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
搜索文档
通过港交所聆讯,宁德时代二次上市渐近
北京商报· 2025-04-15 10:50
文章核心观点 宁德时代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表现良好,H股上市顺利推进,赴港上市意在拓展海外市场,同时在国内换电市场也加速布局[1][3][5][7] 一季度财报情况 - 营收847亿元,同比增长6.18% [1][2] - 净利润139.6亿元,同比增长32.85% [1][2] - 经营性现金流达328.7亿元,同比增长15.91% [2]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3.18元,同比增长33.05%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49%,同比增加0.31% [2] - 资产8200.97亿元,同比增长4.25%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615.58亿元,同比增长5.92% [2] 赴港上市进展 - 2月11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4月10日通过聆讯 [1][3] - 若成功上市将形成“A+H”股格局,有望成港股近年来规模最大项目之一 [3] 海外市场布局 - 募集资金用于海外产能扩张、国际业务拓展及境外营运资金补充 [5] - 截至去年9月底,锂电池产量超700GWh,在建产能约240GWh [5] - 海外布局生产基地包括德国图林根工厂、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厂等 [5] - 2022年海外销售收入占比23.4%,去年升至30.48% [6] - 今年前2个月,动力电池使用量全球市占率38%,欧洲市占率43% [6] 国内换电市场布局 - 2022年推出换电服务品牌“EVOGO”及组合换电整体解决方案 [7] - 今年3月与蔚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构建换电网络、统一技术标准等 [7] - 计划今年建设1000座换电站 [9] - 与中国石化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建设换电生态网络 [9] - 与滴滴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拓展换电市场 [9] - 主机厂今年将陆续发布更多换电车型 [9]
曹德旺胞妹,港交所敲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4 22:41
公司上市及市场表现 - 正力新能于4月14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公开发售1.215亿股股份,每股定价8.27港元,净筹资金近10亿港元 [2] - 上市首日股价表现稳健,早盘高开2.3%,全天报收8.39港元/股,微涨1.45%,最新市值210亿港元 [2] - 公司发行价对应市值约208亿港元,显著低于宁德时代,与瑞浦兰钧225亿港元市值基本持平,略低于中创新航285亿港元市值 [11] 公司背景及管理层 - 创始人曹芳为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胞妹,曾掌舵福耀玻璃销售及管理业务 [4] - 联合创始人陈继程曾任福耀玻璃董事兼副总经理,两人于2016年共同二次创业切入动力电池赛道 [4] - 公司实控人为曹芳、陈继程,两人共同拥有64.6%股份,曹德旺全资拥有的三益发展有限公司持有约2.52%股份 [14] 业务及客户情况 - 公司专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航空电池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4] - 通过深度绑定一汽红旗、广汽传祺、零跑汽车等龙头企业实现市场份额攀升 [4] - 2021-2024年公司来自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89.1%、90.4%、77.8%及86.7% [4] - 2022年11月停止向威马汽车交付三元锂电池产品,导致三元锂电池销量从2022年2.9GWh降至2023年1.5GWh,销售收入从26.29亿元减少至14.48亿元 [5] 财务表现及产能规划 - 2021-2023年分别亏损4.02亿元、17.20亿元和5.90亿元,三年合计亏损27.12亿元 [6] - 2024年扭亏实现净利润9101万元 [6] - 当前产能25.5GWh,计划到2026年实现产能翻倍达50.5GWh [6] - IPO募资约9.275亿港元中80%用于扩产 [6] 行业趋势及竞争格局 - 动力电池行业头部集中度较高,公司作为新晋玩家市场份额不高 [4] - 新能源企业正集体奔赴港股上市,正力新能是继中创新航和瑞浦兰钧之后第三家登陆港股的排名前十动力电池公司 [11] - 宁德时代和储能电池头部海辰储能也正冲刺港交所上市 [11] - 公司正在电动航空、储能、下一代电池技术(如固态、大圆柱、钠离子)等领域进行前瞻性布局 [9] 估值及资本运作 - 公司2024年PS为3.8倍,显著高于中创新航1.1倍、瑞浦兰钧1.26倍和天能动力0.09倍 [12] - 上市前经历2轮融资和1次股权转让,创始人通过股权套现获得现金流 [14] - 引入江苏国企混改基金、苏州高端装备基金等基石投资者,为上市后提供短期价格支撑 [14]
