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等
搜索文档
第138届广交会陕西企业达成合作意向超6亿美元
陕西日报· 2025-11-16 08:07
广交会总体情况 - 第138届广交会吸引了来自223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1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 [1] - 约有3.2万家境内外企业参展 [1] - 广交会聚焦中国外贸"向新"、"向智"、"向绿"的发展方向 [1] 陕西省参展表现 - 陕西省精心组织215家企业亮相,累计接待采购商3.8万人次 [1] - 陕西省参展企业意向成交金额超过6亿美元 [1] - 陕西省参展企业量质双提升,参展结构不断优化 [1] 企业参展特点 - 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参展数量达37家,包括陕汽集团商用车有限公司、陕西勇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维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 [1] - 优质企业参展占比持续提升 [1] - 陕西推动企业采用"线下+线上云展厅"双模式参展 [1] - 陕西新西美工具进出口有限公司、陕西龙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线上云展厅吸引客商,现场签单均超过100万美元 [1] 贸易促进活动 - 陕西积极邀约哈萨克斯坦采购团现场对接采购意向 [1] - 组织企业参与广交会'贸易之桥'、境内采购商衔接活动 [1] - 内外贸一体化为培育外贸新动能、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1]
申万宏源宋涛:“反内卷”加速化工行业反转 四大主线多品种将脱颖而出
上海证券报· 2025-11-13 01:51
行业整体趋势 - 化工行业处于供需双底部,资本开支高峰落幕,2026年将成为行业右侧拐点确立的关键之年 [2] - 行业正复制2016年供给侧改革后的复苏路径,政策力度与供需匹配度更具优势 [2] - 行业盈利水平有望从2025年四季度开始逐季回升,2026年全年化工板块盈利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实现从估值修复到业绩增长的戴维斯双击 [6] 供给端分析 - 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新增产能增速已下滑至7%左右,较2021年至2022年的双位数增速大幅回落 [3] - 传统大宗化工品如甲醇、乙烯、PTA等行业的新增产能同比下降超30% [3] - 中小产能因环保、安全、能耗约束加速退出,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3] 需求端分析 - 美国进入降息周期,美元流动性宽松带动海外地产、制造业需求回暖,2026年全球化工品出口需求增速有望回升至8%-10% [3] - 2025年三季度以来,我国化工品出口金额同比增速连续三个月回升,其中MDI、钛白粉、轮胎等出口导向型产品增速已突破5% [3] - 海外纺织服装行业库存处于底部,后续海外对我国纺织原料的补库需求有望体现 [6] 政策影响 - 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提出2026年化工行业重点推进控增量、减存量、管过程三大举措 [4] - 2025年反内卷已从政策呼吁变成行业协会主导、头部企业联动的常态化操作,手段集中在限产保价+价格同盟+公约惩戒 [4] - 老旧产能摸排工作已全面完成,政策落地进入倒计时 [4] 供给收缩主导的品种 - 氯碱产业链中,传统电石法PVC产能受限,烧碱新建产能难度加大,相关品种价格弹性增大 [4] - 己内酰胺行业暂无大的规模化产能落地,预计行业开工率将逐步提升至90%以上 [5] - 活性染料行业中,超过20年的老旧装置占比为63%,分散染料为38%,相关方面对老旧装置的摸排年限将从30年提前到20年 [5][6] - 软饮料包材聚酯瓶片新增产能基本处于本轮投放的尾声,预期供给过剩格局将逐步收窄,盈利预计在2026年迎来底部反弹 [5] - 2025至2026年国内有机硅暂无新增产能,行业拐点已现 [5] 需求弹性主导的品种 - MDI、钛白粉、轮胎、有机硅等产品直接受益于美国地产开工复苏与欧洲制造业修复 [6] - 农化链受益于粮食安全战略推进,需求刚性突出,2026年景气度将稳步上行 [7] - 氟化工领域,含氟制冷剂需求刚性,二代制冷剂配额持续削减,三代制冷剂配额总量维持,制冷剂价格一路上涨 [8] 细分领域投资机会:纺服链 - 涤纶长丝行业供给增长有限,需求端仍可维持稳定增长,行业景气度在中长期存在较大改善空间 [6] - 氨纶消费量有望维持双位数增长,行业拐点可期 [6] 细分领域投资机会:农化链 - 2025至2027年我国磷矿仍将维持供需偏紧的局面,中性假设下2028年底之前我国磷矿石供需有望维持高景气度 [7] - 钾肥行业整体产能新增体量小于上一轮周期,全球钾肥供需有望维持平衡,实际开工率有望恢复至80%以上 [7] - 农药行业景气度触底回升,草甘膦价格触底回暖,草铵膦/精草铵膦的需求持续增长 [7] 细分领域投资机会:新材料 - 新材料迎来大发展历史机遇,投资核心逻辑是政策支持+产业高景气以及国产替代+技术成熟度 [9] - 电子领域可关注半导体材料、OLED等面板材料、主动散热液冷方向的散热材料 [9] - 生物领域可关注PDO、生物基聚酰胺复材等合成生物学材料,以及吸附分离材料 [9] - 能源领域需重点关注固态电池、生物柴油、绿色甲醇及SAF、可控核聚变等产业化确定方向的新材料 [9] - 新兴产业可重点关注机器人传感器、腱绳、PEEK材料等,还有无汞催化剂、PSA技术等催化材料 [9] 龙头公司格局 - 过去10年里,化工龙头企业从3至4家增至20家,覆盖40至50个化工大品类 [10] - 细分领域龙头凭借显著的成本优势脱颖而出,龙头格局已形成且将持续强化,呈现强者恒强态势 [10] - 细分领域进入壁垒提升,龙头企业竞争格局稳定,行业有望成为高股息躺赢赛道 [10]
管理超二万亿元投资机构齐聚福州,所为何来?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10-29 16:18
