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锂电池电解液
icon
搜索文档
A股异动丨EC概念股走强,海科新源、石大胜华涨停
格隆汇· 2025-11-27 14:06
11月26日,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锂电池电解液主要成分六氟磷酸锂、碳酸乙烯酯(EC),以及电解液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等三种产品价格均呈现上涨态势。当日,电池级碳酸乙烯酯EC(送 招商证券新能源首席分析师游家训在社交平台称,EC价格其实11月初产业报价就开始上涨,近期在加速,EC是主力溶剂品种,也是VC、FEC主要原材料,26年添加剂EC需求超30万吨,供应可能 A股市场电解液溶剂碳酸乙烯酯(EC)概念股走强,其中,海科新源20CM涨停,奥克股份涨超12%,石大胜华10CM涨停。 ...
电解液产业链更新
2025-11-11 09:01
行业与公司 * 电解液产业链 包括核心原材料六氟磷酸锂 添加剂VC和FEC 溶剂等[1] * 涉及公司包括六氟磷酸锂头部企业天赐材料 多氟多 石大胜华[11] 电池厂商宁德时代 比亚迪[9] VC龙头企业青木 华胜等[15] 核心观点与论据 **六氟磷酸锂价格大幅上涨且预期持续** * 六氟磷酸锂价格自2025年10月初的6万元/吨大幅上涨至11月底的13万元/吨 涨幅达40%-50%[3] 预计2026年上半年价格将继续上涨 或达20万元/吨[1][4][5] * 价格上涨主要驱动因素是供需错配 2025年供应量约27-28万吨 有效产能31万吨 上半年厂家低负荷运行及销库存导致库存消耗殆尽 下半年供应不足[3] * 2026年电池总产能预计增长30%至2,900吉瓦时 电池厂为应对三季度旺季将在一季度提前备库 支撑六氟磷酸锂需求 导致一季度淡季不淡[6] **产业链库存极低加剧供应紧张** * 当前产业链库存水平极低 多数企业仅维持一周左右库存 有些甚至只有3-5天[7] * 快速涨价导致企业无法增加库存 同时原材料短缺使二三梯队电解液厂商在10月环比9月未能显著增产 11月和12月预计保持稳定 市场整体供不应求[7] **价格谈判机制变化反映市场强势** * 龙头企业天赐材料的长单仅锁定数量不锁定价格[8] 比亚迪锁定年底前价格 宁德时代协议价随市场价格波动调整 市场价上涨15%时协议价相应上调 2025年已调整两三次 从约5万元涨至目前不到8万元[9] * 2026年电池厂将重新招标 供应商希望提高长单价格至8万元甚至更高 摆脱之前5-6万元以下的水平[10] **企业成本差异显著影响供给弹性** * 头部六氟磷酸锂企业如天赐材料成本约为5.1-5.5万元/吨 第二梯队成本约5.8万元/吨 第三梯队及新进入者成本在6-6.5万元/吨左右[11] * 高成本产能恢复生产需价格维持在不低于8万元/吨 且恢复周期需3-6个月进行设备维修和调试[12] **VC市场供应紧张价格看涨** * VC供应紧张导致价格上涨 当前价格已达7万元左右 行业内厂家试图推高至10万元水平 预计涨势持续至2025年底或2026年上半年[1][14] * VC行业集中度高 青木占市场30%-33% 有效产能2.2万吨 华胜占11%-12% 有效产能9,000吨并计划明年新增3万吨[15][16] * 2026年VC有效产能预计增至13万吨 但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下半年投放[14][17] **电解液企业盈利承压** * 在原材料涨价背景下 电解液企业难以将成本完全传导给下游电池厂 六氟磷酸锂报价最高仅10万元 与实际成本存在2-3万元/吨差距 亏损由电解液企业承担[30] * 除天赐材料和新宙邦等大厂外 许多二三梯队电解液厂家因接单越多亏损越大而不再接新增订单[30] 其他重要内容 **新增产能投放时间及爬坡** * 2026年六氟磷酸锂有效产能预计达到43.8万吨 但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下半年投放 上半年可能存在供应缺口[4][13][23] * 新建六氟磷酸锂生产线从投产到出货需3-6个月 爬坡期通常按半年计算[26] VC新建设施从无到有需约两年 扩建最快需2-3个月 通常需半年[18] **溶剂市场供需情况** * 2025年溶剂市场严重供大于求 总体开工率不到60% 价格平稳 仅可能出现100-500元的小幅上涨[27][28] * 预计明后两年溶剂可能会有50万吨新增需求 并可能出现部分供应缺口 2026年DMC和EC产能可能出现紧张[27][28] **FEC市场情况** * FEC目前供应相对充足 价格稳定 2025年有效产能约4.2万吨 供应量2.1万吨 开工率刚过50% 2026年有效产能预计增至4.5万吨 需求量达2.7万吨 开工率将超过60%[23]
立中集团(300428) - 300428立中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107
2025-11-07 16:42
