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机器人

搜索文档
方正证券:T链机器人密集催化期来临 关注核心零部件产业催化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10:08
核心观点 - 特斯拉公布包含1200万辆电动车和100万台人工智能机器人的销售目标等12项运营目标 叠加FSD与汽车板块复苏 产业链国产供应商将迎来实质性利好 [1][2] - 特斯拉机器人+车+FSD三重共振催化 叠加汽车板块Beta复苏 T链有望成为强势主线 [1][4] 特斯拉运营目标 - 特斯拉为马斯克设计10年期薪酬方案 包含实现12项运营目标 包括销售1200万辆电动车和100万个人工智能机器人 [2] - 其他目标包括注册并运营100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 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订购量达到1000万 公司调整后收益增加20余倍至4000亿美元 [2] 机器人行业催化事件 - 9月16日马斯克计划对A15芯片设计进行技术评估 下周召开关于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系统 擎天柱机器人 车辆产量的会议 [3] - 特斯拉9月15日启动为期两周的在华供应商审厂 为Gen3机器人方案定型和明年量产做最后确认 [3] - 特斯拉Optimus GEN3最快将于10月推出 预计2026年初进入量产 [3] - 奇瑞旗下墨甲机器人10月预计发布相关产品并开启招商 [3] - 小鹏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预计10月24日在小鹏科技日展示 预计2026H2实现量产 [3] - 英伟达与富士康联合打造的机器人有望在11月鸿海科技日亮相 [3] - 宇树科技预计2025Q4提交IPO申请 [3] 特斯拉业务进展 - Model YL订单表现超预期 自8月上市到9月3日(上市16天)订单数累计达到12万辆 10月销量或突破4万辆 [4] - 2025Q4特斯拉机器人G3将迎来发布预热 重点关注G3机器人定点变化方向 [4] 汽车行业环境 - 汽车行业进入年末向上拐点 金九银十传统旺季到来 旺季抢装助力销量向上 四季度有望迎来明显beta修复 [4] - 政策端确立行业底部 工信部等八部门提出2025年实现汽车销量3230万辆(同比+3%) 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同比+20%) [4] - 反内卷下零部件环节有望受益 驱动板块进入强势表现阶段 [4] 投资关注方向 - 重点关注T链龙头 低估值与产业进度超预期的重点公司 [5] - 具体包括均胜电子 旭升集团 银轮股份 德昌电机控股 恒立液压 拓普集团 三花智控 模塑科技 爱柯迪 嵘泰股份 浙江荣泰 [5]
哈啰Robotaxi获阿里巴巴战略投资;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估值达到390亿美元丨数智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07:19
阿里巴巴战略投资哈啰Robotaxi - 阿里巴巴集团对哈啰旗下Robotaxi业务进行战略投资 双方将基于实际运营场景开展全面合作 重点打造低成本 高安全 高可靠 高可用的智能驾驶技术 [1] - 合作内容包括共建视觉 语音 语言等基础大模型及智能座舱等垂直领域专用模型 并共同探索世界模型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创新应用 [1] - 阿里巴巴为哈啰提供资本背书 阿里云算力 AI技术及生态资源 推动智能驾驶大模型快速迭代和商业化落地 [1] Figure人形机器人融资进展 - Figure完成C轮融资 获得超10亿美元承诺资本 投后估值达390亿美元 [2] - 融资由Parkway Venture Capital领投 博枫 英伟达 麦格理资本 英特尔资本 Salesforce等机构参投 [2] - 资金将加速通用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于现实环境的进程 [2] 华为2035年算力技术预测 - 预计2035年全社会算力总量将增长10万倍 催生新型计算全面兴起 [3] - AGI将成为未来十年最具变革性的驱动力量 AI智能体将从执行工具演进为决策伙伴 [3] - 通信网络连接对象将从90亿人扩展到9000亿智能体 实现移动互联网向智能体互联网跃迁 [3] - 人机交互方式从图形界面转向自然语言 并向融合人类五感的多模态交互演进 [3]
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新一轮融资金额超10亿美元,投后估值390亿美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22:04
融资情况 - 人工智能机器人公司Figure完成C轮融资 获得超10亿美元承诺资本[1] - 公司投后估值达到390亿美元[1] - 本轮融资由Parkway Venture Capital领投 博枫 英伟达 麦格理资本 英特尔资本 Salesforce等公司参投[1] 资金用途 - 融资资金将加速通用人形机器人在现实环境中的大规模应用进程[1] 行业动态 - 人工智能机器人行业获得包括芯片巨头英伟达和英特尔 资产管理公司博枫 以及软件公司Salesforce等多领域头部企业的战略投资[1]
建筑领军者联手机器人新锐 宏润建设加码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
全景网· 2025-09-11 13:15
