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因测序
icon
搜索文档
创投月报 | 深创投:50亿赛米产业基金落地 三成获投项目为先进制造公司
新浪证券· 2025-06-06 11:05
私募基金市场动态 - 2025年5月境内新增登记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仅2家 较4月骤降83.3% 同比减少60% [1] - 新增备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合计339只 同比增长55.5% 环比下降18.7% [1] - 一级股权投资市场融资事件428起 同比减少13.6% 环比减少18.0% 披露总融资额约182.33亿元 平均单笔融资额约4290.04万元 创近五个月最低点 [1] 深创投基金布局 - 深创投管理资本规模超4700亿元 2025年5月末备案新基金深圳市红土种子一号创业投资基金 注册出资额3亿元 重点布局人工智能、智能终端、智能机器人等前沿领域 [2] - 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目标总规模50亿元 已出资36亿元 由深圳市引导基金、龙岗区引导基金联合出资 深创投与深重投共同担任GP [2][3] -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将投资深圳市重点项目和细分龙头企业 构建本地化产业链供应链 [3] 深创投投资活动 - 2025年5月深创投公开披露股权投资事件10起 同比翻5倍 环比提升66.7% 2025年前五个月共出手43次 达2024年全年的58.1% [3] - 投资项目中六成处于天使轮和A轮早期阶段 先进制造赛道占比30% 覆盖集成电路和航空航天领域 [6] - 生物材料研发公司灵蛛科技获深创投独家投资 出资平台为15亿元的深圳合成生物私募基金 [6] 赛陆医疗融资进展 - 赛陆医疗完成A+轮融资 由复星医药领投 深创投持续加码 资金用于全国产测序平台注册申报及全球化拓展 [11] - 深创投曾于2023年12月领投赛陆医疗数亿元A轮融资 支持基因测序平台研发和商业化 [11] - 赛陆医疗自主研发的Salus Pro测序仪获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为国内首个全应用场景覆盖的国产设备 [12]
AI给生物医药带来新机遇
经济日报· 2025-06-05 06:12
民营企业发展机遇与核心竞争力 - 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呈现政策红利释放、创新生态完善、地方探索活跃的特点 [1] - 基因技术领域存在大量未解科学问题与未满足医疗需求 政策层面国家重视新质生产力与生物经济战略 [1] - 企业竞争需在关键领域实现"长板突破" 完善配套能力 当多项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时形成竞争优势 [1] 基因测序技术应用与行业前景 - 基因测序属于"长坡厚雪"行业 在生物医药产业链上游可用于研发 临床诊断环节实现精准治疗 健康管理领域助力"治未病" [2] - 基因测序、编辑、合成形成技术闭环 结合人工智能提升研发效率 拓展应用场景 [2] - 公司业务覆盖生命科学基础科研服务、医学研究与技术服务、建库测序平台服务 为全球研究机构提供基因测序等技术支持 [2] 新技术驱动下的生物科技升级 - 基因测序技术推动生命科学研究转向数据驱动 改变传统研究范式 [3] - 公司构建"IT+BT"双轮驱动技术生态 2017年起研发实验室自动化系统 2020年推出高通量测序柔性智能交付平台并迭代至3.0版本 [3] - 公司组建规模化生物信息团队 取得软件著作权320项 开发AI工具"诺易(Novi)"提升数据分析能力 [3]
诺禾致源实控人方1个半月减持447万股 2021上市2募资
中国经济网· 2025-06-04 14:47
股东权益变动 - 致源禾谷通过集中竞价减持2,077,773股(占总股本0.50%)并通过大宗交易减持2,179,000股(占总股本0.52%),持股比例从11.32%降至10.30% [1] - 诺禾禾谷通过集中竞价减持217,488股(占总股本0.05%),持股比例从3.02%降至2.97% [1] - 两股东合计减持4,474,261股,权益变动触及1%整数倍标准 [1][2] 公司股权结构 - 致源禾谷和诺禾禾谷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李瑞强的一致行动人,其执行事务合伙人均为李瑞强 [2] IPO及募资情况 - 