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

搜索文档
惠州办理首笔离境退税“即买即退”业务
搜狐财经· 2025-07-23 20:35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 - 惠州港惠购物中心完成全市首笔离境退税"即买即退"业务 境外旅客购买国产服装后快速收到退税款 [1] - 国家税务总局2025年4月发布公告推广"即买即退"服务 商务部等6部门同步将离境退税起退点降至200元 现金退税限额提高至2万元 [3] - 境外旅客在退税商店购买200元以上商品可享受最高11%退税率 购物便利性显著提升 [3] 政策实施细节 - 离境退税政策适用对象为境内连续居住不超过183天的外国人和港澳台同胞 需在备案商店购买符合条件的商品离境时申请增值税退还 [3] - 惠州港惠购物中心为全市首家离境退税商店 部分品牌支持"即买即退"服务 税务部门3天内完成备案并全程辅导系统调试 [3][4] - 商店计划引进更多本地特色商品吸引境外旅客消费 [4] 政策配套措施 - 惠州税务部门联合商务 文旅等部门推动政策落地 加强宣传并优化服务流程 扩大离境退税商店覆盖面 [4] - "即买即退"商店需与退税代理机构达成预付金协议 旅客购物时签订协议并办理信用卡预授权即可现场领取等额人民币退税款 [6] - 备案条件放宽至纳税信用M级企业 新商店符合条件即可备案 税务机关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 [7]
重奢战火不熄、情绪消费蓬勃,线下商业格局正在被重塑
第一财经· 2025-07-22 11:29
高端商业升级 - 路易威登"路易号"入驻兴业太古汇带动客流和销售额显著增长 7月初周末客流同比激增107%和114% 销售额同比增长104%和91% [3] - 兴业太古汇自2022年起系统性品牌重组 推动项目向重奢定位转型 引入国际头部品牌 "路易号"落地标志商业空间能级跃升 [3][5] - 上海恒隆广场扩建新增3080平方米地面楼面面积 可租赁零售面积增加13% 预计引入25个高端品牌 2026年下半年开幕 [5] 奢侈品市场布局 - 杭州恒隆广场租赁新增4.2万平方米商业空间 年租金1.5亿元 购物商场总面积将扩容约40% 增强品牌谈判筹码 [5][6] - 路易威登持续加码中国市场 北京三里屯将开设内地下一家旗舰店 路威酩轩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对中国市场保持乐观 [6] - 2024年夏季上海零售市场活跃 大量国内外品牌考察投资 奢侈品及高端生活方式品牌积极开设旗舰店或扩张 [6] 消费趋势分析 - 2024年中国境内奢侈品销售额下降17%至5127亿元 但线上销售占比超40% 成都杭州等新一线城市增速超20% [7] - 千禧一代预计2030年贡献超50%奢侈品消费 深度场景体验和手工制作参与感成为购买关键驱动因素 [7] - 亚太地区仍是全球奢侈品增长核心 2025年预计增速3% 中国消费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 [7] 新兴消费业态 - 上海静安大悦城二次元业态表现强劲 7月"二次元商场"搜索量环比增长940% 上半年IP快闪销售8200万元同比增37% [8] - 静安大悦城54家二次元店铺销售超1.4亿元同比涨85% 从美术陈列转向"装置+商品销售"模式 [8] - 2024年中国城镇宠物消费市场规模3002亿元同比增7.5% 65%养宠人为宠物搭配食谱 近四成规划带宠出行 [9] 商业空间创新 - 全国宠物友好商场超50家 卓越商业"绒化城市"活动带动客流增35%销售增30%会员消费人数增50% [9] - 蟠龙天地设置800平米免费萌宠乐园 超半数租户提供宠物服务 引入Pet&Fresh等宠物全业态品牌 [10] - 静安大悦城放弃15%黄金区域打造cosplay专属空间 强化二次元沉浸体验 商场向"圈层聚落"转型 [10]
