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车零部件
icon
搜索文档
走过剧烈变化的5年,中国吸引外资正发生质变|“十四五”规划收官
第一财经· 2025-06-24 20:38
外资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 外资在中国从全球制造基地转变为产研一体化的创新热土 [1] - "十四五"期间外资经历了从高增长到下降再到降幅收窄的量变和结构性质变 [1] - 中国与外资的关系从技术引入转向"平视"合作 [1] 外资规模与增速 - "十四五"规划目标累计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7000亿美元 2021~2024年已累计约6000亿美元 [2] - 2021年实际使用外资11493 6亿元同比增长14 9% 2022年12326 8亿元同比增长6 3% 2023年11339 1亿元同比下降8 0% 2024年8262 5亿元同比下降27 1% [3] - 2025年1~4月实际使用外资3207 8亿元同比下降10 9% 降幅较2024年收窄16 2个百分点 [3] 外资结构变化 - 高技术产业吸收外资占比目标为2025年达30% [2] - 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11 7% 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98 7% 专业技术服务业增长40 8%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21 9% [6] - 2025年1~4月电子商务服务业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 化学药品制造业外资增幅均超50% [6] 外资企业动态 - 2023年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 7% 2024年59080家同比增长9 9% 2025年1~4月18832家同比增长12 1% [4] - 罗氏制药在上海增资20 4亿元建设新生产基地 德国福沃克集团在苏州增资5亿元提升新能源车零部件产能 [6] - 西门子医疗在深圳投资超10亿元建设磁共振核心零部件研发基地 安赛乐米塔尔在湖南建设汽车用钢全球研发中心 [6] 行业案例与战略 - 施耐德电气加大在华研发投入 重点布局光伏 储能 充电领域 推出"全域保护"技术及直流三元件解决方案 [7] - SAP与阿里巴巴合作加速云转型 帮助中国企业打造数字化韧性 [10] - 外资企业认为中国市场是"健身房" 在中国练强后创新经验对全球有示范作用 [7] 服务业开放 - 国务院批复155项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任务 包括电信 金融 商贸文旅 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 [8] - 2024年出台增值电信业务和医疗领域扩大开放试点政策 2025年计划在云计算 生物技术 独资医院等领域加快开放 [9] 未来展望 - "十四五"规划提出未来10年中国将成为跨国投资主要目的地和东亚创新及高端制造中心 [10] - 中国欧盟商会表示欧盟企业致力于开拓中国市场 希望与中国加强合作应对国际贸易挑战 [11]
新铝时代(301613)公司深度报告:铝材料平台厂商渐成 全面打开新增长点
新浪财经· 2025-06-22 18:33
公司概况 - 公司深耕电池盒箱体业务,近年业绩稳健增长,专业化龙头轮廓渐成 [1] - 公司股权比例集中,控制权清晰,管理层与核心技术人员行业经验丰富 [1] - 主营业务聚焦动力电池系统相关产品,营收及盈利实现稳健增长 [1] 主营业务分析 - 公司主业为电池盒箱体,全球市场空间自2021年起达百亿元级别且持续增长 [1] - 核心工艺持续迭代,成为厂商主要竞争点,公司定位专业化厂商,盈利能力优异 [1] - 深度绑定大客户比亚迪,卡位中高端优质项目,奠定良好基本盘 [1] 增长潜力 - 公司营收结构有望全面优化,配套项目持续扩容并积极开拓新客户 [2] - 前瞻布局商用车项目,有望受益于商用车电动化起量 [2] - 实现核心技术体系化,铝结构件平台型厂商渐成,拟收购宏联电子打开新增长点 [2] 未来展望 - 基于精密结构件开发能力,公司有望拓展新能源车新客户/新产品、3C新业务及机器人等新兴场景 [2] - 预计2025-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27.8/34.2/40.3亿元,归母净利润3.0/3.8/4.8亿元 [2]
关税谈判超预期下的电新板块机会梳理