福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 福建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海洋高新七大重点领域加快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2] - 产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为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奠定基础 [2] 福建省产业基金政策与规模 - 自2024年11月发布《福建省促进政府引导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来,连续推出多项重磅政策 [2] - 政策提出5年内构建3000亿元功能类基金群和10000亿元产业类基金群 [2] - 打造省级政府引导基金领头、市县政府引导基金雁行、社会资本竞跑的全方位立体式政府引导基金雁阵 [2] - 截至2025上半年,福建全省政府引导基金管理规模突破14000亿元 [2] - 今年以来福建省引导基金非常活跃,新设基金、遴选子基金管理人公告频繁,基本实现周周有进展、月月有公告 [2] 福建省资本与产业对接会详情 - 会议于10月30日在福州市召开,由福建省委金融办、福州市政府、福州新区管委会指导,福建金投、福州金控主办,母基金研究中心承办 [3] - 会议旨在以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跃迁和产业升级转型,助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3] - 设置园区推介和项目路演、资本与企业对接洽谈等环节 [3] - 吸引超百家母基金和直投基金机构代表参加,所在机构基金管理规模超20000亿元,其中包括8家国家级母基金 [3]
经济大省如何挑大梁?河南今年前三季度“成绩单”呈“五稳”态势
中国新闻网· 2025-10-29 15:41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河南省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6%,增速位居中部地区第二位 [1] - 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同步位列中部第二 [1] - 经济呈现"五稳"态势,发挥经济大省"挑大梁"的作用 [1] 产业发展与结构 - 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1%,夏粮总产量超750亿斤,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3] - 规上工业41个行业大类中33个增加值正增长,增长面达80.5% [3] - 五大主导产业增速均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其中汽车及零部件增长20%,装备增长14.3%,食品增长10%,电子信息增长9.2%,新材料增长8.9% [3] -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9% [3] 投资与消费市场 - 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增长8.4%,拉动全部投资增长5.4个百分点 [4] - 民间投资增长7.5%,高于全国水平10.6个百分点 [4] - 工业投资增长19.7%,连续19个月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 [4] - 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9.9%,23类商品中21类零售额实现增长,增长面达91.3% [4] 对外贸易与市场活力 - 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达6431.8亿元,同比增长18.7%,创同期历史新高 [5] - 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达1.33万家,同比增长11.4% [5] - 前三季度新设各类企业42.9万户,增长14%,实有民营经济主体增加45.4万户 [6] 新质生产力与创新发展 - 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000亿元 [6]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9% [6]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1.6% [6] - 新创建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16个,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应用场景覆盖率达93.1% [6] 绿色发展与能源转型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54.8% [6] - 截至10月26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24.7天,同比增加24.5天 [6]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学习理解:“十五五”建议稿的十大信号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28 22:12
