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
搜索文档
 电动自行车新规喜忧参半
 经济观察网· 2025-09-05 13:37
 新国标核心要求 - 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公里/小时且超速即断电 [1] - 塑料部件重量占比不得超过整车5.5% [1] - 锂电与充电器必须通过3C认证 [1] - 新增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监测功能 [1] - 取消强制脚踏并允许加装后视镜 [1] - 生产端自2025年9月1日起禁止出厂不合规车辆 [1] - 销售端过渡期至11月30日,12月1日起全面禁售旧标产品 [1]   行业影响分析 - 行业将出现252万至324万台出货缺口 [2] - 市场份额加速向头部集中,CR5企业市占率从旧国标实施后的49.9%升至58.6% [2] - 雅迪、绿源、九号等头部企业已启动新生产线并取得认证 [2] - 中小企业面临认证未完成、旧库存难清、停产风险等多重挑战 [3] - 依赖组装模式的企业难以满足自主生产与质量控制要求 [3]   产品与成本变化 - 新车型因材质升级和增加定位模块,价格普遍上涨约500元 [3] - 已购旧标车辆11月30日后无法上牌,影响二手车流转 [3] - 技术防篡改设计与"一车一池一充一码"制度遏制非法改装 [1]   安全效能提升 - 限制塑料用量直接压缩易燃材料空间 [1] - 电池强制认证切断非标劣质电源流入渠道 [1] - 动力输出自动切断机制从物理层面遏制超速 [1] - 防火、防改、防失控三大痛点被系统性解决 [2]   基础设施与监管 - 非机动车道存在被占用、断头、机非混行等路权配套缺失问题 [3] - 需合理规划道路资源并加强交通管理以保障通行安全 [3] - 监管重心需从生产端延伸至使用端,加强路面执法 [3]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守护消费”铁拳行动和雷霆2025综合执法行动(第二批)典型案例
 搜狐财经· 2025-09-05 11:58
 执法行动背景 - 吉林省市场监管系统开展"守护消费"铁拳行动和"雷霆2025"综合执法行动 聚焦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重点商品、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 [1]   商标侵权案件 - 长春市某服装工作室因销售印有"LV"图形标识的侵权夹克服被查处 遭没收商品并处罚款 [2] - 吉林市某服装店销售印有"始祖鸟""迪桑特""可隆"图形标识的侵权服装被查处 遭没收商品并处罚款 [3] - 吉林市某烟酒行销售侵权品牌白酒被查处 遭没收商品并处罚款 [4] - 梅河口市某汽车养护中心销售侵权"嘉实多"机油被查处 遭没收商品并处罚款 [10]   产品质量违规案件 - 长春市某电动自行车行因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产品被查处 [3] - 梨树县某电动自行车行因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产品被查处 [5] - 松原市某电动自行车行因车辆编码与合格证不符及加装座椅被查处 遭没收不合格产品并处罚款 [9] - 长春市某厨具批发商行因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燃气灶具被查处 [3]   不正当竞争案件 - 辽源市某公司因袜子包装装潢与"一只鱼"品牌高度相似被查处 对消费者产生误导 遭没收侵权商品并处罚款 [6][7] - 白山市某商贸处因对普通食品"珍硒虫草浸提粉"虚假宣传抗氧化、抗衰老等功效被查处 遭罚款行政处罚 [8]   执法趋势 - 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开展专项执法行动 针对民生领域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 [10]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落地:价格受关注,将倒逼企业升级生产条件
 南方都市报· 2025-09-04 16:41
