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搜索文档
接待游客近240万人次 龙岗“五一”旅游业总收入超10亿
南方都市报· 2025-05-07 10:08
在龙岗万达广场,"AI科技文化节"炫酷登场。阿尔法机器人舞团以灵动的机械舞步惊艳众人,无人机矩 阵在夜空中编织出绚丽光影,IP巨型机器人巡游更是吸引无数目光,让消费者近距离触摸前沿科技脉 搏。 坂田万科广场举办的华南首展"大英图书馆·世界像素展",380余件英国国家图书馆珍藏复刻品集体亮 相。 龙城CC创意街区的《意识花园》科技艺术展,20余件跨媒体作品构建出虚实交融的数字奇境,观众在 此体验数字分身与社交蝴蝶的奇妙互动,感受科技与艺术碰撞出的独特火花。 在甘坑古镇,首届"麒遇甘坑"湾区麒麟文化节在这里举办,八支顶尖麒麟舞队同台竞技;客家水龙节的 水雾门舞蹈、竹船唱山歌等特色节目,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客家文化的独特韵味。 大运中心更是今年"五一"假期龙岗区的流量王。整个假期,大运中心以78.94万人次的客流量位居榜 首。除了知名歌手许嵩演唱会的带动,大运天地围绕"音乐+萌宠+运动"主题,打造社交型消费场景。 中央广场连续三天上演民谣音乐会、阿卡贝拉音乐会,湖畔音乐路演、腰旗橄榄球等社群活动吸引众多 年轻人打卡。 5月6日,南都记者从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数据显示,"五一"期间,龙岗累计接待游客239.89万人 ...
VR沉浸展、1:1复刻的莫高窟 “五一”你到北京打卡了吗?
央视新闻· 2025-05-06 13:24
位于北京朝阳区的798文化园区内,全新推出的复合式VR院线,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前来体验。 数字消费新场景 交互体验聚人气 这个"五一"假期,北京的文化消费市场持续火热,一批首次投入市场的文化演出、数字文化消费新场景,激发了消费活力。 实景搭建的VR沉浸展、炫酷的视觉艺术、环绕式立体声音响效果,让不少消费者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总台记者 高雪:戴上这副眼镜,就可以跟随海洋博士乘坐潜水艇,在30分钟的时间里来一场海底探险,去与水母、珊瑚、大白鲨来一场亲密之旅。 一副眼镜,五个展厅,八个不同主题的VR影片,让消费者在海洋、火星、过去与未来等不同时空里,沉浸式交互体验。未来,院线还将定期更新VR影片, 提供集合式、一站式数字文化消费体验。 798·751园区相关负责人 刘琛:随着技术的进步,在同一个空间叠加不同的内容,通过打造这种新的数字文化消费场景,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流,激发城市新 的假日消费活力。 得益于"五一"假期推出的首店、首展等首发经济效应,整个"五一"期间,园区接待游客量持续上升,日均入园量约6万人次。 1∶1复刻莫高窟 提升游客观展体验 除了感官刺激的VR影片,这个假期,不用去甘肃敦煌,在北京就能与远在 ...
多家首店“上新”了!“五一”期间,北京掀起新店消费热
搜狐财经· 2025-05-06 04:35
首店经济热度 - 北京"五一"黄金周期间新开多家首店,掀起新店消费热潮 [1] - 1至4月北京市累计新设各类型首店近300家,涵盖零售、餐饮、服务等多个领域 [1] - 金鼎轩旗下新餐饮品牌"暖山"北京首店五一期间客流和流水提升30% [1] - THE BOX朝外年轻力中心自开业以来累计引入50多家首店,举办近百场首展首发活动 [5] 商业空间升级 - THE BOX朝外年轻力中心由传统老百货商场转型为"策展型零售"新地标 [7] - 2025年北京将完成中关村等12个传统商圈改造升级,新开商业面积达100万平方米 [7] - 预计2025年约有800家首店在京落地 [7] 创新消费场景 - MADverse摩境数字艺术空间全国首店融合餐饮、演出、文创等多元消费场景 [3] - 该空间展出15分钟AIGC电影《山海经·不舍昼夜》,使用8k超高清巨型屏幕 [3] - THE BOX朝外年轻力中心举办"气味上海"香氛市集展、番茄原创艺术节等创新活动 [5]
全国科技馆五一假期掀科普热潮 初估累计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
中国新闻网· 2025-05-05 19:41
