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

搜索文档
天邦食品: 关于与投资人签署《重整投资协议》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6 17:47
公司重整及预重整事项概况 - 公司与厦门建发物产签署《重整投资协议》,约定在协议生效后二十个工作日内与财务投资人签署投资协议,目前仍在与多家财务投资人进行商务谈判以争取更有利的方案 [1] - 法院已对公司进行预重整,并指定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等机构担任预重整管理人 [1] - 公司于2024年9月3日披露债权申报公告,9月30日披露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公告,共收到5家产业投资人和2家财务投资人提交的正式报名材料 [2] - 宁波中院两次延长预重整期限,先延长至2025年5月9日,后再次延长至2025年11月9日 [2] 与财务投资人签署《重整投资协议》的进展 - 目前公司仍在与多家财务投资人进行商务谈判,尚未签署《重整投资协议》 [2] - 公司将继续积极与财务投资人谈判,并根据进展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信息披露及公告 - 公司指定《证券时报》《证券日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为信息披露媒体 [4] - 公司所有信息以指定媒体刊登为准 [4]
民和股份:5月鸡苗销售收入7110.56万元
快讯· 2025-06-06 16:41
销售数据 - 2025年5月销售商品代鸡苗2533 31万只 同比增加10 58% 环比增加5 85% [1] - 同期销售收入7110 56万元 同比微增0 65% 环比增长4 10% [1] 价格波动影响 - 鸡苗产品销售价格变动幅度和频次较大 价格变动直接影响公司经营业绩 [1]
立华股份:5月肉鸡销量4771.05万只
快讯· 2025-06-06 15:48
肉鸡销售情况 - 2025年5月公司销售肉鸡4771.05万只,环比增长4.98%,同比增长15.03% [1] - 肉鸡销售收入11.18亿元,环比下降0.62%,同比下降4.77% [1] - 毛鸡销售均价10.67元/公斤,环比下降4.73%,同比下降20.96% [1] 肉猪销售情况 - 2025年5月公司销售肉猪12.77万头,环比下降24.44%,同比增长36.29% [1] - 肉猪销售收入2.41亿元,环比下降23.97%,同比增长24.23% [1] - 肉猪销售均价14.87元/公斤,环比下降1.39%,同比下降9.22% [1]
【私募调研记录】星石投资调研益生股份
证券之星· 2025-06-06 08:10
公司调研信息 - 益生股份在机构调研中透露大型白羽肉鸡主要用于分割加工而益生909小型白羽肉鸡更灵活地满足市场需求 [1] - 公司5月父母代鸡苗报价45元/套6月报价上涨至50元/套 [1] - 3月至5月累计引进祖代肉种鸡9万套占比较高 [1] - 预计2025年下半年优质父母代鸡苗供给偏紧价格具有提振作用 [1] - 2025年优质商品代鸡苗供给偏紧需求旺盛价格较好 [1] - 公司对外投资建设"100万套父母代种鸡养殖场及配套饲料厂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商品代鸡苗约1亿羽 [1] - 决定养殖企业饲养白羽肉鸡品种的关键因素是收益最大化 [1] - 公司在种猪方面有丰富经验战略定位在种源 [1] 机构背景 - 星石投资成立于2007年是中国顶尖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2] - 公司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首批特别会员国内最早成立的阳光私募公司之一 [2] - 2015年成为国内首批百亿证券私募 [2] - 开创中国私募行业多个第一包括首家荣获"晨星中国对冲基金奖"和首批入选MSCI全球对冲基金指数的中国私募 [2] - 囊括国内外100多个奖项包括9届14座"中国私募金牛奖"和19座5年期及10年期长期大奖 [2] - 专注于股票多头策略拥有40人专业投研团队采用多层面驱动因素投资方法 [2] - 实行投资决策委员会领导下的多基金经理负责制9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产品 [2] - 投研团队由中国第一代明星基金经理江晖领衔拥有22年大型基金管理经验 [2] - 构建投资研究、市场服务、后台运营、合规风控四位一体的公司架构2019年底团队近百人 [2] - 入选几乎所有大型商业银行"私募白名单"与12家银行总行深度合作 [2] - 采用自主培养精英毕业生模式投研文化认同度高核心团队稳定性强 [2] - 建立严格的合规风控体系包括类公募架构和三级风控体系 [2]
温氏股份2025年第一季扭亏为盈,55岁董事长温志芬去年薪酬翻番至700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6-05 18:58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43.18亿元,同比增长11.3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01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2.36亿元,同比增长261.9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14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0.52亿元,同比增长281.92%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8.19亿元,同比增长69.02% [1] - 基本每股收益0.3025元,同比增长261.94% [1] - 稀释每股收益0.2887元,同比增长254.55%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76%,上年同期为-3.81%,提升8.57个百分点 [1]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14.29%,同比增长336.96% [2]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率8.53%,同比增长248.26% [2] - 2024年营业收入1048.63亿元,同比增长16.64% [4] - 2024年归母净利润92.30亿元,同比增长244.46% [4] - 