 新国标实施与市场反应 - 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于9月1日正式实施 增设强制性断电机制 要求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实施"三位一体"防篡改集成设计 全车塑料件总质量不得超过整车质量的5.5% [1] - 目前门店销售仍为旧国标车 新国标车预计11月或12月到货 旧国标车将在12月后停止销售 [2][4]   消费者关注点与价格变化 - 消费者关注新国标车安全性能、款式和价格 部分消费者选择等待新国标车 部分消费者趁当前购买旧国标车 [4] - 新国标车价格预计在3000元以上 比旧国标车贵500-1000元 主要因防自燃材料、镁铝合金材质等成本增加 外形更简易 缺乏塑料外壳 [4][9][13]   企业应对策略与产品规划 - 九号公司计划11月正式上线新国标车型 过渡期结束后未售出旧标车将回收 新国标车定价方案仍在制定中 未来将聚焦智能化手机交互、辅助功能升级 2026年规划推出多款新品 [17] - 小牛电动加大对动力电池技术投入 优化电池热管理系统 标配北斗/GPS双模定位 深化车联网应用 联合新能安布局前沿电池技术 与赛福制动合作引入汽车级制动系统 [18][19]   技术升级与安全要求 - 新国标强制要求电池通过热失控、过充、短路等测试 配备电池管理系统(BMS) 引入通讯互认机制 杜绝非法充电风险 [21] - 新国标未指定电池技术路线 但三元锂电池因无法通过针刺测试受限 锰基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成为主流选择 锰基电池因更高电压平台和能量密度 更适应整车重量限制(不超过55kg) [21]   供应链与行业影响 - 新国标倒逼企业升级生产条件 部分小型企业因无法满足车架、烤漆工艺等要求退出市场 为规模化品牌释放更多份额 [23] - 安全性能提升增加成本 强制加装4G和北斗模块、采用昂贵替代材料(如镁铝合金)推高制造成本 短期内影响车辆设计空间 [23] - 行业经历"主动进化" 车辆管理平台、通信协议标准化、智能化模块安装推动行业迈向智能化时代 [23]   电池企业响应与回收体系 - 星恒电源采用平台化、模块化开发理念 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成本 在安徽淮北布局年回收处理4万吨废旧锂电池项目 核心材料回收率达95%以上 服务站点超2600个 [22] - 与滴滴青桔、哈啰出行建立"生产-运营-回收"闭环 与雅迪等头部整车品牌共建专属回收体系 [22]
 “小电驴”新国标实施后 “旧车”还能骑吗?
 新华网· 2025-09-04 15:59
 新国标实施与市场过渡 -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于9月1日正式实施 对车辆防火阻燃、塑料占比、防篡改、制动性能等关键领域提出更严格技术要求 [1] - 新国标明确两个关键时间节点:9月1日起企业新生产电动自行车需完全符合新国标 8月31日前按旧标准生产车辆可销售至11月30日 12月1日起仅允许销售新国标车 [1] - 北京多数门店在售仍为旧国标车 新国标车尚未到货 生产端正调整产能 销售渠道有3个月库存消化过渡期 [1]   旧车处理与以旧换新政策 - 过渡期结束后 品牌商将对未售出旧国标车统一回收 以推进新旧车型平稳切换 [3] - 消费者已购旧车不会被强制淘汰 通过以旧换新政策加速更新换代 [3] - 浙江省对交售老旧电动自行车并换购新车的消费者按新车销售价格40%给予补贴 最高不超过1200元/辆 [5] - 深圳市对202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购买销售价格1500元及以上新车的消费者给予一次性补贴500元 [6]   新国标车成本与价格影响 - 为满足新国标技术要求(包括北斗系统) 电动自行车生产成本预计增加600至900元 终端售价可能随之上涨 [7] - 新国标对电池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 企业将加速技术迭代 优化电池管理系统与产品综合性能 [9]   续航性能与行业技术发展 - 新国标实施后续航能力是在安全性提升背景下的性能重新平衡 企业通过技术迭代平衡续航表现 具体产品续航因车而异 [9] - 以合规为导向的技术投入推动全行业在以电池安全为核心的技术领域实现突破 形成良性循环的行业发展态势 [9]
 新国标实施72小时,电动车厂停产切换产线
 36氪· 2025-09-04 15:25
 新国标实施影响 - 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于9月1日正式实施 强化非金属材料阻燃性能 严格限制塑料使用量 要求电池组 控制器 限速器具备防篡改设计 [1] - 所有新生产电动自行车必须符合新国标 生产端率先受到影响 [1]   企业应对措施 - 头部企业如爱玛科技 新日股份提前完成生产线柔性化改造和产品矩阵优化 [1] - 部分中小企业工厂处于停产状态 旧国标产品库存基本清空 等待新国标认证 [1]   产业链重塑 - 下游整车企业转型推动上游阻燃材料 锂电系统 智能电控等核心部件供应商产品升级需求 [2] - 原有产业链格局被打破 整个产业链集群经历深刻重塑 [2]   市场变化 - 经销商表示未来可能难以见到千元级别电动自行车 [1]
 “小电驴”新国标实施后,“旧车”还能骑吗?