2025-05-13 23:1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锂电池、新能源车零部件、非车载出口、固态电池、AI DC、工控、电力设备 - **公司**:3M公司、宏发股份、西电新能、亿纬锂能、TJX公司、欣旺达、珠海冠宇、蔚蓝锂芯、宁德时代、比亚迪、湖南裕能、C公司、西典新能、有研新材、三祥新材、东方钛业、冠盛股份、贝特瑞、元力股份、天奈科技、道氏技术、阳光电源、盛弘股份、海博思创、德业、艾罗、海辰储能、麦格米特、欧陆通、科泰电源、潍柴重机、中恒电气、科华数据、信捷电气、汇川技术、伟创电气、雷赛智能、金盘科技、伊戈尔、思源、明阳电器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锂电池和新能源车零部件行业 - **关税调整情况**:动力电池整体税率73.4%无太大变化,储能电池总体税率降至40.9%,若三个月后无协议将升至64.5%,2026年301部分将上调至25%[2] - **风险与机遇**:2026年头部电池厂海外产能释放,风险将逐步改善;储能领域对美直接敞口大,高额关税影响下游项目经济性和装机需求;动力电池受条款限制对美敞口不大[3][4] - **间接敞口细分市场**:消费电子锂电池、电动工具电源对美间接敞口大,市场担忧需求萎缩和供应链切换,相关公司股价调整[5] - **储能领域预期**:美国储能需求占全球30%,关税下调边际改善明显,未来三个月可能迎来抢装潮[6] - **部分公司情况** - **3M公司**:年初股价接近25年高点,后因关税担忧横盘,5月因港股发行压制因素改善上涨,未来业绩和估值有望向上修正,2026年海外产能释放改善关税风险[9] - **亿纬锂能**:美国市场是储能量提升重要逻辑,若美国客户出货量兑现,储能业务盈利性有望提升,二季度经营业绩环比加速改善[10] - **宏发股份**:对美直接敞口小,间接敞口大,一季度发货强劲,二季度受益于关税下调和订单确认,毛利率有望改善,全年利润或维持高位[11] - **西电新能**:特斯拉相关业务占比高,毛利率高,对公司利润贡献接近20%[12][3] - **特斯拉**:关税下调后北美储能需求更有保障,利润预计上修到3.5亿美元[13] - **消费锂电和电动工具电池板块**:受关税下调间接影响大,仍有修复空间,二季度业绩有望环比修复[14] - **铁锂正极材料市场**:若储能抢装落地,可能供不应求,二季度储能需求修复和碳酸锂价格企稳将推动相关公司受益[15] - **锂电板块整体前景**:2025年初业绩改善预期强烈,供需格局和供应格局优化,欧洲新能源车销量超预期,若储能需求修复将支撑行业景气度上行[16][17] 固态电池方向 - **投资机会**:固态电池产业趋势确立,2025年有催化事件,硫化物、有研新材等材料环节公司可能受益[18] 美国储能市场 - **发展趋势和经济性**:风光发电竞争力增强,关税政策调整有助于降低项目IRR,提高经济性,促进市场发展[19] - **调峰电站成本和利用率**:天然气调峰电站成本110 - 228美元/兆瓦时,利用率影响成本,风光配储成为新增电力中最便捷方式[20] - **工程建设周期和用电价格**:风光配储建设周期2 - 3年,短于煤电和天然气发电;美国用电成本高,促进家庭安装光伏和储能系统[21] - **发电竞争格局**:2025年美国发电量需求提升2%,天然气发电占比下降3%,煤炭发电占比提升6%,光伏并网量同比提升34%[22] - **储能项目发展和政策影响**:2025年并网储能项目接近20GW,短期需求高速增长,长期增速将超风光;政策对财政收入等有重要影响,磷酸铁锂供应缺口大,ITC补贴有激励作用[23][24] - **加州峰谷价差和关税影响**:加州峰谷价差大,储能系统循环充放次数多,关税调整有助于激活储能项目收益性[25] - **新能源发展趋势**:美国波动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逐年增加,未来几年将快速增长[26] - **风光发电对储能需求影响**:预计2026年风光发电量占比达27%,储能需求确定性强[27] - **2025年储能市场受益公司**:大规模储能领域宁德时代等公司受益,中小型储能领域德业等公司受益,非上市公司如海辰储能也会受益[28] AI DC板块 - **关税影响**:中美关税结果超预期,影响实际盈利和市场估值风险偏好,但北美资本开支旺盛,IDC方向仍有潜力[29][30] - **投资机会**:推荐ACDC电源领域麦格米特和欧陆通,柴油发动机领域科泰电源和潍柴重机,关注高压直流方案相关的中恒电气和科华数据[31] 工控板块机器人业务 - **发展趋势**:工控周期向上,OEM市场改善,机器人业务与工控主业协同效应好,相关公司有安全边际和主业支撑[32] - **受益公司** - **信捷电气**:从0到1变化明显,重点发力无框力矩等产品,组建大客户销售团队[32] - **汇川技术**:全面布局机器人关节,自研行星减速器项目,计划解决工业场景问题,加码人形机器人战略布局[33][34] - **伟创电气**:布局人形机器人,将发布灵巧手项目,各关节进展良好,零部件订单增多[35] - **雷赛智能**:布局完善,二季度推出新款灵巧手,三季度推出轻量化灵巧手,明年推出绳驱版灵巧手,与德国公司合作开发旋转关节[36] 电力设备板块 - **关税影响和应对措施**:中美关税谈判影响中国电力设备出口北美市场,但需求强劲,二季度发货可能暂缓,后续将恢复,企业可与客户商讨调整价格[37] - **投资机会**:金盘科技、伊戈尔、思源、明阳电器等企业通过产能布局调整和海外基地建设应对政策变化,有望受益于北美市场需求增长[3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年全美平均用户用电成本为16.5美分每度电,折算约为1.18元人民币每度电,居民月度账单平均约为144美元,夏威夷州、加利福尼亚州和康涅狄格州最高可达200美元[21] - 2025年欧洲新能源车一季度同比增长20%,4月同比增长30%[16] - Meta上调全年资本开支预期至640亿至720亿美元,微软、亚马逊和谷歌分别维持1050亿、800亿和750亿美元的资本开支规模[29][30] - 明阳电器一季度订单15亿,去年全年13亿,预计二季度继续受益海丰国际招标方向,股价反弹,业绩稳健,估值偏低[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