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证券交易
icon
搜索文档
港交所主席,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6-19 19:20
6月19日,港股低开低走,恒生指数收跌1.99%,报23237.74点;恒生科技指数跌2.42%, 报 5088.32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跌 2.13%,报8410.94点。全日大市成交额 为 2201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额 为 14.27亿港元。 | 恒生指数 | 恒生国企 | 恒生科技 | | --- | --- | --- | | 23237.74 8410.94 | | 5088.32 | | -472.95 -1.99% -183.25 -2.13% -126.09 -2.42% | | | 石药集团跌6.40%,中升控股跌5.94%,阿里健康跌5.26%,领跌蓝筹。 | 序号 | 名称 | 代码 | 现价 | 涨跌 | 涨跌幅 ^ | 成交额 | 年初至今 | | --- | --- | --- | --- | --- | --- | --- | --- | | 1 | 石约集团 | 1093 | 7.610 c | -0.520 | -6.40% | 24.60亿 | 61.26% | | 2 | 中升控股 | 0881 | 11.720 c | -0.740 | -5.94% | 1.03亿 ...
港交所死叉vs支撐 短線交易機會在哪?
格隆汇· 2025-06-19 18:37
港交所股价技术分析 - 当前股价391.6港元,下跌3.07%,逼近关键支撑位390港元[1] - 短期重要支撑位386港元,若失守可能下探373港元;上方阻力位412港元,突破后有望挑战421港元[1] - MA10(411.26港元)下穿MA30(395.86港元)形成死叉,但股价仍守在MA30之上,显示中期趋势尚未完全转淡[1] 技术指标信号 - RSI指标55显示中性偏强,威廉指标进入超卖区间,随机震荡指标发出买入信号[3] - 保力加通道收窄暗示波动可能加剧,MACD指标虽呈卖出信号但动能力柱缩小显示卖压减轻[3] - 过去两日港交所下跌3.92%期间,摩通熊证54267和瑞银熊证54422均录得29%涨幅[3] 衍生品交易策略 - 认购证13775提供14.2倍高杠杆,行使价470.88元,溢价和引伸波幅为同类最低[5] - 看空可选择认沽证16913(行使价333.68元,杠杆10.4倍)或16907(行使价333.68元,杠杆10.5倍)[5] - 牛证69781(收回价350元,杠杆7.7倍)和53641(收回价355元,杠杆8.5倍)适合看多策略[5] - 熊证53181(收回价438元,杠杆9.9倍)和54608(收回价435元,杠杆10.8倍)适合看空操作[5] 市场交易数据 - 牛证69781成交量529万股,成交额52.14万港元;牛证53641成交量978.5万股[6] - 认购证13775成交量4.35亿股,成交额1704.03万港元,有效杠杆14.27倍[7]
港交所重磅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6-19 16:07
6月20日,香港交易所将举行25周年庆祝典礼。 在这一日期前夕,6月19日,香港交易所主席唐家成重磅发声。他表示,香港与内地市场多年来的紧密 连系,一直为两地资本市场创造双赢局面。这二十五年来,香港交易所致力为香港建设一个极具韧性及 活力的市场,并借着"互联互通"推动中国与世界的市场更紧密连接,亦努力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在回望过去取得的成果外,唐家成表示,更希望借此机会展望满载机遇的未来。香港交易所深信,香港 和香港交易所作为超级联系人的角色会显得更重要,将中国、亚洲及世界新兴资本和创新企业连接起 来,释放绿色转型所蕴藏的巨大潜力。 资本市场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支持基础设施、银行、新经济等一系列帮助中国经济现 代化的行业发展。 独一无二的联通桥梁 唐家成介绍,他在八十年代初回流香港,见证着香港经济起飞,一步步从一个制造业中心发展成为今天 的国际金融中心,更成为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 "在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上,香港交易所一直担当重要角色。我们与市场持份者通力合作,一同在香港 建设了具韧性和充满活力的国际金融中心。近年香港市场更逐渐演变成流动性充足和具活力的新经济市 场,吸引了不少全球备受瞩目的 ...
