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制药
icon
搜索文档
贝达药业:与博锐生物达成战略合作 由公司独家经销的安瑞泽已正式启动全国销售
快讯· 2025-07-14 20:53
战略合作 - 公司与杭州博之锐生物制药达成战略合作,取得帕妥珠单抗注射液项目权益,并获得注射用曲妥珠单抗(安瑞泽®)在中国的经销权 [1] - 这是双方继贝安汀项目后的第二次战略合作,标志着公司在乳腺癌领域的商业化布局全面展开 [1] 产品销售 - 由公司独家经销的安瑞泽已正式启动全国销售,预计对公司未来营业收入产生积极影响 [1] 业务拓展 - 合作有助于公司丰富商业化产品管线,进一步拓展疾病治疗领域 [1] - 公司在深耕肺癌、肾癌治疗领域后,通过本次合作加强了在乳腺癌领域的布局 [1]
交银国际每日晨报-20250714
交银国际· 2025-07-14 10:18
报告核心观点 - 看好康方生物依沃西海外审批前景,上调目标价至140港元,维持买入评级;蔚来汽车2025年市销率约0.6倍,下行空间有限,重申边际改善股价迎来短期反弹机会,维持买入评级;预计房地产二级市场需求持续改善好于一级市场,中长期看好华润置地和越秀地产 [1][2][6] 康方生物 - 依沃西海外注册和适应症拓展全速推进,今年在中国内地启动多项III期研究,取代PD - (L)1单靶成为新一代I/O基石药物路径逐步清晰,上调依沃西中国经PoS调整销售峰值至71亿元人民币 [1] - 卡度尼利获批第三项适应症,用于一线宫颈癌全人群,有机会参与下半年医保谈判,海外启动联合仑伐替尼的II期研究,未来2 - 3年有机会看到更多资产海外注册上市/BD潜在路径 [2] - 首个双抗ADC AK146D1完成首例患者入组,致力于打造“I/O + ADC 2.0”战略,驱动管线价值长期持续兑现 [2] - 上调目标价至140港元(原115港元),短期重点催化剂包括HARMONi研究海外申报及完整数据公布、AK112 - 306研究在ESMO 2025上发表、4Q25多款产品/适应症医保谈判结果、ADC等更多早期项目推进 [2] 蔚来汽车 - 乐道L90预售价超预期,整车购买预售价27.99万元起,采用电池租用服务后低至19.39万元起,结合优惠实际BaaS预售价仅19.09万,以性能、配置、价格多维竞争力冲击家庭SUV市场 [3] - 2025年市销率约0.6倍,下行空间有限,重申边际改善股价迎来短期反弹机会,维持买入评级 [6] 房地产行业 - 2025年6月全口径销售总额环比上升17.2%至3708亿元,21家主要上市开发商6月销售额环比上升12.3%,6月销售额排名前十开发商全数为国企,保利发展排名第一 [7] - 6月国常会定调进一步优化现有政策,预计地方“因城施策”推动房地产政策精准落地和有效执行 [7] - 2025年5月70大中城市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跌幅有所收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环比分别下跌4.1%/0.2%,二手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环比分别下跌6.3%/0.5% [7] - 预计二级市场需求持续改善好于一级市场,一些领先民营企业可能借机加速债务重组进程,中长期看好华润置地和越秀地产 [8] 全球主要指数及商品外汇价格 - 恒指收盘价24140,升0.37%,年初至今升16.99%;国指收盘价8688,升0.22%,年初至今升19.17%等 [4] - 布兰特收盘价68.66,三个月升5.99%,今升跌 - 7.94%;期金收盘价3356.00,三个月升4.15%,今升27.64等 [4] - HIBOR为4.58,基点变动三个月/六个月均为0.00;美国10年债息yield为4.42,三个月变动 - 1.12,六个月变动 - 7.30 [4] - 恒生指数24139.57,50天平均线23854.19,200天平均线22470.55,14天强弱指数54.74,沽空35403百万港元 [4] 经济数据 - 美国7月15日消费物价指数(6月份环比%)市场预期0.30,上次数据0.10;7月15日消费价格指数(6月份同比%)未给出市场预期,上次数据2.40等 [9] - 中国7月15日消费物价指数(6月份环比%)市场预期0.30,上次数据0.10 [9] 恒生指数成份股及国企指数成份股 - 展示恒生指数成份股和国企指数成份股的市值、5天股价升跌%、年初至今升跌%、52周最高/最低、市盈率、股息率、市账率等信息 [11][12]
科伦博泰20250611