外部环境与总体目标 - 外部环境研判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调整为“世界变乱交织、动荡加剧”,强调大国博弈复杂激烈[1] - 内部挑战包括有效需求不足、国内大循环存在卡点堵点、新旧动能转换任务艰巨等[2] - 主要目标强调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2] - 新增安全维度目标,提出“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2] 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 - 现代化产业体系将“优化提升传统产业”置于首位,巩固矿业、冶金、化工等全球竞争力[3] - 规划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3] - 规划六大未来产业: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3] - 科技现代化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4] - 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制高点[4] 改革与市场建设 - 改革重点包括破除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破除地方保护[5] - 财税改革聚焦可持续与效率,完善地方税、直接税体系,适当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重[5] - 金融强国目标再度提及,强调完善中央银行制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5] 内需与民生保障 - 消费领域通过提高公共服务支出、扩大优质供给、落实带薪错峰休假激发潜力[3] - 投资领域提高民生类政府投资比重,实施重大标志性工程项目,激发民间投资活力[3] - 民生方面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等参保率,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6] 绿色发展与能源安全 - 绿色发展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持续提高新能源供给比重[6]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推动煤炭和石油消费达峰,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6]
【省科技厅】陕西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陕西日报· 2025-10-21 06:50
“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成效 - 与37个国家的49个科技创新主体开展科技合作,并与15个国家的47家创新主体签订47项双多边合作协议 [1] - 合作地域覆盖中亚、欧洲、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领域涵盖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能源化工、卫生健康、绿色建筑、现代农业 [1] - 近3年获专利授权512件、成果转化收益达1.37亿元,并引进境外高层次专家140人 [1] - 西北工业大学中哈联合实验室将国产卫星遥感技术应用于哈萨克斯坦山地滑坡风险监测,建立了中哈空地协同自然灾害监测新路径 [1] - 西安交通大学省电子陶瓷与器件联合实验室突破高性能弛豫铁电单晶技术瓶颈,成功孵化2家科技企业 [1]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成果 - 与全球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家机构建立了稳固合作关系 [2] - 近3年联合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49项,申请国际专利151项,建设国家级人才团队38个、省级人才团队204个,培养高层次人才2500人 [2] - 陕西省飞行器设计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首创百维级全局气动与多学科优化设计方法,支撑了大型客机等研制 [2] - 陕西省冶金重型技术装备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与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韩国合作,完成年产200万吨炼钢工程电炉、75MN铝挤压机等产品输出 [2] 未来发展规划 - 科技厅计划进一步提升联合实验室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水平,支持平台与国外单位开展科研攻关、成果转化、技术培训、人才培养等合作 [2]
展示前沿科技成果千余项,第八届长三角科交会闭幕
国际金融报· 2025-10-20 06:17
展会概况与规模 - 第八届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会期三天 带动150多家高校院所 科技企业 平台机构线下参展 集中展示前沿科技成果1000余项 [1] - 长三角地区41个核心城市百余位嘉宾参与 吸引观众6000人次 [1] - 展会聚焦未来产业赛道 设立长三角合作城市 国创中心 前沿科技 成果转化和科技生态五大展区 覆盖先进材料 智能制造 量子信息 空天科技等领域 [1] 参展机构与科技成果 - 同济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大学等近百家高校院所与科研机构参展参会 [1] -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展出50多件高科技展品 涵盖新材料 智能装备与信息技术等领域 [3] - 新微创源 上海械谷等平台展区集中呈现具身智能 AI大模型 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成果 [3] 重点城市与区域合作 - 作为主宾城市 南通展出近30件前沿创新展品 包括长周期多式联运超低温罐箱 新能源汽车电力系统用宽温高频软磁铁氧体等 [2] - 太仓第八次组团参展 从产业 园区 平台 企业四个维度 组织10家企业及3家园区等共同展示 [2] - 嘉定 南通 昆山 太仓 温州等城市以"揭榜挂帅"形式对接企业技术需求680余项 [5] 技术交易与成果转化 - 中国工程院成果转化中心 上技所 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等科技服务机构深度参与 发布成果信息 开展技术交易与投融资对接 [1] - 科技服务机构促成300余项科技成果市场转化 [5] - 上海劢珑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MEMS压电超声传感器产品 解决了高端PMUT传感器产业化难题 [3] 平台功能与未来发展 - 国创中心未来将从共性技术研发 面向市场的产品布局及与龙头企业共建联创中心三个层面推动产业发展 [3] - 科交会通过联动"科创市集"等品牌 持续做好"3+365"科技服务体系 常态化推动长三角科技交流合作 [6] - 平台在科技成果 技术需求和创新要素对接落地等环节做强功能 提升区域科技策源能力与全球影响力 [6]
