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养老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办卡后商家跑路顽疾有解 “成都预付保”即将上线
搜狐财经· 2025-06-14 01:28
预付式消费行业治理 - 教育培训、养老服务、社会医疗、日常消费等行业频繁出现商家"跑路"事件 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 [1] - 成都即将上线"成都预付保"平台 采用"试点先行、分步推进、控制风险、逐步完善"原则 分行业分区域开展预付式消费综合服务试点 [1] 政策支持与试点范围 - 成都市五部门联合印发《支持部分预付式消费领域健康发展实施方案》 重点治理预付式消费领域 [3] - 首批试点行业包括养老服务、社会办医疗、幼儿托育、青少年艺术培训、青少年体育培训 [3] - 首批试点区域为锦江区、都江堰市、彭州市等 [3] 平台运营模式 - "成都预付保"采用"政府牵头+国企运营+银行存管"模式 为消费者和商家搭建互信桥梁 [3] - 平台采用银行存管模式 自动生成标准合同 预付消费清晰可查 [3] - 商家可通过白名单提前支取部分监管资金 用于日常经营 减轻周转压力 [5] 金融支持与风控机制 - 平台联合金融机构提供融资增信、费率优惠等一揽子金融服务 缓解商家流动资金压力 [5] - 建立系统风控机制 监测商家异常停业时协调同类商户承接剩余服务或启动协助退款机制 [5] 行业反馈 - 成都市文化艺术培训协会会长认为平台能增强商家信誉 实现与消费者良性互动 [5] - 首批内测商家未来星羽毛球俱乐部负责人表示平台既保护消费者也保护机构 特别认可"开户贷"等金融支持 [5]
“H+A”新程开启,中美经贸磋商达成原则一致
西南证券· 2025-06-13 18:03
国内政策动态 - 民生保障体系从“兜底型”向“发展型”跃迁,利好消费、养老等多产业,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227元,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2.0% [1][9] - 财政部推进育儿补贴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023年母婴市场规模40505亿元,2019 - 2024年养老财政支出年均增长11% [10][12] - 深圳综合改革意见推动大湾区企业回A上市,利好券商及新兴行业,港上市大湾区企业超220家,AI医疗器械年复合增速138.47% [13][15] - 金融支持福建两岸融合,“台资板”挂牌台企141家,带动金融设施升级,利好相关领域企业 [16][17] 海外市场情况 - 中美经贸磋商达成原则一致,5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长4.8%,增速回落3.3个百分点 [20][21] - 美国上诉法院暂保关税效力,7月底听证会成关键,关税政策加剧市场波动 [18][19] - EIA下调2026年原油产量预期,冲击特朗普能源战略,短期油价或低位震荡 [22][23] - 美国5月CPI低于预期,经济软着陆概率大,美联储可能三季度降息 [24][25] 高频数据表现 - 上游布伦特原油、铁矿石、阴极铜价格周环比分别上升3.55%、0.27%、0.88% [4][26] - 中游螺纹钢、水泥价格周环比分别上升0.44%、1.07%,动力煤价格下降0.04% [4][31] - 下游房地产销售面积周环比上升43.96%,6月首周乘用车日均零售同比增长19% [4][39] - 物价方面,蔬菜、猪肉价格周环比分别下降0.06%、1.37% [4][43] 下周重点关注 - 关注中国5月社消、工业增加值等数据及美国多项经济指标和美联储利率决议 [51]
广州楼市大消息!拟全面取消限购、限售、限价
新华网财经· 2025-06-13 13:41
近日,《广州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 见。 征求意见稿提出,有序减少消费限制。 优化房地产政策,全面取消限购、限售、限价,降低贷款首付 比例和利率。 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扎实推进城中村及老旧小区改造,2025年计划推进新开工老旧 小区改造超150个,更新住宅老旧电梯超9000台,完成城中村改造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推进利用专 项借款购买存量商品房作为安置房。持续优化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支持缴存人在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 购房首付款的同时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进一步优化租房提取政策措施。 征求意见稿要求,大力发展体育消费。全力抓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筹办工作,高水平办好世 界田联接力赛、广州马拉松赛等重大赛事。开展体育嘉年华、体育消费季、全民健身活动等体育促消费 活动,推动体育比赛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支持花都融创等冰雪场馆提质升级,加快推进香港马会 从化马场建设和运营,推动冰雪运动和赛马运动消费发展。 征求意见稿称,创新发展银发经济。积极推动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焕新"活动,推广便捷可及的居家社 区养老服务,激发养老服务消费。大力开展"银龄行 ...