正力新能登陆港交所,市值突破210亿元
高工锂电· 2025-04-14 18:47
公司上市与融资 - 正力新能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发行价8.27港元/股,首日收盘价8.39港元/股,涨幅1.45%,总市值达210.5亿元 [2] - 公司计划将IPO募集资金净额的80%(约7.5亿港元)用于江苏常熟总部电池产能扩张 [2] - 上市时机选择基于市场需求强劲、订单饱满及基本面持续向好,2024年实现净利润9101万元人民币,结束连续三年亏损 [2] 产能与订单情况 - 已获定点项目需求超过现有25.5GWh总设计产能,产品供不应求 [3] - 计划到2026年将总设计产能提升至50.5GWh,新增25GWh产能可满足约50万辆新能源汽车电池需求 [3] - 常熟银河B区基地预计今年四季度投产 [4] - 核心客户零跑汽车2024年销量近30万台,2025年目标50-60万辆,正力新能为其核心供应商,电池渗透率超50% [4][5] 客户与市场表现 - 为零跑B10全球化车型及2025版C10独家供应电池 [4] - 开始为广汽丰田纯电SUV铂智3X提供电池,并拓展与上汽通用合作 [5] - 2025年Q1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装车量超1.5GWh,市占率近1.5% [5] - 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市场排名前十,三元锂增速第三,磷酸铁锂增速第四 [5] 技术布局与研发 - 推出"LISA"全应用场景产品战略体系,覆盖陆地、海洋、天空电动化应用 [6] - 磷酸铁锂电池支持4C快充,三元锂"乾坤"电池能量密度达260Wh/kg,支持6C快充 [6] - 研发半固态"骐龙电池",能量密度306Wh/kg,布局全固态电池技术 [6] - 独家开发中国首款双座电动轻型运动飞机RX1E动力系统,航空电池能量密度超320Wh/kg,支持15分钟快充 [7][8] 生产与运营能力 - 构建高柔性生产能力,不同电化学体系电芯切换时间短至3天,不同尺寸电芯切换时间短至50天 [10] - 2024年主要产线自动化率超95% [10] - 采用"5-3-1"前瞻性研发策略:提前5年规划新材料,提前3年搭建技术平台,提前1年开发产品 [9]
一季度动力电池出口同比增21.5%
高工锂电· 2025-04-14 18:47
电动汽车与锂电池出口表现 - 一季度动力电池出口量达37 8GWh 同比增长21 5% 其中3月出口13 9GWh 环比增长8 6% 同比增长11 3% [2] - 三元电池主导出口 1-3月出口23GWh 磷酸铁锂电池出口14 6GWh 三元电池增速提升或与钴价上涨引发的库存储备有关 [2] - 新能源汽车出口亮眼 1-3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41 9万辆(同比+39 6%) 商用车2 3万辆(同比+2 3倍) 纯电/插混分别出口29万辆(+16 7%)和15 2万辆(+1 6倍) [2]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4月9日生效的新关税政策将动力电池关税提至73 4% 新能源整车关税提至147 5% 显著削弱国内厂商价格竞争力 [4] - 国内新能源出口市场以欧洲为主(占比41%) 美洲占比30%(美国占比较小) 中东东南亚亦有贡献 美国关税可能引发全球连锁反应 [5] - 欧盟4月10日达成新协议 以最低价格限制替代原计划20%-50%关税 平衡本土车企竞争力与出口企业利润 [6] 行业挑战与应对 - 关税摩擦根源在于供应链与价格竞争 国内企业需调整国际战略以适应贸易保护主义抬升的环境 [7] - 电动汽车与锂电池仍是外贸增长核心驱动力 但需警惕全球关税战对欧洲及美洲其他市场的潜在冲击 [3][5]
最严动力电池标准出炉!9家电池企业参与
起点锂电· 2025-04-14 17:47
新国标核心内容 - 工信部发布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2026年7月1日实施,首次将"不起火、不爆炸"列为强制性要求[2] - 新规起草单位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9家电池企业及整车厂、检测机构,78%企业已掌握相关技术,14%企业预计2026-2027年达标[3] 三大技术升级 热扩散安全 - 新增内部加热片触发热失控方法,针刺速度调整为0.1-1mm/s[5] - 要求热失控后5分钟内报警且烟气不进入乘员舱,监测时长延长至2小时且温度低于60℃[6][7] - 安全防线从被动逃生转向主动阻断,需多层级热失控防护能力[8] 底部撞击测试 - 强制要求直径30mm钢球以150J能量撞击测试,仅离地间隙≥200mm商用车可豁免[10][11] 快充安全管理 - 要求300次快充循环后通过外部短路测试,20%-80% SOC区间快充性能需稳定[14] - 针对"充电15分钟续航400公里"超快充技术,避免企业堆砌功率忽视耐久性[14] 行业影响 电池企业 - 头部企业技术优势凸显:宁德时代CTP3.0抗挤压能力提升30%,比亚迪"智慧眼"系统可提前10分钟预警热失控[18] - 二三线电池厂面临淘汰压力,固态电池等新技术路线加速迭代[18] 整车企业 - 需重新设计电池包结构,底部需集成高强度防撞梁,热失控防护材料需耐高温阻燃[19] - 满足新规的电池系统成本预计增加15%-20%[19] 检测认证行业 - 底部撞击测试单次成本或超200万,叠加动力电池安全纳入年检,检测认证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亿[19] 长期产业意义 - 推动行业从续航竞赛转向绝对安全,促进电池材料、结构设计、智能热管理等全链条技术升级[21] - 提升中国在全球电池安全标准制定的话语权,巩固技术优势和国际产业链地位[22] - 需配套执行体系支持,如建立电池安全溯源平台、专项补偿基金等[22]
