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

搜索文档
广东深圳杀出千亿饮料IPO,4年分了53亿,“沉迷”理财还要借钱
凤凰网财经· 2025-04-16 21:42
核心观点 - 东鹏饮料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连续4年销量第一,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15%增长至2024年的26.3% [1] - 公司计划通过港交所上市募资用于产能布局、品牌建设、渠道拓展、海外业务、数字化建设等 [3] - 业绩快速增长但依赖能量饮料,2024年能量饮料收入占比84%,运动饮料占比9.4% [5][6] - 研发投入远低于销售费用,2022-2024年研发费用复合增长率19.68%,销售费用复合增长率36.01% [8] - 渠道高度依赖经销商,2024年经销商收入占比85.9%,线上渠道仅占2.8% [9] - 公司存在"大存大贷"现象,2024年理财金额52.74亿元,同时有息负债66.5亿元 [12][13] 市场份额与行业地位 - 按销量计连续4年中国功能饮料市场第一 [1] - 广东省功能饮料市场连续8年销量第一,2024年广东区域收入占比43.1% [10] - 2024年功能饮料在广东省人均年消费量7.5升,其他省份2.1升 [11] 财务表现 - 收入从2022年85亿元增长至2024年158.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6.5% [5] - 净利润从2022年14.41亿元增长至2024年33.2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2% [5] - 2024年运动饮料收入14.95亿元,同比增长280.4% [7] - 2024年末合同负债47.61亿元,同比增长82.59% [9] 产品结构 - 能量饮料收入占比从2022年96.6%降至2024年84% [6] - 运动饮料收入占比从2023年3.5%提升至2024年9.4% [6] - 其他饮料产品收入占比从2022年3.3%提升至2024年6.5% [8] 渠道布局 - 拥有超3000家经销商和约400万家终端销售网点 [9] - 累计投放冰柜约30万台 [9] - 2024年末预收款28.97亿元,同比增长135% [10] 资本运作 - 2024年理财金额52.74亿元,2025年授权理财额度提升至110亿元 [12] - 有息负债从2023年末33.45亿元增至2024年末66.5亿元 [13] - 有息负债比率从2023年52.89%增至2024年86.46% [13] - 2021-2024年累计现金分红43亿元 [13]
东鹏饮料20250310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东湖饮料、公贸链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财务业绩 - 2024年公贸链营业收入达158.39亿元,较上一年同比增长40.63%;规模性利润为33.27亿元,同比增幅63.09%;扣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为32.62亿元,同比增长74.48%;基本每股收益高达6.39元,彰显强劲发展势头与良好运营状态[2] - 2024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持续提升且多年保持在30%以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同比增长76.44%,整体营业质量高,运营现金流状态好[4] 产品表现 - 2024年补水制产品收入占比从23年的3.49%提升至9.45%,销售额同比增长280.37%,实现营收近15亿,销售量占比达6.7%,较上年同期提升5个百分点,看好其未来市场表现[3] - 2024年中衡饮料系列产品占全国能量饮料市场份额由2023年的43%提升至47.9%,连续四年排名居前,全国市场销售额份额从30.9%上升到34.9%,500毫升瓶装特引在尼尔森中国饮品中稳居前列[3] - 新经销商数量从2023年2981家增长到2024年的3193家[3] 品类发展 - 