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制造
搜索文档
华恒生物IPO:净利润连年走低毛利率已腰斩 供需格局反转产能过剩或仍将加剧
新浪证券· 2025-11-20 16:59
公司上市动态 - 华恒生物已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拟实现A+H两地上市 [1] 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14.19亿元增长至2024年21.78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为21.94亿元,同比增长42.53% [2] - 公司利润在2023年达到4.47亿元后,2024年骤降至1.85亿元,同比降幅达58.67% [2]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59亿元,在前期基数较低背景下仍同比下降5.1% [2] - 公司毛利率从2022年38.7%波动至2025年前三季度的23.5%,较2023年高点40.4%下跌近一半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3.5%,在可比企业中排名垫底,低于凯赛生物34.75%、嘉必优46.89%等 [2] 产品价格与市场竞争 - 氨基酸产品均价从2022年1.89万元/吨下跌至2025年上半年1.5万元/吨,跌幅超过20% [3] - 核心产品L-丙氨酸价格从2025年初35000元/吨跌至6月底20000元/吨,半年内下滑幅度约42.86% [3] - 主力产品缬氨酸2025年第三季度均价为13.47元/公斤,同比下跌1%,环比下降1% [3] - 行业面临产能快速扩张及需求增长放缓,市场从供不应求转向供过于求,价格竞争加剧 [4] - 2024年国内缬氨酸产能增至约30.2万吨,预计2025年底将增至40.8万吨,产能过剩现象加剧 [6] 产能与行业趋势 - 公司总产能达10.92万吨/年,基于几年前市场乐观预测规划,当前面临需求增速放缓 [4] - 缬氨酸市场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达60.2%,但预计2024-2030年将大幅回落至8.6% [4] - 肌醇市场预计2024-2030年增速几乎停滞 [4] - 行业内其他企业仍在进行产能扩张,例如伊品生物技改后将年产L-缬氨酸4.6万吨,金海生物新增5万吨/年产能 [5]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加快开拓美妆日化客户,试图从工业原料供应商向高附加值美妆原料供应商转型 [6] - 美妆原料领域存在专利壁垒、品牌效应和渠道控制力等挑战,这些是公司的短板 [6]
梅花生物(600873):氨基酸景气有望回暖助力公司业绩
华泰证券· 2025-10-30 14:39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投资评级维持为“买入” [1] - 目标价为人民币12.70元,较前值14.41元有所下调 [1][4] 核心观点与业绩表现 - 公司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2.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1%,环比增长68%,超出预期,主要因收购海外公司带来约7.8亿元合并收益 [1]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收182亿元,同比微降2%,归母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增长52% [1] - 行业景气度有望回暖,养殖领域渗透率提升及豆粕减量替代政策利好氨基酸需求,公司出海战略深化是维持买入评级的主要依据 [1][3] 分业务营收与成本分析 - 饲料氨基酸业务前三季度营收81.9亿元,同比微降2%,其中赖氨酸销量增长但苏氨酸等价格下跌 [2] - 鲜味剂业务前三季度营收53.3亿元,同比下降4%,味精销量增长但均价同比下降10%至7084元/吨 [2] - 医药氨基酸业务营收4.7亿元,同比增长33%,主要得益于收购相关资产 [2] - 玉米和煤炭等原料成本改善,推动公司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至21.3% [2] 行业前景与公司战略 - 截至10月29日,主要产品价格如赖氨酸、味精等仍处于近三年低位,但伴随需求复苏和良好供给格局,景气度有望逐步修复 [3] - 公司通过收购协和发酵资产,将新增氨基酸品类和菌种,延伸高附加值医药氨基酸产业链,并借助其境外实体推进出海战略 [3] - 公司注重股东回报,16-24年平均分红率超50%,19-24年持续股份回购,21-25年连续实施员工持股计划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5.4亿元(前值36.7亿元,下调3%),维持2026-27年预测约36亿元和38亿元 [4] - 对应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预测分别为+29%、+0.5%和+7% [4] - 基于2026年10倍市盈率(参考可比公司平均估值)得出目标价12.7元 [4] - 根据盈利预测表,2025-2027年预计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26元、1.27元和1.36元 [8]