谷子集市、音乐会、“心跳咖啡”,暑期石景山推出多元体验活动
新京报· 2025-07-21 12:48
暑期活动主题 - 石景山区以"京西有惊喜 一起过暑期"为主题,整合区域文商旅体科资源,推出游园观演、博物研学、艺术品读、休闲避暑四大板块的多元体验活动和主题线路 [1] 游园观演活动 - 郎园Park开展星蓝动漫嘉年华,有coser巡游、谷子集市 [2] - 首钢园六工汇推出夏日音乐会,有22场演出,还有中医养生、微醺等18场主题市集、18场露天观影会 [2] - 首钢园数字体验综合体内NOLO未来数字空间"一馆多宇宙",可选择四大主题体验,并推出了2025届中高考生特惠 [2] - 一高炉·SoReal科幻乐园内举办星港夏日嘉年华,包含电竞、炉顶花园音乐会、星空放映、"星际水战"等活动 [2] - 石景山游乐园可体验激流勇进、"奥利水战",2025石景山游乐园京彩彩灯游园会将在8月亮相 [2] - 2025中匈友谊之声夏季合唱嘉年华预计于8月22日-24日开展,包含中匈合唱音乐会、美食文创市集、图片展等活动 [3] 博物研学活动 - 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可一次游览五大博物馆,包括法海寺、法海寺壁画艺术馆、石景山区石刻博物馆、承恩寺、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 [4] - "壁上丹青——法海寺与毗卢寺的对话"展览亮相永济寺,还有两地门票互认、街区优惠联动 [4] - 八大处公园7月、8月周末中华精印谷定时开放冷雾系统,二十四节气系列文化活动让大家了解传统节气文化内涵 [4] - 石景山区非遗中心举行"小小讲解员"系列活动,涵盖三大模块,推出沉浸式课程 [5] 艺术品读活动 - 石景山区图书馆推出暑期阅读夏令营、亲子读书会、诵读比赛等活动 [6] - 重美术馆夏季大展".GIF",三位新锐策展人以"运动"为核,打造三重沉浸式空间,11组艺术家、50件动态作品 [6] - "诗意石景山"音乐文学季活动将开展融合诗歌、音乐、舞蹈、文学分享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7] 休闲避暑活动 - 在首钢滑雪大跳台可体验"顽酷心跳塔"项目,还有绳降、小蹦极、攀岩等极限小项 [8] - 最新开放的乐酷公园,内含网球、足球、篮球三种场地 [8] - 西山绿道(石景山段)可纳凉避暑,沿着"溪谷线"经过多处水景 [8] - 京西大悦城惊喜纳凉节来袭,冰乐园ICE FAMLY开园,有滑冰、花样滑冰等体验项目 [8] - 喜隆多PLAZA打造"2025漫游引力场"暑期大型主题活动,同步升级第六届夜间经济次元文化节 [8] - 万达广场早晚市有银发优惠和茶咖促销,雨天享停车优免、火锅日福利 [8] - 首钢园香格里拉推出限定下午茶、清爽饮品,银保建国酒店还有啤酒花园 [9]
一些商场向宠物开放 带动客流营业额双增 上海正制定国内首个专门管理规范 “它经济”成为商业体发力新“支点”——上海新消费观察②
解放日报· 2025-07-20 10:14
宠物经济市场规模 - 中国宠物市场规模2023年突破7000亿元 预计2028年达1.15万亿元 [1] - 中国宠物数量首次超过4岁以下婴孩 养宠家庭渗透率达30%以上 [1][2] - 美国宠物经济规模近1500亿美元 约70%家庭饲养宠物 [2] 商业地产宠物友好转型 - 上海购物中心2023年新开宠物业态面积占比2.1% 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1] - 苏河湾万象天地设立整层宠物主题专区 涵盖洗护美容/鲜食/日托/摄影等多元服务 [2] - 西郊百联引入宠物友好概念门店 提供宠物瑜伽/游泳等休闲方式 [2] 宠物友好商场运营策略 - 苏河湾万象天地规划携宠专用路线 80%餐饮商户设外摆位 部分提供宠物零食 [4] - 商场策划"尾巴摇摆季"主题活动 带动客流同比增35% 营业额增10% [5] - 西郊百联发布宠物文明公约 提供推车/嘴套/牵引绳等配套设备 [6] 行业标准与规范 - 上海正在制定国内首个《宠物友好型商业场所及其室内场馆运行管理规范》地方标准 [7]