公司于2021年4月13日科创板上市,发行4,020万股(占总股本10.04%),发行价12.76元/股,募资总额51,295.20万元,净额44,976.96万元 [2] - 原计划募资50,398.63万元用于基因测序平台扩产、试剂研发、信息化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2] - IPO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保荐代表人为赵陆胤、焦延延,发行费用6,318.24万元(含承销费4,355.66万元) [2] 定增募资情况 - 2023年定增发行1,600万股(发行价20.76元/股),募资总额33,216万元,净额32,760.86万元 [3] - 定增保荐机构仍为中信证券,保荐代表人为赵陆胤、彭博,发行费用455.14万元 [3] - 11家机构参与认购,包括广发基金、华安证券、中欧基金等 [3] 累计募资规模 - IPO与定增合计募资84,511.2万元 [4]
诺禾致源: 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3 19:12
分红方案 - 公司实施差异化分红送转方案,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5元(含税)[1][2] - 分红总金额为20,252,926.60元(含税),实际参与分配的股份数为405,058,532股[2] - 公司总股本为416,200,000股,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11,141,468股后参与分配[2] 除权除息计算 - 除权(息)参考价格计算公式为(前收盘价格-现金红利)÷(1+流通股份变动比例)[2] - 虚拟分派的现金红利约为0.0487元/股,除权(息)参考价格=前收盘价格-0.0487元/股[3] - 本次仅进行现金分红,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和送红股,流通股份变动比例为0[2] 分红实施安排 - 股权登记日、除权(息)日、现金红利发放日未明确具体日期[1][3]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红利通过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派发,未办理指定交易的股东红利暂由其保管[3]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股份不参与利润分配[3] 税务处理 - 自然人股东及证券投资基金持股超过1年免征个人所得税,持股1年以内暂不扣缴[4] - QFII股东按10%税率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税后每股实际派发0.045元[5] - 沪股通投资者按10%税率代扣代缴所得税,税后每股实际派发0.045元[5] - 其他法人股东及机构投资者自行申报缴纳所得税,税前每股派发0.05元[6] 股东咨询 - 关于权益分派的咨询联系部门为证券办公室,联系电话010-82837801-889[6]
华大智造5000万元中标上海疾控生物样本库储存和管理设施项目
智通财经· 2025-06-03 08:45
公司中标信息 - 深圳华大智造销售有限公司中标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样本库储存和管理设施项目,中标金额5050万元人民币 [1] - 项目编号为310000000250126166736-00198835,旨在提供先进的生物样本库储存和管理系统 [1] - 华大智造子公司华澳智存凭借"MGICLab-LT620Prem"等解决方案成为中标供应商 [1] 生物样本库行业 - 生物样本库可标准化收集、处理、储存和应用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等样本及相关临床资料 [1] - 生物样本库是公共卫生与医学研究的重要基础设施,对疾病预防控制、科研及精准医疗发展具有关键支撑作用 [1] - 生物样本库被视为发展生命科技领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 [1] 公司业务布局 - 华大智造系国内基因测序仪龙头,围绕生命数字化全方位产品进行布局 [2] - 超低温自动化生物样本库是公司重点布局方向,为用户定制全温区覆盖的自动化生物样本资源库 [2] - 报告期内公司升级超低温自动化样本存储系统,新增AI视觉辅助校准技术以提高设备精度与运行效率 [2]
募资“腰斩” 招股书“打架” 联川生物IPO困局何解?
