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电池

搜索文档
最年轻TOP10电池厂,如何打动大众和通用?
高工锂电· 2025-07-13 19:20
混动市场增长与正力新能的市场机遇 - 混动车型成为新能源增长的确定性入口,插电/增程将成为2025年动力电池产业最明确的结构性增量方向 [1][4] - 2025年以来合资品牌集体加速本土化,将插混与增程式技术作为"油电转型"的现实解法,包括上汽大众、广汽丰田、广汽本田、一汽丰田等 [4] - 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32.9万辆,渗透率46%,其中混合动力车型销量47.0万辆,1–6月累计销量252.1万辆,同比增长31.1% [7] - 预计2025年插混/增程会从去年40%的份额增加到50%左右 [7] 正力新能的业务进展与市场表现 - 2025年以来公司在上汽通用GL8陆尊PHEV、GL8陆尚PHEV实现独家定点,并中标大众上汽ID.ERA全尺寸增程SUV项目 [2] - 公司电芯和电池包产品在新势力品牌零跑首款全球化战略车型B10和广汽丰田铂智3X等项目中实现配套 [3] - 6月国内乘用车装机量1.3GWh,单月位列第6,1-6月累计装机量5.9GWh,位列第七 [5] - 连续两年跻身国内动力电池装机TOP10,2023年位列第10,市场份额1.10%,2024年位列第9,市场份额1.68% [19][20] 正力新能的技术与产品优势 - 公司早在2021年便针对混动场景独立开发产品战略,搭建面向混动车型应用的产品研发平台 [13] - PHEV/EREV电池循环寿命可达4000次,快充能力可在10分钟内将电量从30%提升至80% [16] - 电池包能量密度达130Wh/kg,成组效率73%,外部结构件耐久性达国标的近10倍标准 [16] - 超宽温域热管理系统支持-35℃至60℃环境下的使用,实现"热失控永不起火"的高安全目标 [16] 客户结构与配套能力 - 客户覆盖新势力、国际合资车企和主流自主品牌,包括零跑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广汽集团、一汽集团等 [20][21] - 在与上汽通用的合作中同时配套GL8陆尊PHEV、GL8陆尚PHEV等中高端新能源MPV项目以及五菱BEV平台 [23] - 在零跑汽车"电池包自研、电芯外采"模式下,公司的高性能BEV电芯进入其核心产品平台 [22] 战略布局与未来发展 - 公司登陆香港交易所,IPO募资净额的80%(约7.5亿港元)投入产能建设 [28] - 江苏常熟的银河B区25GWh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100亿元,一期预计2025年四季度投产,计划到2026年将产能翻倍至50.5GWh [28] - "LISA"全场景战略覆盖陆地、海洋、天空三大维度,陆地领域延续混动技术优势,天空领域推出能量密度320Wh/kg的航空电池 [29][30] - 采用"5-3-1"研发策略(5年材料研究、3年技术平台、1年量产产品),结合高柔性产线确保多场景高效响应 [31]
宁德时代联手贝特瑞,成立新公司
DT新材料· 2025-06-14 22:25
大连时代碳谷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 - 大连时代碳谷新能源有限公司于6月9日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在线能源计量技术研发、合同能源管理、电池销售、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等 [1] - 公司由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时代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持股80%)、大连东方碳谷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5.1%)和贝特瑞(持股4.9%)共同持股 [1] 宁德时代与贝特瑞深度合作 - 宁德时代与贝特瑞的合作已从供需关系升级为"技术-供应链-市场"三位一体的深度协同 [2] - 贝特瑞是宁德时代硅基负极、高镍正极、硬碳负极等核心材料的主供应商,其第六代硅基负极材料比容量达2000mAh/g以上并已实现大规模产业化 [2] - 宁德时代将贝特瑞材料应用于动力电池和eVTOL航空电池中,峰飞航空eVTOL项目使用该材料后电池续航里程提升30%以上并改善快充性能 [2] 股权投资关系 - 2021年龙蟠科技成立常州锂源并收购贝特瑞旗下两家纳米材料公司,切入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领域 [3] - 宁德时代通过参股公司"时代闽东"和全资子公司"问鼎投资"向常州锂源增资,目前持股12.46%,贝特瑞持股4.05%,形成"龙蟠科技-宁德时代-贝特瑞"股权纽带 [3] 新能源行业会议信息 - 7月3-5日将在宁波举办新能源行业会议,主题涵盖固态电池、硅基负极等前沿技术 [8][10][11][12] - 会议将探讨固态电池在低空经济领域应用、卤化物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硫化物电解质装备开发等议题 [10] - 硅基负极论坛将讨论全固态电池关键技术、硅碳负极材料结构设计、热冲击闪速制备硅纳米线负极技术等内容 [11][12] - 参会单位包括吉利汽车、广汽埃安、万向一二三、中车新能源等多家知名企业 [7][8]
