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空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正力新能:预计2026年底形成50.5GWh产能 乘用车动力电池市占率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8-29 10:12
财务业绩 - 上半年营业收入31.72亿元 同比增长71.9% [1] - 净利润2.2亿元 同比增加3.5亿元 [1] - 毛利率17.9% 同比提升8个百分点 [1] - 总出货量7.8GWh 同比增长99.2% [1] - 乘用车动力电池出货量7.63GWh 同比增长110.8% [1] 产能布局 - 2024年底形成25.5GWh产能 2025年底达35.5GWh [2] - 四季度10GWh新产能投产 2026年底产能将达50.5GWh [2] - 产线具备高柔性 不同化学体系电芯切换时间缩短至1-3天 [2] - 预计全年出货18-20GWh 同比增长约50% [2] 市场地位 - 动力电池装机量行业排名第九 [1] - 乘用车动力电池装机量行业排名第七 [1] - 6月单月乘用车电池装机量国内排名升至行业第六 [1] 客户合作 - 与一汽红旗、零跑汽车、上汽乘用车等头部企业建立合作 [2] - 获得大众中国增程新项目定点 [2] - 通过标准化电芯形态适配差异化化学体系 打造平台化电池包 [2] 技术研发 - 推进固态电池、锂金属电池、钠离子电池及平均8C快充电池研发 [3]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线预计明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3] - 锂金属电池能量密度达400Wh/kg 钠离子电池实现170Wh/kg [3] - 钠离子电池-40°C低温容量保持率91% [3] 新兴业务 - 航空电池与辽宁通航及合肥零重力工业达成合作 [3] - 航空电池可应用于电动飞机及人形机器人 正与多家企业推进认证 [3] - 航空电池定价高于车用电池 因开发周期长且材料成本高 [3]
航空电动化风起,动力电池厂商正力新能做起“空中生意”
经济观察报· 2025-08-22 19:17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于2023年规划"海陆空"全场景电动化战略 覆盖新能源汽车 航空器及船舶领域[2][11] - 航空电动化被视为实现"陆海空"零碳企业目标的关键环节 通过航空电池切入固定翼飞机及eVTOL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11][12] - 2024年动力电池装车量达9.85GWh 市场占比1.8%位列全国第九 上半年预计净利润1.98-2.43亿元实现同比扭亏[8] 技术突破与产品特性 - 航空电池具备"三高一快"特征:高安全(失效概率低于十亿分之一) 高能量密度(圆柱形态超320Wh/kg) 高功率(20%电量时支持12C放电) 快充(15分钟充至80%)[6][7] - 第二代航空电池采用双重半固态技术 适配固定翼 复合翼 多旋翼等不同构型电动飞机[7] - 通过DO311产品认证及AS9100D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成为行业首家完成适航取证企业[5][6] 合作伙伴与市场应用 - 为零重力飞机工业RX1E电动固定翼飞机独家供应电池系统 该机型为中国首款双座电动固定翼飞机 核心零部件100%国产化且已安全飞行超25000小时[1][3] - 与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合作供应RX4E飞机(中国首款四座电动飞机)电池系统 该研究院已研制10余款新能源通用飞机 累计飞行2.7万小时[4][5] - 客户群体包括大众 丰田 通用等跨国企业 一汽 上汽 广汽等国内车企 以及零跑等新势力企业[9] 行业背景与机遇 - 低空经济带来万亿级市场规模 电动航空器在农林牧渔 物流 文旅等领域商业化应用加速[2][3] - 航空电池能量密度需超300Wh/kg(车用电池普遍低于250Wh/kg) 2030年目标提升至500Wh/kg[7] - 航空领域对电池性能敏感度高而成本相对不敏感 为动力电池厂商提供避免"内卷"的新增长点[10][12] 研发与生产体系 - 形成以常熟为中心的研发制造运营一体化体系 集中式模式提升公司效率[9] - 2021年后新建产线具备更高生产效率 避免同行升级产线的高额投入[10] - 前身新中源丰田已供应300万台混动汽车电池 公司管理层具备福耀玻璃等汽车零部件行业背景[9]
航空电动化风起,正力新能抢做“空中生意”
经济观察网· 2025-08-22 12:54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于2023年提出"海陆空"战略,全面布局新能源汽车、航空器及船舶的动力电池应用场景 [4] - 航空电动化被视为公司实现"陆海空"零碳目标的关键环节,通过切入电动固定翼飞机和eVTOL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15] - 公司通过航空电池业务规避车规级电池行业的内卷竞争,重点提升技术、品质和品牌价值 [17] 技术突破与产品特性 - 航空动力电池具备"三高一快"特征:高安全(失效概率低于十亿分之一)、高能量密度(超320Wh/kg)、高功率(20%电量时支持12C放电)、快充(15分钟充至80%) [9][10] - 采用双重半固态技术的第二代航空电池于2025年推出,可适配固定翼、旋翼及倾转旋翼等多类航空器 [10] - 产品通过DO311认证及AS9100D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成为行业首家同时取得体系与产品双认证的企业 [9] 合作伙伴与市场应用 - 为零重力飞机工业的RX1E电动固定翼飞机(中国首款双座电动固定翼飞机)独家供应电池,该机型核心零部件100%国产化且累计安全飞行超25000小时 [5][6] - 与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合作,为其RX4E飞机(中国首款四座电动飞机)提供电池系统,该研究院已研制10余款新能源飞机且累计飞行2.7万小时 [6] - 通过战略合作为固定翼、旋翼飞机及eVTOL等航空器提供动力电池解决方案 [6]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低空经济催生万亿级市场规模,电动航空器在农林牧渔、物流、文旅等领域的商业化应用加速落地 [5] - 航空电池能量密度需超300Wh/kg(车用电池普遍低于250Wh/kg),且功率要求达12C(车用电池峰值约5C),技术门槛显著高于车规级电池 [10] - 目前全球可实现电池驱动飞机量产的企业极少,中国创业公司正推动100%国产化电动飞机发展 [5]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绩表现 - 公司2024年动力电池装车量达9.85GWh,市占率1.8%位列全国第九,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98亿-2.4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11] - 前身为2013年与丰田合资成立的新中源丰田,已供应300万台混动汽车电池,后通过收购塔菲尔电池正式进入动力电池制造领域 [11] - 核心团队具备汽车零部件行业背景(福耀玻璃),客户涵盖大众、丰田、通用、一汽、上汽、广汽及零跑等车企 [13][14] 产能与运营优势 - 采用以常熟为中心的集中式研发制造运营体系,区别于同行分布式布局,提升运营效率 [14] - 2021年新建产线具备更高生产效率,避免老旧产线升级改造的高额投入 [14]
正力新能陈继程:破解“内卷”更要“卷技术、卷价值”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0 14:12
公司战略与技术发展 - 正力新能于2025年8月18日在常熟总部召开航空动力电池系统适航取证与量产交付发布会 [1] - 公司从汽车动力电池领域向航空电池领域拓展 航空电池技术要求更高且研发可反哺汽车动力电池技术 [1] - 航空电池整体研发制造使车规级电池受益 航空级安全边界识别可应用于车规级电池 两者安全原则相辅相成 [2] 技术优势与产品特性 - 航空电池能量密度显著高于传统动力电池 大幅减轻电池重量并提升电动飞行器续航能力 [2] - 通过材料体系和电芯设计优化 兼顾高能量密度与高功率输出 解决传统电池能量密度与功率性能难以兼得的难题 [2] - 航空电池涉及更先进材料且安全要求更高 电动飞机轻量化设计经验可助力其他高端制造领域升级 [1] 行业应用与协同效应 - 电动航空以运营性质为主 对充电速度要求极高 需避免飞机等待充电情况 [2] - 电动航空发展与低空经济崛起紧密相连 安全高效可规模化的动力系统是低空经济落地核心前提 [2] - 电动飞机国产化经验可反哺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及轨道交通等行业 通过技术交叉融合带动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 [1]
汽车电池巨头涌入两轮车赛道 跨界能否降维打击
经济观察网· 2025-08-16 13:39
行业动态与竞争格局 - 国轩高科控股子公司合肥国轩吉泰美与庐江高新区签署小动力电池项目合作协议,计划进军电动两轮车等小动力市场,打造第三增长极 [2] -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已率先布局电动两轮车电池业务,宁德时代通过合资公司新能安与雅迪、小牛等品牌合作,比亚迪则发布两轮、三轮车电池产品并与台铃达成战略合作 [2][5] - 2025年1-7月,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151.72GWh(+34.5%)、82.19GWh(+37.25%)、18.18GWh(+104.26%) [3] 动力电池行业挑战 - 宁德时代2025年上半年动力电池系统毛利率为22.41%,较2024年同期下降4.49个百分点,十年间毛利率近乎"腰斩" [3] - 国轩高科2024年动力电池系统业务毛利率为15.14%,为各业务板块中最低 [3] - 全球锂电池产能利用率持续下滑,预计2026年仅为46%,行业面临产能结构性失调压力 [4] 电动两轮车市场机遇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动两轮车销量达3232.5万辆,同比增长29.5%,扭转2024年下滑11.6%的趋势 [6] - 新国标政策推动锂电池替代铅酸电池,预计2027年锂电两轮车出货量达2800万辆,渗透率逼近40% [7][8] - 钠电池在电动两轮车市场可能占据20%-30%份额,成为锂电池的补充技术路线 [8] 技术布局与市场策略 - 比亚迪计划将乘用车刀片电池技术移植至两轮车,循环寿命达3000次以上,并移植电动汽车级电池管理系统 [9] - 汽车电池企业需针对两轮车市场优化成本结构,降低冗余设计,并适应C端品牌认知差异 [10] - 低空经济成为新增长点,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等已布局航空动力电池领域 [11] 行业竞争格局 - 电动两轮车电池市场目前由天能(超40%份额)和超威(超30%份额)主导,形成双寡头格局 [9] - 汽车动力电池企业需重构商业模型,平衡技术优势与两轮车生态适应性 [9][10]
最年轻TOP10电池厂,如何打动大众和通用?
