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器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美诚服电器设备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28 05:17
公司基本信息 - 上海美诚服电器设备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法定代表人为徐俊强 [1] - 注册资本为10万人民币 [1] 经营范围 - 家用电器销售及零配件销售 [1] - 制冷空调设备销售 [1] - 智能家庭消费设备和可穿戴智能设备销售 [1] - 五金产品零售和电线电缆经营 [1] - 配电开关控制设备销售 [1] - 日用百货销售 [1] - 专业保洁清洗消毒服务 [1] - 普通机械设备安装和家用电器安装服务 [1] - 装卸搬运和普通货物仓储服务 [1] - 国内货物运输代理 [1] - 通用设备修理和专用设备修理 [1] - 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 [1] - 非电力家用器具销售 [1]
浙江乐清:“科技副总” 助力产业加速 “智” 变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5 19:36
科技副总项目成效 - 东南电子在科技副总参与下研发基于人工智能与高精度传感器融合的微动开关手感自动化检测技术 实现不合格品有效检出[1] - 传统人工检测耗时且误差较高 智能化解决方案成功落地[1] - 企业核心产品应用领域持续拓展 精密生产需求日益提升[1] 企业具体应用案例 - 金谷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借助AI技术打造动态定价模型 将72小时报价时间大幅缩短[2] - 温州金宏电器有限公司通过AI技术缩短隔离开关研发周期30%以上[2] 项目规模与产业影响 - 乐清2023年选聘30名科技副总走进企业 其中温州大学博士袁雷明服务东南电子[1] - 作为全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首批试点 已为81家企业选派科技副总[1] - 规上高新技术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 机制建设与未来规划 - 科技副总为企业搭建对接学术资源的桥梁 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助力产学研合作与技术攻关[1] - 2025年计划新选派70名以上科技副总入企[3] - "高校+平台+企业+产业链"合作机制将进一步完善 促进区域人才资源循环与产业迭代升级[3]
大丰经济开发区:锚定目标不松劲 励精笃行“下半场”
新华日报· 2025-08-19 15:22
经济表现 - 规上工业总产值171.86亿元 同比增长1.77% [1] - 外资到账1791.44万美元 进出口总额32.81亿美元 [1] 招商引资 - 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7个 包括10亿-30亿元项目3个及1亿-5亿元项目10个 [1] - 外资项目签约4个 包括总投资1100万美元智能叉车项目及22亿日元电子材料项目 [1][3] - 成功签约蜀能时代碳纤维复合材料等重特大项目 总投资达40亿元 [3] 项目建设 - 开工亿元以上项目9个 竣工亿元以上项目3个 [1] - 双瑞风电叶片等项目顺利开工 博敏IC封装载板等项目竣工投产 [3] - 重点推进龙马电器设备等7个标志性项目建设 形成龙头引领产业格局 [4] 产业布局 - 精准锚定新能源及装备制造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 高端装备制造 新一代电子信息四大主导赛道 [4] - 通过延链补链强链串联上下游新业态 形成集群发展格局 [4] - 协同推进新能源及高端装备等四大集群提速增效 聚焦高质量发展总目标 [4] 外资合作 - 深化与日韩知名商会常态化互动交流 扩大外资利用规模 [3] - 成功落户总投资1300万美元明进车身覆盖件等外资项目 [3]
廖市无双:冲高回落后,市场如何演化?