广州楼市大消息!拟全面取消限购、限售、限价
新华网财经· 2025-06-13 13:41
房地产政策优化 - 全面取消限购、限售、限价,降低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1][27] - 2025年计划推进新开工老旧小区改造超150个,更新住宅老旧电梯超9000台,完成城中村改造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1][15] - 支持缴存人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同时申请公积金贷款[1][15] 消费场景拓展 - 打造"羊城消费新八景"城市消费品牌,围绕八大消费场景推出主题活动[14] - 发展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社区团购等新型消费业态[18] - 支持首批15个羊城夜市先行区优化升级,培育夜间消费亮点项目[20] 重点产业发展 - 支持花都融创冰雪场馆提质升级,推动冰雪运动和赛马运动消费[10] - 推动品牌餐饮、老字号企业与旅游列车运营主体合作开发银发旅游专线[11] - 举办高水平汽车赛事和专业展览,完善报废机动车回收利用体系[16] 民生保障措施 - 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为2500元/月,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6] - 202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儿科服务比例达90%以上,建设20家生育友好医院[7] - 新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1万个,提高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标准[8] 政策支持体系 - 运用超长期国债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加大体育领域项目支持[30] -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提高贷款额度[32] - 支持消费领域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30]
广州楼市大消息!拟全面取消限购、限售、限价,降低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
第一财经· 2025-06-13 12:11
房地产行业 - 全面取消限购、限售、限价政策,降低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以优化房地产政策[1][12] - 2025年计划推进新开工老旧小区改造超150个,更新住宅老旧电梯超9000台,完成城中村改造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1][12] - 推进利用专项借款购买存量商品房作为安置房,优化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并申请贷款[1][12] 体育消费行业 - 高水平承办十五运会、残特奥会、世界田联接力赛、广州马拉松赛等重大赛事[1][10] - 支持花都融创冰雪场馆提质升级,加快香港马会从化马场建设运营,推动冰雪和赛马运动消费[1][10] - 开展体育嘉年华、消费季等活动,推动体育比赛进景区、街区、商圈[10] 银发经济行业 - 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焕新"活动,推广居家社区养老服务[2][11] - 举办"乐活羊城"银发集市系列活动,开发银发旅游列车及专线,推动品牌餐饮与旅游列车合作[2][11] 汽车消费行业 - 争取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完善报废机动车回收体系,支持二手车规模化发展[13] - 落实二手车销售"反向开票"便利措施,举办高水平汽车赛事及展览[13] 文旅消费行业 - 创新文旅消费场景,开展"跟着美食去旅行""跟着演出去旅行"活动,举办湾区音乐汇等大型活动[10] - 落实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提供国际中转游客免费一日游服务,推动离境退税商店扩围[11] 新型消费业态 - 发展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社区团购,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场景[14] - 推动邮轮旅游、低空旅游试点,培育演艺新空间及宠物友好等青年消费热点[14] 零售与商业地产 - 推动聚龙湾太古里、华润万象城、SKP等高端商业载体建设[17] - 培育15个羊城夜市先行区,打造夜间消费亮点项目[15] 政策支持 - 运用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工具,加大对消费领域政策性资金支持[20] - 引导银行机构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创新电商及服务消费金融产品[20]
现代养老服务还需“青春养老人”
证券时报· 2025-06-13 01:52
行业现状与挑战 - 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 养老问题成为关系民生福祉的重要议题 [1] - 养老服务行业面临人才评价机制不健全 工作辛苦 薪酬较低 职业尊崇感和社会认同度不高等问题 [2] 人才培养与创新 -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育人体系 打造校企协同 产教深度融合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范式 [1] - "青春养老人"经过系统专业教育 能运用先进理念和技术提供优质服务 包括生活照料 心理健康关怀 文化娱乐活动组织等 [1] - 数字化技术推动智慧养老发展 如智能设备健康监测 远程医疗服务 [2] - 探索互助养老模式 增强老年人归属感和价值感 [2] 政策支持与发展方向 - 民政部等十二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提出健全人才评价机制 完善保障激励措施 提高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 [2] - 需要政府 社会和相关机构共同努力吸引和留住"青春养老人" [2] 行业前景 - "青春养老人"为养老事业注入创新思维和多元化服务方式 [2] - 期待更多年轻人加入 共同提升养老产业服务质量和水平 [2]
直击2025上海老博会:“黑科技”集结亮相 银发经济赛道越跑越宽
证券日报· 2025-06-13 00:42
"我们一大早就包车从上海远郊赶来,就是要看看有哪些新产品可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6月11日至13 日,2025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老博会")在上海举行,有参观者在现 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据了解,此次展会共有来自中国、奥地利、荷兰、德国、丹麦、比利时、美国、日本等16个国家和地区 的养老品牌参展,参展企业近500家,展览面积达5万平方米,展会规模创历史之最。 身处现场,记者感受到多元需求下银发经济的潜力与活力:科技加速赋能养老产业,代步车、康复辅助 器具、助听器等传统养老产品向数智化迈进;旅游康养、营养膳食、养老金融等新兴养老产品供给也变 得越来越丰富。 产品性价比受关注 6月11日上午,记者在上海老博会现场看到,等候入场的人群在信息检录处排起长队。展馆内,养老服 务、辅助器具、生活护理、康复医疗、健康管理、宜居建筑等多种类别的展品琳琅满目,房屋适老化改 造、老年代步车、床垫、健步鞋等展台受到"银发一族"的青睐。仅一个上午,某老年代步车企业的宣传 单页就已全部发完,某房屋适老化改造企业的展台则被围得水泄不通。 "黑科技"正加速赋能产业发展。一款进口的智能护理床,除传统升降功 ...
