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化
搜索文档
华住集团客房数5年倍增全球第四 季琦称再用20年力争成行业第一
长江商报· 2025-11-04 08:17
公司战略与愿景 - 公司创始人提出未来20年目标是成为全球酒店业第一[1][8] - 公司计划与友商共同重新定义中国酒店业[1][9] - 公司坚持长期主义与高质量发展策略,形成国际竞争力[5] 公司规模与排名 - 根据2024年度《HOTELS》排名,公司以108.82万间客房和1.11万家酒店升至全球第四,超越洲际酒店集团[1][4] - 以酒店数量计,公司拥有1.11万家酒店,超过万豪(9131家)和希尔顿(8447家),位列全球第二[4][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19个国家经营1.21万家酒店,拥有118.49万间在营客房[6] - 过去5年,公司酒店数量和在营客房数量均接近倍增,从2020年6月的6187家酒店、59.92万间客房增长至2025年6月的1.21万家酒店、118.49万间客房[5][6][7] 行业机遇与市场观点 - 中国酒店业未来最大机会在于供给侧改革,驱动因素包括大基数人口、大基建、大纵深市场和大文旅浪口[2] - 2024年中国酒店市场连锁化率约40%,相比美国(72%)和欧盟(44%)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尤其在三、四线县域市场潜力巨大[3][9] - 中国规模以上酒店(超过40间房)比例仅为25%,远低于美国的95%,表明行业结构优化空间巨大[9] - 行业动态表现为会议商旅减少,但入境游增加、休闲旅游人气旺,导致存量市场压力增大,县域旅游市场潜力很大[3] 财务与运营业绩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酒店营业额为269亿元,同比增长15%[9] - 2025年第二季度集团收入达64亿元,同比增长4.5%[9] - 2025年第二季度经调整净利润为13.5亿元,同比增长7.6%[9] - 2025年第二季度经调整EBITDA为23亿元,同比增长11.3%[9] - 面对市场供给增加压力,公司仍保持较高入住率,展现强劲运营韧性[10]
烟酒零售业迎来洗牌?2025年新规下,部分从业者何去何从
搜狐财经· 2025-10-27 21:48
烟酒零售业迎来洗牌?2025年新规下,部分从业者何去何从 小区门口开了五年的烟酒店最近挂出了"转让"牌,老板张姐见了熟人就叹气:"烟草证续期卡了俩月, 说我跟隔壁店间距不够;线上卖瓶红酒又被查,说没办齐备案手续。"不光是张姐,身边不少烟酒店主 都在犯愁:以前支个柜台就能赚钱的日子早没了,2025年一堆新规落地,办证、进货、卖货处处有规 矩,稍有不慎就可能被罚甚至关门。这行真要大洗牌了?普通从业者该咋应对? 2025年的烟酒零售行业,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规矩变严了",不管是烟草还是酒类,官方都出台了明确的 准入和经营标准,门槛比往年高了不少。 先说烟草零售,国家烟草专卖局2025年6月6日修订印发的《电子烟相关生产企业、批发企业烟草专卖许 可证管理细则》,把许可证管理的细节卡得很死,不仅生产、批发环节要严格审批,零售端的要求也同 步收紧 。2025年8月6日发布的烟草零售管理新规更明确:必须"一店一证",同一个经营地址绝不能重 复办证,普通店铺之间的距离还得至少隔50米。像封闭式小区里,每1000户才能设1个零售点,农村行 政村更是最多只许开1家,间距得超1000米。对残疾经营者虽有30米的放宽政策,但整体"控量 ...
