度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1] - 基本形成系统完备、安全可控的产品及服务供给体系 [1] - 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将大幅提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