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池

搜索文档
地区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经济日报· 2025-08-02 05:58
向新求变 今年以来,"两重""两新"等政策加力扩围,各地紧抓机遇强化落实,推动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成效,内 需潜力加快释放。在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上半年,北京市企业技术改造和产能升级步伐加快,反映企 业扩大生产能力的设备购置投资增长9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8.2%,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在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支持下,浙江省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照相器材、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家 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手机等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均在60%以上。湖北省限上家用 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零售额分别增长30.8%、63%,分别比一季度加快9.7个、36.7个百分点。 工业稳则经济稳。今年上半年,31个省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全部实现了同比增长,其中,福建、安徽、河 南、湖南实现8%以上的增长;8个工业大省利润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河南、湖南、湖北、江 苏实现两位数增长。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新产业、新业 态较快发展。 在东部地区,浙江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明显快于规上企业,其中,算力服务、数据服 务、算法模型、智能终端营收均保持两位数增长。福建省 ...
还有哪些政策可以期待?
2025-07-25 08:52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雅江集团、制造业、资本市场、消费市场、低空经济、海洋经济、银发经济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政策方向** - 下半年稳增长政策预期降低,结构性政策成重点,聚焦高质量发展及“两重两新”领域,对资本市场投资方向有指导意义[1][2] - 未来经济政策围绕高质量发展,侧重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内需市场建设是关键,推动制造业升级和人力资本投资[1][3] - “投资于人”成重点,加大教育、健康、就业和养老等民生领域投入,育儿补贴、税收减负等政策将深化,提升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潜力[1][14] 2. **重大项目影响** - 雅江集团及水电站对GDP拉动有限,每年1200亿人民币投资对GDP拉动不足0.1%,重大工程更多基于国家战略和重点领域能力建设,应从产业升级角度理解其重要性[1][6] - “两重两新”战略中,“两重”项目关系国家安全领域建设,“两新”使中国设备更新投资速度加快,今年上半年达17%左右,对推动中国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21][22] 3. **全球经济格局与中美关系** -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促使中国更注重国内市场和内需循环,推动新旧经济交替和新兴产业崛起,加大制造业升级和人力资本投入[1][7] - 中美贸易争端预计缓和,双方有谈判需求,关税战影响已钝化,但需关注8月12日关税暂缓期结束后的变化[1][9] 4. **城市更新** - 2025年城市更新强调存量提质、韧性安全和数字治理,涵盖建筑节能、地下管网等综合性工程,产业链长,带动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1][13] 5. **行业情况** - 制造业亏损面较大,总体及部分行业亏损比例在27% - 