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95.73亿元,同比增长248.38% [4]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1.39元 [4] 资产负债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末总资产950.1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23% [1] - 2025年第一季度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430.5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13% [1] -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每股净资产6.35元,同比增长35.68% [2] -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57元,同比增长68.98% [2] 费用控制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13.77亿元,占营收比5.66%,同比减少24.65% [2] 高管信息 - 董事长温志芬2023年薪酬327.9万元,2024年薪酬699.8万元,涨薪幅度113.42% [4] - 温志芬1970年出生,博士学历,1993年加入公司,现任董事长等职务 [4] 公司基本信息 - 主营业务为肉鸡和肉猪养殖及其产品销售 [4] - 主要产品为肉鸡和肉猪 [4] - 成立日期1993年7月26日,上市日期2015年11月2日 [4] - 注册地址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新城镇东堤北路9号 [4]
益生股份(002458) - 2025年6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05 17:10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89年,以高代次畜禽种源供应为核心竞争力,是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祖代肉种鸡养殖企业,祖代肉种鸡饲养规模连续十多年居全国第一,约占国内进口种鸡市场1/3份额,商品代鸡苗销量国内最多 [1] - 公司是白羽肉鸡行业龙头,在7个省(自治区)建立种禽养殖场,近年来持续扩大父母代种鸡饲养量和商品肉雏鸡产量 [1] - 公司自2000年开始建立原种猪场,积累二十多年经验,2013年被认证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2018年和2023年被续评,2019年被评为山东省猪伪狂犬疫病净化创建场,2021年被评为国家级猪伪狂犬疫病净化创建场,2023年底种猪产能开始释放,今年大幅增加 [2] 产品用途 - 大型白羽肉鸡主要用于分割加工,用于快餐、团餐、学校、旅游等消费渠道;益生909小型白羽肉鸡主要替代817小型白羽肉鸡和快速黄鸡市场,可走活鸡也可分割加工 [2] 鸡苗报价 - 公司5月父母代鸡苗报价45元/套,6月报价50元/套,报价上涨 [3] 引种数量 - 公司今年3月引进祖代肉种鸡3.6万套,4月引进1.8万套,5月引进3.6万套,截至目前累计引进9万套,占进口祖代肉种鸡比例超50% [4] 价格预测 - 受2024年12月海外禽流感影响,我国祖代白羽肉鸡更新量同比下降,2025年下半年优质父母代鸡苗供给仍偏紧,对价格有提振作用 [5] - 2025年优质商品代鸡苗供给整体偏紧,白羽肉鸡行业屠宰端、养殖端扩产能,对优质商品代鸡苗需求旺盛,价格较好,高度取决于下游消费情况 [6] 项目产能 - 公司对外投资建设“100万套父母代种鸡养殖场及配套饲料厂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商品代鸡苗约1亿羽 [7] 养殖决策因素 - 养殖企业选择白羽肉鸡品种的关键是哪个品种能带来更多收益 [7] 种猪业务原因 - 公司在养种猪方面有丰富经验和管理优势,战略定位在种源,立志为我国两大主要肉类的种源供应贡献力量 [7]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24年度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
央视网· 2025-06-05 10:52
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核心观点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24年度5件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涵盖第三方环保数据造假、危险废物倾倒、农业污染、资源循环利用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 [1] - 案例特点包括:维护生态安全(案例1、3)、服务绿色转型(案例4)、预防性司法(案例5)及民生保护(案例2) [1][2][3] - 典型案例通过司法手段推动行业规范,如建立环境检测服务市场秩序、促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 [9][13] 案例1:某检测公司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案 - 某检测公司2018年成立,2021-2023年出具虚假环境监测报告222份,涉及陕西5地市44家单位,涵盖能源、化工等多行业,违法所得76万元 [7] - 法院判决:公司罚金20万元,6名责任人获刑9个月至1年2个月,并禁止3年内从事环境监测行业 [8] - 典型意义:打击数据造假行为,推动行业自律,司法建议促进行业综合治理 [9] 案例2:某养殖合作社污染环境案 - 某养殖合作社2020-2022年多次偷排超标养殖污水,导致饮用水源污染,造成160万元损失 [10] - 法院判决:合作社罚金40万元,法定代表人张某伦获刑4年并处罚金10万元 [12] - 典型意义:严惩农业面源污染,保障饮水安全,助力农业污染综合治理 [13] 案例3:某树脂科技公司倾倒危险废物案 - 某树脂科技公司2018年起跨省转移2万余吨危险废物至长江干流排放,涉及安徽、江西等多地 [14] - 法院判决:公司罚金600万元,10名责任人获刑2-6年6个月,民事赔偿8900万元(含3000万元技改抵扣) [15] - 典型意义:创新"现金赔偿+技改抵扣"修复方式,平衡发展与保护关系 [16] 案例4:某牧业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 - 某牧业公司因7000余吨牛粪堆积引发合同纠纷,法院通过府院联动促成调解,实现牛粪资源化利用(铺垫、还田、生物质燃料) [17][18] - 典型意义:运用民法典绿色条款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实现环保与商业利益双赢 [19] 案例5:长兴水韭禁止令保全案 - 某村合作社施工威胁新发现物种长兴水韭生存,法院发出禁止令并促成生态保护项目 [20][21] - 典型意义:首例预防性司法保护新物种案例,确立生物多样性案件禁止令审查标准 [22][23]