搜狐财经· 2025-06-02 10:15
基因测序行业概况 - 2025年A股市场基因测序板块表现突出,同花顺基因测序指数从去年9月的1280点升至1800点附近,涨幅超40% [2] - 政策支持("健康中国2030"、"十四五"生物经济专项)及老龄化推动行业增长,2025年已有10家基因测序企业获融资 [2] - 基因检测科研服务市场规模从2019年46.8亿元增至2024年90.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4.2%,预计2030年达174.3亿元 [5][6] 联川生物业务模式 - 主营基因检测科研服务及解决方案,技术壁垒高,服务流程涵盖核酸提取至数据分析 [3] - 商业模式分两种: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健康检测套餐(如商场尿检)和面向医院/科研机构的临床级检测(如肿瘤基因检测) [4] - 采用第二种模式,与华大基因类似,收入按检测项目收费 [4] 联川生物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35亿元、2.87亿元、3.6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275.67万元、5348.85万元、6005.67万元 [9] - 研发投入占比逐年下降,2022-2024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分别为13.61%、11.70%、8.38%,低于同行华大基因(15.68%) [16][17] 联川生物IPO进展与挑战 - 从科创板转战北交所,募资金额从6.08亿元降至3亿元,缩水50.66% [9][10] - 募投项目中66.67%资金用于"基因科技产品及服务平台扩产升级",计划年测序量从22万增至30万样本 [17][18] - 分子诊断试剂研发项目此前未形成规模收入,招股书删除相关表述 [19] 供应链风险与技术依赖 - 上游供应商因美纳占全球测序仪80%份额,2022年联川生物对其采购占比32.34%,2024年降至11.65%但通过代理商间接依赖 [13][14] - 因美纳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面临试剂断供风险,公司转向华大智造但切换成本高 [14][15] - 产业链上游被外资垄断,中游企业技术依赖性强,临床转化能力不足 [19]
Illumina(ILMN) - 2025 FY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29 03: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计划在2025年及以后消除约1亿美元的成本,以改善财务状况 [24] - 公司预计长期内测序业务的销量增长率将稳定在20%左右,价格下降幅度在15%左右,综合实现高个位数的收入增长 [39][4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临床业务占公司收入的55%左右,第一季度表现强劲,X系列仪器的装机量良好,耗材实现了中个位数的增长 [60][61] - 学术研究业务占公司收入的45%左右,其中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金影响的部分约占公司总收入的10% - 12% [4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预计市场长期增长率为6%,但今年下调了美国学术和政府终端市场的增长预期15% [42] - 中国市场占公司收入的5%,公司仍在与中国政府合作,寻求解决方案,避免产品被完全禁止销售 [50][5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聚焦于通过优化端到端工作流程和提供深度洞察,推动基因组学向多组学发展,而非仅关注测序和测序耗材 [26] - 公司将继续执行战略,实现高个位数的收入增长和500个基点的利润率提升,主要基于向X系列的过渡和新产品的推出 [30][31] - 公司认为竞争促使其保持专注,将通过创新和客户服务保持竞争力 [6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5年公司面临诸多挑战,如中国市场问题、NIH资金挑战和关税问题,但公司将专注于可控因素,继续执行战略 [21][22][23] - 公司认为学术市场的不确定性将在夏季有所缓解,新工具和解决方案将带来增长机会 [46][47] - 尽管制药行业面临挑战,但公司的一些创新产品仍将获得资金支持 [49]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推出创新路线图,加强与客户的沟通,提高客户亲密度,获得了积极反馈 [69][70][71] - 公司的Constellation技术在结构变异检测方面表现出色,有望在长读长测序市场占据较大份额 [77] - 公司的空间多组学技术受到客户欢迎,商业发布将于2026年进行,目前仍在寻求反馈和改进 [87] - 公司认为AI在生物科学研发中有巨大机会,通过与NVIDIA合作和内部团队建设,提供AI工具和基础模型 [94] - 公司管理层近期进行了公开市场股票购买,认为公司股票被低估,具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95][96]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回顾过去一年,有哪些事是你最自豪的,公司与你接手时相比有何不同? - 公司CEO表示,最自豪的是拥有一支优秀且创新的团队,团队在运营卓越方面取得了进展,改变了运营和组织方式,注重端到端的工作流程和深度洞察,加强了与客户的沟通和互动 [10][11][17] 问题: 回顾过去,是否有什么事是你会做不同处理的,无论是与宏观环境相关还是独立于宏观环境? - 公司CEO认为,2025年面临诸多意外挑战,如中国市场问题、NIH资金挑战和关税问题,但公司迅速做出决策,消除成本,调整优先级,继续执行战略 [18][21][23] 问题: 你提到调整了优先级,能详细说明一下吗? - 公司CEO表示,战略应根据机会、公司实力和团队文化来制定,优先级应根据新信息进行调整,如市场逆风、竞争等因素 [26][27][28] 问题: 你在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将继续执行战略,实现高个位数的收入增长和500个基点的利润率提升,考虑到所有的逆风因素,这个目标是否仍然可行? - 公司CEO认为,公司仍有信心实现目标,主要基于向X系列的过渡和新产品的推出,同时加速了成本削减措施 [30][31][36] 问题: 投资者担心增长是由价格折扣推动的,随着客户过渡完成,销量增长将放缓,你如何回应? - 公司CEO表示,有证据表明客户过渡后销量仍将继续增长,长期来看,销量增长率将稳定在20%左右,价格下降幅度在15%左右,综合实现高个位数的收入增长 [38][39][40] 问题: 你认为学术市场的增长能否回到6%的预期,能否在未来四年内实现? - 公司CEO认为,学术市场目前面临挑战,但随着不确定性的缓解和新工具的推出,将有增长机会,无法确定何时能回到6%的增长,但全球对多组学的投资将增加 [44][46][47] 问题: 中国市场的收入是否有可能不为零,这些可能性是否有所改善?如果中国市场缺失,长期计划中的高个位数收入增长是否仍然成立? - 公司CEO表示,中国市场占比仅5%,公司已进行成本削减,确保中国市场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为正向,即使无法恢复业务,公司仍能实现长期计划目标,若中国市场恢复,将是额外的增长动力 [50][52][53] 问题: 在临床市场,你认为需要维持多少未来临床测试份额才能实现预期的公司增长? - 公司CEO认为,临床客户需要可靠的合作伙伴,公司将继续创新,确保客户获得差异化的解决方案,虽然可能有客户流失,但公司有信心保持竞争力 [62][63][66] 问题: 分享创新路线图是否是为了防止客户转向竞争对手,早期反馈如何,是否有成功案例? - 公司CEO表示,分享创新路线图是为了加强与客户的沟通,让客户了解公司的未来规划,以便他们做好准备,获得了积极反馈,如Constellation技术受到客户关注 [69][70][74] 问题: Constellation技术能在典型的长读长测序市场占据多少份额? - 公司CEO认为,该技术有很大机会,尤其是在人类重测序应用中,将首先进入该市场,未来可能扩展到其他领域 [77][78] 问题: Constellation技术的无样本制备或简单样本制备能否应用于其他工作流程和测序? - 公司CEO表示,该技术有潜力应用于其他领域,但还需要结合其他元素,如五碱基基因组和表观遗传信息,同时也需要考虑自动化等因素 [83][84][86] 问题: 空间多组学技术受到客户欢迎,能详细说明哪些方面受到客户关注,目前还在做哪些工作和寻求哪些反馈? - 公司CEO表示,空间多组学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在一个平台上运行多种检测,具有一致性和标准化,软件可以整合和比较不同模态的数据,目前正在寻求反馈,改进价格、分辨率和组织样本处理等方面 [87][88][91] 问题: AI工具对生物科学研发过程有哪些机会和威胁,公司如何通过实施AI来创造价值? - 公司CEO认为,AI在生物科学研发中有巨大机会,公司通过与NVIDIA合作和内部团队建设,提供AI工具和基础模型,帮助客户获得数据洞察 [92][93][94] 问题: 是什么促使你进行公开市场股票购买,为什么现在而不是几个月前? - 公司CEO表示,由于董事会变动等原因,之前无法进行股票购买,现在认为公司股票被低估,具有较大的上涨空间,因此进行了购买 [95][96] 问题: 你认为公司股票被低估的原因是什么,需要改变什么才能释放其价值? - 公司CEO认为,目前市场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包括中国市场、NIH资金、关税等问题,但公司有信心实现增长,通过向X系列的过渡和新产品的推出,以及创新和客户服务,公司将继续提升竞争力 [97][98]
2.8亿!真迈生物完成C+轮融资
思宇MedTech· 2025-05-28 16:29