34%之间,2024年底一些重点行业亏损面与2023年基本持平,比2019年显著扩大,需减少低水平重复竞争,转向拼质量、效率和创新[18][19] - 银发经济有巨大发展潜力,涉及人形机器人、新药研发等新兴产业,对拉动增长、社会稳定和就业有积极作用[15] 6. **资本市场走势** - 预计资本市场经历政策预期驱动、产能出清、盈利弹性恢复三个阶段,反内卷成功对行业盈利和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20] - 中国股市不断创新高格局预计延续,美国可能进入降息通道,美元贬值周期对港股和A股利好,人民币基本稳定也支持中国资本市场[31] 7. **消费市场** - 今年上半年中国消费市场走出低谷,达到5%以上增长,与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有关,下半年7月有第三批新增资金下达,可能在服务性消费方面有专项补贴[23] 8. **财政资金使用** - 今年上半年加快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资金用于重点项目建设、债务化解和土地收储,剩余5000多亿超长期特别国债三季度集中发行,支持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设备更新[24] 9.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 预计下半年落地,8月公布细则,9月资金到位,市场预期规模约5000亿人民币,用于数字经济等八大领域,兼顾短期稳增长和长期高质量发展[25] 10. **经济增长目标** - 在政策推动下,今年完成5%的GDP增长目标概率大,上半年已实现5.3%增长,两会财政政策用好用足则全年达成目标问题不大[2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重要时间节点**: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8月12日中美关税暂缓期结束、9月3日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10月份中央全会及进博会、11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1月底韩国APEC会议期间特朗普可能访华,这些节点对经济和资本市场有影响[4][11] 2. **生育与反内卷政策**:预计今年下半年是出台生育相关政策好时机,反内卷政策针对私营企业及中下游产业,依赖行业和企业自律,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差异且难度更大[16][17] 3. **债券和黄金走势**:短期内国债收益率震荡窄幅波动,长期有下行空间,黄金价格可能不断创新高[33]
年内新增7家“A+H”公司 超60家A股公司更新赴港进度
证券日报· 2025-06-24 00:39
A股公司赴港上市概况 - 年内已有7家A股公司成功赴港上市,涉及矿业开采、光伏电池、创新医药、食品等领域,包括赤峰黄金、钧达股份、宁德时代、恒瑞医药、吉宏股份、海天味业、三花智控 [1] - 超60家A股公司正筹划赴港上市,其中安井食品已通过港交所聆讯,纳芯微、三一重工等28家已递交上市申请,蓝思科技、峰岹科技等已拿到中国证监会备案通知书 [1] 政策支持与市场机制优化 - 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并加快备案审批速度 [2] - 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优化措施吸引A股公司,如为百亿港元市值以上的A股公司开设快速审核通道,今年5月开设"科企"专线并提供"保密提交"服务 [2] - 监管层对A股公司赴港上市的支持态度明显,审批流程持续优化,香港监管机构完善市场机制以增强吸引力 [2] 大型"A+H"项目与市场表现 - 年内港股IPO市场呈现"新消费+硬科技"双引擎格局,35家公司在港上市首发募资额约996.99亿港元,其中7家A股公司募资额约770.16亿港元 [2] - 部分A股公司H股价格已超过A股股价,如宁德时代AH股溢价率约为-12.26%,反映优质中资股受中外资金追捧 [3] 全球化战略与港股流动性 - A股公司赴港上市目的指向全球化战略,如兆威机电计划通过H股上市募资投入机器人核心部件研发及全球化布局 [4] - 港股市场允许企业以港元或美元募资,宁德时代、三花智控等公司将部分资金用于海外项目建设与扩展 [4] - 港股流动性显著改善,2025年初至6月20日香港交易所证券市场日均成交额超过2400亿港元,较2000年增长逾17倍 [4] 南向资金与港股通机制 - 年内南向资金净流入约7054.87亿港元,成为港股市场重要增量资金 [5] - "先A后H"公司港股上市30天后即可纳入港股通,无绿鞋机制则上市当天可纳入,年内7家A股公司中已有5家纳入港股通 [5] - 赴港二次上市可充实现金储备,帮助企业管理市场波动并提供战略灵活性 [5]
纳入港股通,股价竟“跳水”,钧达股份跌近13%!
