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展望十大投资主题系列:中国股市十大投资主题,前沿技术篇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6-17 17:00
报告核心观点 - 贴现率下降是中国股市上升的关键动力,为主题投资创造有利土壤,产业性和交易性主题均有机会,聚焦前沿技术、先进制造、格局改善三大方向的十大主题,探讨2025H2投资机会 [1][2] 大势研判 - 中国股市“转型牛”格局渐明,战略看多2025,遍历冲击后投资人对经济形势认识充分,预期和估值主要矛盾转变,新技术和商业模式涌现,投资股票机会成本降低,经济政策和资本市场改革向好,推动股市迈向“转型牛” [10] - 行情关键动力是无风险利率下降与风险认识系统性降低,过去三年机会成本阻碍入市,如今无风险利率实质性下降,经济政策和资本市场改革推动风险评价降低和投资态度转变,增量和长期入市迎来转折 [11] 主题策略 人工智能 - 已具备产业趋势投资特征,是中期A股景气与主题投资重要来源,产业逻辑清晰、市场空间大,产业链环节多、标的丰富,部分领域已商业化落地 [32][33] - 类比2010 - 2015年移动互联网行情,投资遵循“信息基建建设”“基础软件部署”“线上应用爆发”“重塑线下行业”规律,当前AI产业处于“信息基建”阶段,上游算力行情未结束,软件关注TOG,应用兼顾商业模式与证券化率 [36][38] 具身智能 - 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规模化应用示范阶段,各地发布行动计划明确落地场景,我国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有制造业基础、全产业链配套和大规模市场优势 [38] - 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有望快速提升,2035年中国销量有望达200万台,2024年融资案例和金额大幅增长 [41][47] - 四足机器人负载和稳定性好,有望率先规模化应用,2030年全球销量和市场规模预计大幅增长;外骨骼机器人从“医疗器械”向“人体机能延伸”进化,康复养老和消费级应用场景加速落地 [49][50] - 看好供应链公司和特斯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推荐康复养老和户外休闲消费级外骨骼产品生产商及轻量化材料供应商 [56] 生物经济与脑机接口 - 生物经济以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为基础,上游为生物科技和原料,中游是专业设备和设计平台,下游涵盖多行业应用场景,满足多种需求 [57][59] - 国内健康、环保需求增长,生物经济市场前景广阔,顶层规划重视其发展,重点关注生物制造和脑机接口 [70][76] - 生物制造产业链分中上游和下游,脑机接口产业链分上、中、下游,当前脑机接口处于研发探索阶段,已有公司尝试突破 [83] 6G通信 - 6G通信速度与延迟性能跃升,带动全产业链升级,相比5G有更低速率、时延和更大连接密度等优点,功能和应用场景拓展,市场想象空间大 [4][86] - 6G产业链包括上游基础技术突破、中游构建网络生态底座、下游应用场景落地,聚焦低空经济、沉浸式交互、智能制造方向 [92] - 6G主题行情驱动力为政策红利、技术突破和标准化进程提速,后续关注标准化进程、技术突破可能,如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3GPP的6G技术预研 [91][96]
鸡西市:哈洽会参展企业绘就经贸合作新蓝图
中国发展网· 2025-05-20 15:48
鸡西市参展概况 - 鸡西市以"石墨之都、诗画江湖"为主题打造150平方米综合展厅,划分展示区、推介区、品鉴区、洽谈区,采用沉浸式场景与创新展陈技术 [2] - 参展企业数量达80余家创历史新高,覆盖工业智造、科技创新、生物经济、数字经济、矿产经济、绿色食品、文化旅游等多领域,展品近300种 [2] - 展品陈设以龙江"五谷"为主线,聚焦"专、精、特、新"产品,通过实物与模型呈现 [2] 国际合作与配套活动 - 俄方滨海边疆区城市及企业联合参展,与俄罗斯阿尔乔姆市、乌苏里斯克市及吉尔吉斯斯坦纳伦州、纳伦市开展政府间会谈深化合作 [2][3] - 策划七项配套活动为历届之最,包括生物医药产业合作交流会、专题发布、招商洽谈、直播带货等 [3] - 同步设置鸡西国际会客厅展示馆,举办非遗演艺、文化集市及名特优产品展览,实现"展、论、谈"融合 [3] 现场表现与数据亮点 - 展厅活动涵盖机器人表演、朝鲜族舞蹈、俄罗斯小提琴演奏、网红直播等,品鉴区提供鸡西辣菜、密山大白鱼等特色美食 [2] - 开馆首日鸡西冷面、辣菜销售额同比增长300% [2] - 举办"龙江药谷·五加铸城"活动推动刺五加等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3]
《2025年东南亚绿色经济报告》发布
商务部网站· 2025-05-16 23:47
东南亚绿色经济发展现状与挑战 - 东南亚绿色经济转型有所进展但与2030年气候目标仍有差距 区域内排放增长且依赖化石燃料 经济发展受气候变化威胁 [2] - 目前可再生能源占比9% 电动汽车渗透率低 绿色投资与产业发展滞后 面临贸易限制和政策不稳定等挑战 [2] 系统层面解决方案 - 可持续生物经济占东南亚经济重要地位 但当前模式导致排放和森林砍伐 通过提升小农户生产力等措施 2030年有望减少2.3亿吨CO₂当量排放并创造34万个就业岗位 [3] - 下一代电网需升级和跨境互联 吸引私人投资和监管改革可提高效率 预计2030年减少5000吨CO₂当量排放并创造20万个就业岗位 [3] - 电动汽车生态系统需刺激需求和加强本地生产 完善充电设施后 2030年可减少4000吨CO₂当量排放并创造35万个就业岗位 [3] 支持性解决方案 - 东南亚气候融资存在资金缺口 需创新混合融资模式并吸引私人资本 [4] - 碳市场对脱碳至关重要但东南亚市场不成熟 需提高碳价和加强监管 [4] - 绿色人工智能可优化能源使用 通过可持续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助力减排 [4] 区域合作与投资机遇 - 东南亚与亚太地区在能源安全和绿色转型方面联系紧密 加强合作可实现资源共享和技术转移 [5] - 生物经济、电网建设和电动汽车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可吸引投资并拓展市场 [5] 行动建议与展望 - 企业需将可持续性纳入商业模式 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 政府制定政策引导投资 [6] - 通过多方行动 东南亚绿色经济有望在2030年前取得显著进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