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配餐

搜索文档
完善制度守护校园餐饮安全
经济日报· 2025-08-20 06:04
行业规模与现状 - 中小学和幼儿园数量超46万所 涉及学生超2.37亿人 [1] - 行业存在原料采购溯源不清 加工环境卫生不达标 配送时间把控不严 餐食变质等问题 [1] - 过去企业水平参差不齐 缺乏统一标准导致运营成本高 效率低 [2] 新规核心要求 - 企业必须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专职食品安全管理 检验人员 [2] - 实行米面油等大宗食品集中定点采购制度 每种大宗食品原料每年至少做一次全品类检验检测 [2] - 餐食加工过程须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 向学校家长学生公开展示关键操作流程 [2] - 配备满足配餐量和配送方式的封闭式配送车辆与设备 [2] 行业影响与展望 - 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 重塑校园配餐服务生态 [3] - 倒逼企业优化服务 切实保障校园餐饮安全 [3] - 我国首个专门针对校园配餐领域的国家标准 行业有望迈入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新阶段 [1]
让学生每一口饭都吃得放心
中国青年报· 2025-07-25 06:27
校园配餐国家标准发布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首个针对校园配餐的国家标准《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对校园配餐服务全流程作出系统规范,覆盖食谱及原料管理、加工制作、备餐与配送、用餐服务、服务评价改进、应急处理等关键环节 [1] - 《指南》出台背景与部分中小学及幼儿园在配餐服务中暴露出的问题有关,如操作间环境脏乱、餐具区发现飞虫和蛆虫、个别学校长期通过"缺斤少两""以次充好"方式侵占学生餐费等 [1] - 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部署开展的专项整治中,中小学"校园餐"被纳入全国性专项整治范畴,截至去年12月全国共查处贪占学生餐费、插手招标采购、收受回扣等问题3.8万件,处分2.3万人 [1] 校园配餐服务规范要求 - 《指南》明确要求餐食加工过程须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面向学校、家长和学生公开关键操作流程 [2] - 配餐企业必须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专职食品安全管理、检验人员,建立风险防控动态机制,每日进行安全检查,每周排查隐患,每月调度分析 [2] - 《指南》还提出有关营养健康信息交流、防止餐饮浪费的操作指引,引导学生增强膳食平衡、节约环保理念 [2] 校园配餐行业发展影响 - 《指南》的规范有助于打破信息壁垒、增强全过程监督,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推动校园配餐服务走向专业化、规范化 [2] - 校园食品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续织密制度之网,确保标准执行力度,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2] - 随着《指南》全面实施,校园餐桌将变得更安全、更透明、更健康,推动全社会食品安全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3]
校园配餐国标发布 学生“舌尖安全”不容失守
南方都市报· 2025-07-21 23:48
国家标准发布 -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国家标准 将于12月1日实施 [1] - 标准适用于为中小学 幼儿园提供学生餐制作及配送服务的校园配餐服务企业 是首个国家标准 [1] - 校园配餐涉及食材采购 加工制作 冷链运输 分发食用等十多个环节 各年龄段学生营养需求差异大 [1] 行业痛点分析 - 食材安全存在隐患 部分企业采购来源不明 资质不全的食材 甚至使用过期 变质原料 [2] - 加工过程欠透明 部分企业厨房卫生条件差 操作不规范 家长难以监督 [2] - 配送环节潜藏风险 配送车辆未封闭 温度控制不当 可能导致餐食变质 [2] - 营养搭配不合理 餐食重口味 过于油腻 盐分超标 种类单一 [2] - 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企业 学校 监管部门责任划分不清晰 难以快速溯源和追责 [2] 标准核心内容 - 企业必须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专职食品安全管理 检验人员 [2] - 建立风险防控动态机制 每日安全检查 每周排查隐患 每月调度分析 [2] - 实行米 面 油等大宗食品集中定点采购制度 每批次原料检验检测报告必须留存 [3] - 每种大宗食品原料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品类覆盖检测 关注农药残留等安全性指标 [3] - 餐食加工过程须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 向学校 家长和学生公开展示 [3] - 每天送餐的每个食品品种要分别留样 留样时间不少于48小时 [3] - 配送车辆必须封闭式管理 安装定位跟踪系统 并向监管部门备案 [3] 标准实施建议 - 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 建立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 定期抽查配餐企业 [4] - 学校应积极参与配餐管理 设立家长监督委员会 定期收集家长意见 [4] - 鼓励公众举报违规行为 形成全民监督校园配餐的氛围 [5]