温氏股份实际控制人薪火相传:注入传承新动能,保障控制权稳定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05 09:56
实际控制人调整 - 公司顺利完成实际控制人优化调整 原实际控制人温鹏程等10人调整为新的10人组合 包括新增温蛟龙等5名新生代家族成员 [1][2] - 调整后实际控制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794 385 625股 占总股本的11.94% 持股量与比例与上一批相近 [3] - 原实际控制人梁焕珍等5人因个人原因退出 新协议于2025年6月4日生效 有效期至2032年6月3日 [2] 治理结构优化 - 调整以保障控制权稳定和推动公司治理升级为核心目标 引入年轻力量为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1] - 新增实际控制人在公司担任董事长 董事 副总裁 监事会主席等关键职务 通过"股权持股+关键职务"双重保障控制权 [3] - 调整严格遵循法律法规 不影响公司主营业务 财务状况 管理层及独立性 确保经营连续性 [4] 代际传承与承诺延续 - 新生代家族成员加入有利于推动控制权平稳代际过渡 实现"薪火相传" 为公司治理注入新活力 [2] - 新增实际控制人将承继原有承诺事项 包括避免同业竞争 规范关联交易 保证公司独立性等 [4] - 公司表示此次调整是优化治理结构的重要举措 为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4]
山东仙坛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05 03:14
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利润分配方案情况 - 公司2024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为:以总股本860,538,727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29,080,809.05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1] - 自分配方案披露至实施期间公司股本总额未发生变化,若股权登记日前总股本变动,将按比例调整分配总额 [1] 权益分派方案 - 权益分派方案与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方案一致 [2] - 方案实施时间距离股东大会通过时间未超过2个月 [3] - 现金红利分配基准为现有总股本860,538,727股,每10股派1.50元(含税),不同股东类型适用差异化税率 [4] - 香港市场投资者、QFII/RQFII每10股派1.35元,个人及基金持股期限不同需补缴税款(1个月内补0.30元/10股,1个月至1年补0.15元/10股,超过1年免征) [4] 股权登记与除权除息安排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11日,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6月12日 [4] 权益分派对象与方法 - 分派对象为截至2025年6月11日深交所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 [5] - A股股东现金红利将于2025年6月12日通过托管机构划入资金账户,自派股东因股份减少导致红利不足由公司自行承担 [6][7] 其他信息 - 咨询机构为公司证券事务部,联系人许士卫、王心波,提供电话及传真联系方式 [7] - 备查文件包括董事会决议、股东大会决议及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的权益分派时间确认文件 [8]
去年10月份以来,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贷”动效应显现607家上市公司披露贷款总额上限超1260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6-05 00:29
上市公司回购增持贷款概况 - 自去年10月以来累计607家上市公司披露651单回购增持贷款 贷款金额上限合计1260 25亿元 [1] - 其中民企占比64 74%(393家) 贷款金额占比53 11%(669 36亿元) 国企占比27 84%(169家) 贷款金额占比38 51%(485 26亿元) [2] - 今年以来民企披露贷款占比提升至55 06%(259单/419 84亿元) 国企占比降至34 56%(110单/263 51亿元) [2] 贷款主体结构特征 - 市值分布:披露贷款的384家公司中 39 06%为市值超百亿元企业(150家) 35 42%为市值低于50亿元企业(136家) [3] - 金额分布:13家企业贷款上限超10亿元 民企牧原食品以25亿元回购贷款居首 荣盛石化控股股东获18亿元增持贷款 [3] - 贷款类型:463单为回购贷款(794 32亿元) 188单为增持贷款(465 93亿元) [4] 政策工具优化与市场影响 - 央行将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额度从3000亿元扩容至8000亿元 并与证券基金保险互换便利额度合并使用 [5] - 政策优化包括贷款期限延长至3年 自有资金比例要求从30%降至10% 纳入国有资本运营平台支持范围 [5] - 专项贷款带动效应显著:今年以来回购计划平均金额同比翻倍至2 84亿元 增持计划平均金额同比增3倍至2 06亿元 [4] 企业行为与资本运作趋势 - 31 71%的回购计划(124单)采用专项贷款 54单计划将回购股份全部注销 占比提升至13 81% [4] - 民企从股价维稳转向战略资本运作 多与股权激励绑定形成业绩增长循环 破净国企通过"回购+注销"改善每股净资产 [3] - 政策工具短期稳定市场预期 长期优化资本结构(提升EPS)并促进市场定价回归企业内在价值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