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肽
icon
搜索文档
药明康德上半年净利翻倍,CRO行业加速回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21:12
公司业绩与股价表现 - CRO概念股7月11日震荡上涨 博腾股份上涨14 84% 凯莱英上涨10 00% 药明康德上涨9 99% 康龙化成上涨7 69% [1] - 药明康德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收208亿元(同比+20 6%) 归母净利润85 6亿元(同比+101 9%) 含32 1亿元股权出售收益 [3] - 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63 1亿元(同比+44 4%) 扣非净利润55 8亿元(同比+26 5%) 汇率波动影响增速差异 [3] - 业绩扭转2024年下滑趋势 2024年中报营收172 41亿元(-8 64%) 净利润42 4亿元(-20 2%) 全年收入392 41亿元(-2 73%) 净利润94 5亿元(-1 63%) [3] 业务板块分析 - 化学业务(WuXi Chemistry)占收入超70% 2024年服务2600+客户 助力10款新药获批(美国5款/中国4款/韩国1款) [4] - 多肽和寡核苷酸板块(TIDES)受GLP-1赛道推动 2024年全球GLP-1临床药物从62增至85个(+37%) 公司管线从13增至20个(+54%) [5] - 支持38个小分子GLP-1临床项目中的11个 47个多肽项目中的9个 6个商业化药物中的1个 [5] - 探索非GLP-1类减重机制 开发口服多肽疗法面临酶降解和吸收挑战 [5]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创新药前5个月对外授权交易额达455亿美元(2024全年519亿) 政策推出16条措施支持创新药全链条发展 [6] - 中国IND申请和创新药上市申请增长 推动临床CRO长期发展 [6] - 全球细胞基因治疗市场规模从2016年5040万美元增至2020年20 8亿美元 预计2025年达305 4亿美元 [7] - 2025年1-6月医疗健康领域融资278起/315亿元 投融资回暖带动CXO行业复苏 [8] 战略调整与竞争格局 - 出售美国WuXi ATU和英国Oxford Genetics股权 规避《生物安全法案》风险 增资上海药明生基5亿元强化CGT布局 [7] - 中国临床试验机构从2018年625家增至2022年1180家 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价格下行 [8] - 具备全球服务能力的CXO优势明显 AI技术将推动服务模式革新 [8]
生物医药ETF(512290)涨超2.0%,创新药政策红利与国际化进展受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1 10:19
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 - 国家医保局联合卫健委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16条全链条支持政策并启动商保目录制定推动创新药支付多元化 [1] - 医保目录调整方案公布突显政策层面对创新药发展的大力支持 [1] 创新药研发与上市进展 - 迪哲医药自主研发的舒沃替尼获FDA批准上市成为首个在美获批的EGFRexon20insNSCLC国产创新药 [1] - 麦科奥特完成3.6亿元B轮融资加速推进双功能多肽药物开发多个核心产品已进入美国临床阶段 [1] 医药生物板块市场表现 - 医药生物板块表现强势显著跑赢大盘指数创新药再次活跃 [1] - 生物制品子板块年初至今涨幅为7.09%上周涨幅为4.40%PE估值为35.40倍 [1] 创新药市场前景 - 国内市场随着商保目录推出支付空间打开众多创新药上市销售创新药市场将进入大发展大繁荣时代 [1] - 海外市场大额BD交易频出多个产品海外上市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持续攀升海外市场空间将持续拓展 [1] 生物医药指数概况 - 生物医药ETF跟踪CS生医指数该指数从沪深市场选取生物科技、医疗设备等领域上市公司证券反映生物医药相关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2] - 指数覆盖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多个细分领域具有较高成长性和创新性特点 [2]
2025中报前瞻:AI、医药业绩爆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07:09
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业绩预告概况 - 截至7月9日晚间,已有152家A股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业绩预增企业101家,扭亏企业10家,合计占比73.03% [1] - 业绩预减企业15家,亏损企业18家,合计占比21.71%,另有4家企业业绩不确定 [1] - 6家企业预计最大净利润增幅超过1000%,华银电力以净利预计暴增4423%暂居"预增王" [1][4] - 半导体、服务器等电子企业和医药生物板块业绩快速增长 [1] 业绩预增幅度最大的三家企业 - 华银电力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8亿~2.2亿元,同比增长3600.7%~4423.07%,受益于高温天气与电力需求激增 [4] - 先达股份预计归母净利润1.3亿元至1.5亿元,同比增长2443.43%至2834.73%,核心除草剂产品烯草酮市场售价持续上涨 [4][5] - 深深房A预计归母净利润8500万元至1.2亿元,同比增长1411.70%至2034.17%,受益于大湾区新房市场成交量回升 [5] 其他业绩大幅增长企业 - 