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服务软件
icon
搜索文档
AI来了,岗位会消失吗?听听4位实战家怎么说
虎嗅· 2025-09-03 14:06
过去一年,AI从"技术前沿"迅速走向"企业现场"。 从简历筛选到市场分析,从会议纪要到员工培训,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尝试让AI工具进入组织的日常运转。效率的确提升了——招聘筛选速度加快,培训成 本下降,跨部门沟通更为顺畅。 但与此同时,新的问题也摆在管理者面前: 部门边界被打破,却加剧了协同摩擦,比如边界更模糊、员工职责重叠了; 单个人效提升,但组织整体成本并未同步下降; AI"数字员工"上岗了,但信任与文化却需要重新建立。 这场关于效率、边界、人才与文化的讨论,正成为当下中国企业管理的焦点。 8月22 日,在由虎嗅智库联合万科举办的「AI Agent 带来的组织范式大变革」主题沙龙上,来自猎聘、飞书、浪潮HCM、用友企业的嘉宾围绕"岗位重 构""组织协同""人才价值重塑"等议题,依次分享了他们在一线的思考与实践,并与参会者共同开展了一场关于未来组织形态的深度共创。 超级个体诞生,组织边界模糊化 同道猎聘集团北京大区总经理赵光鹏首先从数据切入:"猎聘拥有1亿C端注册人才、143万家雇主、21万猎头顾问,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据资产库。AI最 大的价值,就是把这些数据重新'活化'起来。" 4 300 10 tori ...
宇树科技将发布新款人形机器人;字节跳动辟谣:与芯原股份无AI芯片相关合作|数智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07:17
宇树科技新产品发布 - 宇树科技将于近期发布新款人形机器人 身高1.8米并配备31个自由度 [1] - 公司此前已推出G1/H1/R1三款人形机器人 其中R1型号售价3.99万元起 配备26个关节且整机重量约25kg [1] - 新款机器人自由度配置为6×2+3+7×2+2 较R1型号的26个关节有所提升 [1] 字节跳动业务合作声明 - 字节跳动明确否认与芯原股份存在AI芯片相关合作 辟谣业内关于双方联手设计AI算力芯片的传闻 [2] - 公司通过相关负责人直接回应市场传闻 表明其战略布局立场 [2] 企业微信业务数据更新 - 企业微信5.0版本正式发布 新增智能搜索/智能总结/智能机器人三大AI核心功能 [3] - 平台已接入超过1400万家企业与组织 日均服务微信用户数超7.5亿 [3] - 腾讯公司副总裁黄铁鸣披露最新运营数据 显示平台规模化应用成效 [3]
赛诺贝斯首发GaaS:“增长即服务” 重构企服价值,启增长联营新局
中国SaaS行业现状 - 2025年中国企业级软件市场经历寒冬,多家上市SaaS公司业绩预告显示行业性亏损持续扩大,资本市场用"99%亏损"定义当前生态 [1] - 头部SaaS厂商平均销售毛利率维持在55%左右,但销售与研发费用率合计突破65%,盈利空间被彻底吞噬 [1] - 经济下行压力导致企业预算削减、投资谨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GDP增长达5.3%,但工业产出增长伴随PPI连续33个月下滑,消费增长与CPI在通缩边缘徘徊 [1] - 制造业PMI从3月的50.5%高位跌至6月荣枯线下方,企业账款拖欠问题突出,产能利用率持续走低 [1] 传统SaaS在中国水土不服的原因 - 价值错位:传统SaaS以软件功能完备性为核心价值指标,而企业客户核心诉求是业务指标改善(KPI Improvement),导致续费率崩塌 [2] - 责任割裂:"销售签单-实施交付-客户成功"的流水线作业导致跨部门协作成本占营收比高达15%,远高于国际同行(<5%) [3] - 成本癌变:行业平均获客成本(CAC)占首年合同金额(ACV)的130%,客户生命周期价值(CLTV)持续低于CAC [4] GaaS模式的创新与特点 - GaaS(Growth-as-a-Service)将交付物从"软件功能"升维至"增长结果",重新定义企服本质 [5] - 价值锚点重构:建立以客户业务KPI达成度为核心的新价值标尺,如线索转化率提升、销售周期缩短、客户流失率下降 [7] - 责任体系再造:打破销售-实施-成功的职能壁垒,组建跨职能增长小组,服务商角色从"工具提供者"转型为"增长责任共担者" [7] - 交易模式进化:基础收费模型转向"基础服务费 + 增量价值分成",将服务商收益与客户业务增长深度绑定 [7] GaaS的落地框架(GROWTH引擎) - G(Goal-Alignment)目标对齐体系:与客户共同拆解核心业务瓶颈,确立可测量的关键增长指标 [10] - R(Realtime-Integration)实时整合基座:无缝接入CRM、ERP、SCM等系统,构建统一业务数据视图 [10] - O(Orchestration)智能调度中枢:基于增长目标动态调度技术工具、运营团队、行业专家资源 [10] - W(Workflow-Embedding)流程嵌入式服务:增长团队与客户销售/市场部门协同作战,建立月度业务复盘会制度 [10] - T(Technology-Stack)模块化技术栈:提供数据洞察引擎、预测模型、自动化工作流等即插即用模块 [10] - H(Human-AI Synergy)人机协同网络:机器学习模型预判客户流失风险,行业顾问提供战略洞察 [11][12] GaaS面临的挑战 - 规模化悖论:深度定制服务与规模化扩张如何平衡 [13] - 能力鸿沟:同时精通技术、数据、垂直行业与增长策略的"增长工程师"极度稀缺 [13] - 信任机制:如何建立公平透明的效果评估体系 [14] - 风险管控:效果对赌可能引发服务商系统性风险 [14]
云学堂上涨5.31%,报0.822美元/股,总市值4935.20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7-30 00:36
