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服饰
搜索文档
户外服饰深度报告(二):需求高景气度、渗透率提升,“户外+”有望引领行业发展
招商证券· 2025-05-25 20: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户外市场景气度较高,渗透率较海外成熟市场仍有较大差距,国际品牌进入有望提升消费者认知并加速行业扩容,“户外+”需求持续提升,品牌力强、产品矩阵丰富、渠道布局完善的品牌有望获更多市场份额 [1] 行业现状 行业概况 - 2020 年后户外风潮从海外进入中国,2019 - 2024 年中国户外服饰市场规模 CAGR 为 14%,预计 25 - 29 年达 15%,目前主要份额由国际品牌占据 [15] 分品类 - 2016 - 2024 年户外服装占户外服饰规模 70%左右,预计 2029 年提升至 75%,2019 - 2024 年户外服 CAGR 达 13.7%,2025 - 2029 年为 14.4% [19] - 冲锋衣裤是核心销售品类,2019 - 2024 年市场规模 CAGR 为 18%,预计 25 - 29 年达 19%,2024 年占户外服饰规模 30%左右 [21][22] 分渠道 - 2019 - 2024 年户外服饰线上规模 CAGR 达 20%,快于线下的 11%,预计 2025 - 2029 年线上规模 CAGR 达 20%,线下 CAGR 达 13% [26] - 2019 - 2024 年天猫户外服饰 CAGR 达 13%,21 - 24 年抖音户外服饰 CAGR 达 261% [27][31] 对比海外 - 中国户外服和户外鞋渗透率低于德国、瑞士等成熟经济体,中国户外服装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增速将高于其他成熟国家 [35][40] 行业格局 竞争情况 - 中国户外运动兴起较晚,2024 年前十大品牌合计份额占比 27%,属于蓝海市场竞争,头部品牌提升份额确定性强 [45] 分品类 - 户外鞋履竞争玩家少,主要以 Salomon、ON、HOKA 为主,冲锋衣裤行业集中度更高,2024 年前十大品牌占比达 55% [46][47] 分定位 - 有影响力的高端户外品牌较少,中高端赛道中国际品牌运营较差,国内实现差异化竞争,大众赛道白牌多 [49] 分渠道 - 线下高端品牌在一二线市场开店,大众品牌在中低线市场开店,竞争不激烈,线上份额集中度较高,2024 年中国内地线上户外服饰前五大品牌占比 25% [52][55] 行业发展方向 需求端 - 中国户外服饰消费主力是 25 - 34 岁群体,轻户外运动需求提升,徒步运动转化率最高,户外产品需求集中在“户外+”和社交两方面 [67][69] 品牌端 - 2025 年以来 Haglöfs、Norrøna 等品牌陆续进入中国,新进入品牌定位以高端和顶级为主,有望加速提升高线市场需求和中国户外运动渗透率 [74][76] 产品端 - 产品功能性是基础,中高端户外品牌持续升级面料科技,户外+休闲风格有望快速扩容,户外产品需求有望细分化,户外鞋销售规模增长有望提速 [81][84][86] 渠道端 - 国际户外品牌通过旗舰门店或快闪店提升品牌影响力,高端户外品牌集中在一二线核心商圈开店,高端户外品牌提升店效,线下布局少的品牌加速拓店,头部户外服饰品牌在线上平台高增长延续,抖音平台竞争格局有望优化 [94][103][107] 重点公司变化 安踏体育 - 拟用 2.9 亿美金收购狼爪 100%股权,狼爪营收 3 亿欧元左右,收购可完善户外品牌矩阵,开拓欧洲市场,未来目标是平稳交割、提升欧洲运营效率、在中国区快速增长 [116][117] ON - FY2025Q1 营业收入 7.27 亿瑞士法郎,同比增长 43%,预计 2025 财年营收增长 28% [118] 亚玛芬 - FY25Q1 收入同比+23%,FY2025Q2 预期收入增长 16% - 18%,FY2025 预期收入增长 15% - 17%,预计 2025 年 Solomon 在大中华区门店达 300 家左右 [119][120] DECKERS - FY25Q4 收入固定汇率下+7.5%,FY26Q1 预计销售额 8.9 - 9.1 亿美元,增长 8% - 10%,不给予全财年指引 [121]
靠冲锋衣年入18亿,户外生意有多疯?