牧原股份预计归母净利润102亿元至107亿元,同比增长1129.97%至1190.26%,生猪出栏量上升且养殖成本下降 [6] - 圣农发展预计归母净利润8.5亿元至9.5亿元,同比增长732.89%至830.88%,C端零售渠道持续高速增长 [6] - 工业富联预计归母净利润119.58亿元至121.58亿元,AI服务器营收同比暴涨超60% [9] 行业分布情况 - 电子行业有15家企业业绩预喜,化工、汽车和医药生物分别有13家、10家和9家 [8] - 电子行业受益于AI景气周期持续与半导体领域核心技术突破 [9] - 化工行业企业业绩上涨主要得益于核心产品需求及价格上升 [12] 医药生物领域业绩复苏 - 翰宇药业预计归属净利润1.42亿元至1.62亿元,同比增长1470.82%至1663.89%,利拉鲁肽注射液获FDA批准 [14] - 圣诺生物预计归母净利润7702万元至9414万元,同比增长253.54%~332.1%,多肽原料药业务表现较好 [14] - 上海医药预计归母净利润44.50亿元,同比增长约52%,受益于对和黄药业股权的收购及并表调整 [14]
誉衡药业股价涨停 ,预计今年经营业绩将比去年有所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19:17
公司股价表现 - 7月10日誉衡药业涨停收盘报3.14元上涨0.29元涨幅10.18%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及子公司主要从事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持有300余个药品注册证书覆盖骨骼肌肉、心脑血管、维生素及矿物质补充剂等多个治疗领域 [2] - 截至2024年末216个产品纳入国家医保目录63个产品纳入基药目录 [2] - 核心产品注射用多种维生素(12)、鹿瓜多肽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市场占有率位居细分市场前列安脑丸/片为中药独家基药品种 [2] 核心产品表现 - 注射用多种维生素(12)在同类产品市场保持80%以上市场份额 [2] - 该产品已在多个地方集采中中选2024年销量增长40%销售收入超11亿元 [2] - 产品采取以销定产模式由普德药业生产卫信康推广双方合作已20余年 [3]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预计2025年经营业绩较去年增长主要来自存量产品稳健增长和新产品增量 [3] - 计划拓展安脑丸/片院外零售市场和电商渠道提高销售额 [3] - 加快布局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和苯磺酸美洛加巴林片销售渠道 [4] - 围绕优势领域进行研发布局2025年将有新产品获批 [4] 成本控制措施 - 2024年销售费用率32.48%同比下降8.21个百分点2025年一季度降至28.80% [4] - 销售费用率下降源于精细化管理、人员精简和集采政策影响 [4] - 公司表示销售费用仍有下降空间将持续推进营销改革 [4] 未来并购策略 - 未来并购将注重创新和差异化产品丰富公司产品管线 [5] - 重点考虑有收入、利润、现金流的标的或能快速上市销售的产品 [5] - 优先选择能与公司现有产能形成互补的标的 [5]
【大涨解读】医药:海外制药巨头豪掷百亿美金收购创新药,国内政策力度也在加强,业绩也有望持续改善
选股宝· 2025-07-10 11:14
行情 - 7月10日早盘医药板块大涨,塞力医疗、联环药业、康辰药业等多股涨停 [1] - 塞力医疗8天5板,最新价25.61元,涨幅+10.01%,换手率18.00%,流通市值48.92亿 [2] - 联环药业4天3板,最新价13.62元,涨幅+10.02%,换手率15.51%,流通市值38.88亿 [2] - 康辰药业最新价40.68元,涨幅+10.01%,换手率4.42%,流通市值63.96亿 [2] - 海思科最新价46.41元,涨幅+10.00%,换手率0.96%,流通市值248.51亿 [2] - 沃华医药最新价6.52元,涨幅+9.95%,换手率5.26%,流通市值37.14亿 [2] - 誉衡药业最新价3.14元,涨幅+10.18%,换手率13.14%,流通市值65.85亿 [2] - 仟源医药最新价12.31元,涨幅+19.98%,换手率27.50%,流通市值27.70亿 [2] - 科兴制药最新价49.08元,涨幅+14.89%,换手率5.70%,流通市值97.98亿 [2] - 华纳药厂最新价56.35元,涨幅+11.61%,换手率6.34%,流通市值74.00亿 [2] 事件 - 美国制药巨头默沙东宣布将以约100亿美元收购英国生物制药公司Verona Pharma,以加强其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药物产品线 [3] - 特朗普威胁将对药品征收200%关税,但可能给予制药企业一年缓冲期 [3] - 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5方面16条举措支持创新药研发、医保目录纳入、临床应用等 [3] 机构解读 - 中国创新药出海是未来3-5年产业趋势,创新能力的提升将带动盈利能力和全球市场空间,转化为行业估值提升 [4] - 药品制造产业链上游原料药板块估值处于低位,GLP-1单靶点及双靶点产品商业化将带动多肽原料药产能释放 [4] - 中报期临近,业绩成为市场关注重点,创新药和创新药产业链预计保持向好趋势,其他细分领域下半年基本面有望改善 [4]
康鹏科技:打造“双轨战略”,液晶材料小巨人发力多肽药物领域
梧桐树下V· 2025-07-08 16:22