梅花生物(600873):低成本收购优质资产 全球化布局加速
新浪财经· 2025-10-23 08:27
交易概述 - 梅花生物新加坡子公司以约105亿日元(约5亿元人民币)初始对价,收购协和发酵株式会社旗下食品氨基酸、医药氨基酸及母乳低聚糖业务 [1] - 经交割日调整后,最终交易对价约为168亿日元(约8.33亿元人民币),资产交割已于2025年7月完成 [1] 交易评估与价值 - 标的资产模拟合并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值为16.26亿元,交易对价8.33亿元相比评估价值具有突出性价比 [2] - 公司预计在2025年度合并利润表中确认增加约7.8亿元的营业外收入 [2] 战略意义与业务影响 - 交易使公司氨基酸产品管线增加,并新增HMO产品管线,产品向下游高附加值的医药级氨基酸市场延伸 [2] - 交易为公司增加了泰国、北美等地的生产经营实体布局,有助于加速全球化布局并提升全球竞争力 [2] 财务影响与估值 - 考虑交易带来的营业外收入及氨基酸行业景气度下降,2025年盈利预测上调7%至33.7亿元 [3] - 2026年盈利预测维持32.0亿元不变,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市盈率8.9倍、2026年市盈率9.3倍 [3] - 目标价维持13.7元不变,对应2025年市盈率11.4倍、2026年市盈率12.0倍,隐含28%上行空间 [3]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色氨酸市场政策汇总、产业链图谱、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未来前景展望:饲料市场需求占比最大,超70%[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8 09:36
行业概述 - 色氨酸是非极性α-氨基酸之一,8种必需氨基酸之一,无法由人体自身合成,必须通过食物摄入 [2] - 根据化学结构和来源不同,色氨酸可分为L型和D型两大类,L-色氨酸是人体必需且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形式,D-色氨酸的生理意义主要体现在科研和工业领域 [2] 市场政策 - 我国高度重视氨基酸产业发展,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动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支持、鼓励和规范行业发展 [4] - 政策为色氨酸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4] 产业链 - 行业上游主要包括玉米、糖蜜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发酵罐、分离纯化设备等机械设备供应商,玉米、糖蜜是色氨酸发酵工艺的主要碳源 [7] - 行业中游为色氨酸生产 [7] - 行业下游为应用市场,涵盖饲料、医药、保健品、食品等诸多领域 [7] 发展现状 - 饲料为色氨酸最大需求市场,占比超70% [9] - 2025年上半年我国工业饲料总产量达15850万吨,同比增长7.7%,其中配合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分别为14807万吨、342万吨,同比增长8.1%、6.9% [9] - 2024年我国色氨酸需求量达2.38万吨,市场规模达13.09亿元 [1][9] - 在食品领域,色氨酸作为营养补充剂可用于改善睡眠、促进情绪平衡等,在功能性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的应用逐渐增多 [1] - 在医药领域,色氨酸可用于合成药物或作为医药原料,需求稳步增长 [1] 竞争格局 - 市场集中度明显提升,国际知名企业日本味之素、韩国希杰凭借先进技术与广泛品牌影响力在我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10] - 国内企业宁夏伊品生物科技、阜丰集团、安徽华恒生物科技、浙江新和成、梅花生物科技集团、无锡晶海氨基酸依托国内原材料资源与成本优势,通过技术创新,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 [10] - 2024年阜丰集团营业总收入完成277.6亿元,毛利润50.57亿元,毛利率为18.22% [12] - 2024年华恒生物营业总收入达21.78亿元,其中氨基酸产品收入15.09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69.28% [12] 发展趋势 - 未来基因工程技术将进一步深入应用,使菌株性能不断优化,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产量和纯度 [13] - 在环保法规日益严格的背景下,绿色生产工艺将成为发展重点,企业会更加注重开发能耗低、污染小的生产技术 [13]