2025-07-14 08:3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创新药行业,尤其是ADC药物领域 [2][3][13] - **公司**:科伦博泰、荣昌生物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科伦博泰 - **核心品种264优势**:首款获批国产ADC,全球首款获批肺癌适应症的top two ADC;分子设计及临床数据具优势;默沙东预计2035年肿瘤分子贡献250亿美元峰值销售,264是主要贡献者;今年销售目标8 - 10亿,下半年有望获批EGFR突变肺癌二线治疗 [2][5] - **未来产品线发展**:167CD7单抗、166等进入商业化阶段,形成IO加ADC综合产品矩阵,布局呼吸系统和血液病等大患者群体赛道;2025年是商业化兑现元年,后续有海外三期数据读出及FDA递交NDA等催化事件 [2][6] - **财务状况**:截至2024年底,净利润亏损大幅缩窄,拥有约30亿现金及金融资产储备;与Alips、默沙东及Winword等开展商业合作 [2][9] - **研发平台策略**:肿瘤领域开发创新靶点、拓展载荷作用机制、优化偶联技术;非肿瘤领域开发非细胞毒性载荷策略用于自免及呼吸类疾病临床布局 [8] - **与默沙东合作**:2022年5月签订top two ADC授权协议,默沙东支付4700万美元一次性付款,承诺后续里程碑付款不超过13.63亿美元;2022年7月达成Claudin 18.2 ADC(315)授权协议,默沙东支付3500万美元首付款,承诺不超过9.01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净销售额分成;2024年8月双抗ADC(571)获独家选择权,确认3750万美元选择权费用 [11] - **ADC平台发展及财务预期**:ADC平台进入收获期,264国内试验拓展,海外合作推进;预计2025 - 2027年总营业收入分别达20亿、28.8亿和46.9亿元;目前股价对应2026年PS约24倍,可比公司平均PS约30倍,2025和2026年有向上弹性 [27] - **产品研发及市场竞争力**:平台化创新能力是核心,有多个best in class产品,研发进度和产品数据处于全球第一梯队;与默沙东合作确定性高,市值低估,远期有向上空间 [28] - **销售目标及商业化前景**:2025年264品种销售目标8 - 10亿元,销售稳健;出海主线确定性高,今年创新品种BD落地和海外合作催化,股价有向上空间 [29] 荣昌生物 - **维迪西妥单抗进展**:针对HER2阳性和HER2低表达乳腺癌处于NDA阶段;2023年5月向国家药监局递交NDA申请;2025年1月基于至少接受过一种抗HER2治疗的晚期乳腺癌适应症的NDA获受理;开展针对接受过T - DM1治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二期研究 [22][23] - **ADC平台布局**:包括Colo 18.2 ADC、nectin - 4 ADC、PDK7 ADC以及双抗ADC等创新品种,均处于临床一期阶段 [24] - **非ADC平台肿瘤领域产品进展**:167 PDL1单抗今年1月联合顺铂加吉西他滨的一线方案获批,联合264用于一线野生型肺癌等处于二三期临床阶段;A4,140今年2月获批连用方案治疗Ras野生型结直肠癌,已上市;RET抑制剂A400去年5月获FDA批准开展RET融合阳肺癌二期临床 [25] - **非肿瘤领域产品布局**:TSLP378今年1月用于慢阻肺的IND申请获批,与Windows公司达成独家许可协议准备二期临床研究;336已完成国内一期健康受试者临床,预计今年进入快速商业化放量周期 [2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Trop - 2 ADC市场前景**:到2030年全球Trop - 2 ADC市场份额可能接近260亿美元,中国市场份额预计达236亿人民币 [13] - **264药物结构设计和技术优势**:采用靶向Trop - 2的人源化单抗,优化连接子与T030毒素结合,DAR值为7.4;运用不可逆偶联技术,抗体端强结合能力,细胞毒载荷T030高稳定性;具备三种杀伤机制 [12] - **264在乳腺癌和肺癌应用情况**:用于局部晚期TNBC及耐药后的非小细胞肺癌已获批,用于耐药后的非小细胞肺癌及HR阳性的乳腺癌新上市申请获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程序;默沙东针对这两个适应症开展14项单药或联合用药的三期临床研究 [3][14] - **TNBC患者治疗方案**:一线推荐紫杉类化疗或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加PD - 1单抗等;二三线包括奥拉帕利、Dxd、阿鲁单抗等 [15] - **Breast 01实验结果**:相比对照组(PFS为2.5个月),264显著提高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6.7个月),降低68%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客观缓解率(ORR)为45.4%,安全性可控 [3][16] - **264疗法临床试验表现**:显著降低死亡风险,各亚组有显著OS获益,ORR为45.4%,缓解肿瘤负担;主要不良事件为血液型毒性,安全可控,不良反应导致停药发生率低;已被写入2025年Cisco指南作为二级推荐方案 [17] - **264疗法在TNBC适应症数据**:基于BRESAT - 01实验,264连用PD - 1显示一线治疗潜力,2022年底数据显示85.7%的ORR水平,100%的疾病控制率(DCR) [18] - **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治疗现状及264疗法应用**:一线治疗方案有内分泌AI耐药问题,无统一二线治疗方案;国内目前只有TROP - 264开展三期注册临床并顺利入组患者;2023年ESMO会议数据显示,对一线进展后的乳腺癌患者治疗,ORR为36.8%,DCR为89.5%,MPFS达到11.1个月 [19] - **2,166产品开发进展**:主要针对HER2靶点开发,国产ADC尚未有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适应症的新药获批,1,166进展最快,2023年5月递交NDA上市申请 [20] - **264疗法在肺癌领域应用及临床数据**:NSCLC占比约85%,TROP - ADC有望打破后线治疗格局;今年ASCO披露研究结果,耐药突变患者中CR确认ORR水平约45.1%,MPFS为6.9个月;野生型肺癌联合167 PD - L1用于一线晚期肺癌二期研究,ORR为48.6%,中位PFS为15.4个月;单药用于EGFR耐药后的三线加肺癌适应症今年3月获批,二线新增适应症已受理,预计今年获批 [21]
加科思-B(01167)拟使用最多1亿港元的资金进行建议股份购回
智通财经网· 2025-07-14 07:58
股份回购计划 - 公司董事会计划行使股东周年大会授予的股份购回授权,回购最多7887.35万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 [1] - 回购授权将于以下最早时间点届满:下届股东周年大会结束时、法律规定的下届股东周年大会期限届满时、或股东决议撤销或修改授权时 [1] - 公司将动用最多1亿港元资金进行股份回购,资金来源为自有财务资源而非上市所得款项 [1] - 回购将在公开市场进行,且不会对公司营运资金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1] 回购动机与影响 - 公司认为当前股价未能反映其内在价值,回购旨在提升股份价值并提高股东回报 [2] - 董事会认为回购计划体现了公司对长远业务前景和增长潜力的信心,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最佳利益 [2] 公司运营状况 - 公司各项业务发展及运营一切正常,财务状况稳健 [2]
医药行业周报:本周医药上涨1.8%,中方限制采购欧盟医疗器械,默沙东百亿美元获取COPD新药-20250713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13 19: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创新药板块产品收入和对外授权过去三年较快增长,今年大额 BD 交易频出,行情向整体板块扩散,医保目录调整将首度纳入商保创新药目录,建议关注有大品种放量及 BD 预期的创新药公司及产业链相关 CXO 公司,如恒瑞医药、贝达医药等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本周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上涨 1.8%,上证指数上涨 1.1%,万得全 A(除金融石油石化)上涨 1.7%,医药生物指数在 31 个申万一级子行业中排名第 16 [2][3] - 各二级板块涨跌幅为生物制品(+0.4%)、医疗服务(+6.5%)、化学制药(+1.4%)、医疗器械(+0.8%)、医药商业(+1.1%)、中药(+1.1%);各三级板块涨跌幅为原料药(+1.0%)、化学制剂(+1.5%)、中药(+1.1%)、血液制品(+0.9%)、疫苗(+3.6%)、其他生物制品(-1.6%)、医疗设备(+0.3%)、医疗耗材(+1.0%)、体外诊断(+1.5%)、医药流通(+2.1%)、线下药店(-1.3%)、医疗研发外包(+9.3%)、医院(+1.4%) [2][4] - 当前医药板块整体估值 30.2 倍(PE - 2025E),在 31 个申万一级行业(2021)中排名第 6 [2][4] 本周重点事件回顾 - 7 月 10 日国家医保局公布 2025 年医保目录调整系列文件,符合条件申报主体可在 7 月 11 日至 20 日网上申报,首次设立商保创新药目录 [2][10] - 7 月 6 日财政部发布通知,政府采购预算 4500 万元以上医疗器械,确需进口应排除欧盟企业(不包括在华欧资企业) [2][10] - 7 月 9 日默沙东以约 100 亿美元收购 Verona Pharma,其恩司芬群是 20 多年来首个用于治疗 COPD 的新型吸入机制药物 [2][11] - 7 月 11 日天津市政协常委会撤销高雪政协委员资格,其曾任国家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相关职务 [11] 公司业绩预告 - 吉林敖东等多家公司发布 25H1 业绩预告,净利润及同比变化各有不同 [13] 港股及美股涨幅 - 北海康成 - B 等港股公司和 NUWELLIS 等美股公司本周涨幅居前 [14][15] 重点公司估值 - 报告给出迈瑞医疗、恒瑞医药等多家医药生物行业重点公司的收盘价、总市值、预测 EPS 及 PE 等估值数据 [16]