市值212亿港元,江苏常熟第一家独角兽刚刚IPO,曹德旺妹妹带队
创业邦· 2025-04-14 11:34
公司背景与创始人 - 正力新能成立于2019年,总部位于江苏常熟,是动力电池行业的后起之秀 [3] - 公司董事长曹芳是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的妹妹,总经理陈继程也曾任职于福耀玻璃 [3][5] - 两位创始人2013年创办新中源创投,2016年创立正力投资,专注于电动汽车核心部件投资 [5] 资本运作与股权结构 - 2019年正力投资斥资1.6亿元收购塔菲尔6.78%股权,2020年再投资10.8亿元取得43.47%控股权 [7] - 2022-2024年完成两轮融资共34亿元,A轮投后估值144亿元,B轮投后估值182亿元 [9][10] - IPO前曹芳和陈继程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控制公司64.6%股权,曹德旺持股2.52% [10] 业务发展与市场地位 - 2024年动力电池装机量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九,磷酸铁锂细分市场增速排名第一 [15] - 前五大客户贡献88.2%收入,部分核心车型电池渗透率超50% [16] - 与丰田战略合作,覆盖中国70%混动市场份额,成为丰田纯电SUV首发电池供应商 [16][18] 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收入从15亿元增长至51亿元,复合增长率66.6% [18] - 2021-2023年持续亏损,2024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9101万元 [19] - 毛利率从2022年-8.8%提升至2024年14.6% [20] 行业与区域发展 - 中国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高,2024年前十企业占据95.3%市场份额 [15] - 常熟市2024年GDP突破3000亿元,新能源产业目标2025年产值达1100亿元 [22] - 常熟已形成新能源产业集群,吸引亨通高压、未势能源等多家企业落户 [23]
曹德旺妹妹IPO敲钟了,200亿
投资界· 2025-04-14 11:26
公司概况 - 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4月14日登陆港交所,发行价8.27港元/股,开盘涨2.3%,市值超200亿港元[4] - 公司成立于2019年,总部位于江苏常熟,业务覆盖动力电池、储能电池、钠离子电池及航空器用电池,是国内首家获得AS9100D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动力电池企业[5][11] - 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第9,磷酸铁锂和三元动力电池市场均位列第9[11]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曹芳为福耀玻璃创始人曹德旺胞妹,曾在福耀玻璃任职近30年,退休后联合陈继程创业[5][7] - 2016年成立正力投资布局电动汽车核心部件,2019年重组塔菲尔新能源成立正力新能,全面承接其技术及客户资源[9] 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营收分别为14.99亿元、32.90亿元、41.62亿元、51.30亿元,2024年首次实现净利润0.91亿元(前三年累计亏损27.12亿元)[13] - 动力电池产品收入占比超80%,2024年五大客户(一汽红旗等)贡献收入45.30亿元,占总收入88.2%[13] - 2022年因威马汽车经营危机计提10.2亿元减值损失,导致当年亏损17.20亿元[14] 融资与产能规划 - 2022年完成24亿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144亿元),2024年完成10亿元B轮融资(投后估值182亿元)[14] - 计划2026年电芯产能提升至50.5GWh(较现有产能翻倍),本次IPO募资主要用于产能扩张[14] 行业与区域发展 - 常熟市2024年GDP突破3000亿元,新能源产业形成全产业链集群,动力电池材料产能占苏州90%[16][17] - 当地政策支持力度大,已出台专项方案并设立5亿元新能源产业集群基金,目标2025年产业链产值达1100亿元[17] - 除正力新能外,常熟还培育出亨通高压(估值185亿元)、未势能源(B轮融资5.55亿元)等新能源企业[17]
刚刚,江苏诞生一个超级IPO
36氪· 2025-04-14 10:46