日本餐饮的“平成食代”,正是中国“西贝们”的镜与鉴
虎嗅APP· 2025-10-21 21:15
文章核心观点 - 日本餐饮业在平成时代经济泡沫破裂后的发展路径为中国餐饮企业提供了重要镜鉴,揭示了在“高溢价”、“连锁化”和“美味/标准化”这一“不可能三角”中做出战略选择的必要性 [5][6][23][26][27][33][37][38] 平成时代日本餐饮业变迁 - 1989年日本平成时代开启,GDP增长率达5.4%后持续下滑,经济泡沫被刺破 [8] - 泡沫破裂后,日本家庭食品饮料消费占比稳定在23%~25%,显示餐饮作为刚需行业的韧性 [8] - 日本家庭每月食品支出从1992年的8.2万日元降至2000年的7.4万日元,但相较于其他消费的暴跌,餐饮业跌幅较缓 [10] - 餐饮客单价在二十年间下降约20%,同时消费结构发生“价格叛逃”,“中食”(快餐与便利店食品)规模逆势增长三倍 [11][12][13] - 餐饮门店数量从155万家的峰值萎缩近10%至140万家左右,在需求仅微降1%~3%的背景下出现供给侧“闭店潮” [14] 行业整合与标准化 - 危机促使日本餐饮业形成“抱团取暖”的利益共同体,行业掀起横向并购潮,连锁化率和连锁门店数量不降反升 [17][18][19][21] - 为迎合资本化,餐饮企业推进数字化与标准化,将厨师手艺转化为可预测的标准化流程,预制菜行业因此迅猛发展 [21][22][25] - 成功的上市餐饮企业大多主打可预制产品,如牛丼饭品类CR4超过90%,泉盛(食其家)依靠标准化牛丼饭成为最大餐饮上市公司 [23] 餐饮业的“不可能三角”与战略选择 - 餐饮业存在“不可能三角”:高溢价、连锁化、美味(或标准化)三者难以兼得 [23][26][27][29] - 和民(Watami)挑战“高溢价连锁餐饮”失败,2014年亏损128亿日元,提价15%导致单店销售额下降10.4% [28] - 泉盛(食其家)选择平价路线,将利润率压在4%以下,经济不佳时选择降价,上市以来涨幅超230倍,成为日本餐饮市值第一 [28][31] - 日本市值前十的餐饮企业中,九家是“平民代表”,如萨莉亚、吉野家、丸龟制面等,印证了规模化与平价相结合的可行性 [32][33] 中日餐饮市场差异与中国启示 - 日本高端餐饮(如米其林餐厅)成功但未追求规模化,核心在于“色、香、味、器、景”的极致呈现,形成了与平价规模化并行的“溢价线” [36] - 中国餐饮业与日本存在深刻差异:中国食材自给率超140%(日本不足50%),烹饪依赖“火”,个体餐饮占比超90%(日本已降至59%),标准化难度更高 [36][37] - 在中国市场背景下,若同时追求“连锁化+高溢价”,将面临更大挑战,企业需在规模平价与高端溢价之间做出明确战略选择 [37][38][42]
2025年餐饮企业发展报告
搜狐财经· 2025-10-04 13:03
行业宏观表现 - 2024年全国餐饮收入突破5.57万亿元,同比增长5.3% [1] - 粤港澳大湾区餐饮市场韧性突出,2024年广东餐饮收入占全国比重攀升至10.51%,创近十年新高 [1] - 2024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达14.16万亿元,占全国GDP的10.5%,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 [26] 消费端特征 - 2024年广东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餐饮消费升级奠定基础 [2] - 2024年上半年全国餐饮人均消费降至42.1元,较2023年下滑1.2个百分点,理性消费趋势明显 [2] - 大湾区消费需求多元化,Z世代、中高收入人群、港澳“北上”人群及都市银发群体需求分化显著 [2] 供给侧变革:连锁化与数字化 - 2024年全国餐饮连锁化率达22%,预计2025年将突破24%,而广东餐饮连锁化率以31.7%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3] - 2023年广东连锁餐饮门店数达10757家,近十年年复合增长率13.6%,高于全国12.5%的增速 [3] - 超大型连锁企业通过集中采购,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比约33%,议价能力显著 [3] - 66.7%的餐饮企业将数字化列为重点发展方向,AI大模型应用于智能选址、动态库存管理等环节 [3] 资本化与投融资趋势 - 大湾区已有17家餐饮企业实现上市,港股市场因上市门槛低、审核流程高效成为首选地 [4] - 2024年大湾区上市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平均同比增长9.8%,高于全国上市餐饮企业3.0%的平均水平 [4] - 2024年团餐/快餐/小吃、茶饮领域融资事件占比分别达22%与20%,是资本青睐的热点赛道 [4] 未来发展方向 - 超60%的大湾区上市餐饮企业将新加坡等东亚地区作为出海首站,未来将拓展欧洲等新兴市场 [4] - 行业将围绕建立高标准食材供应链、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与人才培训,打造“质价比”餐饮 [4] - 以粤菜为核心,引入国际化餐饮品牌,推动“湾区美食”品牌建设,深化文化融合 [4]
罗永浩西贝“骂战”背后:中国预制菜行业何去何从?与日本有何不同?