前三季度新疆招商引资区外到位资金超840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10-18 18:16
招商引资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新疆落实招商引资项目4006个,引进区外到位资金8475.37亿元,同比增长18.23% [1] - 重点领域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表现突出,落实项目3133个,引进到位资金7151.71亿元,同比增长19.02% [2] 资金来源与投资主体 - 东部地区为资金来源主力,到位资金5638.19亿元,占总资金66.52% [1] - 国有企业投资活力强劲,到位资金2692.73亿元,同比增长38.01% [1] - 民间投资作为主力军,到位资金5782.64亿元,占比68.23%,同比增长10.87% [1] - 19个援疆省市到位资金5667.75亿元,占总资金66.87%,同比增长16.73%,北京、浙江、广东总量居前 [1] 重点投资领域 - 投资重点集中在风电光电、房地产、石油化工、商贸物流、电子信息技术、煤炭煤化工等领域 [1] - 国有企业主要投向风电光电、石油化工、火电、煤炭等领域 [1] - 民间投资范围涵盖风电光电、房地产、商贸物流、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领域 [1] 产业结构投资 - 第一产业落实项目177个,到位资金142.74亿元,同比增长12.75% [2] - 第二产业落实项目2375个,到位资金6074.2亿元,同比增长16.03% [2] - 第三产业落实项目1454个,到位资金2258.43亿元,同比增长24.98%,占比进一步提升 [2] 自贸试验区建设 - 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落实项目263个,引进到位资金494.8亿元 [2] - 乌鲁木齐片区、喀什片区、霍尔果斯片区分别到位资金259.56亿元、85.77亿元、149.47亿元 [2]
江西盛龙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28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0-17 11:17
公司基本信息 - 江西盛龙新材料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易延秋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2800万人民币 [1] 公司经营范围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皮革制品制造、鞣制加工及销售 [1] - 业务包括皮革、毛皮及其制品加工专用设备的销售与制造 [1] - 涉及鞋和皮革修理、面料纺织加工、服饰及服装制造 [1] - 包括橡胶制品销售、箱包制造及销售 [1] - 业务延伸至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及技术推广 [1] - 包含新材料技术研发、生态环境材料销售及塑胶表面处理 [1] - 涉及包装材料及制品销售、纸制品销售 [1] - 包括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塑料制品制造及销售 [1] - 涵盖日用百货销售 [1]
北京八部门联手出台科技金融新政,科技企业迎来“大红包”
新京报· 2025-10-16 18:43
文章核心观点 - 北京市推出《实施方案》,旨在通过股、贷、债、保等多方面举措,为科技企业提供更优质、成本更低的资金支持,以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1] 创业投资与耐心资本目标 - 目标为到2027年底,在京新设基金规模力争超万亿元,引入政府投资基金、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耐心资本 [2] - 推动国家级基金在京落地,并发挥北京人工智能、医药健康等八只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2][3] 货币信贷支持目标 - 目标为到2027年底,北京科技贷款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分别突破5.5万亿元和2.5万亿元,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和全市水平 [4] - 建立“中关村领航积分”评价模型,对高分企业提升主动授信覆盖率,目前全市科技贷款余额4.2万亿元,加权平均利率为2.45% [4] - 探索提供5年期以上“科创贷”,并建设中关村科创金融服务中心E平台,目标授信金额不低于1000亿元 [5] 资本市场与科技保险目标 - 目标为到2027年底,推动科技创新债券、科技保险、企业上市和REITs发行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7] - 截至9月末,北交所上市公司277家,其中北京23家排名第一;北京已发行上市REITs产品15只,募集资金380亿元,均居全国首位 [7] - 将研究组建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生物医药等重大科技攻关保险共同体,此前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已承保9次发射,提供风险保障超40亿元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