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肽

搜索文档
凯莱英(002821) - 2025年8月26日凯莱英特定对象调研演示材料
2025-08-26 18:3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收入31.88亿元人民币(约合4.38亿美元),同比增长18.2% [13][15] - 归母净利润6.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7%,净利率19.4% [13][15] - 毛利率43.5%,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 [13] - 经调整归母净利率21.4%,同比提升5.4个百分点 [13] - 净利润增速较收入增速高5.5个百分点 [14] 业务板块表现 - 小分子业务收入24.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毛利率47.8%(+0.6pts) [17][20][32] - 新兴业务收入7.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2%,毛利率29.8%(+9.5pts) [19][20] - 化学大分子收入3.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130% [36][37] - 制剂业务收入1.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 [39][40] - 临床CRO业务收入1.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8% [42][43] - 生物药CDMO业务收入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7% [47][48] 客户与市场分布 - 新增CDMO客户超150家 [22] - 跨国制药公司收入占比53%,中小制药公司占比47% [22][26] - 美国市场收入17.89亿元人民币(+0.5%),欧洲市场收入5.48亿元人民币(+200%+) [25][27] - 海外收入占比76%,国内收入占比24% [27] 订单与产能建设 - 在手订单10.88亿美元,同比增长21.4% [13] - 化学大分子在手订单增速超90%,境外占比超40% [36][37] - 多肽固相合成产能30,000L,2025年底将达44,000L [37] - 生物药CDMO在手订单增速超60%,境外占比35%+ [49][50][52] - 制剂业务在手订单增速35%+,境外占比30%+ [40]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2.86亿元人民币,占收入比例8.96% [57] - 硕士博士占研发人员比例37% [57] - 授权专利538项(合成生物领域183项,连续反应技术204项) [57] - 酶技术平台在20+项目落地,实现全自动化流程 [59] ESG成果 - MSCI ESG评级A,制药行业排名前十 [60][61] - 2家子公司获EcoVadis银牌认证(吉林凯莱英87分,生命科学92分) [60] - 商道融绿ESG评级A [60] - 2家子公司通过SBTi气候目标审批 [60] 2025年展望 - 全年收入预计增长13%-15% [77] - 盈利增速目标高于收入增速 [77] - 重点拓展多肽、寡核苷酸、偶联药物等增量业务 [77] - 推进海外商业化产能建设(Sandwich Site) [77]
海外CXO暴涨对国内的影响?
2025-07-25 08:5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药行业、临床 CRO 板块、CDMO 行业 [1][4][8] - **公司**:Madpace、Charles River、药明康德、药明生物、泰格医药、诺斯格、AQVIA、博腾、凯莱英、辉瑞、诺华、默沙东 [1][2][4][8][9][1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Madpace 股价上涨 - **核心观点**:Madpace 股价大涨因订单改善,对行业具标志性意义 [2] - **论据**:其客户 80%为依赖融资的 Biotech 公司,需求与投资环境相关;2023 - 2024 年 Q1,net book to bill 值 1.25 左右,订单远超人员负荷;后降至 0.9 以下,近期升至 1 以上,进入新招聘周期,预示未来收入加速增长 [2] 临床 CRO 板块发展趋势 - **核心观点**:全球临床 CRO 板块从底部反转,进入新增长阶段 [4] - **论据**:Charles River 2025 年 5 月 7 日订单数据超预期,net book to bill 值首超 1;药明康德 2024 年 Q2 订单改善,海外临床试验需求增加带动 CDMO 业务发展 [4] 临床 CRO 服务对 Biotech 公司的重要性 - **核心观点**:临床 CRO 服务对 Biotech 公司是推动研发、提升竞争力的重要策略 [5] - **论据**:能加速创新药临床试验吸引投资;可整合资源提高试验效率和成功率;助其提升信誉度,利于融资和市场推广 [5][6] 国内医药产业现状 - **核心观点**:国内医药产业由外向型 CDMO 公司主导,2024 年行业回暖,龙头先满产,二三线提升空间大 [8] - **论据**:2020 - 2022 年企业扩产,2022 年后行业下行,产能利用率下降;2024 年回暖,龙头产能利用率高,二三线压力大;CDMO 重资产行业,产能利用率低时低价抢单,总量上升可量价齐升 [8] 中美关系对国内 CXO 公司的影响 - **核心观点**:地缘政治影响国内 CXO 公司美国业务,转移能力是关键 [9] - **论据**:药明生物大分子生产不依赖低端制造业,订单相对稳定;药明康德依赖江浙原料和中间体制造,订单也稳定 [9] 医药行业发展周期 - **核心观点**:医药行业发展周期取决于创新方向,新兴领域突破推动行业上行 [3] - **论据**:21 年新冠和 PD - 1 单抗推动市场需求;新创新方向如 ADC、小核酸、多肽等,新兴品种如减肥药带来市场变化 [3][10] 医药产业代际变化对市场景气度的影响 - **核心观点**:每一代大品种带来一代市场景气度变化 [11] - **论据**:医药产业经历小分子、PD - 1 单抗时代,当前新兴领域如小核酸、核医学等突破将带来新景气度,如诺华小核酸领域突破使其表现突出 [11][1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订单减少时,临床板块公司可能面临产能过剩,进入收缩周期甚至裁员;订单超一定水平,公司会扩展产能 [7]
翰宇药业制剂矩阵:三靶点减肥创新药及近20种制剂面向全球
证券时报网· 2025-06-16 13:57
HY3003新药项目进展 - HY3003已完成临床前最优候选化合物筛选和原料药工艺开发 正式进入原料药中试放大阶段 验证了分子结构的可生产性 为后续IND申报及临床转化奠定基础 [1] - HY3003为GLP-1R/GIPR/GCGR三靶点受体激动剂 采用AI多肽芯片技术筛选 适应症为减重 [1] - 开发策略涵盖周制剂 超长效月制剂 口服制剂 其中月制剂依托自主长效递送平台降低给药频率 口服制剂通过渗透促进辅料提升多肽生物利用度 [1] 创新药管线布局 - 同步开发Inclisiran Zilebesiran等siRNA药物 适应症包括高胆固醇血症 高血压 [1] - 开发Pegcetacoplan PEG修饰环肽药物 用于治疗地图样萎缩 [1] - 未来10年计划推出不少于20种制剂 包括创新药 微创新药 ANDA等 [2] 海外市场拓展 - 原料药已销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制剂对外授权覆盖9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口服片剂已完成中国 巴西 埃及等市场的授权协议签署 另有20多家国际合作方在洽谈 [2] -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三期临床已完成受试者入组 进入随访阶段 预计2026年在中国申报上市 后续推进美国及全球申报 [2] - 替尔泊肽注射液与5家国际合作方接洽 采用利润分成BD授权模式覆盖多国市场 [2]
医药行业CXO+2024%Q1业绩综述:拐点已现,积极配置250514
浙商证券· 2025-05-19 19: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CXO基本面拐点已现,看好小分子/大分子CDMO商业化订单持续兑现、多肽&寡核苷酸&ADC CDMO等业务发展下的CDMO投资机会,以及本土创新药支持政策推进下的临床CRO投资机会 [6][6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价复盘 - 本土:2024.12.31 - 2025.04.30,医疗研发外包指数涨0.82%,跑赢医药生物(申万)指数0.64pct,药明生物、药明合联等表现较好 [5][13] - 海外:同期Lonza及LABCORP领涨,跨国CXO公司中仅Lonza对CDMO业务2025年指引相对乐观,其他临床前和临床CRO收入增长预期分化 [5][18] 财务分析 - 成长性:2024Q1 - 2025Q1较多CXO龙头收入YOY环比逐季提升,2025Q1单季度收入YOY平均值重回正增长达8.2%,部分公司2025Q1收入YOY重回10 - 20%甚至超20% [5][26] - 盈利能力:2025Q1平均毛利率30.9%(同比+1.1pct),部分公司下滑,部分提升;平均扣非净利率8.0%(同比+12.5pct),部分公司提升明显 [5][31] - 运营效率:存货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整体趋稳,随着订单执行和产能利用率提升,运营效率有望逐渐提升 [5][36] 思考与展望 - PE/VC投融资:处于底部区间,全球医疗健康行业投融资季度金额平稳触底,叠加IPO改善和BD交易火爆,有望驱动需求端复苏 [6][45] - IPO融资:美股触底,港股回升,A股2024年放缓,H股2024年放缓后2025年至今回升,美股2024年保持稳定 [6][50] - 供需:2025Q1代表CXO公司资本开支波动,在建工程仍在高位,企业对产能扩张预期乐观,多布局新业务 [6][54] - 订单:龙头保持不错增长,凯莱英、康龙化成等公司订单表现良好,有望驱动经营向上 [6][56] - 机构持仓:有所提升但仍处相对低位,看好新业务驱动下的仓位提升趋势 [6][60] 投资策略 - 拐点已现,积极配置,推荐临床CRO泰格医药等,多肽和小分子CDMO龙头药明康德等,经营效率望进入拐点的CXO康龙化成等 [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