看好2025年及接下来两到三年国内果汁茶大包装市场,认为其有巨大生命力和前景,公司推出含5%以上果汁的果汁茶进行市场尝试[5][6] - 咖啡在国内饮料市场非主流,但因线下咖啡带动便携咖啡发展,公司咖啡销售占比上升,去年约三个多亿,今年会加大对深夜拿铁推广的资源投入[14][15][16] - 补水作为电解质饮料核心大单品,迎合运动健康概念下的需求,市场潜力大,公司将渠道、品牌、营销等优势用于该产品,未来有信心[18][19][20] 市场策略 - 核心优势集中在中国品牌和能量补给战略,其他餐饮等业务按既定方式稳步推进,品牌营销推广资源主要集中在核心业务[9] - 餐饮渠道测试不成功,会继续发展参与团体业务,将其作为各销售区域重要KPI考核指标,允许探索适合的营销选项,总部研发快速响应[29][30] - 公司提倡总成本领先优势,每年优化产业维修系统,控制产品成本,其他饮料毛利率有优化空间,对其他品类发展态度积极[31][32] 未来规划 - 2025年冰冻化投入计划投放8 - 10万台冰柜,投入节奏会考虑业务员对终端客户情况、冰柜能耗、美观度等因素,考核细化[34][35][46] - 特引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提升品牌知名度、研发不同类型和口味产品、丰富包装形式,推广250毫升包装产品[38][39][41] - 不放弃无糖茶产品,推出加量加价的大包装产品,吸取之前茶饮料经验,调整茶味浓度[43][4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扫码率提升与收入提升趋势类似,单点动销是增长重要方向,网络区域单点动销约为全国区域的三倍,公司将在铺货率、品牌宣传、线下服务等方面努力提升[25] - 通过腾讯报告得知,东湖饮料消费人群走向年轻化,学历提高,职业群体扩展[27] - 广东区域市场增长可观,2024年增长15%,未来看好省外增长潜力,会结合自有手段和促销费用投放促进增长[50][51][52] - 品牌投放方面,今年会有代言人推出,目前在谈判中,费用水平与交易收入定价区保持一致[53][54] - 公司出海业务目前处于中长期目标阶段,会在适合的地区如马来西亚、印尼进行开拓,尝试降低制造成本[11][12] - 公司引入大模型进行运营测试,希望在动销等方面获得帮助,目前处于探索阶段[62]
宇树科技:没有哪家企业不做美国市场就不行了|大公司动态
第一财经· 2025-04-14 23:39
问界汽车事故声明 - 问界M7Pro在沈阳工业展览馆发生碰撞事故,造成一名人员轻微挫伤并已出院 [3] - 事故原因为车辆未处于展车模式被误启动,主驾未系安全带且方向盘大角度干预导致AEB未触发 [3] - 公司已协助就医并与车展主办方协商后续处理 [3] 消费电子与科技动态 - 苹果二手机回收价单日上涨400-500元,16 Pro Max 256G回收价从7300元升至7800元,市场持货观望情绪浓厚 [4] - 宇树科技称美国加关税影响有限,美国市场占比不足以致命 [4] - 华为路由X1系列4月16日发布,搭载11根隐藏式灵犀天线及星闪网关 [5] - 字节跳动Seed-Thinking-v1.5模型4月17日开放接口,总参数200B,推理成本较DeepSeek R1降低50% [6] - 腾讯云大模型知识引擎支持MCP插件一键插入应用 [7] - 月之暗面Kimi灰度测试内容社区产品,定位类似传统信息流平台 [8] - 高德发布AI导航智能体NaviAgent,采用Planner-Executor四模块架构 [8] 融资与投资 - 云鲸智能完成1亿美元融资,腾讯投资与北京机器人基金领投,资金用于家庭具身智能产品开发 [9] - 蚂蚁集团入股星尘智能,后者注册资本从204万元增至210万元,主营智能机器人研发 [10][11] 互联网平台动态 - 淘宝直播调整黄金类目规则,新增独立"黄金"一级类目,4月15日生效 [12] - 美团灰度测试App首页"闪购"一级入口,拟将其作为独立品牌发布 [13] - 东方甄选"外贸优品入驻"行动吸引22家企业申请,含9家自营合作 [13] - 值得买计划建立"出口转内销"专题页并增加流量扶持 [13] - 喜马拉雅旗下公司注册资本从3亿元增至28亿元 [14] 汽车行业 - 赛力斯招聘普工应对问界M8订单,小订量达12万辆 [15][16] - 蔚来CEO李斌强调公司盈利是CEO职责核心 [16] - 小鹏汽车研发720亿参数自动驾驶大模型"小鹏世界基座模型",拟部署至车端及AI机器人 [17] - 一汽解放与华为、百度等保持合作,推进商用车技术孵化 [17] - 蚂蚁集团、哈啰与宁德时代战略合作,覆盖智能驾驶、电池后市场服务等领域 [18] 新能源与储能 - 宁德时代一季度净利润139.63亿元,同比增长32.85% [19][20] - 展出587Ah储能电芯,能量密度430Wh/L,全周期可吞吐电量提升48% [20] 金融与医药 - 高盛一季度净营收150.6亿美元,净利润47.4亿美元 [20] - 万泰生物九价HPV疫苗启动男性III期临床试验并完成首例入组 [21] 零售与全球化 - 永辉超市、大润发开通外贸商品采购渠道,永辉将设外贸优品专区 [22] - 泡泡玛特升级全球架构,设四大区域总部,文德一兼任联席COO [23][24] - 王老吉进入马来西亚市场,与百达国际签署经销协议 [25] - 红星美凯龙拟投入超1亿元"五一"消费补贴 [25] 化工与物流 - 巴斯夫投资5亿元在上海扩建聚氨酯减振元件产能,新设施2027年投产,总产能提升70% [26] - 马士基称已做好应对美国关税政策变化的准备 [27]
海南大爷卖椰汁,一年狂入50亿
新消费智库· 2025-04-14 21:00
公司发展历程 - 椰树集团2023年销售额达50亿元,核心产品椰树牌椰汁通过"从小喝到大"等广告语实现心智植入[5][7] - 1986年王光兴临危受命接管连续亏损5年的海口罐头厂,通过打破"三铁"制度(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启动改革[9][15][16] - 1988年突破油水分离技术推出椰树牌生榨椰子汁,上市后迅速成为爆款产品,3年内实现从年亏300万元到盈利240万元的逆转[25][26] 营销策略 - 采用"直白、通俗易懂"的广告风格,如"我从小喝到大"等双关语配合丰满模特形象,形成独特视觉识别体系[7][35][37] - 早期通过国宴饮料称号(1990年入选钓鱼台国宾馆)进行品牌背书,在电视台大规模投放广告提升知名度[32][33] - 2023年抖音直播采用"展现身材曲线"的视觉策略,女模特身高要求170cm以上、男模特180cm以上,带动业绩两位数增长[39][41] 产品与市场表现 - 椰树牌椰汁目前占据中国椰汁市场约30%份额,但第二增长曲线探索未达预期,2014年提出的百亿产值目标仅完成50%[43] - 曾尝试拓展椰子油、瓶装水、茶饮等品类,均因市场空间有限或竞争力不足未能复制椰汁成功[43] 管理层与治理结构 - 84岁的王光兴仍实际掌控公司决策权,尽管设有职业经理人担任董事长,内部宣传材料持续强化其"救世主"形象[44][45][47] - 公司内刊《椰树人》长期刊登员工对王光兴的个人崇拜式表述,如"单枪匹马救活企业"等,形成高度集权管理文化[45][47] - 分析指出过度依赖创始人可能导致人才梯队建设不足,阻碍百亿目标实现[48][49]
新股前瞻|椰子水一年卖出1.58亿美元,拆解泰国食饮龙头IFBH的“生意经”
智通财经网· 2025-04-13 19:06
二级市场向来不乏"新鲜事"——一家源于泰国,赚于中国的食饮龙头竟然赴港IPO了。 4月9日,据港交所披露,椰子水品牌if母公司IFBH Limited(以下简称"IFBH)")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拟香港主板上 市,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此次IPO将成为继Vita Coco赴美上市后全球椰子水行业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据悉,IFBH是一家植根泰国的即饮饮料及即食食品公司。公司以椰子基饮料为核心,旗下主要拥有if和Innococo两大品 牌。其中,if品牌自2013年创立以来迅速在中国内地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并逐步拓展至全球市场。而和Innococo品牌则 于2022年推出,通过将电解质水与椰子水结合,切入运动饮料赛道,成为增长最快的产品线。 作为一家泰国企业,IFBH在2024年约九成以上的收入均来自中国内地市场。与此同时,从市占率来看,IFBH还是中国 内地椰子水饮料市场第一大公司。 可以看到,在中国食饮赛道IFBH已然混得"风生水起",那么在二级市场公司的投资价值又究竟怎么样呢? 源于泰国,兴盛于中国 近年来,随着中国消费者对天然饮品需求的增长,椰子水作为低糖、富含电解质的健康饮品,市场增速显著。而IFBH ...