搜狐财经· 2025-09-17 12:42
西贝预制菜争议事件 - 西贝餐饮集团因使用预制菜引发争议后发布致歉信 承诺调整中央厨房前置加工模式 转向门店现场加工[1] - 罗永浩强调餐饮企业应明确告知消费者是否使用预制菜 不能以预制菜冒充现做菜品[3] - 争议未对资本市场造成明显冲击 预制菜板块股价整体上扬 得利斯涨停 味知香 三全食品 惠发食品等企业股价均上涨 西贝供应商千味央厨股价呈上升趋势[3] 预制菜行业监管与标准 - 《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过审 拟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可能首次明确预制菜定义及餐饮门店使用预制菜的信息披露要求[3] - 2024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个别预制菜厂商使用"淋巴肉"制作"梅菜扣肉" 引发公众对安全性担忧[3] - 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通知 将预制菜定义为"以食用农产品为原料 不添加防腐剂 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 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并明确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属于预制菜[3] 中央厨房与预制菜区别 - 中央厨房仅对菜品进行"预加工" 配送至门店的主要是净菜 半成品 需再加工制熟 不能简单等同于"料理包"[4] - 西贝自2014年起自建供应链系统 在全国建立华北 华东 华南等央厨生产基地 形成"生产基地+工厂+门店"的全产业链模式[4] - 预制菜可解决购物中心不能明火的问题 规避小作坊食品安全风险 并通过控制原材料和出餐效率提高毛利率[4] 消费者态度与市场趋势 - 在消费分级 追求平价餐饮背景下 大量使用预制菜且价格较高的连锁餐饮企业逐渐失去部分消费者支持[4] - 明确预制 半预制流程并及时降价的老乡鸡成为消费者认可案例 水饺品牌喜家德被曝遮挡门店"拒绝预制"宣传标语[4] - 消费者普遍担心预制菜存在防腐剂超标 食材新鲜度不足 营养流失等问题[3] 中日预制菜市场对比 - 日本预制菜市场规模已突破10万亿日元 覆盖超90%的超市和便利店渠道 生产标准严格 禁止使用部分国际允许的食品添加剂[6] - 中国预制菜高度依赖餐饮及外卖渠道 官方标准仍在完善中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销售短期难以突破地域限制[6] - 中国预制菜行业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达6749亿元 十年复合年均增长率或超10%[6] 企业回应与质量管控 - 千味央厨回应称已针对不同业务环节制定质量管理制度[6] - 味知香董事长夏靖表示行业繁荣与挑战并存 随着标准出台 优质品牌将更受消费者青睐[6]
“三座大山”、“外卖大战”下的餐饮众生相
36氪· 2025-08-14 19:54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1-6月全国餐饮收入增速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 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增速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 [2] - 2025年上半年北京市规模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利润下滑67% 较去年进一步收缩 [2] - 行业呈现营收增速放缓 利润下滑 竞争加剧态势 外卖价格倒挂和平台补贴资源向头部品牌倾斜加剧市场不公平竞争 [2] 企业成本结构 - 武圣羊汤租金成本占营收超25% 租期3-5年且续租租金递增 装修开业需一年半收回成本 [2] - 武圣羊汤人均月工资超5000元 提供宿舍人均1500元 加社保等开支占营收约25% [3] - 海底捞2024年员工成本 租金 原材料合计占总营收71.9% 呷哺呷哺三者合计占比75.4% 九毛九占比76.1% 绿茶餐厅占比58.9% 奈雪占比83.02% 乡村基占比75% [4] 企业财务表现 - 呷哺呷哺2024年营收47.55亿元同比下滑19.65% 净亏损3.98亿元较上年亏损1.9亿元扩大超一倍 连续四年累计亏损超12亿元 [6] - 奈雪2024年营收49.21亿元同比下跌4.7% 归母净利润-9.17亿元 除2023年微盈2090万元外 2021-2022及2024年均亏损 四年合计净亏损近15亿元 [6] - 绿茶餐厅2021-2024年前9个月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翻1.57倍至5.35亿元 