36氪· 2025-05-22 17:50
行业概况 - 户外运动热潮带动防晒衣和冲锋衣市场迅速升温,电商平台搜索量飙升,资本市场关注度提升[4][8] - 中国内地高性能户外服饰行业零售销售额从2019年539亿元增长至2024年1027亿元,预计2029年达2158亿元[31][32] - 冲锋衣和防晒衣作为增量需求市场尚未饱和,头部企业有较大增长空间[32] 公司对比 - 伯希和与蕉下均通过线上DTC+ODM代工模式快速起量,营收和利润实现三位数增速,毛利率超50%[6][17] - 两家公司均从单品切入横向拓展品类:伯希和以冲锋衣为核心(经典系列收入占比82.7%),蕉下从防晒伞转向防晒服(收入占比35.8%)[12][14][16] - 伯希和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144%,经调整净利润从0.28亿元增至3.04亿元;蕉下2019-2021年营收复合增长率106%-203%[17][18] 产品策略 - 伯希和产品线覆盖四季场景:经典系列(82.7%收入占比)补充羽绒服/防晒衣等SKU,山系列(9.8%)主打时尚日常,专业性能系列占比仅5.6%[13][14][40] - 蕉下非防晒产品收入占比从2019年0.7%提升至2021年20.6%,拓展至保暖/家居/运动等非防晒系列[15][16] - 冲锋衣市场国际品牌主导高端(3000元以上),国产品牌集中于千元以下价格带,伯希和主打542-1084元区间(47.75%销售额占比)[23][24][25] 渠道与竞争 - 伯希和线上DTC渠道收入占比76.5%,线下仅14家自有门店+132家合作门店[28][29] - 冲锋衣市场竞争激烈:伯希和2024年市场份额仅3.9%(线上6.6%),行业CR10约53.5%[29][30] - 防晒衣市场75%产品价格低于200元,参与者包括运动品牌/快时尚/专业防晒品牌等[26][27] 商业模式挑战 - 代工模式缺乏壁垒:伯希和依赖250+代工厂,与竞品共用供应链导致同质化严重[35] - 营销费用高企:销售及分销开支占收入30%-33%,研发投入从3.7%降至1.81%[36][37] - 净利率承压:毛利率超50%但净利率仅13%-17%,受营销和代工成本挤压[37][38] 品牌定位困境 - 伯希和试图强化"高性能户外"定位,但专业性能系列收入占比不足6%,主力仍为中低价冲锋衣[39][40] - 行业技术壁垒集中于国际品牌(如GORE-TEX等专利面料),国产品牌需平衡大众市场与技术突破[38][39] - 当前模式仍以"爆品驱动"为主,需向品牌价值转型以支撑长期增长[41]
靠冲锋衣年入18亿,户外生意有多疯?
创业邦· 2025-05-22 11:04
行业概况 - 户外运动热潮带动防晒衣和冲锋衣市场迅速升温 电商平台搜索量飙升 资本市场关注度提升 [3][6][7] - 中国高性能户外服饰行业零售销售额从2019年539亿元增长至2024年1027亿元 预计2029年达2158亿元 [27] - 市场竞争激烈 品牌集中度低 伯希和在冲锋衣裤市场份额仅3 9% 线上份额6 6% [24][25] 公司对比 - 伯希和与蕉下均采用DTC+ODM模式 毛利率超50% 营收增速达三位数 [4][7] - 伯希和2022-2024年收入从3 78亿元增至17 66亿元 复合增长率144% 经调整净利润从0 28亿元增至3 04亿元 [13][14] - 蕉下2019-2021年收入从3 85亿元增至24 07亿元 2022上半年达22 11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从0 19亿元增至4 03亿元 [15][16] 产品策略 - 伯希和以冲锋衣为核心 经典系列收入占比超80% 2022年后拓展防晒衣/羽绒服等全季节SKU [9][10][11] - 蕉下从防晒伞转向防晒服 该品类收入占比从0 8%提升至35 8% 非防晒产品收入贡献率从0 7%增至20 6% [11][12][13] - 两家公司均通过品类扩张强化户外定位 伯希和新增专业性能系列 收入占比5 6% [11][32] 渠道与竞争 - 伯希和线上DTC渠道占比76 5% 线下仅14家自有门店 蕉下线上渠道持续超70% [22][23] - 冲锋衣市场国际品牌占高端(3000+) 国产品牌主攻千元以下 伯希和542-1084元价格段占47 75% [20] - 防晒衣市场75%产品低于200元 参与者包括运动品牌/快时尚/专业防晒品牌等 [21] 发展挑战 - 代工模式缺乏技术壁垒 伯希和合作超250家OEM厂商 与竞品共用代工厂 [29] - 营销费用占比超30% 研发投入不足2% 净利率13%远低于毛利率59 6% [30][31] - 专业系列收入占比低 需平衡大众路线与高端技术定位 [32][33]
