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端制造

搜索文档
宏观经济点评:PPI同比增速回升或因输入性与地产链基数回落
开源证券· 2025-09-10 20:01
8月通胀数据表现 - 8月CPI同比-0.4%,较前值0%下降0.4个百分点,低于预期-0.2%[1][13][14] - 8月PPI同比-2.9%,较前值-3.6%回升0.7个百分点,符合预期-2.9%[1][5][13] CPI结构分析 - 食品CPI环比+0.5%,较前值上升0.7个百分点,鲜菜价格环比大幅上涨8.5%[3][15] - 核心CPI环比0%,连续五个月高于季节性水平,但仅超出0.03个百分点[4][19] - 服务CPI环比弱于季节性0.05个百分点,租赁房租和旅游表现较差[4][19] PPI驱动因素 - 输入性因素(石油化工、有色等)对PPI同比拖累减少0.9个百分点[5][28] - 地产链对PPI同比拖累减少0.5个百分点[5][28] - 煤炭、中高端制造拖累分别保持0.5个百分点[5][28] 未来通胀预测 - 预计9月CPI环比0.2%,同比-0.2%,三季度可能是全年低点[6][29] - 预计9月PPI环比持平,同比继续回升,全年均值预计在-2%至-3%区间[6][32] - 2025年全年CPI同比预计在0%左右[6][29]
恒生科技指数6月9日起正式将比亚迪股份纳入成分股,成功集齐“科技七巨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9 09:34
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调整 - 比亚迪股份于6月9日被纳入恒生科技指数 权重8% 阅文集团被剔除 成分股数量维持30只 [1] - 调整后指数集齐"科技七巨头":小米集团、联想集团、比亚迪股份、中芯国际、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美团 [1] 中国科技核心资产对标 -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美股"科技七巨头"为苹果、谷歌、亚马逊、微软、Meta、特斯拉、英伟达 以业绩增长和创新能力成为核心资产 [1] - 中国对标企业为小米、联想、比亚迪、中芯国际、阿里巴巴、腾讯、美团 被视为中国科技核心资产 [1] 科技板块投资价值 - 国泰君安国际认为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是中国经济增长和港股上涨新动能 [1] - 互联网、芯片硬件和中高端制造等科技巨头有望在AI科技发展中持续获益 科技板块盈利增长确定性更高 [1] - 逢低加大配置科技相关行业是获得超额收益的关键 [1] 恒生科技指数ETF特征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在A股同赛道ETF中规模与流动性领先 支持T+0交易 [2] - 指数兼具硬科技与新消费属性:硬科技方面代表中国AI核心资产 成分股覆盖AI产业链上中下游 [2] - 新消费方面超一半权重集中于电商零售、汽车、家电、消费电子、旅游等可选消费板块 包含蔚小理、小米、联想、携程、同程、海尔、美的等企业 [2]
国泰海通|海外策略:恒生科技牛——2025年下半年港股策略展望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5-28 23:01
历史行情主导产业 - 2005-2007年地产链成为牛市主导产业 [1] - 2012-2015年科创浪潮引领牛市开启 [1] - 2019-2021年新能源成为牛市主线 [1] - 当前新旧动能转换中 AI产业周期或引领港股向上 [1] AI产业与港股科技基本面 - 港股科技凭借稀缺龙头标的更受益于AI产业变革 [2] - 港股龙头互联网企业资本开支和云业务收入同步强劲增长 [2] - 当前恒生科技估值处于历史偏低水平 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 - 2025年港股科技板块盈利增长有较强确定性 [2] - AI产业催化下恒生科技ROE有改善空间 将带动估值抬升 [2] 港股资金面动态 - 中国在全球经济和资本市场占比接近20% 但外资对中国权益资产配置比例明显低配 [3] - 前期外资持续流出港股市场 占比持续下滑 但边际上或将改善 [3] - 南向资金加速流入港股 2025Q1南下资金规模创新高主要由机构推动 [3] - 未来机构增量资金有望借道港股通进一步流入 [3] 下半年港股展望 - 国际对比视角下港股估值仍偏低 [3] - 短期中美贸易谈判不确定性或扰动港股风险偏好 [3] - 国内政策发力驱动基本面修复 叠加资金面改善 港股下半年或将向上 [3] - 恒生科技板块云集稀缺优质资产 更值得重视 [3] - 可关注受益于AI应用的互联网巨头及硬科技、中高端制造领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