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

搜索文档
BAT和张雪峰们,争夺高考志愿话语权丨南财号联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17:43
科创板成长层 - 科创板设立未盈利企业专属"成长层" 存量及增量未盈利企业将全部转移至该板块 [1] - 科创成长层作为未盈利企业聚集地 相关制度设计包含五大核心要点 [1] 瑞银人事变动 - 瑞银集团任命28年老将吴家耀为亚太区资产管理主管 10月1日生效 [1] - 此次人事布局是瑞银完成收购瑞信后强化亚太战略的关键举措 [1] 粤港澳全运会 - 第十五届全运会及残特奥会将在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 创规模纪录 [1] - 赛事设置将结合港澳办赛优势 融入大湾区特色文化元素 [1] 海天味业港股表现 - 海天味业港股上市首日盘中最高涨5% 但最终微涨0.14% [1] - A股同日下跌3.73% 港股表现与4000亿资金认购热度形成反差 [1] 高考志愿填报市场 - BAT推出AI志愿填报工具 与传统填报师形成竞争协同关系 [2] - AI产品以精准全面为优势 人工服务侧重个性化需求匹配 [2] 喜马拉雅收购案 - 腾讯音乐以12.6亿美元(现金+股票+激励)收购喜马拉雅 [2] - 标的公司将保持独立运营 面临音频行业变现难与AI转型挑战 [2] 央行上海政策 - 央行推出八项上海金融开放政策 涉及市场开放与基建强化 [2] - 新政策旨在提升跨境贸易金融服务能力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2] 暑期剧集市场竞争 - 2025年暑期档四大平台储备40余部剧集 古装题材仍占主导 [3] - 《藏海传》等剧集展现长尾效应 带动档期整体热度提升 [3]
上海国智技术,新一代资管服务平台来了!
财联社· 2025-06-19 17:25
公司成立背景 - 上海国智技术于2025陆家嘴论坛揭牌,由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吴伟等政府高层及金融机构负责人出席[1] - 公司由国泰海通、浦发银行、交通银行等7家金融科技及信息服务领军企业联合发起,首期注册资金10亿元[3] -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明确支持在上海设立科技公司建设新型资管服务平台,与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政策形成联动[3][4] 平台战略定位 - 目标打造覆盖全球资产类别(股票、债券、衍生品等)的全市场、全流程资管服务平台,贯穿投前研究至投后清算全生命周期[5] - 重点服务公募、私募、银行、保险等多元机构,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5] - 采用内存计算、低延时技术提升系统处理效率10-100倍,推动行业进入"微秒时代"[5] 技术创新方向 - 深度应用人工智能、分布式计算技术赋能资产管理[6] - 通过标准化平台解决传统系统数据孤岛问题,提升数据处理效率[7] - 探索数据跨境流动规则,连接境内外市场实现全球化资产配置[8][9] 市场需求驱动 - 资管费率下行趋势下行业亟需软硬件结合的轻资产运作模式[8] - 强监管环境促使机构寻求科技手段增强风控合规能力[8] - 传统资管系统分散建设导致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低下[7] 行业发展意义 - 作为金融基础设施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服务能级[9] - 吸引国际资管机构落户并增强中国资管行业国际竞争力[9] - 推动资产管理业务向风险驱动、数据驱动转型升级[4]
生态跃迁——2025中国金融产品年度报告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6-19 17:12