 新华网· 2025-09-04 15:13
新华网北京9月4日电(记者 游苏杭 陈凯茵 闫雨昕)9月1日,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以下简称新国标)在 全国正式实施。 相较于此前版本,新国标在车辆防火阻燃、塑料占比、防篡改、制动性能等关键领域提出了更严格的技术要求。 新国标后,"旧车"(非"新国标车")还能正常上路吗?"新国标车"价格会更贵吗? "新国标车"到货了吗? 近日,记者走访北京市多家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发现,新旧政策交替下销售热潮显现,有不少前来咨询购买"小电驴"的消费者。 此次新国标明确了两个关键时间节点,分别对应生产与销售环节:9月1日起,企业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必须完全符合新国标要求;而8月31日前按旧标 准生产的车辆,仍可延续销售至11月30日,自12月1日起,市面上将仅允许销售新国标电动自行车。 2025年3月28日,天津市北辰区居民在活动现场选购电动自行车。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以浙江为例,根据《2025年浙江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对个人消费者交售用于报废的老旧电动自行车并换购合格新车 的,按照新车销售价格的40%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1200元/辆,每名消费者可补 ...
 “小电驴”新国标实施,塑料改铁!经销商:贵六七百块钱
 北京商报· 2025-09-04 13:29
 新国标实施与市场过渡期现状 -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已于9月1日正式实施,但市场目前售卖的均为库存的“老标准”车辆,新车尚未上市 [2] - 商家拥有三个月的过渡期,库存的“老标准”车辆可销售至11月30日,之后将禁止销售 [2] - 新国标对技术防控手段要求更严格,重点完善了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使新车难以实现解限速和电池改装 [2][4]   新旧标准车辆的性能与改装差异 - 当前库存车辆普遍可提供“解限速”服务,解限速后车辆速度可达40至50公里每小时,而新国标车辆最大速度被限制在25公里每小时 [4] - 旧标车在电池改装方面灵活,可跨规格换装电池,例如铅酸电池车型可改配大容量锂电池,仅需支付电池差价和改装费 [4] - 新规要求电池组必须与充电器及整车匹配后才能使用,从根本上限制了非法改装行为 [2][4]   新国标对行业成本与产品结构的影响 - 新国标规定电动自行车使用塑料的总质量不应超过整车质量的5.5%,将导致整车更多使用铁等材料,成本预计上升六七百元,千元级低价车或将难以见到 [6] - 旧标车可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的过渡安排,为行业清理库存和调整产能结构提供了缓冲期,当前市场呈现“新旧并行”格局 [6]   新规下企业分化与竞争格局演变 - 头部企业如爱玛科技、新日股份凭借提前布局,已完成生产线柔性化改造和产品矩阵优化 [6] - 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较大压力,有广东电动自行车厂工厂处于停产状态,正在等待新国标认证 [6] - 新标准对企业的资金实力、技术储备及产业链协同提出更高要求,为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开辟新的发展空间,无法及时完成转型的企业将面临更大竞争压力 [6][7]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落地 强化安全要求推动行业升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07:07