合作背景与战略意义 - 立中集团引入昆仑新材作为战略投资者,旨在通过资本注入、技术协同和市场导入,推动其控股子公司山立新在液态电池电解质关键材料方面的技术升级、市场拓展和成本优化 [1] - 合作将加速山立新在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领域的业务布局,特别是推动硫化锂产品从实验室成果到商业化应用的快速转化,以提升盈利能力并实现股东各方在新能源产业的协同发展与价值共赢 [1][4] 昆仑新材行业地位与产能 - 昆仑新材是国内较早从事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开发的科技型企业,现有电解液年产能18万吨,生产基地分布在浙江湖州、四川宜宾,并已启动湖北宜昌项目,匈牙利基地建设也在有序推进中,全球化配套能力持续完善 [2] - 2025年以来,昆仑新材出货量已跃居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行业第三位,成为国内第一梯队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和固态电池电解质供应商 [2] - 除液态电解液外,昆仑新材在固态电池电解质和钠离子电池电解液方面有前瞻性布局,其钠离子电池电解液已实现批量供货 [2] 股权交易与结构变化 - 立中集团以2276.99万元向昆仑新材转让山立新36.72%股权,并以零对价受让原股东龚之雯未实缴出资的16.5%股权,同时再出资7809.41万元对山立新进行现金增资 [2] - 交易完成后,立中集团在山立新的持股比例从72%降至45.1546%,昆仑新材持股51%,成为控股股东,山立新注册资本从2000万元增至4022.941万元 [2] 固态电池技术合作细节 - 昆仑新材在固态电解质领域采取多元化技术路线,其研发的硫化物电解质电导率已提升至12mS/cm,接近液态电解液性能,并已成功适配高镍三元及硅基负极体系,氧化物电解质实现了55-800nm的纳米级粒径控制 [3] - 昆仑新材的硫化物电解质已实现送样,氧化物电解质预计2025年四季度实现量产 [2][3] - 山立新将与昆仑新材全资子公司湖州昆仑先端科技通过研发、试制、销售及股权投资等方式,开展固态电池硫化物和氧化物电解质的业务合作,并共同争取与固态电池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3]
立中集团子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
证券日报网· 2025-11-07 11:07
交易概述 - 立中集团控股子公司山东立中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通过股权转让与增资扩股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香河昆仑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1] - 交易完成后,立中集团对山立新的持股比例从72%降至45.1546%,昆仑新材持股51%成为控股股东,山立新不再纳入立中集团合并报表范围 [1][2] - 交易分为两步:立中集团以2276.99万元对价向昆仑新材转让山立新36.72%股权;山立新进行增资扩股,注册资本由2亿元增加至约4.02亿元,昆仑新材认购1.2亿元,立中集团认购7809.41万元 [1][2] 交易战略意图 - 交易核心意义在于通过降低持股比例使山立新"出表",从而优化自身财务报表、降低负债和担保风险,同时保留重要股东地位以维系业务协同,反映了立中集团聚焦主业、优化资产结构的战略意图 [1][3] - 对于立中集团,这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策略:既通过引入强力战投提升子公司生存与发展能力,又避免在自身非核心优势领域过度投入可能带来的风险 [3] - 引入昆仑新材旨在通过资本注入、技术协同、市场导入等方式,推动山立新液态电池电解质关键材料的技术升级、市场拓展和成本优化 [2] 合作方与业务协同 - 昆仑新材是锂电池电解液行业的技术领跑者,拥有20余年技术积淀,并在固体电解质和钠离子电池电解液等前沿领域积极布局 [2] - 山立新将与昆仑新材的子公司湖州昆仑先端科技有限公司在固态电池电解质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拓展市场 [3] - 由行业专家主导运营,更有利于集中资源突破技术瓶颈,加快山立新硫化锂产品从实验室成果到商业化应用的快速转化 [2][3] 公司治理与未来安排 - 山立新董事会5个席位中,昆仑新材委派3名,立中集团委派2名,财务负责人由立中集团委派 [2] - 山立新在实现盈利后,其年度分红比例将不低于累计可分配利润的30% [3] - 立中集团仍保留近45%的重要股权席位和财务负责人委派权,意味着其仍能分享山立新未来发展的收益,并保持一定的影响力 [3]
立中集团(300428.SZ):控股子公司山立新拟引入战略投资者昆仑新材