全国科技馆五一假期活动概况 - 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科技馆以"为创新创造鼓与呼"为主题开展沉浸式展览、互动实验、创客工坊等活动,累计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 [1] - 中国科技馆推出"劳动创造未来,科技点亮生活"主题系列科普活动,累计开展科普志愿服务3696小时 [1] 重点科技馆活动数据 - 辽宁省科技馆采用"特效影院矩阵"融合"科普公益+院线放映"模式,5天接待观众19.02万人次 [3] - 河南省35座科技馆接待公众超42万人次,开馆数量和服务人数创历史新高 [3] - 新疆科技馆创新活动吸引5.5万人次打卡,5月2日单日客流量1.4万人次创历史纪录 [3] - 深圳科技馆新馆5月1日启用,"大飞船"造型场馆首日人气爆棚 [3][5] 特色主题展览与技术应用 - 浙江省科技馆升级展区设置五大AI主题展项,观众可实操设备体验生产场景重塑 [5] - 广东科学中心推出"航空科普展"与逐梦星辰馆联动,延伸新馆内容 [5] - 广西科技馆"人工智能科普展"提供机器人对话、时空隧道等沉浸式AI体验 [5] - 湖南省科技馆探月主题临展《上九天揽月》全面展示中国探月工程成就 [5] 创新科普形式案例 - 江苏科技馆"古诗词里的创新密码"系列挖掘文学作品的科学基因 [7] - 福建省科技馆"科技传承·智趣未来"活动融合非遗技艺与前沿科技 [7] - 四川科技馆原创AI主题儿童科普剧《63.5℃的拥抱》用科技演绎温情故事 [8] - 山西省科技馆人形机器人表演成为观众互动焦点 [11][13] 亲子与教育类活动 - 安徽省科技馆《放飞创意,乐构蓝天》课程组织家庭飞机拼搭限时挑战 [11] - 北京科学中心"探险家体验营"以野外生存情境培养青少年创新思维 [11] - 宁夏科技馆《匠心工艺》活动展示传统工艺中的科技智慧 [9] - 江西省科技馆"我在科技馆当劳模"活动模拟劳动者与科学家工作场景 [10]
首届“国网生活节”超3万人次参与,跨界点燃消费热潮
新京报· 2025-05-05 18:33
活动概况 - 首届"国网生活节"为期5天,入园人数超过3万人次,以"网球+美食+假期"为主题,涵盖赛事竞技、潮流市集、AI网球互动、文化展览等内容 [1] - 活动探索了城市假日经济的新可能,通过多元化内容实现"美食+音乐+社交"的沉浸式体验闭环 [1] 赛事与AI学练中心 - 赛事活动为核心板块,5天进行超过800场比赛,包括钻石杯青少年挑战赛、国网会员邀请赛、战神杯等,吸引全国青少年球员和业余高手 [1] - "AI学练中心"搭载全球首款网球垂直领域AI智能系统,提供发球角度、挥拍速度等20余项数据反馈,5天累计接待体验者超1100人 [1] - 中国网球协会副主席郑洁评价该系统能精准定位技术短板,适合初学者快速入门,并通过游戏化设计提升训练趣味性 [1] 北京塔可节 - 北京塔可节为期两天,吸引30余家京沪人气塔可品牌,搭配限定特调饮品及拉美风情演出,入园超2.5万人次,其中近半数为外籍人士 [1] - 活动设置露营打卡区、亲子互动游戏及宠物友好空间,强化"舌尖上的墨西哥"主题体验 [1] 文化与历史展示 - 生活节通过中网历史文化展、国网探秘活动回溯中国网球发展历程,参与者跟随专业讲解了解中国网球发展脉络 [2]
文化中国行 | 遇见古风雅集 感受园林背后的文化魅力
央视网· 2025-05-05 17:33
展览概况 - 故宫博物院与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联合主办"乐林泉——中外园林文化展",展出200余件中外文物艺术品 [1][3] - 展览分为"雅集""鉴藏""游山""静修""观花""畅音"6个单元,融合园林景观与文学、戏剧、历史典故等元素 [3] - 展览通过建筑烫样、复原模型和历史空间意象化再现等形式,生动阐释紫禁城园林的营造智慧 [10][12] 展品亮点 - 明代尤求《兰亭修禊图》描绘王羲之兰亭雅集场景,清代石涛《西园雅集图》卷呈现北宋名家群像 [5] - 明代吴彬《方壶图轴》展现方壶仙山奇景,南宋马麟《层叠冰绡图轴》刻画绿萼梅风姿 [7][9] - 莫奈《睡莲》和《睡莲池》系列作品成为展览重磅展品,体现东方意韵 [10] 展陈技术 - 运用3D打印技术重构乾隆花园倦勤斋小戏台,结合镜面屏幕营造沉浸式体验 [14] - 复刻乾隆花园烫样详尽展示建筑内外结构,反映内檐装修工艺巅峰水平 [12] 文化主题 - 展览通过假山湖石、楼台亭榭等元素,展现中国古典园林"城市山水"的意境追求 [7][16] - 以花卉题材作品(如荷花、梅花)传递高洁人文精神,呼应园林文化内核 [9][10] 配套活动 - 修缮完毕的乾隆花园计划于今年9月对外开放,展览提前通过烫样形式呈现其风貌 [12]
逛馆看展,“艺术之城”点亮五一假期
长江日报· 2025-05-05 11:26
文章核心观点 五一假期武汉艺术氛围浓厚,“城市流体——2024武汉双年展”等展览吸引大量游客,各艺术场馆亮点纷呈,让人们感受艺术魅力与文化底蕴 [1][2][9] 武汉双年展情况 - 五一假期吸引大量外地游客,荣获文旅部2024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热度持续攀升 [2] - 分布于武汉美术馆(汉口馆)和武汉美术馆(琴台馆),分“文脉探源”等五大板块 [2] - 有来自20个国家的140多位艺术家带来200余件(组)多元化艺术作品,展览持续至2025年5月31日 [2] 部分展品介绍 - 陈楠《水之方城》用综合材料将大篆字形组成矩阵,反映当代艺术前沿探索 [4] - 费俊《“候鸟驿站”生态计划》是跨学科艺术实验项目,探讨艺术介入生态保护 [4] - 欧金尼奥・蒂巴尔迪《西莫波西奥》在木椅上嫁接木枝并落有鸟,展现艺术跨越国界魅力 [6] - 傅中望《嫁接的种子》是传统榫卯与现代材料结合,像武汉过去与未来对话 [6] 其他艺术场馆情况 - 湖北美术馆6项展览同期开放,门票5天假期均约满,五一期间延时开放 [9] - 中国建筑科技馆“芥子须弥·开化——高平开化寺宋代建筑与壁画数字艺术展”吸引观众沉浸式体验 [10] - 合美术馆四大主题展览同时亮相,融合多种艺术形式,给人新灵感 [10] - 汤湖美术馆开展“车谷印象”——武汉经开区2025职工摄影作品展,展现劳动之美 [11]