战略布局 - 公司新增"上海万溯药业有限公司医用多肽制造能力提升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7500万元,利用现有GMP车间布局多肽原料药生产,标志着从传统精细化工向创新医药原料领域转型的关键一步 [2] - 上海万溯药业已通过欧美客户多次GMP现场审计,其医药中间体生产合规能力为多肽业务奠定基础 [2] - 公司联营企业康鹏昂博在多肽生产领域经验丰富,形成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的协同优势 [2] 技术研发 - 2024年研发投入达853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提升至12.65%,同比增长3.78%,体现技术驱动的战略定力 [3] - 公司累计获得专利115项(发明专利66项),核心技术围绕氟化技术与碳碳键偶联技术构建,为多肽业务工艺开发提供支撑 [2] - 新能源材料领域计划引入连续氟化技术降低成本,LiFSI产品通过降价策略扩大市场份额 [3] 业务协同 - 公司在CDMO板块与默沙东、礼来、拜耳等全球知名医药企业长期保持稳定合作关系 [3] - 衢州工厂液晶项目投产后将形成从中间体到单体精制的完整产业链 [3] - 多肽原料药业务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丰富医药领域产品管线 [3][7] 合规与激励 - 全资子公司兰州康鹏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二审判决落地,工程款本金较一审减少134万元,体现法律纠纷应对能力与信息披露透明度 [5][6] - 2024年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160名核心人员授予298.8万股,2025年业绩考核目标为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0% [6] 政策与市场机遇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政策红利将加速创新药审批与支付渠道拓宽,利好多肽等创新药物原料需求 [7] - 公司智能制造经验可快速适配政策要求,提升多肽原料药生产效率与合规性 [7]
A股半年度业绩预告开启 多行业公司业绩“报喜”
环球网· 2025-07-08 10:28
上市公司业绩预告 - A股已有78家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业绩"预喜"公司占比约七成,25家公司归母净利润预增幅度上限超1倍 [1] - 翰宇药业等公司预计扭亏为盈 [1] 重点公司业绩表现 - 工业富联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119.58亿元至121.58亿元,同比增36.84%至39.12%,云计算业务第二季度高速增长,AI服务器等营收大幅增长 [3] - 中国动力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8亿元至11.5亿元,同比增68.28%至141.9%,船舶行业增长带动柴油机板块销售规模扩大 [3] - 国力股份预计归母净利3400万元至3800万元,同比增130.91%至158.08%,得益于开拓新市场、降本增效 [3] 行业业绩表现 半导体行业 - 泰凌微、瑞芯微等多家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100%,瑞芯微称AIoT市场增长带动各产品线高速增长 [4] 基础化工行业 - 利尔化学部分产品销量和价格上涨、降本增效,预计归母净利同比增185.24%至196.00% [4] - 新和成营养品板块销售增长,预计归母净利同比增50%至70% [4] 医药生物行业 - 圣诺生物多肽原料药业务表现突出,预计归母净利同比增253.54%至332.10% [4] - 诺泰生物多肽原料药等销售增长,预计归母净利同比增32.06%至45.27% [4] - 翰宇药业预计扭亏 [4] 汽车行业 - 金固股份预计归母净利同比增44.06%至116.08% [4] - 涛涛车业预计归母净利同比增70.34%至97.81% [4]
昊帆生物下游回暖业绩连续双增 拟1.6亿外延收购突破产能瓶颈
长江商报· 2025-07-08 08:28
收购计划 - 公司拟使用1.6亿元分两期收购杭州福斯特100%股权,第一期完成后将获得85%股权成为控股股东,第二期在24个月内完成剩余15%股权收购 [1][3] - 收购旨在获取标的公司现有富余产能,解决公司产能不足问题,同时向下游中间体、原料药产业链延伸 [2][4] 标的公司概况 - 杭州福斯特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高级中间体、特色原料药及CDMO业务,主要研发方向包括抗肿瘤类、抗病毒类等药物 [3] - 标的公司拥有72亩厂区、4万多平米建筑面积及完备生产配套设施,具备GMP、ISO9001等认证,2019年通过FDA审计 [3] - 客户包括诺华、辉瑞、LONZA等欧美制药企业,以及华海药业、恒瑞医药等国内知名药企,2022年以来累计通过90余次境内外客户审计 [4] 财务表现 - 杭州福斯特2024年营业收入2.04亿元,净利润-2844.05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775.25万元 [5]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618.31万元,净利润-844.02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25.65万元 [5]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4.52亿元同比增长16.22%,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35.44% [7]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48.21%,净利润3480万元同比增长16.66% [7] 产能情况 - 公司面临产能不足问题,2024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生产量1566.66吨同比增长68.2% [7] - 安徽昊帆年产1002吨多肽试剂及医药中间体项目2025年1月取得生产许可证,淮安昊帆项目预计2026年上半年安装设备 [7] - 计划通过自有产能建设和外协产能利用,在2-3年内将自有产能提高到合适水平 [7]
这家公司持续亏损!昊帆生物却要溢价250%收购!