焕新出发!新六百YOUNG项目“花YOUNG”启幕
搜狐财经· 2025-07-18 22:30
项目核心理念 - 新六百YOUNG项目以"Grow Young Together"为核心理念,聚焦都市家庭精致生活体验,打造"城市游乐场、共育生活场、都市社交场、年轻运动场"四大板块 [1][5] - 项目探索"家庭关系"与"城市空间"共生可能,构建以亲子为锚点的家庭互动消费场景 [5] - 提出品牌与项目"共育共生"合作机制,推动场景价值与商业成果双向提升 [5] 战略定位与规划 - 徐家汇商圈通过城市更新和重大项目推动资源盘活、产业联动、形态提升,实施错位经营战略 [5] - 项目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计划2026年Q1试营业,通过空中连廊连接港汇恒隆、美罗城等商业节点形成"交通+消费+社交"闭环 [7] - 采用九层空间梯度布局,围绕亲子关系动态设计,配备三层无界玻璃幕墙和千平裸眼3D巨幕 [7] 品牌合作与业态布局 - 首批合作品牌包括韩国MUSINSA中国旗舰店、SMTOWN全国首店、ABORO拳击、MY BARRE瑜伽、汤姆猫亲子乐园及新加坡COW PLAY COW MOO [7] - 业态覆盖亲子体验、潮流零售、家庭餐饮、美学生活方式,招商进入关键兑现阶段 [7] - 未来将开放主力店、主题联名等合作模式,联动属地企业如乐高、优衣库、泡泡玛特等 [7] 商圈发展愿景 - 项目是徐家汇打造世界级消费商圈的关键动作,目标成为高端商业商务汇聚地、顶尖潮流体验引领地 [9] - 徐家汇将持续探索商旅文体科融合新形式,强化世界级商业地标属性 [9]
运动型商场,会成为未来商业地产趋势吗?
36氪· 2025-07-18 11:14
运动主题商场趋势 - 运动成为商业地产创新的主要方向,运动型商场成为未来趋势之一 [2] - 传统商场同质化困局下,运动主题化成为新风口,商场积极拥抱运动户外品牌及垂类细分领域品牌 [4] - 运动品牌集中入驻带来高密度运动社群活动,如lululemon「夏日乐挑战」、张园运动主题课程等 [1] 典型案例与空间重构 - 上海港汇恒隆广场形成"运动生活方式集合区",引入GREGORY中国首店、牧高笛旗舰店等覆盖高尔夫、网球、滑雪等细分领域 [5] - 浦东嘉里城聚集始祖鸟、HOKA、迪桑特等20+运动户外品牌,运动氛围浓厚 [7] - 西岸梦中心利用滨水优势串联滑板公园、攀岩等主题业态,引入lululemon、Patagonia等品牌 [7] - 前滩公园巷引入Specialized、BIJEN中国首店等骑行品牌,打造"城市公共生活客厅" [9] 消费需求驱动因素 - 2023年前10个月户外用户日活环比增长超100%,32.5%受访者每周穿运动服饰5次以上 [11] - 政策驱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与Z世代健康消费渗透率达84.3%,年均支出3250.7元 [11] - 家庭化与社群化需求推动商场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如儿童运动馆+亲子餐厅组合 [12] 商业价值与运营模式 - 运动业态具备高坪效优势,如lululemon通过"体验式零售"模式延长停留时长 [13] - 小众运动成差异化突破口,如迪卡侬设立公路自行车、攀岩等专业品牌,VISION STREET WEAR开设华南首店 [18] - 商场与品牌关系升级为"共建运动社区",如静安嘉里中心联动On昂跑等策划网球公开赛 [21] 生态整合与城市级网络 - 运动主题商场目标成为"城市运动生活服务平台",如浦东嘉里城通过KINETIC平台推出乒乓球联赛等活动 [28] - 成都万象城整合20+运动品牌打造S-Block厂牌,提供一站式购物目的地 [23] - HAl550联合奥运冠军许昕品牌Xuperman举办乒乓球文化展及社区活动 [25]
