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城融合

搜索文档
周红波在浦口区调研时强调
南京日报· 2025-07-02 09:48
浦口区产业发展 - 浦口区作为江北新主城重要组成部分和产业强市支撑,正全面加快与江北新区一体化发展,目标是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强支点 [1] - 当前以"四大行动"(服务企业/项目建设/研产贯通/招商引资)为抓手建设产业强区,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度高、辐射带动力强 [1] - 芯爱科技作为集成电路龙头企业,将发挥"链主"作用带动产业生态优化,需提升园区专业化配套和服务水平 [1] 南京北站枢纽建设 - 南京北站是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关键项目,建设强调百年大计标准,需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实现智能化低碳化 [2] - 项目注重站城融合,需协调车站与城市功能、枢纽经济区与毗邻产业布局,强化要素集聚转化功能 [2] - 高里货运枢纽作为配套工程,规划设计方案需进一步细化完善 [2]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 浦口区依托生态文化资源推动文旅体商融合,已打造响堂村等文旅名片,特色咖啡店/乡村讲习所/机车驿站等业态初具规模 [2] - 未来将重点挖掘乡土文化魅力,发展演艺经济/赛事经济,建设高品质休闲度假目的地 [2] 区域一体化规划 - 浦口区与江北新区推进"三个一体化":总体空间格局/自然生态空间/产业空间,目标共建现代国际化的江北新主城 [3]
地产经纬丨引入社会资本“活水”,上海15宗涉住宅地块瞄准TOD及“城中村”改造
新华财经· 2025-06-16 15:41
上海市新一批重点项目清单 -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发布41个面向社会资本推介的重点项目,覆盖城市建设、科技产业与社会民生三大领域,其中15宗含住宅开发的地块项目成为亮点 [1] - 这些项目聚焦TOD模式或"城中村"改造,成为城市空间重构的重要载体和推动产城深度融合的关键落子 [1] TOD模式开发 - TOD模式成为涉宅地块开发的重要路径,主要体现在东方枢纽引领的"站城一体开发"及轨交上盖驱动的城市立体化开发中 [2] - 东方枢纽上海东站片区推出5个地块项目,包括智能化总部与生态化商务园区(总建筑面积超19万平方米,容积率2.8)、文化设施与商业配套(总投资18.8亿元)以及文商旅展综合体等 [2] - 浦东航头停车场上盖项目规划21.5万平方米商品住宅与8.5万平方米租赁住宅,配建5.35万平方米商业体,总投资95亿元 [3] - 宝山区19号线铁山路停车场TOD项目占地249亩,规划住宅建筑面积约16.67万平方米 [3] - 浦东金桥元中心项目一期规划170米办公塔楼与100米销售住宅,二期拟建330米超高层酒店办公综合体和200米超高层销售及租赁型住宅,两期总投资超183亿元 [3] TOD模式特点 - 项目体现"垂直集约"与"功能嵌套"特点,如元中心项目通过超高层建筑群集成多元功能,航头项目实现"盖上盖下同步开发" [4] - 依托上海近900公里的轨交里程,在站点半径800-1000米内形成"15分钟步行生活圈",提升土地"亩产效益" [4] "城中村"改造 - 2025年上海部署"城中村"改造工作,计划到2026年底全面启动整体改造项目,到2027年基本完成 [5] - 本次推介清单涉及11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是土地资源高效盘活和区域产业升级的关键抓手 [5] - 青浦徐泾镇三大项目合计占地接近2600亩,规划商品住宅超76万平方米、租赁住宅近15万平方米,总投资金额依次为180亿元、186.5亿元和133.2亿元 [6] - 嘉定区马陆镇彭赵村项目规划居住类计容面积38.6万平方米,徐行镇徐行老街地块融合住宅、科研与商业功能 [6] - 松江洞泾镇项目采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在361亩土地上布局13.6万平方米住宅及产业空间 [6] 社会资本退出路径 - 社会资本退出路径包括资产证券化(公募REITs、CMBS等)、一级开发中的金融资本固定收益分成及二级开发中的住宅销售、园区管理等轻资产服务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等 [7]
北京地铁10号线上多了一个“青创村”
新京报· 2025-05-16 14:47
10号线是北京"最繁忙"的地铁线路之一,它串联起中关村、丽泽和国贸等产业聚集区,同时又通过草桥 站链接R1线,未来将与雄安新区实现轨道交通直联,为京雄两地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链条服务支 撑。 新京报讯(记者姜慧梓)从地铁10号线纪家庙站D口出来,向西走,仿佛步入一个奇幻小镇,这里正在 打造青年创新创业生态圈,也被叫做北京10号线"青创村"。 园区企业瓦特曼是一家以"AI+机器人"应用赋能国家基础工业产业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 司首席财务官崔静现场展示"钢包热修无人化机器人集群"的应用情况,简单来说,就是机器替代人进行 作业,消除传统冶金安全隐患。这是瓦特曼研发的国际首创产品,已经在国内头部钢铁企业落地。 "结合街道自身空间资源、场景需求和产业生态,我们因地制宜建设站城融合创新生态圈,精准对接科 技、资金、文化等资源要素,推动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青创村"所在的玉泉营街道办事 处副主任赵越表示。 记者从丰台区了解到,近年来,丰台区突出产城融合生态圈建设,鼓励街镇因地制宜打造一批产业、居 住、生活、公共服务等街区组团,与重点功能区实现功能互补、分工协作、错位发展,已谋划布局天坛 智能医工 ...