科创板改革“1+6”配套业务规则落地 市场各方第一时间发声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13 19:42
科创板改革政策发布 - 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等配套业务规则,落实证监会《科创板意见》[1] - 改革措施包括设立科创成长层、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等[2] - 推出"1+6"政策组合,围绕增强科技企业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推出6项改革举措[3] 科创板公司观点 - 科创成长层为未盈利但拥有核心技术的优质企业提供"韧性赛道",让资本更有耐心伴随企业创新[2] - 改革直击科创企业融资痛点,市场将更关注技术积累与长期潜力而非短期盈利[2] - 政策支持硬科技企业上市融资,加快技术研发和产品商业化,适应科技型企业盈利周期长特点[2] - 改革打破传统盈利指标束缚,聚焦技术先进性和未来市场空间,为关键研发阶段企业打开资本市场大门[3] - 引导资本流向国家战略需求领域,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3] 券商投行观点 - 科创成长层对投资者适当性和信息披露提出更高要求,保障中小投资者知情权[4] - 改革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支持未盈利科创企业成长,为科技创新生态注入活力[4] - 成长层设立支持早期创新企业发展,提升我国全球产业竞争优势[4] - 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和IPO预先审阅机制,优化审核效率与风险防控[5][6] - 券商将加强新政覆盖行业项目储备,强化投资者教育[6] 创投机构观点 -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规模达10.96万亿元,创业投资基金3.41万亿元,科创板90%上市企业获私募投资[7] - 改革提升资本市场对人工智能、创新药等长周期高投入领域包容性[7] - 国投系基金累计投资1175个项目,助力296家企业上市,其中科创板143家[7] - 政策将极大提升科创板对优质公司和长期资本的吸引力[8] - 允许非盈利企业上市带动全社会投资硬科技热潮,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8]
奥浦迈: 奥浦迈:关于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的自愿性披露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3 16:13
本期业绩预告情况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将增加约3,339.17万元,同比增加约23.25% [1]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将增加约1,286.19万元,同比增加约53.28% [1]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加约73.46% [1] 上年同期业绩情况 - 2024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14,360.83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413.81万元 [1] - 2024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21元/股 [1] 本期业绩变化的主要原因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整体收入保持稳健增长,产品业务板块表现尤为突出,成为营业收入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2] - 报告期内产品业务板块收入相较上年同期增长超过25%,2025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超过50%,凸显产品销售的强劲竞争力 [2] - 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在细胞培养基产品领域的持续研发创新和市场拓展,产品在国内外市场获得广泛认可和应用 [2]
利好来袭!突然暴涨!