极端大风!美团、饿了么紧急提醒丨大公司动态
第一财经· 2025-04-11 22:53
外卖行业应对极端天气 - 美团向北京区域骑手发布大风天气预警,提醒防风慢行,可免费使用外卖柜并提供恶劣天气补贴 [3] - 饿了么成立"安全生产"专项小组,启动特殊天气应急机制,在确保安全前提下保障民生需求 [3] 零售与电商动态 - 盒马面向外贸企业开放24小时绿色入驻通道,提供物流供应链支持并计划上线"外贸专区" [3] - 淘宝生活服务和游戏娱乐赛道用户规模突破1亿,GMV超千亿,未来将持续加大投入 [6] 互联网与科技 - 微信PC端更新支持发表朋友圈、接收单聊转账等功能 [5] - 商汤科技推出"日日新V6"大模型,支持10分钟中长视频深度解析 [7] - 阿里云发布国内首个云电脑MCP服务"无影AgentBay",支持云端生成Agent运行环境 [8] - ChatGPT推出记忆功能升级,可调用历史对话内容 [7] 游戏与娱乐 - 字节跳动否认游戏业务独立上市计划 [4][5] - 字节跳动数据平台团队拆分传闻被澄清为假消息 [7] 消费与家电 - 国内品牌金饰价格突破1000元/克,周六福足金999.9零售价达1010元/克 [8] - 美的集团美国市场收入占比很低,2025年将重点突破海外市场 [8] - 海尔卡奥斯生态科技注册资本增至5.5亿元,增幅1000% [9][10] 汽车行业 - 蔚来否认换电站被宁德时代收购传闻 [12] - 蔚来上线一键上报黑公关功能,打击侵权行为 [12] - 理想MEGA两款新车型开启预订,售价52.98万元起 [15] - 上汽与华为合作的"尚界"新车最快年中亮相 [16] - 特斯拉CyberTruck长续航版本在美上市,起售价69990美元 [17] 金融与投资 - 国泰海通完成合并重组并在A股上市 [19] - 摩根士丹利2025年Q1净营收177.39亿美元,净利润43.15亿美元 [21] - 富国银行2025年Q1营收201.49亿美元,净利润48.94亿美元 [22] 医药与健康 - 中国生物首款带状疱疹mRNA疫苗获批临床 [23][24] - 复星医药拟转让上海复健55%股权,持股比例降至45% [25] 新能源与化工 - 隆基绿能HIBC硅电池转换效率达27.81%,创世界纪录 [27] - 宁德时代H股发行申请获香港联交所审阅 [28] - 巴斯夫表示关税政策对其直接影响有限 [18][19] 企业动态 - 宗馥莉接任重庆娃哈哈昌盛饮料公司董事 [11] - 北京宝格丽酒店回应甜品发霉事件,涉事产品已送检 [12] - 长安汽车预计2025年Q1净利润同比增长12.26%-20.89% [16] - 长安汽车董事长表示汽车央企重组方案已基本完成 [17]
食品饮料行业|东京酒水图鉴3:复盘日本饮料行业中的成长赛道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2025-04-11 18:02
日本饮料行业历史复盘 - 日本饮料行业经历了碳酸饮料与果汁为主(1945-1979年)、茶饮与咖啡快速发展(1980-1999年)、茶饮与矿泉水为主(2000年至今)三大时期 [2] - 1945-1979年行业整体CAGR达24.2%,1980-1999年降至5.1%,2000-2023年进一步放缓至1.8% [3] - 茶系饮料在1980-1999年快速发展期CAGR高达37.3%,矿泉水在2000-2023年成熟期CAGR为7.6% [3] - 碳酸饮料在1945-1979年CAGR为23.4%,但1980-1999年增速降至0.1% [3] - 果汁饮料在1945-1979年CAGR达27.2%,但2000-2023年转为负增长(-1.4%) [3] 价格端趋势 - 1974-1992年碳酸饮料均价从139日元/升提升至268日元/升,CAGR达3.7% [5] - 果汁饮料均价从186日元/升提升至263日元/升,CAGR为1.9%,2010年以来呈现上升趋势 [5] - 运动饮料2011-2023年CAGR达2.6%,涨幅领先其他品类 [5] - 2000-2023年饮料销售额CAGR为1.1%,低于产量增速 [5] 渠道端演变 - 便利店数量在1983-1999年CAGR达11.8%,销售额CAGR为15.8% [7] - 自动售货机1977年突破100万台,1985年达211万台 [7] - 2024年超市/便利店/自动售货机销量占比分别为30%/16%/16% [8] 消费趋势演变 - 1945-1979年以适口性为主,1980-1999年转向便携性,2000年后注重健康性 [9] - 2022年日本饮料回收率及回收利用率分别达96.7%/88.5% [9] - 包装材料从玻璃/金属罐→PET塑料瓶→环保材料演变 [10] 碳酸饮料发展 - 1980-1990年代CAGR仅0.1%,2006-2018年产量CAGR回升至3.5% [11] - 销量占比稳定在16%左右 [11] 果汁饮料演变 - 1958-1963年销量占比第一,此后逐年下滑 [16] - 2000-2023年产量CAGR为-1.4% [3] 咖啡饮料发展 - 1945-1979年CAGR为18.0%,1980-1999年降至7.8% [19] - 1991年成为第二大饮料品类,2008年后被超越 [19] 茶系饮料发展 - 1981年伊藤园推出首款无糖茶饮料 [24] - 2023年绿茶/麦茶/红茶销量占比分别为45%/22%/16% [24] - 2000-2023年CAGR为1.8% [3] 矿泉水发展 - 销量占比从1999年6%提升至2023年21% [28] - 2000-2023年CAGR达7.6% [3] 运动饮料发展 - 1980-1999年销量占比一度接近10%,2023年降至6% [31] - 2000-2023年CAGR仅0.2% [3] 中国饮料行业投资趋势 - 无糖茶销量占比从2022年1月16%提升至2024年9月34% [34] - 预计2022-2027年无糖茶市场CAGR达10.2% [34] - 中国软饮料行业CR3在2022年达30.5% [35] - 前十大品牌市占率合计达36.5%,高于日本33.5% [35] - 2024年1-9月北京/海南/上海水饮销售额同比增长74%/47%/35% [36] - 植物饮料2023年12月-2024年11月销售额同比增长32% [37]
食品饮料行业|东京酒水图鉴3:复盘日本饮料行业中的成长赛道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2025-04-11 18:02
日本饮料行业历史复盘 生产端 - 日本饮料行业历经三大发展阶段:碳酸饮料与果汁为主的起步期(1945-1979年,整体CAGR 24 2%)、茶饮与咖啡的快速发展期(1980-1999年,整体CAGR 5 1%)、茶饮与矿泉水为主的成熟期(2000-2023年,整体CAGR 1 8%)[2] - 细分品类增速分化:起步期果汁增速最高(CAGR 27 2%),快速发展期茶系饮料爆发(CAGR 37 3%),成熟期矿泉水表现最佳(CAGR 7 6%)[3] 价格端 - 1974-1992年碳酸饮料均价年复合增速达3 7%(139日元/升至268日元/升),果汁均价增速1 9%(186日元/升至263日元/升)[5] - 2020年后各品类均价普遍回升:运动饮料2011-2023年均价CAGR达2 6%,茶饮与矿泉水结束下滑趋势[5] 渠道端 - 便利店与自动贩卖机推动行业扩张:1983-1999年便利店数量CAGR 11 8%,销售额CAGR 15 8%;自动贩卖机1977年突破100万台,1985年达211万台[6][8] - 2024年超市成为最大线下渠道(销量占比30%),便利店与自动贩卖机各占16%[10] 消费端 - 需求演进三阶段:适口性(1945-1979年)→便携性(1980-1999年PET瓶普及)→健康性(2000年后低糖/环保趋势)[11] - 2022年日本饮料包装回收率96 7%,回收利用率88 5%,显著高于欧美[11] 细分饮料品类分析 碳酸饮料 - 1980-1999年受健康意识冲击增速低迷(CAGR 0 1%),2006-2018年复苏(产量CAGR 3 5%)[15] - 销量占比长期稳定在16%左右[15] 