IPO日报· 2025-07-07 20:08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拟使用1.6亿元自有或自筹资金收购杭州福斯特100%股权,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完成后将持有85%股权成为控股股东,第二期在24个月内完成100%股权收购 [1] - 标的公司评估基准日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4603.18万元,收益法评估结果16181万元,增值率251.52%,最终交易作价确定为1.6亿元 [5][6] 标的公司情况 - 杭州福斯特专注于高级中间体、特色原料药及CDMO业务,拥有72亩生产基地及4万平米建筑面积,具备GMP等多项认证 [3] - 2024年营收2.04亿元,净亏损2844万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2618万元,净亏损844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 [3] - 截至2025年3月末总资产2.69亿元,负债2.23亿元,应收款项7758万元,净资产4603万元 [3] 公司战略动机 - 通过收购实现向下游中间体、原料药产业链延伸,丰富产品结构并形成新利润增长点 [11] - 解决自有生产基地产能不足问题:安徽基地产能饱和,淮安基地建设周期长,标的公司现有富余产能可快速补充 [11][12] - 整合标的公司GMP生产体系提升质量管理能力,未来通过客户资源与销售渠道共享实现协同效应 [12] 公司经营与募投情况 - 2020-2024年营收从2.82亿元增长至4.52亿元,净利润从0.4亿元增至1.34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1.35亿元(+YoY),净利润3480万元(+YoY) [9][10] - IPO募集资金净额16.55亿元(含超募5.1亿元),原募投项目调整后形成总产能1682吨(702+980吨),建设期延长至2026年6月 [8][9]
帮主郑重:A股半年报藏惊喜!13家公司净利翻倍,这些行业要火?
搜狐财经· 2025-07-07 01:53
核心观点 - 57家发布半年报业绩预告的公司中有13家净利润预增超100%,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科技、消费升级赛道 [1][3][4] - 新能源行业受政策支持和市场化改革推动,长期成长性明确 [4] - 科技行业技术迭代快,需关注真正有技术壁垒的公司 [4] - 消费行业受益于内需回暖和政策支持,稳定性较高 [4] 公司表现 华银电力 - 上半年净利润预增上限达4423%,主要因发电量增加和燃料成本下降 [3] - 新能源布局包括渔光互补、林光互补项目,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升 [3] - 股价4天3个涨停板,市场预期较高 [3] 惠而浦 - 净利润同比暴增559%,受益于研发创新和降本增效 [3] - 国内家电市场零售额连续两位数增长,公司优化产品结构并拓展外销订单 [3] 兄弟科技 - 净利润预增超325%,主要因维生素价格上涨和成本下降 [3] - 全球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出口量持续增长 [3] 圣诺生物 - 多肽原料药领域龙头,受益于GLP-1类药物需求爆发,海外订单大幅增加 [4] - 技术壁垒高,产能持续扩张 [4] 泰凌微 - 低功耗蓝牙芯片领域全球领先,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4] - Bluetooth LE产品收入大增,覆盖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物联网核心场景 [4] 行业趋势 新能源行业 - 政策支持和市场化改革推动新能源全面参与电力交易 [4] - 长期成长性明确,但短期可能受市场波动影响 [4] 科技行业 - AI和物联网持续发力,如工业芯片和养老社区AI应用 [4] - 技术迭代快,需关注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壁垒 [4] 消费行业 - 内需回暖和政策支持推动零售额连续两位数增长 [3][4] - 稳定性较高,但需关注需求持续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