实干:大吴淞加速规划落地
搜狐财经· 2025-05-15 15:39
大吴淞规划战略效应正在加快显现! 随着《大吴淞地区专项规划》正式落地,上海北部这一战略要地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开发热潮。高铁宝山站周边配套项目一期、18号线两个TOD地块等重 要节点规划地块迅速推出,高端商业品牌正式签下高铁上海宝山站商业运营管理权。一系列紧锣密鼓的动作标志着大吴淞规划已经开始发力。 大吴淞规划蓝图 发出时代最强音 《大吴淞地区专项规划》覆盖宝山、浦东、静安、杨浦四区,总面积约110平方公里,是上海首个突破行政边界的重点地区专项规划。 规划着力推动大吴淞地区建设成为生态基底品质优越、创新创造功能集聚、滨水空间魅力彰显的上海产业转型示范区、智能智造的引领区、绿色低碳发展 的样板区,成为超大城市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标杆;聚焦打造城市北部"三江交汇、上海之门"的标志形象和"蓝绿 交织、清新明亮、城水共融、低碳睿智"的区域整体意向,形成"一核三带五组团、绿色开放韧性融合型"的总体布局,蓝绿空间占比超1/3。 大吴淞地区规划以"蓝绿交织、清新明亮"为底色,构建"一核三带五组团"的空间布局 国际视野、世界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聚焦"五个中心"、"四大功能",北上海"命运的齿 ...
东方枢纽上海东站假期施工忙
新华网· 2025-05-05 05:52
项目概况 - 东方枢纽上海东站是集国家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及机场捷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总建筑面积130余万平方米 [1] - 项目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祝桥镇,距离上海浦东国际机场T1航站楼约5公里,计划2027年7月开通运营,2035年到发客流量规划达6000万人次 [1] - 站前广场A3-01项目采用立体交通组织系统模式,实现旅客出站5分钟内完成地铁、出租车、公交车等换乘 [1] 建设进展 - 项目桩基和围护工程已完成95%,4月28日完成地下室土方开挖关键节点 [2] - 2025年1月1日正式开工后,累计投入各类机械200余台、人员800余人,采用倒排工期方式推进建设 [2] - 2024年建设重点为地下室土方及主体结构施工 [2] 开发理念 - 项目秉承集约用地、立体城市、站城融合理念,在高铁客站区域上方实施城市综合开发 [1] - 中建八局承建的站城空间核心部分串联地铁、出租车、公交车等城市配套交通设施 [1]
打造“花园站区”,北京三大火车站年内将完成18项优化提升
新京报· 2025-04-28 14:29
记者从北京市重点站区管委会获悉,《北京市重点站区2025年优化提升工作方案》已正式印发实施,聚 焦疏堵、治乱、消隐、扮靓等四个方面,提升北京各个火车站地区的出行环境,特别是针对"一南一北 一中心"(北京南站、北京北站、北京西站)三个站区重点进行品质提升,计划年内完成18项提升项 目,涉及南站地区系统优化、西站地区亮出北广场、北站地区打造基本无围栏花园站区等任务。 打通场站周边交通路网"堵点" 打通交通路网拥堵点是改善北京各大火车站地区出行环境的关键。 北京南站日均到发客流近30万人,占全市各火车站到发总量的33.5%,居全市之首。为有效缓解南站周 边路网拥堵情况,市重点站区管委会协同国铁北京局集团完成北京南站东落客平台更新改造,提升车辆 通行效率。组织市交通委、市公安交管局、丰台区推进洋桥南滨河路封闭路段恢复通行功能,完成车辆 清退、路面修复、公交专用道施划、交通标识设置及技防设施安装,供公交车、大巴车通行使用,缓解 南三环及北京南站路交通压力。 同样进行了疏堵改造的还有北京西站。北京西站南广场广莲路落客区,因旁边坐落着公交场站,导致所 有来站车辆无法环线行驶,只能原路掉头返回,严重影响通行效率。 为解决这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