格隆汇APP· 2025-11-06 19:28
交易概述 - 立中集团拟以22,769,918.08元交易对价向昆仑新材转让其控股子公司山立新36.72%股权 [2] - 立中集团以零对价受让山立新股东龚之雯未实缴出资的16.5%股权(认缴出资3,300.00万元)并再出资7,809.41万元对山立新进行现金增资 [2] - 交易完成后,立中集团对山立新的持股比例降至45.1546%,山立新不再纳入立中集团合并报表范围 [2] 战略合作方背景 - 战略投资者昆仑新材成立于2004年,是锂电池电解液行业的技术领跑者 [1] - 昆仑新材拥有20余年电池材料技术积淀,并前瞻性布局了固体电解质和钠离子电池电解液等产品 [1] - 昆仑新材在硫化物电解质、氧化物电解质和钠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开发和供应方面已形成全方位高品质服务能力 [1] 交易战略目的 - 引入昆仑新材旨在通过资本注入、技术协同、市场导入等方式推动山立新液态电池电解质关键材料的技术升级、市场拓展和成本优化 [1] - 加速山立新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领域的业务布局 [1] - 推动山立新硫化锂产品从实验室成果到商业化应用的快速转化,提升其盈利能力 [1] 财务安排与担保 - 交易完成后,立中集团将按所持山立新股权比例提供相应按份责任担保,并为其新银行授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3] - 为山立新新银行授信提供的担保额度总计不超过45,000万元人民币,有效期自公司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决议审议通过之日起三年 [3] - 交易前,公司已为山立新提供担保69,000万元,山立新截至2025年10月31日的银行借款余额为18,805.79万元 [2]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公司为山立新提供借款的本息合计金额为17,921.40万元 [2]
立中集团:控股子公司山立新拟引入战略投资者昆仑新材
格隆汇· 2025-11-06 19:18
交易概述 - 立中集团拟以22,769,918.08元交易对价向昆仑新材转让控股子公司山立新36.72%股权 [2] - 立中集团以零对价受让山立新股东龚之雯未实缴出资的16.5%股权(认缴出资3,300.00万元)并再出资7,809.41万元对山立新进行现金增资 [2] - 交易完成后立中集团对山立新持股比例降至45.1546%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2] 战略合作方背景 - 战略投资者昆仑新材成立于2004年是锂电池电解液行业技术领跑者拥有20余年电池材料技术积淀 [1] - 昆仑新材前瞻性布局固体电解质和钠离子电池电解液等产品在硫化物电解质、氧化物电解质和钠离子电池电解液开发供应方面形成全方位高品质服务能力 [1] 交易战略目的 - 引入昆仑新材旨在通过资本注入、技术协同、市场导入推动山立新液态电池电解质关键材料技术升级、市场拓展和成本优化 [1] - 加速山立新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领域业务布局推动山立新硫化锂产品从实验室成果到商业化应用快速转化 [1] - 提升山立新盈利能力助力股东各方在新能源产业实现协同发展与价值共赢 [1] 财务安排与担保 - 交易前立中集团已为山立新提供担保69,000万元山立新截至2025年10月31日银行借款余额18,805.79万元尚未到期 [2]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立中集团为山立新提供借款本息合计金额为17,921.40万元 [2] - 交易完成后立中集团将按所持山立新股权比例提供相应按份责任担保并为新银行授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3] - 新银行授信担保额度总计不超过45,000万元人民币有效期自公司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决议审议通过之日起三年 [3]
周期反转,650亿电解液龙头,“熬”过至暗时刻