2025-05-18 23:4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金融、科技、传媒、军工、电信、通信、化工、电子、建材、轻工、新能源动力系统、电源设备、电器设备、保险证券等 未提及具体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市场走势预测** - 上证指数在3432点附近面临强大阻力,难以V形反转,预计回撤至3186 - 3200点缺口区域消化筹码,为后续上涨积蓄力量[1][5][20] - 恒生科技指数自3月以来大幅下跌,反弹阻力位在5250 - 5470点,难以直接V形反转,将经历ABC结构调整消化获利盘和套牢盘[1][4][5] - 市场双向波动加剧,投资者需谨慎应对,长期投资者可利用震荡期布局,但避免追高[1][6][7] 2. **大金融板块表现** - 近期大金融板块上涨属补涨需求,不具备持续性,并非新一轮主升浪开启,投资者应理性看待,避免盲目追涨[1][11][12] - 金融红利和中字头股票近期表现突出,是补涨需求所致,抬高了市场重心[13] 3. **市场不能继续上涨和形成牛市的原因** - 当前市场点位超4月初,但基本面不如当时,存在超涨可能,关税水平较高对市场构成压力[1][15][17] - 市场上方套牢盘和下方获利盘需消化,新资金进场形成新格局才能继续上涨,当前无法直接V形反转走牛市[15][16] 4. **投资策略建议** - 不追高,保持风格均衡,仓位相对保守,可剔除4月买入的短线仓位,降低整体持仓结构弹性,等待市场扩张机会[3][25][33] - 市场回调时,可从科技成长板块切换至大金融红利板块平滑净值曲线,但绝对收益难以预测[14] 5. **市场风格及相关影响** - 今年日历效应延迟,5月7日大金融板块拉升,小盘成长股下跌,大盘成长和大盘价值股性价比相当[27] - 公募新规中长期使基金倾向大市值和价值风格,短期影响取决于基准选择灵活性,基金经理需选易跑赢的基准[3][28] - 配平交易长期倾向大市值和价值风格,选择适合基准对基金经理业绩考核重要[29] - 公募基金行动方案影响程度取决于基准选择灵活性,还会影响市场多方面问题[3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美元作为全球货币地位形成过程漫长,目前无货币能完全取代,人民币现阶段难以取代美元[18] 2. 中国在印巴冲突中军事胜利是体系协同作战,体系胜利不代表单个环节有巨大优势[19] 3. 震荡整理时间长对后续上涨有利,未来一个半月或更长时间市场仍需震荡整理,调整空间不大,整体方向向上[22] 4. 恒生科技指数贝塔值大,波动幅度大,3 - 4月快速下跌是对去年2月至今年3月上涨的对等回调,5 - 6月仍需调整[23][24] 5. 从2021年2月至今市场震荡整理超三年,技术面未显示大幅减仓迹象,3200点或3186点可考虑增加资金投入[26]
5.12犀牛财经晚报:超1300亿元科创债密集发行 保险金信托门槛将降至100万元以下
犀牛财经· 2025-05-12 18:17
科创债发行 - 5月6日至15日共发行85只科创债及科创票据,合计规模1358亿元,发行主体涵盖新材料、信息技术、金融、生物医药、电器设备等行业国央企和民企 [1] - 发行类型包括一般中期票据、一般公司债、超短融债券、私募债、商业银行债、证券公司债等,其中超60只期限达3年和5年期及以上 [1] - 杭州银行成功发行50亿元3年期科技创新债券,票面利率1.67%,募集资金将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 [5] 汽车行业数据 - 1-4月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千万辆,分别完成1017.5万辆和1006万辆,同比增长12.9%和10.8% [2] - 同期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442.9万辆和430万辆,同比增长48.3%和46.2%,占新车总销量42.7% [2] - 1-4月汽车出口193.7万辆(+6%),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64.2万辆(+52.6%) [2] 科技与电子产品 - 一季度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852万台(+19.5%),消费市场出货量突破800万台(+21.5%),商用市场出货51万台(-5.3%) [2] - 