租赁负债即期部分由1.84亿元涨至2.32亿元 两项债务占流动负债比例96% [6] 成本优化策略 - 海底捞采用智能厨房管理系统和库房可视化 减少库存积压损耗 通过蜀海等全产业链布局降低采购成本 2024年成本费用占总营收81.56% 低于巴奴的93.3% [10] - 绿茶餐厅加强第三方食材加工合作 原材料成本占比从2022年36.3%降至2024年31.1% [11] - 呷哺呷哺通过数字化供应链推动结构性降本 原材料成本占比从37.4%降至35.2% [11] 供应链与连锁化 - 南城香采用供应链鲜配模式 食材当日冷鲜运送至中央厨房处理后冷链配送至门店 基于中央厨房80公里半径进行蜂巢式门店布局 提升配送频率降低成本 [12] - 2024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突破5.5万亿元 连锁化率从2021年19%提升至23% [12] - 瑞幸咖啡2025年第二季度总净收入123.59亿元同比增长47.1% 营业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61.8% 营业利润率13.8% 通过规模化门店网络与全球产区长期合作 计划5年内向巴西采购24万吨咖啡豆 [13] 数字化建设 - 夸父炸串近三年数字化投入几千万 通过数字化系统提升数据利用效率 解决品质 规模 速度三角问题 [14] - 柠季投入1亿元做数智化 与美团 高德开发选址系统 将门店租金控制在销售额15%以内 数智化贯穿供应链优化 选品 会员运营等链路 [14] 外卖业务发展 - 海底捞2024年外卖收入增加20.4%至12.54亿元 占总营收比例从2.5%增至2.9% [15] - 九毛九外卖业务年收入10.43亿元同比增长15.8% 占总营收比例从15.1%上升至17.2% [15] - 小菜园外卖业务营收从2023年14.9亿元增长至2024年20亿元同比增长34.2% 占总营收比例从32.8%增至38.5% [15] 外卖平台策略 - 柠季优先参与平台活动 与平台谈判补贴分摊比例 确保加盟商盈利 2025年7月外卖订单较去年同期翻一倍 [16][18] - 夸父炸串作为KA商家获得统一补贴 选择出餐速度快 门店覆盖力大 用户喜好度高的品类参与活动 [18][19] - 连锁品牌通过数字化和标准化能力在外卖大战中获得更高声量和订单 同时保证利润率 [19]
餐饮冰火年:2.8 万亿增长与 161 万闭店潮
搜狐财经· 2025-08-12 21:32
行业规模与增长态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达2.85万亿元 同比增长4.1% [1][3] - 限额以上餐饮企业收入同比下降0.4% 为2023年以来首次负增长 [3] - 全年闭店数预计突破300万家 快餐小吃等大众品类成为重灾区 [1] 市场结构分化 - 连锁化率持续提升至24% 头部品牌通过供应链整合与数字化管理抢占市场 [3] - 绿茶集团上半年净利润增长32%-36% 小菜园日均净利润近200万元 [3] - 中小商户生存空间被挤压 上半年新增餐饮门店159.9万家但开关店差仅70万家 较2024年收窄40% [3] 政策环境影响 - 禁酒令导致高端餐饮酒水营收占比从35%跌至12% 商务宴请订单量骤降40% [5] - 社保新规要求全员参保 人力成本平均增加20% 部分小微餐饮利润率从8%压缩至3% [5] - 地方政策差异显著 上海社保基数7384元较深圳6733元高出9.7% 导致同类餐馆用工成本相差15% [7] 成本压力分析 - 食材成本持续上涨 猪肉价格同比上涨28% 蔬菜批发价涨幅超30% [8] - 一线城市核心商圈房租占营业额比重突破15% 上海南京东路快餐店月租金达12万元 [8] - 环保新规要求安装三级净化系统 单店改造费用约1.8万元 [8] 消费行为变化 - 餐饮客单价同比下降8.3% 30元以下订单占比提升至62% [8] - 健康需求推动产品结构重构 某沙拉品牌订单量增长45% 传统小吃店客流下降30% [9] - 下沉市场展现韧性 县域餐饮通过刚需组合实现15%净利率 [18] 行业创新与转型 - 连锁品牌通过供应链集中采购降低食材成本20% 人力成本控制在25% [12] - AI与物联网技术应用显著提升效率 海底捞人力成本降低18% 瑞幸咖啡原料报废率压至1.2% [17] - 数字化营销成效显著 喜茶会员复购率达38% 太二酸菜鱼单条视频播放量破亿带动客流增长25% [17] 模式创新与细分市场 - 加盟模式帮助中小商户缩短盈利周期 煎饼道门店数量从50家扩张至300家 [14] - 细分场景成为新增长点 徐记海鲜生日宴营收占比提升至40% 某轻食品牌通过企业团餐实现日均3000单 [17] - 绿色餐饮获得政策红利 星巴克年省电23% 某连锁品牌因环保认证订单量增长22% [20]
餐饮冰火年:2.8万亿增长与161万闭店潮
36氪· 2025-08-11 07:23