年营收超17亿,伯希和IPO背后,资本押注中国户外“下一个始祖鸟”
新消费智库· 2025-05-21 21:07
行业背景 - 中国户外运动市场正经历裂变,国际品牌如斯凯奇退市,本土品牌如安踏以2.9亿美元收购德国狼爪加速高端化布局[4] - 伯希和作为国产冲锋衣黑马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按零售额计已成为中国内地三大本土高性能户外服饰品牌之一,市场份额5.2%[4] - 中国内地高性能户外服饰行业预计将以1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2029年市场规模达2158亿元[28] 公司发展历程 - 2012年以淘品牌身份起家,创始团队采用轻资产线上直营模式,聚焦冲锋衣单品[4] - 2020年户外热潮爆发,公司以500元均价的"三合一冲锋衣"打透性价比定位,并在直播电商红利期实现爆发式增长[4] - 2022-2024年营收从3.79亿元飙升至17.6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15.86%,经调整净利润从0.28亿元增至3.0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32%[7] - 2024年获得腾讯、启明创投、金沙江创投等明星机构投资,估值突破近30亿元[15] 商业模式 - 采用DTC+社群组合拳,早期构建DTC模式绕过传统线下渠道高成本,直接触达消费者[14] - 敏锐捕捉直播电商趋势,通过淘宝直播、抖音等渠道实现增长,2023-2024年抖音成为强力增长引擎[14] - 线下采用"直营+联营"策略扩张,截至2024年底在一二线城市布局146家门店,其中直营仅14家[20] - 轻资产运营模式,无自有生产设施,全部产品依赖OEM/ODM供应商[24] 产品策略 - 聚焦冲锋衣单品突破,2022-2024年累计销售380万件,贡献超80%营收[10][11] - 采用金字塔式定价策略:400-600元针对大学生和职场新人,800-1000多元针对进阶户外爱好者,2000元以上试探中产市场[10] - 服装品类营收占比从2022年80.7%攀升至2024年91.1%,鞋类及装备配饰仅占个位数份额[21] - 2020年引入韩国潮流鞋履品牌Excelsior补足产品短板,但尚未找到新增长曲线[21] 营销策略 - 通过"始祖鸟平替"定位,以"十分之一价格、九成性能"切入市场[10] - 2014年起签约杨坤、白百何、佟丽娅等明星,后启用顶流明星成毅引发社交媒体广泛讨论[15] - 2022-2024年销售及分销费用从1.2亿元增长到5.87亿元,占总收入31.8%-33.2%[25] 财务表现 - 毛利率从2022年54.3%提升至2024年59.6%,高于李宁(49.4%)、361度(41.5%)、特步(43.2%)[19] - 线上DTC渠道贡献收入占比从2022年87.5%缩减至2024年76.5%,仍为主要收入来源[19] - 存货周转天数与存货规模不断增长,供应链管控面临挑战[25] 行业竞争格局 - 国际品牌如始祖鸟、猛犸象、狼爪占据高端市场,始祖鸟女性产品线占比达25%[24][29] - 本土品牌如安踏推出大地之壳系列,骆驼以高性价比争夺市场,探路者、波司登不断扩张[29] - 冲锋衣从专业功能服饰破圈成为大众时尚与生活方式象征,行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28] 发展挑战 - 产品矩阵单薄,过度依赖冲锋衣单一品类[21][23] - 研发投入占比从2022年3.58%降至2024年1.78%,低于安踏(2.8%)和李宁(3.5%)[24] - 代工模式导致品控风险,黑猫投诉等平台常见产品质量投诉[24] - 需要从"平替"定位向高端化转型,构建独特品牌文化与价值体系[28]
靠冲锋衣年入18亿,户外生意有多疯?