36氪· 2025-10-27 12:18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创始人徐金富于2000年投资510万元创立广州市天赐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3] - 公司早期凭借日化原料业务成为宝洁、欧莱雅、联合利华等国际巨头的供应商[3] - 公司后敏锐察觉新能源前景,将业务定位于锂电池电解液研发生产领域[3] 核心技术突破与成长 - 公司于2011年成功实现核心材料六氟磷酸锂的规模化生产,成为国内首家突破此技术的企业,打破日韩垄断[4] - 2015年公司通过收购东莞凯欣进入宁德时代供应链,绑定全球动力电池巨头[4] - 2018至2020年,公司对宁德时代的电解液销售额从4.57亿元激增至9.97亿元,营收从20.8亿元增长至41.19亿元[5] 行业周期与业绩波动 - 2022年公司营收达到223.2亿元,净利润高达57.14亿元的峰值[7] - 2023年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战,电解液价格从2022年3月的13万元/吨跌至2024年的2.22万元/吨,六氟磷酸锂价格从59万元/吨跌至6万元/吨以下[8] - 公司2023年净利润降至18.91亿元,同比下滑66.92%;2024年净利润进一步降至4.839亿元,同比下滑74.4%;锂离子电池材料毛利率从2022年的38.55%降至2024年的17.45%[8] 近期复苏迹象与战略举措 - 2025年9月公司股价单月涨幅达77.45%,从2021年10月的历史高点84.01元/股经历超80%市值缩水后显著回暖[10] - 六氟磷酸锂价格在2025年出现反弹,从7月中旬跌破5万元/吨的低点,至10月14日报7.38万元/吨,三个月内价格上涨近50%[1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已现回暖,营收70.29亿元,同比增长28.97%;净利润2.68亿元,同比增长12.79%[11] - 公司近期斩获大额长单,与瑞浦兰钧签署协议,自生效日至2030年底采购不少于80万吨电解液;与楚能新能源签订55万吨订单,三个月累计长协量达135万吨[12] - 公司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旨在融资并战略卡位海外市场,因国内电解液市场饱和,出口海外将成为明确主线[12]
百亿富豪的新“突围战”:天赐材料港股IPO剑指全球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07:11
港股上市计划 - 公司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H股主板上市申请,开启第二次资本化征程 [1] - 此次港股IPO的募资项目包括了此前已终止的GDR计划中的海外项目 [1][8] - 计划将80%的募资资金用于支持全球业务发展,其中60%分配给摩洛哥年产15万吨电解液项目,20%用于其他海外地区本地化策略及上游资源投资 [8] 重大业务合作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与瑞浦兰钧签署协议,自生效日至2030年底采购总量不少于80万吨电解液产品 [1] - 协议周期为五年又一季,平均年供货量不少于15万吨,月度最高需求不低于2万吨 [1] - 加上7月与楚能新能源签订的55万吨订单,三个月内累计长协量达135万吨,为公司上市以来披露的最大规模长单 [1] 公司市场地位 - 自2016年起连续九年位居全球电解液出货量第一,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达到约35.7% [3]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六氟磷酸锂和双氟磺酰亚胺锂供应商 [3] - 2024年公司海外市场营收为5.49亿元,仅占总营收的4.38%,海外毛利率为18.12% [7] 行业竞争与价格压力 - 电解液价格自2023年起大幅下降,关键原材料产能和供应增长超过下游市场需求增长 [4] - 公司锂离子电池材料平均售价由2022年每吨48331元下降至2024年每吨13810元,并于2025年上半年降至每吨13766元 [5] - 竞争对手新宙邦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为24.78%,多氟多六氟磷酸锂海外出货占比为20%-30% [7]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223.17亿元下降至2024年125.18亿元 [5] - 归母净利润从2022年57.14亿元下降至2024年4.84亿元 [5] - 截至2025年中期,有息负债合计70.11亿元,较2022年增加逾四成 [5] 创始人背景与战略转向 - 公司创始人徐金富于2000年创立公司,初期主营业务为个人生活护理用品材料 [3] - 后敏锐转向新能源市场,通过收购六氟磷酸锂技术进入锂电池电解液领域,并进入宁德时代等头部厂商供应链 [3] - 公司明确未来国内电解液出口海外将成为明确主线,港股上市是应对行业分水岭的战略卡位 [6][7]
510万起家到身价百亿,广州六旬富豪冲刺港股IPO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08:10