行业规模与增长态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达2.85万亿元 同比增长4.1% 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 [1][3] - 限额以上餐饮企业收入同比下降0.4% 为2023年以来首次负增长 [3] - 全年闭店数预计突破300万家 快餐、小吃等大众品类成为重灾区 [1] 市场结构分化 - 连锁化率持续提升至24% 头部品牌通过供应链整合与数字化管理抢占市场 [5] - 绿茶集团上半年净利润增长32%-36% 小菜园日均净利润近200万元 [5] - 中小商户生存空间被挤压 上半年新增餐饮门店159.9万家 但开关店差仅70万家 较2024年收窄40% [5] - 行业已从增量竞争进入存量绞杀 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单店存活率不足30% [5] 政策环境影响 - 禁酒令导致高端餐饮酒水营收占比从35%跌至12% 商务宴请订单量骤降40% [7] - 北京、上海人均500元以上高端餐厅数量锐减52% 包间上座率从70%降至30% [7] - 社保新规使人力成本平均增加20% 武汉某热干面店因利润率从8%压缩至3%而闭店 [7] - 地方政策差异显著 上海社保基数下限7384元较深圳高出9.7% 导致同类餐馆用工成本相差15% [9] 成本压力分析 - 行业闭店率达22.66% 小龙虾店闭店率37.2% 麻辣烫31.8% 黄焖鸡31.5% [10] - 食材成本持续承压 猪肉价格同比上涨28% 蔬菜批发价涨幅超30% [12] - 一线城市核心商圈房租占营业额比重突破15% 上海某快餐店月租金12万元 [12] - 环保新规要求安装三级净化系统 单店改造费用约1.8万元 [12] 消费行为变化 - 餐饮客单价同比下降8.3% 30元以下订单占比提升至62% [13] - 健康需求推动产品结构重构 沙拉品牌订单量增长45% 传统小吃店客流下降30% [13] - 某连锁火锅品牌客单价从120元降至95元 [13] 连锁化与效率提升 - 供应链集中采购使蜜雪冰城食材成本压低20% 单店人力成本控制在25% [15] - 蜀海供应链将食材损耗率从行业平均15%降至5% [15] - 加盟模式缩短盈利周期 煎饼道加盟商面粉采购成本从每斤2.8元降至1.9元 [17] - 连锁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某酸菜鱼品牌单店年节省成本5.2万元 [18] 技术应用与创新 - 海底捞引入智能排班系统使人力成本降低18% 全职员工占比从70%降至50% [19] - 瑞幸咖啡通过AI库存模型将原料报废率压至1.2% 单店年节省成本12万元 [19] - 预制菜使用率达70% 后厨人员减少40% 出餐速度提升3倍 [19] - 碧桂园机器人餐厅采用全自动炒菜机使人力成本降40% [19] 模式创新与市场拓展 - 喜茶通过企业微信沉淀2000万会员 复购率达38% [19] - 太二酸菜鱼短视频挑战赛单条视频播放量破亿 带动门店客流增长25% [19] - 徐记海鲜聚焦生日宴场景 相关营收占比提升至40% [20] - 县域餐饮展现韧性 河南某早餐店日销3000单 净利润率达15% [20] - 蜜雪冰城在县级市场门店数量突破2万家 客单价8元仍保持12%净利率 [20] 可持续发展趋势 - 星巴克采用太阳能发电与智能照明年省电23% 并获得政府绿色补贴 [22] - 某连锁品牌因使用可降解包装获得外卖平台流量倾斜 订单量增长22% [22]
绿茶集团(06831):性价比为基经营提效,强激励助力规模扩张
国联民生证券· 2025-07-28 20: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6][15][19][1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内知名的中式休闲餐厅运营商,品牌定位为性价比、环境优的中式融合菜赛道,截至2025年5月运营493家直营门店,覆盖中国香港地区以及中国内地各线城市 [4][12][17] - 公司老店运营健康,2024年老店店销维持在1000万元以上,预计外卖占比提升将带动同店恢复增长 [4][12][17] - 近年公司试水小型餐厅,翻台率高、经营成本低,投资回收期缩短至14 - 15个月,门店模型调整+激励到位有望加速拓店 [4][12][17]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46.8/59.0/75.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2.0%/25.9%/27.3%;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4.9/5.9/7.