36氪· 2025-05-21 11:02
防晒衣及户外服饰市场概况 - 防晒衣市场迅速升温 电商平台搜索量飙升 伯希和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准备IPO [1] - 2022年蕉下曾两次申请上市未成功 伯希和被拿来与蕉下对比 [1][2] - 两者都通过线上DTC渠道+ODM代工快速起量 营收和利润增速达三位数 毛利率超50% [2] 公司发展路径与产品策略 - 伯希和最初以冲锋衣为核心产品 2022-2024年累计销售380万件 复合年增长率144% [3][6] - 伯希和经典系列收入占比从2022年88.3%降至2024年82.7% 同时拓展羽绒服、防晒衣等品类 [7][8] - 蕉下从防晒伞起家 2022年上半年防晒服营收占比35.8% 墨镜及口罩等配饰占比27.3% [8][10] - 两家公司都从单品切入 横向拓展品类 补充户外运动产品线 [5][6] 财务表现 - 伯希和收入从2022年3.78亿元增长至2024年17.66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从0.28亿元增至3.04亿元 [12][13] - 蕉下收入从2019年3.85亿元增至2021年24.07亿元 2022年上半年达22.11亿元 [13][14] - 伯希和毛利率维持在50%以上 但净利率平均仅13% 销售及分销开支占比超30% [27][28] 市场竞争格局 - 冲锋衣市场国际品牌占高端 国产品牌主攻千元以下市场 伯希和主打542-1084元价格段 [18][19] - 防晒市场竞争更激烈 75%产品集中在200元以下低价格带 [20][21] - 伯希和2024年在中国内地冲锋衣裤市场份额仅3.9% 线上份额6.6% [22][23] 行业前景与挑战 - 中国高性能户外服饰零售额从2019年539亿元增至2024年1027亿元 预计2029年达2158亿元 [24] - 公司面临产品同质化严重 依赖代工缺乏技术壁垒 营销投入过高等挑战 [26][27] - 专业户外品牌强调专利技术 伯希和专业性能系列收入占比仍较低 [28][29]
比始祖鸟更赚钱的平替,要去敲钟了
36氪· 2025-05-20 11:31
公司概况 - 伯希和于2025年4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目标成为"中国高性能户外生活方式第一股",标志着国产户外品牌与国际品牌竞争的开始[1] - 公司由刘振、花敬玲夫妻于2012年创立,深耕户外服装领域,前八年发展缓慢但为后期爆发奠定基础[2] - 2024年经调整净利率达17.2%,显著高于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集团的4.5%[1] 产品与技术 - 以"1/3价格实现90%性能重叠"的性价比策略打破国际品牌技术垄断,产品均价约500元,远低于始祖鸟的数千元定价[1][3] - 2013年启动自研PT-China技术体系,同时整合POLARTEC、eVent、VIBRAM等国际高端材料,形成"自主+外采"双轨技术[2] - eVent蓝标面料较始祖鸟Gore-Tex Pro每米便宜50元,成本优势显著[3] - 2024年两款冲锋衣获国际设计和亚洲户外装备大奖[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调整后净利润从2760万元暴涨10倍至3亿元,销售额复合增长率达127.4%,为内地十大户外品牌增速最快[5] - 2024年研发费用占营收1.3%,营销费用2.6亿元(研发的7倍),销售分销开支占比31.8%-33.2%[10] 市场策略 - 精准定位"平价高性能",抓住后疫情户外风口,2022年起销量爆发[5][6] - 年度十大畅销产品中约50%为当年新品,体现快速迭代能力[4] - 营销投入高于行业(始祖鸟营销占比10%-15%),但符合新品牌成长规律[10][12] 争议与挑战 - 品牌名与敦煌文物盗窃者同名引发争议,公司解释为"伯牙抚琴"典故但未更名[7][8][9] - 代工模式导致品控不稳定,不同产地质量差异被消费者诟病[16][17] - 营收高度依赖冲锋衣,2020年引入的鞋类业务仅占1.9%,高端产品常以6-7折出售[21] - 面临安踏收购狼爪等竞争对手挤压,行业红利可能见顶[18][19] 行业定位 - 打破国际品牌垄断,被称作"始祖鸟平替",但实际消费群体重叠有限[14][15] - 面临数百个同类平替品牌竞争,产品同质化严重[16] - 需解决从"价格标签"向"品质认同"的转型,以应对行业供过于求趋势[20][21]
伯希和深耕研发十余年,打造国产户外“堆料王”
搜狐网· 2025-05-20 11:23