港股上市计划 - 公司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主板上市申请,开启第二次资本化征程 [1] - 此前筹划的瑞士GDR发行项目已终止,部分海外募投项目将转至此次港股募集资金项目 [3] - 港股IPO募资额的80%将用于支持全球业务发展,其中60%分配给摩洛哥年产15万吨锂电材料项目,20%用于其他海外本地化策略及上游资源投资 [14] 重大业务合作 - 全资子公司九江天赐与瑞浦兰钧签署协议,自生效日至2030年底采购总量不少于80万吨电解液产品,平均年供货量不少于15万吨 [4] - 加上7月与楚能新能源签订的55万吨订单,三个月内累计长协量达135万吨,为公司上市以来披露的最大规模长单 [4] 公司市场地位与历史 - 公司自2016年起连续九年位居全球电解液出货量第一,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约35.7% [9]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六氟磷酸锂和双氟磺酰亚胺锂供应商 [9] - 公司最初主营个人生活护理用品材料,后于2007年通过收购技术进入锂电池电解液领域,并进入宁德时代等头部电池厂商供货体系 [9] 财务与经营业绩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223.17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125.18亿元,归母净利润从2022年的57.14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4.84亿元 [10] - 锂离子电池材料平均售价由2022年每吨48331元下降至2024年每吨13810元,并于2025年上半年为每吨13766元 [10] - 截至2025年中期,公司有息负债合计70.11亿元,较2022年增加逾四成 [11] - 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升至132天,同比上升27% [11] 全球化战略与海外市场 - 公司明确未来国内电解液出口海外将成为明确主线 [13] - 2024年公司海外市场营收仅5.49亿元,占总营收的4.38%,海外市场毛利率为18.12% [13] - 竞争对手新宙邦2024年海外收入为19.45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为24.78% [13]
510万起家到身价百亿,广州六旬富豪冲刺港股IPO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08:01
港股上市计划 - 天赐材料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主板上市申请,开启第二次资本化征程 [1] - 此前公司筹划的瑞士GDR发行项目已终止,部分海外募投项目转至此次港股募集资金项目 [3] - 港股IPO募资额的80%将用于支持全球业务发展,其中60%分配给摩洛哥年产15万吨电解液项目,20%用于其他海外地区本地化策略及上游资源投资 [13] 近期业务动态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与瑞浦兰钧签署协议,自生效日至2030年底采购总量不少于80万吨电解液产品,为上市以来披露的最大规模长单 [3] - 加上7月与楚能新能源签订的55万吨订单,三个月内累计长协量达135万吨 [3] - 协议周期为五年又一季,平均年供货量不少于15万吨,需满足月度最高需求不低于2万吨 [3] 公司市场地位 - 自2016年起连续九年位居全球电解液出货量第一,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达到约35.7% [7]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电解液、六氟磷酸锂和双氟磺酰亚胺锂供应商 [7] - 2024年公司海外市场营收仅5.49亿元,占总营收的4.38%,海外业务占比较低 [11] 行业与财务表现 - 电解液价格自2023年起大幅下降,关键原材料产能和供应增长超过下游市场需求增长 [8] - 公司锂离子电池材料平均售价由2022年每吨48331元下降至2024年每吨13810元,并于2025年上半年降至每吨13766元 [8] - 公司营收从2022年223.17亿元下降至2024年125.18亿元,归母净利润从2022年57.14亿元下降至2024年4.84亿元 [8] - 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升至132天,同比上升27% [9] - 截至2025年中期,公司有息负债合计70.11亿元,较2022年增加逾四成 [9] 创始人背景与战略转向 - 创始人徐金富最初从事日化材料生产,后敏锐转向新能源市场,涉足锂电池电解液研发和生产 [7] - 2007年斥巨资购买六氟磷酸锂生产技术,凭借价格优势进入宁德时代等头部电池厂商供货体系 [7] - 徐金富在2025年6月呼吁行业走出价格战死循环,回归价值创造本质 [9] - 公司明确未来国内电解液出口海外将成为明确主线,需提升全球供应能力 [11]