果汁饮料 - 早期政策驱动发展:1948年《食品卫生法》允许浑浊果汁生产,1958-1963年销量占比第一[18] - 2000年后需求萎缩(CAGR -1 4%),人均饮用量持续下滑[20] 咖啡饮料 - 1969年世界首款罐装咖啡诞生,1980-1991年产量CAGR 14%,1991年成为第二大品类[21] - 成熟期增速放缓(CAGR 0 8%),2014年被矿泉水超越降为第四大品类[21] 茶系饮料 - 1981年无糖茶饮突破(伊藤园罐装乌龙茶),1980-1999年产量CAGR 37 3%[23] - 2023年绿茶占比45%居首,无糖茶成为主流[23] 矿泉水 - 1986年进口矿泉水解禁推动市场扩张,1999-2023年销量占比从6%提升至21%[33] - 成熟期增速领先(CAGR 7 6%)[33] 运动饮料 - 1980-1999年快速发展期销量占比近10%,2000年后因健康化转型增速放缓(占比降至6%)[35] 中国饮料行业投资趋势 健康化趋势 - 无糖茶占比从2022年1月16%跃升至2024年9月34%,预计2022-2027年产量CAGR 10 2%[39] - 瓶装水价格下探推动渗透率提升[39] 行业集中度 - 中国软饮料CR3达30 5%(2022年),头部企业营收增速8 7%(2024H1)高于行业平均[40] - 前十大品牌市占率36 5%(2024年),显著高于日本(33 5%)[40] 区域渗透率 - 2024年1-9月北京/海南/上海水饮销售额同比增74%/47%/35%,西北地区负增长[41] 中国特色品类 - 植物饮料2023年12月-2024年11月销售额同比增32%,尚处快速成长期[43]
每日投资策略-20250411
招银国际· 2025-04-11 13:44
报告核心观点 - 4月10日中国股市反弹,全球投资者对Trump Put信心回升,空头大量回补;贸易战削弱全球经济前景,大宗商品价格偏弱;中国需加大货币政策宽松和财政刺激力度;极兔速递1Q25运营数据强劲但中国价格竞争令人担忧 [3][4] 环球主要股市表现 - 恒生指数收20,682,单日升2.06%,年内升21.32%;恒生国企收7,668,单日升1.76%,年内升32.94%;恒生科技收4,814,单日升2.66%,年内升27.88% [1] - 上证综指收3,224,单日升1.16%,年内升8.36%;深证综指收1,868,单日升2.46%,年内升1.66%;深圳创业板收1,901,单日升2.27%,年内升0.48% [1] - 美国道琼斯收39,594,单日跌2.50%,年内升5.05%;美国标普500收5,268,单日跌3.46%,年内升10.45%;美国纳斯达克收16,387,单日跌4.31%,年内升9.17% [1] - 德国DAX收20,563,单日升4.53%,年内升22.75%;法国CAC收7,126,单日升3.83%,年内跌5.53%;英国富时100收7,913,单日升3.04%,年内升2.33% [1] - 日本日经225收34,609,单日升9.13%,年内升3.42%;澳洲ASX200收7,710,单日升4.54%,年内升1.56%;台湾加权收19,000,单日升9.25%,年内升5.96% [1] 港股分类指数表现 - 恒生金融收34,460,单日升2.41%,年内升15.55%;恒生工商业收11,964,单日升1.89%,年内升29.57% [2] - 恒生地产收14,837,单日升2.38%,年内跌19.04%;恒生公用事业收34,191,单日升1.37%,年内升4.01% [2] 市场动态 - 中国股市反弹,港股原材料、工业与医疗保健涨幅居前,A股消费、硬件设备与企业服务大涨;特朗普提高对华关税但暂缓部分“对等关税”,全球投资者信心回升,空头回补;若美国对所有经济体征“对等关税”,可能推升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对中国GDP增速影响超1个百分点,仅对中国加征关税影响或低于1个百分点 [3] - 欧洲市场大幅反弹,信息技术、金融与工业领涨;欧盟暂缓对美部分商品25%关税90天;欧债收益率基本持平,欧元兑美元大幅上涨2% [3] - 