文旅市场掀起“科技+”体验热潮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04 04:44
文章核心观点 “五一”假期北京文旅市场掀起“科技 +”体验热潮,众多科技文旅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数字化平台和场景创新释放假日文旅消费新动能,近年来北京市文旅局积极支持文旅与科技融合发展打造多元消费场景和新兴业态 [1][2] 分组1:“五一”假期科技文旅活动案例 - “触界·未来朋友圈”科技嘉年华在五道口京张铁路遗址公园广场开启“科技 +”沉浸式狂欢,有 AR 画笔、VR 神舟飞船返回舱等前沿科技产品,还有人形机器人互动和“黑悟空”CosPlay Show,海淀区知名高校和研究院所尖端成果走出实验室 [1] - 东城区艺云数字艺术中心常设展《灵境:未来灵感世界》通过古、今、未来 3 大篇章构筑观展动线,在沉浸互动式数字光影中让展品触手可及 [3] - “2025 亚洲数字艺术展”在海淀区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举办,以“多智能社群”为主题,汇聚国内外艺术家与 AI 共创作品 [3] - 朝阳区蓝色港湾爱神广场“元宇宙光波市集”以虚实结合、数字分身等技术打造“科技+新消费”主题市集 [3] - “巴黎圣母院沉浸式 VR 展”在朝阳区 798·751 园区无界之境科技艺术中心举办,以第一视角探索巴黎圣母院,360 度视角观赏经典元素并感受巨钟齐响震撼 [3] 分组2:文旅与科技融合发展成果 -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支持文旅 + 科技融合发展,迄今已评选优秀案例 88 项 [2] - 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打造出沉浸式体验、智慧导览等多元化消费场景,孕育出数字文创、虚拟演出等新兴业态 [2] - 法海寺壁画艺术馆借助数字化技术挖掘壁画价值,让游客近距离欣赏“动”起来的明代壁画 [2] - 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融合 5G、数字光影、VR 等技术打造沉浸式夜游船体验 [2] - 泡泡玛特城市乐园结合三维渲染、数字人技术,提供沉浸式交互游乐体验 [2] - 北京城市图书馆“元宇宙体验馆”构建虚拟与现实交融的阅读世界,数字孪生技术复刻实体场馆至云端 [2]
2025上海车展今天闭幕 接待海内外观众101万人次
快讯· 2025-05-02 17:00
智通财经5月2日电,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官微介绍,2025上海车展今天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闭 幕。本届车展共展出车辆1366台,其中新能源车超七成、首发车163台,共接待海内外观众101万人次。 据不完全统计,海外观众来自97个国家和地区达6.3万人次(其中海外经销商超1.2万人次)。 2025上海车展今天闭幕 接待海内外观众101万人次 ...
消费新蓝海丨多地以文促旅 打造古城消费热潮
央广网· 2025-05-02 09:05
文旅融合创新 - 苏州仓街通过"衮和TA的朋友们"数字展融合AI、AR、VR、3D-mapping等技术展示宫廷礼服与缂丝非遗文化 打造文化商业联动模式 [1] - 姑苏区推出联票机制整合平江路游船、数字展与餐饮等业态 提升消费潜力 [1] - 苏州丝绸博物馆、历史街区与水上游船形成文旅新联动 探索2500年古城文化活化路径 [1] 古城消费升级 - 山西通过《如梦晋阳》《再回相府》等实景演艺项目盘活文化资源 丰富景区夜经济业态 [1][2] - 旅游演艺成为文旅融合核心载体 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并带动住宿消费 [2] - 古城焕新计划推动静态观光转向动态体验 实现历史与现代消费同频共振 [2] 技术赋能场景 - 沉浸式三维投影与硅基视网膜技术应用于古城故事叙述 创造新型文化体验场景 [1] - 园林景区、城门城墙等传统场景导入数字技术 催生新产业模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