搜狐财经· 2025-06-03 18:42
公司股价表现 - 港股钧达股份6月3日大幅跳水12.86%至25.4港元/股 市值74.32亿港元 [1] - A股钧达股份同日仅微跌1.16% 表现平稳 [1] - 公司H股单日成交金额明显放大 出现投资者集中抛售现象 [5] 港股通与市场反应 - 公司H股自2025年6月3日起调入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 [3] - 与市场预期相反 纳入港股通首日股价不涨反跌 [5] - 前期股价节节攀升 上市不足一月即受机构追捧 [3] 行业地位与竞争格局 - 2024年N型TOPCon电池全球市场份额24.7% 专业制造商中排名第一 [5] - 2024年光伏电池全球市场份额17.9% 专业制造商中排名第二 [5] - 含一体化制造商口径下 N型TOPCon电池市占率7.5% 光伏电池市占率5.6% [5] - 行业面临极致内卷 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跌 供需格局恶化 [5] 财务表现与经营压力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10.86亿元、186.11亿元、99.24亿元 [6] - 2024年净亏损5.91亿元 较2023年净利润8.16亿元大幅恶化 [6] - 2025Q1收入降至18.72亿元 净亏损1.06亿元 [6] - 业绩下滑主因N型电池售价下降 P型电池产线终止 财务成本增加 [6] 外部环境与市场情绪 - 贸易战冲击光伏产业链出海进程 [6] - 行业悲观情绪导致投资者选择获利了结或观望 [6] - 前期股价涨幅积累获利盘 利好兑现后引发抛售 [6]
策略专题报告:非美出海2.0:关税压力下的中欧突围
华福证券· 2025-05-28 18:48
报告核心观点 - 25年至今美国特朗普关税政策2.0打击范围广泛,不仅施压中国,还对欧盟等所有国家加征关税,或意在重构全球贸易链,强压之下非美地区或加强贸易交流,中国和欧盟出口地区结构已发生改变 [4][7][11] - 通过分析14类代表商品对非美地区出口情况,发现非美地区在出口金额和价格上存在亮点,映射A股构建非美出海50组合,该组合超额收益明显,回撤控制能力好于基准 [4][23][72] 关税强压或使中欧加强贸易交流 特朗普关税政策2.0打击范围广泛 - 25年至今美国不仅施压中国,还多次对所有国家加征关税,涉及中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已实施和威胁实施的关税政策对美国GDP和核心PCE有不同程度影响 [7][8] - 美国对中国多次调整关税政策,税率不断提高,后部分关税有暂停或调整;对欧盟也多次施压加征关税,起征时间有延期 [10][12] 强压之下非美地区或加强贸易交流 - 非美地区有加强贸易交流的潜在需求,中国和欧盟出口金额占比按地区划分在25年有变化,中国对美国出口金额占比下降,欧盟对美国出口金额占比也有变化 [15][16][17] 寻找出口量、价双优的非美区域亮点 总体情况 - 根据出口金额选取14类代表商品分析,样本商品占全部出口商品种类1.8%,占25年1 - 4月中国全部出口金额19.4%,非美地区在8类商品出口金额占绝对比重,6 + 1类商品对非美出口价格高于/接近对美出口 [23] 各品类情况 - **电子**:手机量关注东南亚、欧洲、拉美,价关注东南亚、日韩 + 港澳台、欧洲;电脑&平板量关注东南亚、拉美,价关注东南亚、欧洲 [25][26] - **车**:油车量关注东南亚、拉美,价关注东南亚、拉美、日韩 + 港澳台;电车量关注东南亚、日韩 + 港澳台,价关注东南亚、日韩 + 港澳台、金砖 + 澳大利亚、欧洲 [32][35] - **电池**:锂电池量关注金砖 + 澳大利亚、东南亚、欧洲,价关注金砖 + 澳大利亚、欧洲、拉美;光伏电池量关注东南亚、日韩 + 港澳台、拉美,价关注日韩 + 港澳台、金砖 + 澳大利亚、拉美 [39][40] - **船&机**:船舶量关注拉美、金砖 + 澳大利亚,价关注拉美、日韩 + 港澳台;挖机、铲机量关注东南亚、日韩 + 港澳台、欧洲,价关注金砖 + 澳大利亚、拉美、东南亚 [43][44] - **家电**:空调量关注金砖 + 澳大利亚、欧洲、拉美,价关注东南亚、金砖 + 澳大利亚、日韩 + 港澳台;电视量关注东南亚、金砖 + 澳大利亚、日韩 + 港澳台,价关注东南亚、日韩 + 港澳台、欧洲 [50] - **芯&玩**:集成电路量关注东南亚、日韩 + 港澳台,价关注金砖 + 澳大利亚、东南亚、日韩 + 港澳台;玩具量关注拉美、欧洲,价关注金砖 + 澳大利亚、日韩 + 港澳台、欧洲 [53][54] - **路由器&监控**:路由器、无线耳机量关注东南亚、欧洲、金砖 + 澳大利亚,价关注欧洲、日韩 + 港澳台、金砖 + 澳大利亚;监控量关注东南亚、拉美,价关注金砖 + 澳大利亚、拉美、欧洲 [58][60] 映射A股,构建非美出海50 年报挖掘:出口区域匹配的出海标的 - 根据14类商品出口区域亮点匹配A股出口区域,考量海外业务,构建样本后经一级、二级筛选得到出海企业,对出口美国个股扣分,对出口欧洲个股加分 [65][66] 他山之玉:出海基金重仓股 - 精选掘金出海的基金重仓股进行补充,整理部分基金一季报重仓股,涉及电子、通信、食品饮料等多个行业 [67] 补充海外有矿资源股 - 补充布局海外矿产的出海资源股,如紫金矿业、山东黄金等,介绍了它们的总市值、PB、ROE、海外营收比等情况及海外矿产分布 [69][70] 非美出海50组合表现 - 非美出海50组合超额收益明显,回撤控制能力好于基准,业绩评价选取同花顺出海50为基准,25年起等权买入成分股,每季度末再平衡 [72]
港美股上市5大差异解析:艾德金融如何以双轨策略赋能企业全球化
搜狐财经· 2025-05-20 13:53
财务指标要求 - 港股需满足连续3年盈利,累计不低于5000万港元(最近一年≥3500万港元,前两年合计≥4500万港元)[3] - 港股市值/收入指标:市值≥40亿港元且最近一年收入≥5亿港元,或市值≥20亿港元+收入≥5亿港元+现金流≥1亿港元[3] - 港股行业偏好消费、生物科技、新能源、传统行业升级企业,例如钧达股份香港IPO首日收涨20 09%[3] - 美股纳斯达克要求三年累计税前利润≥1100万美元或现金流≥2750万美元+市值≥5 5亿美元,纽交所要求三年累计盈利≥1亿美元[4] - 美股允许未盈利企业以高市值(如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市值≥8 5亿美元+收入≥9000万美元)或高现金流上市[4] - 美股行业偏好科技、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例如IOThree未盈利但成功集资840万美元[4] 上市周期 - 港股常规IPO流程约10-12个月,包括尽职调查、港交所多轮问询及聆讯[5] - 美股IPO通常需6-9个月,通过SPAC或买壳上市可缩短至4-6个月[5] - 美股招股书可秘密递交SEC,港股需公开申报且需通过上市委员会聆讯[5] 上市及维护费用 - 港股上市费用在2%~5%之间[6] - 美股承销佣金一般为7%~8%,规模较小的IPO可能更高[6] - 港股年度报告费、合规成本较低但需承担印花税[7] - 美股年度审计费小型企业约数万美元,大型企业可达数十万美元,综合年维护成本约数十万美元[7] 监管与合规要求 - 港股受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监管,允许VIE架构,信息披露灵活性较高[8] - 港股管理层需保持上市前三年稳定,控股股东一年内不得变更[9] - 美股受SEC严格监管,需遵循《萨班斯法案》和PCAOB审计要求[10] - 美股允许双层股权结构,管理层控制权更灵活[11] 市场流动性及估值 - 港股市盈率较低约10-20倍,流动性集中于蓝筹股,投资者偏好高分红、稳定盈利企业[12] - 美股市盈率较高约20-30倍,流动性全球最强,机构投资者更关注成长性和全球扩张潜力[13]
002865,最大个人股东苏显泽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
中国证券报· 2025-05-14 20:42
股东持股变动 - 最大个人股东苏显泽A股持股比例由6.19%下降至4.71%,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 [1] - 2月6日至3月4日,苏显泽通过大宗交易减持40.84万股A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18%,持股比例从6.19%降至6.01% [1] - 5月8日,公司H股上市导致苏显泽持股比例被动稀释1.3%,从6.01%降至4.71% [1]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锦迪科技、陆小红合计持股比例由23.24%下降至17.71% [2] 港股上市情况 - 5月8日在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发行价22.15港元/股,募资净额12.92亿港元 [2] - 成为光伏电池行业首家"A+H"上市公司 [2] - 