梅花生物(600873):产品及原料价格挤压致使业绩环比下滑 出海战略谋定全球化布局
新浪财经· 2025-08-24 20:2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8亿元,同比下降2.9%,归母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20.0% [1] - 单二季度营业收入60.1亿元,同比下降2.3%且环比下降4.1%,归母净利润7.5亿元,同比增长3.8%但环比下降26.5% [1]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23.2%,同比提升3.7个百分点,二季度毛利率21.7%,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2.9个百分点 [1] 产品结构 - 鲜味剂板块营收35.7亿元同比下降8.1%,占比29%,饲料氨基酸板块营收56.6亿元同比增长3.4%,占比46% [2] - 医药氨基酸板块营收2.5亿元同比下降1.0%,占比2%,大原料副产品板块营收18.9亿元同比下降1.2%,占比15% [2] - 其他产品板块营收9.2亿元同比下降18.7%,占比7%,分化主因味精销售均价下降及98%赖氨酸销量增长 [2] 业绩驱动因素 - 二季度98.5%赖氨酸市场均价8.3元/公斤环比下降16.0%,苏氨酸均价10.2元/公斤环比下降3.6%,缬氨酸均价13.7元/公斤环比下降8.6% [3] - 2025年二季度玉米市场均价2348元/吨环比上涨6.9%,玉米占原材料成本50%以上,价格上行挤压利润 [3] - 赖氨酸出口量减少导致国内市场供应压力增加,叠加原料成本上升共同影响二季度利润表现 [3] 战略布局 - 2024年11月公司拟以105亿日元收购日本协和发酵食品氨基酸、医药氨基酸及母乳低聚糖业务,2025年7月完成交割 [4] - 收购补全氨基酸发酵全球知识产权短板,新增上海、泰国、北美三处医药氨基酸生产基地 [4] - 交易延伸下游高附加值医药氨基酸产品发酵精制能力,推动全球化布局与产能出海 [4]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68.7亿元、294.9亿元、313.2亿元,同比增长7.2%、9.8%、6.2% [4]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0亿元、36.7亿元、40.0亿元,同比增长16.9%、14.7%、8.8% [4] - 按8月20日收盘价计算对应估值分别为10倍、9倍、8倍 [4]
梅花生物:上半年扣非净利同比增长24.98% 全球化运营进入实质阶段
中证网· 2025-08-20 15:0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2.80亿元,同比下降2.87% [1] - 扣非净利润16.28亿元,同比增长24.98% [1] - 毛利增长主要得益于味精、98%赖氨酸、饲料级异亮氨酸销量增长及70%赖氨酸量价齐增 [1] - 材料成本下降和生产效率提升推动生产成本降低 [1] 全球化运营进展 - 海外"绿地投资"项目进入选址考察阶段,并于2025年7月完成跨境并购交割 [2] - 新增精氨酸、组氨酸等氨基酸品类和新菌种 [2] - 新增上海、泰国、北美三处医药氨基酸生产基地 [2] - 获得GMP认证、全球氨基酸原料药注册证及泰国HMO生产基地资质 [2] - 欧盟赖氨酸反倾销税率从84.8%下调至47.7% [3] - 出口比例长期稳定在30%以上 [3] 产能与数字化转型 - 上半年项目支出10.87亿元 [4] - 通辽味精产能升级项目满产达效,部分产线技改转产 [4] - 吉林赖氨酸项目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投产试车 [4] - MES系统标准化功能已上线,差异化功能预计第三季度上线 [4] - 采购业务管理系统计划第四季度上线 [4] - 存货周转天数50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9天 [4] 研发与技术创新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合成生物学技术产业化 [4] - 完善"研发-中试-产业"联动机制,建成吉林中试研发平台 [4] - 中试平台覆盖氨基酸、多糖等产品的小试放大需求 [4]
探求蛋氨酸产业自主突围之路——记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高品质D,L-蛋氨酸绿色合成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中国化工报· 2025-07-28 11:36