3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276.5万部(+6.5%),其中5G手机1942.4万部(+9.5%)占比85.3% [3] - 1-3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6967万部(+3.3%),5G手机6104.3万部(+8.2%)占比87.6% [3] 上市公司动态 - 中国中车签订547.4亿元重大合同,包括城市轨道车辆、动车组、风电设备等销售合同,约占2024年营收22.2% [4] - 长华集团获新能源车企1.08亿元定点项目,产品为关键金属结构件,生命周期4年,预计2026年Q2量产 [7] - 万辰集团拟每10股派现4元,合计派送7199.59万元,股权登记日为5月19日 [8] 医药与生物技术 - 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FCN-159片被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拟用于治疗儿童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等疾病 [6] - 迈威生物董事长涉嫌短线交易被立案,公司回应不影响港股IPO计划 [4] 资本市场表现 - 创业板指涨2.63%,全市场超41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成交额1.31万亿元(较前日放量1164亿元) [9][10] - 军工板块近30股涨停,机器人概念股走强,消费电子板块反弹,创新药板块调整 [9][10] 融资与创新 - 自变量机器人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美团独家投资),累计融资超10亿元,将用于具身智能大模型研发 [4] - 字节跳动公开向量模型Seed1.5-Embedding,在MTEB榜单达中英文SOTA效果,API接口即将开放 [3]
一线|超1300亿元科创债密集发行!超60只在3年期以上,近半数设置特殊条款
券商中国· 2025-05-12 11:19
科创债发行概况 - 5月6日至5月15日期间共有85只科创债(含科创票据)密集发行,合计规模达1358亿元 [1] - 发行主体覆盖新材料、信息技术、金融、生物医药、电器设备等行业的国央企和民企,债券类型包括中期票据、公司债、超短融、私募债等 [2] - 发行期限以中长期为主,超60只债券期限达3年或5年及以上,显示科技企业获得稳定中长期资金支持 [2] 科创债市场特征 - 已发行科创债呈现票面利率低、认购倍数高的特点,反映投资者对债券信用资质的认可 [3][5] - 长江产业投资集团3年期14亿元科创债票面利率2%(创该公司中长期债利率新低),认购倍数3.7倍 [6] - 上海新微科技2亿元科创债票面利率2.37%,较去年同期同类型产品下降151BP [6] - 东方证券10亿元科创债认购倍数超8倍,杭州银行50亿元3年期科创债利率低至1.67%,认购倍数4.47倍 [6] 金融机构参与动态 - 银行通过科创贷(间接融资)和科创债(直接融资)双渠道支持科技企业,部分银行已响应政策完成首期科创债发行 [6] - 银行内部考核机制逐步细化,涵盖科技贷款余额、科创板客户及"独角兽"企业覆盖情况 [7] - 券商将募资用于科创领域做市承销业务,例如招商证券拟投入25亿元用于科创债做市、风险对冲及承销业务 [7] 未来发展趋势 - 预计更多成熟期/成长期民营科技企业将通过科创债融资,当前发行主体仍以高等级央国企和头部民企为主 [8] - 债券条款创新将加速,含权结构、收益质押担保、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条款可提高债券吸引力 [8] - 沪深北交易所明确支持设置与科创企业成长挂钩的票面利率、项目收益偿债等创新条款 [8] - 统计显示85只科创债中37只已设置特殊条款,包括回售、利率调整、利息递延权等 [8]
日本利率下行期消费股的估值变化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2025-03-14 16:37