深圳22家Mall Q2首展首发:高奢巡展、ACGN、IP应援、自然疗愈集结亮相
搜狐财经· 2025-07-17 18:58
行业趋势 - 购物中心通过首展首发活动建立品牌与消费者的生活关联性,提升兴趣和注意力,最终促成购买行为[2] - 高质量首展活动需切入消费者情绪和社交网络,激发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而非单纯追求数量[3] - 首展活动具备五大核心优势:吸引流量、提升形象、延长停留时间、推动商业创新、打造城市名片[3][5][6][7][8] 数据统计 - 2025年Q2深圳22家代表购物中心共举办53场首展首发活动[11] - 活动分类包括24场零售首展(其中17场为美妆/服饰/运动品牌)、16场娱乐体验、7场文化艺术及6场复合体验[13][14][21][31] - 美妆品类占比突出,运动户外展强调活力属性,服饰鞋包展融合多元风格[15][17] 典型案例 - 深圳万象城通过腕表/美妆/运动品牌首展强化"奢场"定位,如宝珀290周年腕表全国首展、SAUCONY联名华南独家发售[5][12] - 深圳湾万象城举办CHANEL大秀和VOGUE时尚盛典,奠定"华南时尚高地"地位[8] - 娱乐类活动聚焦ACGN IP(如不良人十周年展)和明星联动(蔡徐坤新专辑楼),吸引年轻客群[21][22] - 文化艺术类包含佛里达·卡罗中国首展、FIRST青年电影展等高端内容[31] 业态创新 - 复合业态融合趋势显著,如霸王茶姬×Charlotte Tilbury美妆+餐饮快闪全国独展[34] - 沉浸式体验成为亮点,包括VR印象派之夜、梦幻水雾门舞台等科技应用[13][27][29] - 场景化营销延伸至户外空间,如海上世界微醺乐园首站、来福士广场面包生活节[34][36]
持续提升聚客力 北京步行街品牌更迭
北京商报· 2025-07-16 21:41
北京商圈品牌升级与业态调整 - 北京多个步行街和商圈正在进行品牌调整与焕新,重点引入潮牌、买手店及体验类服务场所以吸引流量 [1] - 西单大悦城引入潮牌mustaff,王府中環新增买手店捕岚及多个重奢品牌首店,如格拉夫GRAFF中国首家双层旗舰店 [2] - 前门大街商户更迭率达40%,既有门店如朱炳仁中轴线艺术馆新增铜画手工体验项目,暑期日均接待游客超百人 [5] 商业空间硬件升级与动线优化 - 西单商圈连廊系统空间提升工程已部分完工,新增避雨设施、种植槽及安全护栏,未来将形成七座天桥连廊系统以缓解地面交通压力 [5] - 连廊改造完成后将构建无障碍系统,打造全龄友好立体通行路径,并塑造空中打卡点以促进业态升级 [5] 政策引导与多维度消费升级 - 《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焕新商业消费空间活力,鼓励商业物业引入专业运营主体,推动闲置资源商业化运营 [6] - 支持轨道交通站点商业业态拓展,改造低效场馆植入"体育+"、"亲子+"等多元业态 [6] 新兴商业项目创新模式 - 中关村ART PARK大融城采用"商业+街区+城市公园"模式,结合文化、生态元素打造社交体验空间 [8] - 中海大吉巷通过合院式街区设计重构邻里社交空间,融合绿色地标与城市规划 [8] 步行街商圈价值转型策略 - 专家建议北京步行街从"流量场"转向"价值场",通过文化锚点激活本地日常消费与全球文旅消费双向需求 [9] - 具体措施包括引入精品咖啡、独立书店等高频消费业态,设计本地化活动(如节气市集),并运用AR技术增强文化体验 [9] - 针对境外游客需解决支付与导览难题,推出主题线路(如"北京中轴线美食之旅")并提升非遗工坊互动性 [10] 商业化与文化价值的平衡 - 步行街升级需保护历史文化遗迹,同时引入现代品牌满足多样化需求,例如老字号与新消费品牌融合吸引年轻客群 [10]