行业技术突破 - 高品质D,L-蛋氨酸绿色合成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 - 研究团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品质D,L-蛋氨酸绿色合成关键技术 [1] - 团队经过近15年的不懈努力完成对传统海因法合成蛋氨酸工艺的优化改进 [2] 技术难题与解决方案 - 传统海因水解法存在副产物量大、环保压力大等问题 [3] - 团队开发蛋氨酸绿色合成全循环技术实现母液高效循环利用 [3] - 通过优化酸化反应过程提高生产稳定性并控制结晶成核过程 [3] - 团队实现工艺水全部循环使用基本无废气产生 [3] - 开发关键中间体系列催化剂提高合成效率和选择性减少能源消耗 [3] 产业化与市场影响 - 公司构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品质D,L-蛋氨酸制造成套技术体系 [4] - 2014年启动第一次模拟放大验证2016年一期5万吨/年装置投产 [5] - 2020年二期10万吨/年装置投产2023年三期15万吨/年装置投产 [5] - 年产能30万吨的高品质D,L-蛋氨酸生产线完成建设 [5] - 2014年蛋氨酸价格每千克110元2016年下跌到25元左右 [5] 行业意义 - 打破国外企业对蛋氨酸市场的长期垄断 [1][4] - 为国内养殖业节省大量成本促进健康发展 [5] - 保障国内高品质D,L-蛋氨酸的稳定供应 [5] - 公司计划拓展蛋氨酸应用领域开辟新市场空间 [6]
欧盟对华赖氨酸作出反倾销终裁
快讯· 2025-07-16 13:41
欧盟对华赖氨酸反倾销终裁结果 - 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的赖氨酸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 吉林梅花氨基酸有限责任公司和新疆梅花氨基酸有限责任公司反倾销税为47.7% 黑龙江伊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反倾销税为58.2% 其他合作企业反倾销税为53.1% 其他公司反倾销税为58.2% [1] - 涉案产品欧盟CN编码为ex 2309 90 31、ex 2309 90 96和2922 41 00 TARIC编码为2309903151、2309903159、2309903161、2309903169、2309909651、2309909659、2309909661和2309903169 [1] - 本案倾销调查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损害调查期为2020年1月1日至倾销调查期结束 [1] 欧盟对华赖氨酸反倾销调查进程 - 2024年5月23日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的赖氨酸发起反倾销调查 [2] - 2025年1月14日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的赖氨酸作出反倾销初裁 [2]
美对华赖氨酸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快讯· 2025-06-19 09:35
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 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赖氨酸(L-lysine)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1] - 调查涉及美国海关编码2922 41 0090项下产品 [1] - 具体产品范围以产品描述为准 [1]
赢创将优化蛋氨酸全球生产布局!中国生物法关键技术已突破!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6-17 23:09
赢创蛋氨酸生产布局优化 - 赢创将在2025年第三和第四季度实施技术措施优化MetAMINO®全球生产布局 [1] - 新加坡生产基地将于2025年8-9月停产6-7周 安特卫普生产基地将在2025年9-10月停产6-7周 [1] - 停产期间将同步进行催化剂更换 提高能源效率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1] 全球蛋氨酸行业现状 - 2024年全球有9家蛋氨酸生产企业 总产能235万吨/年 [4] - 赢创、安迪苏和新和成三家企业产能合计占全球71% [4] - 中国已成为蛋氨酸净出口国 2024年净出口约25万吨 [6] 中国蛋氨酸市场发展 - 截至2024年底中国蛋氨酸产能84万吨/年 占全球36% [5] - 2024年中国蛋氨酸消费量约43万吨 进口16万吨 出口41万吨 [6] - 预计到2029年中国产能将超120万吨/年 全球占比提升至45%以上 [5] 生物法蛋氨酸技术进展 - 生物法L-蛋氨酸相比化学法DL-蛋氨酸具有更高利用效率 [7] - 全球仅希杰实现生物发酵L-蛋氨酸批量化出货 [9] - 郑裕国院士团队与华恒生物合作推进3000吨生物法L-蛋氨酸项目 [11][12]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化学法蛋氨酸生产涉及剧毒物质 面临严格环保监管 [7] - 生物法蛋氨酸因菌株产量问题导致工业化推进较慢 [8][9] - 赢创2016年已收购METEX的蛋氨酸发酵生产技术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