战略合作 - 宏润建设与矩阵超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开拓人形机器人研发、制造与商业化应用 [1] - 宏润建设战略投资矩阵超智 双方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 专注于人形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和商业化应用 [1] - 合作体现传统建筑行业巨头与人工智能领域新锐的深度融合 为人形机器人技术的产业化落地提供新想象空间 [1] 宏润建设背景 - 公司成立于1994年 2006年在深交所上市 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 - 在建筑工程、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等领域拥有雄厚实力 是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力量 [2] - 在盾构施工技术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是国内最早研发和应用盾构换刀机器人的企业之一 [2] 矩阵超智技术 - 公司成立于2024年 创始团队来自特斯拉、英伟达、OpenAI等全球顶尖科技企业 [3] - 在2025年7月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首次公开展示Matrix-1人形机器人 [3] - Matrix-1身高180厘米 具备双足拟人步态和22自由度灵巧手 采用完整的大脑-小脑-本体闭环操作系统 [3] 产业政策与协同 - 工信部等部门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实现人形机器人批量生产的目标 [4] - 宏润建设带来资本实力、产业场景和宣城高新产业基地的生产落地能力 [4] - 矩阵超智贡献先进的技术积累和研发能力 [4] 技术开发与实施 - 合资公司将在伺服电机、灵巧手、人工智能算法、轻量化材料和人机交互系统等关键技术领域进行深度二次开发 [4] - 初期聚焦特定应用场景的技术适配和产品优化 [4] - 中期目标在3-5个重点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长期着眼于打造完整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 [4] 应用场景与基础设施 - 宏润建设在城市建设领域的积累为人形机器人提供广泛的验证和应用场景资源 [5] - 位于上海大零号湾的宏润科创中心总建筑面积约7.1万平方米 预计今年年底竣工 [5] - 科创中心将聚焦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构建前沿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 [5]
诺科达科技附属拟与Mach 1 Group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展开合作
智通财经· 2025-08-25 18:28
战略合作 - 公司附属公司诺科达智驾与马来西亚Mach1AI Robotics&Automation SDN BHD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1] - 双方将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展开合作 计划推动相关技术在马来西亚及东南亚市场应用落地 [1] - 合作标志公司加快全球化战略实施步伐 实现本地及全球市场双轮驱动 [1] 合作内容 - 双方将共同推动基于AI RaaS综合解决方案的政府及商业合作 [1] - 计划促进区域生态链建设 拓展机场医院酒店等多场景应用 [1] - 在产品服务和综合解决方案方面深化协作 建立深度合作伙伴关系 [1] 合作基础与前景 - 双方在AI机器人产业方向愿景高度契合 [1] - 合作将结合各自在AI机器人及自动化解决方案领域的优势 [1] - 共同拓展马来西亚及东南亚市场的业务布局及多元化业务场景 [1]
诺科达科技(00519) - 自愿公告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推进国际化业务发展
2025-08-25 17:37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5年8月12日诺科达智驾与Mach 1 Group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2] - 双方将在马来西亚及东南亚市场推动AI机器人技术应用及落地[2] - 双方计划在马来西亚推动基于AI RaaS综合解决方案的政府及商业合作[4] 其他新策略 - 双方将结合优势拓展马来西亚及东南亚市场业务布局[3] - 双方将深化AI机器人产品、服务和综合解决方案协作[4] 人员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25日,吴瞻明和吴涛为执行董事[7] - 截至2025年8月25日,陈建强为非执行董事[7] - 截至2025年8月25日,姜鹏志、杨叶和曾凤珠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
创新大生态时代,中国银行业开始计算“知本ROI”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4-24 20:19
金融范式创新 - 浙商银行2016年创新推出全国首个"人才银行",以人才价值而非实物资产作为信用锚点,已服务4000余名高层次人才,提供融资余额超300亿元[3][6] - "人才银行"产品设计弱化传统财务指标,依据人才价值、政府认可度及企业潜力评估,提供最高3000万元信用支持[6] - 2024年升级为"善科陪伴计划",从人员、场景、产品、生态四个维度构建更全面的科技企业服务网络[3][5] 科技企业服务案例 - 孚宝智能年均增速达300%,浙商银行通过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及善融资产池解决其轻资产融资难题[9][10] - 和利时卡优倍2024年营收突破2.5亿元,获2500万元授信支持知识产权证券化,并配套保函和票据服务[13][15] - 阳明工研院孵化企业已有17家成为规上企业,浙商银行对产业链成员企业批复最高6亿元综合授信[18][22] 特色化服务模式 - 针对半导体产业链企业,提供厂房建设、股权激励、并购回购等阶段性定制化产品[23][24] - 建立线上审批模型与线下尽调结合的风控体系,基于实控人团队及技术成果快速评估价值[11] - 通过"四链融合"生态构建,联合政府、创投、科研机构形成科技金融服务闭环[5][29] 战略定位与行业影响 - 金融角色从资金搬运工转变为创新生态构建者,推动科技与金融"双向奔赴"[28][31] - "善本金融"理念将社会价值嵌入商业逻辑,长期陪伴企业成长周期[29][30] - 在杭州创新生态中发挥"光合作用",通过资源配置放大城市创新能力[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