公司业绩与市场定位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3.79亿元飙升至17.6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CAGR)高达232% [1] - 公司被称为"国产户外堆料王",凭借对材料、技术和性能的极致追求赢得消费者青睐 [1] - 公司选择冲刺港股,有望成为"中国高性能户外生活方式第一股" [1] 行业市场前景 - 2024年中国高性能户外服饰市场规模达102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3.8%,预计2029年将突破2158亿元 [1] - 中国户外服饰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增长,公司顺势而为 [1] 研发与技术突破 - 公司自创立便锚定专业路线,持续布局研发创新,拥有45项已注册专利 [2] - 公司自研Storm Breath科技解决冲锋衣防水和透气性能难以两全的痛点 [2] - 公司与东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建立产学研合作,重点攻关高性能户外材料应用技术 [3] - 公司整合全球顶尖供应链资源,形成"自主+外采"的双轨技术体系 [3] 研发投入与成果 - 公司2022年到2024年研发费用从1356万元增至3146万元,复合年均增速为52% [4] - 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率达3.6%,高于行业头部企业安踏、李宁的2%到3% [4] - 公司2024年两款冲锋衣拿下国际设计大奖和亚洲户外装备大奖 [5] - 公司连续荣获中国纺织协会"年度十大纺织类创新产品大奖"等多项国际奖项 [5] 融资与资本动向 - 公司2023年完成A轮融资,投资来自建安集团和国元直投 [5] - 2024年B轮融资由启明创投领投,创新工场、金沙江创投等跟投 [5] - 2025年公司获得腾讯3亿元投资 [5] - 公司冲刺港股IPO的募集资金核心投向之一为加强产品研发 [6] 行业竞争格局 - 公司以"堆料王"姿态改变中国户外行业竞争格局,证明国货可通过技术研发与国际巨头抗衡 [6] - 广发证券认为中国高性能户外鞋服行业有望延续高景气度,公司是领先的高性能户外服饰品牌 [6]
25W20周观点:从专业到破圈,解析伯希和高性能户外增长密码:伯希和招股书梳理-20250518
华福证券· 2025-05-18 20: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政策支持下内需有望复苏,关注大家电、宠物、小家电和品牌服饰、电动两轮车等方向相关公司 [5][74] - 出海仍是长期主题,关注清洁电器、大家电、摩托车、工具品类等方向相关公司 [6][75] - 全球制造业重构下,中国制造优势显著,关注大家电、吸尘器、工具代工以及纺服制造龙头相关公司 [6][7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户外专题(二):伯希和招股书梳理 中国高性能户外生活方式领军者 - 发展历程分市场奠基期(2012 - 2021)和品牌升维期(2023 - 2025),2012年推出旗舰品牌,2013年建立技术平台,2025年获多项设计奖等 [15][16] - 财务上,2022 - 2024年营收规模年复合增速116%,2024年达17.7亿元,服饰为主要销售品类,占比提升,整体毛利率逐年提升,线下DTC毛利率最高,净利快速增长,2024年调整后净利率16.7% [19][23][29] 从产品/渠道/营销角度解析品牌核心优势 - 产品方面,布局四大产品矩阵,截至24年末有572个SPU,2020年引入Excelsior,研发团队40人,有自主科技平台和核心技术,引入外部供应链资源,获国际设计奖项 [32][35][37] - 渠道方面,线上DTC为主要渠道,2022 - 2024年营收年复合增速102%,收入占比77%,线下DTC增速最快,2022 - 2024年年复合增速383%,门店策略保守,一二线城市门店占比提升至62% [44] - 营销方面,通过多元化营销策略崛起,精准投放构建线上营销飞轮,搭建户外社群,以DTC为主的商业模式实现口碑传导 [49] 户外行业:国产户外品牌蓄力,行业集中度待提升 - 2019 - 2024年户外服饰扩容,年复合增速13.8%,2024年增速放缓,国产品牌增速更快,预计2025 - 2027年占比继续提升,线上渠道份额快速增长 [52] - 分品类看,2024年服饰占比最高,冲锋衣裤为最大品类且增速加快,国际品牌规模高但国产品牌增速快 [62] - 竞争格局分散,集中度有提升趋势,伯希和2022 - 2024年复合增速在Top10品牌中最快,线上渠道、冲锋衣品类表现亮眼 [68] 周度投资观点 - 政策支持下内需有望复苏,关注美的集团、海尔智家等公司 [5][74] - 出海仍是长期主题,关注石头科技、科沃斯等公司 [6][75] - 全球制造业重构下,关注美的集团、海尔智家等公司 [6][75] 行情数据 - 本周家电板块涨跌幅+0.3%,白电/黑电/小家电/厨电板块涨跌幅分别+0.4%/-2.9%/+1.0%/+0.6%,LME铜、LME铝环比上周分别+1.32%、+4.95% [4][79] - 本周纺织服装板块涨跌幅+1.01%,纺织制造涨跌幅+0.94%,服装家纺涨跌幅+0.60%,本周328级棉现货14,577元/吨(3.22%),美棉CotlookA 77.25美分/磅(-2.15%),内外棉价差376元/吨(-323.8%) [4][81] 各板块跟踪 - 白电板块重点公司销售数据有不同表现,如海尔冰箱线下销额25M03增长23%等 [95] - 小家电板块公司销售数据有不同表现,如九阳电饭煲线下销额25M03增长14%等 [96] - 