5月14日A股股价下跌3.70%至41.92元/股,总市值122.7亿元;H股股价下跌1.83%至24.20港元/股,总市值70.81亿港元 [2] 业务转型与收购 - 2021年通过收购捷泰科技51%股权进入光伏行业,总对价14.34亿元 [3] - 2022年5月置出原有汽车饰件业务,转型为专注于光伏电池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 [4] - 2022年8月收购捷泰科技剩余49%股权,总对价15.19亿元 [4] - 苏显泽通过2021年11月协议转让获得公司13.7%股权,成为持股5%以上股东 [4]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99.52亿元,同比下降46.66% [5] - 归母净利润为-5.91亿元,由盈转亏 [5] - 光伏电池片毛利率为0.48% [5]
私募通数据周报:本周募资、投资、上市和并购共115起事件
投资界· 2025-05-11 15:50
募资情况 - 2025年4月30日至5月8日新增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6家,取消备案1家,累计管理人数量达33家 [2] - 同期新增备案基金49只,规模总计113.67亿元,其中宁波越秀甬元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募资15亿元为单只最高 [2] - 全年累计备案基金1479只,总规模达9697.81亿元 [2] 投资情况 - 5月1日至9日共发生40起投资事件,披露金额事件38起,涉及总金额40.71亿元 [7] - 最大单笔投资为上海赛可出行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获超13亿元融资,该公司为上汽集团旗下互联网出行服务品牌 [7] - 投资地域集中在浙江省(16.5%)、江苏省(13.9%)和辽宁省(12.2%) [1] - 医疗健康领域获多笔投资,包括智新浩正(1亿元)、予路吃行(1000万元)、瑞臻再生医学(1亿元) [12][13][14] - 信息技术领域活跃,云圣智能获5亿元融资为本周第二大单笔投资 [14] 并购情况 - 同期发生23起并购事件,披露交易金额10.93亿元 [17] - 宁德时代4亿元增资江西升华新材料为金额最大并购案,后者主营电池材料 [17] - 禾丰食品密集并购农业产业链企业,涉及饲料、食品加工等领域共9起交易 [18] 上市情况 - 3家企业上市募资17.4亿元,钧达股份香港IPO募资14.05亿港元为最大规模 [20][21] - 钧达股份为全球领先光伏电池制造商,拥有40GW N型TOPCon产能 [20] - 博雷顿(能源矿产)和沪上阿姨(消费生活)同期在香港上市 [21] 行业分布 - 信息技术领域活跃度最高,涉及云圣智能、蓝巨人智能等10余家企业 [13][14][15] - 医疗健康领域融资额显著,单笔最高达1亿元 [12][13][14] - 材料行业获多笔投资,新星轻合金(2亿元)、臻埋新材(1000万元)等 [13][14][15]
5.9犀牛财经晚报:存款利率全面迈向“1时代”王健林再被冻结3亿股权
犀牛财经· 2025-05-09 18:22
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 - 央行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推动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和物价目标相匹配 [1] - 重点促进物价合理回升,完善利率调控框架,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1] - 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小微、消费和外贸等领域 [1] - 坚持市场化汇率机制,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1] 存款利率与银行业 - 超20家商业银行下调定期存款利率,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3%以上高息存款消失 [2] - 平安银行1年期、2年期、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降至1.6%、1.7%、1.65% [2] - 村镇银行和民营银行加入降息行列,利率优势逐渐减弱 [2] 集成电路行业 - 科创板110余家集成电路公司一季度营收721.82亿元(+24%),归母净利润44.79亿元(+73%) [2] - 