报告概览 - 华宝证券连续第十四年发布《2025中国金融产品年度报告》,主题为"生态跃迁",聚焦财富与资管行业的系统性变革 [1][2] - 报告延续2024年提出的"财富与资管行业服务化转型"方向,强调行业协同共进与生态重构 [2] - 研究视角以买方需求为核心,旨在通过深度洞察搭建认知阶梯,为行业转型提供方向指引 [2][3] 第一部分:2024年财富生态洞察 - **存款替代产品**:探讨收益率下行趋势及影响因素 [3] - **净值型固收产品**:分析客户接受度障碍及解决方案 [3] - **财富管理机构**:借鉴胖东来模式优化服务体验 [3] - **基金与理财选择**:揭示投资者行为背后的深层逻辑 [3] - **指数化投资**:工具化浪潮重塑金融产品竞争格局,相关分析覆盖12页 [3] - **养老金规划**:针对不同人群提出差异化策略 [3] - **私募行业**:新规下传统策略失效,探索转型路径 [3] - **结构化产品**:从标准化向定制化演进,内容延伸至19页 [3] - **利率环境**:挖掘新时代下的创新金融产品机会 [3] 第二部分:跨市场产品回顾与展望 银行理财 - 净值化转型20年历程回顾,提出"超低波王者"定位 [4] - 2025年策略建议"固稳开新",相关内容达46页 [4] 公募基金 - 市场图谱显示薄利时代规模围城现象,生态格局分析占56页 [4] - 未来以稳定资产为盾、战略导向为矛优化配置,展望部分至89页 [4] ETF市场 - 2024年规模与份额双创新高,政策驱动创新深度广度双向拓展 [4] - 特性分析强调高效、透明、低廉三大爆款潜质,覆盖97-105页 [4] 私募基金 - 头部效应加剧,存量竞争推动策略更迭,新生态分析延伸至195页 [5] - 2025年展望提出以资产为锚把握财富服务机遇 [5] 第三部分:生态跃迁与行业新格局 - **买方思维跃迁**:通过跨市场产品对比构建风险收益图谱 [6] - **基金策略指数**:借鉴海外经验构建规则化、透明化投资矩阵,国内实践覆盖219-228页 [6] - **AI技术应用**:探讨大模型重构理财服务范式,拓展家户服务能力 [6] - **行业质变驱动**:五篇大文章催生生态重构,从业者需重新定位坐标 [6] 报告发布形式 - 仅提供实体版,未发布电子版以凸显专业研究价值 [7]
东方汇理资管中期展望:建议减配美债 增持欧亚资产
智通财经· 2025-06-19 16:49
全球经济与市场走势 - 美国政策环境和财政路径的高度不确定性将在未来12个月主导全球经济与市场走势 [1] - 地缘政治风险、高企的债务水平及受限的财政空间加剧了市场的脆弱性 [1] - 主要经济体发展路径分化,美国经济预计将放缓,欧洲则有望实现温和增长 [1] - 增长、通胀及财政政策的差异将进一步推动货币政策的分化 [1] 经济增长预测 - 2025年及2026年全球经济增长分别为2.9%和2.8% [1] - 未来两年发达市场GDP增长约为1.3%,新兴市场则为3.9% [1] - 美国经济增长预计在2025至2026年放缓至1.6%,低于2023至2024年的近3% [1] - 2025年美国财政赤字预计将接近6.5% [1] - 中国内地2025年及2026年GDP增长分别为4.3%和3.9% [1] 固定收益投资策略 - 由于利率波动加剧,预计收益率曲线将趋于陡峭 [2] - 倾向采取灵活策略,分散投资于美国以外的全球市场,特别是欧洲及新兴市场政府债券 [2] - 欧洲及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有望受益于稳健的增长与通胀组合以及美元的走弱 [2] 股市与投资主题 - 看好全球股市,聚焦于估值合理、盈利稳健的企业 [2] - 主要投资主题包括欧洲防务与基础设施、人工智能及美国去监管化 [2] - 黄金及大宗商品是抵御通胀风险的理想对冲工具 [2] - 基础设施与私募债务可提供稳定的现金流 [2] - 货币多元化至关重要,尤其对非美元投资者而言 [2] 政府债券市场 - 政府债券市场因债务高企及通胀预期上升而波动加剧 [2] - 投资者可能会要求长期债券提供更高回报,从而使收益率变得更有吸引力 [2] - 当前投资的核心要务在于分散风险,减少对美债的依赖,转向欧洲及新兴市场债券 [2] 企业韧性及投资机会 - 尽管政策环境充满不确定性,企业韧性、供应链重组趋势及央行的降息预期仍将为全球股市带来机遇 [2] - 聚焦于欧洲防务支出、美国去监管化、日本企业治理改革及"印度制造"等投资主题 [2] - 全球信贷市场前景依然乐观,预计企业盈利不会陷入衰退 [3]
外国投资者真的在“抛售”美债吗?