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复盘日本九十年代市场,分析利率调整对消费股基本面及估值的影响,指出不同阶段消费股市场的驱动模式、各细分板块的驱动差异,还阐述出海产业、报复性消费及刚需板块的估值特点 [1][6][9] 日本九十年代市场利率调整情况 -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经济下行,货币政策转向宽松,1991年7月政策利率从6%下调至5.5%,1999年降至0%,进入零利率时代 [1] - 同期日本国债利率下行,1990年9月10年期国债收益率约8%,1998年9 - 10月降至1%以下 [1] 消费股利率调整阶段划分 - 第一阶段(1990 - 1991年):泡沫破灭下的利率初降期,利率从6%降至4.5% [3] - 第二阶段(1992 - 1993年):经济增速放缓下的利率下行期,利率从4.5%降至1.75% [7] - 第三阶段(1994 - 1995年):经济弱复苏背景下的宽松货币政策期,利率从1.75%降至0.5% [7] - 第四阶段(1996 - 2000年):金融风险下的利率下行期,利率从0.5%降至0.25% [7] 消费股市场驱动模式 - 1994 - 1995年消费板块市场由基本面驱动,农林水产等行业市场表现与净利润变动紧密相关 [6] - 1996 - 2000年消费板块市场以估值驱动为主,各行业市场表现受估值下滑影响明显 [6] 细分板块驱动差异 - 电器设备指数收益得益于盈利增长,体现基本面驱动特征 [9] - 零售行业指数收益源于市盈率变动,体现估值驱动 [9] - 食品饮料行业前期由基本面驱动,后期转变为估值驱动 [9] - 农林水产板块不适合长期持有,电器设备板块长期收益来自基本面增长 [10] 出海产业估值特点 - 1994 - 1995年电器设备板块估值底优于其他消费板块,反映市场对制造业出海的高预期 [13] - 美国经济复苏需求攀升、企业受日元汇率和国内竞争影响有限,是出海产业享有高估值溢价的原因 [13] 报复性消费对估值的影响 - 1994 - 1995年经济短暂复苏,纺服、批发、零售板块股价和业绩上涨,估值上扬 [15] - 此前经济下行抑制消费欲,经济回暖引发报复性消费,推升可选消费行业估值 [15] 刚需板块估值稳定性 - 食品饮料等刚需板块估值变动幅度小,在不同行情下具备抗风险能力和稳定性 [18]
日本利率下行期消费股的估值变化
日本九十年代货币政策演变 - 日本央行在1991年7月将政策利率从6%下调至5.5%,同年11/12月各降50BP至4.5%,1992年4月降至3.75%,7月再降50BP,1993年2月降至2.5%,1995年5月下调为1%,同年9月降至0.5%,1999年进入零利率时代 [3]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990年9月的8%降至1998年9-10月的1%以下 [3] - 利率下调分为四个阶段:1990-1991年(6%→4.5%)、1992-1993年(4.5%→1.75%)、1994-1995年(1.75%→0.5%)、1996-2000年(0.5%→0.25%)[9] 消费股驱动模式分化 - 1994-1995年消费板块由基本面驱动:农林水产/食品饮料/纺织品/电器设备/批发/零售净利润变动率达15/-13/389/116/162/179%,市场表现与盈利高度相关 [9] - 1996-2000年转为估值驱动:同行业市盈率变动率为-88/-27/-70/-1/-68/-65%,市场表现与估值波动同步 [9][10] - 电器设备板块持续由基本面驱动(1994-1995年市场表现+15%对应净利润+116%,1996-2000年+35%对应+7%),零售行业由估值驱动(同期市盈率变动+334%/-65%)[12] 行业细分表现 - 出海主题产业估值溢价显著:1994-1995年电器设备板块PE估值底65.4倍,高于食品饮料(32.7倍)、纺服(43.5倍)、零售(50.1倍)[20] - 报复性消费推升可选消费估值:1994-1995年纺服/批发/零售PE涨幅达3773%/25%/302%,PS涨幅34%/25%/-2%,利润端增长389%/162%/179%[22] - 刚需板块估值稳定:食品饮料PE变动1994-1995年仅+6%(电器设备-29%、零售+334%),1996-200年为-27%(农林水产-88%、纺服-70%)[24] 长期投资价值分析 - 农林水产板块长期投资价值有限:1996-200年市场表现-58%虽净利润+20%,但市盈率下滑88%[12] - 电器设备板块具备成长属性:基本面增长抵消估值下滑影响,两阶段净利润累计增幅达123%[12] - 食品饮料行业呈现阶段性驱动特征:前期基本面主导(1994-1995年净利润-13%),后期估值主导(1996-200年PE-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