股价表现 - 7月30日盘中上涨5.31%至0.822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1.71万美元 [1] - 总市值达4935.20万美元 [1] 财务数据 - 2024年收入总额3.31亿人民币同比减少21.89% [1] - 归母净利润-9175.3万人民币但同比增长58.38% [1] 公司背景 - 2017年1月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 [1] - 2021年6月更名为云学堂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1] - 通过VIE结构在中国运营企业学习SaaS平台 [1] 业务模式 - 采用软件与内容结合的创新SaaS模式 [1] - 主要协助企业客户实现学习数字化转型 [1] - 主营业务及市场集中于中国地区 [1]
云学堂上涨14.09%,报0.89美元/股,总市值5346.72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7-29 23:15
股价表现 - 7月29日盘中上涨14.09%至0.89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2668.0美元 [1] - 总市值5346.72万美元 [1] 财务数据 - 2024年收入总额3.31亿人民币同比减少21.89% [1] - 归母净利润-9175.3万人民币但同比增长58.38% [1] 公司背景 - 2017年1月注册于开曼群岛 原名为unicentcentury Group Holding Limited [1] - 2021年6月更名为云学堂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1] - 通过子公司及VIE结构运营 主要市场在中国 [1] 业务模式 - 采用SaaS模式结合软件与内容 [1] - 专注于企业学习数字化转型服务 [1]
用友网络赴港 IPO:是救命稻草还是背水一战?
搜狐财经· 2025-07-22 14:40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收35.6亿元至36.4亿元,同比下降4.3%至6.4% [3]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亏损9.25亿元至10.25亿元 [3] - 2023年首次亏损9.33亿元,2024年亏损扩大至20.7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亏损7.36亿元,同比下滑62.41% [3] - 市值从2020年1800亿元峰值跌至487亿元 [3] 云服务业务 - 云服务收入占比从2021年不足60%增至2024年75%,但营收增速从2021年55.5%降至2024年-3.4% [4] - 毛利率2025年一季度跌破40%,落后于SAP和金蝶国际 [4] - 与金蝶国际差距缩小,2020年至2024年营收差距从51.7亿元缩至25.97亿元 [4] - 云服务陷入定制化陷阱,研发投入难以规模化复用 [4] 现金流与融资 - 2025年一季度流动负债增长11.80%至114.4亿元,短期债务近65亿元 [5] - 账上现金流下降29.66%至28.89亿元,不足以覆盖流动负债 [5] - 2025年6月27日递交港股招股书,寻求外部输血 [5] 管理层与组织 - 2019年以来总裁职位频繁更换,2025年4月王文京再度兼任 [6] - 2024年裁员3666人,2025年一季度裁员1689人,两年合计超5000人 [6] - 2024年离职补偿金增加1.42亿元,管理费用反升10.14% [6] 市场竞争 - SAP通过RISE方案蚕食客户,华为MetaERP冲击大型国企市场 [7] - 金蝶国际云服务营收2024年增长13.4%,续费率92%-97% [4][7] - 中小企业市场IT预算减少,价格战加剧 [7] 转型与挑战 - 2015年更名“用友网络”后持续投入AI和云服务,但技术未有效提升销售能力 [6] - 巨额销售费用仍是营收增长主要驱动,AI技术商业化未充分显现 [6] - 港股IPO或缓解短期债务,但需稳定管理层并优化云服务商业化 [8]
一大批企业递表,要去香港二次IPO
搜狐财经· 2025-05-06 09:09
香港二次IPO热潮 - 香港成为全球资本避风港 尤其在中美金融战背景下 吸引大量资本流入[3][6] - 2024-2025年赴港二次IPO企业络绎不绝 包括美的、顺丰、蜜雪冰城等知名企业[7][8][12] - 30多家企业已确定或计划赴港二次上市 涵盖新能源、半导体、生物科技等多个领域[12][14][15] 重点企业案例 - 美的集团2024年9月赴港上市 募资超300亿港元 成为当年港股最大IPO[10] - 顺丰控股2024年11月港股挂牌 募资58.31亿港元 为当年第二大IPO[12] - 蜜雪冰城2025年2月启动招股 定价202.5港元/股 计划集资34.5亿港元[12] - 宁德时代拟募资至少390亿港元 有望成为香港四年来最大IPO[14] 市场表现 - 经纬天地2024年全年涨幅达542% 广联科技控股涨526.6% 老铺黄金涨495.56%[15][16] - 2024年港交所新上市公司破发率高达53.5% 天津建发全年累计跌幅86.6%[18][19] 行业分布 - 新能源领域:宁德时代、中伟股份、先导智能等[14] - 半导体领域:紫光股份、天岳先进、江波龙等[14][15] - 生物科技:迈威生物[15] - 消费领域:蜜雪冰城、安井食品等[12][15] 上市动机 - 拓展融资渠道 如用友网络因业绩承压寻求转型[14] - 推进全球化战略 如三一重工、玲珑轮胎等[14] - 提升国际影响力 如紫光股份巩固AI领域优势[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