公司融资动态 - 2025年5月完成2 8亿元C+轮融资 由圣湘生物 金域医学 圣维荣泉 金阖资本联合领投 沃杰资本 海口君信 霜叶创投 谦和资本等机构共同参与投资 资金用于商业化生态建设与全球化拓展布局[1][9] - 2023年8月完成C轮融资 由金域医学及国有投资机构国鑫投资等机构共同领投 深高新投 国创致远 常州霜叶创投 财鑫资本跟投 资金用于核心技术产品开发 医疗器械资质申报及国内外应用生态建设[9] 公司产品与技术 - 拥有全球最高通量(2 2Tb/run)的桌面型基因测序仪SURFSeq 5000和全球单日产出最高通量(9Tb/day)的超高通量测序仪SURFSeq Q 数据质量及性能参数均处于行业顶尖水平[5] - 2024年9月GenoLab M Dx获批成为国内首个采用"可逆末端终止测序法"的国产自主高通量基因测序仪[5] - 2025年4月FASTASeq 300 Dx获批 兼具速度 成本 样本灵活性全方位优势[5] - 两款产品均获得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证 为同类方法学的进口平台用户提供国产平替和升级的更优选择[7] 公司业务与市场 - 专注于基因测序仪及配套试剂 软件研发生产 致力于为全球生命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先进的基因测序解决方案[5] - 产品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装机 与近500家合作伙伴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 包括顶尖科研单位 临床医疗机构及中下游企业[5]
速报,国产测序仪公司刚刚完成2.8亿元C+轮融资,加速全球化布局
仪器信息网· 2025-05-28 10:41
融资动态 - 真迈生物完成2 8亿元C+轮融资 由圣湘生物 金域医学 圣维荣泉 金阖资本联合领投 沃杰资本 海口君信等机构共同参与 [1] - 融资资金将用于商业化生态建设与全球化拓展布局 包括市场夯实 产能扩充及合规化布局 [1] - 自2023年8月C轮融资后 公司在核心技术产品开发 医疗器械资质申报 国内外应用生态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1] 产品与技术突破 - 推出两款明星产品:SURFSeq 5000(全球最高通量2 2Tb/run桌面型)和SURFSeq Q(全球单日最高通量9Tb/day) 数据质量及性能参数行业顶尖 [2] - SURFSeq Q荣获2024年度科学仪器行业优秀新品奖 [2] - 两款产品获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证:GenoLab MDx(国内首个采用可逆末端终止测序法)和FASTASeq 300 Dx(临床入院利器) [2] - 两年内获批五项国家科技部 卫健委支持的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专项 并升级为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2] 商业化进展 - 全球业务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包括欧洲 亚太 中东 美洲 实质性合作伙伴近500家 [3] - 测序仪装机量和营业收入快速增长 形成全系列产品矩阵和产业化闭环能力 [3] 战略合作与行业评价 - 圣湘生物董事长戴立忠表示 真迈生物测序仪研发实力与圣湘分子诊断市场优势互补 将深化合作推动国产基因技术国际化 [4] - 金域医学董事长梁耀铭指出 依托全国服务网络 双方将在精准检测技术协同与场景创新深度合作 共建医检+生态圈 [5] - 金阖资本管理合伙人郝必喜强调 公司具备仪器-试剂-芯片-软件全平台自主研发能力 技术壁垒与产业价值高度契合 [5] - 沃杰资本陈兵博士认为 公司在生育健康 遗传病 传染病等多领域全面发展 有望成为全球测序龙头企业 [6]
华大智造推出首款面向消费者基因测序仪 20分钟速测饮酒基因
证券时报网· 2025-05-27 20:35
产品技术 - 华大智造推出首款面向个人消费者的基因测序产品"饮鉴TM饮酒基因速测星盒",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微测序"技术,可实现20分钟内完成酒精代谢基因检测,准确度大于99% [1][2] - 该产品通过检测ADH1B和ALDH2基因的SNP位点,评估用户先天性酒精代谢能力,结果分为五个等级(一星酒渣至五星酒神)[2] - 技术突破在于实现"样本进-结果出"的极简操作模式,首次使基因检测具备与血糖仪、血压计同等的居家使用便利性 [2] 市场应用 - 产品配套小程序提供"玖助手"AI智能体服务,基于酒文化知识库和基因科学知识库,向用户科普健康饮酒知识 [2] - 产品荣获第二十一届文博会"文博会礼物"及"深圳手信"称号,显示市场认可度 [3] - 公司表示将持续洞察市场需求,打破业务边界,推动多组学工具研制,满足多样化应用场景需求 [3] 行业背景 - 全球每年约300万人死于酒精相关疾病,酒精代谢能力存在基因天花板 [1] - 产品解决传统酒桌误区(如误认为脸红者酒量好),提供科学饮酒决策依据 [1][2] - 该产品重新定义基因检测边界,将专业基因检测技术引入日常消费场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