港交所重磅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6-19 15:59
香港交易所25周年发展回顾与展望 核心观点 - 香港交易所过去25年成功构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金融桥梁,推动两地资本市场双赢发展[2][3] - 未来将继续强化超级联系人角色,拓展绿色金融、科技创新及东南亚/中东市场机遇[3][19][21] 历史成就与市场演变 - 上市公司数量从2000年790家增至超2600家(增长超3倍),内地企业占市值81%[10] - 首创H股机制及互联互通计划,首家内地上市公司新股获374倍超额认购[8][9] - 已吸引20个海外市场公司来港第二上市,成为全球最大新经济/生物科技集资中心之一[14] 市场功能与定位 - 发展为流动性充足的新经济市场,吸引全球科技/生物科技公司[6] - 兼具离岸人民币全球枢纽、亚洲领先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双重角色[14] - 通过前置式监管与内地合作机制平衡市场发展与质量管控[15] 社会贡献与可持续发展 - 慈善基金累计捐款超6亿港元,支持130个理财教育/环保项目[16] - 推动ESG准则提升,引导绿色创新企业资本对接[16][21] - 基础设施升级计划包括扩大产品生态圈、提升科技运营效率[20] 未来战略方向 - 深化人民币国际化与中国市场连接,开拓东南亚/中东资本来源[19] - 重点支持科技创新企业资本转化,强化全球投资者参与度[19][20] - 持续优化市场微结构,提供多元化产品服务组合[20]
全球竞争力排名重返第三 外交部:香港明天一定会更好
快讯· 2025-06-19 15:43
香港全球竞争力排名提升 -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布《2025年世界竞争力年报》显示香港全球竞争力排名升至全球第三,继2019年后首次重返三甲 [1] - 香港在税务政策和商业法规排名中均位列全球第一 [1] - 评论认为香港排名提升体现了其国际化地位依然稳固 [1] 香港经济表现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以140亿美元募资规模排名全球榜首 [1] - 前五个月香港海外旅客同比增长18% [1] - 多家大型国际企业迁册来港 [1] 香港发展前景 - 香港进入由治及兴新阶段,国际金融中心吸引力增强 [1] - 香港对外国企业和个人投资的吸引力持续提升 [1] - 香港继续成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 [1]
港交所CEO陈翊庭:港股IPO排队企业超160家,A+H形成良性联动
第一财经· 2025-06-19 14:13
港股市场繁荣表现 - 港股当前繁荣景象得益于多年持续改革 包括港交所改革 中国科技和消费企业崛起 流动性改善等因素 [1] - 截至5月底 2024年香港IPO募资额超760亿港元(约97亿美元) 达去年同期7倍 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110亿美元) 国际投行预计全年IPO总额或超200亿美元 [3] - 当前港股IPO排队企业超160家 仅5月就有40多家企业递表 港交所自2018年改革后吸引大量企业 包括生物科技与专精特新企业 [1][4] 交易所发展战略 - 港交所与上交所(科创板)形成错位发展 互补合作 港交所发挥全球窗口作用 A股提供产业基础 [4] - 港交所采用"人货场"发展框架:服务企业与投资者两端 完善股票/债券/大宗商品等多资产产品线 升级交易基础设施 [4][5] - 推出人民币柜台交易机制 南向互通人民币计价便利内地投资者 加强技术系统投入以对接全球DeepTech [5] 国际资本流动趋势 - 国际投资者(欧美 中东 东南亚)重新关注中概股 港股在吸引全球IPO资本方面具天然优势 [4] - 外资在中国股债市场参与度仍低 增长空间巨大 美元资产避风港地位动摇促使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上升 [5] - 企业选择港股上市考量因素包括全球化战略(境外收购 员工激励) 融资便利性 资本使用灵活性 [4] 市场结构优化 - A+H股形成良性互动 企业选择A转H或H转A的动因在于融资平台多元化与投资者群体拓展 [4] - 强调风险管理工具重要性 如筹备中的人民币国债期货 以辅助投资者进行有效操作 [5] - 升级市场基础设施包括交易平台 清算交收 全天候交易机制等 提升全球交易体验 [5]
港交所主席唐家成:着力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香港市场 继续推动市场提升ESG准则
智通财经· 2025-06-19 13:59
6月19日,港交所主席唐家成于《砥砺奋进廿五载,迈向未来满机遇》一文中提到,香港作为联通中国 内地市场的桥梁角色,让我们能把握中国经济不断增长的机遇。港交所亦会致力提升基础设施和市场微 结构、扩大产品生态圈,善用科技提升营运效率;也会着力吸引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参与香港市 场,并为不同的客户群提供更多样性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步伐也不会慢下 来。除了会透过香港交易所慈善基金继续支持不同的社区项目外;港交所的平台亦会支持更多绿色创新 公司集资发展。港交所在监管机构的角色上,将继续推动市场提升ESG准则,透过发布合适的指引帮助 所有市场参与者共同迈向可持续发展。 原文如下: 砥砺奋进廿五载,迈向未来满机遇 今年是香港交易所成立二十五周年,我们很高兴与市场一同庆祝这个企业的发展里程碑。这二十五年 来,我们致力为香港建设一个具韧性及活力的市场,并藉着"互联互通"推动中国与世界的市场更紧密连 接起来,亦努力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在回望过去取得的成果外,我们更希望藉此机会展望满载机遇的未来。我们深信,香港和香港交易所作 为超级联系人的角色会显得更重要,将中国、亚洲及世界新兴资本和创新企业连接起来 ...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正积极筹备人民币国债期货 将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