芯片设计、半导体设备、晶圆制造等领域表现亮眼,70余家芯片产品公司营收309.69亿元(+24%),净利润20.56亿元(+126%) [2] 专项债与房地产 - 4月新增专项债1763亿元,40%投向房地产相关领域(717亿元),较3月提升8个百分点 [3] - 1-4月累计发行专项债1.1万亿元,35%投向房地产(3891亿元) [3] 视频云与网络视听 - 2024下半年中国视频云市场规模50.8亿美元(+4.7%),短视频与直播电商为主要驱动力 [3] - 全国网络视听用户付费及版权收入1830.94亿元(+34.6%),微短剧成为创新引擎 [4] 科技与消费 - 腾讯开源视频生成工具HunyuanCustom,支持多模态输入和主体一致性生成 [4] - 五一期间闲鱼卡券消费订单同比增140%,美食餐饮类订单增170% [4] 公司动态 - 王健林3亿股权被冻结,涉及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 [5] - 博天环境实控人赵笠钧及董事长李璐因涉嫌违规披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5] - 中融信托二审胜诉,获前海世茂12.73亿元回购款及违约金 [5] - 中国太保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18.1%,主因固收资产公允价值减少 [6] - 钧达股份成为首家"A+H"双平台上市的光伏电池制造商 [7] - 健信超导科创板IPO获受理,拟募资8.65亿元 [8] 汽车与制造业 - 江淮汽车4月销量30764辆(-3.55%),产量31887辆(-14.44%) [9] - 圣农发展4月销售收入15.33亿元(+0.68%),深加工肉制品收入6.2亿元(+3.13%) [10] 股份回购 - 华鲁恒升拟回购2亿-3亿元股份,价格上限32.38元/股 [11] - 保隆科技拟回购1亿-2亿元股份,价格上限59.00元/股 [12] 股市行情 - 沪指跌0.3%,深成指跌0.69%,创业板指跌0.87%,两市成交额1.19万亿元 [13] - 银行股逆势走强,建设银行等创历史新高,ST板块20余股涨停 [13] - 芯片股调整,华虹公司跌近10% [13]
光伏电池行业首家“A+H”公司上市;老铺黄金拟配售融资逾27亿港元丨港交所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8 22:22
吉宏股份通过港交所聆讯 - 公司是一家以"数据为轴、技术驱动"的跨境社交电商企业 [1]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77亿元,同比增长11.55% [1] - 净利润达到5915.99万元,同比增长38.21% [1] - 通过港交所聆讯将有助于扩大市场份额和提升品牌影响力 [1] 钧达股份上市表现 - 公司是首家光伏电池"A+H"上市企业 [2] - 每股发行价22.15港元,全球发售6343.23万股H股 [2] - 上市首日收涨20.09%,成交额1.6亿港元 [2] - 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充足,预计将受益于光伏行业快速发展 [3] 港交所人事变动 - 唐家成再度被委任为港交所主席,任期至2027年 [4] - 在其领导下港交所推进了多项改革,包括优化上市审批流程、落实特专科技上市渠道等 [4] - 预计将继续推动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 [4] 香港证券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4月底市价总值达38.8万亿港元,同比增长21% [5] - 前4个月平均每日成交金额2504亿港元,同比上升144% [5] - 总集资金额1710亿港元,同比上升335% [5] - 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金额213亿港元,同比上升170% [5] 老铺黄金配股计划 - 拟配售431万股新H股,占已发行H股约3.19% [6] - 每股配售价630港元,较前日收盘价折让8.03% [6] - 预计融资27.15亿港元 [6] 港股市场行情 - 恒生指数报22775.92点,上涨0.37% [7] - 恒生科技指数报5228.91点,上涨0.56% [7] - 国企指数报8300.25点,上涨0.7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