公司背景与上市 - 正力新能于2024年4月14日在港上市 市值超过200亿港元[1] - 公司由曹德旺妹妹曹芳于2016年创立 专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2] - 通过两轮融资累计获得34亿元 投后估值达182亿元[1][3] 业务与产品 - 产品涵盖动力电池 储能电池和航空电池 提供电芯至电池管理系统一体化方案[5] - 动力电池收入占比超80% 主要客户包括一汽红旗 广汽传祺 零跑汽车等[5][6] - 电芯总设计年产能达25.5GWh 采用标准化电芯和平台化电池包系统[3][5] 财务表现 - 2024年收入51.3亿元 较2021年14.99亿元增长242%[6] - 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 净利润0.91亿元 毛利率从2023年5%提升至14.6%[6] - 2021-2023年累计净亏损27.12亿元 其中2022年亏损17.2亿元[6] 研发与专利 - 2021-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5亿元[5] - 截至2024年底提交3613项专利申请 获授专利2225项 含412项发明专利[5] 行业地位 - 按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计算 在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市场均排名第九[6] - 江苏常熟首家独角兽企业 获当地政府重点支持[1][3] - 常熟规划2025年新能源产业链产值达1100亿元 聚集企业超150家[3] 女性领导企业趋势 - 女性创立企业正批量上市 包括英诺赛科 轻松健康集团 云迹科技等[7][8][9] - A股5352家上市公司中97%至少有一位女性担任董事 监事或高管职务[9] - 蓝思科技年收入近700亿元 创始人周群飞财富达800亿元[9]
GGII:1-2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约118.5GWh
高工锂电· 2025-04-13 18:09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1 - 2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带动动力电池装机量增长,中国动力电池装机份额高,全球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份额首次超三元动力电池 [2][3] 分组1:公司介绍 -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是专注国内新兴产业市场研究与咨询的第三方机构,涉及锂电池、储能等新兴产业 [1] 分组2:行业数据 - 2025年1 - 2月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228.0万辆,同比增长27%,带动动力电池装机量约118.5GWh,同比增长32% [3] - 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占全球59.3%的份额,排名前十企业占据六席,国轩高科同比增幅最高达77% [3] - 全球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份额首次超过三元动力电池,占比49.9% [2][3] 分组3:文章目录 第一章 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 第一节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 -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及趋势 [6] - 全球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6]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6]
宁德时代获批港股上市
起点锂电· 2025-04-12 15:39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 - 公司已通过港股聆讯,获批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从提交申请到获批仅用时2个月,创下港股上市速度新纪录 [2] - 港股上市募集资金将重点用于海外产能扩张、国际业务拓展及境外营运资金补充,支持长期国际化战略 [2] 募集资金用途 - 海外项目投资规模庞大: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厂总投资73.4亿欧元,规划产能100GWh;与Stellantis在西班牙合资建厂投资41亿欧元(约308亿元人民币);印尼产业链项目总投资59.68亿美元 [3] - 资金重点投向匈牙利超级工厂建设,提升欧洲市场本地化产能,满足欧洲新能源汽车需求 [3] - 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账上有38.58亿欧元和67.35亿美元外币现金储备,但仍需应对数百亿人民币级的海外资金需求 [3] - 港股直接募集美元或欧元可规避汇率波动风险,匹配海外投资币种需求,且港股再融资政策灵活,便于后续持续融资 [3] 国际化战略与市场表现 - 部分资金用于补充境外营运资金,支持全球业务拓展,目标2030年海外产能占比超50% [4] - 公司动力电池装机量2024年全球市占率37.9%,领先第二名20.7个百分点;储能电池出货量全球市占率36.5%,领先第二名23.3个百分点 [4] - 欧洲基地产能释放带动海外市占率提升至28%,2025年欧洲市占率有望超预期 [4] - 通过布局M3P、麒麟电池及CTP/CTC技术迭代,提升全球市场话语权 [4] 行业影响与趋势 - 公司港股上市掀起锂电产业赴港融资浪潮,正力新能、双登集团等企业已紧随其后递交招股书 [5] - 在地缘政治复杂背景下,公司以资本国际化推动产业国际化,为中国锂电产业链出海树立表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