重大突破!天成自控牵手川渝头部eVTOL制造商,eVTOL座椅业务再下一城
全景网· 2025-06-06 08:53
公司业务进展 - 天成自控全资子公司天成航空eVTOL座椅业务已获国内川渝地区某头部低空整机厂商订单,将为该客户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抗坠撞座椅项目进行产品开发研制、适航审定并供货,标志着公司eVTOL座椅业务进入实质落地阶段 [1] - 公司航空座椅产品已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和美国航空管理局(FAA)的适航认证,子公司Acro Aircraft Seating Limited是波音和空客的合格供应商 [1] - 公司在碳纤维及铝合金复合材料航空座椅产品方面具备国际领先的竞争优势,具有丰富的适航取证经验 [1] - 公司与峰飞航空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将围绕eVTOL零部件及材料在技术研发和产品量产等方面开展合作 [2] - 公司控股子公司广东天成与广东高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eVTOL零部件及材料开展合作 [3] 行业发展趋势 - 国家大力支持低空经济发展,技术突破与政策红利叠加,城市交通、物流、应急救援等场景正加速重构 [2] - 以eVTOL为核心的"飞行汽车"赛道成为全球航空与交通领域的新焦点,吉利、小鹏、广汽等头部车企纷纷布局 [2] - 据预测,2023年全球飞行汽车市场规模为5.52亿美元,预计将从2024年的22.06亿美元增长到2040年的1.53万亿美元,2024-2040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50.5% [2] - 峰飞航空与宁德时代合作研发eVTOL航空电池,宁德时代将独家投资数亿美元 [3] - 广汽集团孵化的飞行汽车品牌高域GOVY推出两款飞行汽车,其中多旋翼飞行汽车GOVY AirCar已启动适航认证 [3] 公司订单情况 - 公司获国内头部车企两个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定点,预计分别于2025年9月和2025年10月开始量产,项目周期分别为2年和5年,合计配套乘用车总量约21.58万辆 [4] - 子公司郑州天成成为国内知名车企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定点供应商,项目预计2025年10月开始量产,配套乘用车总量7.56万辆 [4] - 公司被确定为知名合资车企乘用车座椅核心零部件定点供应商,项目于2025年12月量产,预计配套乘用车43.35万辆 [4] - 公司接连获得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定点,项目分别预计于2025年1月、2026年1月、2025年6月量产,分别配套乘用车5万辆、50万辆、45万辆 [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39亿元,同比增长46.74%;归母净利润2091.93万元,同比增长108.77% [5] - 公司现金流健康稳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519.12万元,同比增长207.20% [5] 公司发展前景 -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为业绩持续增长提供坚实保障 [5] -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持续繁荣、全球航空业强势复苏以及低空经济异军突起,公司有望凭借在座椅制造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迎来广阔市场发展空间 [5]
正力新能港股敲钟上市!
起点锂电· 2025-04-15 18:40
港股上市热潮 - 受A股IPO收紧及企业全球化战略影响,港股上市热潮持续,锂电行业也参与其中 [2] 正力新能上市表现 - 4月14日正力新能H股上市,首日股价涨1.45%,市值达210.5亿港元,次日增至223.26亿港元 [3] - 公司成立于2019年,主营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航空电池研发生产,累计配套规模近400万台,装机量长期居国内前十 [3] 市场地位与业绩 - 2024年动力电池装机量9.9GWh,占中国市场份额1.8%,排名第九 [4] - 2022-2023年装机量增速在动力电池前十企业中排名第二,磷酸铁锂细分市场增速第一 [4] - 2024年扭亏为盈,净利润达9101.4万元,结束连续三年亏损 [4] 客户与订单 - 客户包括一汽红旗、广汽传祺、零跑汽车等,对零跑BEV车型和上汽通用GL8陆尊PHEV渗透率超50% [4] - 已获定点项目需求超过现有25.5GWh设计产能,产品供不应求 [5] 募资与产能规划 - 募资净额9.28亿港元,44%用于常熟一期工厂(年产能10GWh),36%用于二期(年产能15GWh) [5] - 二期预计2025年12月动工,2026年试生产,竣工后常熟工厂总产能25GWh,公司总产能将达50.5GWh [5] 技术研发策略 - 采用“以场景推动产品研发”策略,推出覆盖陆地、海洋、天空的“LISA”全场景产品体系 [6] - 航空电池能量密度超320Wh/kg,15分钟快充80%,低电量下支持12C高倍率放电 [7] 低空经济布局 - 国内首家获AS9100D航空航天认证,独家合作开发中国首款双座电动轻型运动飞机RX1E动力系统 [7] 全球化战略 - 通过国内主机厂合作出口电池至印尼、印度及欧盟,已向德国主机厂直接供货极片,向法国出口钠离子电池 [8] - 未来考虑海外建厂,董事长曹芳强调技术突破与国际市场开拓 [8]