高工锂电· 2025-07-13 19:20
混动市场增长与正力新能的市场机遇 - 混动车型成为新能源增长的确定性入口,插电/增程将成为2025年动力电池产业最明确的结构性增量方向 [1][4] - 2025年以来合资品牌集体加速本土化,将插混与增程式技术作为"油电转型"的现实解法,包括上汽大众、广汽丰田、广汽本田、一汽丰田等 [4] - 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32.9万辆,渗透率46%,其中混合动力车型销量47.0万辆,1–6月累计销量252.1万辆,同比增长31.1% [7] - 预计2025年插混/增程会从去年40%的份额增加到50%左右 [7] 正力新能的业务进展与市场表现 - 2025年以来公司在上汽通用GL8陆尊PHEV、GL8陆尚PHEV实现独家定点,并中标大众上汽ID.ERA全尺寸增程SUV项目 [2] - 公司电芯和电池包产品在新势力品牌零跑首款全球化战略车型B10和广汽丰田铂智3X等项目中实现配套 [3] - 6月国内乘用车装机量1.3GWh,单月位列第6,1-6月累计装机量5.9GWh,位列第七 [5] - 连续两年跻身国内动力电池装机TOP10,2023年位列第10,市场份额1.10%,2024年位列第9,市场份额1.68% [19][20] 正力新能的技术与产品优势 - 公司早在2021年便针对混动场景独立开发产品战略,搭建面向混动车型应用的产品研发平台 [13] - PHEV/EREV电池循环寿命可达4000次,快充能力可在10分钟内将电量从30%提升至80% [16] - 电池包能量密度达130Wh/kg,成组效率73%,外部结构件耐久性达国标的近10倍标准 [16] - 超宽温域热管理系统支持-35℃至60℃环境下的使用,实现"热失控永不起火"的高安全目标 [16] 客户结构与配套能力 - 客户覆盖新势力、国际合资车企和主流自主品牌,包括零跑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广汽集团、一汽集团等 [20][21] - 在与上汽通用的合作中同时配套GL8陆尊PHEV、GL8陆尚PHEV等中高端新能源MPV项目以及五菱BEV平台 [23] - 在零跑汽车"电池包自研、电芯外采"模式下,公司的高性能BEV电芯进入其核心产品平台 [22] 战略布局与未来发展 - 公司登陆香港交易所,IPO募资净额的80%(约7.5亿港元)投入产能建设 [28] - 江苏常熟的银河B区25GWh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100亿元,一期预计2025年四季度投产,计划到2026年将产能翻倍至50.5GWh [28] - "LISA"全场景战略覆盖陆地、海洋、天空三大维度,陆地领域延续混动技术优势,天空领域推出能量密度320Wh/kg的航空电池 [29][30] - 采用"5-3-1"研发策略(5年材料研究、3年技术平台、1年量产产品),结合高柔性产线确保多场景高效响应 [31]
重大突破!天成自控牵手川渝头部eVTOL制造商,eVTOL座椅业务再下一城
全景网· 2025-06-06 08:53
公司业务进展 - 天成自控全资子公司天成航空eVTOL座椅业务已获国内川渝地区某头部低空整机厂商订单,将为该客户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抗坠撞座椅项目进行产品开发研制、适航审定并供货,标志着公司eVTOL座椅业务进入实质落地阶段 [1] - 公司航空座椅产品已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和美国航空管理局(FAA)的适航认证,子公司Acro Aircraft Seating Limited是波音和空客的合格供应商 [1] - 公司在碳纤维及铝合金复合材料航空座椅产品方面具备国际领先的竞争优势,具有丰富的适航取证经验 [1] - 公司与峰飞航空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将围绕eVTOL零部件及材料在技术研发和产品量产等方面开展合作 [2] - 公司控股子公司广东天成与广东高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eVTOL零部件及材料开展合作 [3] 行业发展趋势 - 国家大力支持低空经济发展,技术突破与政策红利叠加,城市交通、物流、应急救援等场景正加速重构 [2] - 以eVTOL为核心的"飞行汽车"赛道成为全球航空与交通领域的新焦点,吉利、小鹏、广汽等头部车企纷纷布局 [2] - 据预测,2023年全球飞行汽车市场规模为5.52亿美元,预计将从2024年的22.06亿美元增长到2040年的1.53万亿美元,2024-2040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50.5% [2] - 