券商中国· 2025-07-13 09:51
印度创新药行业重大利好 - 印度制药公司格伦马克股价周五暴涨超14%创历史新高 并带动多家印度药企股价上涨 [2][8] - 美国艾伯维与格伦马克子公司达成独家授权协议 涉及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药物ISB 2001 [4] - 协议可能引发印度创新药领域高价值许可交易浪潮 不仅限于仿制药或生物仿制药 [3] 格伦马克与艾伯维协议细节 - 格伦马克将获得7亿美元预付款 以及基于开发、监管和商业化里程碑的12.25亿美元后续款项 [5] - 格伦马克保留印度和新兴市场商业化权利 艾伯维获得北美、欧洲、日本和大中华区独家权利 [6] - ISB 2001是首创三特异性抗体 针对BCMA、CD38和CD3 使用专有BEAT平台开发 [7] ISB 2001临床试验数据 - I期试验数据显示 接受过大量治疗的患者总体反应率达79%~83% 耐受性强 [8] - 药物目前处于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I期试验阶段 [7] 市场反应与分析师观点 - 格伦马克过去一个月累计上涨超30% 因推出肺癌治疗药物Tevimbra [9] - 野村控股认为这是印度制药公司迄今为止最大许可协议 交易价值超出预期 [10] - 协议使格伦马克从仿制药公司跃升为生物制剂和创新型制药领域有力竞争者 [10] 行业趋势与全球背景 - 全球医药巨头因专利悬崖压力 更早投资II期临床或更早期项目 [17][18] - 生物制药行业面临1800亿美元药物专利到期 包括默沙东"药王"可瑞达(年营收295亿美元) [20] - 中国药企成为全球焦点 今年以来与美国、欧洲许可交易金额达350亿美元 [21] 格伦马克财务与股价表现 - 公司上一财年营收略超15亿美元 [11] - 自今年2月低点以来股价累计上涨近70% 可能转入MSCI印度标准指数 [12]
诺诚健华首席财务官傅欣:创新药行业的成长需专业的耐心资本扶持
贝壳财经· 2025-07-12 21:11
创新药国际化发展 - 好的创新药需要通过国际化体现全球竞争力,具备扎实临床数据和快速研发能力的创新药企出海是必然选择 [2] - 国内企业可先通过与当地伙伴合作进入海外市场,熟悉各国法规监管要求,积累运营经验,再逐步完善海外市场职能和人才储备 [2] - 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基本面整体提升,资本市场对创新药关注度不断提高,中国生物创新药已走过第一个完整周期 [2] 诺诚健华发展现状 - 公司2015年在北京成立,已成长为具备源头创新、临床开发、生产和商业化能力的全平台性生物制药高新技术企业 [3] - 公司已进入2.0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有两款产品获批上市,产品将不断多元化和国际化 [3] - 公司业务领域将从血液肿瘤扩展至实体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特应性皮炎、白癜风等有巨大医疗需求的领域 [3] 创新药行业特点 - 创新药投资时间长、风险高、投资眼光决定投资回报,行业特别需要耐心资本来支持成长 [4] - 中国创新药企业已逐渐走向世界前列,医疗支付体系持续完善将为行业发展提供助力 [4] - 《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发布,多元化支付体系将夯实创新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 [4]
分红280亿背后 谁的科兴
经济观察报· 2025-07-12 15:55
分红事件 - 科兴生物宣布每股55美元现金股息,总分红达39.5亿美元(约280亿元人民币)[5] - 股息率高达850%(按停牌价6.47美元/股计算)[1][2] - 至少四个投资方分别获得超20亿元现金回报,包括强新资本、赛富基金、尹卫东等[2][9] 股东分红明细 - 强新资本及相关方获约6.88亿美元(49.3亿元人民币)[9] - 赛富基金获约5.93亿美元(42.5亿元人民币)[9] - 尹卫东获约3.5亿美元(25亿元人民币)[9] - 鼎辉投资获约3.3亿美元(23.6亿元人民币)[9] - 尚珹资本与维梧资本各获约3.2亿美元(23.3亿元人民币),但暂未发放[1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1-2022年营收超1300亿元,净利超960亿元[2] - 分红后账面仍余超10亿美元现金[11] - 新冠疫苗业务贡献主要利润,科兴中维是主要供应商[2] 控制权争夺 - 公司存在两个董事会同时宣称掌权(李嘉强董事会和阎焱董事会)[3][16] - 争夺焦点包括维梧资本与尚珹资本的投票权问题[17][18] - 特别股东大会出现54.71%投票支持新董事会[16]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尹卫东主导研制SARS、甲流、新冠等多款疫苗[10] - 2016年私有化引发买方A团与B团之争[21] - 2018年控制权争夺导致七年诉讼,2025年1月英国枢密院终审判决[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