 新国标实施背景与核心变化 -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GB 17761—2024于9月1日正式实施 取代2018版旧国标 [1] - 中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达3.8亿辆 相当于每四人拥有一辆 [1] - 新国标针对火灾事故和非法改装两大痛点设置新标准 [1]   安全技术要求升级 - 新增非金属材料阻燃要求 规定整车塑料占比不得高于5.5% [2] - 新增耐高温整车编码要求 便于火灾后溯源调查 [2] - 实施速度超过25km/h自动断电机制 从物理层面防篡改 [1][3] - 引入"三位一体"防篡改设计 杜绝非法改装行为 [3]   技术参数与性能优化 - 铅酸电池车型重量限制由55kg放宽至63kg 提升续航里程 [1][7] - 新增北斗定位系统及制动性能优化等技术要求 [1] - 续航里程50km-80km为主流需求区间 占比超60% [7] - 60km为用户最理想单次续航段位 [7]   行业影响与市场格局 - 2025年上半年电动两轮车国内销量达3232.5万台 同比增长29.5% [5] - 雅迪(26.3%)、爱玛(20.0%)、台铃(12.6%)三大品牌合计占据超50%市场份额 [5] - 九号公司以7.3%份额跻身第四 同比增长78.8% [5] - 小牛以1.5%份额和53%增速进入前十 [5] - 新国标使生产成本增加600-900元 终端售价可能提升 [6]   企业竞争与发展趋势 - 头部企业凭借技术研发实力和供应链整合能力更快推出合规产品 [6] - 中小企业面临被淘汰风险 行业集中度预计提升 [6] - 高端化、年轻化品牌获得年轻消费者青睐 [5] - 新国标给予3个月销售过渡期 允许旧标车销售至11月30日 [6]   用户群体与实施效果 - 外卖骑手群体存在超速(49.9%)、闯红灯(32.9%)等交通违法行为 [3] - 电动自行车相关事故占城市交通事故比例超过50% 部分城市达80% [4] - 已购车辆不受新标准约束 不会被强制淘汰 [3] - 新规效果需通过长期产品迭代逐步显现 [3]
 最严新国标落地,广州“电鸡”并非城市的敌人
 虎嗅APP· 2025-09-03 22:01
 新国标技术规范 - 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km/h 超过时需自动停止动力输出 并禁止预留改装接口及新增防篡改设计要求[9] - 提升制动性能及关键部件阻燃性能 塑料件总质量占比不得超过整车质量5.5% 且充电器不得设计为车载形式[9] - 使用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上限由55公斤提升至63公斤 续航能力将提高[9] - 明确鼓励安装后视镜 不再强制要求所有车型安装脚踏骑行装置[9]   广州电动自行车管理新政 - 为外卖 快递 环卫清洁等民生服务行业电动自行车颁发黄底黑字牌照 分为W(外卖) X(公共设施抢修) Y(邮政快递) Z(医疗卫生环卫)四个专用号段[8][10] - 要求原网约配送车辆号牌电动自行车在2026年3月1日前处理完毕违法行为和事故并申领新牌照[8] - 规定电动车需在非机动车道行驶 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 三次以上违规可扣留车辆 外卖骑手一周严重违法三次将受派单管控[25] - 适时实行电动车总量控制 禁止发展共享电动车 并加大非法改装和交通违章处罚力度[25]   广州电动自行车现状与影响 - 截至2024年底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数量超过560万辆 低于上海1150万辆 苏州950万辆和杭州700万辆[18] - 电动自行车日均骑行量达903万人次 高于广州地铁日均888万人次客运量[21] - 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占各大医院创伤骨科患者数60%~80% 严重车祸伤中约65%为电鸡相关 75%交通意外死亡事件源于电鸡车祸[17] - 非机动车道设置率仅32% 远低于北京上海90%以上 导致电动自行车大量占用机动车道和人行道[19]   行业治理措施与成效 - 2024年5月启动"叉鸡行动" 一个月内查处电动自行车违法13.3万宗 在地铁口查扣拖移车辆2.36万辆[25] - 新增摄像头抓拍交通违法行为 对乱停乱放 非法载客 假牌套牌 功率超标车辆统一扣车罚款[26] - 治理策略从终端用户处罚转向生产源头监管 要求厂商承担安全责任[6][28] - 严管后停车乱象有所好转 但需持续动态博弈平衡出行需求与城市安全[27][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