峰飞航空与宁德时代合作研发eVTOL航空电池,宁德时代将独家投资数亿美元 [3] - 广汽集团孵化的飞行汽车品牌高域GOVY推出两款飞行汽车,其中多旋翼飞行汽车GOVY AirCar已启动适航认证 [3] 公司订单情况 - 公司获国内头部车企两个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定点,预计分别于2025年9月和2025年10月开始量产,项目周期分别为2年和5年,合计配套乘用车总量约21.58万辆 [4] - 子公司郑州天成成为国内知名车企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定点供应商,项目预计2025年10月开始量产,配套乘用车总量7.56万辆 [4] - 公司被确定为知名合资车企乘用车座椅核心零部件定点供应商,项目于2025年12月量产,预计配套乘用车43.35万辆 [4] - 公司接连获得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定点,项目分别预计于2025年1月、2026年1月、2025年6月量产,分别配套乘用车5万辆、50万辆、45万辆 [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39亿元,同比增长46.74%;归母净利润2091.93万元,同比增长108.77% [5] - 公司现金流健康稳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519.12万元,同比增长207.20% [5] 公司发展前景 -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为业绩持续增长提供坚实保障 [5] -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持续繁荣、全球航空业强势复苏以及低空经济异军突起,公司有望凭借在座椅制造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迎来广阔市场发展空间 [5]
曹德旺胞妹带“动力电池制造商”正力新能上市 董事长曹芳:在福耀玻璃工作近40年获得的经验可以用于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15 11:07
公司上市及背景 - 正力新能于4月14日在港交所上市,股票代码HK03677,发行价8.27港元,共发行1.22亿股股份,首日收盘价8.39港元,微涨1.45% [1][4] - 公司是江苏省常熟市独角兽第一股,市值210.46亿港元,董事长曹芳为福耀玻璃创始人曹德旺胞妹,总经理陈继程也曾长期效力于福耀玻璃 [1] - 曹德旺通过福建耀华有限投资公司间接持有正力新能股份,并给予资金支持 [1] 业务及市场表现 - 公司业务涵盖动力电池、储能电池、船舶电池、航空电池等多个领域,成立于2019年 [6] - 2024年扭亏为盈,净利润9101.4万元,此前2021-2023年分别亏损4.02亿元、17.20亿元、5.90亿元 [7] - 2021-2024年收入分别为14.99亿元、32.90亿元、41.62亿元及51.30亿元 [7] - 在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中市占率1.8%,行业前十制造商占总装机量95.3% [8] 产能及技术 - 公司产能供不应求,产线从去年第四季度至今持续运转,已获得定点项目需求远高于现有产能 [7] - 前期亏损主要因大量技术研发投入、产能扩张支出、历史产品组合和定价策略等因素 [7] 国际化战略 - 计划开拓国际市场,目前95%业务在国内,出口占比仍低 [5] - 通过与国内主机厂合作将电池搭载到出口车型实现海外拓展,已向德国主机厂直接供货电池极片,向法国公司出口钠离子电池 [5] - 通过上汽通用五菱部分车型出口印度尼西亚和印度,通过零跑汽车出口欧盟市场 [5] - 海外建厂将基于市场驱动和订单驱动原则,暂不考虑主动建厂 [5]
曹德旺胞妹,港交所敲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4 22:41