新华财经· 2025-06-19 15:52
美债持有情况 - 截至4月底外国持有美债合计90,134亿美元 同比增加9,772亿美元 环比减少361亿美元 [1] - 持有美债前三位为日本(1.13万亿美元)、英国(8,077亿美元)、中国(7,572亿美元) 排名与上月相同 [1] - 日本持有量同比略增100亿美元 英国同比增931亿美元 中国同比减少135亿美元 [1] - 前20位海外债主共持有7.26万亿美元美债 其中12家减持合计1,252亿美元 8家增持合计669亿美元 [3] 美债市场动态 - 4月特朗普宣布征收全面关税引发美债大规模抛售 市场剧烈波动 暂缓征税后恢复正常 [6] - 长期美债面临压力 主因市场对联邦财政赤字的持续担忧 可能导致长期收益率大幅提高 [12] - 期限溢价上升导致股票和债券相关性提高 对冲效率降低 [5] 主要国家持仓策略 - 日本财务大臣表示持有美债是为确保外汇流动性 否认将其作为贸易谈判筹码 [10] - 英国4月增持284亿美元美债 成为前三大持有国中环比增幅最大国家 [1][3] - 中国连续减持美债 4月环比减少82亿美元 同比减少135亿美元 [1] 市场观点分歧 - 部分机构认为抛售美债反映短期情绪波动 而非长期资本再配置 [5] - 道富环球认为财政问题未解决可能导致期限溢价进一步扩大 削弱长期美债对冲作用 [8][12] - 历史数据显示美股、美元、美债同时抛售的交易日占比约4%-5.8% [9]
瑞银资产管理新任命亚太区主管
中国基金报· 2025-06-19 14:48
人事任命 - 瑞银资产管理任命吴家耀(Desmond Ng)为亚太区主管 任命将于2025年10月1日生效[1] - 吴家耀将加入瑞银资产管理全球管理团队和瑞银亚太区管理团队 向瑞银亚太总裁Igbal Khan和瑞银资产管理全球总裁Aleksandar Ivanovic汇报[1] - 吴家耀拥有28年资产管理行业经验 曾任安联投资亚太区行政总裁 景顺大中华区CEO 摩根大通资产管理高级职位 香港投资基金公会主席[1] 职责范围 - 吴家耀将负责推动瑞银亚太区资产管理业务的战略执行 包括与财富管理和投资银行业务协同实施OneBank策略[2] - 吴家耀将拓展瑞银在中国市场合资业务的合作机遇[2] - James Benady和Thomas Kaegi将继续担任原职务 与吴家耀紧密合作[2] 业务布局 - 瑞银在中国境内拥有全资私募基金公司 并通过国投瑞银 工银瑞信两家合资公司开展境内资管业务[3] - 收购瑞信后 瑞银成为拥有最多QDLP额度的外资机构之一[3] - 瑞银财富管理业务全球领先 近年来强调财富管理与投行 资产管理业务的联动[3] 人事变动背景 - 2024年5月瑞银资产管理亚太区主管殷雷退休 临时任命James Benady和Thomas Kaegi为联席主管[2] - 吴家耀于2024年4月被报道将从安联投资离职[1]
瑞银万亿资管版图迎“掌舵人”!28年老将吴家耀空降亚太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14:47
吴家耀将常驻香港,同时成为资产管理全球管理团队及瑞银亚太区管理团队成员。 吴家耀拥有超过28年的资产管理行业经验。在加入瑞银之前,他曾担任安联投资亚太区主 管,分管零售和机构业务。 作 者丨崔文静 比如,他于2009年至2011年担任香港投资基金公会主席,并于2008年至2009年担任副主席。 如今,出任瑞银资产管理亚太区主管后,吴家耀将负责推动亚太区资产管理业务的战略执 行,包括与财富管理和投资银行业务在亚太区协同发挥银行一体化策略。同时,他将继续拓 展瑞银在中国市场合资业务中的合作机遇。 编 辑丨巫燕玲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2023年以来瑞银与瑞信的合并,瑞银在亚洲的多个高管职务变动。典型 如瑞信证券原董事长胡知鸷2024年加盟瑞银证券。目前,胡知鸷已经成为瑞银证券中国区掌 门人——瑞银中国区总裁及瑞银证券董事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瑞银证券处获悉,瑞银集团(UBS)近日完成关键人事布局——吴家耀将 于10月1日正式出任瑞银资产管理亚太区主管,这一任命被视为瑞银完成收购瑞信后强化亚太 战略的重要落子。 加入安联投资前,吴家耀是景顺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 更早年间,他曾在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担任多个高级职位 ...