中牟新区:郑州东翼商业新城正崛起
中国新闻网· 2025-07-16 17:28
商业发展策略 - 中牟新区积极整合商业资源,构建以杉杉奥特莱斯中牟店为引领的十大商圈商业矩阵 [3] - 公司秉持"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策略,策划"鲲鹏艺术周""侏罗纪奇遇记"等活动,持续点燃消费热情 [4] - 公司创新活动形式,如非遗市集、汉服打卡等,满足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的情感需求 [3] 消费市场表现 - 杉杉奥特莱斯中牟店客流量单日突破12万人次,企业单店销售额最高增长600% [3] - 2025年1至5月,中牟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9.5亿元,同比增速7.4% [3][5] - 2025年上半年,杉杉奥特莱斯中牟店营业额突破13亿元,同比增长26% [3] 消费细分领域增长 - 在家电换新补贴政策刺激下,家电消费增速达51% [4] - 汽车消费增速5%,餐饮消费增速15%,商场百货消费增速27% [4] - 公司成功打造1个省级品牌消费集聚区、2个省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及1条市级特色商业街区 [4] 区域经济定位 - 中牟新区作为郑州东翼的商业新城,正凭借坚实的消费数据成为驱动中原经济发展的重要消费枢纽 [5] - 随着"郑开同城化"进程加速,公司进一步强化商业地位 [5]
南北商业顶流“混战”深圳,专家称“北方系擅长爆款逻辑,南方系注重场景美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5 22:01
深圳大悦城开业表现 - 深圳首座大悦城于7月12日开业,该项目耗时15年、历经多次延期 [1] - 开业首日吸引超过42万人次客流,实现近2000万元销售额 [2] - 项目招商率达99%,吸引近400家品牌入驻,其中首店及定制店占比超过50% [6] 项目开发历程 - 2010年大悦城控股与深圳宝安区政府签署框架协议启动项目,仅拆迁谈判就耗时7年 [5] - 项目一期B地块2019年才完成清拆,总面积超过73万平方米(购物中心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 [5] - 项目紧邻天玺壹号(二手房均价约9.07万元/平方米)和铂悦(二手房均价约10.38万元/平方米) [7] 大悦城全国布局 - 截至2024年末,大悦城在国内共布局44个商业项目(重资产30个、轻资产14个) [7] - 总商业面积达375万平方米,包含23个大悦城购物中心(总商业面积约308万平方米) [7] - 2024年在厦门、三亚和北京海淀三地开业,2024年南昌和深圳项目相继开业 [8] 深圳商业市场竞争格局 - 宝安区拥有近40个商业综合体,商业总量超过310万平方米,位居深圳之首 [9] - 北方系商业(如大悦城)擅长通过首店、快闪、IP活动制造流量高峰 [10] - 南方系商业(如华润万象、K11)注重场景美学和体验黏性,打造"生活方式场" [10] 行业专家观点 - 深圳消费群体多元化,北方系通过首店经济和IP活动切入年轻市场,南方系通过艺术展览吸引高端客群 [2] - 商业企业需通过差异化定位、创新业态组合提升竞争力,避免盲目扩张 [12] - 政府应加强规划引导,避免商业资源过度集中和浪费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