黑电板块公司销售数据有不同表现,如海信彩电线下销额25M03增长35%等 [99] 行业新闻 - 海尔智家2025年一季度海外收入同比增长13%,空调出口量同比增幅32.1% [100] - 安德玛2025财年整体营收同比下滑9%,调整后经营利润1.98亿美元,调整后净亏损1.35亿美元 [100] 上游跟踪 家电原材料价格、海运走势 - 涉及铜铝、塑料、钢材价格走势,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走势,海运运价指数,面板价格走势等图表 [108][109][106] 房地产跟踪数据 - 涉及累计商品房销售面积及同比、当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及同比等多项数据图表 [113][118][128] 纺织原材料价格跟踪 - 涉及328棉现价、CotlookA指数、粘胶短纤价格等走势图表 [124][125][134]
“始祖鸟平替”赴港IPO:销售费用为研发费用15倍,产品质检报告成谜,靠营销狂奔的伯希和还能跑多远?
金融界· 2025-05-15 18:30
公司概况 - 伯希和户外运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正式启动上市进程 [1] - 公司由刘振、花敬玲夫妇创立于2012年,2022-2024年净销售额从3.51亿元增至17.3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2.2% [1] - 公司定位中端市场,2022年推出499元三合一冲锋衣,填补千元级国际品牌与百元级低价产品之间的空白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总收入分别为3.79亿元、9.08亿元和17.6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15.86% [3] - 2024年毛利率达59.6%,高于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55.4%)和探路者(47.35%) [5] - 2024年单件衣服平均售价约732元,毛利约436元,净利润约117元 [5] 销售与营销 - 2024年线上DTC渠道收入达13.51亿元,占总收入76.5%,主要依赖天猫、抖音、京东三大平台 [18] - 2022-2024年销售及分销费用分别为1.20亿、2.77亿和5.87亿元,占收入比重稳定在30%以上 [18] - 广告及推广费用累计达5.98亿元,销售与营销团队475人,设计与研发部门仅40人 [18][19] 研发与专利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360万元、1980万元、3150万元,占营收比重从3.58%降至1.78% [19] - 公司在中国内地共有54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仅4项,其余为外观设计及实用新型专利 [19] - 曾因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被起诉,法院判决赔偿3万元 [19] 产品质量与供应链 - 消费者反馈冲锋衣存在质量参差不齐、防水效果不佳等问题,品控管理存在漏洞 [8][10] - 2022年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查显示,伯希和男式皮肤衣防紫外线性能不合格 [14] - 公司采用代工模式,合作委托制造商超过250家,管理难度大 [17] 品牌与市场挑战 - 国际品牌如始祖鸟定价下探至1500元区间,本土品牌骆驼推出399元冲锋衣冲击价格壁垒 [20] - 2024年存货规模达5.95亿元,制成品存货同比增幅180%,库存周转天数从189天延长至213天 [20] - 品牌名"PELLIOT伯希和"被指与法国汉学家保罗・伯希和有关联,引发舆论争议 [21][23] 高端化与渠道布局 - 2024年推出2400元"北极星"系列专业登山硬壳冲锋衣,但线上线下多以6-7折销售 [23] - 2025年推出万元级巅峰系列,但销售额尚未披露 [23] - 内地146家门店中直营仅14家,联营模式难以支撑高端产品所需的场景营造与服务体验 [23]
“始祖鸟平替”一年卖17亿,要IPO了
创业邦· 2025-05-15 07:52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2022至2024年营收从3.78亿元增至17.66亿元,三年暴涨近5倍 [1] - 净利润率由7.3%提升至17.2%,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1] - 按零售额计,年复合增长率达127.4%,为本土高性能户外品牌中增速最快 [1] 行业地位与资本背景 - 公司已挤进中国户外服饰行业前三名 [1] - 背后获得腾讯、启明创投等知名机构重金加持 [1] - 品牌定位为始祖鸟的"平替"产品,主打性价比策略 [1] 资本市场动态 - 公司近期已递交港股招股书,计划IPO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