瑞银资产管理新任命亚太区主管
中国基金报· 2025-06-19 14:38
中国基金报记者获悉, 安联投资原亚太区行政总裁吴家耀( Desmond Ng )日前加入瑞银 资产管理,任亚太区主管 , 任命将于 2025 年 10 月 1 日起生效 。同时,吴家耀将成为瑞 银资产管理全球管理团队和瑞银亚太区管理团队成员,向瑞银亚太总裁 Igbal Khan 和瑞银资 产管理全球总裁 Aleksandar Ivanovic 汇报。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娟娟 今年 4 月,据媒体报道,吴家耀将于今年夏天从安联投资离开。 吴家耀拥有超过 28 年的资产管理行业经验,曾在安联投资( Allianz Global Investors )担 任亚太区行政总裁,负责零售和机构业务。在此之前,他担任景顺( Invesco )大中华区首 席执行官,并曾在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 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 )担任多个高 级职位,并且于 2009 年至 2011 年担任香港投资基金公会主席。 【导读】 瑞银资产管理新任命亚太区主管 审核:许闻 版权声明 截至目前,资产管理方面,瑞银在中国境内拥有全资的私募基金公司。同时,通过国投瑞 银、工银瑞信两家合资公司布局境内资管业务。收购瑞信之后 ...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一季度末资管产品总规模72.32万亿元
快讯· 2025-06-19 14:10
资产管理产品总规模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资产管理产品总规模达72.32万亿元 [1] - 公募基金规模32.22万亿元占比44.55% [1] - 私募基金规模20.19万亿元占比27.91% [1] 细分领域规模分布 - 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产品规模5.93万亿元 [1] - 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产品规模5.59万亿元 [1] - 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养老金规模6.09万亿元 [1] - 期货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产品规模0.32万亿元 [1] - 资产支持专项计划(ABS)规模2.08万亿元 [1] 行业结构特点 - 公募基金为最大细分品类占总体规模近45% [1] - 私募基金(含证券/股权/创投等)合计占比超27% [1] - 养老金管理规模突破6万亿元占总体8.42% [1] - 期货资管与ABS等另类资产合计占比3.32% [1]
瑞银万亿资管版图迎“掌舵人”!28年老将吴家耀空降亚太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14:0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崔文静北京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瑞银证券处获悉,瑞银集团(UBS)近日完成关键人事布局——吴家耀将于10月1 日正式出任瑞银资产管理亚太区主管,这一任命被视为瑞银完成收购瑞信后强化亚太战略的重要落子。 吴家耀将常驻香港,同时成为资产管理全球管理团队及瑞银亚太区管理团队成员。 如今,出任瑞银资产管理亚太区主管后,吴家耀将负责推动亚太区资产管理业务的战略执行,包括与财 富管理和投资银行业务在亚太区协同发挥银行一体化策略。同时,他将继续拓展瑞银在中国市场合资业 务中的合作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2023年以来瑞银与瑞信的合并,瑞银在亚洲的多个高管职务变动。典型如瑞信证券 原董事长胡知鸷2024年加盟瑞银证券。目前,胡知鸷已经成为瑞银证券中国区掌门人——瑞银中国区总 裁及瑞银证券董事长。 与此同时,瑞银证券将成为外资独资券商。 2025年3月28日,证监会对瑞银集团成为瑞银证券唯一股东的事项准予备案,瑞银集团将收购北京国资 所持有的瑞银证券33%股权,将其在瑞银证券的股权比例由67%增持至100%。相关股权转让完成后,瑞 银证券将成为继摩根大通证券、高盛证券、渣打证券和法巴证券后,我国第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