校园配餐明厨亮灶,扫除食品安全“死角”
新京报· 2025-07-21 22:18
校园配餐服务管理国家标准发布 -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国家标准 适用于为中小学 幼儿园学生提供学生餐制作及配送服务的校园配餐服务企业 [1] - 全国中小学食堂外包及送餐比例超50% 规范配餐服务对确保师生就餐体验和校园食品安全意义重大 [1] - 《指南》覆盖食谱及原料管理 加工制作 备餐与配送 用餐服务 服务评价改进 应急处理等全链条规范指引 填补校园配餐领域标准空白 [1] 行业现状与问题 - 校园配餐由市场化企业在校外制作配送 存在信息不对称和监督死角 [1] - 部分公司在食品安全 卫生管理等方面问题突出 导致学生健康受威胁甚至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1] - 行业透明度不足 提升透明度势在必行 [1] 关键监管措施 - 明确餐食加工过程须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 向学校 家长和学生公开展示食品加工关键操作流程 [2] - 首次将对学校食堂的"明厨亮灶"要求覆盖到配餐企业 缩小配餐与学校自主供餐透明度差距 [2] - 要求企业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专职食品安全管理 检验人员 建立风险防控动态机制 [2] - 要求配备满足配餐量和配送方式的封闭式配送车辆与设备 车辆需备案并安装定位跟踪系统 [2] 行业影响 - 标准落地有利于规避风险隐患 提升人员设备配备标准 间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3] - 减少不符合资质 专业能力不足的"小作坊"进入 遏制"劣币驱逐良币"效应 [3] - 构建覆盖配餐服务各环节的全流程风险管控机制 推动市场纳入更系统规范程序 [3] 实施挑战 - 校园配餐服务涉及环节多 流程长 《指南》属于推荐性国家标准 不能指望其完全扫除乱象 [3] - 需要配合市场监管 公众监督等方面精准加力 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3]
校园配餐领域首个国家标准发布
第一财经· 2025-07-21 20:57
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国家标准发布 -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国家标准 这是校园配餐服务管理首个国家标准 适用于为中小学 幼儿园提供学生餐制作及配送服务的企业 [1] - 标准明确了覆盖食谱及原料管理 加工制作 备餐与配送 用餐服务 服务评价改进 应急处理等全链条的规范指引 [1] - 标准提出了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信息交流 防止餐饮浪费的操作指引 旨在引导学生增强膳食平衡 节约环保理念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1] 人员配置与原料采购要求 - 企业必须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专职食品安全管理 检验人员 [2] - 建立风险防控动态机制 每日安全检查 每周排查隐患 每月调度分析 [2] - 实行米 面 油等大宗食品集中定点采购制度 确保留存每批次原料检验检测报告 [2] - 每种大宗食品原料每年至少做一次全品类覆盖的检验检测 特别要对农药残留等安全性指标进行检测 [2] 加工制作与配送环节规范 - 餐食加工过程须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 向学校 家长和学生公开展示食品加工关键操作流程 [2] - 每天送餐的每个食品品种要分别留样 留样时间不少于48小时 [2] - 配备满足配餐量和配送方式的封闭式配送车辆与设备 车辆需向主管部门备案 [2] - 配送车辆宜专车专用并安装定位跟踪系统 [2] - 发现食品安全风险必须第一时间启动召回程序 并主动上报当地市场监管部门 [2]
校园配餐领域首个国家标准发布!
经济网· 2025-07-21 16:40
记者今天(21日)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国家首个专门针对校园配餐的国家标准——《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已于近日发布,将于今年12月1日 正式实施。 一旦发现食品安全风险,必须第一时间启动召回程序,并主动向上报当地市场监管部门。 在人员配置上,企业必须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专职食品安全管理、检验人员;建立风险防控动态机制,每日进行安全检查,每周排查隐患,每月调度分 析。 在原料采购方面,要实行米、面、油等大宗食品集中定点采购制度,并确保留存每批次原料的检验检测报告;每种大宗食品原料每年至少做一次全品类覆 盖的检验检测,特别要对农药残留等安全性指标进行检测。 在制作环节,餐食加工过程须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并向学校、家长和学生公开展示食品加工的关键操作流程。对每天送餐的每个食品品种要分 别留样, 留样时间不少于48小时。 在运输环节,要配备满足配餐量和配送方式的封闭式配送车辆与设备,配送车辆向主管部门备案,宜专车专用并安装定位跟踪系统。 我国目前中小学和幼儿园数量超过46万所,涉及学生超过2.37亿人。校园配餐覆盖面广、环节多,已成为监管重点领域。校园配餐产业规模已经占整个餐 饮业近半规模,标准化建设是推 ...