公司上市及市场表现 - 正力新能于4月14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公开发售1.215亿股股份,每股定价8.27港元,净筹资金近10亿港元 [2] - 上市首日股价表现稳健,早盘高开2.3%,全天报收8.39港元/股,微涨1.45%,最新市值210亿港元 [2] - 公司发行价对应市值约208亿港元,显著低于宁德时代,与瑞浦兰钧225亿港元市值基本持平,略低于中创新航285亿港元市值 [11] 公司背景及管理层 - 创始人曹芳为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胞妹,曾掌舵福耀玻璃销售及管理业务 [4] - 联合创始人陈继程曾任福耀玻璃董事兼副总经理,两人于2016年共同二次创业切入动力电池赛道 [4] - 公司实控人为曹芳、陈继程,两人共同拥有64.6%股份,曹德旺全资拥有的三益发展有限公司持有约2.52%股份 [14] 业务及客户情况 - 公司专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航空电池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4] - 通过深度绑定一汽红旗、广汽传祺、零跑汽车等龙头企业实现市场份额攀升 [4] - 2021-2024年公司来自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89.1%、90.4%、77.8%及86.7% [4] - 2022年11月停止向威马汽车交付三元锂电池产品,导致三元锂电池销量从2022年2.9GWh降至2023年1.5GWh,销售收入从26.29亿元减少至14.48亿元 [5] 财务表现及产能规划 - 2021-2023年分别亏损4.02亿元、17.20亿元和5.90亿元,三年合计亏损27.12亿元 [6] - 2024年扭亏实现净利润9101万元 [6] - 当前产能25.5GWh,计划到2026年实现产能翻倍达50.5GWh [6] - IPO募资约9.275亿港元中80%用于扩产 [6] 行业趋势及竞争格局 - 动力电池行业头部集中度较高,公司作为新晋玩家市场份额不高 [4] - 新能源企业正集体奔赴港股上市,正力新能是继中创新航和瑞浦兰钧之后第三家登陆港股的排名前十动力电池公司 [11] - 宁德时代和储能电池头部海辰储能也正冲刺港交所上市 [11] - 公司正在电动航空、储能、下一代电池技术(如固态、大圆柱、钠离子)等领域进行前瞻性布局 [9] 估值及资本运作 - 公司2024年PS为3.8倍,显著高于中创新航1.1倍、瑞浦兰钧1.26倍和天能动力0.09倍 [12] - 上市前经历2轮融资和1次股权转让,创始人通过股权套现获得现金流 [14] - 引入江苏国企混改基金、苏州高端装备基金等基石投资者,为上市后提供短期价格支撑 [14]
锂电企业竞速港股IPO!正力新能H股敲钟,曹德旺家族再添上市平台
北京商报· 2025-04-14 20:54
港股锂电行业上市热潮 - 今年以来港股上市热潮持续,锂电行业多家企业排队IPO,受A股IPO收紧及企业全球化战略推动 [1] - 正力新能4月14日登陆港股,首日收涨1.45%,市值达210.5亿港元,创始人曹芳为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胞妹 [1][3] - 港股锂电市场形成"三巨头"格局:中创新航(2022年上市)、瑞浦兰钧(2023年上市)及正力新能,2024年三家公司装机量分别为36.5GWh、12.1GWh、9.9GWh,市占率6.6%、2.2%、1.8% [7] 正力新能经营与股权结构 - 公司成立于2019年,主营动力/储能/航空锂电池,2021-2024年营收分别为14.99亿、32.9亿、41.62亿、51.3亿元,2024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9101.4万元(前三年亏损4.02亿、17.2亿、5.9亿) [3] - 实控人为曹芳及陈继程一致行动人,二人曾分别任福耀玻璃副总经理/董事(曹芳1987-2014年在职)及执行董事/副总经理(陈继程2003-2016年在职) [3][5] - 关联企业福耀玻璃(曹德旺控股)主营汽车安全玻璃,截至4月14日市值1412亿元 [4] 锂电企业港股IPO动态 - 宁德时代香港上市聆讯已通过初审,A股市值9864亿元(4月14日收盘价224元/股),或成港股近年最大IPO [10][11] - 海辰储能拟直接赴港上市,2022-2024年营收36.15亿、102.02亿、129.17亿元,2024年净利润2.59亿元(前两年亏损17.7亿、19.63亿),有望成"港股储能第一股" [12] - 先导智能、中伟股份、格林美等筹划"A+H"布局,金晟新能源等亦计划赴港上市 [9] 行业竞争格局与专家观点 - 锂电行业呈寡头竞争与多元并存态势,头部企业占据技术/规模优势,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差异化竞争 [8] - 专家指出港股或成中腰部锂电企业"价值发现地",但投资者更关注盈利能力和成熟度而非概念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