证券日报网· 2025-06-18 21:41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 - 中国资本市场需打造多层次市场体系 实现各交易所优势互补与错位发展 [1] - 港交所将持续深耕"人、货、场"三要素 促进投资者与企业的对接 [1] - 港交所排队上市企业达100余家 体现中国在上市资源配置方面的实力 [1] 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群体 - "人"涵盖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两大群体 搭建资金富余方与需求方的桥梁 [1] - A股公司赴港上市可构建境外业务平台 拓展海外融资渠道 [2] - H股上市产生"A+H"联动效应 带动A股和H股成交量提升 [2] 外资配置与人民币资产 - 外资机构在中国股票和债券领域的配置仍有提升空间 [2] - 美元资产"安全锚"地位受冲击 外国投资者启动投资组合再平衡 [2] - 人民币资产将更受国际投资者青睐 港交所与内地交易所协同吸引外资 [2] 金融产品与风险管理 - "货"需配套股权、债券及大宗商品等多样化金融产品 [2] - 全球投资者重新思考资金分配 不再仅关注单一资产类别 [2] - 港交所筹备人民币国债期货 完善市场生态提升吸引力 [2] 基础设施与交易机制 - "场"强调资本市场基础设施与机制建设的重要性 [3] - 港交所计划推进互联互通 将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交易 [3] - 持续投入技术平台建设 满足全天候交易服务需求 [3] 上市规则优化 - 港交所自2018年持续优化上市规则 从盈利企业扩展至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 [1] - 为专精特新企业量身定制规则 适应不同行业多样化需求 [1]
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将与内地交易所协同发力,把握机遇吸引更多外资流入
搜狐财经· 2025-06-18 19:39
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 - 中国资本市场需构建多层次市场体系 各交易所可错位发展 优势互补 [1] - 港交所认为当前市场动荡加剧 需保持韧性 借鉴电商"人、货、场"框架应用于交易所运营 [1] "人"要素分析 - 资本市场服务的"人"包括上市公司和投资者 港交所排队上市公司数量多 体现上市资源供给实力 [1] - 外资可参与的中国股票 债券等资产估值处于低位 具备较大上涨空间 人民币资产将更受国际投资者关注 [1] - 港交所将与内地交易所协同发力 从"稳"到"进" 把握机遇吸引更多外资流入 [1] "货"要素分析 - 需完善金融产品体系 涵盖股权 债券 大宗商品等 满足全球投资者重新配置资金的需求 [1] - 配套完善风险管理工具 例如筹备人民币国债期货 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 [1] "场"要素分析 - 需夯实资本市场基础设施 港股通市场将推出人民币柜台 大幅便利内地投资者 [2] - 技术平台需持续优化升级 系统投入不可或缺 [2] 发展展望 - 港交所将持续经营"人、货、场"三要素 与内地交易所共同努力 [2] - 全球投资者正重新配置资金 中国创新成果提供鼓舞人心的投资机遇 需把握这一契机 [2]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12.42亿 北水资金炒作低价油气股 全天抛售中海油(00883)超2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6-18 17:58
港股通资金流向 - 6月18日北水成交净买入12.42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14.71亿港元,港股通(深)净卖出2.29亿港元 [1] - 建设银行(00939)、山东墨龙(00568)、联合能源集团(00467)获北水净买入最多,腾讯(00700)、港交所(00388)、中国银行(03988)遭净卖出最多 [1] - 美团-W买卖总额27.25亿港元,净流出3.66亿港元;阿里巴巴-W买卖总额26.78亿港元,净流入4.19亿港元 [2] - 山东墨龙买卖总额25.65亿港元,净流入3372.07万港元;泡泡玛特买卖总额23.18亿港元,净流出2.43亿港元 [2] - 建设银行买卖总额22.45亿港元,净流入2.10亿港元;小米集团-W买卖总额14.30亿港元,净流出2.98亿港元 [2] 行业及公司动态 金融板块 - 内银股出现分化,建设银行获净买入2.09亿港元,中国银行遭净卖出2.71亿港元 [4] - 国有大行H股平均折价率收敛至16%,建设银行H股摊薄后股息率达5.5%以上 [4] - 港交所遭净卖出4.22亿港元,预计次季盈利按年增长31%,IPO活动改善及低HIBOR环境将吸引资金流入 [5] 油气板块 - 北水资金炒作低价油气股,山东墨龙、联合能源集团分别获净买入2655万、2490万港元,中海油遭净卖出2.05亿港元 [5] - 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大幅收涨,WTI 7月原油期货涨4.28%,布伦特8月原油期货涨4.4% [5] 科技板块 - 腾讯遭净卖出6.12亿港元,多款AI产品进入后推出阶段,需数季才能开始变现 [6] - 小米集团-W遭净卖出2.61亿港元,小米YU7将于6月底发布,预计Q3-Q4在汽车、芯片业务实现盈利,汽车业务单台亏损从4.5万元降至0.7万元 [5] - 中芯国际、阿里巴巴-W分别遭净卖出3945万、7454万港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