正力新能、映恩生物赴港上市 苏州再添两家上市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4-15 17:59
映恩生物制药上市及业务概况 - 公司于4月15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股票代码09606HK 全球发售97965万股 募集资金1513亿港元 创2022年以来18A生物科技港股上市企业募资新高 [1] - 公司为临床阶段创新生物药企 专注于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一代抗体偶联药物(ADC)研发 已构建多个全球知识产权ADC技术平台 [1] - 临床ADC研发管线覆盖17个国家 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入组患者超2000名 与全球制药公司达成多项海外授权合作 [1] - 下一代ADC产品布局包括双抗ADC 全新机制载荷ADC和自免ADC 募资用途聚焦产能扩张 研发活动及营运资金 [1] 正力新能上市及业务概况 - 公司于4月14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股票代码03677HK 首发募集资金1005亿港元 [2] - 主营业务为动力电池 储能电池及航空电池的研发生产 提供电芯至电池管理系统的全链条解决方案 [2] - 累计配套规模近400万台 动力电池装机量长期居国内行业前十 覆盖油电混合动力等全场景出行领域 [2] 行业动态 - ADC药物市场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映恩生物定位为全球ADC创新引擎 技术产品优势显著 [1] - 电化学产品应用场景持续扩展 正力新能布局陆海空互联的大规模应用领域 [2]
曹德旺胞妹带“动力电池制造商”正力新能上市 董事长曹芳:在福耀玻璃工作近40年获得的经验可以用于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15 11:07
公司上市及背景 - 正力新能于4月14日在港交所上市,股票代码HK03677,发行价8.27港元,共发行1.22亿股股份,首日收盘价8.39港元,微涨1.45% [1][4] - 公司是江苏省常熟市独角兽第一股,市值210.46亿港元,董事长曹芳为福耀玻璃创始人曹德旺胞妹,总经理陈继程也曾长期效力于福耀玻璃 [1] - 曹德旺通过福建耀华有限投资公司间接持有正力新能股份,并给予资金支持 [1] 业务及市场表现 - 公司业务涵盖动力电池、储能电池、船舶电池、航空电池等多个领域,成立于2019年 [6] - 2024年扭亏为盈,净利润9101.4万元,此前2021-2023年分别亏损4.02亿元、17.20亿元、5.90亿元 [7] - 2021-2024年收入分别为14.99亿元、32.90亿元、41.62亿元及51.30亿元 [7] - 在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中市占率1.8%,行业前十制造商占总装机量95.3% [8] 产能及技术 - 公司产能供不应求,产线从去年第四季度至今持续运转,已获得定点项目需求远高于现有产能 [7] - 前期亏损主要因大量技术研发投入、产能扩张支出、历史产品组合和定价策略等因素 [7] 国际化战略 - 计划开拓国际市场,目前95%业务在国内,出口占比仍低 [5] - 通过与国内主机厂合作将电池搭载到出口车型实现海外拓展,已向德国主机厂直接供货电池极片,向法国公司出口钠离子电池 [5] - 通过上汽通用五菱部分车型出口印度尼西亚和印度,通过零跑汽车出口欧盟市场 [5] - 海外建厂将基于市场驱动和订单驱动原则,暂不考虑主动建厂 [5]
曹德旺胞妹,港交所敲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4 22:41
公司上市及市场表现 - 正力新能于4月14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公开发售1.215亿股股份,每股定价8.27港元,净筹资金近10亿港元 [2] - 上市首日股价表现稳健,早盘高开2.3%,全天报收8.39港元/股,微涨1.45%,最新市值210亿港元 [2] - 公司发行价对应市值约208亿港元,显著低于宁德时代,与瑞浦兰钧225亿港元市值基本持平,略低于中创新航285亿港元市值 [11] 公司背景及管理层 - 创始人曹芳为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胞妹,曾掌舵福耀玻璃销售及管理业务 [4] - 联合创始人陈继程曾任福耀玻璃董事兼副总经理,两人于2016年共同二次创业切入动力电池赛道 [4] - 公司实控人为曹芳、陈继程,两人共同拥有64.6%股份,曹德旺全资拥有的三益发展有限公司持有约2.52%股份 [14] 业务及客户情况 - 公司专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航空电池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4] - 通过深度绑定一汽红旗、广汽传祺、零跑汽车等龙头企业实现市场份额攀升 [4] - 2021-2024年公司来自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89.1%、90.4%、77.8%及86.7% [4] - 2022年11月停止向威马汽车交付三元锂电池产品,导致三元锂电池销量从2022年2.9GWh降至2023年1.5GWh,销售收入从26.29亿元减少至14.48亿元 [5] 财务表现及产能规划 - 2021-2023年分别亏损4.02亿元、17.20亿元和5.90亿元,三年合计亏损27.12亿元 [6] - 2024年扭亏实现净利润9101万元 [6] - 当前产能25.5GWh,计划到2026年实现产能翻倍达50.5GWh [6] - IPO募资约9.275亿港元中80%用于扩产 [6] 行业趋势及竞争格局 - 动力电池行业头部集中度较高,公司作为新晋玩家市场份额不高 [4] - 新能源企业正集体奔赴港股上市,正力新能是继中创新航和瑞浦兰钧之后第三家登陆港股的排名前十动力电池公司 [11] - 宁德时代和储能电池头部海辰储能也正冲刺港交所上市 [11] - 公司正在电动航空、储能、下一代电池技术(如固态、大圆柱、钠离子)等领域进行前瞻性布局 [9] 估值及资本运作 - 公司2024年PS为3.8倍,显著高于中创新航1.1倍、瑞浦兰钧1.26倍和天能动力0.09倍 [12] - 上市前经历2轮融资和1次股权转让,创始人通过股权套现获得现金流 [14] - 引入江苏国企混改基金、苏州高端装备基金等基石投资者,为上市后提供短期价格支撑 [14]
锂电企业竞速港股IPO!正力新能H股敲钟,曹德旺家族再添上市平台
北京商报· 2025-04-14 20:54
港股锂电行业上市热潮 - 今年以来港股上市热潮持续,锂电行业多家企业排队IPO,受A股IPO收紧及企业全球化战略推动 [1] - 正力新能4月14日登陆港股,首日收涨1.45%,市值达210.5亿港元,创始人曹芳为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胞妹 [1][3] - 港股锂电市场形成"三巨头"格局:中创新航(2022年上市)、瑞浦兰钧(2023年上市)及正力新能,2024年三家公司装机量分别为36.5GWh、12.1GWh、9.9GWh,市占率6.6%、2.2%、1.8% [7] 正力新能经营与股权结构 - 公司成立于2019年,主营动力/储能/航空锂电池,2021-2024年营收分别为14.99亿、32.9亿、41.62亿、51.3亿元,2024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9101.4万元(前三年亏损4.02亿、17.2亿、5.9亿) [3] - 实控人为曹芳及陈继程一致行动人,二人曾分别任福耀玻璃副总经理/董事(曹芳1987-2014年在职)及执行董事/副总经理(陈继程2003-2016年在职) [3][5] - 关联企业福耀玻璃(曹德旺控股)主营汽车安全玻璃,截至4月14日市值1412亿元 [4] 锂电企业港股IPO动态 - 宁德时代香港上市聆讯已通过初审,A股市值9864亿元(4月14日收盘价224元/股),或成港股近年最大IPO [10][11] - 海辰储能拟直接赴港上市,2022-2024年营收36.15亿、102.02亿、129.17亿元,2024年净利润2.59亿元(前两年亏损17.7亿、19.63亿),有望成"港股储能第一股" [12] - 先导智能、中伟股份、格林美等筹划"A+H"布局,金晟新能源等亦计划赴港上市 [9] 行业竞争格局与专家观点 - 锂电行业呈寡头竞争与多元并存态势,头部企业占据技术/规模优势,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差异化竞争 [8] - 专家指出港股或成中腰部锂电企业"价值发现地",但投资者更关注盈利能力和成熟度而非概念 [12]
宁德时代亮相春晚!
起点锂电· 2025-02-02 13:59
宁德时代与峰飞航空合作 - 宁德时代与峰飞航空在2024年春晚亮相,展示搭载宁德时代电池的2吨级eVTOL航空器,最高巡航速度200km/h,最大航程250km [2] - 峰飞航空是国内最早布局eVTOL赛道的科技企业之一,专注于空中物流和立体出行解决方案,创始人田瑜拥有20年航空行业经验及300多项专利 [5] - 2024年8月3日,宁德时代对峰飞航空进行数亿美元战略投资,双方将联合研发eVTOL航空电池,重点提升能量密度、飞行距离、载重量及安全性 [5] - 宁德时代强调其电池技术符合航空级标准,具备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优势 [5] 圆柱电池行业动态 - 行业首届圆柱电池技术论坛计划于2025年2月28日在深圳举办,覆盖国轩高科、欣旺达锂威等16家电池企业 [6] - 论坛提供品牌服务、研究咨询、资本服务等多元内容,涉及IPO规划、政府招商等合作方向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