美国股债汇三杀,美股指数一度跌超5%后收窄;美国通胀降温超预期,3月CPI同比2.4%和核心CPI同比2.8%均低于预期;关税对通胀影响未显现,特朗普政策引发投资者抛售美元资产,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升,美元指数创2022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避险资产大涨 [3] - 贸易战削弱全球经济前景,大宗商品价格偏弱,WTI原油价格一度跌破60美元,铜价下跌 [3] 宏观点评 - 3月通胀数据显示贸易战到来前中国通缩压力大,受食品和能源价格拖累,CPI环比收缩,核心CPI增速低迷,PPI下滑;将今年CPI和PPI增速预测分别从0.6%和 - 0.3%下调至0.2%和 - 0.8% [4] - 特朗普激进关税政策或给中国带来进一步通缩压力,预计央行二季度分别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LPR约50个基点和20个基点,中央政府下半年加大财政刺激力度提振消费 [4] 公司点评 - 极兔速递1Q25运营数据强劲,包裹量平均增长31%,有信心实现包裹量增长和成本削减目标;但因担心中国主要快递企业大幅降价抵消包裹量增长,下调2025/26年盈利预测分别 - 48%/-18%;基于分部加总法的目标价从10港元下调至6.9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4] - 极兔速递1Q25东南亚地区包裹发货量达15亿件,同比增长50%,得益于提前斋戒月和Tik Tok、Temu销售增长;中国地区包裹发货量达49亿件,同比增长27%,逆向件和散件日均发货量同比增长70%至350万件,有信心单票成本同比降0.1元;新市场销量达7,700万辆,同比增长19%,维持20%全年增长目标,预计今年新市场EBITDA盈亏平衡 [5] 焦点股份 - 招银国际环球市场给出吉利汽车、小鹏汽车等多家公司买入评级,包括汽车、装备制造、可选消费、必选消费、医疗、保险、互联网、房地产、科技、半导体、软件&IT服务等行业,还给出各公司股价、目标价、上行/下行空间、市盈率、市净率、ROE、股息率等数据 [6]
中国饮料市场大变局
投中网· 2025-04-08 10:41
碳酸饮料市场趋势 - 2020年中国市场七大饮料品类中碳酸饮料唯一增长品类,其余均为负增长[6] - 2023年碳酸饮料成为七大品类中唯一负增长品类,市场份额下降3个百分点被即饮茶超越[7][9] - 碳酸饮料2023年销量下滑7%,首次失去市场份额第一位置[11] 可口可乐业绩表现 - 2024年太古可口可乐中国内地销售额252.34亿港元,同比微增2%[17] - 销量同比下降1%,通过7%-25%涨价策略维持业绩[18][21] - 能量饮料收入增长41%,咖啡业务增长1%,但碳酸饮料销量下滑明显[22] 国产饮料品牌崛起 - 大窑汽水2023年营收达32亿元,通过餐饮渠道快速扩张[32][33] - 北冰洋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2017-2019年复合增长率超30%[36][37] - 元气森林无糖气泡水2024年预计碳酸饮料业务达40亿元[38] 品类结构变化 - 即饮茶2023年增长18.9%,功能饮料增长11.4%[40] - 农夫山泉茶饮料收入167.45亿元(+32.3%),超越包装水成为第一大业务[42][44] - 东鹏特饮2024年营收133亿元(+28.5%),电解质水增长280%达15亿元[47] 市场格局重构 - 元气森林2024年销售额接近150亿元,2020-2021年增长达2.6倍[50] - 可口可乐中国区销售额235亿元,被康师傅(516亿)、农夫山泉(429亿)超越[54] - 市场从可口可乐/百事双寡头转向农夫山泉/东鹏/元气森林新三巨头格局[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