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4.8%/22.1%/25.9% [15][19][1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发展历程:2004年在杭州西湖创立绿茶青年旅舍,2008年开设第一家绿茶餐厅,2010年进入一线城市,2018年开第100家餐厅,截至2025年5月有493家餐厅,覆盖多地 [23] - 主营业务:主营直营融合菜餐厅及外卖业务,价格带50 - 70元,餐厅经营收入占比超80%,外卖收入占比逐年提升 [25] - 股权结构:创始人王勤松和路长梅夫妇实控,持股54.29%,合众集团旗下平台持股15.76%,股权激励平台持股4.95%,2020 - 2022年分3次授予约3192万份限制性股份 [31][32][33] - 财务分析:2018 - 2024年收入增长主要靠扩店,单店收入受翻台和客单下滑拖累,预计2025年单店收入修复;盈利能力改善,现金流健康,原材料成本占比下降 [34][36][42] 行业分析 - 市场规模:2024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5.6万亿元,中式餐厅占比稳定在55%左右,休闲中式餐厅增速最快,2019 - 2024年CAGR为5.6%,预计2024 - 2029年以9.1%的年复合增速增长 [49][53] - 竞争格局:行业更替加速,2024年新收录商户占比43%,42%商户退出线上经营;中国餐饮连锁化率逐步提升至23.3%,但低于美日;休闲中式餐厅市场高度分散,绿茶市占率0.7%,排名第4 [55][58][65] - 消费趋势:消费趋于性价比,2024年下半年行业价格降幅收窄;线上化率持续提升,2024年线上点单比例为28% [66][73] 竞争优势 - 菜品:研发能力出色,创始人主导,团队经验丰富,结合市场数据研发菜单,多款菜品领先行业;菜单标准化与本土化结合,每年更新约20%菜品;SKU均衡,性价比领先 [75][79][83] - 门店:单店模型优,投资回收期约14个月;老店运营健康,2024年老店堂食年均销售额超1000万元;2024年落实门店分红机制,绑定核心利益 [86][90][93] - 供应链:采用第三方食材加工与直采相结合的模式,确保菜品标准化;建立数字化供应链系统,提升效率 [94][97] 成长看点 - 门店扩张:近年拓店重心在小型门店,投资回收期缩短;规划2025 - 2027年分别新开150/200/213家店;全国布点早,区域门店密度低于同业,有扩张空间 [98][100][104] - 店效提升:行业价格竞争趋缓,公司菜品优化有望稳住客单价;2024年外卖占比18.8%,预计未来2 - 3年达30% - 35%;2023年推出升级版微信小程序,截至2025年5月有超1610万会员 [106][108][109]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门店分别净开131/176/183家,总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2.0%/25.9%/27.3%;毛利率分别为69.4%/69.5%/69.6%,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4.9/5.9/7.5亿元 [18][113] - 投资建议:选取小菜园、九毛九、海底捞等为可比公司,最新收盘价对应2025年可比公司平均PE为15倍,考虑公司处于成长期,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14]
中餐市场连锁化率有待提升 AI数字菜谱+智能炒菜机破解“三高”难题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19:17
餐饮行业现状与趋势 - 2024年全国餐饮收入近5.6万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中式正餐市场规模预计达1.06万亿元 [2] - 餐饮行业连锁化率从2020年15%提升至2024年22%,预计2025年达24%,但中式正餐CR5仅1% [2] - 中式正餐门店数从2020年124.8万家增至2024年139.5万家,年复合增长率2.8%,但客单价从56.4元降至53.5元,店均出品数量下降约40% [3] 川菜市场发展 - 川菜门店数占中餐市场超10%,市场规模超1300亿元 [4] - 四川省出台《四川省促进川菜发展条例》,鼓励运用AI、大数据等技术提升餐饮服务,推动国际化 [4] - 川菜因烹饪复杂性和人才培养难度制约标准化发展,需通过数字化技术突破 [5] 智慧厨房解决方案 - 熊喵大师推出"智慧厨房全链条解决方案",核心为AI数字菜谱和智能炒菜机器人,试点门店出餐效率提升40%以上,人力成本降低40% [1] - AI数字菜谱将食材、配料、烹制方法解构为数据组合,实现菜品标准化,并与运营数据联动优化菜单和菜价 [6] - 智能炒菜机器人采用原创实时温控技术,区别于市场主流的虚拟算法推演 [6] 技术应用成效 - 解决方案已服务100多个餐饮品牌、1000多家门店,覆盖20多个海外国家,出餐速度从5-10分钟缩短至2-3分钟 [7] - 试点门店厨房面积压缩30%,食材浪费降低25%,综合效率提升超30% [7] - 技术标准规划从川菜切入,逐步实现设备落地、供应链协同及全球化推广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