校园配餐领域首个国家标准最大限度保障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央视网· 2025-07-21 15:10
央视网消息:记者7月21日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国家首个专门针对校园配餐的国家标准——《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已于近日 发布,将于2025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我国目前中小学和幼儿园数量超过46万所,涉及学生超过2.37亿人。校园配餐覆盖面广、环节多,已成为监管重点领域。校园配餐产业规 模已经占整个餐饮业近半规模,标准化建设是推动校园配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服务业处处长屈昊称:"《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是校园配餐领域的首个国家标准,适用于为中小学、幼 儿园学生提供学生餐制作及配送服务的校园配餐服务企业。" 屈昊表示,标准明确了覆盖食谱及原料管理、加工制作、备餐与配送、用餐服务、服务评价改进、应急处理等全链条的规范指引,为校园 配餐服务企业的合规管理提供标准化指导。 在人员配置上,《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提出:企业必须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专职食品安全管理、检验人员;建立风险防控动态机 制,每日进行安全检查,每周排查隐患,每月调度分析。 在原料采购方面,要实行米、面、油等大宗食品集中定点采购制度,并确保留存每批次原料的检验检测报告;每种大宗食品原料每年至少 做一次全品类覆 ...
校园配餐首个国家标准发布,餐食加工过程须上网公开
财联社· 2025-07-21 14:50
校园配餐服务国家标准发布 -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国家标准 这是校园配餐服务管理首个国家标准 [1] - 标准适用于为中小学 幼儿园学生提供学生餐制作及配送服务的校园配餐服务企业 [1] - 标准覆盖食谱及原料管理 加工制作 备餐与配送 用餐服务 服务评价改进 应急处理等全链条规范指引 [1] - 标准提出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信息交流 防止餐饮浪费的操作指引 引导学生增强膳食平衡 节约环保理念 [1] 人员配置要求 - 企业必须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专职食品安全管理 检验人员 [1] - 建立风险防控动态机制 每日进行安全检查 每周排查隐患 每月调度分析 [1] 原料采购管理 - 实行米 面 油等大宗食品集中定点采购制度 [1] - 确保留存每批次原料的检验检测报告 [1] - 每种大宗食品原料每年至少做一次全品类覆盖的检验检测 [1] - 特别要对农药残留等安全性指标进行检测 [1] 加工制作规范 - 餐食加工过程须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 [1] - 向学校 家长和学生公开展示食品加工的关键操作流程 [1] - 对每天送餐的每个食品品种要分别留样 留样时间不少于48小时 [1] 食品安全应急处理 - 一旦发现食品安全风险 必须第一时间启动召回程序 [1] - 主动向上报当地市场监管部门 [1] 监管体系完善 - 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完善校园食品安全相关标准 [1] - 助力健全校园食品安全全链条风险防控体系 [1] - 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和规范化管理水平 [1]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首个校园配餐服务管理国家标准
快讯· 2025-07-21 14:33
校园配餐服务国家标准发布 -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国家标准,持续完善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1] - 该标准适用于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提供学生餐制作及配送服务的校园配餐服务企业 [1] - 这是校园配餐服务管理首个国家标准 [1] 标准主要内容 - 标准明确了覆盖食谱及原料管理、加工制作、备餐与配送、用餐服务、服务评价改进、应急处理等全链条的规范指引 [1] - 标准为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的合规管理提供标准化指导 [1] - 标准提出了有关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信息交流、防止餐饮浪费的操作指引 [1] 标准实施目标 - 引导学生不断增强膳食平衡、节约环保理念,从小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1] - 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完善校园食品安全相关标准 [1] - 助力进一步健全校园食品安全全链条风险防控体系 [1] - 不断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切实提升校园食品安全规范化管理水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