技术、产品、服务多点发力 上市公司掘金养老产业新蓝海
证券日报· 2025-06-13 00:37
银发经济市场潜力 - 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人占总人口22%65岁及以上人口2.2亿人占比15.6% [1] - 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消费潜力预计增至40.6万亿元 [1] - 养老产业正从基本保障向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转型涵盖康养、护理、适老化改造等领域 [1] 上市公司布局方向 医养融合服务 - 广宇集团与浙江大学医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合作引入日本静冈养老集团管理体系打造医康养结合的杭州模式 [1] - 地方政府在土地政策、财政支持方面积极推动医养结合企业通过康复、护理、旅居、健康保险等构建跨周期收入结构 [2] 适老化改造 - 2025年养老设施建设及装修市场规模预计达7755亿元居家适老化改造市场规模达1174亿元 [2] - 红星美凯龙设立适老化家居体验中心江山欧派推出适老木门、家具等产品尚品宅配推出"活力长辈"系列覆盖定制、宅配、家电适老化 [2] 智慧养老技术 - 国脉科技开发居家养老AI智能体实现"感知-决策-执行"一体化计划6月底发布 [3] - 麦迪斯顿医疗科技推广康养机器人与华为、优必选合作共建群体智能平台 [3] 行业发展趋势 - 养老产业从政策驱动转向产业共振企业需精准把握老龄群体需求以抢占市场 [3]
我国幼儿园数量连续三年减少
第一财经· 2025-06-12 20:51
幼儿园行业现状 - 2024年全国幼儿园数量为25.33万所,较2023年减少2.11万所,其中普惠性幼儿园占比87.26% [1] - 学前教育在园幼儿人数为3583.99万人,较2023年减少508.99万人,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91.61% [1] - 幼儿园数量连续三年下降,2022年减少5610所(降幅1.9%),2023年减少14808所(降幅5.12%),2024年减少2.11万所 [1] 出生人口变化对教育体系的影响 - 出生人口下降导致幼儿园数量减少,并将逐步波及小学、初中等后续教育阶段 [2] - 预测2035年全国小学需求数为9.28万所,较2020年减少5.14万所,初中需求数为4.79万所,较2020年减少0.38万所 [2] - 2024年出生人口较2023年增加52万人,降幅趋缓可能缓解幼儿园数量减少趋势 [2] 幼儿园转型探索 - 部分幼儿园转型为养老院或探索"托幼一体"模式,如浙江金华一家25年历史的幼儿园2023年改造为社区养老院 [3][4] - 深圳、太原、济南等地已实践"幼转老"或"老幼共托"模式 [5] - 2024年中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22%),65周岁以上人口达2.2亿(占15.6%),推动养老需求增长 [5] 政策与行业调整 - 湖南教育厅2023年提出优化中小学幼儿园布局,城镇新增人口集中地区新建公办园,农村原则上不再新增幼儿园 [6] - 专家建议提高校(园)建设标准和师生比,应对学龄人口减少带来的教育资源闲置问题 [6] -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推动社区整合闲置资源(如幼儿园)转型养老服务,实现就近养老 [5]
我国幼儿园数量连续三年减少,多地试水“老幼共托”模式
第一财经· 2025-06-12 19:58
幼儿园数量变化趋势 - 2024年全国幼儿园数量为25.33万所,其中普惠性幼儿园占比87.26%,在园幼儿3583.99万人,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91.61% [1] - 2023年全国幼儿园数量为27.44万所,在园幼儿4092.98万人,2024年幼儿园数量同比减少2.11万所,在园幼儿减少508.99万人 [1] - 幼儿园数量连续三年下降,2022年减少5610所(降幅1.90%),2023年减少14808所(降幅5.12%),2024年减少2.11万所 [1] 出生人口对教育体系影响 - 出生人口下降导致幼儿园数量减少,并逐步波及小学、初中等教育阶段 [2] - 预测2035年全国小学需求数量为9.28万所(较2020年减少5.14万所),初中需求数量为4.79万所(较2020年减少0.38万所) [2] - 2024年出生人口同比增加52万人,降幅趋缓,未来幼儿园数量减少态势有望缓解 [2] 幼儿园转型新模式 - 部分幼儿园探索托幼一体和老幼同养模式,例如浙江金华一家幼儿园改造为社区养老院 [3] - 深圳、太原、济南等地已实践"幼转老"和"老幼共托"模式 [4] - 2024年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031万人(占总人口22%),65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2023万人(占总人口15.6%),推动养老需求增长 [4] 教育资源布局调整 - 湖南省提出在城镇新增人口集中地区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农村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增幼儿园 [5] - 专家建议提高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校(园)建设标准,优化师生比以应对人口变化 [5] - 社区整合闲置资源(如幼儿园)转型为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就近养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