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

搜索文档
深度体验牧民生活 这家藏茶馆用“老家当”讲述藏北游牧文化
央视新闻· 2025-08-18 09:42
公司概况 - 公司经营一家位于西藏那曲海拔超过4500米的"牧人宝库"藏茶馆 面积达1200平方米 陈列3000多件藏族民间民俗物品 [1] - 公司创始人珠珠为那曲本地人 现年46岁 从18岁起开始收藏 拥有20多年收藏经历 足迹遍布西藏各地 [6][14] - 公司通过藏茶馆展示藏北游牧文化独特风情 包括牧区生活用具 手工艺品 传统服饰等 形成文化"博物馆"式体验空间 [1][6] 产品与服务 - 公司提供藏茶饮用服务 邀请顾客体验热腾腾的酥油茶 深度感受藏族同胞生活方式 [8] - 公司展示大量与牦牛相关文化物品 包括牦牛毛编织墨镜 牦牛运输布景 形象化展示牦牛在牧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3][4] - 公司收藏品包含具有历史意义的老物件 如2013年从日喀则土布加乡收来的装酒器皿 每个物件都承载千百年来牧民生活记忆 [10][8] 行业背景 - 藏北草原基础设施发生巨变 立体交通网络取代传统"人背畜驮"方式 集中供暖供氧系统完善 季节性断水问题得到解决 [14] - 那曲地区海拔超过4500米 历史上存在的饮水难 用电难 行路难 通信难等问题已成历史 所有事情都变得便捷 [14][16] - 传统牛皮船渡河等艰难出行方式被现代桥梁取代 交通条件显著改善 [12][14]
餐饮创业“破产三件套”,究竟坑了多少中产?
虎嗅· 2025-05-11 07:24
新中产创业趋势 - 中国近40%新中产阶层谋求职业转型,创业人数占比在2021年以来持续上升,短短两年内激增64% [1] - 餐饮创业因门槛低、包容性强、市场规模大、需求稳定成为最热门方向 [2] - 中产创业者偏好咖啡馆、茶馆、酒馆等与品质生活挂钩的业态,追求理想生活状态而非单纯谋生 [7][8] 中产创业失败案例 - 咖啡馆创业者小余因选址不佳、客单价偏高(20~30元)导致客流不足,半年后失败 [9][10] - 酒馆创业者安琪因装修风格(欧式冷色调)与本地消费者偏好(热闹氛围)不匹配,经营18个月后结业 [13][14][19] - 茶馆创业者胡胡因当地消费习惯偏向奶茶店/咖啡店,即便借助"围炉煮茶"热点仍无法改善业绩,3年后关店 [15] 中产创业四大挑战 - **认知偏差**:创业者过度自信,忽视餐饮行业高固定成本、低净利特点,对市场预判过于理想化 [18] - **消费降级**:经济下行导致"享乐型"消费(咖啡馆/酒馆/茶馆)需求萎缩,独立门店价格劣势凸显 [22][23] - **同质化竞争**:热门赛道门店装修、产品高度雷同,独立创业者缺乏差异化与营销资源 [24] - **连锁品牌挤压**:2024年上半年30家连锁咖啡品牌净增4219家门店,一线品牌下沉加剧独立小店生存压力 [26][27] 餐饮行业经营现状 - 餐饮业进入"微利"时代,头部品牌通过降本增效进行结构性调整,个体创业者需适应高难度经营环境 [33][34] - 行业对经营者能力要求极高,涉及供应链管理、选址经济学、人员服务等多维度技能 [31][32] - 2024年餐饮业开关店数量居高不下,反映创业者仍试图通过餐饮摆脱职场困境,但失败率显著 [29][30]
长沙“青春创未来 奋斗书华章”座谈会上,这些青年激荡奋进强音
长沙晚报· 2025-04-29 22:57
创新创业政策支持 - 湖南"七个一"创业政策扶持下,长沙闪灵智合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刘园园在半年内完成从项目路演到入选《夺金2025》,成为生物医药赛道创业"金种子",并获取100万元种子轮融资 [1] - 湖南竹阳新能源有限公司创始人周再阳在政府提供的免费实验室里完成数百次试验,研发出"高效仿生减反射透明竹膜"技术 [2] - 东茅街茶馆初创合伙人张铁瀚在政府首店经济政策支持下,打造全国首个"方志文化"茶馆品牌 [4] 生物医药行业 - 长沙闪灵智合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产品已在全国40余家养殖场推广应用,并与国际顶尖生猪育种企业达成意向合作 [1] - 公司命名"闪灵智合"中,"闪"代表技术精准高效,"智"代表新技术和新质生产力 [2] 新能源行业 - 湖南竹阳新能源有限公司跨界研发出"高效仿生减反射透明竹膜",为光伏产业开辟新路径 [2] - 该技术获得"挑战杯"金奖,让竹林变身"新能源发电站" [2] 现代农业 - 湖南田匠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宁乡流转1280亩土地,探索"水稻+水产"共生模式,引入全程机械化使每亩地用工成本降60% [3] - 采用"稻鱼虾"立体种养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农药化肥使用量降65% [3] - 与刘少军院士团队合作建立"种业创新平台+龙头企业+农户"体系,带动5万亩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升级 [3] - 打造"宁乡田礼"品牌年销售额超2600万元 [3] 文化创意产业 - 东茅街茶馆日均销售3000杯茶、1000斤粉,社交媒体讨论度持续走高 [4] - "泥人刘"第四代传人刘嘉豪将AI设计、3D打印引入传统陶艺,与湖师大共建"数字陶瓷实验室" [4] - AI算法可生成2000种设计方案,将研发周期从180天压缩至30天 [4] - VR虚拟展厅让用户扫码"穿越"古窑,见证72道工序 [4] - "泥人刘"在古镇开设陶艺工坊,免费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平台,联合高校建立非遗研学基地,已培养200余名年轻传承人 [5]
西湖景区新增4家省级“非遗茶空间”
杭州日报· 2025-04-22 10:12
继去年5月浙江首批25家"非遗茶空间"全国首发后,近日,全省推出第二批75家"非遗茶空间",杭 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浮云堂""城隍茶肆""茗篁""殊胜寻真"4家榜上有名。 吴山城隍阁,一直是杭州人登高望远的好去处,这里也藏着一个品茶的好地方。"城隍茶肆"省 级"非遗茶空间"位于城隍阁三楼,依托西湖风景名胜区非遗代表性项目"吴山城隍传说",以充满杭州民 俗韵味的茶馆为载体,不仅展示、销售以西湖龙井茶为主的茶产品、非遗茶点、茶器,还为市民游客呈 现宋代点茶、西湖龙井茶冲泡技艺。该空间围绕传统节日、节气,常态化推出制茶技艺、糕点制作、剪 纸、宋人四雅、二十四节气手作等丰富多样的非遗体验课程。 在景区各个茶村,茶空间也成了市民游客喝茶赏玩的好去处。"茗篁"省级"非遗茶空间"位于西湖街 道里鸡笼山,2023年被认定为"非遗主题民宿",建有500余平方米室内茶事活动场所、300平方米室外茶 事活动场所、50余亩茶园。该空间内部集茶生产销售、住宿、体验、传承于一体,常态化开展茶文化体 验活动。"殊胜寻真"省级"非遗茶空间"坐落于十亩狮峰茶园之中,将非遗元素融入酒店内部空间,营造 独特氛围。酒店餐厅、包厢、客房均巧妙设置茶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